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反思 > 美术教师教学反思(9篇)正文

《美术教师教学反思(9篇)》

时间: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美术教师教学反思(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美术教学反思 篇1

这一堂课在四年二班上的时候采用了观察写生的方法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但发现这方法并不能完全让学生掌握草的各种形状及穿插的关系,难度太大,问题得不到解决,只是停留于形式,学生画完后还是有很多困惑,但学生对作业形式非常感兴趣。在本课中我采用了长卷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共同完成作业。但课堂气氛没有我预期的效果好,学生显得有些呆板。

课后我经过反复思考和酝酿,在其他几个班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我把观察草叶的形状放在课前让学生自己观察,课堂中进行交流,这样既能很好地解决草的形状问题,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能更广的知道草的形状。还设置了“百草园”这样一个情境,贯穿课堂始终。在解决草的转折问题上,我采用了观察实物的方法,在师生的共同探讨下,了解草叶的转折的画法。然后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去发现草的各种姿态。接着进行了改画练习,通过帮助老师解决难题来学习遮挡关系,设置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感觉到遮挡和层次问题是一个非常容易的,而消除学生的畏惧的心理。草丛是非常神秘而又充满乐趣的地方,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身临其境,自主的寻找草丛中的乐趣。

美术教学反思 篇2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在色彩调配知识的教学中,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刚接触调色,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高中美术专业教学反思 篇3

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为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要让学生接受我,自然而然就接受了我的教学,并能主动的参与。初中的学生已经形成较为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的主张,“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要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要让学生觉得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把完成美术作业看成一项艰巨任务。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学生中的一分子,和学生一起参与作品的完成和讨论,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把他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体现出来。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如在上《雕塑》一课,这课的重点是教雕塑的用途,材料,以及如何制作圆雕。为了使学生在学之前能对课堂兴趣,第一节课我用多媒体展示并介绍了“中国雕塑与外国雕塑”让学生参与,通过欣赏,分析说明不同时代的雕塑的不同之处,再比较得出结论。课堂上同学们观察很仔细,他们对老师出示的一些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雕塑很感兴趣,学生的问题很多,有关心作者的,有关心年代的,甚至还有同学对它现在的处境很关心,课堂气氛很好。因此我觉得像这样的课前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它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

也是《写生素描》一课,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写生的取景构图。最后从学生中找出几位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同学出来当模特,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给模特摆好坐姿,坐好后,以真人为例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美术作业是在课堂中完成的,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下讲台对学生个别指导、指点。对学生的作业,给予一些赞扬,对绘画中有创造性的学生给予肯定,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节优秀的美术课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变成学生体验情感、感受快乐的学习。特别在美术课上可以采用导向的问题,如:开课可以问“你喜欢什么?”“你想不想做什么”,或者是教师讲故事创设情境氛围。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如今多媒体课件的设置,也把音乐的感情色彩很好地融入到美术的教学课堂上来。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在导入环节,静态绘画过程中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学生情绪和促进绘画热情的积极作用。

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也同样是一个常用但常新的教学手段。每个孩子都很有表演欲望,渴望展现自我。主动活泼的游戏能吸引孩子们自觉参与又能为孩子们提供成功的机会。

每节美术课都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其实,教学资源可取源于教师本身,取源于教材,取源于学生已有的资源和学生的原有经验。充分的展示教具也是丰富美术课堂一个必备内容。美术是个直接的视觉刺激,教学内容采用直接立体的展示比较,再通过解说与感受,其教学内容比学生就一本教材的自看自画来得更能打动人心。

美术的教学资源可以直接来源于生活,大自然,乃至教室或学校里。往往最贴近学生的资源就最能使学生接受和亲近,在身边的小事物中感受美丽,创造美丽,会使学生有更多惊奇的探索和发现。 美术课中,学习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学生的座位可采用四人围坐,教师可把先进的教学设备带进课堂,如用相机留住学生瞬间开心的表情。这样越来越多的小组合作形式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课堂上出现“热火朝天”的这样一个互动的场面,并且在其中也尝到了取长补短、各尽所长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也除了是一个美术教学内容以外的一个集体情感的培养。

我认为在高效美术教学课堂中要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在课上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并实现高效的学生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是上好一节高效的美术课的中心也是关键。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品德,及生活习惯。美术课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他们的身心技能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美术的教学反思 篇4

1、按照不同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小学生各个年级有着不同的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这时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认识兴趣以一定的情境性为特征,只有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低年级学生有学前期进入学龄初期由于从松散的家庭生活或者从欢乐的幼儿园生活进入正规的学校生活,这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前迥异的作息制度,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

2、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作画,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对象后,有个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色彩方面则多凭主观映像。因此,指导儿童观察和向儿童指出观察任务时,首先让其观察形状,当纸面上画出形状再考虑着色。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3、培养兴趣勤学多练。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应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施教。好比一株树苗,使这株树比其他的树的生长得更高大,秘诀就在于每个年龄应具备经验常识,在每个年龄必须完成起年轮的正常发育,然后由下一个年轮延续。所以以往传统美术教育所采取填鸭式方法来督促他们,只会忽略当年所应具备的经验常识,事后再想弥补已使年轮变形,无异于拔苗助长。

4、创造新型的师生双边活动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了愉快教育这一教学新方法,又针对低段学生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缺少韧性心理特征,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所以在上小学美术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上课时,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5、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专职教师我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就是雷同。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

这些就是我这些年的教学心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使它们更加完善。

美术教学反思 篇5

一提起孔雀,大家就会联想到孔雀开屏,非常的美丽。小朋友到动物园看到孔雀开屏,都会觉得很漂亮,很神奇。于是我就设计了关于孔雀的的美术活动。但因为小班孩子因为小肌肉发展的实际情况,还没有掌握用线条表现孔雀形象的技能。因此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色彩颜料以及辅助工具,用手指蘸上鲜艳的颜色点画孔雀的羽毛,是一个有趣的色彩游戏,能使幼儿在玩色的'活动中,充分地享受美的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整个活动,活动效果较好。

由于是手指点画,课前准备是比较繁琐的,每组必须有四种以上的颜料,让幼儿按意愿选择颜色进行点画。桌子铺设桌布,以免孩子将颜料弄到桌子上,不易清洗;每位幼儿必须有一个清洁的抹布,让孩子在蘸另一种颜色时,清除手上的颜料,以免将其他颜色混入。提醒轻轻蘸颜料,不吵也不闹,保持桌面和衣服的干净。

在教学中,我通过猜谜语导入活动,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观察图片中知道孔雀开屏时最美丽的。通过讲解让幼儿深刻了解如何点画,在完成点画的同时,可以进行添画,让画面更丰富。

本次活动主要以幼儿喜欢的五颜六色的颜料为材料,以手指为作画工具,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在作画过程中,让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的材料作画,有的幼儿没有一排紧挨一排的作画,而是把孔雀的整个尾巴都装饰满了,我对他们的作品也表示了肯定,这样,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

美术教学反思 篇6

摘要: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展示自己的机遇。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次改革中实现“蜕变”。作为一名艺术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完善自己的教学。在一阶段的艺术教学中,我深切体会到身为艺术教师首先必须进行三个方面的转变,我把他总结为“三态”。

关键词:新课程;艺术;教师;情态;语态;形态

艺术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种新型课程,它是在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构建的一门综合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就是要告诉孩子,艺术并不神秘,并不遥远。怎样唤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教法与引导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艺术课一阶段的教学、探索,我把它总结为“三态”。

1情态

长期以来,老师们在韩愈老夫子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影响下,每个老师都模式化为一个“领导者”了。身为“领导者”,自然就想着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听自己的,自己必须强于学生,这样才“师道尊严”。本来该属于孩子的金色童年失去了灿烂的光辉,本来该洋溢在孩子脸上的笑容变成了未老先衰的沉重,本来孩子灵动的双眼化作了呆滞的一潭死水。新艺术课程的诞生使原本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变的活泼而又丰富,既有感性认识,理性反思,又具心灵感悟,让学生在掌握学科能力和品位文化的过程中建立一种对艺术的感悟,而不是单纯的唱歌、画画、跳舞、表演,让学生在艺术的感召下迁移学科能力。所以,我们不应再把自己局限在三尺讲台,而应饱含情感,充满激情,与学生一起投入艺术所创设的情景之中。怎样才能为学生开设令人陶醉的艺术乐园?我在《中秋节》这一课上,尽情让学生充分体验节日的氛围,感受节日的意义。我首先深情地演唱了一段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同学们已被深深地打动,轻声跟随着节奏唱了起来。当谈到中秋的情感与色彩时,他们思维活跃,讨论热烈:认为“中秋节”有甜蜜,有伤感,所以色彩应该很丰富。A组学生认为中秋节是团聚的节日,应用粉红色,桃红色,表示甜蜜,幸福。B组学生认为中秋佳节,是丰收的节日,应用黄橙色。C组学生认为“中秋”也是常娥与后弈分离的日子,充满了无耐、幽怨、哀愁,所以,用深深浅浅的蓝与紫来表达也不为过……小小的课堂,就象一个演讲台,气氛异常热烈,同学们在讨论中感觉到中秋节是最具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除了用色彩表达外,诗歌则不失为一种美好的表达方式,当我们师生共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时,我身边的一位学生不经意中拉住了我的手,眼中含着感动的泪水。此时此刻的我仿佛沉浸在与亲人团聚地幸福之中,眼前的孩子是多么真诚、可爱、亲切,我感到人间充满了真情、热情……我们在亲密的合作中体验到了艺术的魅力。可见,教师的情绪相当重要。当教学活动需要温暖、柔和、优美的情绪时,教师应先用自身的平和、深情、充满爱意地“发出信号”去感染学生,当学生的情绪高涨,到了将无法自持时,那么,教师必须“冷静”。只有当教师与学生一起产生和谐“共鸣”时,学生才会被你的“情”所打动。教师的情态随时都处在被学生的感知过程中,当你微笑,点头,轻拍学生的背或握拳以示鼓励,赞赏或又扬眉,摇头时,“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更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欣赏的热情,让他们想说,敢说,畅所欲言,尽情领略艺术的魅力。

2语态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一个“情”和“美”字。课堂教学中,精练的语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言中让学生感受激情,在表演中让学生动情,从而使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并富有激情。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声音把学生带入艺术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为之动情。比如,在《走进大师》这一课中,为了介绍了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在背景音乐(《伏尔加船夫曲》)的伴奏声中,我满腔悲愤地朗诵着诗人涅克拉索的诗句:“到伏尔加河边去,是谁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呻吟?这呻吟声像是一支沉痛的歌曲,那就是纤夫们在痛苦地行进。”婉转悲切的语调立刻把学生们带入了那遥远的19世纪沙皇统治之下的俄罗斯——伏尔加河畔,一群衣衫褴褛,蓬头诟面的纤夫们,顶着烈日迈着沉重的脚步,擦着地皮艰难地行进着。鲜活的艺术形象展现在同学们眼前,他们心潮澎湃,怒目圆睁……我注意到他们的小手都拽地紧紧地,满腔悲愤,他们为纤夫们的命运表示不公,他们对沙皇的统治表示痛恨!当《伏尔加船夫曲》再次响起,“哎嗨哟,嗬……”沉重的歌声中同学们模仿着纤夫的形象拿起了身边的绳索,勒在肩背上,迈开了艰难的第一步。歌声忧郁、深沉、浑厚、有力!画面赤黄的色调弥漫着一种焦躁,凄凉而悲壮!学生们深深地体会到纤夫的生活是多么苦难,他们忍辱负重,坚韧不拔,踏平这世界的不平之路!这种身临其境的艺术实践给学生创造了鲜活地生命体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含义。这就是精练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许多学生缺乏信心羞于表现时,教师说一句鼓励性的语言更尤为重要。在《健与美的丰采》一课中,我曾设计了形体创作这一环节。“同学们,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伟大的,我们班的同学都比较有个性,有才能,下面就是你们展现自我的时候,让我们共同领略你的丰采。”话音未落,同学们早已摆出各种各样的健美姿态……教师正确、适当的评价语言又能使学生充满信心,激发广大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成为美的创造者。

3形态

教育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最终目的。马克思主张培养“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的全面发展的人。现在,艺术教育的综合化为人才培养,学习渠道的多样化提供了保证。越来越多的教师敢于打破传统的“秧田”式课桌椅摆放,尝试让学生以小组(友情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在我国的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对合作学习的阐述,“独学而无有,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中讲究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可以增加学习效率。这种“合作学习”在现在的艺术教学中为天性好动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演机会,虽然偶尔会让课堂纪律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但只要以学生为主体,达到体验感受艺术的目的,教师以一种亲切、自然的教态,多一个鼓励性的微笑,多一次肯定的颔首,多一个表扬的动作,课堂上学生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显示自我的才能与个性。期末时,陈开灵同学说:“没想到艺术老师是那么亲切,自然,上课时如沐浴在和暖的春风中……”。同时,鼓励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欣赏与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艺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组织学习活动时,要以提示、设疑、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例:在介绍喜剧艺术大师卓别林这一课时,我先组织学生完整地欣赏影片《城市之光》,并设疑卓别林的形象?卓别林的表演风格等?要求课后学生们分组搜集有关卓别林的资料以备下节课的抢答活动。在第二节课中,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抢答异常激烈。题目的设置由简至繁,由浅入深,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答题的机会并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在最后评选“模仿秀”时(模仿卓的形象或哑剧片段),他们热情高涨,纷纷要求一展自己的模仿才能,每一个“模仿者”都迎得了阵阵掌声。同学们通过欣赏、搜集资料、理解、阐述、表演等这一学习过程了解到卓别林机智、幽默、具有讽刺意味的表演风格并体会出他善良、真诚、坚强、对艺术充满了热情,执着!现在,每次轮到上艺术课时,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赶往教室,因为又可以和好朋友坐在一起畅游艺术世界,可以说没有一个同学创作的作品是相同的,没有一个同学的感受是一样的,学生正是用自己喜欢的艺术的方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甚至有一次我在批阅小组作业时竟然发现在落款处出现了文案、策划、设计思想等专业词汇。由此可见,小组合作的方式、灵活多变的教法、亲切自然的教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相互间的合作团结精神,还可以调动对新事物、新问题、新知识的探索兴趣。

美术教学反思 篇7

本课是运用纸板漏印的技法,设计制作一枚藏书票,表达自己对书籍的热爱之情。对于藏书票的概念,学生可能不太理解,所以在导入环节时,选择了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讲解了藏书票的含义——“自有文字以来,著书立说就成为文人的一大快事,读书、藏书自然也就成了一等雅事。为自己的藏书制作一张画片,写上名字,表明收藏,以示拥有,也表达爱书之意,这样就有了藏书票。藏书票被称为‘微型版画’,在藏书票上通常印有国际通用藏书票标记或者‘某某爱书’等字样。”

在了解了藏书票的作用之后,同学们相互介绍了一下自己喜爱的书籍,请学生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图案概括自己喜欢的书籍的主题呢?然后欣赏课本中的范例,了解每幅画的`主题内容,总结出藏书票的题材常以人物、动物、植物、文学故事、日常用具、玩具等等,都可以是藏书票的题材。在了解了是什么?做什么?下面我们去探索怎么做?

四年级的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了,但第一步和第二步是容易出错的环节,在设计画稿时,应注意把图案分成部分,这样刻的时候就不会是一片空。另外设计画稿时,不宜画的太复杂,可以联系剪纸刻上的技法,对于初学者来说,简洁大方的造型更容易把握。

从学生的作品中看得出,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藏书票的制作,个别学生还存在不明就里的状况,模板全部破坏了,所以作品也不够完整。对于学习吃力的学生应该多用实例让他们了解每一步的方法。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 篇8

“老师,你看,太阳是个可爱的娃娃,真漂亮啊,我喜欢太阳娃娃。”

“老师,你看我的圆形变成了什么呀,它变成了太阳、西瓜、糖葫芦、还有小朋友的头。”

“老师,你看,我画的鱼妈妈和鱼宝宝,还有小螃蟹、小虾在河里跳舞呢。”

这些就是我们小班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美术形象。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我们则把美术活动内容设计成游戏,让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美术,对美术产生兴趣。在美术活动中他们自己去观察、去表现、去创造。

在美术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小班幼儿由于才初入幼儿园,对于美术还没有什么兴趣,再加上年龄小,手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善,不能很好的握笔,因而开展美术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我们老师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活动方式来教孩子,孩子对美术一定没有足够的兴趣,所以作为我们老师应该根据小班孩子的身心特点来开展有趣的美术活动,并产生有益的熏陶。

一、把美术活动融于游戏,让孩子充分感受其中的乐趣

在小班的“认识颜色”的活动中,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游戏“彩色的手、彩色的脚。”首先我们准备了几

种不同颜色、无毒的颜料,然后让孩子们蘸着颜料,在一张大白纸上印出彩色的手印,用小脚踩出五彩的脚印。我则在其间画上红色的太阳、绿色的大树等图案。活动中,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也十分投入,不知不觉知道了各种颜色的名称,还知道可以用颜料来涂抹出许多形象。

二、把美术活动融于整个教育活动中,发挥美术活动的多种教育功能

在活动中,孩子的行为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他们愿意自己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还愿意给其他小朋友说出自己画的什么,在干什么,所以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将美术活动与语言、音乐、舞蹈联系起来,在画小鸡的活动中,孩子们首先了解了小鸡的外形特点及用途,然后了解了其它常见的家禽种类,最后了解了鸡的种类,。一节美术活动下来,孩子不仅学会了画小鸡,而且还知道了有关鸡这种动物的各种知识。

孩子由于年龄小有时完成一个主题比较困难,常常要借助语言和动作来补充自己画中的不足,所以我们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美术形象。在一次贴画活动中——美丽的鱼,孩子们贴出了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鱼,接着,孩子兴奋的说起了自己的“ 创意”:“鱼妈妈和鱼宝宝做游戏,小鱼宝宝躲起来鱼妈妈找不到了。”“小鱼一家去公园玩了,可高兴了……”瞧!孩子们贴得好,说得更好!

三、美术活动的开展 ,要循序渐进

通过上课,我发现小班美术活动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逐步掌握。如教幼儿画圆的活动中,我在幼儿刚入

园时让孩子给小鱼添画泡泡,学习顺着一个方向画圆;然后再画气球,掌握色彩等知识;第三步练习画苹果,学习双向画圆法。第四步手工活动自己用橡皮泥做汤圆。第五步孩子们玩变圆游戏,如用圆变成太阳、西瓜、糖葫芦等,用半圆变成刺猬、小伞等。

美术教学反思 篇9

装饰柱教学反思(一)

本课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图片和教师示范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各种柱子装饰,使学生对柱子装饰产生兴趣,进而研究柱子的形态,结构与柱子上的装饰。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建筑中的柱形装饰的功能,理解美的设计来自于生活中的需要,是为扮美生活而设计、服务。从而,培养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装扮生活,陶冶情操。

《装饰柱》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装饰柱的组成与制作,示范加引导,启发学生在设计中举一反三,注重柱身的设计及色彩的协调。学生利用各种色彩的卡纸等容易准备的材料,在设计制作中,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教学,大多数同学积极思考,比较用心,做出了漂亮的装饰柱,但也有少数同学课前准备缺失、上课不用心、作品在剪贴连合时又不够细致,欠缺美观。反应出少数学生在材料准备和动手制作能力上仍有欠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

装饰柱教学反思(二)

在我们的美术展区中,有上一届学生制作的装饰柱作品,学生经常能看到,再加上课前给学生介绍了一下装饰柱让学生了解这堂课的学习内容,所以在课堂的一开始,在没有完全了解装饰柱及其特点的情况下,学生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开始动手做了,而且显得特别有信心。于是,我改变了这节课原始的教学设计,向学生反问了两个关于装饰柱的问题,而学生因为对装饰柱的。了解还不够,所以被我提出的问题给问住了。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就围绕这两个问题——装饰柱的特点以及手工制作装饰柱的要点进行了重点学习,而学生因为有了刚才的表现所以也学得比较认真。在这节课总结的时候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通过课堂学习,你制作的装饰柱与你之前对装饰柱的了解还不够时想法有区别吗?那种更加符合装饰柱的特点?学生对后者表示了肯定,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学生应该能体会,任何创作主题的表现都离不开之前对这一主题的充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