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策划 > 策划书范文 > 迎新生文艺晚会策划书【热门3篇】正文

《迎新生文艺晚会策划书【热门3篇】》

时间:

迎新生文艺晚会策划书(精选3篇)

迎新生文艺晚会策划书 篇1

为活跃广大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根据学校工作安排,举办学校20xx年元旦文艺晚会,根据学校要求,特制定如下策划方案

一、主题:

回顾光荣历史,展望美好未来(暂定)

二、名称:

舞动青春扬帆20xx(暂定)

三、举办时间:

时间:20xx年12月

场次:一场(彩排一场)

时长:120分钟

四、地点:

河源理工学校西广场

五、主办单位:

河源理工学校

六、观众:

主体观众:全校师生

特邀观众(嘉宾):上级和兄弟单位领导、部分校友和学生家长、新闻媒体等。

这些特邀嘉宾可以为也有能力为晚会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与赞助。校庆联络组必须作好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出席必将成为晚会的亮点与风景,必将提高演出的档次与知名度。

七、演员:

本校师生

八、主持:

(一)人选:

主持人是这台晚会的灵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晚会的成败。拟设置4位主持人,男女各2位。通过校主持人大赛选出。

(二)要求:

1、要求外在形象好,气质成熟,普通话标准,音色好;

2、富有激情与感召力,能充分表达出演出的主题;

3、能调动演员和观众的情绪与激起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还要适时加以引导和总结,以保证节目的顺利进行。

九、节目:

(一)晚会结构

第一部分“奋斗”,大屏幕播放从老校区到新校区的筹建和建设过程的专题片,定格在新校区的全景画面上,四位主持人出场,简单的开场白和介绍特邀嘉宾后,音乐响起

第二部分“亮剑”,五个教学部节目展示(11个)

第三部分“五彩”,社团,教工节目展示(9个)

(二)要求:

1、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丰富节目形式,保证节目质量,体现学校整体水平。

2、邀请校艺术对整台演出进行艺术指导和加工以及统筹。

十、经费的筹措与管理:

(一)筹措方式:

1、学校拨款;

2、接受单位或个人的赞助;

3、其他

迎新生文艺晚会策划书 篇2

主办单位: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

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团委学生会

法学院团委学生会

晚会概况

晚会的目的及意义

福州大学在金秋中迎来了新一届的同学,他们带着青春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志向加入到这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为进一步做好迎新工作,促进新老生之间交流与沟通,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体现我校文科学院人文特色和人文关怀,理科学院精益求精的精神面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将与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机械学院四个学院的团委学生会本着“团队协作”的精神进行首次合作,共同举办迎新晚会,以展现四个学院各自的风采来欢迎他们的到来,并表达对新同学的关心与期望。

晚会主题

这台文艺晚会由四个风格不同的学院共同举办因此晚会主题定位为“长歌齐迈步,轻舞共飞扬”。大一新生目前非常需要了解并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和校园文化,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有学长对学弟的,有老师对学生的。借文艺晚会把大家对新同学的感情和祝愿表达出来,让他们能愉快的开始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

晚会形式及内容

四个学院中每院选派4个节目,形式不限,内容尽量贴近大学生活贴近主题。具体的节目编排由各院文化部长负责和组织,女生部协助排练。所有节目需提前彩排,经过节目策划组审查之后,合格的节目方可在这台文艺晚会上表演。节目演出次序由晚会主持人和晚会策划组决定。

晚会开始前半个小时,四个学院学生陆续入场。入场期间,晚会现场播放音乐。晚会进行时,可以使用各种活跃气氛的道具(如荧光棒)或横幅。

本场晚会将推出三道“特色菜”――歌曲联唱、器乐联奏、民族舞蹈大联合。“歌曲联唱”是由四个学院的新老生共同出场,而且是由学院内部的“校园十佳歌手”领唱;“器乐联奏”则是分别来自法学院的钢琴演奏、公共管理学院的小提琴演奏、人文学院的琵琶演奏、机械学院的手风琴演奏,是一曲不可多得的融会贯通了古今中外的天籁之音。民族舞蹈大联合中有印度的天竺少女,也有傣族舞;有现代的劲舞,也有瑶家的妹子。四个学院将邀请专业老师对节目进行挑选,并对挑选的节目进行全程性指导,以此保证节目的质量,提高晚会在老师当中的知名度。10月17号晚将在1区食堂3楼进行第一次节目筛选彩排;10月27日进行第二次彩排;10月30号(即演出当天下午)进行第三次彩排。彩排过程将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力求提高晚会的`质量,使晚会的效果达到最佳。

晚会地点和时间

地点:x大学新区1区

时间:x年10月30日7点

晚会筹备日程安排

拉赞助 10月14日开始

展板制作 10月24日到10月30日

前期宣传 10月24日左右

海报宣传 10月28日到10月30日

道具准备 截至10月29日

节目彩排 10月17日下午6:00 1区食堂三楼

10月27日晚7:00 1区食堂三楼

10月30日下午

音乐制作 10月24日到10月27日

选择主持人 10月20日

会场布置 10月30日上午10:00-下午5:00

晚会筹备组

节目策划组:

宣 传 组:

后 勤 组:

外 联 组:

前台主任:各院学生会主席

后台主任:各院文化部长

音乐总监:

音响:

灯光:

场记:

道具组负责人:

场 务:

具体组织安排

1、外联策划

负责人:

由公共管理学院外联部联合人文社科学院文化部组织具体操作。方便后期的舞台设计、海报制作及宣传工作。

2、文字海报宣传

负责人:

主要由法学院宣传部主导完成,人文学院宣传部协同完成。从拉到赞助即日起,开始与商家联系,协商横幅、展板和海报的制作及内容。在10月24日左右在全校范围开始宣传。

3、广播宣传

由记者团负责组织人员联系学校广播站。与广播站联系后,马上通知负责人商讨广播内容。尽可能在一周前开始全校性的广播宣传,活动当天的广播时间重点宣传。

4、选择主持人

负责人:

先由各学院同学自我推荐后,再由晚会策划组全体成员共同决定,择优选拔现象气质佳,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责任心都强的学生。主持人4人,新老生不限,组成风格和组成方式不限。主持人用语必须在晚会前一周经过晚会策划组的审查。

5、 安全秩序

负责人:各院学生会主席

由前台负责人保证晚会的安全和治安工作,维护晚会现场的秩序

6、 会场布置

由公管文化部、宣传部做好晚会的舞台背景设计及会场布置工作。会场布置人员须参加当晚的入门检票、舞台搭设、观众席布置、购买矿泉水、等一切有关晚会的服务性工作。

7、节目编排

负责人:各院文化部主要成员

各院文化部主要成员负责本院的节目编排,并要保证节目的高质量。每院的节目要在10月17日上报到晚会节目策划组。彩排时,各院节目带上与节目相关的伴奏带。

8、演员化妆

由女生部组织人员化妆,几米负责当晚的化妆工作。

9、晚会现场摄影

负责晚会前后整个过程的摄影记录,用相机从不同角度和时间拍照,反映晚会的各方面工作。

10、道具组

负责人:

负责道具的制作或租借,发放和回收。

11、后台场务

负责人:

后台负责人必须负责监督演员是否准时到场,是否化妆完毕等,场务必须提醒演员的演出时间,如下一节目有那些演员,要负责叫到后台,到后台负责人处签到,并在后台待演。已演或未演者请留在演员席。

12、协调工作

负责人:

负责晚会的人员调动,人员调动要合理,保证晚会每一项工作都要有人管、都有负责人、都要按要求完成。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

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团委学生会

法学院团委学生会

迎新生文艺晚会策划书 篇3

为了迎接20xx年元旦的到,感受节日的气氛,进一步丰富校园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明的校园化氛围,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更好的推进我校的发展,学校将举办全校师生“庆元旦、迎新春”艺演出。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晚会主题:

“和谐奋进展望新年”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底或20xx年1月初(看天气情况另行通知)

三、活动地点:

校操场

四、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

五、评委:

周柳青、胡芳芳、应晓莹、张奕玲、杨优姬、应露清。

六、节目内容及形式

1、节目内容紧紧围绕主题,突现学校教育教学、校园化、明礼仪等进行艺术创作。

2、形式不限,具有创新性和国情、乡情、校园特色,积极向上,能体现健康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参考形式:

歌舞(民族舞、现代舞、街舞、广场舞等)、相声、本剧、音乐剧、话剧、哑剧,小品,时装秀,体操,武术等。

(注:独唱节目要求质量高,不作评分,欢迎助兴。)

七、评分细则及要求

1、表演水平:

①语言类: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富有情感。

②舞蹈类:动作整齐到位,整体协调统一,体现舞蹈主题。

③歌唱类:音调准确,咬字清晰、声音明亮,情绪到位。

2、形式创新:新颖,有创意。

3、服装道具:服装道具准备充分,符合表演剧情。

4、出场和谢幕:有组织有纪律的出场和谢幕。

5、表情:自然、自信。

八、奖励办法

晚会对节目进行现场打分,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金分别为200、150、100元。

九、相关说明

1、每个节目时限不宜超过分钟,(语言剧可延长至7分钟)。

2、请各班于12月18日前将参演节目报给胡佐浪老师(每班限报1个节目)。参赛的节目请将自备的VD光盘或p、p4于12月27日前上交应国华老师处,并注明班级、AB面、曲目序号、名等。

3、各位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积极组织排练,排练期间一定要确保安全。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导作用,在活动形式、活动主题等方面有所创新,突出班级特色,从而推动班集体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