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乘法》教案【精选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乘法》教案 篇1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动、现实的情境,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能在购物、乘车等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4、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单元编写意图
1 、会写 100 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 、能对 100 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 、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数感。
4 、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5 、在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过程。
购物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它是在学习了口算百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购物”的情境引入,旨在通过“购物”这一活动,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可以考虑下列几个步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情境图中的信息,在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如:买3张桌子多少钱?买3个书柜多少钱?买1张桌子和4把椅子多少钱?教师还可以根据身边实际情况创设其他的生活情境,如买电器、买衣服。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列出算式。例如:买4把椅子多少钱?(12×4=)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怎样计算,经讨论后在班级中汇报小组意见。由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用加法、也可能用乘法或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因为竖式计算是以后学习计算的基础,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在用竖式计算时,要用乘数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通过实物演示和对照连加竖式,使学生了解其算理。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同时教师要注意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加以指导。
(3)拓展应用
教材安排的拓展内容“试一试”,主要是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想法,还可以从以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任选一个,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用竖式计算乘法,可能会出现许多错误,因此教师要注重对竖式计算过程的指导,让学生了解算理,从而真正掌握数学方法和技能。
教学时,还可以参考前面的教学案例。
去游乐场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
教材以“买票”的情境呈现教学内容,旨在通过“买票”这一活动,让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通过下面的步骤完成。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情境图中的信息,在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42人跳蹦蹦床,需要多少钱” ;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本班实际人数提出“购票”问题;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其他的情境,如:外出旅游购车票等,便于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2)探索计算方法
首先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列出算式,例如: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6×4=)再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计算,也可以让学生用摆一摆小棒等实践操作活动辅助探究。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16×4的计算方法。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算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知道“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在刚开始学习列竖式计算进位乘法时,“向前一位进几”的数可以在乘法竖式中做出记号,以防遗漏;如果有学生不在竖式中做出记号能正确计算,教师应予以肯定,可以建议他为了避免错误最好做出记号。
(3)“试一试”,主要是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乘火车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它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自主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展开。
(1)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
教材创设了“乘火车”的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问题。如学生可能提出下面的问题:“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这列火车一共可乘多少人?”“什么车厢乘坐的人多?多多少人?”对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如“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乘法算式:72×5=。
②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此时要注意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③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并组织全班集中交流。
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教学时要关注积的个位上“0”的处理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在竖式漏写“0”后的得数“36”是否正确,也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的方面,防止漏写“0”的错误。
(3)拓展应用
教材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本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由于学生容易忽略进位,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特别关注。
0×5=?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应用意识。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乘法意义并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为什么“0×5=0”,在此基础上通过“算一算”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时,可根据需要对教材作适当的补充或调整。
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过程来实现。
(1)讨论 0×5=?——发现规律
①算一算 3×5=( ),2×5=( ),1×5=( ),0×5=( )。
②找规律。在前面四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③用其他方法说明0×5为什么等于0。启发学生用“5个0相加得0”说明0×5=0。还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如:结合“5个空盘子中有几个苹果”这样的实际情境去理解为什么“0×5=0”。
④算一算,发现规律。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后,通过观察发现有关“0”的乘法的规律;还可以让学生各自任意出几道0和任何数相乘的算式(包括“0×0”)进行计算,再通过观察发现规律。
(2)试一试——探究算理
在学生掌握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一个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①试一试“130×5=”,这是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进行小组交流,学生可能这样想:因为13×5=65,所以130×5=650。这样想的学生可能已经理解了算理,也可能认为只要在65的末尾写上一个“0”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13×5=65与130×5=650这两个算式,使学生理解13个10乘5等于65个10,也就是650。但是较为简洁的乘法竖式的书写方法,即“先将13和5相乘,再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的写法,学生可能难以独立完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这种写法,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②试一试“402×3=”,这是一个乘数中间有一个0的乘法题,在学生独立计算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想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724÷9=80……4 验算:
买矿泉水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探索连乘的估算方法和计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继续学习混合运算的基础,教材设计了三个环节。
(1)创设“买矿泉水”的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情境图中的信息,在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如“买2箱矿泉水共花多少钱”。
(2)探索多样的估算方法和计算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结合“买矿泉水”这个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买2箱矿泉水共花多少钱,并在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除了教材中呈现的两种估算方法,学生还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进行估算:①一箱矿泉水大约70元,两箱矿泉水大约140元;②一箱矿泉水超过60元,两箱矿泉水超过120元,但不到200元;③两箱矿泉水48瓶,不到50瓶,每瓶3元,两箱矿泉水不到150元。
学生想法合理的地方,教师应给予肯定。
在计算“共花了多少钱”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展示各种方法,除了教材中出现的两种方法外,学生还可能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①24×2=48(瓶),48×3=144(元);②24×2×3=48×3=144(元)。
在交流算法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用连乘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
(3)“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第2题是一个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从各种不同的途径进行估算,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中交流估算的方法、解释估算的过程。学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进行估算:①根据一个班的人数和班级数,估计全校总人数;②根据一个年级的人数和年级数,估计全校总人数;③根据做早操时队列的有关数据,估计全校总人数。
《乘法》教案 篇2
第一节:数一数
活动(一):有多少个熊猫?
在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在老师的描述中猜一种动物:身体由两种颜色组成,黑色和白色,长得胖乎乎的,眼睛就像带着一副大墨镜,你知道它是什么动物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熊猫!”由此引出了数熊猫个数的活动。
首先请学生观察这些整齐排列的熊猫图片,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在同桌讨论的基础上请他们讲讲各自数的方法。
生1:“我是横着数的,5加5得10,10加5得15”。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一起数一数,明确这是5个5个数的,一共有3个5,用算式表示就是5+5+5=15。
生2:“我是竖着数的 …… 。”
这个孩子似乎不知该怎样表达,于是教师让全班同学帮他一起数,明确了竖着数有5个3,一共是15 个,列出的算式是3+3+3+3+3=15。
之后教师对这两种数法作了一下简单的小结,使学生初步地感受到3个5和5个3都是15。
活动(二)有多少个圆点?
在出示圆点图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你能不能用刚才这两种方法数出一共有多少个圆点?并尝试着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在集体交流时,逐步引导学生用“每行几个有几行、每列几个有几列”这样方式来表述自己数的方法,逐步抽象,为后面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奠定基础。
活动(三)有多少个方格?
从数熊猫、数圆点到数方格,数的对象的抽象程度在逐步提高。
教师先请学生独立数一数,列算式,在进行集体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
生1:横着数,每行有10个,有3行,就是3个10,10+10+10=30;
生2:竖着数,每列有3个,有10列,就是10个3,3+3+3+3+3+3+3+3+3+3=30。
这时有个学生提出了问题,没有表述地很清楚,大概的意思是说 3个10和10个3正好是相反的,教学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3个10 和10个3只是数的方法不同,但他们表示的数量的是相等的。
活动(四)有多少个苹果?
这个活动与前面有所不同,只能用列出一个加法算式,教师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加以区分。而这个活动更重要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法来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比较麻烦,从而引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学生列出3+3+3+3+3=15之后,教师回过来让学生观察前面列出的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式的加数都相同,即都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然后通过让学生表示50个3相加,让学生感受到加法的繁琐,从而自然地引出用乘法来表示。在以活动(一)为重点初步弄清3×5(5×3)表示的意义之后,放手让学生尝试把刚才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再进行集体反馈与交流。学习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学生们都比较高兴,不时还窃窃私语。
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列出3+3+3+3+3=15一个加法算式,而7盘、50盘都只是让学生说一说,没有动笔写。如果让学生真正写一写的话,他们一定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加法地繁琐,乘法的简洁,从而体会到学习乘法这种新的表示方法的必要性。
口算乘法 篇3
口算乘法
第1课时教学内容: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题: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
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 23×30 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2、独立完成练习十四1~2。
3、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十四3~4。
四、总结
请学生谈收获。
《乘法》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式的积。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你们上小学快一年了,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你们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本领,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所特殊的学校,想去吗?(课件出示主题图)看,这是一所动物学校,青青的草,弯弯的小河,小动物们在这所美丽的学校里学本领呢!看,谁在校园中欢迎我们?(小鸡和小兔)
[创设参观动物学校的情境,有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欲望。]
二、认识几个几相加
1、观察例1,初步感知“几个几”
⑴一共有几只小兔呢?你怎么知道的?怎么数的?(上来数)你是2只2只数的!谁有不同的方法?怎样加?(2+2+2=6)这是几个2相加?
⑵那你会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鸡吗?你怎么数的?(上来边指边数)写成加法算式谁会?这是几个3相加?
小结:刚才我们2只2只地数,数出了小兔的只数,3只3只地数出小鸡的只数。
2、从不同方位再次感受“几个几”
早操时间到了,我们去参观小动物做操吧!谁排着整齐的队伍来了?小鸭是怎么排队的呢?(5只5只排的)怎么看的?边指边板书:这一排几只(5只),第二排呢?……会列加法算式吗?(5+5+5=15)这是几个5相加?(3个5相加)
谁有不同看法?竖着看小鸭又是几只几只地排的?加法算式怎样列?(3+3+3+3+3=15)这是几个3相加?
刚才我们看的方法不同,先横着看,再竖着看,列出了这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那你发现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学生讨论、交流)
3、比较、讨论,找共同特征——“几个几相加”
谈话:我们来到了动物学校,看到了许多小动物,还列出了这4道加法算式,请仔细观察这四道算式,你能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可轻轻读读算式,然后同桌交流交流。
集体交流:得出①都是连加;②每一题的加数都一样。
4、引出乘法
像这样加数都一样的加法题生活中还有很多,如我班小朋友是几个人坐一张凳子,那我要数全班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几个几个地数?算式怎么写呢?(指名边看同学边说加法,老师写2+2+2……)这样写觉得怎样?有没有简单点的方法?(有)像这些加数都一样的加法可以写成乘法,板书:乘法。
[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通过看图按群数出鸡和兔的数量,再列加法算式计算数量,让学生对几个相同数连加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列式,加深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算式的理解。通过对一组算式的观察,引导学生为现规律,得出共同性,使学生体验初步的比较归纳推理的数学思考方法。再通过2个2个地数全班有多少个学生,并写出加法版式,让学生体验到乘法算式重要性。]
三、认识乘法
⑴你在哪听说过乘法?(学生回答)小朋友都了解了一些乘法。
⑵那这道加法2+2+2=6你会写成乘法算式吗?(32=6或23=6)“3”是哪来的?因为有“3个2相加”,32怎么会得6呢?
“”叫什么?乘号。谁会读?一起读。乘号前后两个数同加号前后的数一样,也有个名称,叫什么呢?(板书:乘数)23的结果6叫什么?(积)集体读。
小结:2+2+2=6,有3个2相加,就可以写成32=6或23=6这两道乘法算式。
⑶3+3+3+3=12你会改吗?(43=12,34=12)你们同意吗?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吗?老师有问题,“4”叫什么?乘数“4”是哪来的?积是几?积怎么会是“12”的呢?
⑷下面这两题会写成乘法算式吗?同桌互相交流。
⑸刚才我们写的这个这么长的加法,还没写完,课前我数了一下,要写27个2相加,这个长长的加法你会改成乘法吗?227或272积是几呢(54)?那个算式简单?
小结:以后你们遇到象这样加数都一样的加法,就可以写成乘法算式了。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教学中没有在乘法教学后直接说出,而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与乘法算式简便,让学生有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真正感受到乘法的优点,同时形成对乘法意义的比较全面的理解。]
三、联系实际,运用乘法
1、看图说说有几个几,再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⑴谈话:动物学校还有电脑房,我们去参观一下电脑房吧!每张电脑桌上都有几台电脑,有几个2台呢?4个2台加法算式怎样列?乘法算式会列吗?
独立写在练习纸上,集体订正。
⑵谈话:小动物们又为小朋友献上了两束花,这一束鲜花有几朵?这一束呢?有几个“5”?会列出加法,乘法算式吗?
独立做,集体订正。
2、先摆一摆,再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谈话:参观了这么长时间,我们该回来了,谁来送我们了?小猴排着队来送我们了。
他们是这样排的:2只排一排,排成了4排。
赶快帮小猴排队。并根据小猴排的队,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集体评讲。
小猴真调皮,他们又想这样排了:4只排一排,排2排。
赶快排一下,并写好加法和乘法算式。
3、游戏
谈话:正在这时,动物学校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大灰狼来了。小动物们让我们救救他们,愿意救吗?大灰狼说:要是小朋友愿意同我做游戏,做对了,我就不吃小动物。什么游戏呢?听清楚,请几位小朋友上来,你们喊老狼老狼几点了,如果我说2点了,台上的小朋友就2个2个抱在一起,台下的小朋友要说出乘法算式,听明白了吗?
请6人到台上,分别说2点、3点,学生活动并列式;
再添上2人,分别说4点、8点、1点,学生活动并列式。
[练习设计分三个层次,首先是根据图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接着是动手给调皮的小猴排队,然后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最后是通过游戏直接列乘法算式。运用已学知识和大灰狼做游戏解救小动物。这些练习设计不仅形式活泼,还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与爱心,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五、总结延伸
⑴谈话:小朋友,你们用智慧帮助了小动物,小动物为了感谢你们,推来了一车车水果,第一车有几筐水果?第二车呢……加法算式会列吗?(3+3+3+2=11)这个算式能写成乘法算式吗?(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课后讨论一下,如果认为能,应怎样改?如果认为不能,怎样把加数改一下就能改成乘法了。
⑵今天我们参观了动物学校,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乘法”,课后再请小朋友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下节课再交流。
[总评]
这节课通过创设参观动物学校的情境,以参观校园、小鸭做操、电脑房,和小动物告别,营救小动物为线索,将教学内容串成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探索知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多次提供给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相同数连加起步,逐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乘法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
乘法 篇5
一、教材
1、教学内容:
《6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的第十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重、难点: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25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音乐是陶冶人心灵的神丹妙药,是调节情绪的有效工具。也为了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乐曲中进行操作。并以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三、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2、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具准备
写有算式的卡片、苹果;写有口诀的盒子;主题图、表格、苹果树。
五、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让全班同学回忆25的乘法口诀。这不但是为了检测他们是否掌握并记忆了,还可以为本堂课的教学做一些铺垫。
(二)设置情境,探讨新知。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三块教学活动:
1、编写口诀。
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观察图画,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加以记忆。根据教材的主题图,我逐一出示小鱼(1条小鱼由6个全等三角形组成,一共出示6条)。学生观察图画,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填表。
鱼(条)123456
三角形(个)612
②、根据表格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③、根据乘法算式归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④、根据口诀还能想出另一道乘法算式吗?
前面已对25的乘法口诀有了理解和掌握,再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本课的难点就被一步步地突破了。
2、学以致用。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要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如:①61页做一做,呈现用6根小棒摆成的六边形直观图,以口答摆2个六边形用多少根小棒?摆巩固6的乘法口诀;②63页第6题,填空题,题目以图文结合形式给出一只蚂蚁6条腿的条件,让学生分别填出3只、6只蚂蚁多少条腿;③怎样很快地算出在上课的学生的人数(每6人一组,共6组)?
3、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和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我又设计了下面一系列相干的游戏(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有所巩固,有所收获。如:①开火车:让同组的同学按顺、逆时针的方向,接下去说口诀;②投信:把写有算式的卡片投放到写有口诀的盒子里;③摘苹果:先说出想要摘那个苹果(6乘几或几乘6),再说出其相关的口诀,说对了就把苹果摘走,否则不能。
(三)结课。
1、结束语(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答。板:6的乘法口诀]这不仅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概括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再次唤醒学生对本堂课的记忆,揭示课题。
2、知识伸展。这时,课以接近尾声,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可以这样提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再次把学生带到另一个高潮。
《乘法》教案 篇6
单元主题
乘法
单元目标
(须体现“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 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 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 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5) 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2) 在探索活动中,学会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3) 在进行“探索与发现“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发现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下,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取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数与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材编排中删除了以往的机械、复杂的操作题目,增添了能使学生体验一些数学的思维方法的题目,多让学生尝试一些探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并能用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
体育场(估算)
神奇的计算工具
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
数学阅读 计算工具的演变乘 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法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单元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算式意义及简便条件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措施1.教学中采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溶入活动当中亲自体验参与2.让学生动手操作,积累感性认识3.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让学生自己出题
4.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帮一的小组学习方法,让优生能够帮助比他困难的同学,达到共同进步
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他们上课是的精力时候集中,随时提醒他们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感兴趣与生活有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同时在课堂中设立互帮互助的原则,同时对于新课的知识及时采用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并对学生掌握不是很好的知识及时巩固加深理解,练习的 形式也会多种多样,尽量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形式。
课时的划分
卫星运行时间 1课时
体育场 1课时
练习三 1课时
神奇的计算工具 1课时
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 1课时
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 1课时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1课时
练习四 1课时
课时进度
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3.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
挂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三、课堂活动
学生用算式计算
学生反馈:
114×2=228(分)
114×5=570(分)
114×10=1140(分)
生:114×21
生1:比分多
生2:比2500分少
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生1:114×20=2280(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114×1=114
2280+114=2394
生2:114×21=114×3×7=2394生3:1 1 4 × 2 1 1 1 4 2 2 8 2 3 9 4
出示挂图
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3圈,5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
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旧知铺垫
(1) 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需要多少时间?
说一说:“114×10”你是怎样算得?
2.探索新知
(1) 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2) 列出算式表示
(3)估算结果
师: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4)具体计算
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3.试一试
课本第34页的试一试
(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特别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
(2) 反馈运算结果课本第34页练一练2题作业设计 课本第34页练一练1、3、4题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单元教学反思备注: 每个单元教学完后,应写单元反思(对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情况进行分析)。
课时进度
1课时体育场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格,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方法。
2.能正确、合理地对数据进行估算
教学(具)准备
同桌准备一张报纸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三、课堂活动
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座位数
小组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估算的方法
由小组派代表反馈交流结果
生1:从图中看出每小块看台大约有50个座位,这个体育场可能有30个看台,大约有1500个座位
生2:把体育场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大约坐1000人,4个方位大约坐4000人
。。。。。。。。
生:72×28可以看成70×30就是2100
师:你能估计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
1.让学生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排列情况,估一估这个体育场能坐多少人
由于图中没有具体数据信息,也没有呈现体育场的四周看台,所以学生回答不可能得到较准确的数据结果,只要有合理的估算方法,教师就给予肯定。
2.出示具体看台数据,进行估算
这个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如果每个看台的座位相同,你能估计出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
引导提问:
①这个体育场一共有多少个看台?
②每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根据课文中插图,说出准确的数)
③整个体育场的座位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
3.估算算式结果
4.小结
一般情况,估算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据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数,方便计算。
课文36页“练一练”1题
作业设计 课文36页“练一练”2-4题板书设计 体育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12 ×6×28或 72×28单元教学反思备注: 每个单元教学完后,应写单元反思(对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情况进行分析)。
课时进度
1课时练习三
课型特点
练习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2.进一步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中,能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3.能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估算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练习三的第1、2题
二、练习三的第3题
三、估算练习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反馈
第1题,通过用口算卡片进行快速口答练习。
第2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与同伴交流、检验。这是一道判断题,反馈时,要求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判断出每一道题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1.第4题,让学生认真观察课文情境插图,教师不作任何提示,直接让学生观察图上信息,然后解答。2.第5题应鼓励学生交流各种估计的方法,然后与同桌交流3.第6题,要估计书架的图书数量及调查学校藏数量。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练习三单元教学反思备注: 每个单元教学完后,应写单元反思(对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情况进行分析)。
课时进度
1课时神奇的计算器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1.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计算器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2.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的了解
教学(具)准备
最好每人一个计算器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揭示课题
二、引导探索
三、课堂活动
生:认识计算器
999×9=8991
9999×9=89991
99999×9=899991
发现:积的个位都是1;积的最高位都是8;中间几位数都是9,9的个数比第1个因数中9的个数少一个教师取出电子计算器,让学生也拿出自己的计算器。师:猜一猜,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什么?师:你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吗?1, 让学生说一说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计算器方法。2, 认知一些功能键(1) 由学生来说明本活动可以先让部分学生做小老师,来介绍计算器各功能键的作用,然后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再做适当的补充。(2) 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① 开关及清除键按一下此键,打开计算器,再按一下就关闭计算器② 运算符号键只要介绍:+、-、×、÷“键的使用方法。③ 数字键数字键的使用。如按12,显示屏就显示“12”④ 等号键按下数字键及运算符号键后,按下此键,显示屏就显示出输入算式的计算结果。⑤ 小数点键按下此键,就呈现一个小数点。3.尝试练习(1)计算25×4。4.探索一些数学规律(1)呈现一些数学规律999×9 9999×9 99999×9(2)让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教师巡视课堂(3) 反馈计算结果(4) 引导提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课文第40页“试一试”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神奇的计算器单元教学反思备注: 每个单元教学完后,应写单元反思(对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情况进行分析)。
课时进度
1课时探索与发现(一)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
电子计算器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导入谈话,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111×1111=1234321
学生根据以上两个算式,猜测规律得出
9999×9999=99980001
生:不相信
生1:老师怎么讲迷信呢?
学生探索,学生独立计算,最终发现结果全部都是6174大家都是好孩子
师:同学们,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这一节课老师要带你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规律,你愿意去吗?请带上你的计算器,让我们一起去发现。
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
11111×11111=?
(1)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因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讨论
1111×1111的结果
(3)反馈讨论结果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结果的依据是什么,
2.第二关:奇怪的142857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
(2)反馈计算结果
142857×1=142857
142857×2=285714
142857×3=428571
142857×4=571428
(3) 观察积结果的特点及与因数的关系。
(4) 根据发现规律,写出“乘以5、6的得数”
3 第三关神奇的9
1,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99×99=9801
999×999=998001
(2)猜一猜:9999×
9999的结果(3)发现规律并归纳:(4)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9999×9999=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4 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1)板书呈现0-9十个数字(2)让学生在这十个数字中,随意选取4个数字。师:请你们在这十个数字中,选4个你喜欢的数字,(3) 老师也选了4个数字:6、1、7、4(4) “卖关子”师:你到底是好孩子呢?还是坏孩子,老师可以从你选的4个数字中推测出来,你相信吗?(5) 运算规则规则:将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能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如1,2,5,0最大的:5210最小的1025,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
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你得到的最后结果如果是6174的就是好孩子,否则就不是好孩子。
(6)学生探索
作业设计 让学生相互提供些有趣的计算题进行练习板书设计 探索与发现(一) 有趣的算式单元教学反思备注: 每个单元教学完后,应写单元反思(对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情况进行分析)。
课时进度
1课时探索与发现(二)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2.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并懂得用字母进行正确的表示3.是学生在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乘法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结合律,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导入谈话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观察正方体,数有几个小的正方体
声:从前面看,每一层有5×4个,有3层,算式表示:
5×4×3
=60(个)
生2:从上面看,每一层有5×3个,有4层。5×3×4=60(个)
生3:从侧面看,每一层有3×4个,有5层。3×4×5=60(个)
78×34=34×78
12×35=35×12
a×b=b×a
师:经过同学们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索。看一看,我们还能发现什么样的规律。
能发现什么规律呢?等待我们去探索。
1.出示书上的正方体的模具
2.提问:有几个小正方体?
3.学生观察,数一数有几块小正方体
4.反馈数数结果
师:请回答共有几个小正方体,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5.比较算式特点。
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
5×4×3=5×3×4=3×4×5
即:三个数连乘,不管运算顺序如何改变,积都不变。
6.举例验证
算一算:15×25×4和15×(4×25)
34×(28×21)和(34×28)×21
7.用字母表示。
(1)教师:如果用
a .b ,c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
(2)学生尝试书写关系式,教师巡视
(3)学生反馈尝试结果
(a×b )×c= a×(b×c)(4)揭示,补充课题
师:这就叫做乘法结合律。
课文45页的试一试
乘法交换律
师:我们知道4×5=5×4
12×10=10×12你还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师:如果用a,b来表示两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
这个就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作业设计 课文45页的练一练板书设计 探索与发现(二) ?
乘法结合律(a×b )×c= a×(b×c) 乘法交换律a×b=b×a ------------------------------单元教学反思备注: 每个单元教学完后,应写单元反思(对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情况进行分析)。
课时进度
1课时探索与发现(三)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2.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主动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3.会使乘法分配律进行 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导入谈话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小组中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生1:6×9+4×6
=54+36 =90(块)生2:(6+4)×9=10×9=90(块)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通过探索活动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如乘法结合律等解决问题。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探索,看看我们又会发现什么规律。
今天,又有什么发现呢?让我们一起走上探索之路。
1.书上的插图
师: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你怎么算?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反馈交流情况4.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5.举例验证让学生根据算式特征,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讨论交流:(1) 交流学生的举例是否符合要求(2) 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3) 还有什么发现6.字母表示。师:如果用a .b ,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7.揭示课题。课文49页试一试作业设计 课文49页的练一练板书设计 探索与发现(三) ? 乘法分配律 -------------------------单元教学反思备注: 每个单元教学完后,应写单元反思(对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情况进行分析)。
课时进度
1课时练习四
课型特点
练习课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1.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并能进行简便运算。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基础练习
二、深化练习
学生独自完成
1.练习四中的第1题
这是一道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的练习题目,可以让学生独自完成。
2.练习四中第2题
(1) 呈现题目
(2) 弄清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 学生列式,并计算
3.练习四中第3题这是一道趣味练习题,开展“比一比,看谁的连线又快又正确”活动。
4.练习四中第4题学生列出算式后,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也是可以的,但是应该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每一步的含义。课文练习四中的“观察与思考”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练习四单元教学反思备注: 每个单元教学完后,应写单元反思(对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情况进行分析)。
课时进度
1课时整理与复习(一)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1.通过对所学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2.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反馈、纠正,巩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复习“认识更大的数”
二、复习“线与角”
三、复习“乘法”
1.学生梳理知识
师:学习了“认识更大的数,你都知道了什么”?
2.归纳知识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利用板书帮助学生归纳这一单元的知识结构
3.写出下列各数。
(1) 三百二十一万----------------
(2) 二十万三千-------------------(3) 二千二百八十一万-----------------(4) 四十五万零六千------------------4.课文53也的第1题1.梳理知识师:在“线与角”这一单元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归纳知识点。3.即使练习。课文第53页的2、3、4题1.基础练习教师用口算卡出示口算题13×2= 28×3=130×2= 280×3=130×20= 280×30=2.做一做完成课文第53页的第5题的第3题。3.复习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课文第53页的第5题相应题目4.解决问题课文第53页的第6题作业设计 选用课时作业板书设计 认识更大的数: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数位、计数单位) 2.亿以内的数的读写 3.大数的改写(大小不变,计数单位变) 4.近似数的认识(“四舍五入”法取值)单元教学反思备注: 每个单元教学完后,应写单元反思(对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情况进行分析)。
《乘法》教案 篇7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第五册p68-69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让学生学会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国庆节快到了,儿童游乐园里游人很多,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到儿童乐园中玩,儿童游乐园里有很多小朋友喜欢的游乐项目,(出示投影)大家从数学的角度观察这幅图,从图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二、提出问题
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
2、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钱?
3、坐激流勇进每人6元,6人要多少元?
4、坐过山车每次10元,5次要多少元?你还能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三、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一个数乘一十、一百,一千
根椐你们所学过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2*9=18(元) 我是用乘法口决“二九十八”算出得数的。
那么2*1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把你的好方法和你的合作伙伴说一说,看誰说得又好又有道理。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1 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
生2 10个2相加是20。
生3 把2*10看成2个10,2个10就是20。
10个2怎么看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多少,那么3*10=,10*3=,4*10=,10*4=呢?
猜想一下5*100,5*1000应该是多少?
2、一个数乘几十,几百,几千
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元?
3*10=? 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
生1 3个20是60
生2 10个3是30,20个3是60
生3 2*3=6 所以20*3=60
你能把意思说得清楚些
2就是2个十,2个十乘3等于6个十,6个十就是60。
3、方法真不错,能解决6*20,8*30,3*200,5*2000吗?
4、揭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5、自己也编编题,给同桌同学做做
6、大家比比,与以前学过的算法比,你发现可以怎么想口算,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用数学的方法解决了儿童游乐园中的问题,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其它问题,你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吗?
五、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乘法》教案 篇8
题 目: 口算乘法
目 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重 点: 教给学生两位数乘一位,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 点: 使学生学会把两位数分成两个数,个位数和十位数分别与位数相乘,积相加的口算方法。
关 键: 把两位数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然后再乘一位数。
教 法: 引导自学法
教 具: 卡片,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一,利用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二,新 授
1,由口算练习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出示自学提纲
(1)读书46页例1,说说例1中有哪两个题目
(2)一题中的两个数量各表示什么
(3)书中是怎样计算16ⅹ3的 说出计算过程。
3,分组按着目标合作学习
4,检查自学效果,分组汇报,重点说计算过程。
5,计算过程是:
(1)把16---分成10和6,
(2)先用10ⅹ3 = 30,
(3)再用6ⅹ3 =18,
(4 )最后再再用30 + 18 = 48
6,用同样的方法第二题,
(5)怎样计算160ⅹ3 同样用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重点说计算过程。
7,讨论其它算法,如:把160分成100和60分别乘3,积相加的方法等。
三,巩固训练,
1,板演下面各题
15ⅹ6= 23ⅹ4 = 45ⅹ8 = 78ⅹ3 =
64ⅹ9 = 34ⅹ7 = 78ⅹ5 = 32ⅹ6 =
2,同桌互相说口算过程
3,数学游戏开火车,方法:
(1)一组为一列火车,24道题(根据学生人数确定)
(2)每列火车6个人,6道题,口算正确,速度快为胜。
(3)给获胜的火车插上红旗。
4,火炬传递口算游戏,方法如下:
(1)四把火炬,每把火炬上面有6道相同的口算题目。
(2)每组一把火炬,每生口算一道题,然后把火炬传给下一位同学。
(3)口算正确,传的快的为胜。
(4)把胜利的火炬插到黑板上。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总结了多种口算方法,运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吧,希望同学们在下次口算大赛上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