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优秀12篇)》
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绝,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内容导航
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教案 1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教案 2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3高中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 4公开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5高中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 6高中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 7高中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 8《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9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11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教案 12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教案 1
要让学生走进文本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内容: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二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所用班级:济源一中高一年级。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实录整理、反思:卢新军
教学目标:
1.感受本文与一般新闻写作的不同之处。
2.学会新闻写作,并能在文中恰如其分地融入感情。
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新闻史上的一篇优秀作品,曾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是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要求学生要了解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取主要信息。
鉴于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一篇新闻作品,有一定的新闻知识积淀,初步具备了从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我将目标定为:通过概括比较,体会本文与一般新闻写作的不同之处,并能学以致用。
课堂实录及反思:
一、导入新课,感知文本
1、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只要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我们一定会想到一个国家,它是谁呢?
学生:日本。
老师:为什么是日本?
学生:因为它侵略过我们中国,屠杀我们中国人,犯下了滔天罪行。
老师:那么,对于欧洲人尤其是犹太人而言,他们会永远记住谁?
学生:德国,纳粹德国。
老师:因为它们同样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对吧?那么,同学们,说到纳粹德国,说到它们的暴行,有几个地名大家可能知道,在这些地方发生过任何心智健全的人都无法想象的骇人听闻的人间惨剧。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名字吗?
学生:布热金卡、奥斯维辛
老师:奥斯维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学生:这是纳粹德国的一个集中营,是一个杀人工厂。
反思:
为什么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出话题呢?因为这场战争浩劫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日本,我们刻骨铭心。同样,欧洲人民也一定记得纳粹德国。很快,学生就把镜头对准了德国,对准了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
老师:很好。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看课本并调动一切课内课外可知的知识去描述一下这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厂。
两分钟后,学生回答。
学生甲:这里有毒气室、鞭刑柱、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还有以活人为对象的实验室。
学生乙:这里有种。种酷刑,至少有400万人死在这里。
老师:显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个地方的恐怖。那么,如果让你去写一篇参访奥斯维辛的新闻,你会怎么写?
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各种酷刑、各种场景展现出来,让人们记住它,谴责它,控诉它。
反思:
已经进入正题,为什么我还要引导学生尽一切所能地描述德军当年种。种骇人听闻的暴行呢?这里面我有几个考虑:1、让学生熟悉课文,进而筛选概括有效信息。2、调动学生运用积累的相关知识,激发思维热情。3、为下面分析本文与众不同的写法做铺垫。
我个人对这个设计是比较满意的,但这个导语按常规的标准来衡量是不是显得太长了呢?
2、思考品味
老师:我想大部分记者可能都会这样写,但是有一篇名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却没有这样写,反而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作品。下面我朗读一遍,请同学们思考体会这篇新闻与一般新闻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反思:
这个问题设计是最关键的,抓住了这堂课的核心。可以这么说,我这一堂课最大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搞明白这一点。但设计这个问题时我就有所顾虑,这个问题是不是太大太笼统了,学生能够顺利回答吗?另外,我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该问题是让一个优秀学生或几个优秀学生回答呢,还是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回答呢?如果是前者,显然,那就是失败。
老师朗读文章,学生聆听。(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课本,课前我观察有课本的学生不超过10人)
二、核心问题,重点突破
老师:同学们,这篇新闻与一般新闻有什么不同?
学生有些茫然,不知如何回答。
反思:
果然不出所料,面对这个问题,学生茫然的眼神告诉我:你的顾虑不是多余的。于是,我只好迅速转变,把问题化大为小,加强引导。
老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章里有些描述特别多,如“每一个参观者……”、“还有一些参观者……”、“一个参观者……”、“参观者们……”有个体的,有群体的。那么作者为什么提到这么多参观者怎么样的语句?作者是不是一个参观者?
学生:是。
老师:那么,按照我们正常的思维,如果要写访问奥斯维辛的新闻,我们要按我们的视角去写我们看到的事物吧?写纳粹德国的种。种暴行吧?(学生点头回应: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却用了许多参观者怎么样参观者怎么样的句子,应该说这就是本文与一般新闻不同的地方。
反思:
老师引导的多了,学生得出的就少。生成和预设是敌对的双方,这是课堂教学中永恒不变的矛盾。同时,我发现即使加强引导,也是很费劲的事儿,因为学生需要真正走进文本,用自己全部的情感去体悟,才会有真正的所得。
老师:一般的新闻有什么特点?
学生:注重客观事实。
老师:注重客观事实的话,那就体现了什么特点?
学生:真实性。(学生的回答是真正原生态的回答、朴素的回答,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使其理论化。)
老师:要强调真实性,那么新闻里面主观感受应不应该多啊?
学生:不应该多。
老师:然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不是融入了许多主观感情啊?
学生:是。
反思: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更明白,也为了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我安排了新闻的真实性这个问题来作对比。绝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很容易理解的。基于此,我又临时安排了下面一个问题,相信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前面我所说的顾虑就会最大程度地不再成为顾虑。
老师:这篇新闻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但却并没有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反而起到很好的作用,同学们讨论一下有什么样的好处?
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2、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反对暴力和战争。
教学重点
参观者参观的地方及参观者的反应,了解侧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生答肥皂)对,肥皂。那同学们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生回答油脂)我们现在用的肥皂主要成分是动物或植物油脂。在二战时期德国有一种“人体香皂”,它是用人的油脂熬制并提炼出来的。有同学皱眉头了,不仅如此,当时德国家庭用的床头灯罩是从犹太人身上活剥下来人皮做的。地上踩的地毯是用犹太人头发编织的。这些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事情就曾经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今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罗森塔尔走进这个民族的苦难营……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奥斯维辛是一个什么地方?(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人间地狱、杀人工厂
这是我们整体的一个感知,哪位同学补充一下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更详细的一些材料?(生根据查找资料补充)
2、1000多座集中营,400万遇难者,这么惨绝人寰,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呢,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用文中语句回答)
没有新闻:“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还要写的原因:“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3、作者罗森塔尔源于一种内心的不安和记者的使命感,跟随着参观者走进了集中营,那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他们又有哪些反应呢?(在文中找一找)
参观地方: 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房、女牢房、实验室、照片墙、绞刑室
参观者反应:毒气室: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焚尸炉:表情茫然
死囚牢房: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惊惧万分、张大嘴巴想叫叫不出来
实验室:庆幸、羞红了脸
照片墙: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绞刑室:窒息、跪下祷告、“够了”
同学们找的很好,那从第一个地方到最后绞刑室,参观者的反应比较一下,我们发现越来越怎么样?(生答强烈)。文中直接描写毒气室什么样子了吗?直接写死囚牢房和绞刑室的样子了吗?(生答没有)那通过什么让我们感觉到它们的阴森、恐怖了呢?(生答参观者的反应,)对也就是参观者的神态和动作,这种通过描写彼事物来反应此事物的特点属于什么描写?(生答侧面描写)
三、合作探究
作者罗森塔尔跟随着游客们的脚步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房、女牢房、实验室、照片墙以及绞刑室,整个过程让我们感觉到压抑、沉重,那么文章中有没有一抹亮色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希望呢?
(根据学生找的情况,先让学生说为什么这个句子有亮色,蕴藏希望,然后一起分析句子)
重点理解:“在德国人撤退布热金卡炸毁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对比:毒气室和焚尸炉是戕害生命,怒放的雏菊花是勃勃生命的象征,将两种反差极大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
讽刺:任凭纳粹多么罪恶,依然阻挡不了生命的绽放
控诉:多少如花一样的生命被纳粹戕害毒杀
反思:不能再让如花一样的生命成长在罪恶和战争的环境里,不能再让如此的悲剧重演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这是一幅祥和欢乐的画面,这个句子和文中哪一段相似呢?(生找第一段)我们具体来看看,它们的意思一样吗?第一段有“居然”两个字,难道“阳光明媚、绿树成荫、白杨树婆娑起舞、孩子追逐游戏”这些画面不美吗?为什么作者说“不该”呢?哦,因为如今的画面与奥斯维辛沉重的历史不相匹配,因为大家对奥斯维辛过去的惨绝人寰早就有所耳闻,看到如今画面感觉有点不搭调。
那最后一段是作者参观完出来,看到孩子们追逐游戏,是真的希望奥斯维辛不要再有历史上类似的新闻,孩子们可以在自由的天空下奔跑追逐。
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从结构上我们说他们是?(生齐答首尾呼应),更突出了主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找的非常好,二十多岁美丽的姑娘,她温和地笑着。这是希望和梦想的象征,至于�
在奥斯维辛天空不应该都是灰暗的,空气也不该都是沉闷的,生活也不该都是绝望的,那一丝亮色,总让我们感到温暖,看到希望。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3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 熊文斌【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参观者神态表情变化的把握,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
【教学难点】
仔细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奥斯维辛大门图片。)
提问:这条路、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曾经这条路被德国纳粹称为“天堂之路”60几年前满载着一车车犹太人的“死亡列车”通过这条路,进入前方的那扇大门,然后下车,按男人、女人、小孩分为三群,脱光衣服,剪掉头发,送入毒气室,15分钟以后死亡。这扇大门就是当时德国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集中营里最大的一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400万人进了这扇大门就再也没有出来。德国纳粹军官还曾经骄傲的说:“绝对不会有人活着离开。”多么可笑,“天堂之路”却把人引进了一座人间地狱。
如今这里一派宁静,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会带领我们再次走入这扇大门,去碰触那段我们不愿碰触地历史。
二、感悟新闻内容
1、新闻与一般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明确:即使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的表达。
2、自由放声的朗读课文,本新闻有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事件?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本新闻并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事件。此可以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及文中的“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3、那么本则新闻重点在写什么?
明确:罗森塔尔的目光始终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
4、文中哪几段集中在写参观者神态、行动的变化。
明确:7段──完。
5、读这些段落,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
⑴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⑵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⑶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⑷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⑸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⑹ 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人们表情变化从侧面说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无法想象的,纳粹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6、依照参观者的参观顺序由老师充当解说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一下,看看这些表情的变化是由于看见什么引起的。
(出示三张集中营图片,略。)
三、句子研读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
明确: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物的美好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因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最相配。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灭绝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的毁灭。
四、课堂总结
值得令人欣慰的是:德国人对自己曾经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灵魂深处的颤抖,促使过去60年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把大屠杀视为“全体德国人的耻辱”。西德前总理甚至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下跪、祈祷:“上帝宽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歇。”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纪念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时曾提出“救赎我们的人性”。只有人性的不断被唤醒,才能遏制人性的恶,避免悲剧重演,使我们的世界永远和平。
高中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这篇新闻的结构,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理解记者的感情倾向;捕捉作品营造的反差,分析反差效果。
过程与方法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品味细节,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和艺术价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增强对遇难者的同情,对法西斯的痛恨,对历史不容遗忘的理性思考;学习优秀新闻记者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人道主义良知。
学情分析
1、学生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捕捉、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读懂作者的情感、思考。
教学难点 通过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挖掘本则新闻的价值意义。
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引领、组织下,学生通过质疑探究、合作表达的学习方式解读文本。
布置预习
1.搜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资料,小组内加以整合,完成对奥斯维辛的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工作。
2.初读文章,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师生合作完成的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①请学生用一句话对奥斯维辛集中营进行介绍。
②播放幻灯片,帮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营造学习氛围。老师用低沉、缓慢的声音对奥斯维辛集中营进行简介。
这里是奥斯维辛,有人这样描述它: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这些图片又把我们带回到半个世纪前那段黑暗的历史,又让我们沉浸在遇难者的苦痛之中。奥斯维辛解放14年后,当我们跟着作者罗森塔尔来到这个小镇,看到的是什么呢?阅读这篇课文。
研读感知
研读感知
二、研读感知
1、文章我们已经预习了,那么在奥斯维辛发生了那么多悲剧,而作者为什么还说“没有什么”新闻呢?
明确:新闻讲求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在课文第五段作者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不再是什么新闻。
引导分析:
⑴新闻的特点是什么?明确: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
⑵奥斯维辛的悲剧是不是当前多发生的?明确:不是。
⑶从文中能不能找到依据? 明确:第五段。
2、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从文中找到关键句子。
明确:课文第6段。
一是记者的使命感;二是缘于一种不安的心情,要对得起在这里遇难的人。
引导:要抓住关键词句,还要全面,不要漏掉信息。
3、罗森塔尔不仅是写作者,也是一个拍摄者,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摄取了那些场景和画面?
明确:一是奥斯维辛的现在的景象(1、16段),一是参观者参观的画面(7—15),一共三个场景。
引导:场景可能是景物描写,也可以是人的活动,那些地方写了?
明确 : 景物描写(1、16段)、参观者参观的画面(7—15)。
小结:可以看到写参观者的见闻,是这篇新闻的主体部分,那么前面的段落就是新闻的导语部分。
4、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第7—15节。
问题:参观者参观了那些地方?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
5、文章结构小结:
导语(1-3):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
背景(4-6):引 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
主体(7-15):随参观者脚步而行。
结语(16):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合作探究
1、读完这篇文章,假设你是与作者罗森塔尔同行的摄影记者,让你拍摄一部奥斯维辛的记录片,你会以什么颜色作为基调?
------大部分学生都会答冷色调、灰暗色调。
2、在罗森塔尔眼中,奥斯维辛的色彩是不是像我们同学形容得这么单一?你能不能感受到其他的色彩?这样的色彩是哪些语言带来的?
------涉及到暖色调,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
3、冷与暖,灰暗与明亮,色彩的反差使语言蕴含了丰富的意蕴,带给读者更丰富的感受。下面我们就结合语言来分析三组反差的效果,分析中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什么与什么构成了反差?②哪些语言强化了反差效果?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考和情感?
第一组: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A明媚---阴暗 嬉戏—杀戮 以集中营周围明快景物、欢乐小孩反衬当年暗无天日、惨绝人寰。
B居然,还有:意料之外,难以置信。
C含蓄表达内心哀痛、愤怒。美好的生活只有在彻底摧毁法西斯后才能享受,铭记历史。
第二组: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A毁灭,死亡-----新生,顽强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这样的景物确实让人难忘。
B怒放 不可阻挡顽强抗争 气势很盛。
C控诉法西斯戕害生命的罪行。讽刺纳粹刑罚的残暴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美好的东西不会被摧毁的。正义战胜邪恶。犹太民族没有因为希特勒匪徒的出现而消亡,人类的生命链条也没有因为法西斯的暴行而断裂。
第三组: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A微笑---凶残 希望---绝望。
B温和、梦想、微笑。
C生命的坚韧美好,不向恶势力低头。身处绝境,不放弃对自由的向往,对生命的渴望。
归纳主旨
反差手法的运用贯穿全文,成为这篇文� 像文章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在文中也反复强调没有什么新鲜事情可供报道,可他恰恰写下了这样一则新闻。你怎样理解这里的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为什么还是要写?作者写些什么?
------“没有什么新闻”是指曾经上演的令人发指的人间惨剧已成为人们遥远的记忆,现在奥斯维辛和平而安宁,没什么新鲜事。
------(主旨)作者还是要写下这篇新闻,是为了让我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这就是重大的新闻!
------本文1958年一经发表,就在美国新闻界引起巨大轰动,并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这不仅得力于他以敏锐的职业眼光捕捉到极具价值的种。种反差,更因为他所具有的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人道主义良知。
延伸拓展
当年罗森塔尔带着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写下这篇新闻史上的佳作,如果有一天你也来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你是否和他一样有非写不可的冲动?那么就请你在纪念馆留言簿上写下些什么吧⋯⋯
注意:写法可以不拘一格,你可以选择你的倾诉对象——可以是遇难者,可以是参观者,也可以是当今政要,甚至可以是纳粹分子⋯⋯
课文小结
从1945年至1958年,这13年间,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从1958年到现在40多年又过去了,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使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六十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看,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建设我强盛之中华!
公开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5
【自学目标】
1、体会以乐景写哀情、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2、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
3、理解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4、培养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5、培养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珍惜自由幸福生活、尊重人性的情感。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2、预习检测(见《高考调研》)
二、导入设计
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下,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A.M.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A.M.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带着主这个问题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 整体感知
1、本文侧重从哪些角度报道的是一件什么事?找出作者的足迹。读完全文后,你对集中营的最突出印象是什么?明确:抓住参观的见闻和感受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 可怕 悲惨 愤恨
按参观的空间顺序:
毒气室 见——雏菊 感——恐怖 终生难忘
焚尸炉 见——头发 婴儿的鞋子 死囚的牢房
感——表情茫然 浑身发抖
女牢房 见——盒子
感——惊惧 张大了嘴巴
灰砖房——羞红了脸
长廊 见——照片 微笑的姑娘
下室 见——绞刑架 跪
感——窒息
2、文章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既然没什么新� 但是我还是要写,因为基于一个记者的使命感,我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4)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样一个大主题,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高中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 6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自读课)。
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
1、阅读《我与地坛》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质疑,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朗读精选的部分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音乐《命运交响曲》,此曲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抗争苦难的激情。贝多芬也正因此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这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叙述抗争命运挑战艰辛的文章《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多媒体,作者像)
二、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文章仅仅写了我、地坛吗?(还写了母亲,多媒体)现在请同学们搜寻文章,迅速找出文中第一次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多媒体显示)
三、朗读、分析、评价
(一)第一部分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作者是“跑”着去地坛的吗?文章中如何叙说的?
(“它等待我出生……双腿”)
2.“独自”去地坛时,作者可不是挂着这般灿烂的笑容,找出文中描写第一次去地坛的
句子。(“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自己的身影”)当时他的内心感受怎样?找出关键词句。
(“失魂落魄”、“看见自己的影子”———百无聊赖,孤独,颓废,残废自伤)
3.于是我们常常能在地坛,夕阳下,月光下,看到那个凄惨伤感的身影,找一找“总是”4.作者“总是”到地坛去,这说明地坛与作者之间一定有着什么灵犀相通之处。作者由憔悴自怜、萎靡颓废走向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地坛又起了什么作用呢?先找一找地坛的特点,概括。(荒芜,不衰败,坦然)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四百多年来……自在坦荡”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
可是“不衰败”,依旧有生机,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蜂儿……片刻不息”,渺小卑微的生物尚且活得很好,这又告诉我们什么?(生命来到世界就是一种美丽,活,义无反顾)
坦然:地坛不管天气怎样,不管态度怎样,都“坦然安卧”,由此,作者悟出了什么了启迪?
作者笔下的地坛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虽然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但她以顽强的生命力依然宁静地存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荒芜但不衰败”的事实,对于一个曾为生死问题苦苦思索的残疾青年来说,肯定有所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换句话说,应该考虑的只有怎样好好活下去的问题。死,既然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必然降临的事,那么,生,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承担的义务,苦难的角色同样要有人去扮演,于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濒于崩溃而顽强自救的灵魂。卡夫卡认为幸福就是把痛苦成功地变做快乐,史铁生虽然还不到这种地步,但他至少已经扼制住了死神,并且让痛苦停止呻吟!)
作者在述说自己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所思所想,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向读者作了倾诉,并且还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吗?
(显然不是。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时,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实际行动也告诉读者,他相信的是自己与不幸的顽强抗争,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故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于是“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地坛陪伴他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在死生间进行彻底的思考和痛苦的选择,使“我”走出了阴影,坦然面对生活,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他“决定活”下来了。所以作者说:“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上述分析通过学生读议展开,教师适为点拨,注重学生感受)
(二)第二部分
(1)如果不是读了史铁生的这篇呕心沥血之作,我们很难想到自然与人之间会有如此不寻常的关系。导: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请问摆在母亲面前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难题?
配乐读 2-3段,深沉而凝重的话语。
a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儿子忽然失去了双腿,母亲又不能替代他,悲痛又无可奈何,心里忧虑太多太多
b有一个细节就写出了母亲的这种心理痛苦,“有一回……反应”,心神不定,失魂落魄(读,评)所以说母亲也在受折磨,无处发泄的痛苦——活得最苦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默默地支持着儿子,宽慰着儿子。(细节:“曾经有过…… ”)
由此可见,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3)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幺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4)再让我们去感受母亲的痛苦,母亲的坚忍,母爱的伟大!读“现在……”(音乐:满文军《懂你》)
(5)母亲给我的启示,母爱的深沉与温馨,作者更多是在“现在我才想起”,“我不知道……”失去后才倍觉珍惜,母亲走过的焦灼的路让我怀念,于是拿起了笔纪念母亲,纪念一种精神一份崇高。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回报母亲,并不要很多,只是别让等待太多,文中那一段“文稿”朗读。
四。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导: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如何对待生死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为理想而�
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苦难”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作业:以“感悟生活”为话题,课后作文。
板书: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 母亲:疼爱,理解儿子
(注定)活得最苦
意志坚韧
作者:设想
生存的启示
生,不再可以辩驳
决定活
死,不必急于求成
怎样活 承受苦难,坚忍生活
高中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 7
教学目标 :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3、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研习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上课前三分钟听乐曲,并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简介贝多芬(可让学生自己解说,师明确):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同命运勇敢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位。
二、新课推进:
(一) 关于作者: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二) 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第1至4自然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第5至7节,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第1节为过渡段。第2至3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4至第9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10节结束回忆。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我与地坛的故事);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在地坛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三) 重点鉴赏,第一部分:
1、品读文章,初步感悟
播放背景音乐《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学生自己品读第一部分。
2、提出问题,交流探究
(此环节建议:提出的七个问题,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全部给出,并可分组讨论,集中探究。)
①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 (你在与之相类似的情况你会到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
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太阳……”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可提示学生逆向思考)
③“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④“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⑤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⑥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为什么生与死?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⑦如何理解地坛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
明确:地坛已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可展开说明)
3、课上诵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并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二,重点点拔)
明确: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例析)
三、课堂小结:
《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今天我们所共同探讨的这一部分,讲述所围绕的核心就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座古老的荒芜而不衰败的地坛最�
2、写作实践:仿照第一部分写地坛的相关内容,描写一处与你的心灵家园息息相关的一处地方。(字数不少于300字)
第二课时
一、新课推进:
(一)研读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精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 (分组探讨,结合自身体验)
明确: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
(二)提练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可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述词语用自己的话概括母亲形象)
(三)提出问题,交流探究(以下提供了解读第二部分12个问题,教师可加以选择应用)
1、在第一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
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
亲?
明确: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二、课堂小结: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三、课下拓展: (可任选一个或两个拓展,作为课下作业)
(一) 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合欢树》,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 回家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高中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 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品内容与情感;理解诗歌意思,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体会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园之思;引导学生多角度鉴赏最后一个章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诗歌的整体理解和诵读中,让学生体会诗中戍卒家园之思与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基本能够独立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 理解主人公对家园之思的深切之情。
一、导
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人类历史的车轮,并不都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过,而是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诗经•小雅》中的《采薇》这首诗,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苦难的体味,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的复杂的人生百味。
出示本文学习目标。
二、读
1.学生自由诵读、翻译。
重点理解的句子:(1)岁亦莫止(2)我心孔疚(3)载饥载渴(4)王事靡盬(5)我行不来(6)彼路斯何(7)四牡骙骙(8)小人所腓(9)象弭鱼服(10)雨雪霏霏。
2.整体把握
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 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问题:你觉得诗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主要写什么内容?
要点提示:
第一、二、三、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以及军旅生活之劳苦。
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三、析
1、观察本诗前三章,看看形式上有何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2、从4-5章来看,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场面的特色。
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3、诗歌小结:这首诗表现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重点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采用了起兴、重章叠句、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起到了强化画面、音韵、情感的作用。
四、探
1、播放余光中的《乡愁》,为诗歌情境作铺垫。
2、齐声诵读,抓住重点诗句进行品读,把全诗的内容梳理分为三个阶段,采薇思归、疆场思归、归家之哀,重新回顾全诗内容。
引用渲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3、合作探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请谈谈你的理解。
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前人赏析佳句:
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方玉润《诗经原始》
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采薇》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景而情与之俱。征役之况,岁月之感,胥在言外。——钱钟书
⑵参考赏析: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春天里,微风吹拂,杨柳轻柔飞扬。——依依惜别之情
寒冬时节,雨雪飘飞,纷纷扬扬。——伤感哀痛之情
②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焦虑不堪的家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
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王夫之
③对比
时序 “今——昔”
景物 柳——雪”
人生 “往——来”
活动小结,画面再现 :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边战士,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4、背诵比拼
齐读诗歌。
教师提示要点,鼓励学生个人背诵。
齐背诗歌。
五、拓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赏析: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2、有感而发
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互相点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9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教材地位】
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此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可组合在一起,使高一学生感受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设计思想】
实现新课标下三维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结合当前时代,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提升到对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的罪恶,激起理性思考。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设想】
让学生自主寻找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教学对象】
重点中学高一学生。
【学生分析】
这些高一的学生他们有自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够也愿意表自己的感受与思想,能与同学们合作交流;关心时代发展,洋溢着青年学子的朝气。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①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②对“新闻的客观性”课前自己思考,积累感受。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认识,自然营造对纳粹愤怒氛围。
1.先让同学们分组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两组代表到讲台上向全班出示最让小组震撼的一张图片,并阐述理由。
2.让小组派代表来简要阐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
3.让学生一起默读课文,来感悟该新闻写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此时气氛沉静而严肃)
二。引导学生通过此文独特的新闻视角认知其控诉价值(整体感悟新闻内容)
1.引导学生探索该新闻的视角
①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师生间会明确为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②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探究而知,本新闻并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及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③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
④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让我们每个人都静静地想一想。
注意:此问题不要让学生回答,而是在静默中沉思。
三。对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的感悟
1.我们会发现,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
我们一起来读从P50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起至结束,哪些是客观的描述,哪些又写出了参观者内心的感受呢?(各举一例)
2.请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请同学对该生的朗读作简要点评,既加深对新闻传达出的感情的感受,又利于学生间互动交流。
3.师生一起探究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如“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用的。”而“恐惧万分”等词直接显示了参观者内心的恐惧。
4.“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同学们,你们说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
(老师表情较为严肃,特意留下一点时间空白)这个问题我们想留在课外,让我们用笔来表达,就算是表达对一个像鲜花一样生命的姑娘的追念吧。
5.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为什么要用“恳求”一词呢?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
6.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请比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与《别了,“不列颠亚”》在此的不同。
7.作为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含其中,除了在参观者的行为、神态及他们无法抑制的内心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记者的情感?
学生会找寻一些语句并加以探究罗森塔尔所蕴含的情感。
例如: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预设:学生体味:“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四。师生共同总结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预设:“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教师组织提升: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五。引导学生思想深化。
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让我们再次注观着自己搜集的图片,为在此不幸遇难的生命默哀。(沉默一分钟)
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见附件1)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见附件2),你会有何感想。
六。作业(两选一)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2.看了《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两篇新闻后,请课外自己再补充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教学后记】
学生学习后,能领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打破新闻写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写法。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被共同营造的氛围深深感染。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会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通过比较阅读《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并深入查阅资料,又从理性上对纳粹和法西斯的罪恶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对当今时代有了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10
一、说教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课,这是一篇新闻作品,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从情感到表达都堪称一篇佳作,作者运用侧面描写,通过不同的场景为我们展示了二战中犹太人曾遭受的苦难,满含着对历史的反思。
二、说学情
我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篇幅不长而且语言鲜活文本理解上难度不大,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侧面描写的烘托作用以及透过战争苦难去珍爱和平。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闻写作的叙事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细节和侧面描写,提高学生细心挖掘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内容,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
五、说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整体感知
首先,引导通读全文,找出本篇新闻作品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因为本文条理十分清晰,所以学生很容易概括出:导语(1—3)讲述现在,背景(4—5)回忆过去,主体(6—15)参观苦难,结尾(16)回到现在。
其次,根据大家划分出的部分,引导学生着重来看文章的主体(6—15)参观苦难,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体现作者情感的部分,顺势抛出问题:参观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得出: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来进行依次描写的。
最后,通过阅读概括学生可以感受到每一个参观者的感觉都是——恐怖。
通过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能够顺利的概括出文章的脉络初步体会参观者的心情,为下面深入文本做好铺垫。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
首先,引导学生在文中划出参观者在参观不同地点时的动作和表情。
比如学生可以找到:毒气室、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其次,根据学生的答案,我将设置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两个问题,(1)通过我们刚刚找到的那些句子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参观者怎样的心理状态?(2)思考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去描写这些地点,而是通过参观者来表现集中营恐怖的。
引导学生得出:(1)参观者无不惊恐万分。(2)这是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这种恐怖的气氛,比直接去描写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大,读者便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参观者的情境。
最后,引导学生回到开头的部分,作者连用四个“不该”,体会其中的含义有哪些。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将奥斯维辛现在的美好与奥斯维辛过去的痛苦相联系,用“不该”二字进行连接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上的奥斯维辛与现在的奥斯维辛反差越大,就越让人无法接受,也暗示着读者不要忘记那个伤痛。
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环节,在学生掌握写作手法的同时,也能深入那段历史感悟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进而激发学生珍爱和平的思想情感,至此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延伸作业
课下我会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观看与二战相关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影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新闻写作的特例,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感受作者别样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注重情感体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运用自主预【教学重点】
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1.搜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资料,小组内加以整合,完成对奥斯维辛的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工作。
2.阅读本文,试着用一句话概况新闻主要信息,体会概括时与标题能否联系。
3.阅读中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运用刚学过的批注手法记录下自己的宝贵思想。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展示合作完成的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2.如果用一种颜色(色调)来形容二战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你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会做如此选择?
二、研读文本:
1读完课文后用一个词来概括你的感受,并加以说明。
2.如果把它作为普通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给我们传递了怎样的感受?以什么方式表达?参观者的感受怎样?在文章中的作用?
作者正是传递了一种反差,而这些矛盾的纽结处正是这则新闻的价值,每天数以千计的游览者来到这里,感受同样的恐怖,战栗,震惊,窒息,耻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以一个给有的心态每面对这一切,到底什么样的心态是该有的。
通过参观者的感受来表述,无需赘述,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震撼力,这是旧闻。
看似千篇一律的参观过程中,作者以敏锐的职业目光捕捉到许多极具新闻价值的种种反差。新闻的思想价值就非同寻常了。
引导、组织学生寻找反差,分析作用。
预设反差
色彩,环境:
灰色——绿色
阴暗——明媚
毁灭——新生
杀戮——嬉戏
恐怖——快乐
恶梦——美好
人物
灭绝人性——羞惭自省
死亡——微笑
绝望——憧憬
感情
残忍——不忍
无耻——反省
遗忘——铭记
历史——现实
最可怕的是亡国先忘史
在研究的过程中解决含义深刻的句子。
方法:小组讨论、发言
同学们找到的种种反差恰恰是新闻的细节,是作者在二战后14年,在奥斯维辛每天接待数以千计的参观者的平静生活中的“发现”,和平年代参观奥斯维辛所带给人的强烈的心灵震撼,作者向人们传达的尊重生命,珍惜和平的情感恰恰是这则新闻的价值与意义。
1.回到色彩的问题,相信大家会替罗森塔尔说出他的答案。
小结:作为读者,读这样的文字如果没有任何感受那是情感上的缺失;如果对意蕴深厚的文句领悟不深那是鉴赏理解上的欠缺;假如能够受到心灵震撼,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那就是与作者一起延续了这则新闻新的艺术生命。
三、拓展思考:今天学习此文的。意义、价值?
时间永是流逝,二战的硝烟也渐渐远去,罗森塔尔的思考,德国总理的忏悔却在提醒我们奥斯维辛是人类历史上无法跳过的一页,请将“面对奥斯维辛,我们不该……更该……”的句子补充完整,并 (200字之内)
预设:面对奥斯维辛,我们不该(忘记、麻木、逃避……)更该(铭记、反思、直面……)
学生展示
结语:余秋雨说,人类是需要废墟的,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同样,人类也是需要奥斯维辛的,没有伤疤的历史只会催生新的罪恶产生新的苦难。让我们谨以这样的思考纪念400万在奥斯维辛被无情摧残的生命。
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教案 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抓住文中语言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感情,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课外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2)、小组通过阅读、讨论,揣摩文章字句,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体会战争的残酷,培养爱国情操;
(2)、培养爱好和平的品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影片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简短画面,再现战争残酷的场面,让学生讨论战争所带来的危害,自由回答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受害人的同情从而导入课文。影片直观而形象,让学生更易体会战争的残酷,与文本语言相互融合,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起学生共鸣。
(二)质疑课题 激发兴趣
由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学生质疑的问题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则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做上记号,把想到的问题写下来。学生对课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探讨。读书思考能提高读书效率,增加对文本的了解。
(三)走进奥斯维辛 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1、交流对奥斯维辛的认识
⑴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小组代表上讲台前向大家讲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学生分组交流,有利于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取长补短。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更能深入了解战争带来的罪恶。
⑵课件展示:
展示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让学生通过这首诗歌来简单体会一下奥斯维辛的悲凉,这首诗和文章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景渲染悲凉气氛。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集中营的残酷。
2、自主学习,内容探究
⑴让学生当“导游”,老师做“游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做好“导游”解说词,同时进行文章分段,别的同学加以评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⑵文本细读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3、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