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优秀9篇)正文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优秀9篇)》

时间: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整理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优秀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篇1

设计说明

1.创设教学情境,揭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本设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设置在具体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明确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自主探究,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学科的后续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习公因数的过程中,把8和12的公因数用集合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向学生渗透了集合思想,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卡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

教师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倍数有哪些。

教师再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因数有哪些。

2.导入。

师:我们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想不想学习怎样求两个数或三个数公有的因数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游戏来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找伙伴的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学号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左边,学号是16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右边)同学们想好了吗?1~16号同学现在开始找伙伴。

学生开始找伙伴,站好后发现问题,有三个同学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你们3个为什么没有找到伙伴?

生1:我的学号是1,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2:我的学号是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3:我的学号是4,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揭示概念:1,2,4是12和16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自学教材60页例1。

设计意图:游戏环节的设计在教学中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既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又提高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明确方法,提出要求。

师:先找两个数的因数,然后圈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再找出最大公因数,这就是我们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那么你会求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课件出示教材60页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学生试做后,组内交流。

3.讨论:如果只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先找较小的数18的因数,再看因数中哪些是27的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4.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61页1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学生做完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师:做完这道题,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设问引导学生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通过交流思考、师生讨论让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与设计意图 篇2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创设生活情境

1、电脑显示:小红家卫生间是长方形,如右图,小红爸爸准备装修卫生间,要在地面上铺正方形地面砖,要选边长为几分米(整数)的地面砖,才能不用锯分就能整齐地铺满地面砖呢?

学生说出: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地。 12分米

师:怎么铺?会多出来吗? 18分米

学生说出:每行铺18快,铺12行,不会多出来。

师:有没有其它铺的方法?

学生说出:我用边长2 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

师:怎么铺?

学生说出:每行铺9快,铺6行。

师:有没有其它铺的方法?

学生说出:我用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每行6块,铺4行,也正好。

学生还可能说出: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地。

让学生小组讨论:按要求能不能铺?让学生明确要锯分铺了。

师:还有其它铺的方法吗?

让学生说出:还可以用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铺地,每行3块,铺2行。

师:哦,原来小红家卫生间有这么多的铺法?

小红爸爸要铺得快一点,那一种铺法最好?

[设计意图:课始,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有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中去,通过设疑,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是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同时又为后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学习的目标。]

二、引导自主探索

1、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师:那我还要问一问,你们是怎么想出可以用边长是1、2、3、6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呢?

让学生说出:①1、2、3、6都是18的因数,又都是12的因数

②1、2、3、6是18和12的公有的因数

师:18的因数和12的因数有几个?能举完吗?

让学生说出:能,只有4个,个数是有限的

师:我们可以把这4个数叫做18和12的公因数,最大的一个是几?

师:谁给它起个名字?

由此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发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学生潜能,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形成概念。]

2、观察发现、探索方法

出示例4:8和12的公因数有那些?最大公因数是几?

师:你能用那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

让小组代表逐一汇报:

方法1:8的因数:1、2、4、8 ; 12的因数:1、2、3、4、6、12

8和12的公因数有:1、2、4;最大的公因数是4

方法2:先找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中找出12的因数

8的因数:1、2、4、8其中1、2、4也是12的因数

8和12的公因数有:1、2、4;最大的公因数是4

方法3:把8和12用几个素数的乘积来表示:8=2×2×2 ;12=2×2×3

8和12的公因数有:1、2、4;最大的公因数是2×2=4

……

师:还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

[设计意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利用观察、发现、设问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逼近结论、求索方法。通过说思考过程、师生讨论,让学生的推理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创新增添活力。]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66-69页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互质数的概念。

2、初步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4、感受数学价值并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质数的概念。

2、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研,学习新知:

我们已经会求一个数的因数,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两个数的因数又该怎样来求呢?

出示课件:

16的因数有:1、2、4、8、16

12的因数:1、2、3、4、6、12

那么既是16又是12的因数是:1、2、4

16和12的公有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4

出示课件:

16的因数:1、2、4、8、16

12的因数:1、2、3、4、6、12

8的因数:1、2、4、8

师:我们就把1、2、4叫做16、12和8的什么呢?

生:公因数

师:4就是16、12和8的什么呢?

生:最大公因数。

师: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公因数是什么意思?

生: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就叫公因数。

生:就是几个数都有的因数,就叫公因数。

师:同学谁能说一下什么又是最大公因数呢?

生:几个数公因数里面最大的一个,就叫最大公因数。

师生共同总结概念:

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因数里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出示课件:

同学们能不能找出15和18的公因数,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呢?

15的因数18的因数15的因数18的因数

不清

15和18的公因数

三、合作探究,认识互质数

1、5和7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各是多少?

5的因数:1、5.7的因数:1、7.

5和7的公因数有:1.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

2、7和9呢?

7的因数:1,7.9的因数:1,3,9.

7和9的公因数有:1.7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1

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师总结: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同学们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同学们想不想去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

四、深化练习、掌握方法:

那么大家想一想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怎么去求呢?

小组讨论方法: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师引导出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8=2×3×330=2×3×5

归纳出:18和30的公有的质因数是2和3,

那么最大公因数就是2×3=6

能不能用更简便的方法呢?

把两个短除法合并成一个短除法

21830→用公有的质因数2除

3915→用公有的质因数3除

35→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

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得到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2×3=6

学生总结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完成练习。

求12和20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动手练习,师巡视指导,学生上黑板演示过程。

五、小小能手、我来闯关:

第一关:填一填

1.15的因数有(),20的因数有()它们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2.8和9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第二关:判一判

1、公因数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

2.12的因数只有2、3、4、6、12。()

3、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

第三关:做一做

木材市场运来一批长12米,16米和20米的木材,把这三种长度的木材截成同样长,最长可以截成每根是多少米?

六、全课小节、畅谈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上的收获。师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并指出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已经有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七、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

最大公因数:公因数里最大的一个。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

把18和30分别分解质因数

218230

39315

35

18=2×3×3

30=2×3×5

18和30的公有质因数是2和3,因此:

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合并两个短除法

21830→用公有的质因数2除

3915→用公有的质因数3除

35→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

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得出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教学反思

教材对求最大公因数的编排,只是让学生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的是几分米?由此引出最大公因数,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让学生用不同的小正方形摆拼、观察、思考,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同时,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在摆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操作,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新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了和谐、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

1、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4这些数和16、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效果较好。

2、预设探究过程,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了各种求“18和27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3、提倡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上,鼓励学生找最大公因数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可能想到三种方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优化,我认为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是一个很有效、很简便的方法,应该让学生掌握。在这中间教师应注意引导、小结、鼓励,重视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

2、 使学生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2cm、宽8cm的长方形纸片,6张边长6cm的正方形纸片,8张边长4cm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1、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家有一个长18分米、宽12分米的贮藏室。现在老师想给贮藏室里铺上地砖。我在瓷砖市场看到两种砖,一种是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瓷砖,一种是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瓷砖,你们帮我选一选,哪一种瓷砖能正好用整块铺满?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自己试着摆一摆。

2、生操作,师检查。

3、通过摆小正方形,我们发现了什么?老师应该选哪一种地砖?

(边长6分米的正好整块铺满,边长4分米的不能正好铺满 ,应该选边长6分米的地砖。

4、边长6分米的地砖长边和宽边各铺了几块?用算式怎样表示?地砖的边长6分米和贮藏室的长18分米,宽12分米有什么关系?

(长铺3块 18÷6=3

宽铺2块 12÷6=2 6即能被18整除,也能被12整除)

5、边长4分米的地砖不能正好铺满?长、宽边各铺了几次?用算式怎样表示?

(长铺了4次 18÷4=4…2

宽铺了3次 12÷4=3 4不能被长18整除,所以铺不满,能被12整除,所以宽能铺满)

6、比较两组算式,说说地砖的边长符合什么条件能用整块正好铺满?

边长既能被12整除,也能被18整除。

7、想象延伸

根据我们得出的结论,你在头脑里想一想,贮藏室还可以选择边长几分米的地砖?小组互相交流,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边长 1分米,2分米,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都能正好整筷铺满,因为这3个数既能被12整除,也能被18整除。)

1、2、3、6这4个数与18有什么关系?与12呢?

8、揭示概念

讲述:1、2、3和6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是6,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9、4是18和12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三、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刚才我们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那么怎样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自主探索)提问:12和8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

你能试着用列举的方法找一找吗?

2、交流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①依次分别写出8和12的所有因数,再找出公因数

②先找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里找出12的因数

③先找12的因数,再从12的因数里找出8的因数

比较②、③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哪一种简单,为什么?(8的因数个数少。)

3、明确:8和12的公因数有1、2、4.4就是8 和12的最大公因数。

4、用集合图表示

8 和12的公因数也可以用集合圈来表示,我们用左边的圈表示8的因数,用右边的圈表示12的因数,那么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应该填什么数?

提示不要重复填写,提问:6是12和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3呢?8呢?

四、巩固练习

我们学会了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习。

1、练一练

自己完成,注意找的时候一对一对找,不要遗漏。

2、练习五的第一题、第2题、第3题,自己完成。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掌握了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节课我们主要应用这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最大公因数》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教材第80到81页的内容及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3题。

设计思路

这个内容被安排在人教版第十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内,是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校买回12棵风景树,现在要栽种起来,栽种时行数不限,但每行栽种的数目相等,可以怎么栽种?16棵呢?

2、分别写出16和12的所有因数。

二、教学实施

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集合图。

指出: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他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2、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拿卡片的同学快速站一站,那几个数站在左边,那几个数站在右边,那几个数站在中间,最后集体订正。

3、出示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3)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演示方法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18的因数有:① ,2 ,③ ,6 ,⑨ ,18

方法三:先找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27的因数有:①,③,⑨,27

方法四:先写出18的因数1 ,2 ,3 ,6 ,9 ,18。然后从大到小依次看是不是27的因数,第一个数9是27的因数,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4、完成教材第81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小结: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

⑴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⑵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三、课堂练习设计(多媒体课件出示)

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9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

A 。 1 B. 3 C 。 4 D. 9

2、1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

A 。 4 B. 6 C 。 8 D. 16

3、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 。1 B. 甲数C 。 乙数D. 甲、乙两数的积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的公因数;也可以先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看看那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到最大公因数。

五、留下疑问

有三根小棒,分别长10㎝,16㎝,48㎝。要把他们都结成同样长的小棒,步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

六、课堂作业设计

教材82页第2题、第5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8的因数有:1 ,2 ,3 ,6 ,9 ,18

27的因数有:1 ,3 , 9 ,27

18和27的公因数有:1 ,3 , 9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习

(约5分钟)

1、几个数(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

2.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16和24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 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约9分钟)

1、达标练习

(1)要将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

(2)玫瑰花72朵,玉兰花48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几朵玫瑰花和玉兰花?

(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

2、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3、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2)

铺砖问题:求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每人一张)。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教师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倍数有哪些。

教师再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因数有哪些。

2.导入。

师:我们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想不想学习怎样求两个数或三个数公有的因数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游戏来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找伙伴的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学号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左边,学号是16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右边)同学们想好了吗?1~16号同学现在开始找伙伴。

学生开始找伙伴,站好后发现问题,有三个同学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你们3个为什么没有找到伙伴?

生1:我的学号是1,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2:我的学号是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3:我的学号是4,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揭示概念:1,2,4是12和16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设计意图:游戏环节的设计在教学中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既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又提高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三)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明确方法,提出要求。

师:先找两个数的因数,然后圈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再找出最大公因数,这就是我们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那么你会求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课件出示教材60页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学生试做后,组内交流。

3.讨论:如果只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先找较小的数18的因数,再看因数中哪些是27的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4.反馈练习。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学生做完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师:做完这道题,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初步了解了它的应用价值。

(五)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通过确定取值范围、动手操作验证、小组合作、交流,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产生,并理解其意义。

2、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且会求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感知公因数和最大公约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以去“游乐园”游玩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定义;

探索寻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小奖品;小组学案各一份;方格纸每组5张、彩笔;每个人制作学号卡佩戴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抢夺气球

1、情境引入

(1)、出示“数学游乐园”

师:想去“数学游乐园”玩吗?(想)乐园里不仅有许多好玩的,表现好的还可以获得很多的奖励哦!

(2)、看现在乐园里正在举行“抢夺气球”的活动呢!谁想来抢呢?(回答课件中的问题,答对一个获得一个奖励)

3的因数有:6的因数有:

8的因数有:12的因数有:

二、讲解新授

1、游乐园的储存室长16dm,宽12dm。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储存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

你知道铺地砖的要求是什么吗?(交流 “正方形地砖” “都是整块的” “边长还要是整分米数” 什么是整分米数?)

2、合作探究

(1)阅读并讨论

用长方形方格纸代表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储藏室地面,每个方格可以代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小组讨论下,边长可以是几分米呢?(学生操作)

(2)合作与交流

A、交流边长是“4” 为什么?

问:你们觉得行吗?

答:铺满

B、交流边长是“2” 出示一个角

问:你觉得长边、短边可以分别铺几块呢?

答:铺满

C、交流边长是“1” 铺一个角

问:你觉得长边、短边可以分别铺几块?

答:铺满

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讨论交流

还有没有别的铺法?边长是3分米的地砖行吗?为什么?边长是5分米呢?

宽边虽然可以铺整数块,但长边不行,会多出来。16÷5,12÷5都有余数,得到的不是整数,而题目要求是整块的

(2)抽象公因数概念

我们发现边长1、2、4分米的地砖能铺满,而且是整数块,其它的都不行。那“1、2、4”与16和12到底有着什么特殊关系呢?

(1、2、4不仅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1、2、4是12和16的公因数)

同意吗?

那我们就用以前的方法找找16、12的因数。

16的因数有:1、2、4、8、16 12的因数有:1、2、3、4、6、12

你发现什么?

我发现1、2、4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

能不能简单的说说,它们是12和6的什么数吗?

1、2、4是12和16公有的因数,1、2、4是12和16的公因数

板书“公因数”

说能说一说什么是公因数

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那16和12的公因数有:1、2、4

(3)用集合圈表示

我们可以用集合圈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

现在中间的表示什么呢?应该填?

那这圈里的(指左边、右边)填?表示?

(4)认识最大公因数

边长最大是几分米? 你是怎么想的?

(从公因数中找最大的。边长大的话占地面积就要大,铺的块数就要少)

实际上这4就是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板书“最大公因数”

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

2、合作交流、探索方法

怎样求18和 27 的最大公因数。(看哪组的方法多)

小组谈论,实践交流。 交流反馈、小结方法。

这些方法实际都是属于列举法,在解决问题时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3、找一找,填一填

8的因数: 16的因数:

8和16 的公因数: 8和16 的最大公因数:

想一想:8和16之间有什么关系?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小结: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找一找,填一填

5的因数: 7的因数:

想一想:5和7的公因数有哪些?

小结:像这样的两个数: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

互为质数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三、巩固练习

1、游戏:看谁站的对。

座位号是 12 的因数而不是 18 的因数的同学站左边、是 18 的因数而不是 12 的因数的站右边、是 12 和 18 公因数的站中间。

四、全课总结: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篇9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管理局庆丰农场学校 代春红

【摘要】1.复习铺垫:找因数的方法。2.建立模型:交流预习效果;逐步验证(问题情境、分析策略、猜测预想);确定方法;寻求技巧。3.解释应用(基本练习、综合练习、知识拓展)。4.回顾总结:谈收获、质疑问难。

【关键词】探索;渗透;体验;有序;迁移;预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在探究过程中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继续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找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学难点:最大公因数的确定。教学关键:养成有序罗列的好习惯。教学方法:情境法引导法。学生学法:迁移法。教学用具: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教师提问:什么是因数?(学生自由读书12页的概念。教师重点强调:“因数”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数与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指导学生语言描述:例如:4是8的因数。错误的活法:4是因数。

2.指名汇报:找因数的方法是什么?(鼓励学生列有序乘法算式,按数对罗列写。全班共同朗读数数学书第13页内容。)

二、建立模型

㈠交流预习效果

昨晚老师布置了预习,呈现“预习提纲”:

1.数学信息是什么?2、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3、这个问题在解决时需要用到过去学过的哪些旧的知识?4、新旧知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自己能读懂的和不太明白的地方请用笔做好批注。)

引导回忆:本课的问题情境是什么?这个情境涉及到哪些数学知识?(围绕旧知识和新知识展开讨论。)

㈡、逐步验证

1.问题情境。

指名读书79页例1:

最近代老师家买了新房子,其中有一个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贮藏室,她想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储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

2.寻求策略。

①梳理关键词:

你知道代老师对铺地砖的要求是什么吗?(交流“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边长还要是整分米数”什么是整分米数?)交流预习效果。

昨晚布置了预习,回忆……

3.猜测预想:

①出示学具格纸,鼓励学生入境操作与思考:

②独立思考、集中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象与操作展开汇报交流,完成思维碰撞与共享。)

A.第一种数学思想:交流边长是“4”为什么?→你们觉得行吗?→铺满

B.第二种数学思想:交流边长是“2”出示一个角→你觉得长边、短边可以分别铺几块呢?→铺满

C.第三种数学思想:交流边长是“1”铺一个角→你觉得长边、短边可以分别铺几块?→铺满

如果用其他方法,合理的都要鼓励动脑。

㈢确定方法:(全班读书第80页)

1.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由“因数”概念迁移开来,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这里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与知识再生的能力。)

(1)讨论交流,区分数学问题生成的不同状态。

还有没有别的铺法?(教师鼓励学生,广泛想开去,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螺旋上升能力。)

师生互动:边长是3分米的'地砖行吗?为什么?边长是5分米呢?

(宽边虽然可以铺整数块,但长边不行,会多出来。16÷5,12÷5都有余数,得到的不是整数,而题目要求是整块的)

(2)抽象公因数概念。

①。学生独立尝试用“罗列法”分别写出16、12的因数。

16的因数有:1、2、4、8、16

12的因数有:1、2、3、4、6、12

一一对应观察数据的相同于异同,指名汇报:你发现什么?

②。根据自学效果,师生顺势揭示:“公因数”概念。

谈发现:1、2、4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

板书:

“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16和12的公因数有:1、2、4

(3)用集合圈表示

我们可以用集合圈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

(点击课件出示两独立集合圈)

(4)认识最大公因数

板书“最大公因数”: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

⑸运用新知识,解决“老”问题

如果现在让我们考虑“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我们可以直接(写因数,找公因数)。

那如果解决“边长最大是几分米”呢?(最大公因数)

㈣寻求技巧:

1.思考:

寻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先确定哪个数的因数比较好?

2.总结“先找小的数的因数,再看哪些是大的数的因数”。

3.定法:这些方法实际都是属于“列举法”,在解决问题时你可以选择自喜欢的方法。

三、解释应用

(一)基本练习:

1.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86和181和78和9

①独立做,板书面批。②观察发现:

找最大公因数有技巧: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有互质关系和相邻关系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二)综合练习:

大册28页第一题。(独立做,板书面批)

(三)知识拓展:书81页,知识窗。

(四)回顾总结:1.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预习效果怎样?你对自己最满意的是什么?

2.质疑问难:你还有问题吗?

质疑问难。

板书设计:10、最大公因数

16的因数有:1、2、4、8、16

12的因数有:1、2、3、4、6、12

16和12的公因数: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