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教案(最新2篇)》
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采莲曲教案(最新2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采莲曲教案 篇1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教学目的
1、 会认裁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结合看图、读图,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教学难点: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 同学们大家上学已经两年了,在这两年里,大家学习了许多的古诗,谁来给大家吟诵一番。
2、 今天怎么再来学习一首。你们看!(出示荷花图)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补充荷花又被称为芙蓉(板书芙蓉)
3、 这么多碧绿碧绿的荷叶,和娇艳的芙蓉显得是多么的美啊!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与这有关的诗:由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采莲曲》(教师板书)。
4、 谁来给咱们把诗题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采莲曲》是怎样写的呢?咱们来听一听吧!
2、你们也想读了吧!赶快把不认识的生字读准,你就能读准了!快自己读一读吧!
3、同桌互读,相互指正读音。
4、指名读生字。指导多音字觉
5、指名读词卡(荷花、芙蓉、两边开、看不见、一色裁、乱入池中、罗裙)
6、学生自由读整首诗。同桌互读。
7、指名读,全班评。全班齐读。
(三)感受诗境,理解诗意。
1、 大家可真会学习啊!一下子就把古诗读准了。那咱们就轻轻地关上书本,赶快去欣赏这一湖美丽的。荷花吧!(出示荷花图,播放歌声)
2、 呀!哪来的歌声,你此时想到些什么?(一定是有人来了)
3、 咱们刚读过的古诗里哪一行能让让我们找到答案?(出示第四行)给大家来读一读吧!
4、 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好始觉
5、 姑娘来了,只听到歌声却看不见身影。这可真是乱入池中看不见啊!(出示第三行)谁能象老师这样来读一读。先练一练,再指名读。
6、 人在花中游,花在人旁走。看不清是人还是花。直到听到了优美的歌声才发觉有人来了。谁还能给咱们来读一读(指名读)
7、 读到这我不禁要问了,为什么我们听到了姑娘的优美歌声却看不到她的身影呢?
8、 难怪看不到啊!原来姑娘身穿绿色的罗裙犹如荷叶,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谁来读一读。
9、 (播放课件)感受指导朗读一色裁芙蓉向脸。
(四)领悟诗情,朗读试诵。
1、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荷叶罗裙,芙蓉人面,可真让人难以分辨,要不是突然听见的歌声,还真不知道有人来了。利用录音机试读整诗。
2、指名读。配乐。全班评
3、学生试背。指名背诵。
(五)拓展学习。
1、 出示汉乐府《江南》学生自读。全班齐读。
2、 告诉学生有关荷花的部分网站,利用课余可继续学习有关荷花及古诗的有关知识。
采莲曲教案 篇2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生词卡、钥匙的图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识字写字;学习l—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板书“钥匙”,指名读词。
2、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钥匙?你想要一把什么样的钥匙?
3、 板书“不会丢失的钥匙”,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习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送生字宝宝回家,默读课文。要求:静下心来读课文,嘴里不出声,在心里读。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5、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并朗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系、喔、哄、吱”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握”,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4—12自然段,了解“指纹锁”的特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探索兴趣;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设置疑问,激发探究兴趣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不怕丢失的钥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岚岚的钥匙弄丢了。(贴上钥匙的图片,板书:丢了)
二、朗读感悟,交流感受,探寻钥匙的秘密
1、教师过渡:手指怎么能当钥匙呢?这小小的手指真有这样神奇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寻钥匙的秘密。请同学们默毖课文4—12自然段,边读边想,将找到的钥匙的秘密用波浪线画出来,默读时不指读不出声。
2、师:同学们,钥匙的秘密找到了吗?请把你们读懂的钥匙的秘密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自学成果,教师适当点拨并指导朗读。学习4—6自然段。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们读懂的钥匙的秘密吧!手指能当钥匙吗,它能打开什么样的'锁呢?“指纹锁”还叫什么呢?
师(出示“电脑鉴别锁”的词语卡片):来,一起读一读吧!师(贴上词语卡片):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把书上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师:原来指纹锁就是用手指头当钥匙的呢!(教师贴上手指的图片)你是从岚岚爸爸的话语里知道的,你读书非常认真。同学们,这把指纹锁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们在书上找到并自己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句子)
4、师:这把锁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说一说呢?(指名答)
这把“指纹锁”和咱们平时见的锁有什么不—样呢?(指名说)
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啊!瞧,普通的锁在这儿有个什么呀?(教师边描述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而“指纹锁”在那个插钥匙的位置上没有小孔,有一个什么啊?你们瞧!这个玻璃球像什么啊?(指名答)
师:说得真好,这个圆圆的玻璃球,一闪一闪的,像宝石,像珍珠,像露珠。小花猫的眼睛,就是那样亮晶晶的。(出示“亮晶晶的”的词语卡片)
谁能读好这个词语。这个亮晶晶的玻璃球书上是怎么写的呢?把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试读)
5、学习第7—第9自然段。
师:是啊,这个像小花猫眼睛的玻璃球,正看着岚岚呢!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说:“快进来呀!”这下岚岚可着急了,她和爸爸说了些什么呢?自由读。指名读。
想想岚岚是怎样想的?想想你们平时着急的样子?(同座分角色练习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读得真棒啊!我听出来啦,岚岚十分着急呢!我们也来当当这对父女,男声读爸爸,女声读岚岚。(学生分角色朗读)
6、学习第10自然段。
师:岚岚这样着急,可爸爸却说:“别急!”让我们听听爸爸的介绍,看看怎样用指纹锁呢?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第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爸爸做动作的句子。(并反馈)
爸爸为什么让岚岚把手贴在玻璃球上?师:爸爸是不是这样用指纹锁的呢?我们看一看吧!
师:原来,岚岚的指纹被记录下来,指纹锁就是这样利用电脑识记住人的指纹打开的呢!同学们,再读读书,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刚才的画画,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做做爸爸的动作呢!
7、学习第1l、第12自然段。
①师:指纹锁识记住了指纹,就一定能用手指打开吗,请同学们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岚岚相信了吗?(引导学生体会岚岚半信半疑的心情,指导朗读)
②学生读句子,再读词卡“半信半疑”。岚岚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说。
师:你们瞧!岚岚将右手拇指往玻璃球上一按,锁舌不声不响地缩了进去,一放手,锁舌又重新伸了出来。(指导学生读好“不声不响”)
师:同学们,这锁真的被打开了,多么轻巧,多么神奇啊!
一点儿声音也没有,是不声不响的呢!(出示词语“不声不响”的卡片)谁来读一读?
师:来,让我们伸出拇指和岚岚一起去感受指纹锁的神奇吧!(学生伸出右手拇指边说边和课件中的动画一齐演示开锁的过程。)想想,我们的指纹能打开锁吗?那能打开岚岚的锁吗?
③师:瞧!“指纹锁”用手指打开了呢!可真灵啊!(出示词语卡片“真灵”)
师:你还想夸奖指纹锁呢!我们一齐来读吧!(学生齐读词语)
④师:同学们,让我们一齐来读书,分享岚岚开锁的快乐吧!(学生齐读第1l自然段)
⑤师:想一想,岚岚打开了锁,还会说什么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8、师小结:岚岚丢了一把普通的钥匙,回不了家,可着急啦!爸爸换上了一把指纹锁,指纹锁利用电脑鉴别人的指纹,岚岚就可以用手指当钥匙打开指纹锁。有了指纹锁,我们就有了一把不怕丢失的钥匙。(教师板书“不怕丢失”,井伸出右手拇指。)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师:我们的手除了能当钥匙,还很神奇呢!让我们进入汉字王国,用我们的手写出美观的汉字吧!写得好啊,汉字王国还会送你们一份礼物呢!出示 “晶、眼、拨、哈”四个字。(学生齐读)
2、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赶快和同座位的同学交流交流吧!(学生自由交流讨论,指名说。)
3、教师范写“拨”字。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展示、评议。
6、师:我刚才看了,许多小朋友都写得很好,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四、拓展知识,延伸课外
1、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对此还有兴趣,老师推荐大家到“中国锁网”这个网站去查找更多的资料。
2、师:在锁的世界中走了一趟,你们必定有不少的收获和想法吧!岚岚想请你们做个小小设计师呢!你们想为自己配一把什么样的钥匙呢?请你们发挥想象,开动脑筋,为自己设计出一把既奇妙又实用的钥匙吧!在下次的奇思妙想展览会中展示吧!
3、师:小设计师们,用你们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设计出一把新颖的钥匙吧!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创造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