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教学实录——《祖父的园子》【优秀3篇】》
窦桂梅教学实录——《祖父的园子》 篇1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3至12自然段、14自然段,能紧扣“玩”字发表自己的读书感受;
3.在读中感悟作者率真、质朴的独特的语言魅力;
4.通过阅读、品味有关语段、语句,深切感受祖父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作者对童年无拘无束生活的眷念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重点:
咀嚼文字,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孙间的浓浓亲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园子,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心中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园子?请说说理由。
2.二十多年后,园子里的一切依然活跃在萧红眼前。让我们听她娓娓道来——指名读第2自然段。
二、品读语言享受快乐。
1.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3-12自然段描述的画面,划出你认为最有趣的句段,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
2.生默读感悟。
3.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听一听,想一想,这样的画面好玩吗?为什么?
4.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再来学一学第4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想象画面,哪些词句让你觉得好玩?为什么?
5.请同学们轻声读5-10自然段,对话部分同桌可以分角色朗读。
6.自由读11自然段,哪些词句让你觉得特别好玩呢?
7.指读第1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这段话又好玩在哪儿?
8.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他劳动我玩耍。他拔下锄杆帮着我玩,他教我认穗逗着我玩,他被我抢过水瓢,任由我瞎闹。园子里飘着乐趣,飞着自由,流淌着浓浓的爱。
三、感受自由,拓展说话。
1.我是自由快乐的,就连园子里的植物也是自由快乐的。引读:太阳在园子里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鸟飞了,就像。虫子叫了,就像。一切都。
2.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倭瓜是自由的,。黄瓜是自由的,。玉米是自由的,。蝴蝶是自由的,。蚂蚱是自由的,。蝉是自由的,蜂子是自由的,。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四、出示小诗,配乐诵读。
1.终于,我玩累了。……只用草帽遮着脸就睡着了,草地是床,蓝天是被!读的时候,轻一点,再轻一点,不要惊醒了她美丽的梦!(出示小诗)
2.那快乐自由的园子,那满脸是笑的祖父,还有那用草帽遮着脸睡觉的小女孩,渐渐的,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五、介绍作者,推敲课题。
1.介绍作者
2.此后的二十多年,萧红念念不忘这个园子?在她心中,这是一个________的园子。
3.这篇文章被很多教科书选用。编者给这篇文章加的题目,有的是《祖父和我》,有的是《祖父的园子》,而苏教版的题目是《我和祖父的园子》,请比较比较,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合适呢?
4.总结
教学反思1
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亮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蝴蝶、有蜻蜓、有蚂蚱……还有太阳的光芒、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
童年的乐园。这里充满自由,充满生命的气息,童年的作者是自由的,这自由是作者童年快乐的源泉。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河兰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接着,我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地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他们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思考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我让他们交流的同时,引导他们读相关的段落,要求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当学习完这篇课文,学生都非常羡慕文中的我,纷纷向我提出:“要是我现在的生活如作者的童年生活般快活,那多好啊!我想作为老师自己,是非常想学生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而这个快乐的童年将永远留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久久不能忘怀的。但现在的考试制度却时刻牵动着老师们的心,老师们担忧的是
假如放松了学生,让他们快乐无忧地玩耍,分数是否会下降,而家长们把希望也寄托在学生身上,总是担心他们成绩能否名列前茅,会否比不上其他孩子,于是,无论节假日也好,平时也好,根本不让学生喘口气,不断地给孩子报这个兴趣班、那个兴趣班,剥夺了孩子自由的权利,玩的权利,难怪孩子会如此羡慕文中的作者了。
教学反思2
《祖父的园子》一文就是一副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有树、有花、有菜、有庄家等植物,有蜻蜓、蝴蝶、蚂蚱、小鸟等小动物,还有风、雨等自然界所有的一切,这里的一切都是明晃晃的,都是新鲜漂亮的;这里的一切也是欣欣然,充满了生命气息的;所有在这里的一切也都是自由的。你看“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在那园子里弥漫着的尽是自由的气息。作者用她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地道来。让人无限向往她竟有如此放飞自己心灵的空间!作者真如这篇文章中所描述的这般自由与快活吗?教学时只是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就可以了吗?如果仅仅这样总有种浅尝辄止之感。
作者萧红曾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是民国四大才女中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在她年幼时,母亲就病逝,父亲对她极为淡漠,从小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关爱。后来,因为父亲的逼婚而辍学,又因为疼爱她的祖父的去世而最终逃离令她心寒的封建家庭。离家后的走投无路又唯心和人同居,被抛弃后遇上萧军。虽然感情上得到了慰藉,但是生活仍是穷困潦倒,只能勉强度日。等到了36年两人的生活较为安定之时,两人的感情却出现了裂痕,为了排遣心中郁闷,萧红又形只影单东渡日本。后来又经历了种种,最终与端木蕻良结婚。1942年因病早逝于香港。她的一生是颠沛流离,苦难而又艰涩的一生。在她的生命历程里充满的是灰暗,难有亮色。所有的这些苦难在她的小说《呼兰河转》中都有描述,整部作品弥漫着的就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如果说祖父园子带给她的是回忆和快乐,还不如说是她一生对这种快乐、自由的无限向往和追求。祖父的园子是带给她快乐,那是一种被她放大的快乐,是一种被忧伤包围的快乐。所以,在让学生彻底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之时,不妨让学生课外阅读《呼兰河传》,以便从整体上有更深的感悟。
窦桂梅教学实录——《祖父的园子》 篇2
前几天,我有幸听到了一节与众不同的课——《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是我第一次听到,听说是一篇新课文。它是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短文以“爱”为核心,以“趣和乐”贯穿在祖父的园子里,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幸福、快乐的家园,是“我”成长的根基,是“我”精神的故乡。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写得至真至纯。
【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通过问题把握整体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本书《呼河兰传》,这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这本书记录了……今天所学的选自第三章,读题——《祖父的园子》。
师:课文预习了吗?读通顺了吗?
生:读通顺了。
师:真好!有谁带着问题去读的?
生:这是个怎样的园子?
生:发生了什么事?
生:祖父是什么样的?
师:你们的想知道的太多了,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就有方向了,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细读品味,感知园子的形象
1、学习第二节和第十三节: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多媒体出示:
这是一个( )园子。找找课文哪两节写的?
生:2、13节。
⑴ 品读第二节:
出示: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
师:你们读读,在作者眼里这个园子是怎样的?
生:在作者眼里是充满奥秘的。
生:是充满知识的。
生:是鸟语花香的,那里有各种动物。
师:都有些什么呀?
学生交流。
指导朗读。
接下来,教师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园子充满生机、五彩缤纷,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想想画面,感受我在园子里的快乐。
⑵ 品读第十三节:
师:在“我”眼中,这还是个怎样的园子?
出示: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鸟飞了……”
生:在作者眼中,这还是个“自由”的园子。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自由“?
学生交流。
抓住句子“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愿意……就……”等,体会萧红文字的活力,通过指名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形式来感受园子的自由,读出“我”的自由。
2、学习第三节——第十二节:
师:刚才我们捕捉到了“我”和祖父生活的自由,好好读读3~12节,找找最吸引你的画面。
学生交流。
师:“我”干了一件什么傻事?
生:把韭菜当野草割了,却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
师:祖父看到了会怎样?
生:祖父对着“我”笑。
师:从祖父的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对“我”的疼爱。
生:祖父也有一颗不老的童心。
师:“我”能在这个园子里这么自由,是因为?
生:祖父的爱。
师小结。
三、拓展链接,深化园子形象
师:读到这里,为什么萧红念念不忘祖父、园子,这还是个怎样的园子?
生:这还是个充满爱的园子。
生:还是个温暖的园子。
师:萧红直到最后也忘却不了,她难以忘却的是什么?
生:她不是忘却不了黄瓜、蝴蝶,而是忘却不了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温暖和爱。
师:是啊,萧红用她的笔书写着这份爱,这份自由……
师:同学们,课前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生:萧红现在在哪里?
师:萧红于1940年写完了这部小说,1942年就去世了。
生:那园子现在还在吗?
生:现在的园子怎么样了?
生:……
师:你们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请课外去读读萧红的书吧,老师向你们推荐《永远的憧憬和追求》、《呼河兰传》第三章、《呼河兰传》尾声这几本书,相信你们读后一定会知道的更多。
【简评】
一、抓住课题进行阅读质疑,指引学生阅读探究的方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思维之始,也是学生阅读探究之始。在上述教学实录之中,学生对课题进行了一番阅读预测之后,即产生了阅读探究的浓厚兴趣。然而此时,学生对自己该往文章的哪个方向进行探究,需要集中心智探究课文中的什么问题等等,仍是比较茫然。探究除了需要兴趣作支撑之外,更需要理性来指明探究的方向。此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扣题质疑——“在作者眼里这是个怎样的园子?”这样就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指明了方向。课中,教师始终围绕“这是一个( )的园子”开展教学活动,寻求到了阅读的切入点,引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文本,去阅读去感悟,这样,学生以主体去进行阅读探究,使得学生得到真正的收获。
二、紧紧围绕语言文字,着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这个引领者必须具有广博的学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人文修养,必须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细微变化。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师生应该享受课堂,在课堂中得以发展。上述课堂教学中,当讲到“想怎样,就怎样。自由,谁不向往,可以无拘无束……”时,教师指名一位女同学起来读课文,可她没有读好。就在这时,教师走到这位同学身边和她并排站着,左手扶着女同学的背。这一小小的举动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消除了这位学生的紧张心理。最后以请别人帮助她读,她评读这样一个过程,使得这位同学有了台阶下。教师巧妙地转化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这样通过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很好地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去想象,去体会萧红在祖父园子的童趣。课堂显得那样和谐、自然,听完一课,就象欣赏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三、以文本为基点,适当运用阅读链接,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阅读是一种智能活动,阅读面广的人对世界的间接体验丰富、情感也更细腻敏感,其思维水平会日益提高。本课教师在课尾尝试以文本为基点,链接相关的篇章,让阅读成为学生阅读的中点,或者是另一个起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水平,可以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各自的探究性阅读的对象。对小学生来说,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应当以课内为主,教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堂课。但是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定的课外阅读相配合,开展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人才的培养,光注重知识的积累是很不够的,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十分重视启发智慧和锻炼才能。开展课外阅读,正是启发智慧和锻炼才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窦桂梅教学实录——《祖父的园子》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重难点:1、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外延伸: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3、预习新课。
板书: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祖父的园子》是女作家萧红写的篇优美的散文,文笔挥洒自如。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课文中的语言富有孩子气,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真实地再现出来了,学生读来感觉亲切,感觉这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只是用真情实感去表现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所以会打动读者。
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要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在充分地自主地读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由于本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理解起来很容易。
最后,再细细品读课文,对学生的引由浅入深的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深入,而又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带来负担和痛苦。做到起于学生实际,通过点拨、引导、启发,使学生达到另一高度。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的自由。我首先问,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体会我和祖父关系的亲密。再问:祖父在劳动,我也真的在劳动吗?从一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从而感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再说说形成这一切的原因。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引导让紧贴学生的原有水平,再稍加点拨,学生就过去了,没有任何跳跃和生涩的感觉,只是很自然的像泉水一样淙淙流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