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高中教案 > 高一教案 > 收听天气预报(精选9篇)正文

《收听天气预报(精选9篇)》

时间: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收听天气预报(精选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收听天气预报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计划地收听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通过“学做天气预报员”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看简易的天气预报图。

2.掌握判读卫星云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卫星云图对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初步了解卫星云图是如何制作形成的。

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并且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天气预报谈起,并且按照平时电视节目中播放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着重强调对这些图的判断、解读。由于这些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进行后几节的深入学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章的题目是"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所以需要在进行本节学习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在初一学过的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的有关内容,这是进行后面学习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2.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城市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安排学生自己画天气符号,并且以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举天气符号,另一位同学模拟天气预报播报员,反复练习,然后交换。另外,为了训练学生读卫星云图的能力,教师可以另外找一幅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天气预报,分析天气趋势。此外在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让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并试探预报短期天气。在简单地看与听的同时,主动的去参与实践。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初一地理课所学的知识,来说说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复习已有的知识引入新课)

(概括总结)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的具体状况,包括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大气状况的变化。例如,今天的上午温和晴朗、无风,中午刮起了北风,气温有所下降。这说明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启发引导)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天气和气候哪个更为关注?(天气)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天气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而天气状况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方面和生产建设一些部门关系十分密切,如人们出行穿衣、乘车、农作物耕作,城市建筑业等方面。

(进一步提问)既然如此,人们如何了解天气的变化?(通过天气预报)

(总结)所以,每当我们第二天要出门的时候,总会听一听天气预报。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多次播放天气预报,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了,于是人们就更加关注天气预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天气预报都预报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做出这些预报的,最后我们学会判读天气预报图。

(板书)   第一节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启发引导)同学们是不是每天都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什么新闻媒体刊登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录像后回答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什么叫天气预报?

(录像) 某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

学生看过录像,讨论、回答问题。

(启发提问)从录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在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你们知道这幅图是如何获得的吗?你认为从上面能获得什么信息?

(展示图片)展示卫星云图的挂图、照片,或录像机中的卫星云图镜头,也可以让学生看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

同学讨论、回答。

(板书)二、卫星云图

(教师总结)卫星云图计算在卫星上拍摄的图片,是由气象卫星给地球大气拍摄的图像。从图4.1可以看到气象卫星把摄取的图像信号发射到地面,通过地面接收系统接收显示出图片,得到一张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有蓝色、绿色和白色三种不同颜色表示的区域。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而且白色愈浓,表示云层愈厚,云层下面往往下雨就愈大。因此,卫星云图可以真实地显示出云雨区的位置、分布,尤其是能直观看到台风、寒潮、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位置、强度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板书)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

〔学生读图判别回答〕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判别下列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1、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天气?(晴天)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天)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有雨)

3、范围较大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江南和华南)

〔转折过渡〕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节目时,卫星云图以后,紧接着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图?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

〔板书〕  三、天气预报图

〔指图讲述〕(P36城市天气预报图)在天气预报图上,用各种各样天气符号表示各地不同的天气状况。而要想看懂这种简易的天气预报图,就需要认识一些天气符号。这样就能自己来判断某一城市的天气状况了。

〔板书〕1、天气符号

〔展示板图〕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指导学生读图〕请同学们按下列顺序识别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

(1)晴天、多云、阴天的符号;

(2)小到中雨、大雨暴雨、雷雨、阵雨、冰雪、雨转晴的符号;

(3)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符号;

(4)雾、霜冻符号;

(5)冷峰、暖峰、台风的符号;

(6)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讲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教师边画图边讲解),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2级,二道风尾是4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学生练习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活动〕教师安排学生自己提前制作一套天气符号,并且在课上给出2分钟,请学生快速记忆。以每两个人为一个小组,一个人出示符号,另外一个人说出其意义,然后再交换。

〔转折过渡〕在识别天气符号的基础上,同学们才能正确判读城市天气预报图。

〔板书〕 2、城市天气预报图

〔读图〕阅读城市天气预报图(课本图4.3)。由教师和同学合作,当天气预报节目播音员;教师报完城市地名后,由学生回答当地的气温、降水等天气状况。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重点知识,一是如何阅读卫星云图,二是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收听收看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天气预报,并把本地一周的天气预报内容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侯

第一节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二、卫星云图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

三、天气预报图

1、天气符号

2、城市天气预报图

第 1 2 页

收听天气预报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计划地收听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通过“学做天气预报员”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看简易的天气预报图。

2.掌握判读卫星云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卫星云图对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初步了解卫星云图是如何制作形成的。

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并且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天气预报谈起,并且按照平时电视节目中播放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着重强调对这些图的判断、解读。由于这些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进行后几节的深入学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章的题目是"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所以需要在进行本节学习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在初一学过的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的有关内容,这是进行后面学习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2.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城市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安排学生自己画天气符号,并且以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举天气符号,另一位同学模拟天气预报播报员,反复练习,然后交换。另外,为了训练学生读卫星云图的能力,教师可以另外找一幅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天气预报,分析天气趋势。此外在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让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并试探预报短期天气。在简单地看与听的同时,主动的去参与实践。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初一地理课所学的知识,来说说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复习已有的知识引入新课)

(概括总结)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的具体状况,包括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大气状况的变化。例如,今天的上午温和晴朗、无风,中午刮起了北风,气温有所下降。这说明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启发引导)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天气和气候哪个更为关注?(天气)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天气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而天气状况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方面和生产建设一些部门关系十分密切,如人们出行穿衣、乘车、农作物耕作,城市建筑业等方面。

(进一步提问)既然如此,人们如何了解天气的变化?(通过天气预报)

(总结)所以,每当我们第二天要出门的时候,总会听一听天气预报。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多次播放天气预报,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了,于是人们就更加关注天气预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天气预报都预报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做出这些预报的,最后我们学会判读天气预报图。

(板书)   第一节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启发引导)同学们是不是每天都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什么新闻媒体刊登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录像后回答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什么叫天气预报?

(录像) 某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

学生看过录像,讨论、回答问题。

(启发提问)从录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在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你们知道这幅图是如何获得的吗?你认为从上面能获得什么信息?

(展示图片)展示卫星云图的挂图、照片,或录像机中的卫星云图镜头,也可以让学生看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

同学讨论、回答。

(板书)二、卫星云图

(教师总结)卫星云图计算在卫星上拍摄的图片,是由气象卫星给地球大气拍摄的图像。从图4.1可以看到气象卫星把摄取的图像信号发射到地面,通过地面接收系统接收显示出图片,得到一张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有蓝色、绿色和白色三种不同颜色表示的区域。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而且白色愈浓,表示云层愈厚,云层下面往往下雨就愈大。因此,卫星云图可以真实地显示出云雨区的位置、分布,尤其是能直观看到台风、寒潮、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位置、强度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板书)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

〔学生读图判别回答〕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判别下列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1、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天气?(晴天)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天)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有雨)

3、范围较大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江南和华南)

〔转折过渡〕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节目时,卫星云图以后,紧接着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图?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

〔板书〕  三、天气预报图

〔指图讲述〕(P36城市天气预报图)在天气预报图上,用各种各样天气符号表示各地不同的天气状况。而要想看懂这种简易的天气预报图,就需要认识一些天气符号。这样就能自己来判断某一城市的天气状况了。

〔板书〕1、天气符号

〔展示板图〕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指导学生读图〕请同学们按下列顺序识别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

(1)晴天、多云、阴天的符号;

(2)小到中雨、大雨暴雨、雷雨、阵雨、冰雪、雨转晴的符号;

(3)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符号;

(4)雾、霜冻符号;

(5)冷峰、暖峰、台风的符号;

(6)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讲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教师边画图边讲解),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2级,二道风尾是4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学生练习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活动〕教师安排学生自己提前制作一套天气符号,并且在课上给出2分钟,请学生快速记忆。以每两个人为一个小组,一个人出示符号,另外一个人说出其意义,然后再交换。

〔转折过渡〕在识别天气符号的基础上,同学们才能正确判读城市天气预报图。

〔板书〕 2、城市天气预报图

〔读图〕阅读城市天气预报图(课本图4.3)。由教师和同学合作,当天气预报节目播音员;教师报完城市地名后,由学生回答当地的气温、降水等天气状况。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重点知识,一是如何阅读卫星云图,二是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收听收看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天气预报,并把本地一周的天气预报内容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侯

第一节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二、卫星云图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

三、天气预报图

1、天气符号

2、城市天气预报图

探究活动

记录天气预报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熟悉各种天气符号;培养学生关注天气的意识;通过连续记录天气这样一件事情,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科学精神。

活动具体安排

连续一周收听每日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并用符号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包括天气状况及风向、风力等。最后小组内进行核查,看谁记得准确。

日期

天气状况(阴、晴、多云等)

风向

风力

简易晴雨表的制作

目的:通过制作简易晴雨表,以显示睛、阴、雨天湿度变化及提高自己动手能力。

材料:

长约50cm,直径2.5cm木棍一根,直径20cm,厚1.5cm圆木盘一块,直径约为2cm的螺丝钉一颗,有机玻璃直尺,半圆尺各一把,一个百事可乐易拉罐,铁钉数颗,白纸一张,铁螺帽、脱脂棉、线、食盐。

工具:小锤一把,胶水一瓶,小钉锤一把,螺丝刀一把。

步骤:

1.用浓盐水浸泡脱脂棉,并烘干。

2.在木棍一端切一宽6mm,深4cm的小槽。

3.在有机玻璃直尺正中和两端分别用烧红的铁钉钻一个直径为5mm的小孔。用剪刀从易拉罐上剪下一根长5cm的指针固定在直尺中间。

4.在开槽的木棍一头,垂直于小槽横面,钻一小孔,把直尺放入小槽内并用螺丝钉固定,但直尺能灵活转动。

5.把量角器背面用胶水贴上一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待干后,用胶水固定在直尺后面的一半木棍上,当刻度盘。

6.把木棍的另一头用钉子牢固地固定在底部圆木盘上。

7.把小铁螺帽和烘干的棉球分别用线挂在直尺两端孔中,并调试平衡,使指针指到90°,这样简易晴雨表就做好了。

8.然后放在通风避雨处,观察几周,在刻度盘读出晴、阴、雨的范围。

原理:

盐类物质极易潮解,当空气湿度增大时,盐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重量增加,指针向右偏。相反,水分蒸发,重量减少,指针向左偏。

实验观测:

结果分析:

1.大致在90°附近5°以内为晴天。

2.大致在95°—100°之间为多云天气

3.大致在100°—120°范围内为阴天

4.大致在120°以上为雨天

5.通过看指针位置及变化,即可粗略预报天气情况。

收听天气预报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电视台播放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2.使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

3.使学生了解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2.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

城市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教学媒体

录像机、投影仪,卫星云图(挂图或放大的照片),城市天气预报常用天气符号图(可制成板图、挂图或投影片),城市天气预报图(挂图或制成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初一地理课所学习过的知识,来说说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复习已有的旧知识引入新课)。

【概括总结】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具体状况。例如,今天的上午温和晴朗、无风,中午刮起了北风,气温有所降低。这说明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天气预报是指气象台、站对各地的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大气状况的变化,以及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所发布的预报。

【启发引导】  由于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对天气进行预报。你能说说天气预报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回答】  由于天气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而天气状况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方面和生产建设一些部门关系十分密切,如人们出行穿衣、乘车,农作物耕作,城市建筑业等方面。所以,天气预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多次播放天气预报,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板书】  第一节  收听天气预报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启发引导】  同学们是不是每天都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什么新闻媒体刊登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录像后回答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什么叫天气预报?

【录像】  某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

学生看过录像,讨论、回答问题。

【启发提问】  从录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在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这幅图是如何获得的?你认为从上面能获得什么信息?

【展示图片】  展示卫星云图的挂图、照片,或录像机中的卫星云图镜头,也可让学生看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

同学讨论、回答。

【板书】  二、卫星云图

【教师总结】  卫星云图是在卫星上拍摄的图片,是由气象卫星给地球大气拍摄的图像。从图4.1可以看到气象卫星把摄取的图像信号发射到地面,通过地面接收系统接收并显示出图片,得到一张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有蓝色、绿色和白色三种不同颜色表示的区域。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而且白色愈浓,表示云层愈厚,云层下面往往下雨就愈大。因此,卫星云图可以真实地显示出云雨区的位置、分布,尤其是能直观看到台风、寒潮、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位置、强度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板书】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云层愈厚

【学生读图判别回答】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判别下列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1.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天气?(晴天)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天)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有雨)

3.范围较大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江南和华南)

【转折过渡】  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节目时,在卫星云图以后,紧接着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图?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  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

【板书】  三、天气预报图

【展示图片】  城市天气预报图(挂图或投影片)。

【指图讲述】  在天气预报图上,用各种各样天气符号表示各地不同的天气状况。只要认识了这些天气符号,同学们就能看懂这种简易的天气预报图,从而就能预知自己想要知道的某一城市的天气状况。

【练习】  教师在图上任意指出某个城市的天气符号,请学生说出它的天气。

因此,认识天气符号,是读天气预报图的关键。

【板书】  1.天气符号

【展示板图】  城市天气预报常用天气符号。

【指导学生读图】  请同学们按下列顺序识别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

(1)晴天、多云、阴天的符号;

(2)小到中雨、大雨暴雨、雷雨、阵雨、冰雪、雨转晴的符号;

(3)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符号;

(4)雾、霜冻符号;

(5)冷锋、暖锋、台风的符号;

(6)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讲述】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教师边画图边讲解),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二道风尾是4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学生练习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讲评练习情况】

【转折过渡】  在识别天气符号的基础上,同学们才能正确判读城市天气预报图。

【板书】  2.城市天气预报图

【读图】  阅读城市天气预报图(课本图4.3)。由教师和同学们合作,当天气预报节目播音员:教师报完城市地名后,由学生回答当地的气温、降水等天气状况。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重点知识,一是如何阅读卫星云图,二是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复习巩固】  选作复习题,做本节末的第1~3题。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收听、收看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天气预报,并把本地的天气预报内容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收听天气预报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二、卫星云图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云层愈厚

三、天气预报图

1.天气符号

2.城市天气预报图

收听天气预报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计划地收听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通过“学做天气预报员”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看简易的天气预报图。

2.掌握判读卫星云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卫星云图对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初步了解卫星云图是如何制作形成的。

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并且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天气预报谈起,并且按照平时电视节目中播放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着重强调对这些图的判断、解读。由于这些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进行后几节的深入学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章的题目是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所以需要在进行本节学习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在初一学过的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的有关内容,这是进行后面学习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2.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城市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安排学生自己画天气符号,并且以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举天气符号,另一位同学模拟天气预报播报员,反复练习,然后交换。另外,为了训练学生读卫星云图的能力,教师可以另外找一幅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天气预报,分析天气趋势。此外在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让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并试探预报短期天气。在简单地看与听的同时,主动的去参与实践。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初一地理课所学的知识,来说说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复习已有的知识引入新课)

(概括总结)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的具体状况,包括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大气状况的变化。例如,今天的上午温和晴朗、无风,中午刮起了北风,气温有所下降。这说明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启发引导)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天气和气候哪个更为关注?(天气)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天气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而天气状况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方面和生产建设一些部门关系十分密切,如人们出行穿衣、乘车、农作物耕作,城市建筑业等方面。

(进一步提问)既然如此,人们如何了解天气的变化?(通过天气预报)

(总结)所以,每当我们第二天要出门的时候,总会听一听天气预报。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多次播放天气预报,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了,于是人们就更加关注天气预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天气预报都预报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做出这些预报的,最后我们学会判读天气预报图。

(板书)   第一节   收听天气预报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启发引导)同学们是不是每天都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什么新闻媒体刊登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录像后回答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什么叫天气预报?

(录像) 某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

学生看过录像,讨论、回答问题。

(启发提问)从录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在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你们知道这幅图是如何获得的吗?你认为从上面能获得什么信息?

(展示图片)展示卫星云图的挂图、照片,或录像机中的卫星云图镜头,也可以让学生看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

同学讨论、回答。

(板书)二、卫星云图

(教师总结)卫星云图计算在卫星上拍摄的图片,是由气象卫星给地球大气拍摄的图像。从图4.1可以看到气象卫星把摄取的图像信号发射到地面,通过地面接收系统接收显示出图片,得到一张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有蓝色、绿色和白色三种不同颜色表示的区域。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而且白色愈浓,表示云层愈厚,云层下面往往下雨就愈大。因此,卫星云图可以真实地显示出云雨区的位置、分布,尤其是能直观看到台风、寒潮、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位置、强度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板书)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

〔学生读图判别回答〕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判别下列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1、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天气?(晴天)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天)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有雨)

3、范围较大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江南和华南)

〔转折过渡〕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节目时,卫星云图以后,紧接着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图?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

〔板书〕  三、天气预报图

〔指图讲述〕(P36城市天气预报图)在天气预报图上,用各种各样天气符号表示各地不同的天气状况。而要想看懂这种简易的天气预报图,就需要认识一些天气符号。这样就能自己来判断某一城市的天气状况了。

〔板书〕1、天气符号

〔展示板图〕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指导学生读图〕请同学们按下列顺序识别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

(1)晴天、多云、阴天的符号;

(2)小到中雨、大雨暴雨、雷雨、阵雨、冰雪、雨转晴的符号;

(3)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符号;

(4)雾、霜冻符号;

(5)冷峰、暖峰、台风的符号;

(6)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讲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教师边画图边讲解),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2级,二道风尾是4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学生练习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活动〕教师安排学生自己提前制作一套天气符号,并且在课上给出2分钟,请学生快速记忆。以每两个人为一个小组,一个人出示符号,另外一个人说出其意义,然后再交换。

〔转折过渡〕在识别天气符号的基础上,同学们才能正确判读城市天气预报图。

〔板书〕 2、城市天气预报图

〔读图〕阅读城市天气预报图(课本图4.3)。由教师和同学合作,当天气预报节目播音员;教师报完城市地名后,由学生回答当地的气温、降水等天气状况。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重点知识,一是如何阅读卫星云图,二是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收听收看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天气预报,并把本地一周的天气预报内容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侯

第一节   收听天气预报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二、卫星云图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

三、天气预报图

1、天气符号

2、探究活动

记录天气预报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熟悉各种天气符号;培养学生关注天气的意识;通过连续记录天气这样一件事情,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科学精神。

活动具体安排

连续一周收听每日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并用符号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包括天气状况及风向、风力等。最后小组内进行核查,看谁记得准确。

日期

天气状况(阴、晴、多云等)

风向

风力

简易晴雨表的制作

目的:通过制作简易晴雨表,以显示睛、阴、雨天湿度变化及提高自己动手能力。

材料:

长约50cm,直径2.5cm木棍一根,直径20cm,厚1.5cm圆木盘一块,直径约为2cm的螺丝钉一颗,有机玻璃直尺,半圆尺各一把,一个百事可乐易拉罐,铁钉数颗,白纸一张,铁螺帽、脱脂棉、线、食盐。

工具:小锤一把,胶水一瓶,小钉锤一把,螺丝刀一把。

步骤:

1.用浓盐水浸泡脱脂棉,并烘干。

2.在木棍一端切一宽6mm,深4cm的小槽。

3.在有机玻璃直尺正中和两端分别用烧红的铁钉钻一个直径为5mm的小孔。用剪刀从易拉罐上剪下一根长5cm的指针固定在直尺中间。

4.在开槽的木棍一头,垂直于小槽横面,钻一小孔,把直尺放入小槽内并用螺丝钉固定,但直尺能灵活转动。

5.把量角器背面用胶水贴上一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待干后,用胶水固定在直尺后面的一半木棍上,当刻度盘。

6.把木棍的另一头用钉子牢固地固定在底部圆木盘上。

7.把小铁螺帽和烘干的棉球分别用线挂在直尺两端孔中,并调试平衡,使指针指到90°,这样简易晴雨表就做好了。

8.然后放在通风避雨处,观察几周,在刻度盘读出晴、阴、雨的范围。

原理:

盐类物质极易潮解,当空气湿度增大时,盐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重量增加,指针向右偏。相反,水分蒸发,重量减少,指针向左偏。

实验观测:

结果分析:

1.大致在90°附近5°以内为晴天。

2.大致在95°—100°之间为多云天气

3.大致在100°—120°范围内为阴天

4.大致在120°以上为雨天

5.通过看指针位置及变化,即可粗略预报天气情况。

城市天气预报图

收听天气预报 篇5

收听天气预报

教学目的

1.了解天气预报及其意义,了解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组成,掌握识读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生识读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技术了解和预知天气现象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明确学习地理的目的。在学习卫星云图时,还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以及它技术先进的事实,使学生为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识读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指导自学法和练习法。

教具某日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的录相片或当地人民广播电台天气预报的录音;投影片(天气符号表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讲授提纲

一、天气预报的用途和内容

二、怎样看卫星云图

1.什么是卫星云图

2.卫星云图的识读

三、简易天气图

1.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

2.简易天气图的识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播放录相(或录音)]让学生看天气预报的录相(或听录音)。

[提问]大家经常看(或听)天气预报吗?你为什要看(或听)天气预报呢?(从天气预报中可以知道未来天气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带雨具等等。)

[教师讲解]除了同学所说的以外,由于天气变化,我响着生产、交通等很多部门的活动,所以天气预报对于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并且掌握正确收看(或收听)天气预报的方法。

学习新教材

第一节收听天气预报[板书]

一、天气预报的用途和内容[板书]

[教师归纳]天气预报有利于人们安排生活、工作和生产活动。

[提问]通常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都看到有哪几类气象图?(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等等)

[教师讲解]通常气象台就是通过对卫星云图的分析,做出天气形势的预测,才能准确地预报出我国各主要城市的天气状况。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只重点学习观看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方法。

二、怎样看卫星云图[板书]

1.什么是卫星云图[板书]

[读课文]教师指定学生朗读课文27页“卫星云图”一节课文的第一段,并观察“气象卫星和地面接收”示意图。

[教师讲解]现在中央电视台播的卫星云图,是我国自行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回来的图象。这是一项非常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在世界上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国家才能做到。

[观察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封底“卫星云图照片”,让学生读出照片中都有哪些内容。(日期和时间、地球、经纬网、我国的国界和海岸线、长江和黄河、城市、云层及其运动方向标、陆地和海洋)

[提问]卫星云图和上述内容都各有什么作用?(云层表示各地区上空云量的分布,其他内容表示地区的位置。)

[教师讲解]卫星云图的主要内容就是云。在看云图时首先要根据经纬网、海陆界线等等内容弄清方位,再看云层的分布和范围大小、云层的厚薄以及它的运动方向。根据对云层情况的了解,就可以全面地知道,在卫星发射图象的时候我国各地的天气状况。

[练习]看“卫星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云图表示的是什么时间的天气状况?(1990年5月31日14点30分)

(2)图中的主要云区在哪里?大致呈怎样的方向延伸?向哪个方向移动?(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大致为西南—东北方向延伸,向东移动。)

(3)北京是什么样的天气?西安是什么样的天气?(北京是阴天,西安是晴天。)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从卫星云图上,我们能够看出天气晴朗和云雨的分布状况。不仅如此,如果再配合我们今后要学习的很多天气和气候方面的知识,还能从它那里知道诸如台风、寒潮、气旋等等更多的天气情况。大家说卫星云图重要不重要呀!

三、简易天气图[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城市天气预报图”。

[教师讲解]这是一张简单的天气图,从图中大家可以看到,气象台对各地未来天气情况的预测。请问学说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在图上表现预测的天气情况呢?(用符号和数字)所以为了学会识读天气图就必须先掌握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

1.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天气符号表”教师讲解天气符号的构成。

[读图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按课本28页“读图”练习中的项目,识读“天气符号表”,并且帮助学生掌握记忆天气符号的正确方法。

2.简易天气图的识读[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城市天气预报图”。

[提问]请大家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图都由哪些符号组成?(城市符号、表示未来天气变化的符号、表示气温的数字符号)

(2)为什么有的城市天气预报中有两个天气符号?(表示未来24小时内天气的变化)

(3)电视台预报每个城市天气时,是按照怎样顺序?(先说天气变化,再说气温)

(4)上海、南京、合肥、桂林、广州和厦门等城市未来的天气如何?(请按照一般天气预报时的顺序回答)

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想一想什么是天气和气候?它们有什么区别?(提示学生可以复习小学自然课中学到的有关知识)

《多变的天气》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多变的天气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知识,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也是地理环境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天气与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有关知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本节出现较多的概念,都没有给予严格的定义,不要求学生掌握。本节内容实践性强,抽象概念较多,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联系生活体验,比较、识图、讨论探究等灵活变通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知识化难为易。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以便将抽象问题形象好、枯燥知识生动化,利于学生掌握。

学情分析

天气是七年级学生认识比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通过学习要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天气特点、天气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未来天气的知识。考虑到学生们的认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谈感兴趣的现象,有意识的让学生们从自己所谈的现象中总结规律。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⑵学会运用形象记忆及应用记忆的方法识记地理知识。

⑶在学生收看、分析天气预报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⑷在小组游戏及学做播报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分工合作、团体意识及表达能力。

2、过程和方法

通过组织游戏、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息息相关,了解天气预报,熟悉常用天气符号,认识卫星云图;进入网络和生活,给学生更广阔的世界;通过课下从多渠道查找资料,提高自学自学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通过课上展示,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实践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⑵通过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全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节目,了解家乡的天气及大气环境,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⑶通过让学生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⑷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⑴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⑵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学会看天气预报。

2、难点

学会看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收听天气预报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计划地收听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通过“学做天气预报员”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看简易的天气预报图。

2.掌握判读卫星云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卫星云图对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初步了解卫星云图是如何制作形成的。

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并且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天气预报谈起,并且按照平时电视节目中播放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着重强调对这些图的判断、解读。由于这些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进行后几节的深入学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章的题目是"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所以需要在进行本节学习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在初一学过的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的有关内容,这是进行后面学习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2.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城市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安排学生自己画天气符号,并且以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举天气符号,另一位同学模拟天气预报播报员,反复练习,然后交换。另外,为了训练学生读卫星云图的能力,教师可以另外找一幅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天气预报,分析天气趋势。此外在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让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并试探预报短期天气。在简单地看与听的同时,主动的去参与实践。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初一地理课所学的知识,来说说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复习已有的知识引入新课)

(概括总结)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的具体状况,包括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大气状况的变化。例如,今天的上午温和晴朗、无风,中午刮起了北风,气温有所下降。这说明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启发引导)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天气和气候哪个更为关注?(天气)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天气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而天气状况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方面和生产建设一些部门关系十分密切,如人们出行穿衣、乘车、农作物耕作,城市建筑业等方面。

(进一步提问)既然如此,人们如何了解天气的变化?(通过天气预报)

(总结)所以,每当我们第二天要出门的时候,总会听一听天气预报。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多次播放天气预报,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了,于是人们就更加关注天气预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天气预报都预报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做出这些预报的,最后我们学会判读天气预报图。

(板书)   第一节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启发引导)同学们是不是每天都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什么新闻媒体刊登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录像后回答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什么叫天气预报?

(录像) 某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

学生看过录像,讨论、回答问题。

(启发提问)从录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在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你们知道这幅图是如何获得的吗?你认为从上面能获得什么信息?

(展示图片)展示卫星云图的挂图、照片,或录像机中的卫星云图镜头,也可以让学生看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

同学讨论、回答。

(板书)二、卫星云图

(教师总结)卫星云图计算在卫星上拍摄的图片,是由气象卫星给地球大气拍摄的图像。从图4.1可以看到气象卫星把摄取的图像信号发射到地面,通过地面接收系统接收显示出图片,得到一张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有蓝色、绿色和白色三种不同颜色表示的区域。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而且白色愈浓,表示云层愈厚,云层下面往往下雨就愈大。因此,卫星云图可以真实地显示出云雨区的位置、分布,尤其是能直观看到台风、寒潮、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位置、强度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板书)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

〔学生读图判别回答〕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判别下列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1、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天气?(晴天)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天)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有雨)

3、范围较大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江南和华南)

〔转折过渡〕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节目时,卫星云图以后,紧接着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图?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

〔板书〕  三、天气预报图

〔指图讲述〕(P36城市天气预报图)在天气预报图上,用各种各样天气符号表示各地不同的天气状况。而要想看懂这种简易的天气预报图,就需要认识一些天气符号。这样就能自己来判断某一城市的天气状况了。

〔板书〕1、天气符号

〔展示板图〕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指导学生读图〕请同学们按下列顺序识别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

(1)晴天、多云、阴天的符号;

(2)小到中雨、大雨暴雨、雷雨、阵雨、冰雪、雨转晴的符号;

(3)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符号;

(4)雾、霜冻符号;

(5)冷峰、暖峰、台风的符号;

(6)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讲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教师边画图边讲解),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2级,二道风尾是4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学生练习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活动〕教师安排学生自己提前制作一套天气符号,并且在课上给出2分钟,请学生快速记忆。以每两个人为一个小组,一个人出示符号,另外一个人说出其意义,然后再交换。

〔转折过渡〕在识别天气符号的基础上,同学们才能正确判读城市天气预报图。

〔板书〕 2、城市天气预报图

〔读图〕阅读城市天气预报图(课本图4.3)。由教师和同学合作,当天气预报节目播音员;教师报完城市地名后,由学生回答当地的气温、降水等天气状况。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重点知识,一是如何阅读卫星云图,二是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收听收看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天气预报,并把本地一周的天气预报内容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侯

第一节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二、卫星云图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

三、天气预报图

1、天气符号

2、探究活动

记录天气预报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熟悉各种天气符号;培养学生关注天气的意识;通过连续记录天气这样一件事情,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科学精神。

活动具体安排

连续一周收听每日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并用符号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包括天气状况及风向、风力等。最后小组内进行核查,看谁记得准确。

日期

天气状况(阴、晴、多云等)

风向

风力

简易晴雨表的制作

目的:通过制作简易晴雨表,以显示睛、阴、雨天湿度变化及提高自己动手能力。

材料:

长约50cm,直径2.5cm木棍一根,直径20cm,厚1.5cm圆木盘一块,直径约为2cm的螺丝钉一颗,有机玻璃直尺,半圆尺各一把,一个百事可乐易拉罐,铁钉数颗,白纸一张,铁螺帽、脱脂棉、线、食盐。

工具:小锤一把,胶水一瓶,小钉锤一把,螺丝刀一把。

步骤:

1.用浓盐水浸泡脱脂棉,并烘干。

2.在木棍一端切一宽6mm,深4cm的小槽。

3.在有机玻璃直尺正中和两端分别用烧红的铁钉钻一个直径为5mm的小孔。用剪刀从易拉罐上剪下一根长5cm的指针固定在直尺中间。

4.在开槽的木棍一头,垂直于小槽横面,钻一小孔,把直尺放入小槽内并用螺丝钉固定,但直尺能灵活转动。

5.把量角器背面用胶水贴上一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待干后,用胶水固定在直尺后面的一半木棍上,当刻度盘。

6.把木棍的另一头用钉子牢固地固定在底部圆木盘上。

7.把小铁螺帽和烘干的棉球分别用线挂在直尺两端孔中,并调试平衡,使指针指到90°,这样简易晴雨表就做好了。

8.然后放在通风避雨处,观察几周,在刻度盘读出晴、阴、雨的范围。

原理:

盐类物质极易潮解,当空气湿度增大时,盐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重量增加,指针向右偏。相反,水分蒸发,重量减少,指针向左偏。

实验观测:

结果分析:

1.大致在90°附近5°以内为晴天。

2.大致在95°—100°之间为多云天气

3.大致在100°—120°范围内为阴天

4.大致在120°以上为雨天

5.通过看指针位置及变化,即可粗略预报天气情况。

城市天气预报图

《多变的天气》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四、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收听天气预报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电视台播放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2.使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

3.使学生了解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2.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

城市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教学媒体

录像机、投影仪,卫星云图(挂图或放大的照片),城市天气预报常用天气符号图(可制成板图、挂图或投影片),城市天气预报图(挂图或制成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初一地理课所学习过的知识,来说说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复习已有的旧知识引入新课)。

【概括总结】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具体状况。例如,今天的上午温和晴朗、无风,中午刮起了北风,气温有所降低。这说明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天气预报是指气象台、站对各地的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大气状况的变化,以及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所发布的预报。

【启发引导】 由于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对天气进行预报。你能说说天气预报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回答】 由于天气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而天气状况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方面和生产建设一些部门关系十分密切,如人们出行穿衣、乘车,农作物耕作,城市建筑业等方面。所以,天气预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多次播放天气预报,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板书】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启发引导】 同学们是不是每天都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什么新闻媒体刊登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录像后回答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什么叫天气预报?

【录像】 某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

学生看过录像,讨论、回答问题。

【启发提问】 从录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在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这幅图是如何获得的?你认为从上面能获得什么信息?

【展示图片】 展示卫星云图的挂图、照片,或录像机中的卫星云图镜头,也可让学生看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

同学讨论、回答。

【板书】 二、卫星云图

【教师总结】 卫星云图是在卫星上拍摄的图片,是由气象卫星给地球大气拍摄的图像。从图4.1可以看到气象卫星把摄取的图像信号发射到地面,通过地面接收系统接收并显示出图片,得到一张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有蓝色、绿色和白色三种不同颜色表示的区域。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而且白色愈浓,表示云层愈厚,云层下面往往下雨就愈大。因此,卫星云图可以真实地显示出云雨区的位置、分布,尤其是能直观看到台风、寒潮、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位置、强度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板书】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云层愈厚

【学生读图判别回答】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判别下列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1.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天气?(晴天)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天)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有雨)

3.范围较大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江南和华南)

【转折过渡】 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节目时,在卫星云图以后,紧接着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图?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 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

【板书】 三、天气预报图

【展示图片】 城市天气预报图(挂图或投影片)。

【指图讲述】 在天气预报图上,用各种各样天气符号表示各地不同的天气状况。只要认识了这些天气符号,同学们就能看懂这种简易的天气预报图,从而就能预知自己想要知道的某一城市的天气状况。

【练习】 教师在图上任意指出某个城市的天气符号,请学生说出它的天气。

因此,认识天气符号,是读天气预报图的关键。

【板书】 1.天气符号

【展示板图】 城市天气预报常用天气符号。

【指导学生读图】 请同学们按下列顺序识别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

(1)晴天、多云、阴天的符号;

(2)小到中雨、大雨暴雨、雷雨、阵雨、冰雪、雨转晴的符号;

(3)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符号;

(4)雾、霜冻符号;

(5)冷锋、暖锋、台风的符号;

(6)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讲述】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教师边画图边讲解),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二道风尾是4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学生练习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讲评练习情况】

【转折过渡】 在识别天气符号的基础上,同学们才能正确判读城市天气预报图。

【板书】 2.城市天气预报图

【读图】 阅读城市天气预报图(课本图4.3)。由教师和同学们合作,当天气预报节目播音员:教师报完城市地名后,由学生回答当地的气温、降水等天气状况。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重点知识,一是如何阅读卫星云图,二是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复习巩固】 选作复习题,做本节末的第1~3题。

【布置作业 】 要求学生收听、收看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天气预报,并把本地的天气预报内容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二、卫星云图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云层愈厚

三、天气预报图

1.天气符号

2.城市天气预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