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1《荆轲刺秦王》教案优秀3篇》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四大刺客之一(要离、专诸、聂政、荆轲)本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改称荆轲,喜好读书击剑,善交名人勇士。下面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找到的高一语文必修1《荆轲刺秦王》教案优秀3篇,欢迎参考阅读。
荆轲刺秦王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在尖锐的矛盾中通过人物的言、行、表情、神态表现人物性格。
2、以教材为例子,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 本课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
2、通假字:淬、决、卒。
3、古今异义词:涕、币、提。
4、学会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文言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教学时数:
1教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起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苏询《六国论》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1、荆卿及战国四大刺客(或曰五大刺客)
2、荆轲刺秦王
3、《战国策》:
(1)策士谋臣的韬略和言论。
(2)生动写人,流畅语言。《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全文内容写行刺,但行刺之前内容为详。由“准备”→“诀别”→“行刺”
三部分组成。读文言文每个语段最要紧的是把握人、事、物三要素及其关系。
(三)研读第一部分:行刺准备。
1、〈1-2段〉人?事〉=〉商议计谋
(1)词句:微、亲、说、穷
(2)理解:
①荆轲刺秦王是在什么情况下?
②与太子对话表现荆轲怎样性格?
2、〈3-4段〉人?事?物?=〉求取信物
(1)词句:樊於期、深、堪、涕
见陵、偏袒扼腕、教
(2)理解
①文章写太子“不忍”有什么作用?
②荆轲私见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3、(5段)=〉准备匕首
4、(6段)=〉配备副手
5、(7-8段)人?事?=〉怒斥太子
(1)词句:无意、竖子
(2)理解:
①“日以尽矣”反映了太子什么心情?
②荆轲怒斥太子之因是什么?显示什么性格?
(四)把握第一部分人、事、物
(1)人: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刚直不阿、秉性刚烈 秦王
太子——惊恐焦急、浮躁多疑 强暴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 天下
(2)事:行刺秦王之前的准备 共诛
(3)物:
①督亢地图;
②樊於期头;
③天下利匕首
(五)(《辞典》150页)以1994年高考题为例训练文言文阅读能力
(1)人:何子平、顾凯之
(2)事:归家养母 子平孝顺,忠诚不二
(3)物:俸禄
(4)作业:讨论处理8道小题
《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新课改上的一篇古文。在以前的人教版的课本上是没有这篇课文的,所以对于我来说这是一篇崭新的课文,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故事情节曲折有序,如果从题目入手,一下就可以概括出本文的故事情节——刺秦缘由、刺秦准备、刺秦经过、刺秦结果。但如果语文的学习仅限于此的话,语文的魅力又在哪里呢?
我针对这样一篇新的文章,没有按照教案书的做法去梳理文章结构,我用一种“更语文”的方式来概括文章的情节,这不仅增加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课堂显得更像语文课了。我的方法就是先叫学生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小组读一部分:故事的开端、经过、高潮、结局。但是让学生去自己判断阅读的起止段落,然后请同学来复述故事情节,最后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刺秦缘由”在讲解这一节的过程中,我叫学生仿照古典章回小说开篇语的形式给“刺秦缘由”写一个对仗句,同学细读文章,写出了“秦军破赵压燕境,太子请轲议刺秦”等等对仗句。
接下来就是细读文本了,第一段短短几十个字,却写出了无数信息,我说大家先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文字,感受一下它的气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感受到了那六个动词的巨大作用,于是我们一起来研读这几个动词的作用到底何在。在第二段的讲解中,我抓住了“恐惧”。由这一词语延伸开去,大家一起思考最后从这个词语读出了侧面描写,燕太子的慌乱、读出了衬托。从燕太子的话,和荆轲的话,感受到了两人迥异的性格和胆识。最后关于樊於期的出场,我说作者先说樊於期用意何在?最后学生得出结论这样写,在写作手法上体现了“详略得当”,同时也充分再现了荆轲的智慧,如果不杀樊於期,既无法亲近秦王,又让秦军出师有名,不利于燕国。学生的思维在细读文章中得到了深化。
最后,我三个部分也许还有更多的精彩和智慧在等着我们,让我们翻开书,继续我们的文学之旅吧!
荆轲刺秦王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权、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准备
1、搜集荆轲刺秦王的相关信息。
2、准备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以形成直观印象。
3、指导学生充分预习,预先整理重要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准备
1、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气势,思考人物形象并圈点出难理解的词句。
2、尝试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2、疏通疑难语句(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疑难语句由学生预习得来)
荆轲刺秦王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荆轲刺秦王教案。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不畏强,勇敢坚忍的精神
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讲法
【课文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教案《荆轲刺秦王教案》。
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于(wū)期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致的结构。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3、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文言知识梳理(小组分工展示整理结果)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于期头函奉,通"捧"。
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以次进
④已经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其人居远未来
3、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今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4、词类活用现象:
(1)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于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左右既前同上。
(6)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8)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10)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1)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12)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1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15)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使…闻,禀告
(16)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17)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马上
5、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
乃(穿)朝服,设九宾(省略谓语)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
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献(于)秦王(省略介词)
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
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
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6、文言固定结构: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你/您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乃今得闻教
【顷之】不久顷之未发
【所以】表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