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四年级教案 > 四年级数学教案(最新13篇)正文

《四年级数学教案(最新13篇)》

时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爱岗敬业的小编有缘人为家人们找到的13篇四年级数学教案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三、试一试

第1题:要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

第2题:在列竖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四、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对所有的学生不必提出统一要求,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第3题: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

第4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估算的作用。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通过实际测量和观察,知道1公顷有多大.

2.使学生掌握间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1公顷有多大,掌握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土地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到目前为止,你都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像这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都是公制面积单位,是计量面积时使用的.在计算土地面积时要使用 (板书课题:)常用的单位有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演示课件】

二、新授.

1.认识1公顷.

(1)将学生带到操场,画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2)教师指出: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土地的大小,叫做1公顷.为学生介绍学校操场、教学楼的占地面积.

(3)把学生带回教室,思考讨论: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公顷=10000平方米)

2.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学生试算.

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12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

(2)汇报展示,全班订正.【继续演示课件】

250120=30000(平方米)

30000平方米=3公顷

答:这个果园有3公顷.

(3)测量土地时,一般用米作长度单位来测量.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以后,再换算成公顷.

3.认识平方千米.

(1)我们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平方公里也就是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

(2)大家想一下,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1000000平方米也就是1平方千米.想象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

(3)谁能计算一下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继续演示课件】

三、巩固练习.

1.2公顷=平方米

50000平方米=公顷

2平方千米=公顷

4000公顷=平方千米

2.(1)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公顷,约合平方米.

(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是720000平方米,合公顷.

3.一块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些什么新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 .

1.(1)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公顷,约合平方米.

(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是720000平方米,合公顷.

2.一个飞机场新建一条跑道,长2500米,宽80米.占地多少公顷?

3.一块正方形的果园,周长是240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

4.农民给水稻施化肥.每公顷施225千克.在一片长200米,宽150米的长方形稻田里,应施化肥多少千克?

板书设计

例1.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12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

250120=30000(平方米)

30000平方米=3公顷

答:这个果园有3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本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在学生已经能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5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空间和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年级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中第一学段向第二学段过渡的时期。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曾进行过初步的探索,掌握了一定的操作和探索的方法,学会了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得到了初步发展,具备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由于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一切未知事物都满怀热情,充满期待,只要适当的加以启发和引导,他们必将带着希望踏上发现之旅。

一、自主活动,激发兴趣。

学生对刚发下来的正方体很感兴趣,如果压抑他们的好奇心,直接开始新课,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出示,照样子摆一摆。让学生先看图摆物,拼出视图。从正面、上面、侧面分别观察,拼出看到的视图。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

接下来让学生思考

问题一:“想一想:在这个物体上添一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应怎样摆?”这时,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还未展开,很难想出各种添法。这就自然想到了去尝试操作,在此基础上小组交流各种添摆方法,然后全班交流出添摆的规律,最后以课件演示的形式展示各种不同的添摆方法,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和再一次的方法指导。

问题二:在这个物体上添一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摆在哪里?

问题三:在这个物体上添一个正方体,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摆在哪里?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了。他们会想出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将问题一的解决思路迁移过来。从而得出添摆的规律。在这一部分的活动中,其实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解决问题了,还有少部分学生能脱离实物操作得出添摆的方法和规律。这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自我认同感、感觉到个人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

为了体现思维的可逆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设计了问题四:如果在这个物体上拿掉一些正方体,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怎样拿?最多可以拿掉几个?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很快便能得出答案,这说明他们有效的思维方式已经形成。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四道练习。第一题观察物体,确认三面的视图,是连线匹配题。第二题观察三个立体图形,说说发现了什么。并要求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解决。数学学习中适当的方法指导能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也是如此。学生从本题中还能体悟到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会各不相同的道理,从而提醒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第三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想一想、猜一猜、摆一摆。其中经历了由思维-想象-验证的全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大有益处。第四题“猜猜它是谁”这一环节,设计了两个层次:

(1)、有一个物体,出示从三面看到的视图,猜猜它是哪个物体。

(2)、有一个物体,出示从三面看到的视图,摆出这个物体。第二题是开放性问题,有两种摆法,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再次提醒了学生注意观察角度的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机会让给学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并在合作探究、分享交流中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方法的价值、形成积极的情感。本课我因势利导,尽量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采用以引导学生操作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合作交流、实现自主探究。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4

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过

一、复习

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口算 口算练习(1)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教学例1。

(1)读题由学生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板书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几角几分? ②竖式怎么列? 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3)师生一起计算出结果。

(4)说一说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小数加法怎样计算?

3、学习例2 计算。 15.64-3.9

(1)全体学生试做。

(2)集体评议。评议之后说说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4、试一试 10.84+2.6 3.05-2.85

5、请学生观察例1和例2,大家来归纳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填在书上。

6、练一练

书上第2页 1、4、5

7、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三、作业

书上第2页练一练 第2、3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珠算( p.3,例3、例4)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珠算小数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2、笔算(计算之后说说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用珠算计算,做好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计算。8.76+4.03

(1)由全班学生用珠算计算。

(2)计算之后,说说小数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计算。 5.6-0.85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来解决此例题。)

4、小结

(1)讲解珠算小数加减法的拨珠方法。

(2)请学生填好书上第3页的内容,并读一遍。

5、练习

(1)试一试 26.75+3.4 25.72-9.8

(2)书上第4页2、4。

三、布置作业

p.4 1、3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②、能熟练地运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②、运用乘法结合律巧算乘法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乘法的结合律。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经过同学们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探索,看一看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教师)出示课件---探索与发现(二)。

(学生)计算(9×25)×4和9×(25×4)、(12×8)×125和12×(8×125)两组算式。

(教师)两组算式的结果都相等吗?

(师生活动)比较算式特点,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

(9×25)×4=9×(25×4)、(12×8)×125=12×(8×125)

即: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教师)这就叫做乘法结合律。

(学生反思)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表示乘法结合律的式子吗?

(学生)尝试书写关系式,并反馈尝试的结果。

(师生归纳)(a×b)×c=a×(b×c)。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课件---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教师激疑)你能运用乘法结合律巧算下列各题吗?

1、37×5×2;2、17×25×4

(学生活动)

(教师)上面两题为什么要把5×2和25×4结合起来计算?

(学生)观察、讨论,然后反馈结果。

(师生归纳)因为分别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相乘,所得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数,可以使计算更为简便;在今后的乘法计算中,我们要尽可能地运用。

(学生反思)

四、运用所学,巩固练习

学生齐练,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其乐融融。

五、拓展运用

(教师)比较:25×24的两种算法哪种更简便?

(师生活动)

(教师)根据上例,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25×32×125吗?

(师生活动)

六、课堂小结

(学生反思)

七、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P46练一练第1、2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

课题内容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主题图

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1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例2读含两级的数。

亿以内数的写法

例3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

例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例5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例6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数的产生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

例1读含三级的数。

例2写含三级的数。

例3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

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

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优化教材结构,集中进行大数认识的教学。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是: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第七册),再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第八册)。本单元对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的数的认识加以整合,在两部分认数教学中间安排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数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

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例如,科学知识: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次数,地球赤道长度,光传播的速度,蜻蜓的眼睛由多少只小眼组成,一小滴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等;环保教育:“保护母亲河”活动、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数量。国情教育: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公路总长度,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等。

(3)突出数概念的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的原理,培养数感。

教材让学生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是数学的基础,整数、小数、十进分数从数学本质上来讲是一致的,结合各种计量单位中的十进制,使很多数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如小数可以从十进分数引入,也可以从整数引入(如进行单位换算),整、小数的计算法则本质相同。教材还通过丰富的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数感。如在“你知道吗”中,用直观的素材让学生体会1亿有多大。

(4)教学内容的呈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教材在安排具体内容时,一方面图文并茂地提供教学的丰富素材,另一方面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这体现在:

①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

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

③亿以上数的读、写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教学建议

(1)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于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读写起来也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教学读写数时,教师应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并掌握了读写数的方法后,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同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让学生牢固掌握。但是,不应把现成的结论、法则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3)密切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习惯和能力,如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大数。通过教学应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4)本单元可用15课时进行教学。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八册第43页例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计算简便。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的知识基础上,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学过哪些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表示?

2、简算。

155+264+3625×5×4(20+18)×1583×115+115×17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时让学生说说各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3、简算。

20__--378-422

小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2)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怎样列式?

(3)学生列式:(要求学生说出每一种列式的理由)

第一种:1250÷25÷5

提问:1250÷25表示什么?(每个小组购买树苗花了多少钱)50÷5又表示什么?(每棵树苗多少钱)

第二种:1250÷(25×5)

提问:25×5表示什么?(25个小组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苗)1250÷125又表示会么?(每棵树苗多少钱)

(4)谈话:这两种列式都表示每棵树苗多少钱,那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1250÷25÷5=1250÷(25×5)

(5)想一想: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我们可以怎样算?学生分组讨论。

(一种:同级运算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另一种: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和。)

(6)谈话:上面的连除算式怎样用字母表示?a÷b÷c=a÷(b×c)

(7)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2、练习

(1)完成课本第43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讲评时指名说说这题是根据什么进行简便计算的。

(2)完成课本第43页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然后列式计算。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补充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三、教学准备

米尺、彩带、磁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26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四则运算。

2、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正确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难点:探索计算规律。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计算器、课件PPT。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体验计算器给我们带来什么感觉。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例1。

怎样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自己试试看。

386+179=

825-138=

26×39=

312÷8=

(2)学生按要求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汇报展示。

(4)提问:你学会计算器的使用了吗?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按键顺序是怎样的?

归纳: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按“数字→运算符号→数字→符号”依次按键进行计算。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例2。

试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下面右边各题的答案吗?

9999×1=9999

9999×2=______ 9999×5=______

9999×3=______ 9999×7=______

9999×4=______ 9999×9=______

(2)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3)得出左边算式的结果。

9999×2=19998

9999×3=29997

9999×4=39996

(4)提问:观察左边的算式,发现了什么规律?

规律:当计算9999×2时,结果是在18(第二个因数与9的积)的中间插入3个9,即19998;当计算9999×3时,结果是在27(第二个因数与9的积)的中间插入3个9,即29997;当计算9999×4时,结果是在36(第二个因数与9的积)的中间插入3个9,即39996。

(5)运用规律,得出右边算式的答案。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

第1题:63492 4093 1524440 255596 12345679 406001

第2题:12 123 1234 12345 123456 1234567 12345678 123456789(用计算器检验略)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1、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按键顺序:数字→运算符号→数字→符号。

2、进行特殊计算时,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几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其他算式的结果。

教学反思

1、自主学习使用计算器。

在学习使用计算器时,以学生自练为主,在自练中摸索按键的顺序。

2、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先让学生用计算器分别算出结果,再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杨辉通读了许多古典数学文献,数学知识得到全面、系统地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杨辉终于成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并享有数学“宋元第三杰”之誉。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能较熟练的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口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重点训练如2.07+1.353、2.05-1.7、2.05-1.777等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进一步熟悉相同数位相加减在小数加减法中的`应用;

3、能正确使用加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难点:被减数小数位数少于减数小数位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一、 口算(卡片式)

0.57+0.434.27-3.151.6+0.45

1-0.0815.6+0.040.4-0.04

3.7+4.81.5-0.83-0.72

二、列竖式计算;

1、4.78+3.5612.35-9.4813+3.56

2、8.9+5.648.7-6.4612-7.36

1.805+0.74

(强调数位相同才能相加减,数位不够可补0来降低难度)

三、分小数转换计算,书87页

四、投影出示5

五、题7、8

六、合作完成选做题

七、完成基训

看卡片在纸上写

独立完成个别板演,纠错分析

独立完成、实物投影、纠错分析为什么要这样算

先独立完成两题,分析如何来解决问题,在任选两题计算

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总计算

独立完成。提出不同意见(分配律的使用)

四年级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主要运用活动教学形态,采取:“观察←→讨论←→操作←→观察”的循环教学模式,让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这节课属于几何知识概念课,在设计中应十分重视为学生提供足量的感性材料,每个概念都是让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课要把学生的观察、操作、演示、归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研究、探索,为他们营造一个观察和操作的空间。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摸一摸,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图形朋友(边说边出示一个三角形)

师:我把它装在一个袋子里,袋子里除了三角形外还有其它图形,你能又快又准的把三角形摸出来吗?能说说你是怎样做到的吗?

2.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这么多图形中准确的找到三角形,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过三角形?看来你们对三角形并不陌生,今天我们更深层的`研究一下三角形。(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设计理念:通过“摸一摸”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为后续学习做铺垫,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说一说生活中的三角形”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也给一部分知识比较丰富的同学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动手操作,构建概念

1.画一画,探索三角形的定义

(1)师:你们会画三角形吗?现在就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吧。(学生画三角形)

(2)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对比、评价一下你们画的三角形。讨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1:有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3:由三条线段、三个角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设计理念:通过画三角形,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让学

(3 (4 学生汇报预设:图①不是,因为它有四条边。图②不是,因为有一条边弯曲了,不是线段;图③不是,因为没有封闭起来;图④不是,有一条线段多出一部分了;图⑤是三角形;

(5)师: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需要哪些条件呢?引导学生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教师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重点讨论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含义,从直观到抽象,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自学课本,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

师: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在自己画的三角形里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指名说出三角形的边、顶点和角。

3.介绍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

师: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让学生给自己画的三角形标上字母,起个名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体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便捷。】

三、动手操作、学习三角形的高

1.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现在长颈鹿要考考大家了。(出示课件)你能区分出哪个是长颈鹿的家吗?请说明理由。

预设:高的房子是长颈鹿的,因为长颈鹿长的高。

师:你说的房子的高是指哪部分?老师这里有三幅图,你觉得哪幅图把房子的高表示出来了?(学生指)

师:从图上来看,房子的高其实就是三角形的高。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入手,把三角形的高自然的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对三角形的高形成初步的感知。】

2.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师: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呢?课件出示三幅图,让学生加以辨析 师:同学们请看图二,它为什么不是三角形的高呢?

预设:高应该是垂直线段。

师:图三为什么也不是三角形的高呢?

预设:没经过顶点。

师生共同小结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

【设计意图:出示三幅图,先让学生直观感受三角形的高,然后对后两幅图进行辨析,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突破教学难点做铺垫。】

3.学画三角形的高。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

(1)学生在练习纸上画三角形的高。指名学生板演,并讲解画高的方法,教师适当给予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升认识,构建对三角形底和高的理解,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2)尝试在三角形上画出另外两条高。讨论:三角形有几组高和底?

(3)全班集体评价,总结三角形高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4.巩固练习

师: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三角形,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教师选出几幅作品让学生集体评价。注意指导学生如何画直角三角形的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

三、实验解疑,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6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十二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对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减法的意义

1.减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习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第多4页上面的题: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 ’ 24 + 19 = 4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 │ │

加数 加数 和

(2)二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 43 — 24 = 19(人)

女生有多少人? │ │ │

和 加数 加数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 43— 19 = 24(人)

男生有多少人? │ │ │

和 加数 加数

先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

“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1)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 数”、“和”(如右上)。

接着让学生解答第(2)、(3)题,然后回答:

“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用加法,第(2)、(3)题是已知全班学生人数和男生或女生人数,反过来求女生或男生人数,都用减法计算。教师板书出第(2)、(3)题的减法算式(如右上)。

然后教师提问:

“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2)、(3)题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数”、“加数”(如右上)然后启发学生想:

“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个加数的运算。

让学生看书上第54页,读一读书上的结语。然后提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什么?”(被减数。)

“要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减数。)

“要求的未知加数叫做什么?”(差。)

教师说明: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来理解;第(1)题用加法计算,第(2)、(3)题都用减法计算,第(2)、(3)题与第(1)题比较,第(1)题的问题在第(2)、(3)题中变成了已知条件,第(1)题中的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在第(2)、(3)题中变成了问题。也就是说,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已知的。所以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通常叫做“逆运算”。

2.练习。

(1)做第55页上的“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的得数是怎么得来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要让学生应用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在语言的叙述上。尽量紧扣减法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说理的能力。如第(1)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已知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邮票张数,要求小强的邮票张数,就是已知和(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与一个加数(小明的邮票张数),求另一个加数(小强的邮票张数),所以用减法算。

二、教学0在减法中的特性。

提问:

“在加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几种情况?”(两种。)

“谁能举例说明?”(7+0=7,0+0=0。)

“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减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哪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写出下面三种情况:

7—0=7, 7—7=0, 0—0=0

然后引导学生归纳: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7—0=7,那么8—0等于几?9—0呢?任意—个数减去0得多少?用一句话说就是……。”

“再来看第二、三种情况:7—7=0, 0-0=0,任意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多少?也就是当被减数等于减数时,差怎样?”

最后,概括成两条:

1.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三.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

“我们已经学过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你仍还记得吗?”

“谁能说出加法各部分问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一个加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问的关系。

提问:

“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

“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

“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

“知道减数和差,怎样求被减数?”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进行归纳,整理出下面的关系式: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3.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3题。

这两道题,既可以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以用减法的意义说明。例如,第2题,根据2100-695=140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 1405分别看作被减数、减数、差,运用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做,又可以把它们分别看作和、加数、加数运用减法的意义来完成。

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师:我们学过了上面这些关系,那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说明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13

教学内容:

教材9-1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一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

2.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 (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 (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或。

4.0.307的3在( )位上,表示 ( );7在( )位上,表示( )。

5. 1米=( )分米,1分米= ( )米;

1千克=( )克,1克=( )千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 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的大小。

1、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得分如图所示。两人的得分哪一个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0.69 ○ 0.8

2、引导:运用转化法和画图法可以比较小数的大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呢?(运用计数单位的有关知识比较大小)

(二)比较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1、三位选手跳远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你能说说谁跳的远吗?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 )>( )>( )

2、引导:因为2.97比3.13和3.08都小,我们知道:整数部分小的那个数就小,那3.13和3.08如何比较呢?

(三)我们来总结。

(1)、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在小组内试一试,看谁说得好。

(2)、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 部分的大小, 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部分相同,就从部分的 位比起, 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 位也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起。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在数轴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比大小。

0.839 ○ 0.96.07 ○ 6.7 5.45 ○ 5.63

4.03 ○ 4.009 7.217 ○ 7.22 7.19 ○ 71.9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5分米 =( )米 37厘米 =( )米

5元4角 =( )元 150克 =( )千克

4. □0. □7

在□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

(2)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 )。

板书设计: 比大小

0.8>0.693.13>3.08>2.97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依次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