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5篇杜甫诗三首教案的相关文章。
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1
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的教学设计。
说教材
本课三首诗都是诗圣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天地间,借山川风物表达自己人生感慨的诗作。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化为泡影,国家动荡,半生潦倒,晚境更惨。悲从中来,《秋兴》抒发了人生之悲、家国之悲;《咏怀古迹》寄寓怀才不遇之悲;《登高》饱含浓得化不开的人生悲叹。三首诗都是杜诗的代表之作,文质兼美,尤其是《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以含蓄蕴藉为美的中国古典诗歌,对于高一的孩子是一种熟悉的陌生。程度稍好的孩子可能会模糊感觉到美,但难以言传。程度稍差的孩子,只能是茫茫然,难知所云。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古诗如浩瀚之洋,实现上述目标,教会学生驭船之法,让他们自己乘风破浪,应是最理想的选择。叶圣陶说“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是本课的着力点。掌握方法,分析得更准,理解得更透,读得会更动情,感悟会更深刻,受益会更多。因此,我把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作为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观决定教育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新课改的精神之所在。平等对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我把教师主导下的多层对话作为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人。让孩子从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那种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是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关注点。综上所述,本节课就是在平等对话中让学生去感受诗之美,领悟诗之情,学习诗之法。学习鉴赏的一般方法是重点,汲取精神是难点。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目标。下面我具体说一下教学流程。
首先我用对联导入。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 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 草堂犹是杜陵春。学生在对工整的对联赏析中,回味杜甫穷年漂泊的一生,体会杜甫忠君念阙,心系苍生的伟大情怀。为鉴赏诗歌做好感情准备。
初读,朗读吟诵,感知韵律美。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懂句意,体会律诗的节奏、押韵的顺畅之美,并初步感悟诗中景色特点和情感内容。
再读,披词入情,感受感情美。首先让学生比较三首诗的异同。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比较中进行整体感知,几首诗互为参照,学生体会的会更准确。引导学生的比较中了解背景,把握情感,分清类别。结合课下注释,通过读和比较学生不难明白三首诗都是杜甫漂泊西南时间代表作,都表达了杜甫的人生之悲、家国之悲。第一三首是借景抒情,第二首是咏史怀古。
让后让学生用一个字分别概括每首诗的情感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深入诗词,把握情感的差别。《秋兴》由“故园心”很容易总结出 “思”字;《咏怀古迹》由“分明怨恨曲中论”不难总结出“怨”字;《登高》由“万里悲秋常作客”可以轻易找出“悲”字。情感各异,但悲以贯之。
三读,展开想象,感悟意境美。
我以以《登高》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意象分析,感悟意境美。
古人云“立象以尽意”“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的灵魂。引导学生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去体验是意象,诗歌鉴赏的关键。科林伍德说“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诗的形象,我们读者通过想象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而感受体验则是以全部身心投 入作品,心灵与心灵相沟通,感情与感情相交流,对诗人的想象活动进行再经历和再体验。
因此,在引导意象解读中,我先让学生点击这一个,就是通过抓修饰词、依据感情基调、展开想象具体分析本诗中每个意象的情感意蕴和审美意蕴,使学生明白意象在每首诗中的独特性。再由局部到整体,感悟诗中雄浑苍凉的意境美。
然后,链接那一个,使学生明确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相似性。还刷新另一个,使学生明白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迥异性。又点到面拓展,借以加深学生对意象的透彻理解。
四读,品评词句,领悟悲情美。
诗中有景有情,学生在入境之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如“悲”“客”“病”“苦恨”“酒杯”等词领悟诗人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怀,体会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
五读。感悟朗读,品悟音乐美。
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诵读是涵咏陶冶的最佳途径。我将其分三步完成:先自由诵读,用心感悟,借声传情。再配乐朗诵,在悲凉的背景音乐中个别诵读,互相点评,互相欣赏。最后,播放名家范读,在倾听中将诗情融入心田,完成背诵。
最后,归纳赏诗之法。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运用的诵读读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比较分析法等诗歌鉴赏的方法做一归纳总结,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然后进行拓展迁移,要求学生用已经归纳的方法,鉴赏《秋兴》。程序相类,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不再赘言。
(第二课时)
鉴赏《咏怀古迹》,在初读感受过程中学生对本诗类别情感已有所了解,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品读诗情,学习诗法。咏史怀古类诗作本是作者借古抒情,而我们又是在品读古人诗作,其实都是在历史中穿梭,诗人在穿梭中表情,我们在穿梭中悟情。鉴于此,咏史怀古类诗的鉴赏主要是回味的过程。回味诗之史实,了解内容;回味诗之作者,读懂感情;回味诗之感情,读透诗作。
首先,诵读诗作,回味史实。让学生诵读后,以一名导游的身份根据杜甫诗作给大家为昭君墓写一段解说词。然后互相评比,选出优胜者,班内交流。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通过写作让学生复原诗中昭君史实,通过对词句的品味领悟作者杜甫在字里行间寄寓的感情以及所运用的手法。
然后,析读诗作,回味作者。在充分理解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诗作,联系背景回味杜甫其人,比较杜甫和其笔下的昭君的相似之处,理解所寄托的感情。两相比较可以得出昭君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佩空归;杜甫才华横溢,入朝见妒;不分忠佞,不得重用;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可见杜甫实是借昭君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这也是咏史怀古类诗作的显著特点。
第三,品读诗作,读透诗情。与《登高》感悟朗读相类,不再赘言。
然后,以此课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咏诗怀古类诗歌鉴赏方法:1、史实分析法;2、知人论世法,3、比较分析法。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并且及时进行阅读训练。用高考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迁移能力。
最后以作业引导探究。
白居易云“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结合杜甫和李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个人生际遇的不同对社会苍生的情感也不尽同,从而深刻体会“老杜爱君,事前则出以忧危,遇事则出以规讽,事后则出以哀伤”的崇高思想境界。
诚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让孩子以自己的认知结构去同化,顺应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把自己融入诗境。在情感的冲击中获得境界的升华,在感性的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归纳,获得一定的规律方法。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将课堂与课外,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广泛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语文就变得生动而且广阔了,语文学习也变得深刻而且快乐了。
杜甫诗教学设计 篇2
目标聚焦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
要领提示
1、教学中要多读,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诵读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但一次次的诵读不应停留在同一个层次上,应该是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领悟,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和领悟表现出来。教师要在启发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 上,做一些朗读技法方面的指导,效果会更好。
2、有些表现重大事件,与诗人经历、处境密切相关的诗歌,要对其产生的背景有所了解,以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
教学设想
1、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进行无提问式设计,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己品味美点,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而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
2、强调朗读。古代诗文都强调朗读,但诗的朗读更应高于文的朗读,要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读出节奏,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像古人那样吟诵、吟唱。
3、要做好课前预习,有关背景材料准备充分。
实例探究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资源共享,走近杜甫
课堂交流关于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交流,将所搜集到的材料归纳整理,然后课堂发言,并补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称。年轻时举进士不第,遂各地漫游。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居长安近十年,安史之乱,逃至凤翔,见唐肃宗,任左拾遗。长安收复后回京,不久辞官,移居成都。晚年携家眷离开成都,漂泊于湘鄂一带,死于途中。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有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抱负,但因仕途失意,又历经祸乱,有志不展,生活贫困,因而能体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歌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以上内容教师可根据情况增删,但一定要为学生理解诗歌做好背景介绍。
一诗四读,理解诗意
一、吟读 ,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古诗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这些特点是由诗歌的形式决定的。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是影响诗歌朗读效果的因素。同时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一首诗的关键。《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昂豪迈。《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伤。
二、译读,以诗译诗,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来翻译古诗,译出来的`现代文最好也要押韵
《望岳》:学生读原诗,教师示范译诗:
五岳之首的泰山景象如何?
这些青山耸立在齐鲁间。
大自然的神奇秀美聚集在此,
山北山南如黄昏清晨不一般。
云层翻滚荡涤着我的心胸,
注目飞鸟入林直到看不到。
我定要登上最高峰,
举目纵观傲视群山。
《春望》:教师读原诗,学生译诗。
山河依旧而国都已经破残,
春天的京城荒树野草蔓延。
感念时事看见花草就想落泪,
痛惜离别听到鸟鸣倍觉心寒。
战火接连从去年三月烧到今年三月,
一封家书抵换万两黄金。
白头发已经越挠越稀,
简直是梳不成髻插不住簪。
三、背译
《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 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春望》本诗前四句写春城破败的景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诗人深沉含蓄的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梳理清楚了诗的写作思路,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赏读
教师示范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万金”,古代以十两黄金为一金。极力写出了难得和珍贵的程度。此句所流露的感情是常人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感情共鸣,�
学生分小组讨论,品味赏析:
1、“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设计选题,课外探究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话、花也像人一样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花、鸟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 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2、反衬是诗歌常使用的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请分析。
研究方法:
⑴ 搜集关于《春望》的资料,包括不同版本的注释、选讲、赏析、评论、背景资料等。
⑵ 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包括生平、年谱、思想、背景资料等。
⑶ 仔细研读这首诗,获得自己的感悟。
⑷ 参阅各方面的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
推荐书目:
《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
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孙育华主编《唐诗鉴赏词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贺新辉主编《全唐诗鉴赏词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陶道恕主编《杜甫诗歌鉴赏集》,巴蜀书社,1993年10月第一次第一版。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蒋兆和先生的名画《流民图》中《西望长安》,二胡名曲《江河水》缓缓响起。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各种形式反复朗读,将诗歌读熟。教师要特别强调要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中人物的感情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场面的气氛和诗歌的意境。
理解词语,复述课文。
〖师生互动,深入探究
1、作为一名女性,我对文中老妇人的儿媳妇“出入无完裙”,感受特别深刻。裙:古谓下裳,上古时代,男女服装差别不大,区分也不严格。唐代以后,妇女穿裙之风大盛,男以穿袍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后泛指衣服。为什么连一件会客的`衣服都没有?(生活贫困)为什么会如此贫困呢?(战争)
2、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同学们学过历史,请结合课下注释,谈谈这场战争。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Yè)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当时诗人任华州司功参军,管理地方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考课等文教工作),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他目睹了战乱中人民的苦难。
3、是战争使这个家庭生活贫困艰难。老妇人一家仅仅是生活贫困吗?他们为这场战争还付出了什么?(二子战死沙场 一子苟且偷生 孀妻弱子无依 老妇自请应役)
在了解这个家庭的命运的同时,进一步在语境中落实字词。戍:防守。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
4、“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可这儿连老妇人都要去应征到军中作饭,可见当时战争的激烈、残酷。有唐史为证:
陈陶之战,四余万唐军一日内为国捐躯。
潼关战役,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
邺城失利,郭子仪等率领的唐军,战马万匹,只剩三千。甲杖十万,几乎全部丧尽。
这时唐王朝急需补充兵力,重整旗鼓,诗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一点?(有吏夜捉人)
5、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 “捉人”?
“捉” 字颇具春秋笔法,说明这绝不是正常的征召,而是胡乱搜捕。这的确称得上“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捉人”也与“捉壮丁”的内涵大有不同。“人”是一般的概念,“丁”的内涵则比较具体。玄宗天宝律法规定:“制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旧唐书·食货志》),二十二岁才是壮丁年龄,而现在驱尽壮丁,及于老弱。
6、夜:为什么夜间出动?
一则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则表明县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7、从“吏呼一何怒”看出“吏”有着怎样的嘴脸?(凶恶残暴,如狼似虎)下面我们换个角度,来个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站在“吏”──一个部队的下层官吏的立场,说说他为什么“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不过是一个下层的小长官,迫于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吗?他家里也许还有妻儿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夕保。
8、这场战争不仅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给象石壕吏这样的下层长官带来了深深的恐惧。战争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造成生活贫困,劳动力急剧减少,“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据历史记载,安史之乱后,全国人口只有1690万强,比玄宗天宝十三年减少近十分之七。战乱之后,唐朝由极盛转向衰弱。
人们讨厌这种破坏安定和平生活的战争,就老妇人而言,她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怨有恨,有哪些表现?(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妇啼一何苦)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请同学们根据创设的情境,合理揣测想象老妇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老妇人是杜甫笔下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唐朝人民虽怨恨战争,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义无返顾地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战争期间,杜甫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写了一组诗,这就是有名的“三吏”“三别”。《新安吏》中泪眼婆娑的母亲送走未成年的儿子,《新婚别》中结婚才一天的妻子送走了丈夫,《垂老别》里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送走已七十多岁的老伴……
统治者昏溃招致了战乱,战乱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诗人杜甫带来了痛苦。安史之乱前,杜甫的身体是比较健壮的,据史料记载:他十五岁时“八月枣熟,日上树千回摘枣”。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从长安到凤翔投奔肃宗,只有四十五岁的他,骨瘦如柴,衣杉褴褛,光脚登一双麻鞋(《述怀》)。杜甫在战乱中生活贫困,流离失所,战乱结束了,他的身体也完全垮了。他患有消渴症、肺病,进而半身不遂,以至“右臂偏桔”,聋的是左耳,牙齿落掉了一半,视力衰退,脚也不灵便。写这首诗时,杜甫只有四十七岁,却已经象一位老人了。人民蒙受的痛苦,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刺痛着杜甫的心灵,他伫立在风中,望着前方,他忧郁的眼睛在诉说……
〖自我选题,推荐作业
1、以本诗为蓝本,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代替诗人把这首诗改写为现代短文。
提示:可以展开合理地联想,可以添枝加叶地描述。
2、学了这三首诗歌,你对杜甫的思想发展有怎样的了解?
提示:这三首诗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题材不同,背景不同,风格也不同。《望岳》写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家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井之苦,表达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写于战乱时期,但这时,诗人面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后两首其感情沉郁忧愤。从这三首诗歌来看,诗人的思想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于国于民的关注,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名师点评 (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中学 孙辉)
这是一堂较为典型的和谐教学的示范课。教师对作者和作品驾轻就熟,了然于心,对课文的赏析看似不经意而为之,其实用心良苦。教师非常巧妙地由“出入无完裙”切入,引导学生逐层认识到战争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给石壕吏这样的下层官吏带来的巨大恐惧,给作为诗人的杜甫带来的严重的身心创痛,由此串起整个故事情节。在激活练习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揣测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试图从中寻找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沉淀积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情,同学们的掌声正是对这种崇高精神的赞美与肯定。
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仅符合和谐教学的模式,更体现了时代追求的创新精神。石壕吏固然有着凶恶的嘴脸,可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换位思考,透过其凶恶看到的是战争的残酷无情和下层小官吏的无奈恐惧。诗歌一方面揭露了兵荒马乱、酷吏横征暴敛、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现实,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忍辱负重、慨然赴国的高尚情怀。“天意须君会,人间有好诗”。战乱固然使诗人写出了大量光照千古的诗篇,但战争对诗人灵与肉的摧残,对千百万生灵的涂炭,作为人民的诗人,其心灵又是何等的伤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宁可不要这一段历史,也不愿我们的人民经历战火,颠沛流离。这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气魄。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渗透。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诱导学生通过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独特的解读,尊重他们的阅读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杜甫诗》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在真实的叙述中所寄寓的漂泊天涯的落魄感以及同情百姓疾苦、为国担忧的感情。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作品,联系作者经历,感知一个饱经忧患、胸怀天下的“诗圣”形象。
说明: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其所处的时代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期,他的一生颠沛流离,贫病交加,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的诗作不仅有对个人境遇的嗟叹,还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充溢着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本课选录的三首诗,都是杜甫中后期的优秀作品。学生读这三首诗,可以从读入手,通过熟读来感知诗的内容,进而通过对诗中关键字词的品读,联系作者的个人经历,领悟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复杂感情,并且产生对诗人的敬仰之情,有兴趣诵读杜甫的作品。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石壕吏》:体会诗人在巧妙的叙事中所表达的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悍吏的谴责。
2.《又呈吴郎》:体会本诗措辞委婉、以情动人的特点,并感受“不为”、“只缘”、“已诉”、“正思”、“即”、“便”、“虽”、“却”等词的表达效果。
3.《登岳阳楼》:体会诗人在描写宏伟壮丽的景象中所寄托的心忧天下、嗟叹自身的悲愤与感伤。
说明:
《石壕吏》一诗句句叙事,无抒情语,无议论语,但寓褒贬于叙事,倾向性十分鲜明,所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于巧妙的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又呈吴郎》是一首劝诫别人的诗作,所以引导学生体会本诗委婉的措辞、循循善诱的劝导显得很有必要;同时,本诗一些散文化虚词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更加抑扬顿挫,耐人寻味,应该引导学生好好品味。《登岳阳楼》一诗以其意境的宏丽开阔为人称道,但水势浩森、无边无际的巨大景象中却有一个北望长安,涕泗滂沱的诗人,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这一点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介绍:《唐诗鉴赏词典》名句索引中选自杜甫作品中的名句约有五十多句。由此可见,杜甫确实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同时,引导学生共同回忆自己熟悉的杜甫诗作。搜索记忆库,同想杜甫的诗作。熟悉的作品有:《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赠花卿》、《绝句》、《旅夜书怀》等。激活学生的记忆库存,比较直观地体会杜甫诗作的丰富及对我们的深远影响,引发学生学习本-果选录的三首诗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了解作者生平请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杜甫的资料,明确杜甫生活的时代,大唐帝国正经历着由盛而衰的剧变,其一生的创作,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课前准备杜甫的生平资料,查阅三首诗创作的时间、时代背景、作者当时的遭遇等,在课堂上交流。一方面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提炼资料的习惯,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将作者与作品紧密地联系起来。
赏读《石壕吏》
l.整体感知:
(1)散读全诗,读准字音,疏通文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提问:初读本诗,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重点研读
(1)细读老妇“致词”的十三句话,想象老妇面对悍吏怎样的`逼问才有这样一番说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2)提问:除了老妇的致词以外,作者还在哪些诗句中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爱憎?
3.集体背诵,小结。1.(1)戍(shù):驻守某一地方。且:姑且,暂且。已:停止,完毕。
学生散读本诗,明确本诗主要叙写了一户普通家庭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
(2)诗人在诗中抨击了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同时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2.学生研读、批注:
(1)①“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②“你们家还有别人吗?”(室中更无人。)
③“你撒谎!不是还有个孩子在哭吗?”(唯有乳下孙。)
④“孩子的母亲呢。快把她叫出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⑤“这怎么行!你们家必须有一个人要跟我们走。”(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这种“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悍史的蛮横、凶悍,老妇的悲伤、凄苦。
(2)学生圈画、批注诗句,体会作者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流露的思想情感。
例1:“暮投石壕村”句中“暮”、“投’、“村’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表现了当时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现实。
例2:“有吏夜捉人”句是全诗的提纲,“夜捉”两字如实地描绘了悍吏抓了手段的狠毒,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此的揭露与批判。
例3:“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说明老百姓长期以来饱受抓丁之苦,即使到了深夜也睡不安稳,有风吹草动立刻“逾墙’而逃。
例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呼”与“啼”形成强烈对照,体现了“吏”的暴戾凶悍,老妇的悲伤凄苦,同时“一何”修饰“啼”与“苦”,加重了感情色彩。
例5:“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夜久”表明老妇哭诉、悍吏百般威逼的过程很漫长,联系前文的“暮”、“夜”更能强烈感受到这一点,同时联系“如闻泣幽咽”句,“夜久”还表明诗人对老妇一家的遭遇万分关切,彻夜难眠,关心百姓疾苦之情溢于言表。
例6:“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句既叙事又抒情,一方面照应文章开头,另一方面也是对“请从吏夜归”的补充,如果说前面我们对悍吏是否会带走这样一个孤苦的老妇还心存疑问的活,至此我们已经全然明白了结果,我们再次体会到了悍史的暴戾和人民的疾苦。
陆时雍称赞《石壕吏》“其事何长,其言何简”,诗人十分善于裁剪,在简洁的叙事中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本诗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是将“吏”的蛮横、凶悍在老妇“致词”的转折中暗示出来。
杜甫的诗可谓字字珠玑,“精炼”更是本诗独特的艺术风格,所以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之后,细细品味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品味关键字词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悍吏的凶暴嚣张、人民的悲苦无助的。当然在品读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认识体会为主,不必面面俱到,更不能任意拔高。
赏读《又呈吴郎》
l.提问:从题目“又呈吴郎’来看,吴郎是谁?
2.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吴郎?
3.提问:“又’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4.提问:吴郎是晚辈,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使用敬词“呈”?
5.自读全诗,思考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入手来劝解吴郎的?
6.上述三个角度的劝说,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虚词,请圈画并指出其表达效果。1.查阅资料明确:吴郎是杜甫的一个亲戚,杜甫把自己住的草堂让给了他。
2.这个草堂前有几棵枣树,杜甫住的时候,常有一个寡妇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但吴郎来了以后,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就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诗去劝告吴郎。
3.因为杜甫以前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处用“又”。
4.作者在这里特意用了敬词“呈”,是想让吴郎易于接受。
5.自读全诗并梳理:(l)前四句诗作者自叙以前的事,用自己如何对待寡妇扑枣来启发吴郎。(2)5、6两句委婉地指出吴郎的行为确有不妥之处。(3)最后两句指出战乱、苛税是寡妇扑枣的社会根源。
6.圈画关键词:“不为”、“只缘”、‘已诉”、“正思”、“即”、“便”、“虽”、“却”等,感受这些经常出现在散文中的虚词如今出现在律诗当中,能够化呆板为活泼,使得整首诗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与“委婉地劝说”的目的相配。从解题入手,引导学生明确本诗的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整首诗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作者对吴郎委婉的规劝,感受作者对穷苦人处境的体谅,对国家大局的关注。
引导学在在感知诗作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为了承载这样的内容,作者选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对承载这样的内容有何效果。
赏读《登岳阳楼》
l.提问:诗人登临岳阳楼时的人生境遇如何?
2.散读《登岳阳楼》中的前四句诗。
(1)要求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描绘你所想象的诗人笔下的洞庭庭的景色。
(2)提问:前四句诗中哪两个字显示了洞庭湖的景色特点?
3.散读《登岳阳楼》中的后四句诗,依据所表达的内�
4.提问:洞庭湖开阔的景象似乎与诗人涕泗滂沱的情感并不相称,对此你怎样看?
5.总结本诗的主要地位:《登岳阳楼》被评为“登楼第一诗”,现今岳阳楼上二楼正壁还悬挂着毛泽东亲笔书写的诗屏。1.反馈:根据所掌握的杜甫生平资料,可以发现这首诗是诗人辞世前两年的作品,当时他漂泊在湘江带,贫病交迫,暮冬叫节到达岳州,登上了岳阳楼。
2.(1)可能会选用“水势浩瀚”、“雄伟壮阔”、‘水天一色”、“气势磅礴”等词语。
(2)“坼”字捕写洞庭湖的千层巨浪冲裂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显示洞庭湖水的磅礴气势;‘浮”字描写洞庭湖主宰着天地万物的沉浮显示出洞庭湖的壮阔。
3.抓住“无一字”、“老病”、“孤舟”、“戎马”、‘涕泗”等关键词语来体会诗人的感伤不仅只为一己.更为遭受兵乱的国家与百姓。
4.感受作者在这里是用宏大的景象反衬自己的渺小无助,用伟岸的气势反衬自己的无足轻重,景色虽然阔大,但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沧海桑田的感触。
跟读、诵读、背读,争取熟读成诵。1.了解诗人当时的境遇,有助于体验诗人“涕泗”的情感宣泄与心路历程。
2.通过诵读、品析,去感受前四句诗所展现的开阔宏丽的意境。
3.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理解“漂泊西南天地司”的杜甫登楼看景时的独特感受。
5.通过他人对杜诗的推崇,激发学生热爱杜诗的情感,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三首诗。
在本课选录的三首诗中,任选一首诗,从一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或体会。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思路点拨】
本篇课文共三首古诗,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三首诗的理解,以及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喜好,选择课堂品读和课后自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也可选择课前布置自读笔记、课堂交流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
【练习举隅】
我们在赏读本文选录的三首诗的过程中,已经领略了“诗圣”杜甫的特点,其作品情感丰富,字句凝练。请再任意选读杜诗五首,并选择其中一首圈画批注,谈谈自己的看法。可在班中交流。
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望》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 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意境。
一、 导入
七年级我们所学的《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 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2.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陷落。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八月,杜甫从鄜(fu)州家中到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本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
三、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抵 搔 浑 溅 簪
师补充律诗的押韵问题。
四、听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师提示: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和212式。
五、学生个别朗诵、全班集体朗诵。
六、理解诗意
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的内容了吗?小组交流,参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1. 学生小组交流。
2. 说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国 破 感时 恨别 抵 搔
3.小组推举代表说出各句话的意思。
七、再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
1.本文题目为“春望”,作者在春天看到了哪些景物?
如:国破 山河 城春 草木 花鸟
2.看到这样的景色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用原诗或自我归纳的语句回答。
如:恨 感 搔更短 不胜簪 家书
3. 作者通过春望这首诗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如:感时恨别 忧国思家
八、赏析诗歌
参考角度:1.诗歌中精彩的字词句;2.写作手法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首联 对比反衬 寓情于景 颔联 触景生情 承上启下
颈联 思家迫切 引起共鸣 尾联 细节描写 忧思之深
九、探究质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
(触景生情/移情于物)
十、拓展比较
诗人在本诗中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当七年之后诗人听到官兵胜利的消息后又会是怎么的呢?试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比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教材简析:
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学习时要用心把握诗作风格的变化。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文言字词,查阅相关的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知识。
2、教师:查阅资料,准备录音机、磁带或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杜甫的《望岳》、《春望》
一、导入:
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二、学习《望岳》:
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明确:1、唐朝盛世。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4、合作探究:
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 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6、朗读背诵,并以“我想对杜甫说,诗人啊,你………”的句式,讲讲你学了《望岳》的感受与收获。
第二课时
一、阅读赏析《春望》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出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2、《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2、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创新学习,能力升级
1、学生合作讨论,完成课后练习三。并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示例:《望岳》叙写少年志,《春望》抒尽家国愁)。
2、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明确:国在山河破)
三、朗读背诵这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