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说课稿 > 初中美术说课稿【最新9篇】正文

《初中美术说课稿【最新9篇】》

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9篇初中美术说课稿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粗犷朴拙,南方精巧秀丽。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艺术,学会运用的基本技法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

性地设计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

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邳县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邳县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P17P18)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作品教师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精巧秀丽、玲珑剔透。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7、教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教师给学生做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示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我们每个人天天都在和“线条”打交道,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线条的意味和灵活运用线条进行基本的造型活动,我们设计了本课的知识内容,从丰富生动的感受和体验入手,引导学生不要把线条当作被记录形象的手段,而是把它看作极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主动地、创造性的组织和运用,以表现和塑造充满生命力的鲜活形象。

二、 结合新教学大纲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体会,线条不同的形态、质感及组合形式,会产生迥然不同的表现效果。

2、能用语言表述经典艺术作品中画家是如何运用线条来表现事物特征的。

3、提高对美术基本语言的感受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⒈欣赏、理解不同形态、不同质感、不同组合规律的线条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⒉初步了解线条和“有感觉”地使用线条。

四、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点介绍:

1、图片引入(多媒体展示)通过欣赏这些图片我们知道每个人天天都在和“线条”打交道,引出课题:线条是人类最古老最简洁的造型语言,人的视线会将线条的形式感和事物的性能、性质结合起来,从而产生种种联想。线条起着限定形状、表现质地、再现物象、传达情绪等作用,它很早就被人类用来表现自己眼睛看到的真实物象以及头脑中的种种臆想。

线是基本的视觉传达和交流的手段之一,在原始美术、儿童美术和民间美术中运用非常广泛。

2、知识点(课件出示)

① 线的主要性质是长度,具有方向感和运动感。

② 线有强弱、轻重、柔韧、刚直、平稳、跃动、粗涩、纤秀等特征。

3、从不同角度看线条

①从生活中观察线条

观赏图片引领学生观察和分析。自然中的物象所具有的线感:盘旋的梯田、舞动的中国龙、坚韧刚强的树枝、鸟巢水立方的建筑之美、夜色的灯光、物体的轮廓等等,都曾给我们启迪。

②从古诗词中感受线条

孟郊的《游子吟》 贺知章的《咏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李煜的《乌夜啼》 王维的《使至塞上》

无言独上西楼,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月如钩,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表现亲情的《游子吟》中画者再现了儿子临行前母亲在灯下缝制衣服的景象;表现植物的《咏柳》中依据诗句画出了春天欣欣向荣的祥和景色;表现景色的《使至塞上》诗句中画出了日落月圆的景象;《乌夜啼》中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之感

③从音乐中感受线条

在这首莱茵河的《无垠水平线》中你能否听感受到那淙淙流水的雅致,那竖琴平稳的音阶,有如滑翔在白云之上,追着那道永不消失的天际线。

如果我们试着将表达不同情感的音乐曲调,用相同的线来加以记录的话,我们会发现随着音乐的节奏、韵律、音色、音量的变化,线的粗细、曲直、强弱及所进行的速度、运笔的力度等均是不相同的。

4、 艺术家从生活中获得灵感画出了形态各异,丰富多变的线条(课件出示图片)

5、 中国画描对西方美术的影响

中国画线描追求自然效果,崇尚线条与物象的自然融合,线条用笔的起乘转合、抑扬顿挫、干湿浓淡等变化,饱含着深厚的中国美术文化底蕴。法国画家马蒂斯曾潜心研究过中国的线描,并用笔仿中国线描技法过不少作品,笔墨间中国绘画特色浓郁。

6、 线条是抽象思维结合形象视为的产物,对线条必须有所侧重,加工和变形。

7、 线的形态、色彩、质感以及线的组合形式都直接决定了线的表现效果。分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线条表现手的不同触感(课件出示)

8、 分小组交流 练习将你对线的感受,把下列词语填在括号中,稳重的、狂躁的、温和的、纤细的、粗犷的、漫无目的的。(课件出示)

9、 在音乐声中练习绘画

学习活动:画两组抽象线条,尽量恰当地表现出自己欢乐、愤怒轻松、紧张、的心情。

学生练习作画过程当中,教师巡视指导。

点评:所有作品展示,大家给予点评,教师对于好的作品给予表扬,其他作品给予鼓励。

10、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欣赏以及了解我们知道了绘画中的线条是有思想、有情感、充满表现力。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脸形、五官、表情等特点,掌握三庭五眼的规律,并运用线描的方式画一幅人物肖像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身边小伙伴的观察、描述和分析,能够准确抓住人物特征及其比例关系,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体验以线造型的艺术魅力,增强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物脸形的特点以及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

难点:能够准确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和神态,运用线条进行表现。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展开明星猜猜看的游戏,多媒体课件展示明星头像图片,并提问:

你们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吗?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学生回答自己喜欢的明星,教师总结:在对明星外貌进行区分的过程中,我们会抓住某一个外貌特征来进行比对,那么在表现人物肖像时我们该抓住哪些特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神奇的天地《肖像画》。

活动二:描述分析

1.脸形特征

(1)引导学生同桌间互相观察:

你知道你同桌的脸形有什么特点吗?(有的是方方正正;有的是头部上方较下方更圆润)

(2)用多媒体展示八种不同的脸形和相对应的汉字,引导学生进行连线游戏,根据自己的发现将对应的脸形和汉字相连接。

结合汉字,不同的脸形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为了帮助人们把握人的脸形特征,古代艺术家把脸形归纳为田、由、国、用、目、甲、风、申八个字型的脸形。面扁方为田、方者为国、倒挂形长为目、上削下方为由、上方下削为甲、上削下尖为申、腮阔为风、上方下大为用。即为八格,脸形特征有规律可循:像之大概,不外八格。但是脸形特征因人而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脸形比较明显,有的人具备多种脸形特点。

2.五官比例

教师多媒体展示五官的比例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1)动手量一量,找一找头部的五官各部分的比例有怎样的特殊之处?(头长均等的分为三部分,面部宽度有五只眼睛的长度)

(2)继续观察、测量,图中眼睛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头部长度的二分之一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发际到眉弓,等于眉弓到鼻底,又等于鼻底到下巴,即为三庭,上庭是从发际到眉弓、中庭是眉到鼻底、下庭是鼻底到下巴。脸的正面,眼睛处于头部长度的二分之一位置,脸宽为五个眼睛长,两眼之间为一个眼长,叫做五眼。这就是人物面部比例:三庭五眼。

3.肖像画作品

展示费欣的速写作品《东方少女》,仔细观察:

(1)作品中呈现出了什么样的形象?(一位侧头少女的形象)

(2)画家是以什么形式画出这位东方少女的?(线描)

(3)根据作品简单分析画家是怎么运用线条作画?(粗细、长短、曲直、疏密)

学生分享发现,教师总结:不同形式的线条出现在不同的部位,呈现出了不同的画面特点。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以自身为例示范肖像画作画步骤:

1.确定脸形特征;

2.确定五官的位置;

3.细致刻画五官。提醒学生注意人物表情的变化,为了凸显人物特征,可适当添画人物衣褶。

活动四:实践展评

1.认真观察组内的同学,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征的角度进行描绘,完成一幅有趣的线描人物画作品。2.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人物表情、面部比例。

3.完成作品后,举办写生照相馆,请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作品。

4.其他同学从脸形、表情、面部比例等方面,互相评价作品。

(如《我的好同桌》:脸形田字脸;表情开怀大笑;面部比例符合三庭五眼。)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并进行情感升华:本节课我们与同桌进行了很多小互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丰富的肖像画知识。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和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同学的情感。

2.课后请学生将本节课画的作品送给作画的同学。

四、板书设计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4

我今天讲的是冀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的第四课图形与联想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教学结构与内容简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图形与联想是初中美术第七册第四课的内容,这一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内容。学习本课知识能使学生初步了解联想的方法、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为以后创新练习打下基础。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图形联想常见的一些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在图形联想创意过程中,体会创造的乐趣

(三) 教学重点:知道图形联想常见的一些方法, 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演示法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三、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第6课图形与联想

预授时间 12月1——12月4 实授时间 12月1日 授课人:吕晓珂

教学目标1、知道图形联想常见的一些方法

2、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图形联想创意过程中,体会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1、知道图形联想常见的一些方法

2、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在上课之前先让大家看张图片(放幻灯片一张鸟窝),看完后你想到了什么建筑?生:鸟巢,师:说的很好,那么你从鸟窝想的鸟巢的这个过程叫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新课。出示课题:图形与联想

二、探索求进,讲授新课

1、什么是联想?联想是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刚才我们由鸟窝想到鸟巢的过程叫什么呢?现在知道了吗?)

2、图形联想的常见方法:接近联想(由魔方想到手) 类似联想(由圆想到了太阳) 因果联想 (由云想到了雨) 对比联想(由红花想到了绿叶)(幻灯片展示)由学生举例

难点的解决:联想时要找事物之间的联系点,举例说明(幻灯片7)

三、教师示范,引导观察

除了从形状上联想之外,还可以从色彩、味道,声音等方面展开联想,举例(幻灯片8、9、10)

四、热身活动:图形循环联想

由一个图形展开联想,经过几个环节最后还回到原始图形。

五、展开讨论,激发思维

1、创新思维培养,幻灯片展示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5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初中整个美术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以及学习美术的意义,由此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

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让学生了解美术的种类,认识美术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美术的概念和认识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什么是美术,第二部分说明美术的分类,第三部分是学习美术的意义。

二、教法:

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小组讨论法。

三、学法:

本课从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入手,运用学生讨论、欣赏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欣赏、讨论、憧憬中愉快地度过四十五分钟。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一、课堂讨论——你认为什么是美术?(3—5分钟)

1.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2.教师指名让学生以举例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见解。①大部分同学只能说出画画是美术,个别同学可能会说出建筑设计、雕塑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等是美术,教师首先肯定他们的说法。②紧接着教师引导从早晨一起床开始说起。

教师:床——家具美术、被面——染织美术、衣服——服装美术、牙膏、牙刷、梳子、脸盆、盘子、筷子等——工艺美术、自行车——工业美术、教室——建筑美术、室内装修——环艺设计。

学生:尺子、书包、小盒、头花、手表、鞋子、冰箱、电视、书法、摄影等,这些都是美术。

结论:大家生活中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美术。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美术的世界(5—8分钟)

教师重点讲解并出示幻灯片(本环节以教师引线,学生举例,教师补充说明为主)。

1.美术的含义(教师口述内容并重点解释)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齐白石的《荷花蝌蚪图》等中国画作品和蒙克的《呐喊》等油画作品。

提出问题:完成这几幅作品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认识,都涉及到了美术定义的问题。

2.美术的分类(15—20分钟)。

基本内容:美术包括:①绘画:东方绘画[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日本画等]、西方绘画(水彩、水粉、油画、素描等)②雕塑:圆雕(完全立体的可以四面欣赏的一种雕塑)、浮雕(半立体的,浮着在另一平面上的一种雕塑)。⑧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象牙雕、玉雕、金银首饰等)、工业美术(电视、洗衣机、交通工具、花布、陶瓷等)、商业美术(装潢、广告、橱窗等)。④建筑:公用建筑(学校、商场、体育馆、公园等)、民用建筑(居民楼、四合院、农舍等)、纪念性建筑(人民_、纪念堂等)。另外书法、摄影、篆刻等也属于美术范畴。

绘画和雕塑属观赏性艺术(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工艺美术和建筑属于实用性艺术(满足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可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同样具有观赏价值。

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摄影、篆刻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这些美术作品有什么不同?(提示:造型的、材料等)

(3)、学生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设计理由:在欣赏图片中,逐步训练学生区分不同美术形式的能力。)

3、美术的作用。(7—10分钟)

总体而言,美术作品的作用包括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审美作用。

教师活动:(1)出示幻灯片

提出问题:A、各个图片分别给大家什么信息?(老师给予引导。)

B、大家为什么要学习美术呢?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

(能力拓展:让学生开动脑筋,列举自己生活中所发现和存在的美术元素,训练主动思维的习惯)

4、课堂回顾:(2分钟)

这节课,大家学习了美术的概念、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以及美术的作用等,使大家从宏观上认识了美术的基本知识,为大家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5、课堂小结:(3分钟)由此可见,大家的生活离不开美术。当你需要穿一件漂亮的衣服时,是不是需要有人来设计?当你走进饭店吃饭时,需要不需要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呢?当你住在一间低矮的平房里,你想不想住进一座舒适美观的大楼呢?当你住在家离学校较远,你想不想骑一辆既好看又轻松的自行车呢?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有人来设计。而未来的设计者就在你们中间,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美术争取当一名美术设计师,把大家未来的生活创造得更美好。

6、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美术 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三、美术的作用

绘画、 篆刻 教育作用

雕塑、 认识作用

建筑、 审美作用

设计、

书法、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美术教材第15册第3课《墨与彩的韵味》,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墨与彩的韵味》属于造型与表现领域的课程,它属于中国画中的水墨画。水墨画无论是它的表现方法还是独特的画面效果,都体现出了中国人特有的情怀,可以说是中国千年文化传统的浓缩。本课将带领学生逐步体验水墨特殊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和历史继承性。因此,本课在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艺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下一课《笔墨的情趣》打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过程,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感想,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提倡对问题质疑、探究与思考,激励学生发展个性。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墨与彩的变化效果,尝试创作形象生动的花卉作品。

②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突出趣味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在玩中学,逐步地体验水墨画的意韵美,逐步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知一草一木都有情,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

3、重点与难点:

①、重点:通过作品分析、教师演示、师生互动实验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握破墨、破色、墨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份的干湿对彩与墨融合的作用。

②、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韵味”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并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展开创作。

二、教法运用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体现主体性的功能。本节课我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互助互学,勇于探究。我采用游戏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用实验法让学生初步感受水墨交融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用演示法示范水墨画的表现技法,明确学习目的。用欣赏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墨画独特的韵味

三、学法指导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小学时也没有接触过国画,经济条件都不好。因此,我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共用一套学习用具,合作学习、共同进步。虽然我校学生美术基础差,但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别人肯定自己、欣赏自己。在学法上主要运用练习法、评述法和讨论法等。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活基础

游戏:让学生在众多绘画用具中挑出中国画的用具。强调中国画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

2、学生体验,揭示目标

让学生用水墨在纸上自己随意涂抹,感受为先。其次提出问题:①纸张与以往有何不同?②水在其中起着什么作用?③墨色先后涂抹的效果有何不同?

3、老师作简要示范

教师示范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急于想体验一下,教师因势利导。

4、欣赏水墨经典作品

欣赏名家名作,感受墨与色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分析讨论其使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5、学生实践

学生分组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6、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份的把握要恰当好处。评价方式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才能从整体上安排教学。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1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了解三原色、对比色以及色彩的三要素等知识,观察色彩在作品中的效果,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并创作出一幅表达情感的作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色彩搭配的魅力,用色彩美化和装饰生活。

二、说学情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了解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合理把握好学情是设计一堂课的基础。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在此之前已经学过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但是对于三原色以及色彩的搭配方法的了解还有所欠缺。因此我将着重带领学生系统的学习色彩知识,表达主观情感,培养审美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具有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起着支配和指导教学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原色、对比色以及色彩的三要素等知识,观察色彩在作品中的效果,感受艺术家利用色彩传递出的自然之美和主观情感,并运用色彩搭配的方法创作出一幅表达情感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观察色彩的三要素变化实验和色彩图片,了解色彩基础知识,学会搭配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体会不同色彩搭配产生的。心理感受,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组合,创作出一幅表达主观情感的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色彩搭配的魅力,用色彩美化和装饰生活。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为了使课程有的放矢,我设置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色彩知识和搭配的方法。

难点:合理运用色彩搭配,表达主观感受。

五、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学活动中的高度融合和有效统一。本次授课,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来展开我的教学,使本堂课的教学活动更加的丰富多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说教学准备

朱用纯在《朱子家训》中说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因此,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尤为重要。我准备了多媒体、水彩颜料、画笔等教学用具来辅助我的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

至此,课程教学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我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展开具体阐述。

(一)趣味情境导入

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导入的环节,我会分别播放音乐《蓝色多瑙河》《西班牙斗牛曲》,并提出问题:这两首音乐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什么样的颜色能表达这种感受?学生可能会回答:蓝色能够表达舒缓、平静;红色能够表达激昂、兴奋。进而我会总结出:音乐可以触动我们的心灵,同理,色彩也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此来引出课题《色彩的魅力》。

(二)作品图像识读

教学过程就是不断的提出疑问,进行思考,解除疑问的过程,所以我将展示色相环,并提问学生:哪些是三原色?为什么称之为原色?引导学生理解红、黄、蓝作为三原色,不可被其他色彩混合得出,但可混合得出其他色彩。接着我会演示三原色颜料调和的实验,提出问题:三原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可以观察到混合出了深浅不同、颜色不同、饱和度不同的色彩。进而我总结出: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纯度和明度。色相是每一种色彩的“相貌”,明度是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而纯度则是色彩的饱和度。

此时,学生对于色彩搭配方法还有所欠缺。因此我会展示图片《树枝上的樱桃》《蓝天下的麦苗》,提问:图片中都有什么颜色?它们在色相环的什么位置?这些颜色给你什么感受?鼓励学生主动回答得出:红色和绿色,在色相环对应180°的位置;蓝色和绿色,色相环相邻90°以内;红色给人温暖的感觉,蓝色让人感觉寒冷。

为了使学生对色彩有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紧接着我会采用“对号入座”的小游戏,出示三组色彩搭配图和词语卡片,请学生将图与词进行对应,并提出两个启发性的问题:三幅作品中面积最大的分别是什么颜色?用什么词语形容?学生积极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色彩除了以上感受,还能给人前进、后退等诸多感受。色彩之间通过互相搭配,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变幻出无穷的魅力。

通过层层设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而且可以激发主动学习思考的潜能。

(三)技法表现探究

教师的示范赋予课堂于“形”,学生的创作赋予课堂于“神”,神形兼备,方为上品。我会以“四季”为主题,分析色彩,为学生演示搭配方法:

1、选取相同的造型和构图,形成一个系列;

2、根据季节选取合适的主色调,进行色彩搭配。为学生触类旁通,并为学生的创意实践做指引。

(四)美术创意实践

此时是学生扩散思维的实践环节,因此,在课堂上我会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进行艺术体验:自拟主题,绘制能表达主观感受的色彩画面。学生在构思和实践创作过程中我会从色彩搭配方法、三要素的变化、调节色调等方面给予指导,为学生独立创作提供拓展的思路。

(五)多元展示评价

“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我会创设“魔幻色彩碰撞大赛”的趣味情境,请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从色相对比、冷暖对比等多方面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主体多元化,角度多维化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摆脱盲目被动而走向自觉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改进了教师教学。

(六)小结升华作业

正所谓:“编箩编筐,重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在课程最后我将采用问答方式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同时升华情感:合理利用色彩,可以装点、美化生活。最后,我会布置作业:课后尝试运用色彩记录自己每一天的心情。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知识学生才愿意去学,因此做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八、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以下是我的板书。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8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黑白世界》,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 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课是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二单元第1课,是继《五角星》一课的拓展学习课程,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黑白木刻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及表现技巧,并试图结合木刻形式的文学作品插图来深化教学活动,将木刻技巧与情感主题的艺术表现有机结合,为下一课《方寸之间》篆刻艺术学习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 :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强调黑白的运用与表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木刻版画学习的兴趣,加深对黑白版画审美价值的本质认识、通过借助简化的版画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运用黑白关系造型及利用黑白进行情感表现的能力。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黑白木刻作品的形式特点与刀法运用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A、能够从临摹中初步学会木刻的一种刀法,进行基本的黑白木刻艺术实践。

B、能够运用木刻版画的黑白表现形式,有意识地进行画面不同的黑白处理

(3)发展目标:

A. 尝试运用黑白木刻的表现技巧尝试绘制文学作品的简单插图。

B.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把握不同刀法组织的韵律与节奏

借助黑白处理的技巧,表现影物空间立体与前后虚实关系。攻破这一重点,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黑白木刻作品,让学生观察,探究,总结等方法。

教学难点 :木刻刀法及画面黑白关系的处理转化技巧。攻破这一难点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一、运用手工绘画表现;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对画面进行彩色,单色的转换。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淘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本课的教学过程 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教室为舞台,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观察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找出用黑白表现物体形象的方法,在学生对刀法尝试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黑白木刻作品的形式特点与艺术魅力。通过“活动一”刀法实践活动的学习,学生体验木刻黑白关系的转化,在“活动二”中,主要是启发学生对黑白木刻形式技巧的认识与学习的过程。可以不再依托木刻工具、材料,直 接用毛笔、黑色记号笔甚至铅笔工具在画纸上实践。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体验对同一图形或者画面进行不同黑白处理的技巧,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四、说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刀法尝试)——讨论探究(自评)——知识扩展(运用黑白木刻版画表现技巧进行插图创作)

互动>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会自觉地排除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悦的享受。当上课铃响时放一些优秀的黑白木刻版画作品和音乐,这时学生满腔激情,仔细观察,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刀法效果的黑白木刻作品,让学生初步认识黑白木刻作品的形式特点与艺术魅力;结合作品展示对应的刀法效果,引发学生对木刻不同刀法的更多关注。

在学生对刀法尝试的基础上,利用配合体验刀法的学习活动一。从提倡临摹优秀作品,到允许选择作品局部,尽量降低学生体验刀法时遇到的难度,让学生了解艺术家们采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方法来塑造形体、表达情感的。借木刻版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初步尝试文学插图的创作,丰富插图艺术的表现方法与技巧。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每组自评后将一张最好的作品上交,在屏幕上进行展示点评。这种让学生观察、发现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然后分组采用不同方法用明暗表现一个石膏正方体。让学生注意画面的光影变化规律及透视现象规律是怎样的,学生认真观察后进行讨论,组内交换意见后分别用不同方法画出石膏正方体。这时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发现总是及时解决。最后每组自评后将一张最好的作品上交,在屏幕上进行展示点评。这种让学生观察、发现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3、构思立意,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件中所播放的图片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讲解,同时选择一幅具有代表性的黑白图片, 直接用毛笔创作,让学生观察、模仿、探究、创造。

4、将我所学,为我所用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把所学知识综合的创造运用是我们的目的,最后,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根据范画图片,尝试运用刀具,使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进行再创造。

5、归纳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五、说板书设计 :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图形、文字、符号等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并掌设计标志的方法。

2.在欣赏、分析、讨论中熟知标志的象征意义,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及表现形式。

3.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养成热爱艺术,加深对艺术的认知,加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图形、文字、符号等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掌握设计标志的方法。

难点:设计创新型标志,并熟知标志与图案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

多种标志作品图片、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教师以故事导入课堂,讲解外国友人麦克来中国旅游迷路,根据旅游团标志成功找到了导游,标志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和一定内涵的象征符号,在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今天让我们一起做一次设计师,一起来设计独具特色的标志吧!

顺势引出课题——《标志设计》。

活动二:直观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标志呢?它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为什么这些标志我们都可以一眼识别出来?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见过不同的服装品牌、鞋子品牌的标志,不同餐饮店的标志,比如大家熟悉的“√”耐克,“M”麦当劳。这些标志之所以可以一眼识别出来,是因为都有一个共同特性,非常简洁、易认、一目了然。

活动三:具体分析

1.教师播放多幅现代生活标志,引导学生观看,提出问题:这是一组非常复杂的标志图片,谁能将它们进行归纳?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现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城市、企业、商品、团体、活动、机构等类型的标志,一是交通、安全、场馆、产品使用、质量、操作等类型的公共标志。

2.教师展示香港回归专用标志、中国文联、世界自然基金会、NBA标志、2022年冬奥会标志图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这些标志都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文字、图形、夸张变形的图案组成的,同时也是标志的表现形式,比如2022年冬奥会标志,运动的人物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组成汉字“冬”。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NBA标志图案,提出问题:NBA是我们熟知的符号标志,图案表现了什么内容?NBA的标志是通过什么把篮球运动员突出出来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图案主体是一名篮球队员,他正在侧身控球,人物是白色,背景是运用红、蓝衬托出了人物,也是标志的表现形式之一色彩。

4.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每一个标志都有它所要传达的信息,比如北京奥申委会徽,同学们想一下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北京奥申委会徽,运用奥运五环色组成五角星,相互环扣,同时它又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的象征,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五星,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以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整体形象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以此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5.教师简单示范设计步骤,并归纳为选题、初稿、定稿、着色四大步骤。

活动四:拓展阶段

1.课堂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合作,根据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设计一个以“团结”为主题的标志。

2.展示讲评

交流想法,师生共同评述赏析作品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与教师总结评价为主,评价标准以以下为准:

①是否运用标志的表现形式;

②是否符合标志特征。

3.布置课后作业:

观察生活中更多标志,并思考这些标志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标志与图案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