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优秀3篇)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优秀3篇)》

时间: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及创新 篇1

2.1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适应度慢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叙述性,都是些基本概念,专业术语,对刚进入中医大学的学生来讲,单靠认真死记书上讲的内容,脑海中没能及时跟进哲学思辨,去接受抽象的基础理论肯定消化不了,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产生畏难情绪。

即使靠机械记住的,也不能在临床实践中做到举一反三,甚至好多的学生是差不多学完了整个中医学科的知识之后,才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有所了解。

2.2教学理论与实践分割独立,前后不一致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临床实习只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检验前期教学的效果,被割裂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阶段,因此,在内容、目标上与理论教学难以保持前后一致,导致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用于临床实际问题运用效果不佳,科研能力明显不足。

2.3 教学模式枯燥,成效不明显中医基础理论文字古奥,内容博大精深,学生真正透彻领会抽象的术语、概念、学说并不容易。

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过程中容易出现枯燥、单调和生硬,学生主动学习性差,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易丧失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对中医学知识的理解。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及创新 篇2

仅靠“老师教,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必须要在实际教学任务中,针对现象找到良好的教学办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结合临床病例,基础理论知识倒置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不能够理解的概念术语如何连贯运用,可结合临床病例倒置教学。

如讲授“肺主行水”名词术语,可先拿出临床病例:某女,咳嗽咽痛发热4天,热退后出现一身悉肿。

并提出问题,咳嗽为什么会产生水肿。

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后,得出结论:咳嗽乃肺气失宣所致,而肺气的宣发肃降与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密切相关。

继之紧扣名词术语的定义,强调正是由于肺气宣发失常影响到水液代谢,水液停留于肌肤,发为水肿。

如此这般的,学生便能深刻理解到抽象知识的理解,易于掌握。

3.2循循善诱学生开动脑筋,活学活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课堂中,留下少许时间,给出接合本次课堂内容的一些病案,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进行现场模拟诊断治疗,分析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内容,给出药方,然后再进行课堂讨论,总结复习巩固。

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临床辩证分析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培养学生学习人文知识,充分利用知识迁移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与中医有关的哲学、人文等书籍,充分利用知识迁移,将所学的多种学科知识运用到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思考理解中,来掌握中医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性,认识并接受抽象思维的中医学习方式,确保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4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积极灵活运用启发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有效结合多媒体,通过课件、光盘、动画等多重视听效果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如脏腑经络,可通→←过动画片播放各经络循经走向,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加深印象。

3.5借助现代医学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利用中、西医学的统一性,通过比来学习,来研究对于相同的生理及病理现象,中、西医学则会发现共同点及不同点, 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认识中医理论的特殊性。

4结束语

总之,“学无定法,教无定规”,中医基础理论是构筑中医药学的基石,认真研究每种教学创新方法特点及内容,并融于教学过程中,才能保证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能较好的传授给学生,为后期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l] 王蕾,李春英,张炎,等。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调查情况分析[J].中医教育,,19(6):23.

[2]赵智辉。互动式教学探讨[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4):l

[3] 刘道清,周一谋。中医名言大辞典[M].北京:中原农民出版社,1991:630-637

[4] 孙元莹,刘丹卓,王暴魁,等。西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探讨。山西中医, , 23(2): 73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十二经别 篇3

基本概念 基本特点 基本功能 循行部位

经别,即是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就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经脉,是十二经脉中最重要的支脉。由于其与一般经脉不同,但又包括在正经系统之内,所以称之为别行的正经,简称为“经别”。

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进行概括。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而“别出”,称之为“离”;其次是进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之为“入”;然后是浅出于体表,称之为“出”,并上头项、头面部。但是,阴经的经别和阳经的经别在其最后浅出体表时有所区别:阳经的经别从体腔内部浅出于体表到头顶等部位时,仍并入十二经脉中与其同名的经脉中,而阴经的经别则不再归入于同名经脉,而是同与其有表里关系的阳经经别合流,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之为“合”。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同时,阳经的经别在进入胸、腹之后都同其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发生联系,足三阳的经别还都经过心而上循头部;手三阴的经别从腋部进入内脏后,都经过喉咙而上达头面。

十二经别的循行布散部位范围较广,有些部位则是十二经脉所不及之处,因而在生理、病理及治疗等方面都有其一定的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为:

l.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2.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和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3.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部的联系。

4.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5.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1.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一合)

· 足太阳经别:从足太阳经脉的腘窝部分出,其中一条支脉在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上行归属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后散布于心脏内;直行的一条支脉,从脊柱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脉气仍注入足太阳膀胱经。

· 足少阴经别:从足少阴经脉的腘窝部分出,与足太阳的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在十四椎(第二腰椎)处分出,归属带脉;直行的一条继续上行,系舌根,再浅出项部,脉气注入足太阳经的经别。

2.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二合)

· 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经脉在大腿外侧循行部位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毛际,同足厥阴的经别会合,上行进入季胁之间,沿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而上达肝脏,通过心脏,挟食道上行,浅出下颌、口旁,散布在面部,系目系,当目外眦部,脉气仍注入足少阳胆经。

· 足厥阴经别:从足厥阴经脉的足背上处分出,上行至毛际,与足少阳的经别会合并行。

3.足阳明与足太阴经别(三合)

· 足阳明经别:从足阳明经脉的大腿前面处分出,进入腹腔里面,归属于胃,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过心脏,沿食道浅出口腔,上达鼻根及目眶下,返回联系目系,脉气仍注入足阳明本经。

·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的股内侧分出后到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贯通舌中。

4.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四合)

· 手太阳经别:从手太阳经脉的肩关节部分出,向下入于腋窝,行向心脏,联系小肠。

· 手少阴经别:从手少阴经脉的腋窝两筋之间分出后,进入胸腔,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在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相合。

5.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五合)

· 手少阳经别:从手少阳经脉的头顶部分出,向下进入锁骨上窝,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腹中。

· 手厥阴经别;从手厥阴经脉的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分别归属于上、中、下三焦,向上沿着喉咙,浅出于耳后,于乳突下同手少阳经会合。

6.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六合)

· 手阳明经别:从手阳明经脉的肩髃穴分出,进入项后柱骨,向下者走向大肠,归属于肺;向上者,沿喉咙,浅出于锁骨上窝,脉气仍归属于手阳明本经。

· 手太阴经别:从手太阴经脉的渊腋处分出,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