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 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优秀教案优秀7篇正文

《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优秀教案优秀7篇》

时间: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那么大家知道怎么开展平均数的教学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优秀教案优秀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求平均数》教案 篇1

1.体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

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脉络按“平均数”(数学概念)——“求平均数”(计算方法)——“应用题”(实际应用)逐步展开。主要分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谈话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数)

①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②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平均年龄、平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平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③师:看来大家对“平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④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

说明: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教学求平均数的重要基础。引入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调查学生对“平均工资”、“平均年龄”、“人均住房面积”……

这些已经抽象了的平均数的理解情况,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接着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课题。

第二层次: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①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说明:让学生同桌合作,用军旗作为操作活动的材料。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②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这个平均数4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说明:通过任意一种移动方法,使三排棋子同样多。从而揭示平均数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精心设计学具操作,并配以恰当的媒体显示,突出了平均数那简明、直观的特点。

2、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

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平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汇报交流。(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

移多补少! 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说明:在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后,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用数学算式概括操作过程,并且让自己给方法命名。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积极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汇报交流中相互启发,最后共同探讨出2、7、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的几种方法。体现了“小组合作交流——大组交流汇总”的自主探究模式。呈现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初步完善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创新教育要求。

第三层次: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平均数的方法。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

第四层次:实际应用

选择正确的算式:

前几天,学校举行了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 198元,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

A: (195+212+205+198)÷52=16(元)

B: (195+212+205+198)÷4=208(元)

①说说你选择B的理由。

②小明从结果16元他就肯定A 是错误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③如果选A该怎样提问?

④比较这2个问题的异同点?

小结:所以求平均数时你要找准对应关系。说明:从实际生活中提取素材,设计两道对比练习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求平均数方法的理解应用,在应用中渗透对应思想。另外,结合题目的特点有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平均数》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50页。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安排在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之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能准确地从条形统计图中去观察和收集数据,并会作简单的分析、归纳,回答相关的一些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在学生掌握、比较多组统计图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及单个条形统计图内数据的分析、比较。可以通过观察统计图准确地比较出数量的多少及大小。例题中的情景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或类似的事情,学生分析起来也没有陌生感。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条形统计图的学习。

2、将条形统计图的认知与平均数的概念有机结合,进一步延伸对多组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计算。

3、向学生灌输简单的平均数计算概念,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平均数。平均数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设计理念:

统计及分析条形统计图是将简单的统计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一组或多组复杂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整理,绘制成图表来达到直观效果,并根据图表进行计算,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充分注意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

2、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动手操作,归纳新知。

4、将知识延伸到课外,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对多组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会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

平均数概念的引入及平均数的计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5人一小组准备的十八枝小棒、三个纸盒。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启发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谈话导入。

1、请学生说说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谈话:上学期期末考试,四(1)和四(2)班进行了一场数学小竞赛,最后四(2)班得了第一名。这两个班的人数和每人考的分数都不一样,怎么就知道哪个班考得好呢?老师们是怎么算的呢?(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学生回答到用“平均分”来计算的。如果提到“平均分”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及时板书“平均”两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入两班考试的事例让学生想到“平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平均数的学习作铺垫。】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解说图意。

2、课件出示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提问:谁套得最准?同样方法出示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并提问。

3、同时出示两组统计图。

提问:这是男女生的比赛成绩统计图,男生和女谁套得准一些呢?

【设计意图:先单个出示统计图是为了巩固旧知识,突然同时出现两组统计图并抛出问题是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引起他们对新知识的重视和思考】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质疑。直到学生说出“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为止,这其中老师可以用前面讲到的“平均分”概念进行引导。

5、适时提问:如何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讨论会发现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科学。“平均分”的概念会给学生很好的启发。】

6、学生尝试在统计图中通过移动长方块来达到大家都一样的结果。教师巡视引导,并发现方法得当的学生。

7、请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方法及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既让学生动了手也动了脑,再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他们会通过移动方块和计算找到最恰当和最简便的方法来找到“平均数”,新知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8、师总结: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得到“平均数”。引入“平均数”概念,并告知学生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可对多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

三、拓展延伸,巩固学习

动手分一分

1、将学生5人一组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把十八枝小棒按5、6、7根的要求分别放到三个小纸盒内。

2、动手分一分,使每个纸盒内的小棒根数相同。看哪组最快最准地完成任务。

3、让分得好的小组发言总结。

动手算一算

1、师问:刚才大家很快就分好了,如果现在是180根小棒按不同的根数插入三个纸盒内再分一样多会怎样?

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刚才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师对两种方法再进行比较,并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练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计算“平均数”的方便和重要,也巩固了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

四、归纳总结

1、通过今天的分一分,算一算,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现在谁来说一说四(1)班和四(2)的“平均分”是怎么回事?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男生 女生

6+9+7+6=28(个) 10+4+7+5+4=30(个)

28÷4=7(个) 30÷5=6(个)

平均数: 7 平均数: 6

平均数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例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的方法。2、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    教师(幻灯片2):同学们,春天来了,学校组织大家去植树。我们班共有7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是他们植树的情况,(幻灯片3二组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说并把每人的棵数板书在黑板上)(2)    比一比哪一组植的树要多一些?(指名)第一组有几人,第二组呢?,你们认为这样比公平吗?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比如说三(1)和三(2)班人数并不相等,那我们就没有别的办法比较出这两个班某一项成绩的高低吗?你有没有更好的招?(指名说可能有学生说用比的方法)(3)    师:对,因为两组人数不相等,不能用总棵数比,用每组平均每人植的棵数来比,比较合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二、教学例1,寻求规律(1)(幻灯片4第一组统计图)面对着这个统计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你们想知道的东西真多哇!我们的陈田、张然同学有点不高兴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他们植的太少了)是啊,我们用什么办法帮助他们呢?(把万宇和卢明的给他们)(一样多)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让他们每人植的树一样多,对吗?换句话说就是。。。。。求他们平均每人植了多少棵树?(2)师:你们能先猜一猜,这个数大约在哪两个数之间呢?(11-15)它会不会大于15或小于11呢?为什么?(因为是移多补少得到的所以不会)。(3)师:好了,这样吧,你们都把你估计的那个数悄悄地藏在心里,好吗,藏好了吗?估计的准不准有什么办法吗?我建议同学们先以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办法才能使4个人植的树一样多,也就是同学们说的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请同学们从抽屉内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纸,你们可以按自己的意图任意在纸上做记号或计算都行,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最多,开始!(以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教师巡视,收集作品)(学生交流)师:胡广臣请你说说好吗?生:把万宇的一棵给陈田,把卢明的两棵给张然,这样他们每个人的就一样多了!(边说边在投影仪上展示作品)(4)动画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幻灯片4)老师小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万宇的一棵移给陈田,把卢明的两棵移给张然,最后平均每人都有13棵。(5)演示先合后分的计算过程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指名说),对,还可以用先合后分的方法,“合”就是求出4个人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分”就是把种的总数再平均分成4份,求每一份是多少?也就是相当于,把他们植的树平均分成4份(幻灯片5电脑显示)如果我们列算式该怎么列,请大家试一试。(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后再看幻灯片6显示过程)(14+12+11+15)÷4=52÷4=13(棵)(5)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同样的答案,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都是可取的,我非常佩服一次就能猜得那么准的同学,说明这些同学思考问题有根有据。我也佩服那些一次就计算得很准确的同学,他们都应该受到大家的表扬,给他们掌声。(稍停顿指板书)这里的“13”是什么意思?是他们每个人都种了13棵吗?生1:是每个人种的数。师:我请万宇同学说你种了几棵?(我种了14棵)你的同学说你只种了13棵,他说你们每人种了13棵呢?(我知道了他是把数平均分)怎么平均分,你多的那一棵哪里去了?(就是给少的同学了)陈田请站起来,你种了几棵?(我种了12棵)那你的同学说你种了13棵,你那一棵是哪里来的?(是其他的剩下几个给我,变成我的了)那你的意思是说把多的给了少的,少的说,给我吧,我和你们一样多了,用今天的新词来说就是。。。。。。(平均分)平均了对吧,同学们的理解和感受非常到位,那我告诉大家,13就是14、12、11、15这一组数的。师:叫什么名字?师:这个它就比较好的反映了这一组数据的一个总体水平,就是同学们刚才讲的,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这个它就在哪两个数之间转悠、转悠?现在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算出第二组的吗?看谁算得最快?(指名说并板书 计算过程)第二组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14棵)第一组呢?哪一组的要大些?(第二组)那么我们就可以宣布第二组同学获胜,行吗?祝贺你们!谁再来说说这个“14”表示什么意思?三、开展活动,理解的含义和计算方法(5分)师:同学们就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他来了!想一想,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在哪里碰到过他,什么时候需要算?(指名说)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下面我们做一个称体重的活动,我点3名女生和2名男生上来,其他同学同桌一人记数,一人计算。第一组计算女生的平均体重,第二组计算男生的平均体重,每一组选1名代表到黑板上配合演示。听明白了吗?我来报数,(指名上前称体重,老师报数)交流。女生平均每人重多少千克?男生呢?为什么算女生的平均体重的时候要除以2而男生的要除以3?(指名说)如果我们要求5个人的平均体重又应该怎么算?(指黑板两组数)所以说总量和份数要对应。看到这两组数你明白了什么?是啊由于男女生性别的差异,男生的体重普遍比女生要重一些。 师:看来的作用还真大呢!你们再来看这里的一个信息。 四、巩固练习(10分)屏幕显示(幻灯片)(1)(课件出示)2004年小刚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表 单位:吨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16203025平均每月多少吨?(1)(16+20+30+25)÷4(2)(16+20+30+25)÷12(3)(16+20+30+25)÷365师:一季度用了多少吨?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生看图回答师:现在我们想要求“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莫急,不需要计算,老师在这里给了三个不同的算式,每个同学独立思考,拿出你个人的意见,要想求“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你是选择1、2、3哪个算式呢?想好了,用手势告诉大家!预备,开始!生用打手势示意自己选择哪个答案。大多数同学选1。师:人家有选2的,别着急!请选2的同学上前同学们选几(生:1)选1的出两个代表(请生上前)一场辩论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到底选1对,还是选2对,我也糊涂了。你们能不能互相问问问题,好吗?谁先开始?两队论:生:请问题目中问的是什么问题(师:回答)生:题目问的是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师:接着问)生:那一个季度有多少个月?生:一个季度3个月?(师:那一年呢,接着问)生:那一年有多少个月?生:12个月生:既然有12个月,为什么要除以4呢(师:不除以)而不除以12呢?生:因为它有4个季度,所以除以4 生:因为问的是平均每个月(师:谁要你求?生:谁要你求每个季度啊师:那你同意就可以到那边去了师:是啊,人家要你求平均每个月的,你们说应该除以几啊?(12)我同意大家的意见,应该除以12,他们除以4了,有没有道理呢?那么你们求的是什么?生:平均每个季度用水情况师:是吧,可惜人家根本就。。。。。生:人家根本就没有问平均每个季度用水多少吨师:你除以4,求的是平均每个季度的,除以12个月,是平均每个。。。。。除以365天是平均每。。。。。。(生一起回答)看来找准份数是非常重要的。师:明白了吗,是几个人平均每天的呀(3个人)师:老师告诉你,如果想求平均每人每天哪,再除以3,李老师帮你们算出来了。屏幕出示(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每人每天用水量约3千克)老师拿出用塑料袋装的3千克水,让学生感受它的分量,进行思想教育。师:面对这幅图画,你们最想说的是什么?生:我觉得他们一天用的水非常多。师:那我们就去指责小刚吧,怎么那么浪费水呢?你们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生:我们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他们最好平均每天少用一点水。师:那你去批评他们吧!你想说什么?生:我想说,他应该把洗衣服、洗澡的水留下来冲厕所。师:那你就去说他吧!他应该怎样!还有没有想说别人的?生:我想对他说,小刚,我希望你捐一点水到严重缺水地区去。师:你们知道我最想说的是什么吗?师:节约用水,从我自己做起!五、解决问题(3分)师:你们能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吗?屏幕出示画面小明会遇到到危险吗?师配以画外音: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穿过了一片土地,平均水深110厘米,你们看。谁来了?小明来了!哈哈,我不会游泳,但是我告诉大家,我的身高可是135厘米呀,如果我在这条河里面玩耍,我有没有可能会遇到危险?师:为什么有可能?你知道平均水深是什么意思吗?生:说明有的地方很深,有的地方很浅。但是平均起来是110厘米。师:如果小明到了?生:到了很深的地方,他就会淹下去。师:你们听懂她的话了吗?六、课堂小结(2)师:好的同学们,不知不觉,就要下课了,你们告诉我,你们学的开心吗?你们有收获吗?还有遗憾的地方吗?(指名说)李老师也有收获,我发现我们三(5)班的同学表现都很出色,有的同学善于思考问题,有的同学集体合作意识强,有的同学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这都是很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做得更好。最后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吧!(好),下课!

《平均数》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解题方法,会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求平均数。

3、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到求平均数这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找准问题与条件,条件与条件之间相对应的关系,运用所掌握的方法灵活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对象分析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针对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这一新颖、直观的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讨论探究,观察分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及创新意识。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时有意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演示,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规律,将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1.多媒体教学

运用微机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自觉发现、意识到问题存在,可激活学生思维,促使问题意识的产生,又可以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2.动手操作法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寻求多种计算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变静为动,直观形象,再结合语言表述,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内化。

四、教学过程

1、复习较简单的平均数问题

出示复习题。

求平均数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怎样求平均数?

把复习题稍微改动一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

2、学习例题①

(1)指名读题。

(2)启发提问。

①例题①的已知和问题与复习题的有什么不同?

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③怎样求全班共投中多少个?

怎样求全班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平均数?,

(3)列综合算式并解答问题。

3、学习例题②

(1)指名读题。

(2)启发提问。

①例题②与刚学过的例题①有什么异同?

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③怎样求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人?

怎样求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平均数?

(3)列综合算式并解答问题。

(教师应告诉学生,求得的平均数有时不能恰好除尽,这时只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就可以了。这道题中已知数只有一位小数,因此得数取一位小数就可以了。)

(4)例题①与例题②有什么不同,解答时应注意什么?

(再次强调例题①与例题②的区别,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死套公式。)

4、完成书后“做一做”

五、课堂练习

●基础练习

1、填空。

(1)平均数=( )÷( )

(2)( )×( )=总数量

(3)总份数=( )÷( )

2、选择题。

(1)五年级两个班为希望工程捐款,一班42人共捐168元,二班45人共捐210元,平均每个班捐款多少元?正确列式为 ( )

A.(168+210)÷2 B.(168+210)÷(42+45)

(2)一个工厂前3天烧煤4、8吨:后4天烧煤7、8吨,这个工厂一星期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吨 ( )

A. (7、8+4、8)÷(4—3) B. (4、8+7、8)÷(4+3)

●综合练习

1、劳动实践。

(1)同学们在校办工厂里糊纸盒。第一小组10人,平均每人糊7个;第二小组8人,平均每人糊6个;第三小组5人,平均每人糊4个。三个小组平均每人糊多少个?

(2)春光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春季植树,领来白杨树苗140棵,梧桐树苗60棵,桑树苗25棵,共分给5个班种,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2、下表是四年一班各组同学寒假阅读课外读物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看多少本课外读物?(得数保留整数)

各组人数

12

14

13

12

平均每人阅读本数

6

4、5

5

5

●实践与应用

王华同学五次语文、数学单元练习成绩如下:

第一次:语文92、5分 数学100分

第二次:语文88分 数学97分

第三次:语文94分 数学98、5分

第四次:语文98、5分 数学100分

第五次:语文99分 数学97分

先分别算出五次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再制成统计表。

王华同学五次语文、数学单元练习成绩统计表

年 月

板书

求平均数

① 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综合算式:(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② 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各组人数

12

11

10

平均每人投中数

2、5

3

3、2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2+11+10=33(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95÷33≈2、9(个)

综合算式:(2、5×12+3×11+3、2×10)÷(12+11+10)≈2、9(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9个。

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5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教学内容源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

统计活动的几个环节中,数据的分析是在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基础之上进行的,是统计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平均数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与中位数、众数相结合,通过对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体现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因此平均数(尤其是加权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本节着重研究加权平均数,“权”的重要性在于它反映的是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尽管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初步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并会计算权数相等情况下的算术平均数,但对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权”的作用理解仍将非常困难,教学中应尽量列举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和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例子,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加深对“权”的理解和体会,渗透平均数和“权”的统计思想,为更好地进行数据的描述与分析,为实现后继统计知识的学习目标──建立统计观念、突出统计思想奠定基础、

基于上述分析,确定本节教学重点是:

以具体问题为载体,在实际问题情景中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通过本节教与学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理解“权”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教学中,以具体实例研究为载体,了解平均数可以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理解“权”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体会“权”的作用,使学生更全面的理解加权平均数,正确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对加权平均数的学习,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和发展统计观念,体会权的统计思想,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严谨的统计精神,思维的深刻性、通过设计“我来决策”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侧面有侧重地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考察和评价,培养科学严谨的数学精神和思维的深刻性、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教师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1)就本论本,不能很恰当地列举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例子,以具体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创设问题情景,揭示概念;

(2)不能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有思维含量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权”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

(3)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得,忽略了统计思想的揭示和统计观念的建立;

(4)对前两个学段中学生已经具有的相关平均数的知识经验了解不足,致使引入的问题太过简单或难度要求过高,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同时受认知水平的影响,对抽象的“权”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会有所困难;

(2)尽管在第一、第二学段已经学习了统计的简单知识,但对统计的意义和统计思想的理解尚处在最粗浅的'认识层面,加之对“权”理解的困难,所以可能会感到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比较抽象,缺少学习的激情

鉴于上述分析,确定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列举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和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例子,通过设计有效的、有思维含量的数学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入理解数据的权的意义和作用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教学中要实现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权”的作用,恰当利用PPT的演示功能、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以及几何画板的动画和计算功能,通过设计简单的程序,直观、形象地展现“权”的意义和作用,感受过程的真实性,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景,建立模型,揭示概念

问题1以前的学习,使我们对平均数由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平均数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描述数据的“平均水平”,本节课我们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探讨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七年级1班和2班的考生人数和平均成绩如下表:

(1)谈谈表格中“86分”所反映的实际意义、

(2)求这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并和同伴交流你的计算方法、

《求平均数》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的方法。

2、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难点是准确操作计算器。

2、计算器上的标准差用 表示,和教科书中用S表示不一样,但意义是一样的。而计算器上的S和我们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意义不一样。在计算器上S和 是并排在一起的,按同一键,都是统计计算用的。因S在前, 在后,这样要想显示出标准差 ,就需要发挥该键的统计功能中第二功能,于是就得先按 键,再按 键。

教学设计示例1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四)养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了用高科技产品求方差值的简单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具有数学美的底蕴。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步骤。

2.教学难点:正确输入数据。

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计算器上的键S主认为是书上的标准差S,教科书中的符号S与CZ1206计算器上的符号S的意义不同,而与计算器上的符号 相同。

4.解决办法:首先使计算器进入统计计算状态,再将一些数据输入,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已学过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过哪些运算?(求数的方根、求角的

三角函数值等),那么用计算器和用查表进行这些运算在运算速度、准确性等方面有什么不

同,(计算器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查表慢,且准确性低).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它会使我们更能充分体会到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优越性。

这样开门见山的引入课题,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进行统计运算,是科学计算器的重要功能之一。一般的科学计算器,都含有统计计算功

能,教科书以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为例说明计算方法。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这些统计量除了平均数 、标准差 外,还有数据个数n,各数据的。和 ,各数据的平方和 .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另一个量S.计算器上的键S,并不表示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

(三)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讲清解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方法:在打开计算器后,先按键2ndF、STAT,便使计算器进入计计算状态。第二步输入数据,其过程一定要用表格显示输入时,每次按数据后再按键DATA.表示已将这个数据输入计算器。这时显示的数,是已输入的数据的累计个数,表中所有数据输入后显示的数为8,表明所有数据的个数(样本容量)为8,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如有7个数据是3,那么输入时可按37(前面是输入的数据,后面是输人数据的个数).第三步按一下有关的键,即可直接得出计算结果。

在教师讲情操作要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自己操作,用计算器求14.3节例1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每输入一个数据,就检查一下计算器上的显示是否

与教科书的表格一致,如发现刚输入的数据有误,可按键DEL将它清除,然后继续往下输

入。

教师还要指出教科书上的符号S与CZ1206型计算器上的符号S的意义不同,而与该计

算器上的符号 相同,在CZ1206型计算器键盘上,用 表示一组数据的标准差。由于这个计算器上未单设方差计算键,我们可以选按键 ,然后将它平方,即按键 = ,就得到方差值 .

让学生把表5、表6与前面的笔算结果相比较,结论是一致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计算器与笔算两种算法,总结出计算器有哪些优越性;(省时,省力,计算简便。)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参与教学过程,不仅便于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

行统计运算的步骤和要领,而且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器的优越性,更有利于科学计算器

在中学的普及使用。

课堂练习:教材P177中1、2.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科学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在运算中,要注意操作方

法与步骤,由于数据输入的过程较长,操作时务必仔细,避免出错,在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前提下,可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来比较它们的波动大小,而不必再转到相应方差的比较。

方法小结:用CZ1206型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

布置作业

教材P179中A组

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标准差

1.60,40,30,45,70,58

2.9,8,7,6,9,7,8

教学设计示例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上有关统计计算的符号。

2.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3.使学生体会到用计算器统计的省时、省力的优越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方差的方法。

难点:计算器上符号的准确识读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

2.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的方法?

引入新课

随着科学的进步,一些先进的计算工具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可以用这些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本课我们学习用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的方法。

新课

让学生阅读并在教师指导下计算教材例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同时,通过应用计算器,了解 的作用。

接下来让学生作如下练习:

填空题:

2.计算器中,STAT是____的意思,DATA是____的意思。

3.计算器键盘上,符号与书中符号____意义相同,表示一组数据的____.

4.在CZ1206型计算器上设有标准差运算键,而未设____运算键,一般要通过将标准差____得到____.

选择题:

1.通过使用计算器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只需通过比较它们的____即可 [ ]

A.标准差 B.方差

C.平均数 D.中位数

2.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比如有10个数据是11,那么输入时可按 [ ]

3.用计算器计算样本91,92,90,89,88的标准差为 [ ]

A.0 B.1 C.约1.414 D.2

4.用计算器计算7,8,8,6,5,7,5,4,7,6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 [ ]

A.6.3,1.27 B.1.61,6.3

C.6.3,1.61 D.1.27,1.61

教师可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或示意图纸)写好操作效果图和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接下来师生共同继续作课本上练习

小结

1.熟悉计算器上各键的功能。

2.学会算(用计算器)平均数、标准差、方差。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本课教学内容关键是动手,要让学生动手作,为帮助学生中动手能力差者,要提倡互相帮助。

2.学生做作业时可提示他们可核对以前的题目的准确性。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一1—3题,教材42页例1

教学目标: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知道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3、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平均数

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统计表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拿8枝铅笔,指4名同学,要平均分怎样分?

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样多,叫平均分。2是平均数

二、学习交流

1、出示例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他们四人怎样分才能一样多?

(3)平均分后是多少个?

2、课件展示统计图的变化过程

(1)指名展示

(2)这种方法叫什么?

点拨:移多补少

3、要求平均数,还可以怎样想?

(1)要把4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14+12+11+15=

(2)平均分成4份,怎么办?

52÷4=

4、归纳

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 )数,再平均分几份

5、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6、算出各小组的平均体重,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三、交流展示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说清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四、达标测评

1、练习十一第2题

(1)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填写统计表:本周温度记录

(4)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测量小组跳远成绩,求平均数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