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局面》教案推荐五篇》
内容导航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局面》教案 篇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局面》教案 篇2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局面》教案 篇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局面》教案 篇4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局面》教案 篇5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局面》教案 篇1
教学重点
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教学难点
对各派思想主张的理解,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课文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我国文化发展史和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各派在对立中相互辩驳与吸纳,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儒家思想,为以后封建统治阶级制定愚民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涉及人物众多,各派思想纷呈,哲学理论性很强,七年级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极少,理解能力更是难以达到,常规教学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指导学法是本课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教学准备
教师: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本课重点难点。
2将学生分成五组,各代表儒、墨、道、法、兵五家,指导学生掌握辩论的基本方法。
学生:
1预习课文,并广泛收集资料,熟悉各派思想观点。
2儒、法、道三组每组推选4个代表(一名主辩,三名辩手)。
教学流程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提问: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科技文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指出: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也空前繁荣,战国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你想知道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吗?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古老尘封的历史,领略祖先的智慧。 思考并回答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科技、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 1.显示课题及第一目:孔子创立儒家学说2.孔子生平及孔子画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才艺展示
创设情景
1.你知道“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吗?
2.孔子除了在思想政治领域的贡献外,还在哪些领域有重大成就?
1.推荐三名学生表演“苛政猛于虎”的故事。
2.学生看书归纳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
1.这个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2.显示孔子的成就。
3.重点了解孔子对教育的主要贡献及其教育思想。
4.指导学生理解“因材施教”等的含义。
1.通过体验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孔子“仁”的政治主张。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穿越时空
百家争鸣
1.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2.补充: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具体表现(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
3.儒、墨、道、法等各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呢?
4.点评五位学生的发言,并适当解释补充。
5.安排儒、法、道展开辩论并提出要求。
6.教师对三组同学的辩论进行点评:观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充分,语言是否生动等,并指正错误。
1.学生看书归纳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理解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五名学生分别扮演孟子、墨子、庄子等上台发表各派思想主张。
3.学生(儒、道、法三家)围绕谁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展开辩论。
1.显示第二目: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2.孟子等人的画像。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辩能力。
知识巩固
小结全课
1.列表概括各派思想主张。
2.结束语:儒家的以德治国、施行仁政,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巩固统治,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民利益的保障同样需要法制建设。所以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不应互相排斥,它们都是我国现行的主要国策。 填表 显示表格 指导学法,整合知识,培养归纳能力。
学以致用
课堂训练 1出示题目
2总结发言 思考并发言 题目:在学校饭厅里,一些同学在就餐时,总是随意乱倒剩饭剩菜,学生会对此召开会议,讨论如何解决处理这一问题。如果你是学生会的一名干部,请你分别以儒家、法家、道家的观点谈谈你的处理意见。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局面》教案 篇2
课程目标: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知识与能力
掌握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上的成就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区分各派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辩证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诸子百家各派学说的资料,感知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以辩论法展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辩驳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清楚表达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孔子和战国诸子百家对后世及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增进民族自豪感;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新的勇气,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批注:
教学重点: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和教师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授,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法、讨论法、列表法等,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引导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科技文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方面也有重大成就,出现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课教学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采用故事法,让学生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然后提问: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学生回答:反对暴政或提倡“仁”的思想。
教师进而提问:“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从人际关系和人格方面去理解。教师指导学生看课后的畅想天地中的漫画,引导学生将孔子的“仁”的外延扩展到政治领域。同时引导学生展开开放性讨论,联系当前我们所提倡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畅谈对“仁”的作用的看法,以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现实问题的能力。
提问:孔子除了在思想政治领域的贡献之外,还在哪些领域有重大成就?学生回答后,教师依照重点分析整理书本内容。
最后采用讨论法讨论课中思考题:“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学生分析讨论之后,教师视讨论情况作启发性的小结,以此结束这一小目的学习。
(二)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在战国时形成的。然后提问:什么是百家争鸣?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指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阴阳、纵横等诸子百家对激烈的社会变革提出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在政治、学术上展开各种争论,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提问: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看书,可以得出是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结果。教师进而帮助学生回顾社会大变革的具体表现:在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在政治上,商鞅等的变法使封建制度得以确立。思想文化领域的激烈碰撞正是政治经济大变革的反映,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观点。
2、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下表:
学生填写此表后,教师应指出:①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无为”的思想和他的辩证法。②可补充介绍春秋时期的杰出军事家孙武和《孙子兵法》。③引导学生比较各派思想主张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思考题点拨与活动提示
1、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提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是多角度的:①这句话是对的。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都不要强加给别人,因为强加于人的行为是侵犯他人的人权。②孔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这一主张,有反对统治者向百姓施暴的一面,因此有进步性。③在阶级社会,要求统治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无法实现的。④如果用绝对化的观点看待这句话,它也有不对的一面。例如,一个人喜欢自强,不喜欢别人资助他,但他经常资助一些有困难的人,你能说他不对吗?
2、你能谈谈本课所举各家主张的对立之处吗?
提示:从立言之旨来看,儒法两家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而道墨两家则倾向于被统治者。从治国的手段来看,儒家反对苛政,主张实行“仁政”,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法治”,儒法两家是对立的;道墨两家虽都倾向被统治者,但就“治”的方法来看,也有消极和积极的区别。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局面》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掌握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就.
3.掌握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4.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
【自主学习】
一、老子
1.概况
(1)春秋后期_______人,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他的学说被集中在《_______》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2.思想
(1)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_______.
(2)世间的事物都有其_______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老子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人物简介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_______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2.思想核心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______”.
3.治国主张
(1)主张以_______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_______,体察民意.
(2)反对_______,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_______,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4.教育主张
(1)创办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
(2)在教学中,注重_______和_______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5.文化成就
孔子的文化贡献:___________.
三、百家争鸣
学派 姓名 时期 思想主张 著作
儒家 孔子
道家 老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武
【合作探究】
1.材料一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材料二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 而劳之;薄赋敛”.
材料三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3)依据材料三,孔子要求统治者在实践中严禁哪些行为?
2.材料一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材料二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依据材料一, 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做的?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
(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持什么学习态度?
(4)材料四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
【自学检测】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人属于哪一思想血派(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2.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3.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
a.“仁”的思想
b.“兼爱”的思想
c.“非攻”的思想
d.“无为”的思想
4.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5.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思想
b.每个人生活的国家不一样
c.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
d.社会制度的变革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1.(1)楚国;道家;
(2)道德经;
2.(1)顺其自然
(2)对立
(3)无为而治
二、1.儒家
2.仁
3.(1)德;民力
(2)苛政;德政
4.(1)私学;有教无类
(2)道德教育;文化知识;
5.《论语》
学派 代表 时期 思想主张 著作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仁”的学说 《春秋》
《论语》
孟子 战国 反对战争,主张仁政 《孟子》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
方可以相互转化 《道德经》
庄子 战国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庄子》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墨子》
法家 韩
非 战国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中央
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韩非子》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合作探究】
1.(1)“仁”.
(2)主张“爱人”,爱惜民力.
(3)“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因材施教;
(3)老老实实,谦虚好学;
(4)“温故而知新”
【自学检测】
1.b
2.a
3.a
4.a
5.d
百家争鸣的历史渊源
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ˇ庶人不议ˇ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ˇ处士横议ˇ的活跃风气.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ˇ天道ˇ,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ˇ诸子,百家ˇ则指这些学派.最有影响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 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学术和文学派别.诸子散文大都观点鲜明,言辞犀利,感情充沛,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诸子百家散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从人类文明演化历史看,曾邦哲《结构论》提出诸子百家及三教九流是早期的学科分类体系,儒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偏向政治军事与伦理领域,墨家、道家、名家、医家和农家等偏向自然工艺与逻辑等领域,还禅家、杂家、书画家等则偏向人文艺术等领域,并且,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一些因素在中华文化已经萌芽,比如,儒家的社会伦理化(科学社会规范)、墨家的实践经验化(实验技艺方法)、禅宗的概念澄清化(理论思维顿悟)和道家的系统逻辑模式(全息结构模型),以及一些技术发明的原型等.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汉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
——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正是如上种.种条件的聚合,为汉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气象恢宏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局面》教案 篇4
课程目标: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知识与能力掌握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上的成就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区分各派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辩证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收集诸子百家各派学说的资料,感知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以辩论法展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辩驳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清楚表达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孔子和战国诸子百家对后世及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增进民族自豪感;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新的勇气,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批注:xkb1教学重点: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和教师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授,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法、讨论法、列表法等,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科技文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方面也有重大成就,出现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课教学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采用故事法,让学生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然后提问: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学生回答:反对暴政或提倡"仁"的思想。教师进而提问:"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从人际关系和人格方面去理解。教师指导学生看课后的畅想天地中的漫画,引导学生将孔子的"仁"的外延扩展到政治领域。同时引导学生展开开放性讨论,联系当前我们所提倡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畅谈对"仁"的作用的看法,以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问:孔子除了在思想政治领域的贡献之外,还在哪些领域有重大成就?学生回答后,教师依照重点分析整理书本内容。最后采用讨论法讨论课中思考题:"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学生分析讨论之后,教师视讨论情况作启发性的小结,以此结束这一小目的学习。
(二)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在战国时形成的。然后提问:什么是百家争鸣?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指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阴阳、纵横等诸子百家对激烈的社会变革提出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在政治、学术上展开各种争论,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提问: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看书,可以得出是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结果。教师进而帮助学生回顾社会大变革的具体表现:在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在政治上,商鞅等的变法使封建制度得以确立。思想文化领域的激烈碰撞正是政治经济大变革的反映,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观点。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教师指导学生填写下表:学生填写此表后,教师应指出:①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无为"的思想和他的辩证法。②可补充介绍春秋时期的杰出军事家孙武和《孙子兵法》。③引导学生比较各派思想主张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思考题点拨与活动提示
1、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提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是多角度的:①这句话是对的。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都不要强加给别人,因为强加于人的行为是侵犯他人的人权。②孔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这一主张,有反对统治者向百姓施暴的一面,因此有进步性。③在阶级社会,要求统治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无法实现的。④如果用绝对化的观点看待这句话,它也有不对的一面。
例如,一个人喜欢自强,不喜欢别人资助他,但他经常资助一些有困难的人,你能说他不对吗?2、你能谈谈本课所举各家主张的对立之处吗?提示:从立言之旨来看,儒法两家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而道墨两家则倾向于被统治者。从治国的手段来看,儒家反对苛政,主张实行"仁政",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法治",儒法两家是对立的;道墨两家虽都倾向被统治者,但就"治"的方法来看,也有消极和积极的区别。
教学(后记)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局面》教案 篇5
一、 教材地位
教材分校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首先我和给我考官交流一下我对本节课教材的理解。百家争鸣这是一个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相辉映的局面,它谱F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序曲,其精华仍具有为现代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同时它涉及到的儒家学派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发展形成是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该课的学习能让生深切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其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该课地位非常重要。但这节课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人物多。而且我校的学生学识面不广,史学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基于该认识和结合浙江省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三维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景联系实际等方法让生理解四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通过材料使学生体会到百家争鸣的意义对现实的影响,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提高学生史料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之后,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就清晰可见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的意义和影响。
四、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本节课当中,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① 教法采用视频欣赏、图片文字材料阅读、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谈话法等.
② 学法那么本课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模拟法,材料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我将通过播放20__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上孔子三千弟子诵读论语的场景。提问:孔子是何时人呀?能用个词来形容看这个时候的感受吗?奥运会怎么重大的场合,大导演张艺谋为何要设置这样的一幕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百家争鸣探询其中的答案。进入本课。(写板书)
通过这样的导入是希望通过视频观看,讲学生的感受,提问设疑,确定春秋战国时期。调动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本课以下的学习环节。
2、新课学习
环节一:说文解字,解读标题:
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呢?是一百个家庭争着叫吗?解读课题有学生的回答引导出是多个学派的争相阐述自己的思想主张,这是在我国什么时候呢?课文具体涉及到哪几个派别?师生共同引导出该课的整体框架。这样做能使学生对整节课的框架有个大体的认识,让学生得到知识预见性而更好投入到课堂活动。进入第二个环节。
环节二:师生共同完成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老师提问,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是谁?结合课文P4的图,教师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主张。对有教无类的解释。继而让生结合课文P5,汉墓的竹简论语。提问:论语最早什么时候出现?你知道其中的一些名句吗?P4图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讲述什么?
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结合图片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深切感受孔子的思想主张。
过渡:孔子自幼就有 凑拜周礼。环境可以影响着人的发展,所以昔孟母折郊处而有成就了儒家的另一个学者这就是孟子。他发展了儒学,曾受到各国君主的接见,你认为他会阐述自己的哪些思想主张?由生回答,后老师提点主张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
由生回答后加以评价,提示学生做好标注。通过情景提问,和阅读材料材料的针对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过渡:但却有人主张性恶论这就是荀子。他对于儒学方面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过渡:这是儒家学派的学者继承发展儒学,大凡能做到这点的人物,都是虚心下问的,孔子就成问学于老子,第五页图片,该图中就是老子像,老子有名李耳,老聃,据说他生下来时就是老态龙钟的样子。
在老君岩旁边有块石块请你在碑文中写一段话介绍,老子。建议包括姓名,何时人,思想主张。
不仅如此老子还有本著名的书籍道德经。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问:该句反应了老子什么思想主张?
作为道家的另外一个人物,庄子,庄子梦蝶。这就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道家总的来说有何特点?
过渡:如果你遇到了大舌头说不清出话的人千万不要瞧不起他,因为他们往往也具有着出人意料的才智,就比如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他虽然大舌头说不清楚话,但是思想极为敏锐有见地,本是韩国的贵族,而没有得到重要著书立说。流传各诸侯国。为求贤若渴的嬴政发现。据说秦国当时攻打韩国就为了得到韩非这个人才。那么你认为嬴政可能在这些书籍中看到了韩非的哪些相关主张?学生回答后小结提醒学生加以标注。这是希望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景,让生能深入到历史,使历史变得鲜活生动。
过渡:四大家中还剩下墨家。
问:他的创始者是谁?结合地图册云梯和图。利用当时鲁班去楚国与木工祖师爷鲁班的一段精彩较量劝说楚国放弃攻打宋国。
问这种行为反应了墨子什么主张?
除此外,还涉及到哪些其他思想主张?并对其中的思想主张的要点加以解释。并提醒学生加以标注。这是希望
墨家的思想主张讲述完毕加以小结,四个学派的思想主张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提问:如果有人在地上丢了一张纸这四大家遇到时假设你是这个四个学派中的之一,你会怎样处理。这是希望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创设情景,学生的角色扮演,领悟四个学派的思想主张。
3、巩固提高:现在你能认为张艺谋为何要在20__年开幕式上设计这一幕?孔子思想地位,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去学习。除了孔子的相关思想主张,可以让学生讨论其他学派的学说对我们现在有哪积极的影响。
4、小结作业,在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为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掌握的情况,同时布置作业课下搜集百家争鸣中其他学派如阴阳家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