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案(优秀11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
内容导航
四年级语文教案《长城》 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2四年级语文教案《长城》 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4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5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6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7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8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9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10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11四年级语文教案《长城》 1
教材简析
《长城》是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长城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城》是一篇知识性的写景文章。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二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三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全文不仅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气势雄伟,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抒发了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年龄阅历造成的理解力、知识面的深度与广度,及文本本身与现实在时空上距离,要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比较难。因此,观察、联想、赞美是教学的主线。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5.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长城的特点与古人修筑长城所包含的智慧之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体会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教法。在学法上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运用“读、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课前准备
1.收集与长城有关的资料、图片;预习课文,初步感知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1.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板书课题)
2.交流资料:谈谈自己对长城的认识。
3.补充资料:简介长城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细细地体会,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屏幕出示词语:
嘉峪关 智慧 凝结 血汗
瞭望口 屯兵 垛子 堡垒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高大坚固 气魄雄伟
(指名单个学生读,齐读。)
3.指导写字。
4.概括主要内容,划分段落
(1)主要内容:描写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
(2)理清脉络
第一段(1):远看长城,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
第二段(2):近看长城,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
第三段(3):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第四段(4):总结全文,赞美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的奇迹”。
4.说一说,长城,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预设 生:美、长、高大坚固、壮观、雄伟、气势磅礴等等。
总评:同样的长城,我们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她感受她!
三、 反复练读课文
四、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
2.抄写字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2
【教学目标】
1. 把自己去过的一个好地方介绍给他人,并把这个地方的特点说清楚明白。
2.能用普通话交谈,能认真倾听。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清楚地把这个地方的特点介绍给他人,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课时】1课时
【课时目标】
1. 把自己去过的一个好地方介绍给他人,并把这个地方的特点说清楚明白。(重点)
2.能用普通话交谈,能认真倾听。(重点)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同学们一定去过很多地方,有没有让你难以忘怀的地方?比如水乡的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住家附近的小树林是我们的快乐天堂……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学们吧。(板书:推荐一个好地方)
今天,我们来共同完成习作一:推荐一个好地方。
例如:我去过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是丽江的古城,那里小河蜿蜒着从古城经过,河边垂柳依依,名居上挂在红灯笼。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尽快搜集写作的材料。】
二、明确目标
1.本次是写一次写景作文。
2.要求写你喜欢地方的景色,要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
3.要仔细观察,按照一定顺序去写。(板书:写景作文 抓住特点 按一定顺序)
三、课文资料回顾
本单元的课文中哪几篇是写景的?用了什么样的观察顺序?
指名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中《观潮》就是写景的文章。在文中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的。作者观察仔细,语言生动,把钱塘江大潮写得壮观神奇,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四、写作构思
1.分组讨论并交流:
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把你推荐的理由写出来。
2.我们请一些同学为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处风光,说说这个地方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教师总结:刚才这位同学介绍时,都抓住了这个地方最吸引人的特点,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只有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3.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的一处风光来写一段话,注意选择其中的2——3个景物,把它们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4.为学生提供几个家乡美景的图片,(学生可以写这两处风光,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地方的风光。)
5.全班展示,评价。
过渡语:同学们把喜欢的这个地方的一处风光写得这么具体生动,相信我们的这次习作“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会写的更出色。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地点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五、写作提纲
师生讨论并归纳:
1.可先写景物的总特点。
2.然后按照观察的顺序来详细写,注意语句要通顺、优美。
3.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要细致描写。
4.结尾,可写一写自己对景物的感受。(板书:结尾 感受)
六、动笔练习
1.下面,请大家按照刚才的习作要求:写一处你去过或想去的地方,把这个地方的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具体。比一比,谁写的地方最吸引人。
2.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谁愿意第一个上来,交流分享你的作文。
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最欣赏哪里,你还想送给她什么建议。
3.修改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后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其他同学听,听取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
【设计意图:设计“动笔练习”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出来,开心吗?一篇小文章就要诞生了,作者就是咱们,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老师希望同学们平时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写景就要按照一定顺序去写,能用笔记下更多的美景,和更多的人分享。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这节课中,我抓住写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在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 “练笔”这些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不足之处:
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改
四年级语文教案《长城》 3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放开品读
1、由学生交流怎样进一步读书。老师围绕“解说”引导激发。一是要读出理解,让文本语言承载的意旨触摸学生的心灵;二是读出感悟,变话为画,让文本语言激荡学生的精神,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只有这样才可能当一个有魅力的解说员。
2、自选方法,自读自悟。一是要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二是在自己最想读的句段上多读,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想象。三是注意作者几个观察点。教师融入学生之中,和学生同读共品,人情人境,不断生成与发展。重点可放在第三段上。
第一段:读文看图,看图读文。
读中一观山势--崇山峻岭;二看长城--蜿蜒盘旋;三想画面--气势飞扬、雄伟壮观。注意结合地图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长。问:读了这段,你们有话想说吗?
第二段:读文解图,认识长城。
问:从这段中你们读出了什么?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结构,可由学生板图标注理解;二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可图文对照讲述(对其作用可适当拓展,或由学生简说,或由老师简介);三是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第三段:走上长城,体验伟大。
a、相机抓住学生的第一句朗读:在品味“站”“踏”“扶”中,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步融进作者的`思绪与情感。你是怎样走上长城的?(在被深深吸引中、在忘情的观赏中、在无比的激动中不知不觉地走上长城的)这时,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古代人民修建长城的情景(自然地--不容你不想)。
b.朗读第二句话,让学生充分感受工程的浩大,充分想象施工艰难,充分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所付出的代价。此时,你面对的是什么?让学生走人情境:体会脚下陡峭的山岭、肩上沉重的条石。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长城伟大,古代劳动人民更伟大。
c、指名读第三句,让学生抓住“多少”“才”品味、想象:你们从“多少”这个词想到了什么?从“才”上体会到什么?更进一步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所以说----
第四段:抓住“气魄雄伟”“伟大”引导学生读出精神丰收、读出无比自豪。
如果学生入文时直奔第三段,可在读第二句时引入第二段读悟,再回到第三段;第一段也可最后诵读。)
3、走出文本,抒发情怀。学生读了课文,精神世界一定不能平静,让学生用自己的全部情
感对着长城:
a、说(喊)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
b、面对长城这份世界遗产,你们想到了什么?
解说《长城》,拓展延伸
1、解说:
a.自主准备,小组练习。可以解说全文,也可解说某一部分;可以照文本讲,也可适当增减用自己的话讲。
b.展示风采,解说交流。对着长城挂图、图片展览或影像讲。
以评价推波助澜。
2、积累:摘抄自己最喜欢的精彩词句。
3、拓展:自读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并择其一处写成百字景点简介,准备举行“中国的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展示会(可安排1~2课时结合“宽带网”进行)。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4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 靠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 用千里眼顺风耳 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 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5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从读中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1 、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a) 自主学习生字
b) 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c) 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自学
1吸引学生
2自主学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八个生字,会写十二个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理解内容,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周恩来的所见、所闻,体会并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
3.练习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周恩来的所见、所闻,体会并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
教学难点:
1.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周恩来的所见、所闻,体会并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
三、教学策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一是让学生了解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等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自足感悟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的一至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面对着繁华、热闹的租界地,面对着大伯含糊不清的话语,使他产生了哪些疑问?读出相关的语句。
出示课件:
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3.只有十二岁的周恩来在听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后提出了这么多的疑问。而“中华不振”这个词语在课文中多次出现,看来这个词语一定很重要,那么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课件:
振:①摇动,挥动;②奋起,兴起; ③救; ④振动。
【设计意图】用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出周恩来在疑问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感受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二)深入学习,品读感悟
1.默读课文的七、八自然段,那周恩来是从哪儿看出了中华不振的呢?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做简单批注。
出示课件:
认真默读课文的七、八自然段:
周恩来是从哪儿看出中华不振呢?用曲线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将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语句。
2.全班交流感受。
(1)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这一带”和“别处”分别指的是哪里啊?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把感受充分地交流。
(2)而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突然发现有个中国妇女正在哭泣,而旁边站着一个大个子洋人,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下面请同学边读原文内容边填空。
出示课件:
她原指望( )。谁知( ),反而( )。( )。但是,( ),( )?只能( )。
再读读你们刚才填空的内容,就这些内容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将我们体会到的周恩来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借助课前查找的资料,学习运用资料理解课文内容谈感受。
3.总结学法。
通过读七、八自然段,我们抓住了周恩来的所见、所闻,体会并揣摩他的想法。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在后面的学习中还要用到这样的方法。之前我们了解了中华不振的字面意思,现在也正是这种方法让我们和周恩来一样明白了“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
教师导语一:当时,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可在这租界地里……
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教师导语二:同学们,在租界地里,我们中国人的遭遇是多么的可怜可悲啊……
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4.师生对读课文第九自然段。
师:当魏校长问大家为什么而读书时,有的同学说
生:为明理而读书。
师:有的说──
生:为做官而读书。
师:也有的说──
生: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师:而周恩来却说──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同学们发言的场景周恩来看在了眼里,发言时说的话他听在耳中。而他却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就还有我们刚刚学到的读书方法猜猜周恩来在想些什么吗?你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或资料来试想,然后把它写在纸上。
出示课件: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他在想:______________。
周恩来此时不仅是他回答的语气是清晰而坚定的,更是他经过沉思后做出的决定和他远大的志向与抱负,同样是清晰而又坚定。他不但是这样说的,他的一生也是这样做的。
(三)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是啊!周恩来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他的一生都在为这个远大的志向而努力奋斗。
出示课件:介绍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周恩来的一生不但是这些说的,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当他听到中华不振时想到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在思考中产生了问题。当他看到我们中国人倍受欺凌时他想到的还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因为他想到的是振兴中华,不再让中国人受欺负,所以才说出了这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让我们带着感受再来齐读课题。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你将周恩来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感人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设计意图】积累语言,学习写法。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7
一、班级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略)
二、复习内容和重难点
复习内容 :七个单元23篇必学课文、听说训练、习作训练及练习
复习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 复习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3. 复习掌握部首的几种特殊情况,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
4. 复习掌握本册《词语表》中的词语,懂得意思,能口头或书面运用。
5、复习正确转述别人的话,复习讲述一件完整的事,复习听写一段话的能力。
6、复习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指定的课文。复习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复习课文与课题之间的联系。复习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7. 熟读23篇课文,理解内容,并能按要求朗读课文或背诵、默写课文。
8、复习有顺序地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事物的方法,能有条理地记述一件事;复习留言条、信件的书写格式。
复习重、难点
1、 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 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 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 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三、每单元重难点及应知应会
第一单元:
正确认读32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4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习1中的读读背背;
能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
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句写句子;写拟人句;
第二单元:
正确认读33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习2中的读读背背;
能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子写句子;
懂得从表面文字理解深层含义;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会续写童话故事。
第三单元:
正确认读37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6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习1中的读读背背;
能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
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句子,学会写生活中的新发现
第四单元:
正确认读43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30个生字,整体感知课文,感受课文内容。
认识单元中的生字新词及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的课文内容是关于自然界动物的,内容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学生较感兴趣。学生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体悟到课文的含义。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但对自然界的许多奥秘的了解是有限的,本单元的内容一是丰富了学生的见识,二是了解了动物间的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感情。只要教师把文章的重点倾听并揣摩鸟语、天鹅勇敢奉献的精神、蚂蚁、羚羊逃生时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那么学生的理解便水到渠成。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告诉人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第七单元;
1、认识单元中的生字新词含单元的处处留心,口语交际,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
2、整体感知课文,感悟物人物的内心情感的精神,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
四、复习措施
1、 采取单元复习和各种归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采取结对子、一帮一等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提问、多辅导。
3、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4、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5、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
6、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语交际实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8
教材分析:
交流本单元学习的收获,了解如何将一件事写清楚。用一段话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明白。
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明白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束写清楚,但在表达真情实感方面会有欠缺。
教学准备:
“交流平台”以学生自主交流为� “初试身手”要不限字数,鼓励学生把图片内容说清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如何把事情写清楚。
2.初步了解写一件事,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束写清楚。
3.能用几句话把一件事的过程写清楚,并和同学交流。
【过程与方法】
以小组合作,对着提纲发言的形式,培养学生勇于交流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一件事进行讲述,享受分享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将如何写一件事的收获和同学交流。
难点
文从字顺地把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准备:
教师:本单元学习内容汇总的课件。
学生:梳理本单元自己学习的收获。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说说学完课文后的发现。
2.学生讲述自己的发现。
3.学生围绕“如何写一件事”进行交流。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写一件事的要点。
(1)交流明白时间、地点、人物。
(2)写清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束。
(3)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4)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
4.教师小结记事几个要素。
二、初试身手
(一)看图并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
1.分组交流图片内容,并尝试把图片内容讲清楚。
2.教师指导学生说内容。
(1)先说图片上画的内容,再发挥想象把内容说清楚明白。
(2)想象要在图片的内容上展开,要合理。
3.学生上台发言,教师适时点评、指导。
(二)观察家人烧菜、擦玻璃或做事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1.刚才同学们学习展开学习把图片内容说清楚,现在我们来观察家人做家务的过程,动作写下来。
2.回想家人做某个家务时顺序,用上恰当的表示细作的词语把这个过程写出来。
3.学生动手写,教师适时指导、点评。
4.教师小结用一段话写做某家务过程注意事项。
(1)用上表先后顺序的连词。
(2)用上恰当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3)写清做家务的过程。
(4)写完后认真修改,看是否写清楚明白了。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9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个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目标:
1.能用钢笔书写端正、规范的汉字。
2.重点巩固精学课文内容,背熟县发展中心提供的十五个精彩片段。
3.牢固掌握练习中出现的知识点(词语搭配、扩句、点标点、对对子、改病句、排列顺序、词语归类、缩句、会给同辈写信,掌握一般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4.以基础达标(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事例,有条理地记叙一件事,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三、复习内容:
(一)字、词、句
1、字
会认生字表(一)的200个生字,会写生字表(二的200个生字。练习的形式为:听写;看拼音写词语;同音字、形近字辨析组词;多音字组词等
注意:
(1生字表中同时出现的两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容易写错、混淆的字。如“幻”和“幼”的区别。
(3注意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词语
(1能正确读写每组“词语盘点”里的词语。
(2能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3四字词语
3、句子
(1感知比喻句、反语
(2体会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如反问句。
(3标点,注意逗号、顿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引号的使用,考试中对于加标点的题目一定不要漏做。
(4默写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
(二)阅读
形式:以学生练
四、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
(4辅差工作不放松。
(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6加强检查的落实,必要时动用小组长和班干协助,力求重要地方人人过关。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 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
篇二:
一、指导思想
通过分类复习,抓好课内、课外的知识,把好基础关,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成绩,力争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二、复习重难点
以分类复 掌握知识的灵活运用,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抓好差生的转化,提高合格率,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
三、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方面
1、能利用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根据拼音正确地写出已学过的汉字。
2、掌握本册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会规范地书写,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3、查字典,会运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熟练地查字。
4、辨别同音字、形近字,进一步提高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5、掌握本册词语,理解词义,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6、进一步掌握部分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掌握已学的成语;了解和认识一些常用的格言。
7、能够改写句子、修改病句和缩句;能正确使用一些常用的关联词。
8、进一步掌握学过的标点符号及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二)、阅读方面:
(三)、作文方面:
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复习本学期学习的7篇作文。
四、复习方法
1、主要采用集中与个别相结合、集体与自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努力提高及格率;多让学生自主复习,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要多种方法交替使用,学生复习得轻松,效率又高。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以练 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3、善于利用教材。以课文为主,一是通过复习,对字词句的'掌握,对课文的熟记,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通过复习,把方法转化为比较熟练的技能。如把略读课文变为精读课文,从中训练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方法,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和学习表达方法;把精读课文变为略读课文。
4、阅读复习时,要把握每个单元的阅读重点,学生对已学的课文有些模糊,教师应帮助他们回忆一下课文和重点训练项目。
五、复习中注意事项:
1、教师本人要多参考教育教学资料,提高、充实自己,并运用到复习课实际中来,学以致用。
2、对照《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复习方法,结合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认真上好每一堂复习课。
3、减轻学生负担,让每一位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轻松、自如,没有压力。力争让他们真正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氛中乐于复习、勇于复习、勤于复习。
4、转变观念,不单纯看学生的测验成绩,要注重其方法的培养。
六、复习时间安排:
1、以课文为单位,抓住课文重点章节及课后习题,适当练习测验,加深学生的巩固与理解,分单元复习。 8日
2、以字、词、句、篇、
3、 全面检测,查漏补缺,对全册教材的语文知识进行全面检测,用相关模拟测验题进行测验,找出学生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讲解,解决疑难问题。
4、 学生自行进行复习,教师进行考前教育仔细审题,认真答题,反复检查,独立完成。
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52人,其中女生24人,男生28人。大部分学生、能按老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上课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在几次测试中我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字,词掌握不够牢固,阅读和习作部分掌握不够好。范子奇、黄颖诗、卢思行等同学基础较差,连基本的字,词都写不出来,不过本学期进步较大,只不过有些马虎,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毅力。复习难度较大,是复习阶段应重要抓的学生。希望从习惯到最终成绩都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复习内容
1、基础知识:
(1词语:组词、多音字组词、成语、近反义词、根据句意写词。
(2改错别字、修改病句。
(3用词语及关联词语造句、补充句子。
(4加标点符号。
(5改写句子。
2、课内每单元的重难点:
(1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章及重难点。
(2课文后面的问答题。注重训练回答问题的模式、答题的规范性、全面性。
3、阅读训练:对阅读短文进行以下训练:
(1找找中心句。
(2找找近、反义词。
(3填空。
(4回答问题。
4、习作训练:
(1审题训练。
(2对本册书中的作文类型有所了解,掌握每种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四年级语文复习计划工作计划。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会写书信。
三、复习目标
1、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整册教材,复习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重、难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2、查漏补缺,提优补差,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能有所收获。
四、复习重点
1、 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2、 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五、复习难点
1、 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2、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要求: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六、主要措施
1、各种归类复习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
2、 教师认真制订计划,认真备好复习课。
3、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采取结对子、一帮一等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提问、多辅导
4、 指导学生加强课外积累,增强阅读能力。
5、 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书,从而帮助自己提高写作水平。
七、复习方法
1、写字、习作、阅读相结合。
2、采用竞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3、每天对复习内容检测、评价及时总结。
八、复习时间
20xx年12月24日---20xx年 1月8日
九、复习安排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10
一、复习目标
1、能用钢笔书写端正、规范的汉字。
2、重点巩固期中后所学课文内容。
3、牢固掌握练习中出现的知识点(词语搭配、点标点、改病句、排列顺序、,词语归类、缩句,学会给同辈写信,掌握一般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4、以基础达标(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事例,有条理地记叙一件事,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5、阅读以课文教学为抓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复习方法
我采用的是集中复习和自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
三、复习内容
第一阶段:
1、把学生分成小组,由学生依据教材和试卷内容,对字、词语、句子方面所涉及到的项目进行归类概括。我们的学生大概归纳了16项基础知识。
2、我把学生归类概括的这些项目板书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梳理一下,让学生都抄在自己的复习本上,做到心中有数。例如:组词这一项学生们梳理为:
①形近字组词。
②多音字组词。
③填字组词。
④一字组多词。
⑤换偏旁组词、添偏旁组词。
⑥照样子写词语。选择近义词填空。
⑦写出带有数字的词语。
⑧写出有相反意思的词语等。
3、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发动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些项目编成知识卡片。这也是学生熟悉的过程。
4、在复习的时候,我们就利用学生出的卡片进行抽签复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及时求教
第二阶段:阅读部分--练中有导导中有练
(一)背诵和默写
1、我要求背诵的部分必须人人过关。
2、我把背诵的段落交给学生,让他们选择易错字、重点词语进行按原文填空的练习。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我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教学中形成,复习只能是一个加强、提升的过程。所以我复习的重点不是放在怎么读,而是放在怎么审题、解题方法上。做每一道题时,我都帮助学生审清楚题目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对于回答问题的训练,我采取让学生根据阅读兴趣出题的方式来完成。
(三)阅读本册教材,进行归类练习
我要求学生熟读教材并分组进行归类:
1、内容要点归类:可以编成填空题进行练习。
2、人物特点归类:可以编成连线题进行练习。
3、写作方法归类:可以编成选择题进行练习。
第三阶段:习作部分--反复修改写好日记
学生习作的复习重点不是反复的写作文,而是把重点放在反复的修改上。
1、每天修改一个方面:可以是作文中的重点段、可以是人物的一段对话、可以修改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2、坚持写好日记:我让学生从四个一练习写日记
(1)一事一议(练习写事的,把过程写清楚)
(2)一景一描(练习写景的,抓住景物特点)
(3)一人一写(练习写人的,要让人活起来)
(4)一感一想(练习想象的,想象事实结合)
第四阶段:综合复习--及时补漏自助复习
根据学生的实际,我把前边的单项复习进行综合检测,可以是单元检测,可以是整体检测,主要是做一些综合练习卷子、做一些综合试卷。
四、复习措施
1、注意实效性,注意方法的渗透指导避免过多的题目训练。
2、注意让学生在复习中多读书,多感悟,多学习些有用的东西,少让学生死记硬背。
3、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 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改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初步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感受对比说明的表达效果。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有这些先进的东西很方便,为什么会有如此方便的东西呢?这些先进的东西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威力,是在20世纪发明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课题。
(2)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时,你们会到谁?(想到神仙呀。因为他们能呼风唤雨!那谁能我们解释一下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呢?
呼风唤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现在我们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
【二】.自读课文,领会生字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把读不好的多读几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读、理解,相机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词语:
(农耕社会依赖潜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腾云驾雾、归根到底、出乎意料)
2、读句子,把自己读不好的句子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纠正字音和断句等。(长句不好读,外国人的名字不好读、多音字易错、翘舌音度不准。。。。)
【三】.初读课文,感悟课文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找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呢?靠什么呼风唤雨?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说明)
2.把你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并说说你的体会。(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体会到了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生活和精神上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
【四】.精读课文,领悟变化
1通读全文,请同学解释发现和发明的区别?课文中的这些科技产品那些是科学家发现的发现和发明有区别吗?哪些是发明的?哪些是发现的?同学自由回答!
(发现: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则是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发现在第4自然段“人类登上月球……天体”。(发现的)
“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远洋船舶”。(发明的)
2.精读第三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说现在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都不敢想的?过去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体会比较法的妙处!(因为现在的科学技术,在王公贵族那个年代是不能达到的。所以他们当然连想都不敢想。过去的人们生活是没有电灯,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他们只能用蜡烛照明,马车代驾,蒲叶代扇,飞鸽传书等等是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人们只能在。。。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比较法的好处:突出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其威力是连过去王公贵族都不敢想象的)
3课件出示:“人类在上百万的历史中……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简介农耕生活的特点: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小农经济,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们顺从自然,依赖自然)
虽然他们当时不能改变自然,但他们有美好的愿望吗?(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联系生活说说“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都实现了吗?哪儿实现了?
(A、千里眼是电脑上安的可视屏,可以通过电脑看见对方;
千里眼还有望远镜,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还有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以外的星星。真厉害!天文望远镜看得太远了。
B、天上的飞机在天上飞就像是腾云驾雾。
C、电话就是顺风耳,千里之外一通电话就听见了,电话上还可以实现千里眼,电话上有可视屏,一拨电话一边用上千里眼,一边用上顺风耳了。)
小结:我们祖先的这些幻想都实现了,其实,何止这么一点点幻想变成了现实,谁能再举出一种吗?
(实现了祖先想到水底去看一看的愿望。还有宇宙飞船,祖先不可能到外太空去看看。以前挖土都是用锄头,现在用挖土机,用大卡车运。有机器、汽车来帮忙。)
4:在人类历史的上百万年间,我们20世纪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实在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赞,哪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说说诗的出处和含义?
(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如果把20世纪的科学成就比作这场大雪,觉得怎样?(多、大、快,一夜之间,时间很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诗里面既能读出快,又能读出多,难怪作者会说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百万年的总和。)
小结:20世纪我们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回应开头,突出中心
1.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说说都是在围绕哪一句话?这句话就是本文的中心句。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呀?
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自豪、激动、高兴的心情。
2带着对课文的体会,带着丰富的情感把整篇文章再读一遍。
【六】.课外延伸,突发奇想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的确,20世纪,让我们感受到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在新的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你还希望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
(我希望汽车把汽油换成太阳能,这样就能更加美化环境,没有空气污染了。很不错,是个有环保意识的孩子!我能像在飞机上一样,到宇宙航行,到星球上安家,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我觉得现在大都是白烟,希望以后做出摩托车不污染环境。那生活多么好啊,环境多清洁呀!乘空中客车上月球旅游;机器人保姆。孩子们,你们太有想象力啦,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奇迹会出现的!)
【七】、总结全文
同学们,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思考写下了!
(应该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钻研科学,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我觉得应该好好学习,长大
1、你们的志向远大。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我们的21世纪
四。作业: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也请他们说说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五。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自问自答
↙↖作比较
科技→发现和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