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优秀20篇】》
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数学优秀教案大全,方便大家学习。
内容导航
高一数学教案 1高一数学的教案 2高一数学教案 3高一数学教案 42020高一数学教案 5高一数学教案 6高一数学教案 7高一数学教案 8高一数学教案全集5 9高一数学集合教案 10高一数学教案 11高一数学教案 12高一数学集合教案 13高一数学教案 14高一数学教案 15数学高一优秀教案 16高一数学集合教案 17高一数学教案 18高一数学教案 19高一数学教案 1
教学目标:①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
②应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可以解决:对数的大小比较,求复
合函数的定义域、值 域及单调性。
③ 注重函数思想、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思想的渗透,提高
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对数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⒈复习提问:对数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⒉开始正课
1 比较数的大小
例 1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⑴loga5.1 ,loga5.9 (a>0,a≠1)
⑵log0.50.6 ,logЛ0.5 ,lnЛ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⑴中这两个对数有何特征?
生:这两个对数底相等。
师:那么对于两个底相等的对数如何比大小?
生:可构造一个以a为底的对数函数,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大小。
师:对,请叙述一下这道题的解题过程。
生: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取决于底的大小:当0
调递减,所以loga5.1>loga5.9 ;当a>1时,函数y=logax单调递
增,所以loga5.1
板书:
解:Ⅰ)当0
∵5.1loga5.9
Ⅱ)当a>1时,函数y=logax在(0,+∞)上是增函数,
∵5.1<5.9 ∴loga5.1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⑵中这三个对数有何特征?
生:这三个对数底、真数都不相等。
师:那么对于这三个对数如何比大小?
生:找“中间量”, log0.50.6>0,lnЛ>0,logЛ0.51,
log0.50.6<1,所以logЛ0.5 板书:略。 师:比较对数值的大小常用方法:①构造对数函数,直接利用对数函 数 的单调性比大小,②借用“中间量”间接比大小,③利用对数 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来比大小。 2 函数的定义域, 值 域及单调性。 教学目标: 1、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并能理解推导这些法则的依据和过程; 2、能较熟练地运用法则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对数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问题:对数运算也有相应的运算性质吗? 二、学生活动: 1、观察教材P59的表2—3—1,验证对数运算性质、 2、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 3、证明对数性质、 三、建构数学: 1)引导学生验证对数的运算性质、 2)推导和证明对数运算性质、 3)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解题、 探究: ①简易语言表达:“积的对数=对数的和”…… ②有时逆向运用公式运算:如 ③真数的取值范围必须是:不成立;不成立、 ④注意:,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教材P60例4)求下列各式的值: (1);(2)125;(3)(补充)lg、 例2、(教材P60例4)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结果保留4位小数) (1);(2)、 例3、用,,表示下列各式: 例4、计算: (1);(2);(3) 2、练习: P60(练习)1,2,4,5、 五、回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对数的运算法则,公式的逆向使用、 六、课外作业: P63习题5 补充: 1、求下列各式的值: (1)6—3;(2)lg5+lg2;(3)3+、 2、用lgx,lgy,lgz表示下列各式: (1)lg(xyz);(2)lg;(3);(4)、 3、已知lg2=0、3010,lg3=0、4771,求下列各对数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四位) (1)lg6;(2)lg;(3)lg;(4)lg32、 数学课堂教学 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层次划分 请阐述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层次划分 知识与技能掌握应用,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要通过知识与技能来体现的。那么,什么是三维目标内容呢? 所谓三维目标是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什么,哪些些问题需要重点掌握,哪些只需简单理解;技能是会与不会的问题。属显性范畴,具有可测性,大都采用定量分析与评价、知识与技能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国传统教育教学的优势,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与发扬。新课改不是不要双基,而是不要过度的强调双基,而舍弃弱化其它有价值的东西,导致非全面、不和蔼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过程与方法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发现的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发展的过程,我们更多地要让学生掌握过程,不一定要统一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只有学生充分的认识到他们肩负的责任,就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他们才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学有所成,将来回报社会。 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也不是三种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三维目标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含义, 并会应用性质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应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准确地描述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性质定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事物之间相互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 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方法, 三、学法指导及要求: 1、限定45分钟完成,注意逐字逐句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独立规范作答,不会的先绕过,做好记号。 2、把学案中自己易忘、易出错的知识点和疑难问题以及解题方法规律,及时整理在解题本,多复习记忆。3、A:自主学习;B:合作探究;C:能力提升4、小班、重点班完成全部,平行班完成A.B类题 四、知识链接: 1.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4.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符号表示 5.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符号表示 五、学习过程: A问题1: 1)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观察长方体) 2)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如何在这个平面内做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可观察教室内灯管和地面) A问题2: 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可能? A问题3:如果一条直线 与平面平行,在什么条件下直线 与平面内的直线平行呢? 由于直线 与平面内的任何直线无公共点,所以过直线 的某一平面,若与平面相交,则直线 就平行于这条交线 B自主探究1:已知: ∥, ,=b。求证: ∥b。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 线面平行性质定理作用:证明两直线平行 思想:线面平行 线线平行 例1:有一块木料如图,已知棱BC平行于面AC(1)要经过木料表面ABCD 内的一点P和棱BC将木料锯开,应怎样画线?(2)所画的线和面AC有什么关系? 例2:已知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这个平面,求证: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 问题5: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平面有什么样的关系?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平面内的直线有何关系? 自主探究2:如图,平面,,满足∥,=a,=b,求证:a∥b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语言: 面面平行性质定理作用:证明两直线平行 思想:面面平行 线线平行 例3 求证: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六、达标检测: A1.61页练习 A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则 ∥b B. =P,b ,则 与b不平行 C. ,则a∥ D. ∥,b∥,则 ∥b B3.直线 ∥平面,P,过点P平行于 的直线( ) A.只有一条,不在平面内 B.有无数条,不一定在内 C.只有一条,且在平面内 D.有无数条,一定在内 B4.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 A.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 B.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 B5. 平行四边形EFGH的四个顶点E、F、G、H、分别在空间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AB、BC、CD、AD、上,又EF∥BD,则 ( ) A. EH∥BD,BD不平行与FG B. FG∥BD,EH不平行于BD C. EH∥BD,FG∥BD D. 以上都不对 B6.若直线 ∥b, ∥平面,则直线b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B7一个平面上有两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 七、小结与反思: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一、学习目标与自我评估 1 掌握利用单位圆的几何方法作函数 的图象 2 结合 的图象及函数周期性的定义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最小正周期 3 会用代数方法求 等函数的周期 4 理解周期性的几何意义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周期函数的概念”, 周期的求解。 三、学法指导 1、 是周期函数是指对定义域中所有 都有 ,即 应是恒等式。 2、周期函数一定会有周期,但不一定存在最小正周期。 四、学习活动与意义建构 五、重点与难点探究 例1、若钟摆的高度 与时间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该函数的周期; (2)求 时钟摆的高度。 例2、求下列函数的周期。 (1) (2) 总结:(1)函数 (其中 均为常数,且 的周期T= 。 (2)函数 (其中 均为常数,且 的周期T= 。 例3、求证: 的周期为 。 例4、(1)研究 和 函数的图象,分析其周期性。(2)求证: 的周期为 (其中 均为常数, 且 总结:函数 (其中 均为常数,且 的周期T= 。 例5、(1)求 的周期。 (2)已知 满足 ,求证: 是周期函数 课后思考:能否利用单位圆作函数 的图象。 六、作业: 七、自主体验与运用 1、函数 的周期为 ( ) A、 B、 C、 D、 2、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 ( ) A、 B、 C、 D、 3、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 ( ) A、 B、 C、 D、 4、函数 的周期是 ( ) A、 B、 C、 D、 5、设 是定义域为R,最小正周期为 的函数, 若 ,则 的值等于 ( ) A、1 B、 C、0 D、 6、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 ,则 7、已知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不大于2,则正整数 的最小值是 8、求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T,且 ,则正整数 的值是 9、已知函数 是周期为6的奇函数,且 则 10、若函数 ,则 11、用周期的定义分析 的周期。 12、已知函数 ,如果使 的周期在 内,求 正整数 的值 13、一机械振动中,某质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与时间 之间的 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 求该函数的周期; (2) 求 时,该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14、已知 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且对任意 有 成立, (1) 证明: 是周期函数; (2) 若 求 的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指数函数,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指数函数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指数函数的性质。 (3)能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画出形如的图象。 2、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指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在和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指数函数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教法建议 (1)关于指数函数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等都不是指数函数。 (2)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指数函数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指数函数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指数函数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 学习目标1.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2.由函数图象研究函数的奇偶性 3.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重点:能运用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难点:理解函数的奇偶性 知识梳理: 1.轴对称图形: 2中心对称图形: 【概念探究】 1、 画出函数 ,与 的图像;并观察两个函数图像的对称性。 2、 求出 , 时的函数值,写出 , 。 结论: 。 3、 奇函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偶函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深化】 (1)、强调定义中任意二字,奇偶性是函数在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 (2)、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5、奇函数与偶函数图像的对称性: 如果一个函数是奇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像是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的__________。反之,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是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函数是___________。 如果一个函数是偶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像是以 轴为对称轴的__________。反之,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是关于 轴对称,则这个函数是___________。 6. 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函数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判定函数的奇偶性。 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2) (3) (4) (5) 高一数学教案【优秀20篇】 总结:根据例题,你能给出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题型二:利用奇偶性求函数解析式 例2: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1-x),求当 时f(x)的解析式。 练习: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x-2|,求当x0时f(x)的解析式。 已知定义在实数集 上的奇函数 满足:当x0时, ,求 的表达式 题型三:利用奇偶性作函数图像 例3 研究函数 的性质并作出它的图像 高一数学教案【优秀20篇】 当堂检测 1 已知 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则( D ) A. B. C. D. 2 如果偶函数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且最大值为7,那么 在区间 上是( B ) A. 增函数且最小值为-7 B. 增函数且最大值为7 C. 减函数且最小值为-7 D. 减函数且最大值为7 3 函数 是定义在区间 上的偶函数,且 ,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C ) A. B. C. D. 4 已知函数 为奇函数,若 ,则 -1 5 若 是偶函数,则 的单调增区间是 6 下列函数中不是偶函数的是(D ) A B C D 7 设f(x)是R上的偶函数,切在 上单调递减,则f(-2),f(- ),f(3)的大小关系是( A ) A B f(- )f(-2) f(3) C f(- ) 8 奇函数 的图像必经过点( C ) A (a,f(-a)) B (-a,f(a)) C (-a,-f(a)) D (a,f( )) 9 已知函数 为偶函数,其图像与x轴有四个交点,则方程f(x)=0的所有实根之和是( A ) A 0 B 1 C 2 D 4 10 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x0时,f(x)= ,则f(-2)=_-5__ 11若f(x)在 上是奇函数,且f(3)_f(-1) 12.解答题 用定义判断函数 的奇偶性。 13定义证明函数的奇偶性 已知函数 在区间D上是奇函数,函数 在区间D上是偶函数,求证: 是奇函数 14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求函数的解析式: 已知分段函数 是奇函数,当 时的解析式为 ,求这个函数在区间 上的解析表达式。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 圆柱和圆锥 单元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单元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大小不同的圆柱实物(如铅笔、饮料罐、茶叶筒等)若干,圆柱模型;学生准备圆柱实物(要有一个侧面贴有商标纸或纸的圆柱体),剪下教材第127页图形、糨糊。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圆柱的侧面。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 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引入新课。 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一些物体。提问学生:这些形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说明: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通过学习要认识它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柱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再和讲台上的圆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提问:谁来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 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1)认识底面。 出示圆柱,让学生观察上下两个面。说明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板书:——底面)� (把上面板书补充成: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 (2)认识侧面。 请大家把圆柱竖放,用手摸一摸周围的面,(用手示意侧面)你对这个面有什么感觉?说明:围成圆柱除上下两个底面外,还有一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追问:侧面是怎样的一个面?(接前第二行板书:侧面是一个曲面) (3)认识圆柱图形。 请同学们自己再摸一摸自己圆柱的两个底面和侧面,并且同桌相互说一说哪是底面,哪是侧面,各有什么特点。 说明: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侧面围成的。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在说明的基础上画出下面的立体图形: (4)认识高。 长方体有高,圆柱体也有高。请看一下自己的圆柱,想一想,圆柱体的高在哪里?试着量一量你的圆柱高是多少。(板书:高)谁来说说圆柱的。高在哪里?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在图上表示出高,并板书: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圆柱的高是多少,怎样量出来的。提问:想一想,一个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高有无数条,高都相等) 3、巩固特征的认识。 (1)提问: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2)做练习一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不是圆柱的要求说明理由。 (3)老师说一些物体,学生判断是不是圆柱:汽油桶、钢管、电线杆、腰鼓…… 4、教学侧面积计算。 (1)认识侧面的形状。 教师出示圆柱模型说明: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如果把圆柱侧面沿高剪开再展开,它会是什么形状。现在请大家拿出贴有商标纸的饮料罐(教师同时出示),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教师示范)然后展开,看看是什么形状。学生操作后提问:你发现圆柱体的侧面是什么形状? (2)侧面积计算方法。 ①提问: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跟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看从第3页最后两行到4页的“想一想”,并在横线上填空。提问“想一想”所填的结果。 ②得出计算方法。 提问: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算?为什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读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做圆柱体。 让学生按剪下的第127页的图纸做一个圆柱体。指名学生看着做的圆柱体说一说圆柱的特征,边说边指出圆柱的各个部分。让学生说一说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 3、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两人板演,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集体订正,要求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4、思考: 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集合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和集合相等的意义,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新生自我介绍:介绍家庭、原毕业学校、班级。 2、问题。 在介绍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像家庭、学校、班级、男生、女生等概念,这些概念与学生相比,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二、学生活动 1、介绍自己; 2、列举生活中的集合实例; 3、分析、概括各集合实例的共同特征。 三、数学建构 1、集合的含义:一般地,一定范围内不同的、确定的对象的全体组成一个集合。构成集合的每一个个体都叫做集合的一个元素。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属于,不属于。 3、集合的表示方法: 另集合一般可用大写的拉丁字母简记为集合A、集合B. 4、常用数集的记法: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5、有限集,无限集与空集。 6、有关集合知识的历史简介。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 表示出下列集合: (1)中国的直辖市;(2)中国国旗上的颜色。 小结:集合的确定性和无序性 例2 准确表示出下列集合: (1)方程x2―2x-3=0的解集; (2)不等式2-x0的解集; (3)不等式组 的解集; (4)不等式组 2x-1-33x+10的解集。 解:略。 小结:(1)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2)集合的分类有限集⑴,无限集⑵与⑶,空集⑷ 例3 将下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改为列举法表示: (1){(x,y)| x+y = 3,x N,y N } (2){(x,y)| y = x2-1,|x |2,x Z } (3){y| x+y = 3,x N,y N } (4){ x R | x3-2x2+x=0} 小结:常用数集的记法与作用。 例4 完成下列各题: (1)若集合A={ x|ax+1=0}=,求实数a的值; (2)若-3{ a-3,2a-1,a2-4},求实数a. 小结: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2、练习: (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 x|x+1=0}; ②{ x|x为15的正约数}; ③{ x|x 为不大于10的正偶数}; ④{(x,y)|x+y=2且x-2y=4}; ⑤{(x,y)|x{1,2},y{1,3}}; ⑥{(x,y)|3x+2y=16,xN,yN}。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奇数的集合;②正偶数的集合;③{1,4,7,10,13} 五、回顾小结 (1)集合的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集合的表示列举法、描述法以及Venn图; (3)集合的元素与元素的个数; (4)常用数集的记法。 学习目标 1. 根据具体函数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2. 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使学生体会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旧知提示 (预习教材P89~ P91,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什么叫零点?零点的等价性?零点存在性定理? 对于函数 ,我们把使 的实数x叫做函数 的零点。 方程 有实数根 函数 的图象与x轴 函数 . 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那么,函数 在区间 内有零点。 复习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三次方程? 四次方程? 合作探究 探究:有12个小球,质量均匀,只有一个是比别的球重的,你用天平称几次可以找出这个球的,要求次数越少越好。 解法:第一次,两端各放 个球,低的那一端一定有重球; 第二次,两端各放 个球,低的那一端一定有重球; 第三次,两端各放 个球,如果平衡,剩下的就是重球,否则,低的就是重球。 思考:以上的方法其实这就是一种二分法的思想,采用类似的方法,如何求 的零点所在区间?如何找出这个零点? 新知:二分法的思想及步骤 对于在区间 上连续不断且 0的函数 ,通过不断的把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二分法(bisection). 反思: 给定精度,用二分法求函数 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何呢? ①确定区间 ,验证 ,给定精度 ②求区间 的中点 ;[] ③计算 : 若 ,则 就是函数的零点; 若 ,则令 (此时零点 ); 若 ,则令 (此时零点 ); ④判断是否达到精度即若 ,则得到零点零点值a(或b);否则重复步骤②~④. 典型例题 例1 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利用二分法求方程 的近似解。 练1. 求方程 的解的个数及其大致所在区间。 练2.求函数 的一个正数零点(精确到 ) 零点所在区间 中点函数值符号 区间长度 练3. 用二分法求 的近似值。 课堂小结 ① 二分法的概念;②二分法步骤;③二分法思想。 知识拓展 高次多项式方程公式解的探索史料 在十六世纪,已找到了三次和四次函数的求根公式,但对于高于4次的函数,类似的努力却一直没有成功,到了十九世纪,根据阿贝尔(Abel)和伽罗瓦(Galois)的研究,人们认识到高于4次的代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亦即,不存在用四则运算及根号表示的一般的公式解。同时,即使对于3次和4次的代数方程,其公式解的表示也相当复杂,一般来讲并不适宜作具体计算。因此对于高次多项式函数及其它的一些函数,有必要寻求其零点近似解的方法,这是一个在计算数学中十分重要的课题。 学习评价 1. 若函数 在区间 上为减函数,则 在 上( ). A. 至少有一个零点 B. 只有一个零点 C. 没有零点 D. 至多有一个零点 2. 下列函数图象与 轴均有交点,其中不能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是(). 3. 函数 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A. B. C. D. 4. 用二分法求方程 在区间[2,3]内的实根,由计算器可算得 , , ,那么下一个有根区间为 . 课后作业 1.若函数f(x)是奇函数,且有三个零点x1、x2、x3,则x1+x2+x3的值为() A.-1 B.0 C.3 D.不确定 2.已知f(x)=-x-x3,x[a,b],且f(a)f(b)0,则f(x)=0在[a,b]内() A.至少有一实数根 B.至多有一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有惟一实数根 3.设函数f(x)=13x-lnx(x0)则y=f(x)() A.在区间1e,1,(1,e)内均有零点 B.在区间1e,1, (1,e)内均无零点 C.在区间1e,1内有零点;在区间(1,e)内无零点[] D.在区间1e,1内无零点,在区间(1,e)内有零点 4.函数f(x)=ex+x-2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A.(-2,-1) B.(-1,0) C.(0,1) D.(1,2) 5.若方程x2-3x+mx+m=0的。两根均在(0,+)内,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1 B.01 D.0 6.函数f(x)=(x-1)ln(x-2)x-3的零点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7.函数y=3x-1x2的一个零点是() A.-1 B.1 C.(-1,0) D.(1,0) 8.函数f(x)=ax2+bx+c,若f(1)0,f(2)0,则f(x)在(1,2)上零点的个数为( ) A.至多有一个 B.有一个或两个 C.有且仅有一个 D.一个也没有 9.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判定方程ex-x-2=0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为() x -1 0 1 2 3 ex 0.37 1 2.72 7.39 20.09 A.(-1,0) B.(0,1) C.(1,2) D.(2,3) 10.求函数y=x3-2x2-x+2的零点,并画出它的简图。 【总结】 20xx年数学网为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一数学教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今后还会发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在数学网学习愉快!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 能够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理解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学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逐层深入,准确理解函数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渗透数学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的概念及其三要素,定义域和值域的求法。 难点: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以及如何用集合知识来理解函数概念。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约1分钟) 配着简单的。音乐,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函数的应用广泛性,引出函数的学习主题。 2. 知识回顾(约2分钟) 回顾初中所学的函数定义及其性质,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等。 3. 思考与讨论(约4分钟) 给出两个简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发现初中内容无法给出正确答案,需要从新的高度来认识函数。 4. 新知识的讲解(约3分钟) 详细讲解函数的概念,包括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以及函数的表示方法(如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等)。 5. 例题讲解与练习(约10分钟) 通过例题讲解如何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函数概念的重要性,并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实例、图表、动画等手段,直观展示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器材 多媒体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3、熟记有关数集。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集合概念、性质 教学难点: 集合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定义: 集合: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是什么? 例(1)的元素为1、3、5、7, 例(2)的元素为到两定点距离等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 例(3)的元素为满足不等式3x—2>x+3的实数x, 例(4)的元素为所有直角三角形, 例(5)为高一·六班全体男同学。 一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则上几例可表示为?? 为方便,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隶属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也可表示为)两种。如A={2,4,8,16},则4∈A,8∈A,32?A。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A记作a?A(或) 注: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2、“∈”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4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__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 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__ 请回答:已知a+b+c=m,A={x|ax2+bx+c=m},判断1与A的关系。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归纳 【一、及时回忆】 如果等到把课堂内容遗忘得差不多时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课堂学习的新知识必须及时复习。 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一般按照教师板书的提纲和要领进行,也可以按教材纲目结构进行,从课题到重点内容,再到例题的每部分的细节,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不失时机整理笔记,因为整理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二、重复巩固】 即使是复习过的内容仍须定期巩固,但是复习的次数应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减小,间隔也可以逐渐拉长。可以当天巩固新知识,每周进行周小结,每月进行阶段性总结,期中、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期复习。从内容上看,每课知识即时回顾,每单元进行知识梳理,每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必须把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把握。 【三、合理安排】 复习一般可以分为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实验证明,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特殊情况除外。分散复习,可以把需要识记的材料适当分类,并且与其他的学习或娱乐或休息交替进行,不至于单调使用某种思维方式,形成疲劳。分散复习也应结合各自认知水平,以及识记素材的特点,把握重复次数与间隔时间,并非间隔时间越长越好,而要适合自己的复习规律。 【四、突破重点难点】 对所学的素材要进行分析、归类,找出重、难点,分清主次。在复习过程中,特别要关注难点及容易造成误解的问题,应分析其关键点和易错点,找出原因,必要时还可以把这类问题进行梳理,记录在一个专题本上,也可以在电脑上做一个重难点“超市”,可随时点击,进行复习。 【五、效果检测】 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的效果会产生变化,有的淡化、有的模糊、有的不准确,到底各环节的内容掌握得如何,需进行效果检测,如:周周练、月月测、单元过关练习、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都是为了检测学习效果。检测时必须独立,完成,保证检测出的效果的真实性,如果存在问题,应该找到错误的根源,并适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校正。目前市场上练习册多如牛毛,请在老师的指导下选用。 高中数学考试的技巧 总体原则 1、先做简单题,后做难题。 2、遇到较难的大题,把所有跟该题有关的知识点都写出来,要知道数学讲究步骤分。 3、若是证明题,万一不会,可以先写出已知条件,再写出要证明的最后一步,再一步一步往上推,中间步骤随便写点。(使用于粗心的教师,但我们不提倡,重点是要平时学好)。 一、整体把握、抓大放小 拿到试卷后可以先快速浏览一下所有题目,根据积累的考试经验,大致估计一下每部分应该分配的时间。对于能够很快做出来的题目,一定要拿到应得的分数。 二、确定每部分的答题时间 1、考试时占用了很多时间却一点也没有做出来的题目。对于这类题目,你以后考试时就应该尽量减少时间,或者放弃,等以后学习进阶了再尝试着做。 2、考试时花了过多的时间才做出来的题目。对于这类题目,你以后平时做题时要尽量加快速度,或者通过“反复训练”等提高反应速度,这样,你下次考试时能用较少的时间做出来。 三、碰到难题时 1、你可以先用“直觉”最快的找到解题思路; 2、如果“直觉”不管用,你可以联想以前做过的类似的题目,从而找到解题思路; 3、如果这样也不行,你可以猜测一下这道题目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4、对于花了一定时间仍然不能做出来的题目,要勇于放弃。 四、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注意小节 做到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把标点、符号、解题步骤等小的地方尽量做好,不要丢掉应得的每一分。 【学习目标】 1、感受数学探索的成功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诱导公式的探索过程,感悟由未知到已知、复杂到简单的数学转化思想。 3、能借助单位圆的对称性理解记忆诱导公式,能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应用。 【学习重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学习难点】诱导公式的推导及灵活运用 【知识链接】(1)单位圆中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的定义 (2)对称性:已知点P(x,),那么,点P关于x轴、轴、原点对称的点坐标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 阅读书第19页——20页内容,通过对-α、π-α、π+α、2π-α、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对称性规律的探究,结合单位圆中任意角的正弦、余弦的定义,从中自我发现归纳出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并写出下列关系: (1)-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与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关系 (2)角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与角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关系 (3)角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与角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关系 (4)角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与角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关系 二、合作探究 探究1、求下列函数值,思考你用到了哪些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试总结一下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与方法。 (1)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2)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3)sin(-1650°); 探究2: 化简: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先逐个化简) 探究3、利用单位圆求满足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的角的集合。 三、学习小结 (1)你能说说化任意角的正(余)弦函数为锐角正(余)弦函数的一般思路吗? (2)本节学习涉及到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3)我的疑惑有 【达标检测】 1、在单位圆中,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 则sin(-α)= ;cs(α±π)= ;cs(π-α)= 2.求下列函数值: (1)sin(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 ; (2) cs210&rd;= 3、若csα=-1/2,则α的集合S= 一、目的要求 结合集合的图形表示,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 二、内容分析 1.这小节继续研究集合的运算,即集合的交、并及其性质。 2.本节课的重点是交集与并集的概念,难点是弄清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说出A的意义。 2.填空:如果全集U={x|0≤x<6,X∈Z},A={1,3,5},B={1,4},那么, A=_________,B=__________。 (A={0,2,4},B={0,2,3,5}) 新课讲解: 1.观察下面两个图的阴影部分,它们同集合A、集合B有什么关系? 2.定义: (1)交集:A∩B={x∈A,且x∈B}。 (2)并集:A∪B={x∈A,且x∈B}。 3.讲解教科书1.3节例1-例5。 组织讨论: 观察下面表示两个集合A与B之间关系的5个图,根据这些图分别讨论A∩B与A∪B。 (2)中A∩B=φ。 (3)中A∩B=B,A∪B=A。 (4)中A∩B=A,A∪B=B。 (5)中A∩B=A∪B=A=B。 课堂练习: 教科书1.3节第一个练习第1~5题。 拓广引申: 在教科书的例3中,由A={3,5,6,8},B={4,5,7,8},得 A∪B={3,5,6,8}∪{4,5,7,8} ={3,4,5,6,7,8} 我们研究一下上面三个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问题。我们把有限集合A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A)=4,card(B)=4,card(A∪B)=6. 显然, card(A∪B)≠card(A)+card(B) 这是因为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现象的,在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只能出现一次。那么,怎样求card(A∪B)呢?不难看出,要扣除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的个数,即card(A∩B)。在上例中,card(A∩B)=2。 一般地,对任意两个有限集合A,B,有 card(A∪B)=card(A)+card(B)-card(A∩B)。 四、布置作业 1.教科书习题1.3第1~5题。 2.选作:设集合A={x|-4≤x<2},B={-1<x≤3},c={}。< p=""> 求A∩B∩C,A∪B∩C。 (A∩B∩C={-1<x≤0},a∪b∩c=r)< p=""> 教学目标 1、了解映射的概念,象与原象的概念,和一一映射的概念。 (1)明确映射是特殊的对应即由集合 ,集合 和对应法则f三者构成的一个整体,知道映射的特殊之处在于必须是多对一和一对一的对应; (2)能准确使用数学符号表示映射, 把握映射与一一映射的区别; (3)会求给定映射的指定元素的象与原象,了解求象与原象的方法。 2、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3、通过映射概念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一一映射又是一种特殊的映射,而且函数也是特殊的映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图表示出来,如图: 由此我们可从集合的包含关系中帮助我们把握相关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映射和一一映射概念的形成与认识。 ①映射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是在初中所学对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对应集合 中的唯一这点要求的理解; 映射是学生在初中所学的对应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应本身就是由三部分构成的整体,包括集 合A和集合B及对应法则f,由于法则的不同,对应可分为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其中只有一对一和多对一的能构成映射,由此可以看到映射必是“对B中之唯一”,而只要是对应就必须保证让A中之任一与B中元素相对应,所以满足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对应就能体现出“任一对唯一”。 ②而一一映射又在映射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要求,决定了它在学习中是比较困难的。 教法建议 牐牐1)在映射概念引入时,可先从学生熟悉的对应入手, 选择一些具体的生活例子,然后再举一些数学例子,分为一对多、多对一、多对一、一对一四种情况,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对应是映射,逐步归纳概括出映射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在刚开始学习映射时,为了能让学生看清映射的构成,可以选择用图形表示映射,在集合的选择上可选择能用列举法表示的有限集,法则尽量用语言描述,这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可以比较直观的认识映射,而后再选择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示映射,比如:__ 这种表示方法比较简明,抽象,且能看到三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映射的一般表示方法为 ,从这个符号中也能看到映射是由三部分构成的整体,这对后面认识函数是三件事构成的整体是非常有帮助的。 (3)对于学生层次较高的学校可以在给出定义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出映射的例子,教师也给出一些映射的例子,让学生从中发现映射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最后教师加以概括,再从中引出一一映射概念;对于学生层次较低的学校,则可以由教师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映射的特点,一起概括。最后再让学生举例,并逐步增加要求向一一映射靠拢, 引出一一映射概念。 (4)关于求象和原象的问题,应在计算的过程中总结方法,特别是求原象的方法是解方程或方程组,还可以通过方程组解的不同情况(有唯一解,无解或有无数解)加深对映射的认识。 (5)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启发,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实例中去观察,比较,启发学生寻找共性,共同讨论映射的特点,共同举例,计算,最后进行小结,教师要起到点拨和深化的作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 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x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x或N+Q、Z、R等其它 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 的集,表示成Zx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不确定) (2)好心的人(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A) (A)2个元素(B)3个元素(C)4个元素(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a∈Z,b∈Z)的数,求证: (1)当x∈N时,x∈G; (2)若x∈G,y∈G,则x+y∈G,而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a∈Z,b∈Z)中,令a=x∈N,b=0, 则x=x+0x=a+b∈G,即x∈G 证明(2):∵x∈G,y∈G, ∴x=a+b(a∈Z,b∈Z),y=c+d(c∈Z,d∈Z) ∴x+y=(a+b)+(c+d)=(a+c)+(b+d) ∵a∈Z,b∈Z,c∈Z,d∈Z ∴(a+c)∈Z,(b+d)∈Z ∴x+y=(a+c)+(b+d)∈G, 又∵= 且不一定都是整数, ∴=不一定属于集合G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略) 高中数学考试的技巧 一、整体把握、抓大放小 拿到试卷后可以先快速浏览一下所有题目,根据积累的考试经验,大致估计一下每部分应该分配的时间。对于能够很快做出来的题目,一定要拿到应得的分数。 二、确定每部分的答题时间 1、考试时占用了很多时间却一点也没有做出来的题目。对于这类题目,你以后考试时就应该尽量减少时间,或者放弃,等以后学习进阶了再尝试着做。 2、考试时花了过多的时间才做出来的题目。对于这类题目,你以后平时做题时要尽量加快速度,或者通过“反复训练”等提高反应速度,这样,你下次考试时能用较少的时间做出来。 三、碰到难题时 1、你可以先用“直觉”最快的找到解题思路; 2、如果“直觉”不管用,你可以联想以前做过的类似的题目,从而找到解题思路; 3、如果这样也不行,你可以猜测一下这道题目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4、对于花了一定时间仍然不能做出来的题目,要勇于放弃。 四、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注意小节 做到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把标点、符号、解题步骤等小的地方尽量做好,不要丢掉应得的每一分。 高中数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课后及时回忆 如果等到把课堂内容遗忘得差不多时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课堂学习的新知识必须及时复习。 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一般按照教师板书的提纲和要领进行,也可以按教材纲目结构进行,从课题到重点内容,再到例题的每部分的细节,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不失时机整理笔记,因为整理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二、定期重复巩固 即使是复习过的内容仍须定期巩固,但是复习的次数应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减小,间隔也可以逐渐拉长。可以当天巩固新知识,每周进行周小结,每月进行阶段性总结,期中、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期复习。从内容上看,每课知识即时回顾,每单元进行知识梳理,每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必须把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把握。 三、科学合理安排 复习一般可以分为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实验证明,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特殊情况除外。分散复习,可以把需要识记的材料适当分类,并且与其他的学习或娱乐或休息交替进行,不至于单调使用某种思维方式,形成疲劳。分散复习也应结合各自认知水平,以及识记素材的特点,把握重复次数与间隔时间,并非间隔时间越长越好,而要适合自己的复习规律。 目标: 1.让学生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并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 2.让学生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 3.让学生认识到函数的图象及基本性质(特别是单调性)在确定函数零点中的作用 ;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零点的概念及存在性的判定; 难点:零点的确定。 三、复习引入 例1:判断方程 x2-x-6=0 解的存在。 分析:考察函数f(x)= x2-x-6, 其 图像为抛物线容易看出,f(0)=-60, f(4)0,f(-4)0 由于函数f(x)的图像是连续曲线,因此, 点B (0,-6)与点C(4,6)之间的那部分曲线 必然穿过x轴,即在区间(0,4)内至少有点 X1 使f(X1)=0;同样,在区间(-4,0) 内也至 少有点X2,使得f( X2)=0,而方程至多有两 个解,所以在(-4,0),(0,4)内各有一解 定义: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 x叫函数y=f(x)的零点 抽象概括 y=f(x)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叫做该函数的零点,即f(x)=0的解。 若y=f(x)的图像在[a,b]上是连续曲线,且f(a)f(b)0,则在(a,b)内至少有一个零点,即f(x)=0在 (a,b)内至少有一个实数解。 f(x)=0有实根(等价与y=f(x))与x轴有交点(等价与)y=f(x)有零点 所以求方程f(x)=0的根实际上也是求函数y=f(x)的零点 注意:1、这里所说若f(a)f(b)0,则在区间(a,b)内方程f(x)=0至少有一个实数解指出了方程f(x)=0的实数解的存在性,并不能判断具体有多少个解; 2、若f(a)f(b)0,且y=f(x)在(a,b)内是单调的,那么,方程f(x)=0在(a,b)内有唯一实数解; 3、我们所研究的大部分函数,其图像都是连续的曲线; 4、但此结论反过来不成立,如:在[-2,4]中有根,但f(-2)0, f(4) 0,f(-2) f(4) 5、缺少条件在[a,b]上是连续曲线则不成立,如:f(x)=1/ x,有f(-1)xf(1)0但没有零点。 四、知识应用 例2:已知f(x)=3x-x2 ,问方程f(x)=0在区间[-1,0]内没有实数解?为什么? 解:f(x)=3x-x2的图像是连续曲线, 因为 f(-1)=3-1-(-1)2 =-2/30, f(0)=30-(0)2 =-10, 所以f(-1) f(0) 0,在区间[-1,0]内有零点,即f(x)=0在区间[-1,0]内有实数解 练习:求函数f(x)=lnx+2x-6 有没有零点? 例3 判定(x-2)(x-5)=1有两个相异的实数解,且有一个大于5,一个小于2。 解:考虑函数f(x)=(x-2)(x-5)-1,有 f(5)=(5-2)(5-5)-1=-1 f(2)=(2-2)(2-5)-1=-1 又因为f(x)的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所以抛物线与横轴在(5,+)内有一个交点,在( -,2)内也有一个交点,所以方程式(x-2)(x-5)=1有两个相异数解,且一个大于5,一个小于2。 练习:关于x的方程2x2-3x+2m=0有两个实根均在[-1,1]内,求m的取值范围。 五、课后作业 p133第2,3题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 (2)能正确判断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4)在充要条件的教学中,培养等价转化思想.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首先给出推断符号“”,并引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讲述了充要条件的初步知识.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1)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 (2)在判断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应该: ①首先分清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②然后尝试用条件推结论,再尝试用结论推条件.推理方法可以是直接证法、间接证法(即反证法),也可以举反例说明其不成立; ③最后再指出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3)在讨论条件和条件的关系时,要注意: ①若,但,则是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②若,但,则是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③若,且,则是的充要条件; ④若,且,则是的充要条件; ⑤若,且,则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若条件以集合的形式出现,结论以集合的形式出现,则借助集合知识,有助于充要条件的理解和判断. ①若,则是的充分条件; 显然,要使元素,只需就够了.类似地还有: ②若,则是的必要条件; ③若,则是的充要条件; ④若,且,则是的既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 (5)要证明命题的条件是充要条件,就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证明原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充分性,证明逆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必要性.由于原命题逆否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当我们证明某一命题有困难时,可以证明该命题的逆否命题成立,从而得出原命题成立. (二)教法建议 1.学习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知识,要注意与前面有关逻辑初步知识内容相联系.充要条件中的,与四种命题中的,要求是一样的.它们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不能判断真假的语句,也可以是含有逻辑联结词或“若则”形式的复合命题. 2.由于这节课概念性、理论性较强,一般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学中始终要注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相互交流中去结概念“下定义”,去体会概念的本质属性. 3.由于“充要条件”与命题的真假、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相互关系紧密相关,为此,教学时可以从判断命题的真假入手,来分析命题的条件对于结论来说,是否充分,从而引入“充分条件”的概念,进而引入“必要条件”的概念. 4.教材中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没有作过多的解释说明,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定义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一些熟悉的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充分条件”的概念,从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来引出“必要条件”的概念. 教学设计示例 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 (2)能正确判断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4)在充要条件的教学中,培养等价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教学用具: 幻灯机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引入 练习: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用幻灯投影): (1)若,则; (2)若,则; (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5)若,则; (6)若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则.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1)、(3)、(6)是真命题,(2)、(4)、(5)是假命题. 置疑:对于命题“若,则”,有时是真命题,有时是假命题.如何判断其真假的? 答:看能不能推出,如果能推出,则原命题是真命题,否则就是假命题. 对于命题“若,则”,如果由经过推理能推出,也就是说,如果成立,那么一定成立.换句话说,只要有条件就能充分地保证结论的成立,这时我们称条件是成立的充分条件,记作. 2.讲授新课 (板书充分条件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已知,那么我们就说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提问:请用充分条件来叙述上述(1)、(3)、(6)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学生口答) (1)“,”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2)“三角形全等”是“三角形面积相等”成立的充分条件; (3)“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成立,那么其逆否命题也成立,即如果没有,也就没有,亦即是成立的必须要有的条件,也就是必要条件. (板书必要条件的定义.) 提出问题: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来叙述上述6个命题. (学生口答). (1)因为,所以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 (2)因为,所以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 (3)因为“两三角形全等”“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所以“两三角形全等”是“两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充分条件,“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的必要条件; (4)因为“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是“四边形是菱形”的必要条件,“四边形是菱形”是“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充分条件; (5)因为,所以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 (6)因为“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而且“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所以“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是“”充分条件,而且是必要条件. 总结:如果是的充分条件,又是的必要条件,则称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记作. (板书充要条件的定义.) 3.巩固新课 例1(用投影仪投影.)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作出下面回答.) � (这个必须要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2)函数单调性的证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以及了解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合作的意识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更注重教学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新课程标准之处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开放式探究法、启发式引导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反馈式评价法 2、学法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只是。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影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在学法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归纳总结法。 (前三部分用时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可适当删减) 四、教学过程 1、以旧引新,导入新知 通过课前小研究让学生自行绘制出一次函数f(x)=x和二次函数f(x)=x^2的图像,并观察函数图象的特点,总结归纳。通过课上小组讨论归纳,引导学生发现,教师总结:一次函数f(x)=x的图像在定义域是直线上升的,而二次函数f(x)=x^2的图像是一个曲线,在(-∞,0)上是下降的,而在(0,+∞)上是上升的。(适当添加手势,这样看起来更自然) 2、创设问题,探索新知 紧接着提出问题,你能用二次函数f(x)=x^2表达式来描述函数在(-∞,0)的图像?教师总结,并板书,揭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并注意强调可以利用作差法来判断这个函数的单调性。 让学生模仿刚才的表述法来描述二次函数f(x)=x^2在(0,+∞)的图像,并找个别同学起来作答,规范学生的数学用语。 让学生自主学习函数单调区间的定义,为接下来例题学习打好基础。 3、 例题讲解,学以致用 例1主要是对函数单调区间的巩固运用,通过观察函数定义在(—5,5)的图像来找出函数的单调区间。这一例题主要以学生个别回答为主,学生回答之后通过互评来纠正答案,检查学生对函数单调区间的掌握。强调单调区间一般写成半开半闭的形式 例题讲解之后可让学生自行完成课后练习4,以学生集体回答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2是将函数单调性运用到其他领域,通过函数单调性来证明物理学的波意尔定理。这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跟难点问题,这一例题要采用教师板演的方式,来对例题进行证明,以规范总结证明步骤。一设二差三化简四比较,注意要把f(x1)-f(x2)化简成和差积商的形式,再比较与0的大小。 学生在熟悉证明步骤之后,做课后练习3,并以小组为单位找部分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自行完成,并通过自评、互评检查证明步骤。 4、归纳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及证明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合作的意识。 5、作业布置 为了让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我将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一组 习题1.3A组1、2、3 ,二组 习题1.3A组2、3、B组1、2 6、板书设计 我力求简洁明了地概括本节课的学习要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这部分最重要用时六到七分钟,其中定义讲解跟例题讲解一定要说明学生的活动) 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跟主动性,及时吸收反馈信息,并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让内部动机和外界刺激协调作用,促进其数学素养不断提高。高一数学的教案 2
高一数学教案 3
高一数学教案 4
2020高一数学教案 5
高一数学教案 6
高一数学教案 7
高一数学教案 8
高一数学教案全集5 9
高一数学集合教案 10
高一数学教案 11
高一数学教案 12
高一数学集合教案 13
高一数学教案 14
高一数学教案 15
数学高一优秀教案 16
高一数学集合教案 17
高一数学教案 18
高一数学教案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