《社区街道节能减排工作总结(汇编3篇)》
社区街道节能减排工作总结(通用3篇)
社区街道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篇1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企业公司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企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求。为此,今年我公司围绕企业经营管理、技术革新和节能降耗目标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具体情况如下:
一、认真贯彻《节能法》和《节能条例》为根本,狠抓基础管理工作
第一、坚持抓好能源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使能源管理工作按部就班有序展开。在节能组织上我们建立了由主管经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基层人员的三级能源管理网络,建立了节能降耗领导小组,把能源管理工作覆盖到生产班组和基层各个岗位,做到全员参与。在管理制度上,我们根据国家和本市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自己的制度和考核体系,使各项节能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制定科学严谨的量化能耗定额。我们始终把目光放在全市乃至全省一流同类行业的实际运行能耗指标,千方百计调研了解先进同行业的实际能耗情况,按照一流企业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量化能耗定额,结合本公司实际,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量化能耗定额是实际生产运行结果的检验标准,既是全体员工能源消耗的工作目标,也是对企业日常运行工作的行为约束。
第三、坚持抓好基础考核工作。公司三十余个换热站是耗能主体,控制好个别生产主体的能耗是实现能耗指标下降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坚持把能耗指标与生产计划同步下达、同时考核,使节能降耗成为公司一项基本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以各生产部门为重点,对水、电、车、油的消耗进行实时监控、日跟踪、周通报、旬分析、月总结,及时发现和调整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优化生产方案,做到动态监管、事前控制。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多种宣传、培训、激励措施,提高全员的节能意识,充分调动一线职工主动参与节能降耗的积极性,为降低生产成本出谋划策,使节能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
二、向科技要节约,靠技术进步降能耗
我们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节约资源、减少能耗、增加效益、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科技进步,实现发展,使节能工作贯彻到基层。
第一、推广应用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促进节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例如:随着交流变频技术的发展,相关产品日趋成熟可靠,价格不断降低,从XX年起,我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先后对换热站的循环水泵,补水泵启用加装变频装置,使换热站耗电量减少百分之十五以上。另外,在换热站上加装排气装置,提高循环效率,也产生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第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拓展节能降耗思路。在以往的日常工作中,通常我们主要关注本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情况,随着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其他行业其他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把其他行业一些实用的新产品新成果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产中来,也为我们的节能降耗带来良好的效果。例如,我们利用化学产品工业盐、臭味剂,针对换热站水质情况进行软化,降低水质中水垢的形成、热水的流失等,都有循环效果,通过此项措施使其降低近两个百分点。
第三、突出节能重点,细化管理措施
1、公司各部门相应成立了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节能措施和管理办法,为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同时,也为实现控制能耗成本、抑制能耗增长过快的经营管理目标,为下一步建立节约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相关管理制度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公司各部门着重加强了对水、电、车、油及办公用品等设施物资供应管理,并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努力实现无纸化办公,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夏季空调温度保持不低于26摄氏度。使今年水电消耗同比分别下降23%、12.3%,行政物料消耗在去年基础上下降5%。
3、公司各部门还制定节能降耗指标考核细则,将能耗指标纳入各部门的年度考核之中,层层分解落实目标,将节能降耗工作引入长效机制,避免了只追求任务目标的短期行为,保证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使节能降耗工作能着眼于企业的长远目标和利益。
回顾往年开展的节能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节能降耗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城市集中供热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保证了热力供应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了辖区内的基础设施的配套要求。
尽管我们在节能上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我们要利用这次机会,向先进单位学习,努力实现本市制定的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目标,虽然目标非常艰巨,但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市建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加大节能工作的力度,实现新的更高的目标。为此,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深化管理,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要进一步增强全员的节能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完善公司节能降耗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将节能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第二、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节能降耗。跳出原有的条条框框,拓展思路。随着热泵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品的日趋成熟,为我们今后利用环境低品位能源创造的条件和机会,作为能源供应公司,我们将探讨试验热泵技术在区内热力供应中的应用,以期达到利用相同的能源,创造出更多的产出,推进整体节能工作的开展。
查看更多与本文《节能降耗年度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第三、推进供热计量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我国建筑物耗热量同先进国家相比尚有非常大的潜力可挖,推进供热计量收费的方式可以改变目前“用多、用少都交一样的钱,热了开窗,冷了投诉”的状况。热计量供热可以使用户获得更高的自主消费权,因此,计量供热也是促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通过抓好上述措施,加之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圆满完成市建委节能降耗的总体工作目标。
社区街道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篇2
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去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去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加大了“”后四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更为严峻的是,今年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不仅今年节能减排工作难以取得明显进展,“”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节能减排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节能减排的着手点
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要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要强化技术创新。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要把万元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社区街道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篇3
节能减排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此因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培训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分明、一级考核一级”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严格督查。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必须认真对待并解决的迫切问题,环境的恶化也给人们瞧响了警钟,为此,国家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号召,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加强节能减排,最终实现科学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认真组织干部和职工学习,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提高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大家的积极性、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责任,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必须有具体的措施来保证,必须强化责任,很抓落实。
(一)是实行了目标管理,层层签定责任书,使人人身上有指标、有责任;
(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兑现奖罚措施;
(三)是增加投入尤其是对科研开发的投入,推广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效益;
(四)是大力开展群众性的节能科普活动,做好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领导,很抓落实,进一步保证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为此,公司成立了各级领导小组,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体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坚持每月一次例会,通报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保证了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确保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取得扎实效果。
四、脚踏实地搞好节能减排监督和制度落实工作
认识提高了,制度制定了,节能减排工作要做好关键还要加大日常生产运行的监督和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自己坚持节能减排指标运行的“天天查”工作,带领节能减排办公室的一班人员,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查指标,摸设备,不放过任何不正常现象,对于违章违纪现象,坚决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全年查出不合格指标和设备问题184项,处罚违章违纪人员203人次节能减排个人工作总结范文节能减排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五、公司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
在全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通过加强管理,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循环经济措施,不断对生产装置进行改造,使物耗、能耗水平逐步接近国内先进水平,“三废”排放量下降。合成氨综合能耗大幅度下降,由20xx年的1710千克标煤/吨氨降为20xx年的1251千克标煤/吨氨,“”前四年累计总节能量2.66万吨标煤,节能率年均4.5%,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指标。合成氨综合能耗水平在全省同行业排名前五位,全国同行业排名前二十位。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全部达标排放NH3-N≤25mg/L,COD≤42.6mg/L,此标准达到20xx年颁布的国家标准,为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司顺利完成了20xx年省政府和市政府下达的循环经济各项指标指标要求,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较好的完成“”循环经济目标任务。
六、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不足
1、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认识要进一步提高。个人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节能减排措施不多,项目缺乏,不能正确认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推进力度不够。
2、节能减排基础统计报表不能按时上报,节能基础统计报表数字不太准确、规范,能源消耗情况,缺乏验证,确认环节。
3、节能减排工作尚未形成合力。节能减排工作只是作为经济运行管理的一项内容,节能减排主要由节能减排部门抓,各部门、各车间齐抓共管,全公司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工作氛围和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七、下一步的节能减排工作打算明年是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节能减排工作关键性一年,为进一步搞好节能减排工作,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4项工作。
1、进一步紧扣年度目标任务,按时序进度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进一步分解节能目标,对重点部门和列入年度的节能减排改造项目逐一督查,确保按时竣工投入运行。及时落实国家淘汰目录产品和设备,新上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节能改造项目,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推广工作,狠抓节能效果,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工作。对已明确规定淘汰的产品和设备,坚持限期淘汰,并完成规定数量,强化责任,抓进度督查,全力以赴抓节能减排目标完成。
2、进一步协调联动,综合服务,促进和激励主动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工作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设备)和新材料;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各车间和部门能源管理人员和减排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力申报国家和省级节能减排项目,充分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和奖励基金。
3、进一步加强管理推动节能减排。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分明、一级考核一级”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严格督查。按照公司节能减排制度的要求,逐步配备具有相应技能和资格的人员,承担能源管理减排工作和技术工作节能减排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督促和帮助重点用能车间建立节能减排工作机构,明确管理制度、管理网络和能源统计、计量体系,强化能源利用状况和污染减排工作分析,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管理措施,强化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4、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推动节能减排。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公司作贡献”为契机,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营造“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时时讲节约”的良好氛围。重视和加强对广大职工的节能减排教育和培训,帮助掌握节能减排系列科普宣传,掀起人人为节能减排献计,个个为节能减排支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节能减排的氛围。在全公司倡导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生产理念,用节约型的生产理念引导生产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模式。
总之,自己既然选择了节能减排工作,就要扎扎实实、认认真真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出成绩,为企业、为国家的节能减排事业做出贡献,为更好的完成下一个五年规划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