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编辑帮大伙儿收集的音乐活动教案【优秀7篇】,仅供借鉴。
音乐教育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听《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聆 听 合唱曲《我们多么幸福》
表 演 歌 曲《摇啊摇》
第一课时
一、律动《两只小象》
感受三拍子
二、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教材分析:合唱曲《我们多么幸福》
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描绘了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及远大理想。
歌曲由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旋律常作跳进,给人以爽朗明快的感觉,儿童们的天真神态跃然于歌声之中。副歌为两部合唱,旋律以级进为主,优美流畅。“哈哈”的旋律音调使笑声既生动真实而又不失其音乐性,在欢笑声中,人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歌曲最后,以歌曲中惟一的上行四度跳进达到高音区 形成了歌曲的高点,表现了孩子们幸福、激动的心情。
1、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对歌曲《我们多么幸福》的理解,要求学生看课本上的歌词。
2、 教师简单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3、 复听时,可以要求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
4、 请同学们谈谈对歌曲的感受,教师可适时提示:
(1) 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像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
(2) 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3) 生活在21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以加强德育教育。
5、再次聆听“当你听到歌曲兴高采烈时用动作表示。”
三、表演《摇啊摇》
教材分析:歌曲《摇啊摇》
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2/4拍,D宫调式。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第一乐句前两小节旋律相同,音调的起伏富有荡漾的小船或睡在摇篮中小宝宝的情境。第3小节的四度跳进,在情绪上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从而把喜悦的心情释放出来。第二乐句在前句和后句中曲调和节奏运用了宽与紧缩的变化,展现了宝宝和外婆之间的亲热情景。歌曲的末句采用了换尾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旋律趋于平静,表现了宝宝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之中。
1、 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三拍子。
2、 老师范唱,学生律动体验六拍子
3、 边看书上的插图,边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
4、 听琴默唱
5、 讲解三拍子和六拍子相同与不同。
6、 轻声读歌词(接龙)
7、 轻声接龙唱
8、 指名演唱
9、 处理歌唱
10、 4小节一句跟琴模唱曲调,要求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
11、 完整唱好这支童谣。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即兴表演)。
四、课后小结:
学生能流畅的把歌曲演唱,体验六拍子的规律。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生歌曲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桑塔。露琪亚》的欣赏和演唱,让学生充分体味这首意大利民歌将节奏、旋律、曲式、力度等音乐要素和谐统一之美,感受意大利船歌和意大利人特有的热情与奔放,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产生兴趣。
2、能够用圆润、激情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现。
教学重难点:旋律中出现的变化音以及高音能够准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在《桑塔。露琪亚》的音乐声中欣赏意大利风光。请同学们通过短片,讨论所听到和看到的内容。(世界上有很多宏伟的建筑和美丽的风景,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桑塔。露琪亚》。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6页,听听这首歌都描绘了那些景色?(自弹自唱)
二、播放音乐范唱:
(学生对照歌词,感受歌曲描绘了哪些内容?)
(描绘出海面上宁静的月夜、摇曳的小船和深情的歌者。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富有浪漫而幸福的生活情趣,显示出意大利特有的民族民情)
三、初步感受,学唱新歌。
1、出示旋律,用以下旋律哼唱出自己的感受。3/455.1|177-|44.6|655-|师弹琴,生哼唱。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美”是老师突出传递给学生的,画面的美、音乐的美、语言的美,在“美”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发出美的声音,为演唱歌曲、感悟音乐打下基础。
2、学唱第一乐段。视唱乐谱,找出自己感觉唱不好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想
象美景,演唱歌词。
3、学唱第二乐段。
⑴随琴声视唱乐谱,注意抓住第二乐段的特点:高,强。
⑵边哼唱边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起伏,想一想与第一乐段起伏的方向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是从低到高再到低,象山形,而第二乐段是从高到低再到高,是山谷形。
音乐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唱歌曲,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资料。
2、启发幼儿创编四种动物走路的不一样姿势。
3、经过学习这首儿歌,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认识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四种动物。
2、四种动物的头饰若干。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小动物学唱歌)
2、进行语言节奏训练,熟悉歌词。
(1)教师:今日,有四个小动物要来我们班做客,小朋友们猜猜看,小兔子是怎样来的呀?小鸭子走路的时候怎样样?小乌龟走路的速度怎样样?小花猫走路时有没有声音?(提问时教师依次出示小动物的头饰)
(2)教师:这四种小动物走路的样貌真可爱,教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走路》,今日教师就带着小朋友们学唱这首儿歌。
(3)进行节奏训练,教师示范念一遍儿歌,然后教幼儿念出歌词的节奏。
3、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清唱儿歌,并边唱边把小动物按顺序贴在黑板上,以便帮忙幼儿记住歌词顺序。
(2)教师再次弹琴示范唱儿歌,幼儿听旋律。
(3)教师教唱儿歌:教师范唱时幼儿能够小声跟唱,提醒幼儿唱准节奏,根据幼儿学习的情景,多跟音乐唱几遍。
(4)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后,分组唱儿歌比赛。
(5)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师鼓励幼儿创编四种动物不一样的走路姿势。表现好的小朋友,教师要及时的给以表扬鼓励。
4、表演。
(1)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我的理解,边唱歌边做动物走路的动作。
(2)幼儿听音乐表演。
音乐教师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2、感受人声和乐器不同的音色。
3、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声音。
4、能够用声音编织一个简单的故事。
5、会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和《大鼓和小鼓》。
教学内容:
1、歌曲《大雨和小雨》
2、歌曲《大鼓和小鼓》
3、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一)
4、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二)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重点:
创造声音并用声音编织故事。通过创编音乐的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
对声音的联想。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教师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教具准备:
1、五个盛水的瓶子、碟子及课堂打击乐器。
2、自生活中采集的各种声音的录音带或CD。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准确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4、能创造几种声音。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设计目的:丰富学生的知识。)
3、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鱼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设计目的: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2、能够熟练朗读歌词。
3、会唱《大鼓和小鼓》。
教学过程:
1、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象,提问: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大鼓和小鼓)(设计目的:加深学生对两种乐器的印象。)
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学唱《大鼓和小鼓》。
4、听一遍录音范唱。(设计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5、按节奏准确朗读歌词。
6、听唱法学唱歌曲。
7、分组演唱歌曲。
8、边走步边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设计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一)。
教学目标:
了解〈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大意,初步找出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相应的声音。
教学过程:
1、教师看着书上的插图给学生讲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设计目的:让学生在故事中寻找声音,他们兴趣倍增。)
第一幅图:兔妈妈幸福的一家。
第二幅图:暴风雨来了,大风刮倒了房子。
第三幅图:小喜鹊在树上报信。
第四幅图:小松鼠、小猴、小狗、小熊从四面八方赶来。
第五幅图:小熊、小狗锯木头。
第六幅图:小松鼠、小猴钉钉子。
第七幅图:小白兔刷墙。
第八幅图:新房子盖好了,大家一起来唱歌跳舞。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用标准语言准确复述故事内容。(设计目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课声音的记忆。)
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身边的材料表现雷、闪电、大风及故事情节中要求表现的声音。
4、安排学生下课寻找能表现《小白兔盖新房》内容的声音材料。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二)
教学目标:
能用声音表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并在表演中担任一个角色。
教学过程:
1、学生复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与标准性。
2、将学生分成2-4组,讨论如何用声音来表现。(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自由创编能力)
3、分组到前面表演。由一位同学讲故事,其他同学用声音来表现。
4、师生共同来评价。
5、如有时间还可创编其他内容。
音乐课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各种石头及辅助材料制作石头打击乐器,使幼儿体验自制打击乐器的快乐。
2、通过操作,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石头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培养幼儿对节奏乐兴趣。
3、选择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石头。
2、各种纸盒、空塑料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棒子等。
3、与音乐匹配的节奏卡一张。活动重点:运用石头与辅助材料进行石头打击乐器制作。活动难点: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的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演奏的声音。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制作活动——介绍活动——演奏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介绍各种幼儿搜集的石头及辅助材料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师:“我们小朋友搜集了好多石头和废旧物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制作石头打击乐器,练习演奏方法。1、引导幼儿尝试用石头及辅助材料进行石头打击乐器的制作。2、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帮助。石头打击乐器制作、演奏参考:①两块石头互相敲打②将一些石头放入纸盒中摇晃③将一些石头放入塑料瓶中摇晃④将一些石头放入易拉罐中摇晃⑤将一块石头或两块石头(同时或交替)在纸盒(塑料瓶、易拉罐)上敲打等。3、指导做好的幼儿用自制乐器练习演奏方法。
三、讨论活动:a、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做的石头打击乐器以及制作方法。b、请幼儿演奏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其它幼儿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四、石头打击乐演奏。(音乐自选,以节奏鲜明为宜)a、幼儿合奏进行表演。B、互相交换石头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音乐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了解钢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及感受两种乐器共同演奏所产生的优美、高雅的旋律特点。
2、能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
1、生活经验准备:课前给幼儿观看天鹅在湖中游玩的情景。
2、材料准备:《天鹅课件》、录音机、磁带、头饰及衣饰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感受钢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
师:今天有两位好朋友想和大家一起学本领,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是谁呢?
1、点击钢琴。
提问:这是谁呀?怎样能让它发出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钢琴美妙的声音吧。
2、点击大提琴
提问:这是谁呀?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提琴的声音吧。
师:刚才钢琴的声音和大提琴的声音我们都听到了,那么他们要是合起来演奏会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吧。
(二)、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感受乐曲优美、高雅的旋律特点。
师:待会儿请你来说说,你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这段音乐是怎么样的?你想到了什么?
1、点击课件,提问:这段音乐比较适合哪个小动物在跳舞?为什么?
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听的这段音乐名字就是《天鹅》,这段音乐听起来非常优美、舒展、高雅,就象美丽的天鹅在湖中跳舞一样。
(三)、让幼儿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
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听的时候想一想,天鹅在湖中干什么?可以做一些什么动作?
1、请个别幼儿来做动作,大家一起模仿。
2、启发幼儿做一些互动的动作,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
(四)、欣赏乐曲MTV,增进幼儿对乐曲特点的理解。
音乐教案 篇7
一、预设目标
1、继续欣赏乐曲,体会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能够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感受团体合作演奏的欢乐。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
2、幼儿已经熟悉这首乐曲的旋律。
(二)物质准备:
1、音乐《孤独的牧羊人》。
2、自制打击乐图谱、乐器标记图。
3、打击乐器若干(碰铃,圆舞板,铃鼓,沙锤)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完整的欣赏乐曲《孤独的牧羊人》一遍。
提问:
1、前两天我们一齐听了一首曲子,谁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孤独的牧羊人》。
2、孤独的牧羊人在放牧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们想不想明白?(他的羊群里有大羊有小羊,刚到山坡下,他的羊看到青草一下子都跑了,大羊跑,小羊追,牧羊人这下可着了急,为什么呢?他怕羊跑丢了,于是他拿着牧羊鞭连忙追过去,你们猜他追上了没有?)我们一齐来听一听。
(二)、看图谱学习节奏儿歌,并分组经过肢体动作练习节奏型。
1、看图谱,读儿歌熟悉节奏型。
①、教师示范看图谱读节奏儿歌。
前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准备动作。
A段:(重复1遍)
大羊大羊|向前奔跑|
小羊小羊小羊小羊|快快追0 |
大羊大羊|向前奔跑|
小羊小羊小羊小羊|追0 0 |
B段:
我是|牧羊人呀|
挥起|小皮鞭0 |
我是|牧羊人呀|
挥起小皮|鞭0 0 |
间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准备动作。
A段:(重复1遍)
大羊大羊|向前奔跑|
小羊小羊小羊小羊|快快追0 |
大羊大羊|向前奔跑|
追呀追呀追上|了0 0 ||
②、看图谱练习读节奏儿歌。
师:我明白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小朋友,那你们能够帮他一齐追他跑掉的羊吗。牧羊人说了,仅有学会了这首儿歌,才能够啊。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儿歌用最快的时光学会。我们来试一试。
③、听音乐练习读节奏儿歌。
师:加上音乐来一次好不好?
2、分组练习用肢体动作打节奏。
①、一齐确定4种主角的身体动作。
师:我来看一看图谱上有大羊、小羊、牧羊人、和挥皮鞭,此刻我们要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大羊,小羊,牧羊人和皮鞭,比如大羊能够用拍腿动作来表现,谁来说一说小羊用什么动作?牧羊人用什么动作?挥皮鞭用什么动作?好的我们一齐说着儿歌试一试。
③、分组尝试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师:好我们此刻分成四组,大羊组,小羊组,牧羊人组和挥鞭组,到谁的时候谁做动作。
(三)、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并分组进行演奏
1、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
师:最终追上了,牧羊人要庆祝一下,你们瞧他还带来了乐器呢,看看都有什么? (碰铃、圆舞板、铃鼓、沙锤、)
师:大羊,小羊,牧羊人和挥鞭分别应当用哪种乐器演奏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综合幼儿提议在图谱上贴上相应的乐器图片,并一齐尝试。)
2、分组进行乐器演奏练习
①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②分组练习运用乐器看图谱练习演奏。
3、尝试看指挥分组演奏乐曲
教师跟随音乐指挥,幼儿看指挥团体演奏。
活动延伸:
师:牧羊人说今日他一点也不孤独因为有小朋友们为他演奏,他的大羊和小羊也为他跳舞呢,他还说演奏时再可加入一种乐器会更好听,你们猜猜是什么乐器,好的,下一次我就把它带来跟小朋友一齐演奏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