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4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2.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村庄消失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山谷中,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的图片。(课件一)
你觉得这个小村庄及周围的环境怎么样?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文中是怎样描述这个小村庄的?引出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画出并体会优美的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2. 读出小村庄的美丽。(花样读)
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可是最后却消失了,什么都没有了……引出第五自然段:
(二)齐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二:一片荒芜的场景)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个小村庄到底是被什么毁灭的?
(这时同学们有的说是被村民,有的说是被斧头……借此引出第2---4自然段。)
(三)请同学们默读第2---4自然段。思考: 这个小村庄到底是被什么毁灭的?
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质疑
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因为村里人砍树。,山坡上才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师:你从哪些句子知道是村里人砍树的?
(课件三)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2)相机指导理解用词:
a. “谁” b.理解“拎”(换词方法)
c.理解“裸露”(出示图片对比理解)
(3)句子训练
(课件四)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做家具),谁家(想烧饭)……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4)小结 (板书:随意砍树)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人们在拥有了这些东西后并没有停止砍树。课文中说: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1)(课件五)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2)理解“不断砍树” (板书:不断砍树)
(3)理解“柴烟”
柴烟是指木柴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
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来后干什么了?这里指树木被人们砍下来,用来生火做饭、取暖。
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我们虽然生气、我们虽然难过,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可是最后,那个小村庄却被一场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1)理解“不错”是真正的不错吗?
(2)情境再现美丽的村庄,想象: 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
(3)谈感受:
生:我知道这样不错的日子不会太长,因为在他们随意砍伐树木的同时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生:我仿佛看到了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
生:我仿佛听到了经过这里的人们的叹息道:目光短浅也!罪有应得也!
生:他们在慢性自杀。当洪水来临时,他们来不及呼救,就已经告别了人世,告别了美好的未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 总结全文
齐读全文,说说你学习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
生:我懂得了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
生:我懂得了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树木。
生:我懂得了不爱护大自然,就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学习了这一课,我们知道了由于村民的无知与自私,他们过度砍伐树木,忽略了树能防风、固沙,不让水土流失的作用,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最终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我们要吸取这个沉痛的教训,就让我们一起爱护森林。爱护大自然!共同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吧!( 课件六: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
四。延伸作业
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面对如此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我们小学生能做什么呢?就请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吧!
五。板书设计:
随意砍树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什么都没有了
(保护环境) 不断砍树
教后反思:
本课采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通过研究体验、自主学习,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通过质疑、讨论、巩固与创新运用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想像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本次教学分三个教学环节:
1、课前引入谈话,创设情景(一组与课文有关的画面),学生边看边想,引入课题,由课题入手,教师相机引导,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大胆去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巧妙的利用课件,把原来美丽的小村庄的画面展示过渡到很多年后风沙满天,裸露的土地,让学生看后自由说,尊重学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的对话,学生的回答充分展现一种民主氛围。
2、问题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被毁灭了。学生自由读课文,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想,挖掘文章的内涵,"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被什么毁灭了"?学生的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村民、有的说是洪水、有的说是斧头,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体现了民主的氛围,学生自由说,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3、师生合作,自主探究,师生合作是本堂课的中心环节。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启发诱导,体现了一种和谐的探究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强化了自主意识,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师从教课文中跳了出来,树立了为学生而教的新观念,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参与率高,课堂气氛活跃,从过去的"要我学"过渡了"我要学"。通过探究,活化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甚至能知其必然,初步掌握了探究语言文字的门径。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
教学重点:小村庄变迁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这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
3、(多媒体演示美丽的小村庄、斧头砍树、裸露的土地、家具、小村庄遭遇洪水,同时配课文录音)
4、看了画面,听了故事,小朋友的心里一定有很多想法或是很多的疑问,现在就请你们大胆地说出来吧。
(小村庄为什么被洪水卷走?人们为什么要拼命地砍树……)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书上,只要我们认真仔细地读,就一定能找到,有信心吗?
2、好,下面请你们有各自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下面老师要请几位小朋友来读课文,大家听听他们读得是否准确、流利。
2、通过刚才的朗读,谁能说说你已解决了哪些问题。
(……人们不断地用斧头砍树,小村庄裸露的土地不断地扩大,因而小村庄最后被洪水卷走了。)
四、学习重点段,探究小村庄变迁的原因。
1、哎呀,你们都在埋怨斧头大哥,这下早已被洪水冲得远走他乡的斧头大哥可有意见了。你们听:(多媒体演示:斧头说话模样。配音:你们怎么能怪我呢?我自己都被洪水冲得无家可归,何况我曾经砍下树来为小村庄的人们做出了很多很多的贡献。不信,你们可以去问问书本先生吧。)
2、斧头大哥在拼命地喊冤枉,那你们认为他做对了吗?好,凡是认为斧头大哥做得对做得好的小朋友站起来。
3、现在有两种意见,那就请你们自己找学习伙伴,把课文中你认为斧头做得对或做错了的语句找出来。
4、(问认为斧头做得对的小朋友)你们找到了哪些语句?
(多媒体出示句子:
a、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b、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c、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5、谁来读读第一句话?(读后评议)
(“盖房”“造犁”应重读,突出斧头砍树的目的,“拎起斧头”读得稍快些,表现出小村庄人们毫不犹豫去砍树的样子。“一棵棵”读得稍慢)
一起读这句话。
6、第二句比较长,先听老师读一遍。
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读后评议)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
7、第三句话呢,我相信大家都能读好它。好,现在男女生比一比。
8、下面我们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读,边读边想想:斧头大哥砍树曾给小村庄的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板书:斧头砍树:房子、家具、工具、柴火、好日子)
9、刚才还有小朋友认为斧头大哥做得不对,那你们的理由是什么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a、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b、年年,一代代,山坡上……
c、不知过了多少年……
d、么都没有了——)
10、自己读读这四句话,把不理解的词句要多读几遍,实在不理解的,等会儿可以提出来。
11、有不理解的内容吗?
(裸露:露出,没有遮盖。)
12、从“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这句话看出了小村庄的环境已经开始
变化,所以“裸露”一词要重读。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13、下面一句话怎么读呢?(指名读)
14、随着树木的减少,小村庄的环境越来越差了。让我们齐读这句话,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来。
15、闭上你们的眼睛,听老师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16、小朋友们,你们除了看到裸露的土地不断地扩大,眼前还仿佛看到了些什么?(河水渐渐变黄了,变浑浊了。大象伯伯用鼻子吸水,连鼻子都塞住了,小猪洗澡成了小泥猪,小鸟没了家,只好飞到别处去了,老虎大王带着孩子远走他乡……)
17、大树一棵棵倒下,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引读)——(学生读第三句话)。
18、汹涌的洪水像猛兽般扑来,那时的景象是多么可怕,你们瞧?(多媒体演示洪水袭击村庄的景象。)
19、洪水冲走了小村庄,当然也就冲走了(指板书讲)小村庄的房子、家具、工具、柴火,还有靠斧头得到的好日子。所以文章最后一句是这样说的:(女生读。)
(提示:语速稍慢,语调低沉,带着痛心、惋惜的语气读)
20、自己来读读最后两段话。
21、愿意读的举手。愿意读的站起来。
22、学到这儿,你想对正在喊冤枉的斧头大哥说些什么?同桌之间先说一说。
23、谁能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
(斧头大哥,你砍树表面上给小村庄的人们带来了好处,但你想过没有,你这样做破坏了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你的做法是不对的……)
24、听了大家的话,斧头大哥终于恍然大悟了。(多媒体演示:咳,要是我不乱砍树木,小村庄也就不会有这个下场了。不过,拼命地让我去山坡上砍树的还是——)是谁呀?你们知道了吗?(是小村庄的人们)(多媒体演示:说得对,你们要好好地从我们身上吸取教训才对呀!)
五、总结深化。
1、小朋友们,通过对《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滥砍滥伐,不保护周围的环境,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可是目前,有些人还是执迷不悟。由于人类的破坏,地球妈妈已是伤痕累累,请听来自学校小记者的报道:(多媒体演示)
2、人类对地球妈妈的伤害,也引起了小动物们的抗议,瞧,(多媒体演不)他们都聚在一起开讨论会,商量着要给人类写一封信。好,请选择你喜欢的角色,加入他们的行列,一起讨论吧。(我是——,我想对人类说——)
3、说得好。小朋友们,(多媒体演示)地球家园万物生,人类生存赖环境。自然生态有规律,开发利用要平衡。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多媒体演示)保护绿色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深刻地体会到乱砍滥伐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体会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语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句子的朗读和理解,来感悟课文所要传达的意义——不能乱砍滥伐。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小朋友,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
1,默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带着体会齐读这一自然段。
2,这个小村庄原来的面貌是怎样的
看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找出相关自然段读一读。
3,多美的小村庄呀!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4,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你会有什么疑问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画出句子)出示句子。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说句子:
谁家想 ,谁家想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5,可是课文并没有象课文所说的那样什么都没有了,瞧,人们因为树木,房子有了,工具有了,家具也有了。这是为什么呢
6,齐读第三自然段。
读句子: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阔达……
说句子:
用"减少"和"扩大"两个反义词说句子。
7,的确,成批的树木被砍伐,是在是太大的浪费,真是人类的巨大损失呀!树木再减少,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真正宝贵的财产正在流失。这不,灾难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
8,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多少年,多少代"说明了什么
"大雨没喘气儿"用了什么手法
9,多少年,多少代过去了,此时的小村庄是什么样子了呢 造成这样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课后延伸
1,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你想说点什么吗
2,你现在知道了小村庄的最终下场。假如让你回到当初的小村庄,你会怎样做
3,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破坏环境的人 又有没有保护环境的人呢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的对比,揭示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再一次回到这个小村庄以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词语。
1、出示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2、抽读
二、初读(自由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
(一)原来的村庄是什么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村庄给你的印象是怎么样?
2、品读句子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自由读、指名读)
(1)品读,读出小村庄的美丽。教师相机板书:美丽、森林、村前、天空、空气。
(2)闭上眼睛想象:这么美丽的除了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外,还会有什么?(青草、白云、小鱼、白云等等)
(3)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呼吸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
(二)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
1、就是这样美丽的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
生1: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冲走了。
生2:小村庄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2、如此美丽的小村庄没有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
(三)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1、如此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没有了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读2-4自然段,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最后形成本组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
2、品读2-4自然段(汇报交流)
(1)村民是怎么对待这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的?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自由读句,问: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人们想砍树就去砍了,很随便。)
②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A、“拎”:
a)如学生直接讲明原因,则:你抓住了这个“拎”字,体会得多么细腻!
B)如学生未能讲到“拎”:则教师引导:你能给它换个词吗?(“拿、抓、捡”等等)
C)这么多词都可以,为什么偏偏作者要用一个“拎”呢?
d)“拎”起斧头更能说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
e)指名读。
B、“谁……谁”:你能给这些“谁”取取名字吗?(指导品读,加深体会:不论是谁都可以上山砍树,而且砍树的数量不限)
a)村东头的王叔要建房,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b)隔壁的张大伯想造犁,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C)老李头的小儿子结婚要做家具,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C、“一棵一棵”:指名读(师:是啊,抓住重点的词语去理解句子,进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我们品读句子的一种好方法,你这“一棵一棵”仿佛砍在老师的心上!)
(2)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②读懂了“砍掉了许多树”或者“多”,从哪里看出来?
③“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指名读
④这“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都是些什么呢?(桌子、椅子、斧头、犁)
⑤这么多的东西,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⑥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和柴烟,还会变成什么呢?(变成了……变成了……)
(学生可能回答:变成了木桥、小船、等等)
让我们最后来读读这个句子吧!齐读
(3)大量的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大量的树木被村民手中锋利的斧头砍伐,山坡变成了什么样子?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指名读,生评:你觉得他什么地方读得最好?(可能为“一年年一代代”、“不断”、“裸露”等)
a从两个“不断”中你体会到什么?“树木随着时间不停地减少”、“裸露的土地不停地扩大”。
②师:一年年,一代代,小村庄里的变化就只有这些么吗?(不是)从哪看出来?(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呢?孩子们,从这六个小点儿里我们望过去,再望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对比原来村庄的美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树木不再郁郁葱葱,变得越来越少;河水不再是清澈见底,变得混浊变黑;天空不再湛蓝深远,变成茫茫一片;空气不再清新甜润,不断被污染……教师相机擦去黑板上的板书:森林、村前、天空、空气、美丽)
③师:在人们不断挥舞手中的斧头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山坡上的土地不再有绿色的树木做衣裳,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
(4)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那个雨水奇多的八月,灾难降临到了这个小村庄。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①问:“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你能把“没喘气的大雨”读出来吗?
大雨接连不断地下,一刻也没停。 “……下了五天五夜……”
②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可能回答:人们呼救的,婴儿啼哭的,洪水冲击的咆哮声……)
(5)一场洪水过后,小村庄怎么啦?
①“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什么呢?(出示:__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_没有了……的句式,指名说)(从课内的到课外的)
②师:各式各样的工具(没有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没有了),优美的环境(没有了),眼前不错的生活(没有了),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没有了),什么都_____(没有了)。
③学到这里,孩子们,你们的心情是怎样呢?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最后一段。
④是啊,我们感到心情沉重的同时也会感到惋惜,假如你遇到灾后余生的小村庄的人们,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请以下面的格式写写你的感受:假如我遇到灾后余生的小村庄的人们,我会对他们说:
⑤全班交流: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如果(人们)不是乱砍滥伐,原本可以为村民们带来财富和幸福的生活。
(老师觉得你真了不起,你还知道,只有过度的砍伐才会造成灾难!)
早知道这样,你们就不该乱砍乱伐。
(我听出了你对他们表示惋惜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谴责。)
你们应该边砍边种,砍得少种得多,就不会被洪水冲走了。
(多有远见呀!多好的建议啊!请你一定要把这个建议告诉幸存下来的村民!
你们要吸取教训,一定能让美丽的小村庄再次回来!
(我相信经过你们一年年一代代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再见到那个美丽的小村庄!)
(世界上多几个你这样的环保专家,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教学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致使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最后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整个村庄被洪水卷走的故事。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抓住村庄前后变化的对比,凸显情感落差
首先让学生品读第一段(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边读边欣赏小村庄先前的美丽。引: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让学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读书,感受小村庄先前的美丽。再展示课文后部分对比,问“同学们,美丽的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在他们谈完感受后,再出示最后一句,让学生试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小村庄的变化,与课文前部分形成对比,凸显情感落差。
二、以“留白”为契机,挖掘文本含义
这篇课文中有许多隐性的语言文字,作为文本的“留白”,如果能够好好地利用它们,孩子们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将更加透彻和深刻。在交流、理解的五个重点句的教学中,我都比较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联系,也比较注意抓住文本内部隐藏的信息和“留白”,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理解文本词句深层次的含义。比如“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中的省略号,孩子们可以读到很多标点里所隐含的东西;比如“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中的“什么”究竟指什么,让孩子自己来填补书本中的空白,看到文字里的,联想到文字外的,使孩子对留白的理解适时地和画面达成共鸣,进而促进对文字的理解和意义的把握。
三、以“朗读”代解说,体验语言文字
首先,我采用复习词语并运用词语说句子的方法复习前面的第一个自然段,既作为对第一课时学习的检测,这样的复习方式也更符合一篇“故事”的特点。而这种方式由于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的思路也更加活跃,之后的学习和理解也更加多元。
在教学几个重点句时,我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后都不忘让孩子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一读句子,每一次的朗读以文字的解读为基础,同时也把对文字的理解推到了新的高度:在朗读中体会两个“不断”,在朗读中理解三个“变成”,在朗读中目睹那“没喘气的大雨”,在朗读中经历漫长的“一年年一代代”和“多少年多少代”。
四、以情动情,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最后一个环节我通过小练笔旨在使学生从文中受到启发,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后已经认识到了要保护树木,不能乱砍乱伐,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道理。但是在让他们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几句话,并提出环保建议这个环节时,由于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加上词语积累不够,所以口语表达也就不流畅。因此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必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