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7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篇1
1.知识与能力
知识: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的相关知识。能力: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初步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首先,通过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其次,强调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懂得学以致用。
3.过程与方法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其次,以模拟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自我学习,让学生丰富的课外知识在课堂中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后通过分小组讨论,加强同学之间互相协作、沟通的意识。
4.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5.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分组讨论法
二 教学设计
1.课前导入
上课伊始,笔者从自身穿的一袭淡绿色丝裙导入。同学们从丝绸联想到出土的汉代文物素纱蝉衣。在历史上,这条路又是怎样开辟出来的呢?它给当时、后世带来哪些深远的历史影响?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和思考,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探究之旅——寻访丝绸之路。
2.教学过程—寻访丝绸之路
课件: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讲述:古代丝绸之路分为海陆两条。一直以来,人们对陆路丝绸之路的关注更为密切。古诗中的阳关、玉门关是陆路丝绸之路上的两个重要地点,它们以西的广大地区历史上称为西域。今天进行的探究之旅活动由全班同学组成一个联合考察团,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向西进行寻访考察。这个团队由四种不同身份的人员组成(即旅游观光者、考古学家、古代商人、文化使者),分别为大家介绍沿途景色、考古发现、贩运的物品和传播的文化等。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身份,组成四个小组,互相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课外知识和丰富本堂课在以下主题情境中展开合理的想象来完成本组的主题,准备好回答相关的提问。
主题一 ——丝路风光。
课件:荒漠、沙漠、绿洲、戈壁、草地、雪山(先显示图片,待学生回答后在图片下方显示文字)。课堂情境:旅游观光小组的同学说出以上所显示的景象名称,并即兴创作成一段简短的丝路风光的介绍,以展示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当年徒步往来于丝路的商旅而言,路途不只是遥远,自然界的沙漠、戈壁、海洋和高山都是障碍,而丝绸之路的畅通,首先就是要克服这些自然障碍,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到行走丝绸之路的艰辛。
主题二——丝路物产。
课件:胡萝卜、丝绸、中草药、西瓜、核桃、葡萄、瓷器、茶叶、铁农具(图片、文字显示)
情境再现:中原商人和西域商人如何进行买卖?(由古代商人小组的同学回答此题。)
讲述:在人类文化交流中,最普遍的是物产的交流。中国物产在古代大量外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同时,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物产流入中国,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主题三——丝路文化。
课件:佛教、基督教、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针灸(图片、文字显示)。
提问:丝绸之路最初只是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作为商品交换,后来突破了经济范畴,在政治、外交、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在以上文化成就中,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有哪些?世界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由文化使者小组的同学回答此题。)教师强调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四大发明的西传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曾受到外部文明的深刻影响,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和发展。正是无数的商人、使者的往来造就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主题四——丝路辉煌。
课件:揭开楼兰文明消失之谜。
思考:新疆的楼兰古城曾是丝绸之路的重镇,维持了数百年的繁荣,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目睹楼兰古城的辉煌,只能凭借残垣断壁去遐想。你认为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由考古小组的同学回答,其他小组可作补充。)对于学生联想到的环境遭到破坏、水源缺失、外族入侵、疾病流行等结论应从思维的角度予以肯定。教师启发大家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谈谈自己从楼兰古城的消亡中得到的启示,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资源以及科学治理的重要性,唤起人们对环境的忧患意识。
主题五——丝路作用。
综上所述,请用一句话概述丝绸之路的作用?教师讲述:鲁迅说过,“这世界上本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丝绸之路造就了一批以果敢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的丝路人物。其中开通丝绸之路的先驱是谁呢?
主题六——丝路人物。
课件:观看动画短片《张骞“凿空”》。
提问:片中有这样的情节,张骞在出使途中被匈奴人抓住,被迫在匈奴结婚生子,过了十几年,张骞抛妻弃子,逃离匈奴,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如果你是片中的那个孩子,你会恨你的父亲抛下你吗?你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同学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真诚表露自己的情感,教师启发学生学习张骞忠于祖国的献身精神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
思考:张骞出使西域本意是为了寻找盟友夹击匈奴,屡遭坎坷,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抱恨而归,那么张骞此行岂不是劳而无功?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第一,张骞出使西域熟悉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中国从此才了解到西域各国的情况,开始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最终形成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从此,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促使了丝绸之路的全线贯通和空前繁荣。
主题七——丝路畅想:
课件: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铁路图。
思考:古老的丝绸之路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今它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0900公里的国际铁路线所取代。丝绸之路已渐渐成为历史。虽然当地的人们依然行进在这条古路上,但同一条路已经不再具有原来的那种沟通世界的干线意义了。你认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今天可以开发哪些新的价值呢?
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奇思妙想,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提出的诸如开发大西北、发展旅游资源、建立影视基地和博物馆、开发光能发电等合理的建议,教师应予以赞扬。
3.课堂小结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4.课堂反馈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知识树。
5.作业布置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篇2
《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岳麓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内容,重点介绍了我国古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闻名世界的陆路丝绸之路。本节课主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安排学生代替张骞给汉武帝写奏折,感悟张骞的勇于探险、开拓进取的精神,让学生在思考中激活多向思维,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理、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
二、能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线路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通过对丝绸之路开辟的认识,培养学生树立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精神;
四、掌握丝绸之路开辟的史实,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激励学生为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张骞两次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
教学难点:理解丝绸之路是促进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对当今的西部大开发、旅游业的发展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胡萝卜、洋葱、葡萄、黄瓜等图片。
(一)师:同学们,大家都认识这些蔬菜、水果吧!在西汉初年我国内地的农民都不认识这些普通的蔬菜呢,你们觉得奇怪吗?组织学生讨论。
(二)师:刚才大家讨论非常激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再想想它们从哪儿传来的?为什么称“胡”和“洋”?
(三)师:同学们都非常想弄清这些问题,好,我们一起走近丝绸之路。(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导入新课不是简单的复习,而是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且有一定悬念的一个“药引”,“一个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这个道理。本节导课教师用“胡萝卜、洋葱、葡萄、黄瓜”等学生熟知的蔬菜、水果导入,创设了悬念:“为什么西汉初年内地的农民都不认识这些普通的蔬菜呢?”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入题快,过渡自然。
二、教师引路,学会方法,了解张骞通西域
课件出示:汉初西域的地理位置图,组织学生快速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一)师:同学们,学习历史很简单,只要我们找到规律就容易了。抓住“两关(玉门关、阳关)、两山(北山、南山)、一岭(葱岭)、一湖(巴尔喀什湖)”让学生识记。
(二)师:下面老师编了顺口溜,帮助大家巧记这些地点,老师说前边,你们说地点。顺口溜:要去西域过两关,过了两关进两山,进了两山去一岭,去了一岭到一湖。(板书:西域)
(三)师:西汉初年,西域为匈奴控制,大月氏被匈奴击败后西迁,曾立誓报仇。匈奴也经常骚扰西汉边境,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板书:张骞)
【设计理念】学法指导就是让学生会阅读、会思考、会记忆。教师和学生一起找规律、编顺口溜创设历史氛围,符合学生心理,让学生掌握了方法“乐学”。
三、自主探究,巧记时间,走进西域
课件出示《张骞通西域》地图,组织学生学习课文第三段。
(一)师:请同学们找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教师指导学生用联想迁移法(联系手机号前三位和三八妇女节只有一个)识记公元前138年。
(二)师:同学们利用联想迁移法很快记下了时间,我们一起再来学习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设计理念】恰当的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用联想迁移法识记历史时间,加强了学生记忆技巧的训练。
四、练写奏折,走进张骞,感悟精神
课件出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所遇到艰难险阻的经过”文字材料,组织学生阅读,后由学生代替张骞给汉武帝写一份奏折,重点向皇上陈述一百多人出使西域,13年后只有张骞和一个随从回到长安的原因和介绍西域,报告他出使西域13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师:写奏折一定要仔细斟酌,想方设法地打动皇上。
生1:尊敬的皇帝陛下:受皇帝恩泽,吾出使西域13载,被匈奴扣留十一个春秋,死里逃生,深感西域乃吾朝西北之大门。那里物产丰饶,土地肥沃,是个美丽如画的好地方。然西域为匈奴控制,常受匈奴之欺凌,但西域人民勤劳勇敢,他们非常渴望得到我朝之庇护,恳请吾皇加强管理之。
祝吾皇龙体安康,吉祥!
微臣 张骞敬呈
公元前125年
生2:尊敬的吾皇:吾在西域深受匈奴之煎熬,未能完成皇上之重任,小臣惶恐,特向陛下谢罪。臣虽被匈奴所控,然念国之情从未断过,与西域各国人民结下友谊,他们愿得吾朝庇佑。皇恩浩荡,吾恳请皇上对西域加强管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臣 张骞敬上
公元前125年
【设计理念】“学生代替张骞给汉武帝写奏折”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借鉴、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让学生了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经过,然后提出具体要求:重点陈述张骞一行百多人出使西域,13年后,只有张骞和一个随从回到长安的原因和介绍西域,实现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实,写奏折的过程,不仅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再现,而且是张骞通西域艰难史实的还原,更是学生对张骞那种不畏艰险、忠贞爱国精神的感悟。通过奏折的方式,为学生走进张骞的内心产生共鸣。教师抛“一石”,激起了学生思维“千层浪”,让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提升能力
课件出示:自学课文,弄清“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意义”和“设置西域都护的时间、意义”。
(一)师:请大家按自学要求自主学习。
(二)学生汇报、交流。
生: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公元前119年。意义: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
师:你是怎样记时间的?
生:我是联系火警电话号码119来记忆的。
生:设置西域都护的时间:公元前60年。意义:这是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师:你又是怎样记这个时间的?
生1:我爷爷昨天过了60大寿。
生2:我是联系60花甲。
生3:我是联系60分及格。
生4:我是联系一小时60分钟。
师:请同学们想想怎样记设置西域都护的意义?
生1:西域都护设置标志着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生2: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是西域都护的设置。
(三)师:张骞开发西域,西汉政府管理西域,东汉班超经营西域。
【设计理念】此环节的设计,体现了魏书生先生提出的:“学生会的老师不教”的教学原则。在自学中,学生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在探究中,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得到了培养,充分凸显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学生做导游,带领大家走进丝绸之路
(一)课件出示“丝绸之路线路图”,由一学生扮演导游(其余学生为考察团成员)说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途经哪些地方?最远到达哪里?(板书:长安、大秦)
(二)课件出示《丝绸之路的物品》演示图,组织学生自学探究课文P74第2段,再次提问:“胡萝卜、洋葱为什么称‘胡’‘洋’?它们从哪儿传来的?”
【设计理念】安排学生做导游,其余学生为考察团成员,探寻张骞丝绸之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了。”历史插图是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说明,起到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为此,教师巧妙运用插图、用好插图,是教师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充分体现,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正确识图、提取有效信息和自主探究学习等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学图片的使用强调了学生的视觉,化枯燥为生动,化呆板为鲜活。首尾呼应,照应开头,为进一步理解丝绸之路的含义辅路架桥。
(三)师生共同归纳: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板书: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七、当堂练习
(一)丝绸之路的开辟谁功劳最大 ( )
A.班超 B.张骞 C.郑和 D.甘英
(二)西汉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 ( )
A.和亲之路 B.反击匈奴之路 C.出使西域之路 D.丝绸之路
(三)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是在 ( )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60年
(四)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是 ( )
A.促进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中国能去西方 C.汉武帝重视经济建设 D.西汉时期国力强盛
【设计理念】课堂作业的设计必须做到由浅入深,突出重点。此4道选择题的设计,像一串珍珠将“张骞、丝绸之路、西域都护、丝绸之路的意义”镶嵌在一起,形成了知识链,化难为易。
八、知识拓展
(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扩展成一条商路的名称是什么?
(二)聪明的你能给这条商路重新起名吗?
(三)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丝绸之路还有用吗?
【设计理念】第一问“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扩展成一条商路的名称是什么?”,是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很快答出:“丝绸之路”;第二问“聪明的你能给这条商路重新起名吗?”是对丝绸之路作用的不同理解,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富有传奇色彩,如“黄金之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探险之路”“人生之路”“希望之路”“发财之路”“财富之路”“兴国之路”“振兴之路”“复兴之路”等等;如“黄金之路”是商人通过此路的商业活动,获取了珠宝黄金,提供了发财的机会;“希望之路”张骞一行百多人从长安出发,历经13年,张骞逃出虎口,回到长安,只剩他和一个随从;“友谊之路”张骞一行不负重望,来到西域与他们沟通、交朋友,促进了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西汉与西域各族人民的友谊。第三问“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丝绸之路还有用吗?”符合历史“以史论今”的教学观点,是对张骞不畏艰险、忠贞爱国精神的传承,通过不同角度的思考,锻炼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让学生明白了丝绸之路的开辟是我国先人伟大的创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今天的经济文化交流、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仍发挥着巨大作用。教师结合张骞丝绸之路的开辟,进一步将知识延伸,课件展示:陆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网上现代丝绸之路;海底现代丝绸之路。教师富有激情地讲述:沿着张骞的足迹,还有更多的现代丝绸之路等待我们去开发,老师坚信:提出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这样的教学安排,达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热情。“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道理不言而喻,再次将教学推向高潮。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篇3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5-0045-12
“丝绸之路”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古代史”时段的重要内容。自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之后,西汉末年“佛教的传人”和东汉造纸术的改进及其传播,唐代“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民族和睦、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后至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其间的对外关系、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等,无不与“丝绸之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有关。由于上述史实分散在不连续的朝代里,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时会自然地将这些知识点撒落在当朝重大历史事件的缝隙里,犹如一把散落的大小珍珠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如何将这些珍珠穿成串,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整体客观地看待和理解“丝绸之路”,需要一条“整体把握”的“线”。这条线既串起“丝绸之路的开通”“海上丝绸之路”等内容相对集中的课例(大珍珠),也串起上述有关“丝绸之路”影响的史实(小珍珠)。我们把这条串着大小珍珠的项链叫做“单元”。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既是“丝绸之路”学习单元的大珍珠,又是单元起始课,解剖这样的大珍珠更能典型体现“整体把握”思想,使“无形”变为“可视”。所以,很有必要以“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例,阐述单元理解不连续单元典型课例的路径和方法。
一、教学设计单元立意
我们这里所说的单元,是指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是为了探究“丝绸之路”这一主题的相对完整而设计的不连续知识单元。为了使按教科书顺序实施的课堂教学凸显“丝绸之路”珍珠串,需要在课前对其学术含义、课程要求进行系统的梳理。
(一)全面理解“丝绸之路”的学术定义
综合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丝路”)是古代中国沟通中西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一条大动脉。丝路有狭广义之分。狭义的丝路,泛指沙漠绿洲丝路。广义的丝路是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乃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可分为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
陆上丝路开辟的过程长,行走的线路复杂,主要分北方和南方两路。
北方丝路又包括草原和沙漠绿洲两路。
草原丝路,在秦汉时就已贯通,是横跨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带的交通要道。其北线,肇始于北匈奴西迁之时,东起西伯利亚高原,经蒙古高原向西,再经咸海、里海、黑海,直达东欧。其南线,东起辽海,沿燕山山麓、阴山北麓、天山北麓,西去中亚、西亚和东欧。这两条线路,向南纵横交错又与中原相连接。草原丝路的路线大多在北方高寒地区,来往运输的货物除丝绸外,皮毛占大宗,故也称“皮毛之路”。沙漠绿洲丝路开通后,它逐渐变成了一条“辅路”。
沙漠绿洲丝路即传统意义上的丝路。张骞出使西域为其开通奠定了基础。它起自中国古都长安、洛阳,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地,至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是一条联结亚欧大陆的东西方文明交汇之路,而丝绸是沿线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故被称为“丝绸之路”。但它本质上是一条“政治之路”“外交之路”,“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是它的“副产品”。
南方丝路即西南丝路,又称“蜀一身毒道”“高山丝绸之路”。形成于夏商时期,从中国西南的四川成都、云南大理,经保山、腾冲、盈江到达缅甸境内的八莫,从八莫到印度,又从印度至中亚、欧洲。可分为东路、中路与西路。东路是由成都、贵州西北、广西、广东至南海;中路是由成都、云南、步头道、桑道至越南;西路有身毒道和五尺道两条,二者均经云南、缅甸至印度。它是一条商贸之路。由于西南地区铜鼓多,故又被称为“铜鼓之路”。后因运送茶叶较多,也有“茶马古道”之称。
海上丝路是连接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它由“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大干线组成。东海航线从中国通向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南海航线从中国通向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海上丝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隋朝,繁荣于唐宋,没落于明清,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但只有泉州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海上丝路的起点。海上丝路虽有个别政府(如明朝)主导的“朝贡”“外交”和“文化交流”,但主要是进行商贸活动,陶瓷是其主角,因此也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专著《中国》(1877年出版)一书中首次提出(称为“Seiden Stra Ssen”,英文将其译成“Silk Road”,中文译为“丝绸之路”),后被中外学者普遍认可和采纳,现已成为一个国际通用学术名词。它实际上是一片交通路线网,从陆路到海洋、从戈壁到绿洲,途经无数城邦、商品集散地、古代社会的大帝国,来往于这条道路的有士兵与海员、商队与僧侣、朝圣者与游客、学者与技艺家、奴婢和使者、得胜之师和败军之将。这一幅幅历史画面共同构成“丝绸之路”这一历史长卷。由于这些路线的大部分内容已淹没于地下、水下,所以我们对“丝绸之路”的历史理解,主要依据考古发现的“点”,结合文献记载,再连接成“线”。
(二)依据课程单元设计“丝绸之路”教学课时
在进行学术梳理后,我们接着对2011版课标中关于“丝绸之路”(从出现、发展到结束)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以便将单颗珍珠定位在丝路珍珠串中,并进行整体的课时设计,如表1所示。
单元“整体把握”这条无形的“线”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凸显。下面以“丝绸之路的开通”这节单元起始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外显单元设计教学实施的路径和方法。
二、在“丝绸之路”单元中定位
《丝绸之路的开通》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与教学原理转化成对于教学材料、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规划这一系统的、反思性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主题学习的方法,很有必要由老师示范引领师生共同探究单元起始课。为了使学生能尽早自主地学习单元后续的内容,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单元定位中的以下问题。
(一)以2011年新课标为依据确立课题名称
教科书是学生的学习依据,也是教师备课的出发点。教科书是依据课标编写的。面对2011年课标、2001年实验稿课标并存使用之实际,有必要对相关课标内容进行比较,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恰当的课题名称。
实验稿和2011年课标相关的内容标准分别是:“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与“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②两者虽然均有“认识”“了解”丝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但张骞通西域与丝路有着怎样的关系,2011年课标表述得更明确:将“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蕴含在丝路的开通中,巧妙地明示了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的开通”的对等意义,同时也明晰了丝路的开通与后面整个“丝绸之路”的因果关系。所以将“丝绸之路的开通”确立为丝路单元的起始课,有助于为将来学习宋朝、明朝的对外关系,设计“海上丝路”埋下伏笔,也有助于理解丝绸之路的后续长远影响,从中品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古丝路精神,体会文明与交流、发展的关系:文明在交流中产生进一步需求,进而促进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二)在历史时空中勾画课题主线
在时空中勾画课题主线首先要考虑时空的节点问题。
丝路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兴盛于公元6~14世纪,沿用至16世纪。丝路的开通以张骞凿空西域为起点,终点到何时?丝绸之路不同时期的路线有差别、政府的管理也略有差异,如表2所示。
考虑到丝路开通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明朝,所以将其下线截止到明朝为宜。
其次,要考虑以民族关系还是以对外交往为主线?
中国古代史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时期,如图1所示。其中秦朝和汉朝分别是其“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如图2所示。而新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如表3所示。
从对外关系的视角看,中古史经历了:西汉为中国对外交往的开创期,以陆路为主;隋唐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陆路和海路并重;宋元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以海路为主;而到明清中外交往与冲突并存,经历了由开放到闭关锁国的转变。
再次,要考虑是以“人”还是以“事”为主线?
无论是民族关系还是对外关系,均离不开“人”和“事”。
若以“人”串线,又会面临以“历史人物――张骞”或以“个体、群体结合”为主线的选择。若以“张骞”为主线,则会列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以及张骞通西域的影响等史实,从中感受张骞宽厚、忠诚、坚毅、不辱使命等个人品格。若以“个体、群体结合”为主线,则将围绕“开通”的“通”展开――“通”的地方:神秘的西域;“通”的原因及过程:张骞出使西域;“通”的意义:丝绸之路的开通。
若以“事”串线,也会面临以“汉的对外关系”或以“丝路”为主线的选择。前者由近及远包括汉与匈奴的关系,汉与西域的关系,汉与中亚、欧洲的关系;后者按照时序贯穿丝路的开通、丝路的发展、丝路的衰落、丝路的未来(一带一路)。
在时空中勾画课题主线最根本的是要重返历史现场,聚焦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张骞通西域”“张骞”分别是“丝路开通”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因此可将人和事合二为一:先以人(张骞)为点,后以事(丝绸之路开通)为线,以人带事。而李希霍芬对丝绸之路的定义可视为将人事结合的经典:“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联结中国与河中(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之路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所以将该定义贯穿单元起始课的开始、开通和评价三个节点,可使每次侧重点不同,并起到引发进一步加深理解主题内涵的作用。
(三)在历史长河中定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脚点
丝路既是古代中国主动走向世界、寻求对外开放的杰作,也是古代欧亚非传统区域合作乃至世界合作交流的典范,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丝绸之路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它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和“一带一路”建设意义。“丝路的开通”作为丝路单元的起始课,最重要的是弄清丝路是什么、如何开通、为何能开通等基本问题,而这些均为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和社会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更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将该课的落脚点放在世界文化遗产上,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从20世纪80年代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路界定为“对话之路”,以促进当代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的价值和意义;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丝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成功的缘由,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从而引发学生长期关注这一历史问题;更有助于学生认识丝路开通所蕴含的基本宗旨(沟通、交流、包容和发展)及其文化意义(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密码)。
(四)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设计探究任务单
由于学生学习《丝绸之路的开通》时依据的是“2011年新课标”,用的却是依据“实验稿课标”编订的旧教材,教科书所呈现的丝绸之路信息较少,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由于张骞是担负使命,带着任务出使西域的,所以可将补充的学习资料,命名为任务单,以搭建历史人物到现实学生的共鸣。任务单设计三项探究任务,随着学习进程进行。三项任务均采用比较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历史的能力。
探究一:阅读材料1,提炼、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异同。
材料1:汉打通河西走廊后,公元前119~公元前115年,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乌孙等西域各国“以断匈奴右臂”。时值乌孙发生内乱,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不过乌孙派了专使带几十匹马到长安答谢。西汉王朝与之建立了正式联系。张骞在乌孙又派副使访问了西域诸国及安息、身毒、康居、大宛等很多国家,并建立起了官方互通使节的关系。其中许多国家都派出使者带着礼物到长安答谢。
――节选自《世界遗产与丝绸之路》
探究二:观察、比对图10-1和图10-2,概括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开通的关系。
探究三:阅读材料2、3,概述“罗马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眼中的罗马”的异同。
材料2:“大秦国,一名犁K,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人俗力田作,多种树蚕桑……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3:公元1世纪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博物志》中对中国的描述:“赛里斯人(指中国人)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再由他们的妻子来完成经线和织布两道工序。”
――戈岱司:《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
任务1:阅读材料,提炼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概况,概括张骞通西域的作用。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参照教师提供的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样表,完成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相关内容。同时归纳两次出使西域的作用。
任务2:观察、比对张骞出使西域图和丝绸之路路线的异同。目的是通过比较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开通的内在关系。
任务3:通过阅读材料,概述“罗马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眼中的罗马”的异同。材料分别选自《后汉书・西域传》和《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考虑到初一学生对古文解读有难度,所以只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丝路未开通前,中国的丝织品已传到罗马,东西方民间已有交流,虽然规模小,彼此的认识模糊不清。
(五)单元定位课后拓展
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客观、整体地把握丝路的内涵外延,单元起始课的评价需要承上启下:“承上”是检测对主题概念“丝路”的认识程度;“启下”是引发对后续单元学习内容的探究。由于这两类问题均大且难,故可“选择其中一项任务进行探究”。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经过上述分析,确定《丝绸之路的开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路线,理解其在丝绸之路开通中的奠基作用;理解丝绸之路的内涵及其开通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时间、路线、作用分别分析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三看丝绸之路定义以及为学生提供与教学进度同步的探究“任务单”,进一步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下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介绍,感悟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学习其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并认同丝绸之路开通所蕴含的基本宗旨及其文化意义。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加涅把“教学定义为嵌于有目的活动中的促进学习的一系列事件”。这里的“事件”是指印刷页面的呈现(包括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员的讲解或一组学生的活动。而“教学设计者运用学习过程的原理来设计我们称之为教学的外部事件”。以下以“教学事件”的方式(列出每一个教学事件赖以完成的媒体、材料及活动,注明每个所选事件中教师的作用和各种活动一教学的处方)呈现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
(一)教学事件1:引起学生注意,告知学生目标:教学导入呈现标题:丝绸之路的开通
方法或媒体1:教师讲解、电子课件呈现(图3)。
教学处理或策略1:
讲述:我们班有多少同学听说过“丝绸之路”这个名词?
丝绸之路的开通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所以我们将重点探讨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从标题人手了解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丝绸之路从哪儿到哪儿呀?什么时候开通的?谁首先开通的?我们一起问问,给这条路起名字的人吧。
设计意图:直奔单元主题概念“丝绸之路”,由此导入新课,呈现课题名称。继而追问丝绸之路开通的时间、路线、关键人物,即历史学习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事件2:呈现材料,探究丝路名称的由来:一看丝路定义
方法或媒体2:呈现相关电子课件(图4至图6)以及教科书的相关内容。
教学处理或策略2:
讲述:李希霍芬(1833~1905年),德国地理学家,曾经七次来到中国进行考察,1877年他出版了《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呈现图4)。这是李希霍芬给的经典定义,这个名称很快得到东西方众多学者的赞同。
分析李希霍芬提到的时间点(公元前114年――公元127年,相当于中国哪一王朝统治时期?汉朝)、该路的主要功能(以丝绸贸易为媒介进行交流的一条路线)、地理节点(西域)。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发现西域的范围: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呈现图5。明确狭义上西域和广义上的西域范围。
西域地区拥有怎样的自然风貌?呈现图6(其内容随着讲解逐步出现),请学生借助地形图讲述。有山――北山(今天山)、南山(今昆仑山),沙漠,盆地。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戈壁、险滩、沙漠遍布。引用地理数据佐证:夏季酷热,气温高达摄氏50度;冬季严寒,常在零下20多度;风沙肆虐,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多达80多次。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西域各族人民还是辛勤地开发出高山沙漠间的一片片绿洲,建立起大大小小几十个政权。当然每一个小国人口都不多,最少的只有几百人。
汉初,匈奴人从蒙古高原策马而下,控制了西域地区。对于这一变化,当时的中原人全然不知。他们认为西域是远在天边的神秘世界,传说在那里住着王母娘娘。
设问:后来,西域和中原是怎么沟通的呢?是谁完成了这一壮举?
设计意图:首先,利用李希霍芬对丝路的经典定义对其进行第一次解析,学生初识丝绸之路开通的时间、路线、关键节点,从而引出丝绸之路的时间和空间范畴。其次,利用欧亚大陆地形图,一方面定位狭义和广义的西域范围,另一方面通过观察认识西域地区的自然风貌,为张骞出使西域所遇困难进行铺垫。
(三)教学事件3:呈现材料。探究丝路开启(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及其作用:二看丝路定义
方法或媒体3:教师讲解,辅之以电子课件(图7至图10、表4),学习任务单。
教学处理或策略3:
讲述:我们将围绕三个问题进行学习:为什么要去?去了哪些地方?有什么作用?
呈现图7。汉武帝继位初年,偶然听一个投降汉朝的匈奴人说,匈奴人打败了居住在河西走廊的月氏人,用月氏王的头做饮酒的器皿,月氏人苦于孤立无援,只得含恨西去。由于汉朝屡受匈奴侵扰,在迅速安定内政之后,为了完成平定西部的大业,汉武帝决定,向西寻找月氏人,联络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睦邻友好活动。
承接出使西域的使命,就意味着承接了责任和使命,同时也意味着风险,甚至牺牲。西行自然环境恶劣,路途遥远,语言不通……还有最严重的问题: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要经过河西走廊,而这一地区,当时被匈奴人控制!
这一历史使命为何落于张骞身上?通过查阅史书发现,关于张骞的记载很少,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仅有12个字的描述:“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未见其准确的出生年月,只知他是陕西城固县人,时任侍从官。司马迁为何如此描述?让我们通过学习,自己去探寻答案。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领100多人离开都城长安,开始他的外交探险历程,张骞由此成为我国历史上由政府派遣从中原出使西域的第一人。
呈现图8并动态显示其所经路线,师生互动,探讨以下问题:路上是否顺利?到了哪些地方?结果完成任务了吗?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用了多长时间?
前126年,张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回到长安。出发时的100多人,后仅剩他和堂邑父两人。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描述了张骞回到长安,拜见汉武帝的场景:他衣衫褴褛,但手持汉节!他对汉武帝说:“使臣张骞,回复皇命,臣回来晚了。”这一场景既令人心酸,又令人肃然起敬。心酸的是他的经历,起敬的是他手持的汉节。汉节对张骞而言,既是他的信心,又是他对国家的承诺。他带着这个承诺走了,同样他有责任把这个承诺带回来。他把汉节带回来,是以实际行动体现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汉节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尽管第一次出使西域因大月氏的政治顾虑而化为泡影,但张骞却把“天下”这个词带到了汉武帝面前:汉朝君臣第一次知道在中央帝国的西面,还有意想不到的广阔世界。
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历经13年,初步促进了中原和西域的了解。如何加深双方的了解?请学生阅读材料,完成任务单的探究一(见表4)。
张骞的两次西行,由于沿途处处留心观察,因此带回了许多关于西域各国地理、风俗和民情等方面的信息,使中国人首次对西部世界有了真知实见,司马迁和班固分别将其写入《史记・大宛传》和《汉书・西域传》中,从此结束了我国古代对西方神话般的传闻认识。正因为张骞出使西域是历史上的创举,因此后人把其意义形象地喻为“凿空”。
张骞出使西域,在当时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扩大了汉朝的影响;而其更为深远的影响,则表现为中西贸易门户从此被打开。不仅汉朝赴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从西域来汉城的使者也“络绎不绝”。
综上分析,学生得出张骞通西域作用的第一个认识: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联系。
读图:呈现西汉形势变化系列图,让学生观察思考张骞出使西域与西域都护府设置的关联。
系列图选取的时间点分别为:前201年西汉建立不久;前126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返回长安;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前115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归来;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实行有效管辖。
通过图9分析,学生得出张骞通西域作用的第二点认识:奠定西域归属中央统辖的基础。
过渡:再次呈现李希霍芬对丝绸之路的经典定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李希霍芬将丝绸之路起始时间定于公元前114年,这和张骞出使西域有无关联?(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回来的第二年)如此定义的原因?(加深理解张骞西行是“凿空”之举的含义)
学生完成任务单探究二:观察图10,比较张骞出使西域图和丝绸之路路线图开通的异同。
由此学生得出张骞通西域作用的第三个认识: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本教学事件设计意图有三:一是重墨施于张骞身上所表现出的“持汉节不失”的民族气节,突显正是由于张骞式的杰出人物,塑成了民族之魂,铸就了民族脊梁;二是借助任务单和地图,引领学生从时空角度理解张骞通西域的作用;三是再次呈现李希霍芬对丝路的经典定义,进一步了解丝路的内涵以及张骞通西域与丝路的关系。
(四)教学事件4:呈现材料。探究丝路开通的作用
方法或媒体4:教师讲解辅以地图(图11至图13),学习任务单。
教学处理或策略4:
识图:在丝路路线图上,呈现东西方两个重要的帝国:汉帝国、罗马帝国(出示图11)。思考:丝绸之路打通之前两国是否有联系?
任务单探究三:根据史料推出的认识:公元前6~前5世纪,中国和罗马已有小规模的民间往来,彼此认识模糊:神秘的中国,谜样的罗马(出示图12)。
丝路打通后,古代中国人走出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当时的世界也开始了解中国、走近中国。因此,丝路开启了东西方对话的通道。
过渡:丝路不仅连接了东西方两大帝国,同时也连接了不同类型的文明(图13),由此跨越了时空界限,一起推动世界文明的融合与发展,因此丝路又被誉为“人类文明的运河”。在海路开通之前,丝路是地球上最重要、最繁忙、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一条物资交流和文明传播通道。
这种交流物质、精神兼有。物质交往使各地物品你来我往,互通有无。中亚、西亚等地的葡萄、核桃、胡萝卜、胡豆、菠菜(又称波斯莱)、黄瓜、石榴等传人中国,丰富了中国乃至东亚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国的丝绸、瓷器、铁器、金属、银器,以及冶铁技术、凿井技术、造纸术、印刷术等也由这条通道传人中西亚和欧洲。这种交流推动着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明形式的变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在很多看不见的精神层面的流动中,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佛教。教科书中的“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图”,就来自敦煌莫高窟。这些佛教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文化交融的结果。同样,伊斯兰教的传播也改变了中亚、中国西北等地部分民族精神信仰的历史。
除了宗教的传播,丝路沿线语言文字的交流更为广泛。如回鹘文、吐鲁番文等,均夹有民族语言相互交流的痕迹。
所以,丝路是一条东西方对话之路,文化交流之路、商品交易之路。
设计意图:在探究中感受丝路开通的作用,并为后面挖掘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铺垫:丝路的开通,不仅打开了古代中国对外交流开放的窗口,铺就了走向世界的舞台,而且对国内的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丝路开通之后,中西沿路各国“互利共赢”: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成长、不同文明的碰撞、多元文化的交融、商业贸易的密切往来、宗教与艺术的扩散传播……
(五)教学事件5:课堂小结、拓展提升、课后探究:三看丝路定义
方法或媒体5:教师讲解辅以读图(图14、图15)。
教学处理或策略5:
讲解:丝路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沟通了各国的联系;搭建了经济和思想文化交流的桥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一列列驼队所运输的不仅仅是丝绸、茶叶、香料、宝石,而且承载着人类共有的丰厚文明成果。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项目。这也是首例三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按计划包括印度、伊朗、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将依照一定程序进行丝绸之路相关项目的申报工作,衷心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持续参与。
丝路,之所以会成为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会成为被多方面关注、探索的主题,是因为丝路始终具有沟通、交流、包容、发展这样的基本宗旨和品格,这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密码。
教学评价:第三次出示李希霍芬关于丝绸之路的经典定义,布置课后探究任务:学生择一而做:
1.你认为“丝绸之路”是怎样的路?为什么?(提示:论从史出)
2.查阅图书馆、网络资料,参观博物馆等,探究:“丝绸之路”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路线、交流的内容、参与交流的人员)?尝试从时间、线索、特征等方面简述其变化的轨迹。
设计意图:本教学事件设计意图有三:一是以结构图的形式,帮助学生以历史三要素建构单元起始课路径,为单元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二是从历史与现实结合――丝路申遗成功视角挖掘丝路所蕴含的基本宗旨及其文化意义;三是第三次呈现李希霍芬关于丝绸之路的经典定义,引导学生课后探究:你如何命名、定义这条道路(已学)?丝绸之路路线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学)?为单元学习方法迁移搭建平台。
五、说明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丝绸之路》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在开头和结尾描写了矗立在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外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可感,能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在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掌握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揭题质疑
1.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相关影音资料。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丝绸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就专门设有出售中国丝绸的店铺。当时中国的丝绸都是经过一条道路进入罗马城内,这条路东起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这条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它的开辟者就是西汉时期的张骞。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阻隔,走进丝绸之路。(板书课题,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如:丝绸之路在哪里?为什么叫丝绸之路?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3.通过预习,你有答案了吗?你是从哪里获得答案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总结查阅资料的方法与途径,让学生选择有效地查阅资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说一说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看能不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帮助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丝绸之路》讲述的内容及地点距离我们都很远,学生对文本所描绘的情景较为陌生,教师采用多媒体导入,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可视性,能将平面的文字立体化,使静止的画面动态化,这样的导入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特点,为课堂教学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氛围,更容易激起学生兴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打下基础。在揭示课题之后,通过了解学生获取答案的途径,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收集资料的习惯,并从收集的资料中找出对学习有帮助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多媒体出示生词,学生认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要求:(1)不会读的字、读不好的地方请周围的同学帮帮你;(2)浏览课文后,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把不懂的问题勾画出来,做个记号。
3.理清课文脉络。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会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先写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再写张骞出使西域后东西方交流的生动一幕,最后写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
4.根据这样的写作顺序,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呢?(引导学生给课文划分意义段。)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本环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又通过梳理课文的脉络,让学生对文章的表达顺序建立整体的印象,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经验,实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1.自学课文,提问激疑。课文中的中国使者称丝绸之路为伟大的路,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这番话的?(引导学生学习第2~13自然段。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文本,让学生自学感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合作探究,汇报交流。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难道联系我们的仅仅是一条路吗?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呢?这伟大都体现在哪里呢?(提示过渡段的作用。)
(1)小组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学生汇报相机梳理点拨──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反复引导学生感受“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激发学生情感。
(2)体会“友谊之路”。
师:你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看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学生分角色朗读(或师引生读)张骞出使西域东西方交流的生动场景。引导学生勾画出相关的语句或词语,并进行汇报:
安息国:使节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浩浩荡荡、不计其数;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赠礼、魔术表演。
大汉国:谦逊有礼──高擎、满面笑容、抱拳、作揖还礼;薄礼不薄──绫罗绸缎
(通过学生汇报安息国及中国使者之间交流的生动场景,感受安息国与中国的友谊,体会“友谊之路”――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3)感受经济(科技)之路。学生自学13自然段,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汇报,引导探究挖掘东西方“互通有无”。即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中国,狮子、犀牛等动物引入中国――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这是一条“经济之路”,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感受文化之路。引导学生由句子“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来体会这难道不是一条联系东西方文化的“文化之路”吗?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3.板书小结、升华感悟。“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通过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到丝绸之路的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及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四、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1.出示课件,配乐播放。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虽然没有机会能再看到,但如今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仍旧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吧!
2.课文中哪里提到了这些巨型石雕?(开头:仿佛看到、听到;结尾:引起遐想。)
3.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让人体会到首尾呼应的写法及作用。今后我们在习作时,也可以尝试着采用这样的写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的总结提升,使学生对首尾呼应的写法方法及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及时鼓励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习作练习中尝试运用这样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读与写有机结合,落实了“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的目标,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习作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小故事,为班级即将开展的“读书交流分享”活动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本环节教学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的基础上,安排“读书交流分享”的拓展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相互评价的机会,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篇5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授课过程
导入
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OK!(西游记视频展示)。刚才的镜头大家都很熟悉,对,是《西游记》。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把拍子打起来!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丝绸之路)。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丝绸之路,那么今天的丝绸之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领略一番丝路的风光。在欣赏的同时,想想丝路风光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西域风情,荒漠……)
是啊!到处是沙漠,戈壁,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这么具有西域风情、沙漠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来开辟的呢?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培训资料教学设计与反思JIAOXUESHEJIYUFANSI(一)丝绸之路的开辟
【问题】如此具有西域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呢?(汉,张骞)
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幻灯)。他告别汉武帝,一路西行,出使西域。现在就让驼铃声带领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吧!(录像)正是有张骞这样的先行者,才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还经过哪些地区呢?同学们请看地图。
(二)丝绸之路的线路
(幻灯),这是一张丝绸之路的线路图,请找到丝路的起点。
【问题一】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啊?(长安)
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当时汉朝的都城。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组成商队,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之后分南北两路,北路从玉门关出发,(春风不度玉门关),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南路从阳关出发,(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样经过西域、中亚,到达罗马和阿拉伯国家,再到欧洲;南路的另一路则是到达印度。《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走的就是南道中的这条道路。
【问题二】设想你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你会经过今天哪些国家和地区?南道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北道又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四人小组合作,小组作好记录。(幻灯片:世界政区图)
南道: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印度、孟加拉、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等。
北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
可见路途非常的遥远。
【问题三】观察线路图,你认为在当时我国境内的丝路上有哪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区呢?(长安、楼兰、敦煌等)(幻灯)
我们从这张图片中发现现在的敦煌非常的凄凉,而当时的敦煌却是非常的繁华。敦煌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现在,请同学们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用集体的智慧来再现一下当时的繁荣景象。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提示: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
2.选择好你的货物。
3.准备和对方商人交换什么货物?
学生表演(繁荣背景,如何交易,筹备干粮,水等)
表演得很棒!从同学们的表演中,我们知道在当时的敦煌存在着物资的交流,而且交流的物资非常的广,有西方的毛皮、珠宝玉石、药材等,还有中原的丝绸、瓷器、陶器、铁器等。事实上,在当时的敦煌,【问题】那么,亚欧大陆桥与昔日的丝绸之路相比较有什么优势呢?在今天有着什么重要作用呢?(小组活动)
1.经过的国家更多,到的地方更远;
2.交通工具:骆驼,马──洲际铁路,火车
3.节省时间,节省运费。(大陆桥横穿大陆,比绕道海路近得多,一般比传统的海运路线缩短一半左右。由于大陆桥运距较近,且能使用铁路集装箱专用直达到车,中间环节少,运行速度快,从而节省了大量的途中运输时间。)
4.东西方沟通:间接──直接。(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一方面,对于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来说,这一区域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巨大市场,是它们输出资金、技术和管理的理想之地;对中国、中亚和东欧国家来说,通过沿桥开放,可以更好地吸收国际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经济振兴。另一方面,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越来越需要开拓欧洲市场,而欧盟为谋求发展也需要到亚太地区寻求贸易伙伴,选择投资对象,亚太与欧洲的双向辐射越来越明显。)
所以,大陆桥运输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广泛重视。
总结:亚欧大陆桥虽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桥,但却是起着桥梁的沟通作用。许多专家学者断言,新亚欧大陆桥的诞生,预示着世界经济在江河经济、海岸经济的基础上,将逐步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陆桥经济时代。
课后探究:谈谈你今天的最大收获?
总结: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的丝绸之路可以讲是古代中西方交流的代名词,促进了东西方各国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课后反思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篇6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
【课程标准】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促进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的发展。汉武帝时两度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往来,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的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2)通过景区景点的参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2、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2)调整教材教学内容顺序,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进步之路。(2)通过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将采用旅游式历史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一次旅游活动。根据课本内容将本次旅游活动的主题确定为重走丝绸之路,具体旅游路线为:古都西安――张骞纪念馆――阳关和玉门关――新疆乌鲁木齐。根据旅游的先后顺序将教材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依次是:丝绸之路的概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的作用。同时,这一课将采取多媒体的形式授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所参观景区景点,这样使同学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马踏飞燕》的文物图)
简要介绍文物马踏飞燕,并指出1985年该文物以“马超龙雀”的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说到旅游,大家想不想去旅游呢?今天我就带领大家进行一次长途旅行,我们这次旅行的主题就是重走丝绸之路,大家愿不愿意和我共同完成这次旅行。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所熟知的文物导入新课并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过渡:在踏上丝绸之路之前,我们首先对丝绸之路进行一番了解。
1、丝绸之路的概况(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概况,并指出丝绸之路分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多媒体展示素纱衣)
在学生观察思考回答上指出,这说明中国汉朝丝织技术高超并指出该道路名称的来由。(多媒体展示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设计意图:通过对丝绸之路的介绍,使同学们明确丝绸之路的概况和路线,同时也明确此次旅行的路线。
2、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站 陕西西安 (多媒体出示图片西安古城墙)
设计意图:虽然教材中专门讲述西安即古长安,但是有必要让同学们明确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过渡:说到丝绸之路不得不提这条路的先行者,那就是张骞。接下来我们将去参观张骞纪念馆。
第二站 张骞纪念馆 (多媒体展示张骞纪念馆)
简要张骞纪念馆 (多媒体展示张骞的雕像)
让同学们介绍张骞(多媒体展示纪念馆献殿图片,着重指出其门口的对联“一使胜千军,两出惠万年”横批是“大汉之魂”的横匾。)
设计意图:通过对联指出张骞的功绩,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汉初由于国力有限被迫实施和亲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汉武帝决定军事打击匈奴。
简单介绍大月氏以及与匈奴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多媒体展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多媒体展示张骞出使西域遇到的困难)
提问:张骞在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他怎么面对挫折?你对此有什么感想?
学生思考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个成功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即:有胆、有识、有行、有恒。
设计意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张骞事迹的讲述,以及学生对张骞精神品质的归纳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的意识。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大获全胜,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多媒体展示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前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受尽挫折,第二次却异常顺利出访。一方面是由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了解了西域的地理情况,所以再次去就轻车熟路,异常顺利。另外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发动漠北战役打败了匈奴人,解除了匈奴对西汉和西域的威胁。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西域各国都想和西汉往来,纷纷派出使者到长安,后来很多国家愿意依附西汉。
(多媒体展示中原和西域物质文化交流图)
提问:张骞都有哪些功绩呢?
学生看图并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张骞的功绩。
对内:加强了中原地区和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外:打通了一条中国和西方的交通路线,即著名的丝绸之路。
过渡:来往于中原和西域之间的商队络绎不绝,正应验了鲁迅的一句话: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从此以后在西域和西汉之间形成了一条著名的路即丝绸之路。
3、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第三站 玉门关和阳关 (多媒体展示玉门关和阳关,并且展示《凉州词》《渭城曲》)
设计意图:阳关和玉门关虽然不是重要的旅游景点,但对这两个地方的掌握有助于明确西域的地理概念。(多媒体展示秦朝和汉朝疆域图)
设计意图:通过秦朝和西汉疆域图的对比,让同学们形象直观的掌握西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多媒体展示新疆喀什巴楚县2013年4月23日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设计意图: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鉴。通过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新疆暴力恐怖事件的本质就是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丝绸之路开通的作用
第四站 新疆一日游(多媒体展示图片新疆所见所闻)
在人类文化交流中,最普遍的是物产的交流。中国物产在古代大量外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同时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物产流入中国,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原人的生活。
提问:丝绸之路最初只是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作为商品交换,后来突破了经济范畴,在政治、外交、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在以上文化成就中,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有哪些?世界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指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四大发明的西传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中国文化在她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也曾深刻地接受了外部文明的影响,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发展。
设计意图:丝绸之路的作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创设情境列举在乌鲁木齐的所见所闻,使同学们形象生动的理解丝绸之路开辟的作用。(多媒体展示现代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成为了连接东西方的纽带,然而到了今天古代的丝绸之路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现代化的丝绸之路应运而生。如今的丝绸之路,公路成网,铁路纵横,机场分布,形成了陆空交织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课堂小结:多媒体出示板书
板书设计: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的概况
1、陆上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二、张骞通西域
1、张骞简介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三、西域都护的设置:
1、西域
2、西域都护的设置
四、丝绸之路的作用
【课堂巩固】(多媒体出示)
【教学反思】
笔者曾经在《中学教学参考》杂志提出了旅游式历史教学模式,在本课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首先,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听课者的反馈意见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很新颖。这种教学模式将学习内容设计为了旅游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该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注重三围教学目标的落实,尤其是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习历史能够让同学们掌握中外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
虽然这样,但是在此次尝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堂知识巩固不够。在目前升学考试压力之下,该教学模式还需要注重对知识的巩固,这样学生不仅学得有兴趣,而且学得还有效。此外,课件页数过多。多媒体课件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媒介,但是不是我们教学的内容,我们要用课件而不能教课件。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篇7
关键词:教学设计;中学历史;丝绸之路
G633.51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为例。本课主要内容是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虽然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的要求来编排历史素材与内容组织。但如果仔细研读新旧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关于本课内容的“课程内容”基本相同,2011年制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变为“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并建议“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片和绘画,诵读相关诗作,想象商旅的艰辛”。因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中未必就要通过 “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这些时事热点来提升本课的主题,而是可以深入挖掘教材资源,以张骞出使西域的活动及影响为主线来塑造人物性格,折射出那个时代这些开辟丝绸之路的先辈们(其中有各族使者、商人、旅人)的艰辛,从而彰显出丝绸之路在沟通古代亚非欧大陆各个璀璨文明的作用。通过师生在走进、理解和感悟历史的过程中凝练出人文关怀,从而升华出学生自己的见识和价值观,所以本课的重难点应该在于如何让七年级学生通俗易懂地感悟历史人物和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科书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由于历史学科的内容极其广博,教科书的选材是非常有限的,让学生在品读时可能感受不到历史丰富而饱满的味道,有时候就像美国历史教师菲利普・比格勒在“论教学”中所说:“课本选择的话题本身是有吸引力的,但却将之抽干成一两句话,剥夺了历史的生命。”再加上相关历史知识距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七年级学生受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年纪阅历等因素影响造成的历史概念认识模糊、价值观偏差的缘故,使得学生感悟历史的难度增加,教学时如果仅使用干巴巴的抽象教学和难以消化的历史文本,是很难激起学生兴趣,产生对历史的亲近感的。虽然学生可能对“丝绸之路”“沙漠”“戈壁”这些名词已不陌生,甚至对于鲁迅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也能朗朗上口,但对在莽莽黄沙、茫茫戈壁中开辟道路的种种艰辛却缺乏想象和感知。因此在分析学情、查阅各种资料并实践反思(利用公开课之际反复磨课)的基础上,首先,我不断地寻找合适的材料,从第一次课的学生讲漫画故事的方式叙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到后来公开课上通过视频片段――重庆电视台大型系列电视片《信念之张骞》――以视觉感官的冲击、震撼学生的思想,将张骞的形象生动化、形象化,再通过层层的师生对答活动来引导学生,感受张骞的爱国、坚持不懈、“持汉节不失”的信念,达到情感共鸣,既为张骞的两次落难而揪心,也为他的爱国气节而感动,更为他的成就而喜悦,在了解感受张骞出使所遭遇的困难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往来于这条路上的各族人民的艰辛和努力。其次,通过设计两个虚拟历史情境“西域商人的专卖店”“汉朝外交官制定护送罗马使臣回国的路线”,运用图文结合、学生参与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注重证据意识,用时空观念来考察历史知识,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铺垫,从交流的物品、途径知道丝绸之路对于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往所起到的沟通交流作用。最后,通过一组配乐(歌曲《梦驼铃》)组图《丝路掠影》,精选在教科书中出现的那些丝绸之路名胜图片:古城、驼铃、黄沙、雪岭、遗址……,配上简单文字叙述,在沧桑悠远的乐曲中去感悟张骞那种“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的这种责任担当情怀,然后把画面定格在“张骞顶着风沙扬节出使”的画像和“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这句歌词中,再度回归主题感悟人物的精神。这里不去刻意的提升,但我想在学生的心里已经有了张骞这个历史人物的鲜活形象了。
课堂实录
导入新课
师:上一课,大家已经学习汉朝与匈奴的和战。(多媒体出示《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指图说明)我们知道,在这数十年的战争与和平的洗礼中,中原地区与祖国西北边疆地区之间关系日渐密切。随着战争的进行,大家都想更深入的了解对方,所以交往日渐频繁。今天我们这一课就来学习这两个地区加强联系的两个重大事件。请大家翻开课本82页说一说这两件大事。
学生看书回答: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班超经营西域
师:是啊!我们要了解的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有的同学从课题就马上知道了。因为我们课本的标题是每节课的精华,从标题就可以知道本课的内容是什么。(出示配乐课题)
一、张骞通西域
师:刚刚下课时老师听说大家平时都是用导学案上课,但老师没有带,因为我们今天要做一份“特殊”的导学案。它需要大家凭借自己的听觉、视觉、记忆力、观察力来完成,用手中的笔和纸,一边观察,一边把你认为关键的内容记录下来。这份特殊的“导学案”是一段相关影片资料。
播放视频资料大型电视系列片《信念之张骞》的片段,学生认真观看,记录关键词
师:请哪一位同学来展示你所记录的这份导学案的“关键词”?
生1:张骞是在公元前183年出使西域,行程8千多公里,从长安到大月氏是一趟远征,有七千多公里是沙漠地段;中原的手工艺品传入西域,西域的食物、音乐文化都传到中原
生2:张骞出使西域路上被匈奴抓了10年,借机逃离后,后来又被抓了,趁着匈奴内乱逃了出来。……
师: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关键词,并在纸上记录了下来。我们没办法一一起来回答,那没关系,你可以在我们上课的过程中来验证你查找的关键词是否准确?
师:首先我们来看,我们要找的第一关键词是什么呢?这份导学案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生:张骞
师出示课件《张骞出使西域骑马图》和张骞(qiān)
师:这个字的读书要特别注意,有些同学会把它读成sài,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字下面是个“马”字底,张骞是骑着马去西域的。我们要了解英雄人物,首先要清楚他的名字哦!好,那么,张骞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出使西域
师:第二个关键词――西域。谈到这个关键词,我们就要来探讨一下西域是什么地方呢?要去这个地方得先弄清楚西域到底在哪里!
生:大月氏那边;沙漠;匈奴……
师:结合一下课本82和地图册28,看一下西域指的是什么地方?
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师:能不能在地图上指出来?
生上台在地图上找出
师:她找到了,同学们找到了吗?北为玉门 关,南为阳关。这两个地方也许我们没有还没到过,但我们从哪里已经听说过这两个地方?
生:古诗,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很好,刚才马上有同学脱口而出,可见这些诗是背的非常娴熟的。(展示图玉门关和阳关遗址)。当时人们就把这两个关卡以西的地方称之为西域。西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指两关以西所能到达的地方,本课汉通西域主要指的是新疆地区。在古诗里面:唐朝诗人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提到了这个两个地方。这是很有意境的两首诗,大家品读一下这两句诗,想想诗中所描写的情景:羌笛、杨柳、春风不度、酒、无故人,再想想刚才看的影片,大家想象一下,张骞出使西域将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生:被匈奴给捕获了两次……;人烟稀少,水源紧缺;食物短缺会饿死;可能还会被沙尘所困……
师:从大家所说的我们归纳一下,主要有两个困难:一恶劣的自然环境;另一个是匈奴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匈奴的困扰都阻碍着西行的张骞,为此他花费多少年?(13年)“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段时间可不短呦!那么你们觉得在这13年中,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坚持下来,并且最终完成任务。
生:持汉节不失;他非常爱国(出行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使命);为国家带来和平;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将来的繁荣富饶……
师:从大家的回答当中,知道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张骞坚持下来是凭借着一股信念:忠贞、爱国,这股力量是张骞在当时那种环境背景下体现出来的精神,那么对于现在的我们有没有什么启示呢?
生:张骞的坚持不懈可以在我们学习当中体现,他的爱国精神让我们感受到只有热爱集体,为集体做贡献,才能更加强大;他爱国、忠诚的信念;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
师:张骞的魅力还是很大的,大家课后可以再去品味品味。
正是带着这么一股强大的信念,张骞持汉节不失,他几乎走遍了西域。
那么他出使西域的情况如何呢?他为什么去?取得了什么成果?请同学根据课本82-83完成表格。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分析要点,纠正错误
师:第一次时间,目的?第一次没有完成任务,却有什么好的效果?
生:探查西域的地形,西域的文化,西域民族想和汉朝来往的愿望(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视频中月氏王的态度)
第二次时间,目的,结果?
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张骞通西域后,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日渐频繁。特别是公元前119年,汉军取得了漠北战役的胜利,打击了匈奴,匈奴无力再与汉朝对抗了,战争日渐减少,往来的人们逐渐增多,货物也玲琅满目,对于有些商人来说,那可是有喜有忧啊!喜的是可以大赚一笔了,那他们愁什么呢?这里就有一位西域商人,看看他烦什么?
这么多物资商品的流通都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大规模出现,由此我们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好处在哪里?(促进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师:张骞通西域后也使西汉的版图发生了变化,请看地图(展示汉初地图和强盛时西汉地图)
对比观察地图可以发现,西汉领土多了哪部部分?(西域)
中原和西域交往频繁,西汉的繁荣强盛对西域各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西域各族纷纷归附。汉政府为了加强对当地的管理,设置了一个机构(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立)这个事情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意义可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它标志着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师生总结张骞通西域的重要结果
过渡:好了,通过以上学习,对张骞出使西域我想大家已有深入的了解。后来汉朝政府对于西域的管理始终没有放弃。东汉时也派人出使西域,他就是班超。请大家翻到课本P84页。班超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英雄人物,在他身上也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了解。请大家课后去了解,相信能从他身上得到不少启示。
二、班超经营西域
这是班超出使西域的路线,和张骞的路线几乎一致,他在西域长达30年,深得西域人民的爱戴。在班超经营西域时,曾派部下出访外国,带去我们的友好问候,因此外国也派使者回访我国。最早的中西国家交往就在东汉。公元166年,大秦王使臣访问洛阳。大秦就是古罗马。
情境活动:这里老师又需要大家帮忙了,大秦使臣访问结束要回国,假如你是汉朝的外交官,奉命护送使者回国,你该怎么走呢?请结合我们课文83、84页和地图册29页的资料,找找使者回国的路线有哪些?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三、丝绸之路
师:这是当时世界上两条重要的中西通道,是在张骞通西域后,众多的使者和商人就通过这些道路往来于东西方,通过他们的汗水、血泪甚至生命不断开拓巩固这些道路,使它们畅通繁荣昌盛。由于我们的丝绸在当时的商品中特别出众,深受喜爱,因而现代人把它称为丝绸之路。这条道路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呢?让我们现代人都仍旧赞叹不已。
师:这些是世界上的著名古代文明,他们是人类历史上一颗颗宝贵的明珠,各有特色,而我们的z绸之路就像一根金丝把这些明珠串成一条项链,沟通了东西方。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外国的三大宗教就是通过这条路在东西方往来传播。大家发现丝绸之路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沟通了古文明;促进了中西的友好往来
四、本课小结
师: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两项内容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张骞是汉通西域的第一人,他出使西域以后的友好交往使得中原与西域之间往来日渐的频繁。正是感受了汉朝的强大,西域各族纷纷归附。西汉政府为了加强管理,设置了西域都护,时间是公元前60年。汉朝政府始终维护国家的统一,没有放弃对西域的管理,东汉还派了班超前去经营西域。也是这是先辈们的努力,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联系,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出来的丝绸之路,成为了沟通亚非欧大陆各个文明的重要桥梁,促进了中外交流。
五、品味历史
师生欣赏丝绸之路的风光,配乐《梦驼铃》,自动播放《丝路掠影》组图,师生共同品味,最后画面定格
师:从这首歌曲的韵律当中,从这些图片的信息中,我想大家在心里应该有这样一个画面:黄沙吹老了岁月,但吹不走张骞持节不失的情怀;风沙再大也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那十年的漫漫西行之路,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景仰学习。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