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总结热门3篇》
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总结(精选3篇)
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总结 篇1
随着现代通讯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领域当中,在教育教学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素质。通过参加这次《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仅使我在原有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次学习就是更新观念,认识信息超载,充分利用网络,从收集、整理、归纳,总结,让计算机成为教师手中的工具,让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直接学习的武器。使计算机以“任务驱动、强调活动、强调参与”为原则,采用模块化章节设计方法、以教学设计作为主要任务,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努力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教育技术的培训,使我收获颇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真正认清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设计”等概念。
教育技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设计: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2、明白了以课程为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定位
⑴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促进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和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3、弄清了整合的技术选择原则,应该是“量课程之体,裁技术之衣”。
不应该是课程顺应信息技术,而应该是课程同化信息技术,应该是“课程本位”,而不能是“科技本位”。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三方面的要求:
⑴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必须适合利用信息技术教和学的内容;
⑵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多样化需求;
⑶学科/领域的不同特点,不同
学科培养目标与认知规律的不同应该是技术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
4、让我们明白了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
⑴能满足多主题、分层次的教学任务;
⑵可以预设和提供学习支持功能;
⑶或以支持全员成果展示或全参与式的互评;
⑷具有动态信息发布功能,使教师搜集过程性评价信息成为可能。还有就是网站的持续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以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总结 篇2
教育技术,对我来说,以前总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自从今年暑期参加了培训,让我对教育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也深深地被它所吸引。培训已经结束,在这短短的几天中,我有过迷茫,也有过喜悦,更多的是收获。
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多的优点: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认真严肃的备课态度;在教育技术培训的每节课上,学习氛围是宽松的,课堂讨论是活跃的,互动互助式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在这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的背后,实际上蕴涵着主讲老师认真严肃的备课态度。总之,对我来说,不管是技术上还是在思维和高度上都带给我非同一般的震撼。
在这短短的几天培训中,我更深深的体会到:
一、提高了认识
十个模块的培训让我感觉到:要转变教师的角色。《师说》中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这一诠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这六个字中,“传道、解惑”好理解,关键是“授业”,怎样“授业”呢?“规划主体单元”模块的核心之点是: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象在传统教学中那样把问题的“陈述”呈现给学生,而是围绕着学生所学知识而设计出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从教师那里得到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回答而得到所学知识。
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问题,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思维导图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教育技术”也有了新的认识,“现代教育不再是某一学科的教育,而是各学科齐头并进,真正做到全面素质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教师的素质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的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才能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
二、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提高。特别是这八天培训所学到的东西,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复习、巩固、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三、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
通过集中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到班级管理中。通过培训,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们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根本的问题,发现了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使我懂得要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合作性学习转变
四、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短暂的几天学习,培训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们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总之,在这次培训中,我的确收获颇丰,在这里,我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也感谢一直辛苦陪伴我们的主讲老师,感谢各位学友的相互帮助,是你们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新的起点。
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总结 篇3
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次养猪技术培训。培训中共有八个课题,听了各位老师、老板、技术精英和专家的精彩讲解,让我增长了见识,让我对猪场的饲养与管理有了新的认识。现在,就参加这次培训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让猪满意
现代规模化猪场都注重科学养猪,其中如何“让猪满意”是大家都非常努力去做、非常尽力做好,却非常难做好的一件事情。
叶老师在讲解“保障猪的生理健康”中提到人有衣食住行,猪有吃喝拉睡。
1、猪采食位。建议每栏每头猪平均有0.8个采食位。从对猪的福利来讲,采食位足够多是好事,但是不能盲目多。猪是喜欢抢食的动物,采食位过多就没有了竞争性,还会以玩耍、污染等方式浪费饲料,特别是小猪。采食有竞争性、吃得多才长得快。另一方面,病残弱小猪要隔离饲养,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采食和疗养;同样,后备母猪为了控制其膘情和注重整齐度的情况下,也需要足够的采食位。
2、空气质量。空气只有人感觉舒服,猪才舒适、健康。一般猪场小猪的生病主要是呼吸道性疾病,其致病因往往是空气质量有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单独饲养的病猪(给予舒适开阔的空间——空气质量好)会更快好起来。人怕臭,猪也会怕。想知道猪场产房空气质量是否合格,不妨去产房住一晚上试试?一个晚上你受不了,猪长期住怎受得了?以前听一位养猪老板说他30年养猪经验,就简单两个字:通风。检查空气质量好坏,查栏时可以这样做:弯腰至猪鼻子呼吸的高度,闻空气中的气味是否刺鼻?如果刺鼻,就要采取措施了!
广东某养殖户一栏饲养5头肉猪亏本,养4头盈利:为何?密度大了。
3、猪舍温度。课程中各位老师提到防暑降温、防寒保暖中容易疏忽的问题,我们猪场也存在。比如在前年寒冬临近,天气聚冷,某栋定位栏饲养员连续几天晚上忘记关窗户,导致个别母猪流产。猪睡觉的地方阴冷潮湿会产生很大的应激。叶老师建议产房、保育舍冬季的空间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最好。冬季猪舍可以利用沼气能源来保温。
二、母猪群精英化
1、母猪“减少被迫淘汰、增加人为淘汰”。
叶老师提出母猪群应“减少被迫淘汰、增加人为淘汰”的观点是一个很科学的指导思想。母猪被迫淘汰:肢蹄病、产道炎症、过肥过廋、难发情、病残等;人为淘汰:生产性能差等。
从理论上讲,规模化猪场在长期稳定的生产状况下,母猪群每年淘汰的比例是三分之一。事实上,母猪淘汰率也和本场的饲养管理水平以及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等相关。只有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提高了,其母猪被迫淘汰的比率才会下降,人为淘汰的比率增加,从而有利于提高母猪群的整体生产性能,年供小猪增多,同时减少了兽药和饲料等的使用成本。
叶老师提出的“母猪8胎龄必淘汰法”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随着母鼠年龄的增加,其遗传基因也会随着老龄化,从而其优良特性表达得越来越不明显或减弱。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原种猪场生产年限久了需要考虑重新引种的原因。
2、后备母猪群对经产母猪群微生态系统的预适应。
这是叶老师在“如何科学饲养后备母猪”中讲到的一点。我们猪场也有这样的做法,比如在饲养后备母猪的第2栋空怀舍同时引进断奶的经产母猪。仔猪拉稀最常见于后备母猪,饲养员不喜欢养后备母猪。后备母猪比较难养,主要是后备母猪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相对较差。如何科学饲养后备母猪?首先,我们要提供营养平衡的优质饲料,保证配种前有适度的背膘厚度,以此来满足其繁殖过程的营养支撑。其次,我们可以把体重达到100kg的后备母猪与本场经产母猪混群一个月,让后备母猪群对经产母猪群微生态系统有一个预适应。有的猪场甚至把要淘汰的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混群一段时间后再淘汰,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为什么有的猪场妊娠母猪在后期会出现乳房水肿的现象?
叶老师和钟经理等在讲课中都提到过:有的猪场的怀孕母猪在妊娠后期会出现乳房水肿问题。母猪乳房水肿发生的位置主要是乳房延伸至腹股沟处,有的母猪继发感染成乳房炎。发生这种情况有很多种可能的因素。其一是饲料营养配方存在问题,能否供给母猪优质新鲜的母猪料很关键。饲料配方不科学、营养价值不高或饲料过期等,饲喂后都会引起母猪乳房水肿。所以我们的饲料在运输、保存时要防止受潮和发霉,防止产生霉菌毒素。其次,定位栏妊娠母猪的运动量很少或者没有也会导致母猪营养、水分等微循环代谢不协调引起乳房水肿。再者,一些潜在疾病,没有定期使用抗生素给母猪做保健,也可能导致母猪乳房水肿。有的猪场在母猪攻胎阶段小栏饲养,以增加母猪的运动量是不错的做法,但是要考虑到母猪合并栏的打架应激。
四、封闭式猪场管理中有很多宝贵的养猪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生产记录表格明细化,并且按规律分类、整理和收藏。这样做可以随时查阅和参考,可以对几年内养猪的成绩和技术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和总结经验,以提高养猪水平。随着我们猪场养殖规模的扩大,我们同样可以做的更细更全面,在详细的记录中总结、分析出属于自己的养猪经验。
2、使用非一次性的输精管。非一次性的输精管可以重复使用,使用后进行清洗、蒸汽消毒,这样做的直接好处是节约成本,但要求配种员必须严格按照消毒程序进行规范操作,不能偷懒,否则得不偿失。市场上所销售的一次性输精管也不能保证就是无菌的,不能排除存在粉尘、塑料气味、色素等影响配种效果的可能。相比之下,只要操作科学、规范,使用非一次性输精管更安全可靠。
3、母猪保健的重点阶段是配种阶段和分娩阶段。
苑老师在讲《猪场免疫和保健程序的制定与调整》中提出母猪保健的重点阶段是配种阶段和分娩阶段,因为这两个阶段母猪的子宫颈是张开的,细菌病毒最容易侵入。我们也不难发现,母猪在空怀舍和产子舍是很敏感的,最容易出现疾病问题,这两处的工作量也相对较大。要把握好母猪群的健康状况,我们应该把对母猪的护理工作和保健工作作为重点,把母猪配种阶段和分娩阶段作为重中之重,多在这两方面下功夫。比如,在做保健的时候要多考虑联合用药,避免配伍禁忌和耐药性的产生,可以多考虑使用能提高母猪免疫力的药物,以达到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的目的。保健药物的选择,质量是关键,因为使用质量差的药物会错失最好的治疗时机,既浪费钱又没有作用,得不偿失。
联合用药有一个小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替米考星与阿莫西林不属于同一类药物,专家不赞成联合使用,因为在这两种药同时使用的情况下,只有替米考星不够用的时候阿莫西林才用上。其实,和人医用药道理一样,对于某些难治之症,不考虑配伍禁忌,其疗效反而非常的好。
猪场大门口的消毒:生产的第一道防线。钟经理在讲猪场的生物安全时强调猪场大门口的消毒是一个猪场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大门口作为猪场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非常关键,由于其重要性,我觉得我们很多猪场大门口的消毒池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消毒池上面搭一个钢架挡雨棚,同时安装自动喷雾消毒,消毒更全面;把消毒池周边雨水隔开,防止雨水流入池子冲淡消毒水。关于消毒池,有的猪场大门口是一大块平地,如果在建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把消毒池相对周边抬高一点,结果就不方便把失效的消毒水放出去,很难做好及时更换消毒药以保持其有效浓度。
总之,要提高猪的“满意度”、提高生产效益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日久天长的坚持。我们首先要知猪,然后爱猪,才能把猪养好。科学养猪,我们要从猪场的整体生产效益出发,不能只看表面的成本,要更注重和抓好投入产出比。其中,饲料的营养品质要放在第一位,因为如果没有高品质的饲料营养做保障,再好再科学的疫苗免疫和药物保健都是空谈。所以,我们使用质量可靠的加大饲料和著名品牌疫苗是科学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