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培训工作总结 >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班个人总结(热门三篇)正文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班个人总结(热门三篇)》

时间: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班个人总结(精选3篇)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班个人总结 篇1

我参加了为期近半年的新疆家庭教育网络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曾经的很多想法都发生了改变,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教育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家庭的责任。尤其是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 “取得家长的支持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事实证明,这正是我们每位教师长期以来在实践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学校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体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于是一推了之,或者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学生只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得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绩”就一定好。

事实证明,这样的观点危害性十足,许多学生会因此而得不到全面的教育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甚至出现厌学、逆反的的行为,甚至辍学。家庭与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在教育过程中是不能分割开的,家长的错误就是在于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而得出的不正确的结论。下面,我就孩子的教育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教育发展。

先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经常对孩子提出过高的人生奋斗目标,给孩子造成很大压力! 如只重视 “重视分数”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者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愁眉苦脸。家长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

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b、“顺其自然”型。这是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农活,养家糊口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奈放弃,顺其自然。

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三、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

如何才能使学生家长认识到自身的教育力量存在并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能量,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都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有效果地帮助孩子成长。有的家长眼中只有“分数”,考了高分的孩子,就是完美,优秀的孩子,其他品德方面教育就不再重视。许多学生非常努力,但成绩提高不快,于是家长便断言“孩子笨”。这种态度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自卑以至放弃努力,折回给教师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对待成绩的方式上,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是求全责备,这些都会对学生教育起不良的作用。

家访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和家庭及其教育情况而与学生家长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延伸手段。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报忧不报喜”的家访往往会把重点放在罗列孩子的错误,意在指责家长的失职上,这样,就会让家长产生一种不愉快甚至抵触的心理,损害了家长的自尊心,就有可能会使家长情绪低落、态度冷漠,出现不配合老师的情况,这样就达不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与家长交流时一定要学会尊重家长。因此,在与家长进行联系时,要对家长以礼相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注意不要有伤害家长的言行,更不要有训斥家长的举动,这样才会使家长相信老师是在真诚地 关心和帮助学生,才会使家长乐于接受老师的意见,从而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实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积极主动的联系家长,加强与家长的双向沟通,以利于共同育人。

四、尊重喜好,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绘画、唱歌、跳舞,弹琴等这是好事,可以培养孩子兴趣,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喜好,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应处处反对,抵制。

五、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我们经常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把他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所说的一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有时也让孩子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孩子的动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平等对话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做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以上是我们在家庭教育培训中一些粗浅的见解,我们也知道,我们的孩子还有许多不好的习惯和个性,比如有畏难心理、比较固执、自理能力还较差等等,在孩子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和孩子一起努力,逐步加以克服。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班个人总结 篇2

带着一份对学习的渴望和对教育的执着,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教育局举办的家庭教育讲座,聆听了单彩凤老师的精彩演讲,现将我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家庭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第一学校,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老师。家长一般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但由于职业的特点、文化水平、性格脾气等条件的不同,效果也大不相同。特别是由于家长与子女之间的那种骨肉之情,往往会冲淡理智,忽视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因而造成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的背离。班主任老师有义务也很有必要指导家长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班主任只有与家庭密切配合,有意识地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合力,才能发挥出富有成效的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作用,教育的成功性才能大大提升。

学习中让我认识到,教师是能够开展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无论学历高低,只是缺少家庭教育科学知识,但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这样一个伟大的主题和愿望走到一起,一定会让我们学习与生活更加精彩,因为学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就是与智者同行,与大师同在,这个智者、这个大师就是家庭教育科学知识;二是因为家庭教育不仅神奇,更是神圣,当我们被这神奇与神圣感化后,我们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

变化一:开始学会了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用爱的心情倾听孩子、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不仅如此,我们还学会用这五爱看待世界所有。我相信天下每一位身为父母和老师都想成为这样的家长和老师!我惊奇地发现,当我们自身的育人素养提升后,我们面对孩子和学生的眼神、态度、语气、动作、用语都发生着变化,学校育人环境在我们的变化过程得到进一步优化。

变化二:自从学习家庭教育以后,我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用先进的育人理念带动家长也是自然的,家长们也在跟着发生变化,这是十分可喜的。现在每次家长会后都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家长写来了学习家庭教育的心得,感悟很深。

学习家庭教育是一项艰难的路程,但我相信现在积累的宝贵经验会在将来有一定的用途。自从参加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学习以来,虽然很辛苦,但一路走来收获颇深。在育人方面我首先改变了很多,尽可能多鼓励和赞赏孩子们,孩子们在一天天变化着…班里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后,现在班里的工作很是轻松,家长会的召开,学习上有主任管,班里的公物有副主任管,一切都轻松自如。在学习家庭教育上我已经尝到了甜头,虽然是一点点,但是我感到很欣慰。非常感谢顾老师率领的团队,给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使我感到这条路越走越宽。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班个人总结 篇3

我参加了为期近半年的新疆家庭教育网络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曾经的很多想法都发生了改变,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教育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家庭的责任。尤其是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 “取得家长的支持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事实证明,这正是我们每位教师长期以来在实践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学校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体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于是一推了之,或者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学生只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得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绩”就一定好。

事实证明,这样的观点危害性十足,许多学生会因此而得不到全面的教育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甚至出现厌学、逆反的的行为,甚至辍学。家庭与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在教育过程中是不能分割开的,家长的错误就是在于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而得出的不正确的结论。下面,我就孩子的教育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教育发展。

先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经常对孩子提出过高的人生奋斗目标,给孩子造成很大压力! 如只重视 “重视分数”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者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愁眉苦脸。家长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

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b、“顺其自然”型。这是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农活,养家糊口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奈放弃,顺其自然。

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三、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

如何才能使学生家长认识到自身的教育力量存在并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能量,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都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有效果地帮助孩子成长。有的家长眼中只有“分数”,考了高分的孩子,就是完美,优秀的孩子,其他品德方面教育就不再重视。许多学生非常努力,但成绩提高不快,于是家长便断言“孩子笨”。这种态度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自卑以至放弃努力,折回给教师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对待成绩的方式上,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是求全责备,这些都会对学生教育起不良的作用。

家访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和家庭及其教育情况而与学生家长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延伸手段。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报忧不报喜”的家访往往会把重点放在罗列孩子的错误,意在指责家长的失职上,这样,就会让家长产生一种不愉快甚至抵触的心理,损害了家长的自尊心,就有可能会使家长情绪低落、态度冷漠,出现不配合老师的情况,这样就达不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与家长交流时一定要学会尊重家长。因此,在与家长进行联系时,要对家长以礼相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注意不要有伤害家长的言行,更不要有训斥家长的举动,这样才会使家长相信老师是在真诚地 关心和帮助学生,才会使家长乐于接受老师的意见,从而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实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积极主动的联系家长,加强与家长的双向沟通,以利于共同育人。

四、尊重喜好,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绘画、唱歌、跳舞,弹琴等这是好事,可以培养孩子兴趣,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喜好,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应处处反对,抵制。

五、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我们经常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把他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所说的一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有时也让孩子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孩子的动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平等对话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做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以上是我们在家庭教育培训中一些粗浅的见解,我们也知道,我们的孩子还有许多不好的习惯和个性,比如有畏难心理、比较固执、自理能力还较差等等,在孩子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和孩子一起努力,逐步加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