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花的勇气》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正文

《《花的勇气》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

时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编辑为大家找到的《花的勇气》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切实感受作者的心理历程,明白每一次心理变化的缘由。

2、通过研读,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独特用词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鉴赏能力。

3、通过对“拔地而起”这一个词语的感悟,使学生初步感受花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的勇气,体会作者的震惊和钦佩之情。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

【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

【课前准备】

制作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回顾学习过的和花有关的词语。

2、结合“拔地而起”质疑。

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1、根据提纲,梳理文章脉络

作者在四月来到维也纳,最初看到草地时,感到( ),因为( );扒开草地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 ),因为( );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 ),因为( );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 ),因为( );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 ),因为( )。

2、板书:“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提示学生读懂心情变化,理解“拔地而起”。

【设计意图】

本篇文章有两条很明显的线索:一是作者所描绘的关于花的几个画面,还有一个就是作者的情感变化。通过完成提纲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一提纲的设计清晰地展现了作者情感“一波三折”的变化,很好地体现了情感变化的原因即情随花变,同时为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铺路搭桥,建构出简约的教学框架。

三、品读欣赏,感悟“拔地而起”。

1、品味“草下藏花”的画面,感受花儿的力量积蓄之美!

a、一品语言

对比句子: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数不胜数!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范读,引导比较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b、二品句式

了解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来描写事物的精妙。

c、三品用意

体会草下的小花们在在积蓄力量,等待拔地而起!

2、品味“花的原野”的画面,感受花儿绽放的生命绚丽之美!

①利用课件,引导孩子感受花儿绽放之美丽

②体会花儿绽放之勇气

从“一下子、顿时”感受到变化快,从“改天换地”“整个世界”感受到变化大)

a、回扣引读:

联系“草下无花”画面,引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板书:冷风冷雨)

b、感悟“拔地而起”

出示句子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风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感悟“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无不充满了作者对小花的敬佩。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再品“拔地而起”,理解作者用它来形容花的贴切。

齐读。

【设计意图】本板块教学中,“草下藏花”和“草下无花”两个画面是教师的精教点。在这里设计这个精讲的环节,引导学生去关注、去联系、去比较,在逐层递进式的感受、体会中,理解作者采用短句式行文的精妙,感受两个画面的联系:厚积——勃发,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形式提供保证。而对于课文中的 “草上无花”及其它段落,老师则是采用上挂下联的教学方式,点到即止。充分体现了略读教学追求的“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

四、总结拓展,感悟生命的的意味。

联系本组课文,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美丽。

出示字幕:

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那是花的勇气!

在 ,那是 的勇气!

学生动笔写后,交流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延伸,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本组课文的资源,引导学生借助前几篇课文中所形成的对生命的感受,加深对本篇文章中生命的感悟的理解。

五、链接原作,延伸阅读。

出示《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片断,引发阅读期待。

转天醒来时,忽然窗前一束艳丽的玫瑰。谁放在那里的?走过去一看,呀,我怔住了。原来夜间窗外新的一支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睡熟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能如此震撼人心?

【设计意图】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教材永远只是一个例子。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课堂文本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联,进行恰当地拓展。本文节选自冯冀才先生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在课的末尾,出示文中的其它片断,引发学生进一步阅读整篇文章的期待,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力求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深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而娇艳的花朵,无疑是春天里绚丽多姿的一笔。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课题:花的勇气)

2、看到课题让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花有什么勇气?花为什么有勇气?花有怎样的勇气?………)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份特殊的勇气。

二、阅读方法

1、指名读阅读提示,思考我们今天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学生汇报:读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想 作者为什么会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

说 自己的内心感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四、研读课文,品味作品

1、维也纳的春天犹如一位魔术师,作者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会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

2、学生交流,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因为只看到大片的绿色,没有一朵小花,所以感到失望;

即将离开维也纳前,因为还没有看见小花所以感到遗憾;

因为看见花的原野所以感到惊奇;

因为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所以心头怦然一震。

3、再读课文,找出令你怦然一震的句子。

学生汇报:

(1)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品析句子:傲然挺立,骄傲地站起来。为什么骄傲?(因为小花在冷风冷雨中冒出来)我们把自己都当作一朵小花,你能挺直腰板来读读这一句吗?除了骄傲,大家还明亮夺目,怎么理解这个词语?(晶莹闪亮,吸引人的眼球)怎样读出神气十足的感觉呢?(我们特别了不起)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这一句。

(2)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居然是作者意想不到的意思。这么娇小的花居然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可见它有多么大的勇气。此时,你对小花有什么感情呢?(尊敬、敬佩)那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敬佩之情来读课文。

五、感悟升华

1、岂止是花需要勇气,我们也同样需要勇气。人的一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身边有许多与困难作斗争的事例。比如我们熟悉的张海迪,桑兰,她们在挫折面前勇敢的生活下来,而且取得了成功。同学们,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对勇气的理解。

2、学生交流

3、出示关于勇气的格言。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篇3

设计说明:

本课以《乡下人家》为载体,以乡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为背景,体现“美术、人文”融于一体的创新教育理念,引领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享受乡下人家的生活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善于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创美热情,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乡下人家》文本的细谈、赏析。结合自己生活的环境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家乡。再通过作品展评。张扬学生个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以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幅以表现心中的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感受家乡的田园风光。鼓励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增强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能用不同的创作方法,绘画不同特色的乡下人家。

难点:感知文体,学会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1、让学生通过学习“乡下人家”,观察家乡,了解家乡。

2、绘画工具材料。

3、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的迷人的风景,不信你听。

2、田园小诗:(屏幕出示)

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蜜。

二、探究学习最美乡下人家。

1、生:交流:你认为小诗怎么样?有什么感受?谈一谈。

2、说说自己的家乡,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家乡的变化。

田园风格的家园(自然环境的优美,花草树木、鸡鸭、小动物、房屋、生活方式,返璞归真、健康环保等)

3、揭题:美丽的家园。

三、分小组创作

描绘美丽的氛围,创作自己理想中的美丽家园。

1、创作指导:①工具、材料;②创作方式;构图、添加;③方式(蜡笔画、水粉画、剪贴等)

2、学生创作、教师巡导。(小组合作)

四、作品展评

生:介绍画中的新园。(小组中有特色一点的作品)

五、课外延伸

更进一步了解家乡,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写一写家张。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学生自主参与结合“乡下人家”采用自然熟悉擅长喜欢的不同创作方式、形式进行创作。体现了知识与运用,积极与快乐,注重人文性。教学中根据具体的实际条件交流设计学习环境和场地。对学生是一次爱家乡的很好的教育,寓美术、语文、德育之中。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花的勇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生命主题”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由作家冯骥才创作,全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富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精美的文笔,深邃的内涵,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但是由于课堂40分钟的限制,我们必须要有所取舍,因此,结合本册书的教学重点与本课的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学会借助课文情感线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作为主要知识技能训练点,将引导学生感受花的魅力为过程,将引导学生感悟到花的勇气在于坚强不屈的生命力,在内心深处感悟“勇气”的力量作为情感渗透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抓住作者的情感变化,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抓住关键词,通过品味、想象、朗读,感受花的魅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反复品读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并能提升对勇气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勇气。

齐读,再开火车读。读着这个词语,你想到了自己做过的哪些有勇气的事?

2、那么花的勇气又是什么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找找答案。

二、初读感知,了解文章思路

1、出示第一组词语:失望 遗憾 惊奇 心头怦然一震

齐读这组词,有什么发现?预设:都是描写作者心情(情感)的词语。再次齐读,你脑袋里蹦出了什么问题?预设:作者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心情变化?

2、自由读课文,圈出这四个词,口头练习填空句子。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结:我们抓住作者的心情变化这条线索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感受花的魅力

1、出示第二组词: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拔地而起

2、请学生读这组词,你发现这些词语在文中都是描写什么的?——花。

3、默读课文,划出描写花的句子,读一读。

4、交流找出了哪些句子:(然后出示句子一)

l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1、 请一个学生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预设:花的颜色很多。(出示: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请一个学生读,齐读。一起去看看这些花,闭上眼睛,还看能到哪些颜色?预设:蓝的、紫的、绿的。用一个词来形容。预设: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2、 真美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齐读句子(整句),你还看到了花怎么样?预设:花很多。出示: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请一个学生读。评价:平淡无奇,花不怎么多。你的语气加强了。教师提醒学生:哪三个词写了花的特点?多、密、辽阔。那我们应该把重音落在他们身上。谁来读读看!教师范读。请学生读。齐读。

3、 放在句子里,你们还能读得这样好吗?再齐读。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花?(出示: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像纯洁的 ,像娇小的 ,像鲜亮的 。)

4、 过渡:作者仅用22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花的魅力。(出示: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谁来读读,看谁能读出画面来。请学生读,评价:你读出了一副画面,但这副画面感觉很单调。要想让大家看到这么美好的画面,我们要在注意朗读的时候有轻重缓急。听老师读读,你找找朗读秘诀。老师范读。学生学。齐读几次。

5、 过渡:这么美的花却藏在青草下边,直到冷雨伴着凉风才冒出来呢!我们一起去瞧瞧!

l (出示: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1、 谁来读这个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评价:(差)雨中的花可能还没打动你。(好)我感受到你的惊叹。你读出了自己的惊讶。我听出了你的赞美。

2、 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自己的感受吧!教师引读:冷雨伴着凉风——那些花儿一下子。迎着凉凉的雨点,——那些花儿一下子。冷风冷雨中——那些花儿一下子。.。.。.

3、 过渡:雨中之花居然也能这样明艳动人!

四、感悟花的勇气

1、出示第三组词:冷雨伴着凉风 凉凉的雨点 冷风冷雨

凉凉的雨点打在你脸上,有什么感觉?冷雨伴着冷风刮着你的脸庞,什么感觉?预设:冷冷的、凉凉的。

2、那冷雨伴着凉雨打在那些娇小柔嫩的花上,小花将怎么样呢?预设:枯萎了,弯下了腰。然而作者看到的花却截然相反!(出示句子,齐读)

l 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1、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花好勇敢。我好佩服花。读出你对花的佩服。个别读。齐读。

2、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朵花,冷雨击打着你娇嫩的花瓣,你怕么?(请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怕。真勇敢!读这个句子。冷风刮着你柔嫩的身躯,你怕么?请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怕。有勇气!(面向全体学生)冷风冷雨疯狂地拍打着你们,你们怕么?不怕!读这个句子。(评价:勇气不足啊!)

过渡:看似娇小柔嫩的小花,却有着令人敬佩的勇气。怪不得作者的心头怦然一震,明白了一个道理。(出示句子,读)

l 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过渡:作者在维也纳之旅中,在花的身上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板书:生命——勇气)像这样从一个事物身上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称之为——借物寓理。

五、升华勇气的意义

1、花的勇气是在冷雨中傲然挺立,然而任何一个生命都需要勇气。现在,你认为勇气是什么呢?

2、出示句式,学生练写。学生集体交流。

4、作业超市。1、摘录文中优美语言、背下来。2、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草房子》。

《花的勇气》评课

今天是第二次参加塘下第二批小学语文中心组活动,有幸聆听了一位年轻教师——蒋老师执教的《花的勇气》一课。可以说,蒋老师的这节课犹如一阵春风,给我们送来了清新优雅的香气,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好比是蒋老师自己本人一样。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以及我听了这节课后的一些感想,来说说我的看法。

《花的勇气》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这篇课文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寓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语言生动、优美、流畅,值得细细咀嚼品味。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花儿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气魄,领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感受、领悟,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3、。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一、课前交流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本单元的学习主体是什么?

2、是啊,一条丑陋的毛虫让我们感受到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茁壮生长在砖缝中的小瓜苗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时候,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20课,对于这节课你有哪些了解呢?让我们一起去体会一下来自生命的勇气吧!

二、学法指导

1、齐读课题,文章的课题与19有什么不同?(略读课文)

2、学习略读课,我们平日都用什么方法?

3、读自渎提示,总结问题。

4、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

三、自学交流

1、今天我们继续用测试卷的方式来检验大家的自学能力,你们准备好了吗?

第一关 基础知识(每答对一个空加5分)

1、选择正确的读音

泛滥( làn l à )厘米( l í éi )

2、多音字

p ū( )

铺 p ù( )

第二关 内容理解

1、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答对加10分)

2、作者为什么会从“失望”──“吃惊”──“遗憾”──“惊奇”──“心头怦然一震”?

(答对一个空加5分)

温馨提示:

刚见草地,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扒开草丛,见到躲藏的小花时,感到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里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关 内容升华

1、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时候,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说出一个加10分)

2、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一下作者内心的感受

(有感情的朗读加10分)

四、全课总结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情,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情,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具准备】

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收集有关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教学方法】

情景探索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而娇艳的花朵,无疑是春天里最绚丽多姿的一笔。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并齐读课题)认真读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二、初读知大意

1、小组合作:

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互相质疑问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先记录下来,留到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2、自学反馈:

⑴ 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⑵ 师生共同质疑答难。(此时重点解决理解字词的问题)

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脉络

1、维也纳的春天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脉络。

四、品读感悟美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圈画出精妙之处,反复品味,揣摩作者的内心感受。必要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换意见

2、文学鉴赏会:

教师扮演文学鉴赏会的主持人:各位文学评论家们,大家已经反复阅读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气》。现在就请各位就文中的语言是否优美,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发表高见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五、美读入情境

1、循着作者感情的变化,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

2、举办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

六、总结

通过学习课文,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对课文中的小花傲风斗雨的精神一定有所感悟,对生命又有了新的认识。

七、布置作业

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花的勇气

初见草地……失望

见到花儿藏着……吃惊

离开前仍不见花儿……遗憾

《花的勇气》的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花开的季节及气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一)交流关于花的话题。

(板书:花)提问:同学们,谁来告诉大家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生交流)

(二)评价导入课题。

师:花是美丽的象征,一说起花人们就会产生许多美好的情感,让我们身心为之愉悦。当代作家冯骥才先生在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来到了维也纳,那儿草地上的小花却让他为之震憾。于是他写下了一篇美妙的文章。(补充完整课题:的勇气)请看课题,一起读!

二、明确学习目标,初读课文

(一)明确学习目标和方法。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以同学们自读自悟为主,首先看到课文的自读提示,看看对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1、生默读自读提示,勾画要求。

2、学生交流,并明确目标:

(1)弄清作者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3)你从作者的心情变化中感受到了什么?

3、读课文,识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下列词语:

小吕厘米泛滥齐刷刷遗憾气魄铺天盖地

改天换地傲然挺立怦然一震拔地而起神气十足

①指名认读,纠正读音。区别多音字“铺”pū、pù两个读音,并分别组词。

②开火车认读。

③齐读所有词语各两遍。

4、弄清课文大意。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口头填空,明确大意。

出示:

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因为();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因为();离开维也纳前,感到(),因为();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因为();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因为()。

并根据学生填空板书:

失望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遗憾花藏在草下

惊奇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

震撼花的勇气

齐读本文的主要内容,加深印象。

师指板书,过渡:在维也纳,作者开始觉得失望,后来却感到震撼了,前后差别如此巨大,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三、品读课文,情感共鸣

(一)感受草地无花的“失望”之情。

1、师: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作者的失望之情呢?(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表现出作者感到失望的句子。

2、抓重点词句体会心情。

(1)引导品味“寂寞”。

师: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开满鲜花的绿地才是——热闹的。寂寞是指人感到孤单冷清,花花草草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它们也知道寂寞与热闹吗?(引导学生体会:是“我”感到寂寞了,失望了。)

(2)重点引导品味“泛滥”。

师:泛滥是什么意思?(愿意是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在这里是说什么是不好的事物呢?为什么绿色不好?(体会都是因为没有花)

(3)比较句子体会情感。

师: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出示:

我下次一定不在四月来!

我下次再来,绝对不选四月!

我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①请学生自己读,感受有谁呢么不一样?

②交流明确:语气不同,后一句表达的失望之情更强烈一些。

③指导读出强烈的失望之情。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师过渡:我从你们的读中体会到了失望,作者也失望了,因为草上无花。那么这草上果真无花吗?

(二)体会看到花藏草下的遗憾之情。

师:课文那段写了草地有花?(第二自然段)

1、生默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写花的句子。

2、体会句子中的情感。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1)学生自由读这句话,思考三个分句分别写了关于花的哪方面?

(2)交流得出:分别写了的色彩、样子、数量。

(3)品味句子,指导朗读。

师:谁能用学过的词语来形容花儿的色彩呢?(万紫千红、五颜六色……)样子?数量?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正在失望不已的作者眼前呈现出了一个色彩斑斓、无边无际的花的世界,心情会怎样呢?(惊喜、高兴)

师: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此时的心情呢?(指名读,评价,齐读)

师引导:虽然这些花儿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可是作者在惊喜之余反倒觉得——(遗憾)了?为什么呢?

3、体会遗憾之情。

师:从哪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遗憾之情呢?

出示句子:这次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花儿,真有点儿遗憾,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

指名读,齐读。

(三)体会看到花的原野的惊奇。

师:那么这些花儿冒出来了吗?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七自然段,勾画出写花儿冒出来的句子。

生汇报,出示句子:

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师:是啊,几天前那大片大片的草地上,还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此刻那些花儿——(生接读出示的。句子)几天的时间,那令人乏味的绿地变化真是太大了,用文中的词语说就是——(改天换地)因此,你明白改天换地的意思就是说变化——(非常大),所以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师:看到这巨大的变化,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惊奇)为什么而感到惊奇呢?(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而是在冷风冷雨中冒出来呢?小小的花儿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气魄?)

(四)体会为花的勇气而震撼。

师: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作者明白了:是因为——花的勇气。

1、师:读到这里,你看到了花的勇气了吗?你发现哪个词最能表达作者的震撼?最能体现出花的勇气?(学生思考汇报)

2、引导体会“拔地而起”:我们以前知道什么拔地而起?是啊,万丈高楼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拔地而起,拔地而起的都是该让我们抬头仰望的,一朵朵小花又怎能拔地而起,值得我们去仰望呢?(学生充分发言)

师小结:学们,作者是用这个“拔地而起”来表达自己的那份“震撼与敬佩”的心情。我们一起读最后一段,读出内心的震撼与敬佩。

四、拓展训练,升华“勇气”

(一)说一说。

1、说有勇气的花。

师:课前同学们也了解了很多花,你认为哪些花也可以称得上有勇气呢?(梅花、菊花……)顺势出示下列句子,并朗读:

梅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松树(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竹子(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东西南北风)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菊花(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2、说一说其他的勇气,加深感悟。

师:除了我们说到的花儿,联系我们本单元所学,或者生活实际,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或事物是有勇气的呢?

3、说一说自己的勇气。

师:那你认为你的勇气是什么?

(三)总结升华。

师:是的,花儿面对冷风冷雨,依然拔地而起,傲然挺立,开得那么明亮夺目,靠得是勇气!花儿有勇气,草儿有勇气,翠鸟有勇气,雄鹰有勇气……我们每一个人更应该有――勇气!有了勇气,生命才会拔地而起,傲然挺立!让我们都成为一个有勇气的人吧!因为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五、作业布置。

(一)以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二)课后查找阅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三)摘抄并背诵文中的优美句段。

六、板书设计

花的勇气

失望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遗憾花藏在草下

惊奇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

震撼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