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的“野”》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小编给家人们收集的《索溪峪的“野”》教案【优秀6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索溪峪的野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略课文中表达的索溪峪的野性美,激发对大自然美好景观的热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3、通过小组讨论、反驳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明白人类的保护对环境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重点:
1、感受文中表达的索溪峪的野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所体会到的美。
3、增强环保意识,明白人类的保护对环境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执教者:
教学时间:
20xx年11月17日下午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最远到过哪里?(生答)
师:你们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那你们去的这些地方都是自己亲自去的吧?(生点头)
师: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能带我们去更远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吗?(看书,上网……)
师:对了,看书、上网是一种很好的旅游方式,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去了解湖南的张家界,看看你有什么感受?不过这次我们是去看看那里的索溪峪。(课件出示)
二、新授
(一)理解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课题里哪个字最能说明索溪峪的特点?(野)板书:野
师:所以作者加了一个引号,你觉得这个引号有什么作用呢?(课件出示)
师: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师:你听铃声响起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出发了?可是我们知道每次旅游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在旅游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老师觉得课文里的生字词就是我们这次游玩最大的障碍了!大家能把它们搬掉吗?(课件出示“我来读读”) 指名读。
师:好了,这些障碍扫除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出发了?
(三)感知内容
师:我们这么大的一个旅游团,没有一个导游可能不行,谁来先为我们做个向导,说说我们今天要去看哪些地方?(山、水、动物、人)(课件出示)板书:山、水、动物、人
师:通过预习,哪个景点最吸引你?选择最吸引你的一个,选择同一个的请做在一起。
(四)体会课文
师:我们知道这些景点在作者的笔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野),那么他们野得好吗?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把自己的理由说清楚,可以用说的,也可以用朗读的方式。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1、山
好的理由:索溪峪的。山野得好,它没有人工的雕琢,它是自然的美,是一种惊险的美,让人看了浩气长舒。(朗读)评价
不好的理由:索溪峪的山美得不好,因为它太野了!你看那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游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随机课件出示图片)
2、水
好的理由:索溪峪的水野得好,它像个孩子一样调皮可爱。 (朗读)随机点评
不好的理由:索溪峪的水野得不好,它野得过头了,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了,一点规矩都没有,连山路都没有了,给人们造成了很多不便,我们乘着汽车心都怦怦乱跳。(随机插看图片)
3、动物
好的理由:动物野得好,你看那些猴子就好像是人类的好朋友,在它们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和动物的关系很密切。
不好的理由:动物太野了,竟然向人类温柔善良的女同志头上撒尿,那它如果用石头砸怎么办? 反驳:
师点拨:其实刚才有位同学说得很好,从中可以看出人类和动物的关系密切,这是因为人类对动物也是保护有加。其实只要人类对动物没有而已的损伤,那动物也不会对人类有伤害的。
4、人
好的理由:好,从这些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青春的活力。
不好的理由:不好,这些人太不像样了,60岁的老人在石头上蹦来蹦去的,摔坏了怎么办?大姑娘大嚼玉米棒子,成何体统?
点拨:其实这就是作者笔下的一种返朴归真的美!板书:返朴归真
(五)环保教育
1、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这边的风景会如此的优美,动物和人类会如此的亲密呢?
(因为人们重视对它的管理,而且不随意毁坏,所以一切都是自然的美!)
2、那么你如果是索溪峪那边的人,你会怎么做呢?生交流。
(六)总结课文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也正是因为人们的有利保护,索溪峪才会如此地吸引人,难怪作者在最好感叹道:(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
(七)课外延伸
师:不仅仅作者有这样的感叹,曾经游玩过索溪峪的人也留下了不少诗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三、布置作业
游完了索溪峪,你有什么想法呢?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也可以像刚才的诗人一样题一首诗!
索溪峪的野教案 篇2
教材、教法分析
《索溪峪的野》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组课文,是第一批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的。本组教材在表达上的特点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本篇课文脉络清楚,衔接紧密,过度自然。作者在描述了对索溪峪的独特感受后,又沿着自己的视线所及用轻松流畅的笔调,活泼生动的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了索溪峪的“野”。
文章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二是在谋篇布局时,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的。
我在教学中要运用好教学方法,解决好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 课前收集张家界、索溪峪的有关照片、文字资料,以便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2、紧扣课题、充分质疑理解“野”在什么地方。
3、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3、情感目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达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学情、学法分析
1、教学重、难点:在认真读书、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本篇课文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进一步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和感染,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从而提高理解力和感受力。
3、在学法上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朗读来深入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和作用。通过不同层次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环境与资源
教室、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用电子图片(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查字典,请查出“野”字是什么意思?并引导学生理解“野”与本课有关的内涵。
2、读课题,抓题眼。
设计意图: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帮助学生找准切入点——“野”,由“野”存疑引导学生探究教材,把自主学习贯穿其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引导他们合作、探究。用自己的想象感悟语言,既重“文本”,又超“文本”。使学生的创新潜能真正得到放飞。
二、初读课文,把握“野”。
1、自由读,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边读边想,课文通过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在书本上找
出来,用笔做符号。
2、讨论交流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索溪峪的“野”。
三、重点探究、理解“野”
1、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边读边想,段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山“野”?
2、交流与互动。让学生感悟山是野的,是一种超俗的天然的“野”,给人以净化的返朴归真的自然美。
3、指导朗读,读出“野”的味道。
4、写法指导,句型训练(可让学生模仿)。
操场真热闹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调控;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差异学习指导。
四、学法延伸,领悟“野”
1、自学水“野”、动物“野”、游人变“野”。
根据学习山“野”的方法,让学生认知:水“野”、动物“野”、游人变“野”的段落。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并在课文中做批注。
2、先以小组进行交流学习心得,然后教师有目的组织全班互动
3、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以点带面,注重协作。用本课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拓展延伸,熏陶“野”
夸夸家乡自然风光。让学生相互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想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朔到生活中感悟身边的“野”,体验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索溪峪的野》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桂林山水》,大家还记得作者用什么方法描写桂林的山山水水?
生答。
教师概述:《桂林山水》采用了先总述,后分述,再综合的写法,给我们展现了广西桂林的秀丽风光。
其实祖国山河的美景何止桂林一处!索溪峪就是吸天地之精华,不留雕琢痕迹的自然景点,它位于张家界风景区。让我们紧跟作者曹敬庄,一起去感受索溪峪的“野”。(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
二、自读指导。
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并思考:
1、能用一个恰当词语说明你对索溪峪的整体感受吗?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索溪峪的“野”?
3、这几方面在写法上有何共同点?请以一、两例说明。
二)、学生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1、你对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抽生回答。(野)
(板书:野)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索溪峪的“野”?在写法上有何共同点?
A、指导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从中找出总括性的句子。
然后抽生回答。
(板书:山是野的)
提问:为什么说“山是野的”?作者实际上表现索溪峪的山是怎样一种美?请从文中找出原句。
抽生回答:天然的美,野性的美。
提问:课文又分别从哪些方面表现山的“野”性美?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概述后板书: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的美。
请同学们看板书,联系《桂林山水》想一想,这一段是按什么结构描写景物的?
生答。(“总——分”结构)
此外,作者还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赋予(解释:给予。)自然景物的人性美?
引导学生回答:拟人、排比。
B、抽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学生从中找出总括性的句子。
生答后板书:水是野的。
教师指导:作者也赋予水的灵性,把水写成了天真的野孩,大家以后朗读时,要读出水的“任性”(板书)。
提问:本段写“水”与第二自然段写“山”在结构上有何相同点?
生答。(同样是“总——分”结构)
三)、讨论: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谈谈你对本文的感受。
提示:a、热爱祖国美丽河山;
b、不经人工雕琢的美才是自然美;
c、崇尚纯真,真心对待同学等。
教师小结:作者从山、水、野物、游人四方面表现了索溪峪的天然美、野性美。读后给人清爽、快慰之感。正如作者在文末写道: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作者让我们抛弃了人群的喧嚣,甩掉了尘世的烦恼,回归大自然了。
三、总结全文。
课文紧扣一个“野”字,贯穿一个“美”字,用“总——分——总”的结构表现了索溪峪不加人工雕琢的美。作者寄深情于景物描中,可谓情景交融。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观察和写作中,大胆借用本课先概括叙述,后具体描写的方法,以及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讲究用词,句式整齐,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出来。
四、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索溪峪的野》教案设计 篇4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到哪里旅游过?今天老师采访一下,除了济南,你还去过哪些地方?谁来说说?
生:西藏。
生:云南。
生:青岛。
生:……
师:哎呀,你们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可是你们加起来也没有我去过的地方多。你们相信吗?老师世界各地都去过,什么都见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南沙群岛,迷人的张家界……还有世界上许多地方,水上城市威尼斯,……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
生:坐飞机。
生:看书(小声)
师:你大声一点。
生:老师是通过读书去的。
师:哈,老师是通过读书去领略的,就是呀,老师没有那么多时间。即使有了时间也没有那么多钱呀。不过文章写的好,我们书读得好了,我们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叫“神游”。(板书)
上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跟随文章的作者去“神游”——索溪峪,认真观察老师写字。
师:看“索”字,上面“十”字小,下面是“撇折、撇折、点”,再下面是“小”,这个“小”可不要写得小了。“溪”字注意“爪”字头,下面是“撇折、撇折、点”,再下面是个“大”字不是“小”字。
师:“峪”字怎么写呢?
生:“山”“谷”
师:噢,原来“山谷”就是“峪”啊!
师:“索溪峪”是什么意思?
生:索溪流过的“山谷”
师:你怎么知道是的索溪。
生:我从课文中知道的。
师:你真聪明!我们应该在文章中找到证据,不可能凭空想象。
师:好了,写完了,齐读课题。
生:没完。
师:还有什么?
生:还有一个“野”字
师:加上“野”字。
师:好,齐读课题
生:还不对,还有“引号”
师:噢,还有引号,“野”字上为什么要加引号?
老师用课件出示引号用法——“我来想想”,学生选择。
师:既然是“着重”的意思,我们应该怎样读课题。
师指名读,齐读。
师:咱们现在是不是可以神游了?
生:是
师:好的,不过每次旅游我们都要做准备工作,我们现在做一下热身运动怎么样?神游的时候最怕碰障碍了,我觉得文中的生字词是障碍,我看看同学们把这些障碍都搬了吗?
出示课件“我来读读”,检查生词读写。
“赋予”“淑女”“撅屁股”“老叟”“荡涤”
指名读,齐读。
师:这些小石子都踢开了,看这些大石块能不能搬开。
出示词语:
断壁悬崖、拨地而起、胆颤、磅礴、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气长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窈窕淑女、怦怦直跳
(指名读、齐读)
师:好了,这些障碍都扫除了,我们是不是可以“神游”了?
生:是的。
师:不行吧,这些词放在课文中你们会读吗?能不能读好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能不能读好,在读不好的地方,做个记号,多读几遍。(学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能接受老师的检验吗?
生:能。
师:谁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己起立)
师:谁读第二自然段?
(七八个学生同时起立)
师:太多了吧:)
师:……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那些词语在课文中你能不能理解呢?老师看到你们课下都预习了课文,词语的解释也写在课本上了,这种习惯很好。但是老师今天不让你们说查到的意思。老师要跟大家做一个猜词游戏。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很好,现在我们就来猜猜看。
教师出示——“我来猜猜”。图片有“千峰万仞”“窈窕淑女”“抱伙成团”“直插云天”“绵亘蜿蜒”
师:你为什么能想到是这个词呢?
学生解释很多,实在记录不下来。
师:现在我们可以神游了吗?
生:可以了。
师:我们还不知道游什么呢。谁先做个向导,告诉我应该游什么?免得到时候迷路啊!快速读课文。
生回答。
师:板书山、水、动物、人
师:我宣布现在可以神游了。
课件出示:图片欣赏。
师:游得怎么样?
生:好。
师:看图片还过瘾,如果是“神游”就必须到文章的语言去游,下面我建议同学们默读课文,看能不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出示各种形象。要想有如临其境的感觉,一定要把心放到文章的每一句话中去。
学生默读课文。
师:入神了吗?感觉怎么样?
生:好
师:这一次游有什么新感觉?能结合课文中的话谈谈吗?
学生说感受。
师:老师本来想和你们一起游,可是还有任务没完成,没有兴致。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老师完成任务。
生:能。
师:我先谢谢同学们。
课件出示:
1、为风光片《索溪峪的山》配音。
2、以索溪水的语气做自我介绍,告诉游人到索溪的水是什么样的。
3、现在你就是一名导演,你的任务是以“索溪峪的动物写人”为主题,拍一部影片。制定你的拍摄计划。
师:看清要求了吧,下面自由组合。
师:配音组站到前面来。
师:“水的自述”组站到旁边。
师:怎么那么多同学站着不动呢?噢,我知道了,你们都想做导演。做导演可不容易,下面导演组成两个组。
师:下面每个组选出一名组长。听清老师的建议。一、要明确你们的任务是什么。二、想一想,重点研究课文的哪一部分,可以让你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配音小组到老师使用的电脑前,小组长做好指挥,看画面配音。
(教师指导要注意,画面写音的协调,如果配音乐也可以,老师提供“音乐文件夹)
“水”小组活动,教师指导,一定要体现你们的创造性。
指导导演小组,你们也要脱离课文,体现你们的创造力。
师:这节课,我们无法展示同学们的成果了,下节课我们来展示。大家如果没看做完,课下可以继读做,也可以相互交流。
下课。
《索溪峪的野》教案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索溪峪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
2、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方法。
3、认识“赋、淑、撅、叟、涤”等字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欣赏两篇风格相似的文章,渗透学习方法。
二、重点难点
1、体会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比较《桂林山水》和《索溪峪的“野”》在写作上的相同之处。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贯穿全堂。
师:看惯了息壤的人群,听厌了喧嚣的城市,疲惫的身躯被忙碌所驱使着。老师最近比较烦,于是乎,我便想找一个去处,找一个能够荡涤人的心灵、使人返朴归真的好去处。我找啊找,终于找到了它──索溪峪(师用手指着屏幕),你们是否愿与我一路通行,去酣畅淋漓的体验一下,放纵一回呢?(愿意!)那就大声地喊出它的名字吧!(索溪峪──)
师:我们一同去旅游,是不是需要一个导游呢?(需要!)师:那么我们请谁做导游呢?是你?是我?还是它?(老师指着课本)(是它!)
师:那就跟他去吧!(师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评析:引入部分,我感觉效果还不错,学生都能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唯一有点儿遗憾的是,风格突变,或多或少的引起了学生的一点儿不适应。
(二)重点突破,渗透方法。
1、学习山的“野”。
师:(很诗意、投入的指着窗外)你看!(目光都向着窗口)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横在上面的巨石摇摇晃晃,哎呀!就要掉下来了!你看到了吗?你看到的是这个样子的吗?(出示使人仰头掉帽的巨石图片)
评析:老师描述索溪水惊险的美,为后面学生自学描述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导游是怎么给我们讲解的?
(指一生读“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风中摇摇晃晃,游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
师:你站在这样的巨石面前,应该是什么样的感受?(害怕!恐惧!)带着这样的感受去读一下,感受一下。
利用老师刚才描述、讲解和朗读的方法,同桌之间相互学习描写山的段落。然后老师检查学习情况。(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
评析:实际上这整个过程,都是在给学生演示一种读书的方法。从用自己的语言,对索溪山的描述到用文中语言的朗诵,加上想象和联想。都是在教给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
再后来,检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讲到索溪峪山的随心所欲的美,有些学生不是很明白,而图片又有限,于是为了发挥学深的想象力,我临时让学生上黑板去画一下自己心中的山。一个是通过画,来理解“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再一个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结果学生是画了出来,而我却简单的让学生讲解、评价了一下,没有做过多的深入地挖掘,错失良机。
2、学习水的“野”。
自由读文。抛出问题“六过索溪水”是不是写错了应该为“路过索溪水”啊?为什么?以此引出前面描写水“野”的部分。一点牵动一段,理解了为什么是“六过索溪水”也就明白了水的“野”。
方法:通过读和讨论,学生自己联系上下文感悟和体会。
这一部分的设计,以点带面,以读贯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充分的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达到习得的效果。与老师私下交流时,潘老师说这部分,看似平淡,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真正的体现了学生的自助学习。有些老师或许会在两三次朗读,而得不到预期的答案之后,就会放弃让学生自读、自悟。而本课中却读了五次,但最终孩子们是理解了,孩子自己得出来的东西,才是语文课要教给孩子的。
(三)通过比较、渗透习作。
师:老师刚才领略了索溪峪的山和水之后,已经很高兴了,咱回去吧。不过,我突然想起来一个地方,跟这个“导游”解说的有些相似,你们猜猜是哪里?──《桂林山水》通过比较《索溪峪的“野”》与《桂林山水》在写作上的异同,体会写作方法。
这个问题,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而设计的。在此之前,孩子们曾经进行过类似的训练。写作方法是在渗透,而不是抛给学生空洞的理论。在比较中,自己能够体会到多少算多少,不做过高的要求。这样的问题,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孩子的需要。
指名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写在作业本上,作为课下作业。要求在做比较的过程中,因用文中语句进行说明的时候,需要用上《索溪峪的“野”》后面描写“动物野”和“人变野”的段落。
由于时间的关系,一片长课文在一节课之内是不可能讲完所有的问题的。然而,这篇文章在每一段的写作手法上,是非常的相似的。所以重点学习前面部分后,把它在完成做的时候,自己学习。重点突破,避免平均用力,还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我设计了一个大的场景──去索溪峪旅游。以课本为导游,深入其中,体会索溪峪的野性美。由于是一课时,所以一片长的课文,不可能全部解决掉。因此,我重点解决文章中写山野、水野的段落,然后,通过与《桂林山水》的比较,来找出本文的写作的手法。在找出写作手法的异同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在解决山野的过程中,我先对“惊险美”进行描述,然后,让学生到文中找出描写此段的句子,练习朗读。接下来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描述,自己去与同位相互描述,朗读。还适时地给学生出示了图画,以加深对个别词语的理解。后来在理解随心所欲的美的时候,找出同学到黑板上画,看是否真正的对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理解了,是否能够从头脑中浮现出这样的景象。
对于水的野,我重点抓住了“六过索溪”。问为什么是六过,而不是路过?以引出前面描写索溪水的野的句子。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讨论,学生基本上懂得了六过索溪水,说明水是野的,想往哪儿流,就像哪儿流。把路给铲断了好多次。
讲解玩了这两部分之后,还有动物是野的、人也变野了。但是一一的讲解,效果并不一定会更好,于是我让学生通过与《桂林山水》的比较,先是找出了写作上的特点,然后,再讲写作手法的异同的时候,利用后面这两段当作具体分析的例子。让其自学,每个人都有思考的空间。
《索溪峪的“野”》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悟语言,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畅游其间,回归自然无比愉快的心情,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情感。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以及在具体描写中采用的多种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索溪峪风景区天然的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情感。
2.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后表述的写法,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由“野”质疑,切入教材
1.激趣导入:(简单介绍张家界)
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它与天子山索溪峪构成了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树奇的武陵源。这里千峰竞立,争奇斗妍,山势之雄伟,山色之秀丽,让人称奇叫绝。这里哪儿都是一副如诗如画的天然绝景。其中的索溪峪,更是别具一格,有着其他景点无法比美的魅力。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
2.板书课题,质疑:看见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问:“野”为什么要加上引号?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野”的?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具体描写索溪峪的“野”的?)
二、由“疑” 探趣,感悟教材
1.师导入: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随着作者的描述,沿着作者的足迹去看看索溪峪,一起去享受索溪峪给我们的快乐。自读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
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边读边想,课文通过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在书本上找出来,用笔做符号。
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悟表达方法。
(出示词语解释,帮助理解课文)
意念、:念头,想法。
千峰万仞:山峰很多,且很高。
绵亘:接连不断。
巍巍:形容高大。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老叟:老人。
荡涤:清除,洗涤。
2.自学汇报:课文通过四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山、水、物、人)
3.齐读课文第1段,此时作者是什么心情? (意念净化 野)
(这种感受是来源于索溪峪的“山、水、物、人”。)
4.读读第2段,想想作者用什么方式,怎样写出山的“野”?
山是野的
作者用什么方式,分别从哪几方面描摹山的“野”?
(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纯天然的)
5.引导学生根据以上内容读、悟。
6.出示长句:“这是一种随心所欲、别具一格的美……好似窈窕淑女……”
7.反复读:体会山的特点(想象山的形态,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
8.出示这一长句的另一种排列
直插云天,敢戏白云。
横拦绿水,敢弄倩影。
旁逸斜出《·》,则崛起巍巍“斜山”。
抱成团伙,便高筑峰上“平原”。
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
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
……
(品读中体会句式的整齐及韵律美。)
9.小结:这样的长句,不是作者信手拈来,使我们不仅了解了索溪峪的山的各种形态,更使我们看到作者由于仔细观察、考究用词,给我们展示了诗画般的语句。这是我们平时作文时要学习的。
10.过渡:索溪峪的山是如此,索溪峪的水、物、人又是怎样的呢?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读,在有体会的词句旁作批注。接着请你找到一个你喜欢与之交流的同伴,去和他交流你的自主学习的成果,讨论有疑惑的地方。
水是野的
作者用什么方式描述水的“野”?
物是野的
文段中描写了什么野物?怎样个“野”法?
人变野了
文段中列举了哪些人变“野”了?
11.组织小组自主学习,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2.班级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相机理解一些词句之意。
(注意:在同学交流的过程中,穿插各种方式的朗读,有的可以请女生读读,有的请男生读读,有的请全班一齐读,有的请喜欢相同语段的同学站起来读读,适时指导朗读,如:读出山的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读出车从溪水中过去的惊险;读出猴子的顽皮,不惧人和放肆无忌,读出游人在索溪山水间的心态完全放松,尽情展露本性的自然美,人与山水相处的和谐美……努力达到课堂上书声琅琅,让每个学生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语言,体会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领悟表达之法。)
13.我们师生跟随作者一起畅游于索溪峪,感受到了索溪峪那天然的野性之美,你们肯定有许多感受,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吧!(返朴归真 荡涤胸怀)
14.总结全文,回归课题,自主选段“野”读,提升感悟
探究课题:现在大家明白没有,题目中的“野”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学生谈,体会作者意在强调索溪峪的美与众不同,它是没有经过人工雕琢、修饰的,是纯天然的自然美。)
15.你们从课文中学到了哪些表达方法呢?(点击出表达方法)
(1)动、静结合的方法
(2)借景抒情和直接表达感情的方法
(3)从概括到具体的叙述方法
(4)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5)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6)采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
(7)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8)由实在的事物引起联想的方法
(9)……
(举例说明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
三、由“活动”拓展,延伸教材
1.如诗如画的美景,你向往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导游、游客)进行组内交流。
(导游:向朋友介绍索溪峪的美景。)(游客:你会在哪些美景前留下自己的倩影。)
2.夸夸家乡美丽风光。
顺峰山牌坊真雄伟呀 。
四、作业:利用课余时间找一找家乡的“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