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高中教案 > 高二教案 > 兵车行【优秀7篇】正文

《兵车行【优秀7篇】》

时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文是小编给大伙儿整理的兵车行【优秀7篇】。

《兵车行》教学设计 篇1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诵读教学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默读等阅读方式。为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试着用诵读贯穿整节课堂。对于我自己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我在导入部分简述了杜甫在长安十年的生活概况,以及诗歌创作的背景,用时约三分钟。现在觉得,这样安排虽然可以让学生了解杜甫因政治失意、生活穷困在诗歌风格上引起的显著变化,但却剥夺了学生首读本诗的时间。

接下来安排的是诵读环节,在诵读中理解作品内涵、体会作者蕴含于其中的感情。具体有以下几个小环节:

1、教师范读。(我对于这个环节的处理是比较满意的。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能给学生一种强烈的美感享受,能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课文,使学生融入诗歌的情境中,并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我投影显示文中的重点字词。(投影显示重点字词时,我只挑选了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一些字词。现在觉得,即使是课下注释中出现的字词,也应该把它再列到投影中,以便让学生加深印象,重点记忆)

3、赏析诗歌。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体会出征的人和送行的人的心情,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诵读的效果作出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内涵。

除了整段的诵读外,我特意挑选了某些句子来让学生体味诵读,比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在诵读过程中,有几位学生能够饱含感情地诵读。对于学生读得不够味的地方,我及时加以指点,使学生很快得到了提高。但在这个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我要求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有几个学生在笑。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有几个:(1)长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诵读是一种累赘与负担,在压抑自己诵读热情的同时又嘲笑着他人的诵读。(2)可能因为有听课老师的存在,原本活泼的课堂显得比平时要呆板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3)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

最后部分我原本安排的是五分钟左右的学生自由诵读时间,力争当堂成诵,体会作品的内涵。但由于前面环节安排的不尽合理,使得本环节只能一带而过,错失了我的本意。

总的来说,通过对这次汇报课的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作品的情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离开语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痒。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3、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为纲,但我仍感觉教学设计上,安排学生读的时间太少。

如果我再上《兵车行》这节课,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一、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为基础。

比如首段中所写的“车辚辚,马萧萧”,让学生体会诗歌中叠音词运用的妙处,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来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这连续四个动作蕴含了怎样复杂的情感。“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戊边”,体味“头白”与“还”中所蕴含的苍凉、悲愤。

二、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

应该加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如“县官”一词,正确的解释应是“官府”;“防河”是指在黄河西面驻防;“营田”即屯田,利用士兵和农民垦荒以取得军队的给养或税粮。

文中有些地方应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不能由教师代为讲解,比如:“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诗中末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原是由我启发学生想象那幅悲惨的画面,现在我觉得这点应该由学生主动思考,并品味凝炼的文字中浓缩的情感。

《兵车行》教学设计 篇2

李陆

上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兵车行》。早上要大家预习了,现在提问,哪位同学能简要地介绍一下杜甫?

生甲: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和李白齐名。初中时期我们学了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有〈春望〉。

师:还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豪吏》,等等。你能把你说的两首诗中的名句背下来吗?

生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师:背得很好!(鼓掌)哪位同学说说,这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生乙:《春望》是五言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

师:律诗也叫近体诗,兴起于隋唐时期,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一半叫“绝句”,“绝”就是断的意思。律诗八句,绝句四句,都讲求严格的格律,而不仅仅是压韵。而古体诗则没有句数的限制,一般较长,只求压韵就行了。

生丙:律诗和古体诗,除了形式不同,内容上有没有不同呢?

师:这倒是个问题。我想主要还是形式的不同吧,一个“体”字,就表明了这一点。至于内容嘛,律诗侧重于写景,古体诗侧重于叙事——这是我的看法。我们今天学习的《兵车行》,就是一首古体诗,它就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哪位同学率先回答?

生丁:它讲的是唐王朝穷兵黩武,强征士兵上前线的故事。

师: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请你按照我的提示,把你刚才的答案补充一下。

生丁: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师:补充得很好,言简意赅。我再补充一句,就是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请同学们把描写这一凄惨景象的第一段齐读一遍。

师:读的语速要慢一点,感情沉郁,节奏抑扬顿挫,要把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体现出来。请同学们听我读:车辚辚。

师: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怎样理解,哪位同学能说说?

生戊:杜甫的诗写得好,无人能比,所以称他是诗中的“圣人”。

师:就像孔子是“文圣”,关羽是“武圣”,杜甫也就是“诗圣”,对吗?

生戊:可能是吧,我是猜的。

师:猜得很好,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猜错了。后人称他为“诗圣”,并不是单指他的诗写得好,而是指他的诗秉承了圣人之道。

生戊:圣人之道就是孔孟之道吗?

师:对,聪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个“仁”字,孟子又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孟子有一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民”放在首位,是一种民本主义的理想。杜甫作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对于唐王朝发动的对外战争,没有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歌功颂德,而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为民请命”,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本主义思想。

生甲:尊崇孔孟之道的诗人很多,为什么单单他被称为“诗圣”呢?

师:首先当然是因为他的影响最大,是诗坛的领袖人物;其次嘛,他的一生都坚守孔孟之道,虽九死而犹不悔。不像其他诗人,一遇到挫折就消极避世,弃儒从道了。李白就是个典型,大家看看李白的经历,就知道了。李白被后人称作什么?

生丙:“诗仙”,李白自称“谪仙人”。

师:是啊。可是只有道家才有神仙之说,大家说对吗?

生丙:可他的诗的确是有一股“仙气”啊。

师:那是他的风格,豪放飘逸。但这种风格的形成又与他的思想有关,李白的思想很杂,不像杜甫那么单纯。

师:我们接着学习第二段,请同学们把第二段齐读一遍,注意读出杜甫的风格来。

师:有一个“行”字,是多音字,在诗歌中已经出现了三次。标题中大家读“xing”,“行人”读“xing”,“点行频”也读“xing”,正确吗?

生己:标题读“xing”,可以肯定,因为《琵琶行》也读“xing”,它是一种诗歌体裁。“行人”读“xing”也没有问题,就是“点行”不知道该怎么读。

师:首先要搞清楚它的意义。点行,是“按户籍名册强征服役”的意思,与军队有关。以前我们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老师讲到鲁智深是“行伍”出生,“行伍”就读“hang”。所以“点行频”应该读“hang”,大家明白了吗?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旧上海有一家店铺开张,招牌上只有三个字,“行行行”,来恭贺的商界朋友不知道该怎么念,大家说怎么念啊?

生庚:xing(形) xing(性) hang

师:对,非常聪明!——是从书上看来的吧?大家只要经常读书,广泛涉猎,就会碰到许多这样的好故事。

生乙:老师,“去时里正与裹头”,里正为什么要给他们裹头啊?送行时还有他们的父母,为什么要里正给他们裹头呢?

师:问得好!我想,这可能是古人的一种习俗。就像今天农村的孩子参军,乡长给他们带大红花一样,还要敲锣打鼓欢送呢。书上说是因为他们年纪小,只有十五岁,自己不会裹头;书上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去时里正与裹头”,实际上以乐景写哀,读起来更为伤感。

师:请同学们把第三段齐读一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杜甫为什么又被称为“诗史”?

生辛:杜甫的许多诗反映的是历史,所以被称为“诗史”。

师:有道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壬:杜甫的诗不是反映历史,而是反映现实。李白是浪漫主义,杜甫是现实主义。

师:好,更确切了。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辛:就这首诗,涉及到了“武皇”,“汉家”,不是历史吗?

师:对,是历史。可不可以这样说,作者是拿历史来观照现实,强调悲剧的延续性?好,继续讨论。

生丙:杜甫的诗不但反映现实,而且立足于社会的底层,反映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老百姓惨痛的现实。

师:好,更深刻了!作者是怎样思考这一现实的?

生丙:作者分析了造成老百姓苦难的原因,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

师: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生丙:“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句诗点明了老百姓苦难的原因。对战争的厌恶,体现在第三段。

师:第三段,哪句诗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戊: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怪怕人的!

师:是啊,一级恐怖。第一段写人哭,这一段就写鬼哭了。连鬼都哭,你说惨不惨?这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生戊:夸张?

师:想一想《孔雀东南飞》的结尾?

生戊:是浪漫主义的手法?

师:对!但两者又有区别:《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是一条光明的尾巴,而《兵车行》是一条黑暗的尾巴。

生庚:“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一句好象是名句。

师:是啊,不但是名句,而且是千古名句。中国老百姓一贯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现在倒好,怕生男,只想生女了。是什么造成老百姓这一传统观念的转变呢?——战争!残酷的而又无休止的战争使老百姓心灰意冷,好死不如赖活着。老百姓对战争的怨恨与控诉,通过这句诗深刻而又凝练地表达出来了。

师:请同学们把全诗齐读一遍。下课!

作者邮箱:

《兵车行》教学设计 篇3

[导学新概念]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唐玄宗 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这使得杜甫对 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 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兵车行》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 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学习《兵车行》,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 又有变化的特点上,以利于学生今后自读杜诗。

[资料显示屏]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政治诗人。关心社会时事,关心国家大计,在诗人 说来是一种不可阻止的、自觉的要求。诗,在杜甫的手里,不仅是抒发感情、摹写物象的工具,而且也是干预时事、指责国政乃至评论军事策略的手段。(《中国文学史》,中 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403页)

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

即事名篇,无复倚傍。(元稹)

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 ……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 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 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 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录自《唐诗鉴赏辞典·诗体诗律词语简释》,上海辞 书出版社1519页)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导语 设计:“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 ,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 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 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见导语 设计)

二、简介背景,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 解这首诗。

三、诵读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 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 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 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 ”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 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鉴赏

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这首诗的章法,找出诗中的警策句,赏析 名句,品味语言表达的特点。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明确:1章法严密。形式上采用古称“一头两脚体”的结构方式。从整体看,节奏整齐 又略有变化;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一。内容上,一是前后呼应,二是层层递 进。

2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高度的艺术性表现出来。

①重墨铺染。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 心的出征场面。诗的开篇展现出一幅出征图,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 兵之多,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接着展现出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 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 灰 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 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和那一刹 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 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江淹《别赋》说:“黯然伤魂者, 唯别而已矣。”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 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 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 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 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 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 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 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设计B

比较阅读

比较《兵车行》和李白《古风·其十九》两首诗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研究性阅读

杜甫在长安十年,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使他的创作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 会,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日益鲜明。

结合《兵车行》的学习,研读杜甫同时期写的《前出塞》《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 怀五百字》等诗,体会杜诗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提示:《前出塞》写天宝末年歌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 的开边黩武。《丽 人行》作于天宝十二载春,讽刺了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 政的腐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是杜甫五言诗的代表作。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是在天宝十四载十月、十一月间。这年十月, 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唐玄宗 与杨贵妃正游玩,而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其时,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传到长安,然 而诗人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已显示出社会动乱的端倪。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 一传诵千古的名句,揭露了贫富的悬殊。

设计C

阅读训练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几个问题。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3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 二者作一点比较。

(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2)表现技巧:

[参考答案]

1第一层(开头四句)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第二层(“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层(“借问”至“岂全生”)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 ,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

说明:如将第一、二层合并或将第三层再分为三小层,也可以。

2三幅画面是:①羽檄飞驰,喧呼救边;②京城安定,四海清平;③战士出征,亲人送 行,日月无光。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 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3(1)杜甫的诗通过征失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 了 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 过了李诗。

(2)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 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 十分看重现 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1]

《兵车行》教学设计 篇4

导学新概念]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唐玄宗 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这使得杜甫对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兵车行》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学习《兵车行》,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又有变化的特点上,以利于学生今后自读杜诗。

[资料显示屏]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政治诗人。关心社会时事,关心国家大计,在诗人说来是一种不可阻止的、自觉的要求。诗,在杜甫的手里,不仅是抒发感情、摹写物象的工具,而且也是干预时事、指责国政乃至评论军事策略的手段。(《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403页)

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

即事名篇,无复倚傍。(元稹)

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 ……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录自《唐诗鉴赏辞典·诗体诗律词语简释》,上海辞书出版社1519页)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导语 设计:"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 ,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见导语 设计)

二、简介背景,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

三、诵读

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 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 "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鉴赏

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这首诗的章法,找出诗中的警策句,赏析名句,品味语言表达的特点。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明确:章法严密。形式上采用古称"一头两脚体"的结构方式。从整体看,节奏整齐又略有变化;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一。内容上,一是前后呼应,二是层层递进。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高度的艺术性表现出来。

①重墨铺染。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诗的开篇展现出一幅出征图,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接着展现出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江淹《别赋》说:"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设计B

比较阅读

比较《兵车行》和李白《古风·其十九》两首诗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研究性阅读

杜甫在长安十年,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使他的创作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日益鲜明。

结合《兵车行》的学习,研读杜甫同时期写的《前出塞》《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诗,体会杜诗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提示:《前出塞》写天宝末年歌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丽人行》作于天宝十二载春,讽刺了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五言诗的代表作。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是在天宝十四载十月、十一月间。这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唐玄宗与杨贵妃正游玩,而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其时,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传到长安,然而诗人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已显示出社会动乱的端倪。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传诵千古的名句,揭露了贫富的悬殊。

设计C

阅读训练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几个问题。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二者作一点比较。

(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2)表现技巧:

[参考答案]

第一层(开头四句)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第二层("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层("借问"至"岂全生")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

说明:如将第一、二层合并或将第三层再分为三小层,也可以。

三幅画面是:①羽檄飞驰,喧呼救边;②京城安定,四海清平;③战士出征,亲人送 行,日月无光。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1)杜甫的诗通过征失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了 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李诗。

(2)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十分看重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兵车行》教案2

一、课文悟读

一切优秀诗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杜甫的《兵车行》虽然写于唐天宝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从课文的注释看,诗人的描述是有事实基础的,但诗人的反映又不局限于几件历史事实,而是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概括地反映了更多更深的东西。诗中借役夫之口道出"点行频",也就是说不是一时一地或一人一次所经历的事,否则,"二百州千村万落边庭流血成海水"的广阔图景就反映不出来。连年战争、连年征兵,用兵时间之长,服役地域之广,尽由"行人"口中道出,这便是诗人的艺术概括。惟其如此,才能把唐玄宗穷兵黩武,开边不已的扩张战争,给国家、人民(包括少数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强烈地集中地反映出来,这是其一。其二,在艺术概括的反映中,诗人并非冷眼旁观,纯客观地转述见闻。诗人对所述事件的态度、感情也不是通过他直接出面议论或抒情来表现的,而是通过下列几种方式表现出来的:一是表现在对事件、人物和场景的选择和描述上,如诗的开头不是欢乐的出征,而是凄惨的诀别;二是在此基础上对人物的肯定或否定:役夫由"吞"而"吐",不敢"吐"而不得不"吐",语语辛酸,字字血泪,作者是同情役夫的;三是在结构安排及句式节奏的处理上,强调突出某些内容,使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诗人的感情。如诗中有些内容的前后呼应,五言七言的交错运用,都是为渲染战争造成的灾难,强调突出役夫们的怨恨激愤。所以说诗人饱含深情地叙事,字字句句都流露出诗人的深情,鲜明而强烈地显示了诗人对穷兵黩武政策的谴责和抨击,表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深同情和关切。

二、亮点探究

1."耶娘妻子走相送"(《兵车行》),"却看妻子愁何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为杜甫的诗,同有"妻子"之语,意思是否一样呢?

探究学习:在古汉语中,"妻子"是两个单音节词,指老婆和儿女,"子"读重音;现代汉语中,"妻子"专指配偶,"子"读轻声。在《兵车行》中,确实可解释为老婆和儿女;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里,"妻子"应理解为偏义复词,即单取"妻"之义,因杜甫的"子"其时年纪尚小,尚不知"愁"。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杜甫五十一岁,可是他的儿子年龄却小。上元二年(76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的"娇儿恶卧踏里裂",亦可知他的孩子较小。由此可知,循文探意,具备古今语言文字知识是必要的,但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2.第一段"惨别"撼人心魄,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探究学习:诗一开头,一个"走"字写出了"行人"被驱赶着上路,更写出了家人老小不忍亲人离去,而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去,又惟恐这一离去竟成永别的心情。多少人被征发,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只写了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多么具体而又形象。这个"不见",更"见"得"行人"之众多,送行者之众多了。更妙的是,接下去诗人从视觉转而写到听觉,巧妙地运用了动词:牵(衣)、顿(足)、拦(道)、哭,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艺术地概括了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悬念,抓住渎者的心理,自然地引出下文。

3.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结合。可是《兵车行》中的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五四十",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又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诗人驰聘想像,从眼前联想到全国,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这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4.《兵车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探究学习:先说一下"行"。"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来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个五字句,表现了"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传神。此外,诗人还采用了民歌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诗的最后还采用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给诗增添了感染力。

5.《兵车行》一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探究学习:《兵车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事之中。这首叙事诗,无论是第1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会在全诗之中。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闽,井然有序。第1段的描写为第2段的倾诉作了渲染铺垫;第2段的长篇叙言又进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相互补充,相互辉映。再次,叙事、抒情和议论紧紧结合,水乳交融。如描述了"千村万落生荆杞"的荒凉景象后,就愤慨地责问"租税从何出";在痛诉种种不幸之后,诗人又发出了生男不如生女的感叹,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愤之情。这样叙议结合,既使主题突出,又使感情回环往复,极具感染力。

6.杜甫为什么让役夫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正变了呢?

探究学习: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激和控诉。

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是生女儿的话,无可嫁之"比邻";退而言之,纵然"生女犹得嫁比邻",可是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多么深刻啊!

三、选题设计

1.读《兵车行》,深刻思考:杜甫为什么被后人尊为"诗圣"?

研究方法:

(1)读史了解杜甫其人:早年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到京就选,"举进士不第,困于长安"。求官失败,父亲又死,家庭困难到"衣不盖体,尝寄食于人"的境地。

(2)读史了解时代背景:天宝年间,大唐帝国日趋衰落,可是统治者仍旧不断对外侵略;天宝十年,杨国忠派御史到处抓人,送到军中;军队由长安渭水咸阳桥开出,出现一幅惨绝人寰的画面。

(3)杜甫思想心态分析:觉醒:由个人趋向社会,由浪漫趋向现实;目标:暴露社会罪恶,反映民生疾苦;价值:是信史,是实录,标志着杜诗"光芒万丈"的现实主义起点。

参读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语录摘编:《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手,持中;中,正也。"可见"史"是一种执笔记事而中正不阿的人。

2.从《兵车行》看歌行体语言的音乐性。

研究方法:

(1)从押韵上研究:《兵车行》共用八韵,四平四仄,互相调换。一押萧韵,二押真韵,三押纸韵,四押齐韵,五押问韵,六押质韵,七押皓韵,八押尤韵。转韵时,每逢第一句多半押韵。

(2)从声调上研究:摹声叠词和顶真手法。

(3)从句式上研究:开头三字句、七字句,音调铿锵,错落有致;第三段五字句,申诉转为愤恨。句式由短变长,表现语言急促。

参读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3)《怎样合辙押韵》,北京出版社。

《杜甫诗五首》教案1

一、课文悟读

《客至》

《客至》之所以写得这么欢快无比,是因为"喜崔明府相过"。所以诗一开始就描写了浣花溪畔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可爱的白鸥天天飞来的欢乐氛围。但也可以这样理解:平日无客,少有人迹,屋舍南北都是春水,所以整日所见只有白鸥。于是颔联顺理成章地写到了花径不扫,蓬门未开。颈联不写宾主之间的寒暄与叙旧,可见两人关系的亲密。写自己餐桌上的接待物,实话实说,没有虚文俗套,可见宾主之随和。尾联却忽转别意,写自己想邀邻翁过来喝酒。前借白鸥引客,后让邻翁陪客,构思可谓绝妙;不写餐桌上畅饮的热烈情景,而留着让读者去想像,去补充,去回味。

《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写于作者颠沛流离的途中,且是夜里,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独伤感的。本诗的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特别融和。首联中的"细微"等字,与"官应老病休"中作者的孤单身影相应。"危独"二字暗示了自己在乱世中的凄凉孤独,与"飘飘天地一沙鸥"相呼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同时,"星垂平野阔",不仅展现了星空低垂下大自然的广阔浩渺,还让人联想到星空低垂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正为生活而奔波的作者的孤单身影;"月涌大江流",不仅展现了长江奔腾雄浑的气势,还让人联想到作者身影的渺小。

《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咏怀。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以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珀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阁夜》

《阁夜》作于一个大雪初霁的寒夜。旅居在夔州西阁的诗人,寒宵辗转,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了国家的动乱、百姓的痛苦,以及自己的贫病飘零,于是写下了此诗。诗中星河的摇动暗寓着社会的动荡。在这动荡不安的环境中,诗人回家无期,乡书不至,不胜"催短景"之悲,于是聊作宽解之词。这种看似轻松的自慰其实蕴涵着深深的悲痛与忧愤。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写于杜甫生命的最后几年。登上岳阳楼,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了。可这次却不是专为游玩而来,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经过;诗人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了,而是拖着贫病衰老的残躯--"今"非"昔"比啊!想到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用语的巧妙。洞庭湖愈壮阔明朗,诗人的心情就愈黯淡凄凉,因为登楼远眺的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北方的战事,已经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于是,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使得他老泪纵横,久久低回。诗人凭轩远望的形象是衰弱的,却也是高大的。他那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着我们。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二、亮点探究

1.《客至》尾联忽转别意,写自己想邀邻翁过来喝酒,突然撇开客人不提,"顾左右而言他",这样写是不是离题了?

探究学习:表面上看是把客人撇开了,可仔细一想,却发现这是在进一步写客人,是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的兴奋:我家来尊贵客人了,你也过来喝几杯,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玩个尽兴!这种写法既巧妙,又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回味不尽。所以这种忽转别意不是离题,倒是别开生面,别有情趣。

2.《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探究学习:王昭君有倾城倾国之貌却无人省识,汉元帝不辨美丑,竟要靠"画图省识";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而这些都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暗寓自己的不幸。古人对此有多家点评。黄叔灿《唐诗箴注》云:"此咏明妃以自悲。"郭曾祈《读杜札记》云:,"琵琶胡语,怨恨谁论?亦隐寓知音寥落之感。"佚名《杜诗言志》云:"此第三首,则专咏明妃之事,无一字及于己怀,乃吾正谓此为少陵自咏己怀,非咏明妃。……夫明妃抱此怨恨,不可明言,只以托之千载琵琶;而少陵之怨恨,不可明言,又以托之明妃。通篇只重写怨恨二字,乃所以写明妃,即所以写己怀也。"

3.同样是咏叹王昭君,杜甫写了《咏怀古迹(其三)》,李白则写了《王昭君》,试作比较阅读,说说杜诗在风格上与李白有怎样的不同。

王昭君(二首选一)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塞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

探究学习:同样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为题材,李白和杜甫这两首诗各有特色,基本上能体现两人不同的艺术风格:李诗飘逸,杜诗沉郁。两人都对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充满了同情,但杜诗不只停留在同情惋惜这一步,还表达了沉郁怨愤之情。诗一开始,就似有千钧之力,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势,以致古人说:"昔人评群山万壑句,颇似生长英雄,不似生长美人。"李诗第二联是"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而杜诗则更沉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个"一"字,一个"独"字,将王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最后两联,两诗都写出了凄婉的氛围,而杜诗中因为用了"空归月夜魂千载分明"等语,就显得更加的孤愤悲壮。因此弘历在《唐宋诗醇》中忍不住赞叹:"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坡,明珠走盘,咏明妃者此为第一。"

4.对于《阁夜》中的抒情,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20世纪40年代出版)说:"杜老之诗,随处关系国事民生,虽,在极小的题目,也能发出极大的感慨来,诗人多感,杜老尤甚。读了此等诗,觉得无病的呻吟,未免多费笔墨啊!"对这个评价你如何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学习:这样的评价虽然新颖,但有失偏颇。只要了解了诗人的写作背景,理解了作者此时此刻的思想和情感,就会明白,这是历经磨难的作者在特定的流浪背景下发出的感慨,决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5.对于《登岳阳楼》中颔联的景物描写,喻守真在其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中这样评论:"诗人写景状物,往往喜欢夸大形容,因此就不免有牵强失真的地方。本诗颔联就犯此病。照地理上讲,洞庭湖四周均为楚地,那(哪)能说是与吴分界之处。乾坤日夜浮,倘用来咏大海,那还相当,若咏洞庭,未免不称。后人虽加以曲解,究与事理未当。"你怎样看待他的评价?说说你的理解。

探究学习:这种评价未免太"现实主义"了,若都要与事理相当,那么文学作品就不能有夸张,就不能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等极富渲染力的诗句了。事实上,凡是能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能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能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像的,就应该是好的夸张。同时,从阅读时间上说,经得起读者的推敲和时间的考验的,能流传到今天并且仍然脍炙人口的,就证明它是名句,说明它的夸张是用得成功的。

6.以往人们常把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进行比较,明代胡应鳞认为杜甫的骨力超过李白,于龙友则认为"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那么你的看法呢?还有人将王维《汉江临泛》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拿来和他们两人比,你的看法又怎样呢?请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探究学习: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各有特色,不能简单地以孰优孰劣来评判。杜诗用字凝练,注重推敲;李诗流转自然,不事雕饰。杜诗沉郁,给人更多的是力度感;李诗飘逸,给人更多的是动态感。杜诗此联与整首诗顿挫苍雄的风格一致;而李诗此联也与整首诗的明快清雄一致。应该说两人各有特色,各尽其妙。所以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王维的诗则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由于他精通美术和音乐,又信仰佛教,所以他的诗充满了朦胧含蓄之美,充满了娴静、恬淡之情,充满了诗情画意,清新秀美,让人遐思不尽。与杜甫的沉郁苍雄、李白的飘逸豪放又不一样。他们各显其美,在唐诗这个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中各以自己的独特风格争奇斗艳,焕发着自己独有的生命活力。

三、选题设计

1.杜甫与李白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

通过广泛阅读杜甫和李白两人的作品来比较他们的不同诗风,同时通过阅读历代评论家对他们两人不同诗风的评价,增进或调整自己的认识。

参读书目:

(1)《杜甫全集》。

(2)《李白全集》。

(3)秦似《杜甫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

(4)毛水清《李白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

(5)燕白《简论李白和杜甫》,四川人民出版社。

(6)宋代魏庆之编《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

(7)裴斐主编《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

(8)《杜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9)《李白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0)《唐诗选注》,北京出版社。

(11)喻守真编注《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

(12)《唐诗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3)日本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编《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江苏古藉出版社。

(14)清代洪迈《容斋随笔》,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2.杜甫与李白的交往研究。

研究方法:

通过阅读两人写给对方或怀念对方的诗歌以及后人的评论史料,具体了解两位唐代诗坛泰斗的深厚情谊。

参读书目:

杜甫谈及李白诗篇共有15首,主要有:《赠李白(二首)》《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冬日怀李白》《春日忆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饮中八仙歌》《梦李白(二首)》《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等。

李白言及杜甫的诗有4首,但可信的有二:《沙丘城下寄杜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其他:

(1)秦似《杜甫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

(2)毛水清《李白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

(3)《杜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4)《李白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5)宋代魏庆之编《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

3.杜甫流浪踪迹研究。

研究方法:

通过阅读杜甫本人的诗歌以及后人的研究史料,具体了解杜甫始于安史之乱的离乱不安而后一路流浪直至病死在漂泊途中的船上的苦难历程。

4.王昭君出塞原因探究。

研究方法:

通过阅读不同的史书及文学作品,了解王昭君出塞的不同说法,并作出自己较合理的判断。

《兵车行》教学设计 篇5

一、学法指导

《兵车行》属于歌行体,歌行体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本诗叙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西南少数民族频繁进攻失败后,为补充兵力而进行征兵的场面,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的现实,这是全诗的基调。学习《兵车行》,必须把握住这个基调,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重点体会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和“穷年叹黎元”的赤诚情怀。

二、阅读导航

(一)整体感知

1、“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

明确: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把视线从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千村万落,沃野千里,变成田园荒芜,满目凋敝。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见闻,联想到全国的景象,由一点推及到普遍,既扩大了诗的容量,又加深了表现的广度。

2、结尾写古战场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天怒人怨之意。“君不闻”与“君不见”相照应,这些都是“开边意未已”所导致的恶果。至此,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揭露得淋漓尽致。

3、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明确: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结合。可是《兵车行》中的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五”“四十”,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又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

(二)疑点探究

1、试分析“走”“牵”“顿”“拦”“哭”这些动词中所蕴涵的感情

明确:一个家庭的支柱被抓走了,这不啻一个家庭的塌天大祸,剩下的老弱幼妇怎不奔走相送呢?亲人突然被抓兵,又急促出征,眷属们奔走呼号去作一刹那的生离死别,何等仓促悲愤。这几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心态表现得细致入微,给读者以触目惊心的感觉。

2、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本诗的警策句是哪句?

明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的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人民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

3、杜甫为什么让役夫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

明确: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是生女儿的话,纵然“犹得嫁比邻”,可是“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心灵受伤之深,同时也有力地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政策的愤激和控诉。

三、能力生成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兵车行(xíng)  声啾(jiū)啾  边庭(tíng)

b、车辚(lín)辚  生荆杞(qǐ)  戍(shù)边

c、干(gān)云霄  生男恶(wù)  村落(luò)

d、马萧(xiāo)萧  急索(suǒ)租  陇(lǒng)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

a、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b、耶娘妻子走相送

c、尘埃不见咸阳桥

d、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3、对下列诗句用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人弓箭各在腰──“弓箭”不专指弓箭,这里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代武器。

b、尘埃不见咸阳桥──车马扬起的灰尘,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用了夸张的手法。

c、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原指汉武帝,这里借指唐玄宗。

d、被驱不异犬与鸡──“犬与鸡”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代役夫。

4、对下列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人但云行频”,“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是全篇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

b、“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句中,“汉家”是影射唐朝,“山东”即现在的山东省。

c、“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句是说壮丁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

d、“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句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逼索租税。

四、拓展练习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揭露现实的广度深度和表现技巧两个方面将二者作一下比较。

参考答案

能力生成:1、b2、c3、d4、b

拓展练习:(1)杜甫的诗通过征夫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了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李诗。

(2)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十分看重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兵车行》教学设计 篇6

上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兵车行》。早上要大家预习了,现在提问,哪位同学能简要地介绍一下杜甫?

生甲: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和李白齐名。初中时期我们学了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有〈春望〉。

师:还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豪吏》,等等。你能把你说的两首诗中的名句背下来吗?

生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师:背得很好!(鼓掌)哪位同学说说,这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生乙:《春望》是五言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

师:律诗也叫近体诗,兴起于隋唐时期,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一半叫“绝句”,“绝”就是断的意思。律诗八句,绝句四句,都讲求严格的格律,而不仅仅是压韵。而古体诗则没有句数的限制,一般较长,只求压韵就行了。

生丙:律诗和古体诗,除了形式不同,内容上有没有不同呢?

师:这倒是个问题。我想主要还是形式的不同吧,一个“体”字,就表明了这一点。至于内容嘛,律诗侧重于写景,古体诗侧重于叙事——这是我的看法。我们今天学习的《兵车行》,就是一首古体诗,它就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哪位同学率先回答?

生丁:它讲的是唐王朝穷兵黩武,强征士兵上前线的故事。

师: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请你按照我的提示,把你刚才的答案补充一下。

生丁: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师:补充得很好,言简意赅。我再补充一句,就是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请同学们把描写这一凄惨景象的第一段齐读一遍。

师:读的语速要慢一点,感情沉郁,节奏抑扬顿挫,要把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体现出来。请同学们听我读:车辚辚。

师: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怎样理解,哪位同学能说说?

生戊:杜甫的诗写得好,无人能比,所以称他是诗中的“圣人”。

师:就像孔子是“文圣”,关羽是“武圣”,杜甫也就是“诗圣”,对吗?

生戊:可能是吧,我是猜的。

师:猜得很好,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猜错了。后人称他为“诗圣”,并不是单指他的诗写得好,而是指他的诗秉承了圣人之道。

生戊:圣人之道就是孔孟之道吗?

师:对,聪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个“仁”字,孟子又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孟子有一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民”放在首位,是一种民本主义的理想。杜甫作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对于唐王朝发动的对外战争,没有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歌功颂德,而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为民请命”,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本主义思想。

生甲:尊崇孔孟之道的诗人很多,为什么单单他被称为“诗圣”呢?

师:首先当然是因为他的影响最大,是诗坛的领袖人物;其次嘛,他的一生都坚守孔孟之道,虽九死而犹不悔。不像其他诗人,一遇到挫折就消极避世,弃儒从道了。李白就是个典型,大家看看李白的经历,就知道了。李白被后人称作什么?

生丙:“诗仙”,李白自称“谪仙人”。

师:是啊。可是只有道家才有神仙之说,大家说对吗?

生丙:可他的诗的确是有一股“仙气”啊。

师:那是他的风格,豪放飘逸。但这种风格的形成又与他的思想有关,李白的思想很杂,不像杜甫那么单纯。

师:我们接着学习第二段,请同学们把第二段齐读一遍,注意读出杜甫的风格来。

师:有一个“行”字,是多音字,在诗歌中已经出现了三次。标题中大家读“xing”,“行人”读“xing”,“点行频”也读“xing”,正确吗?

生己:标题读“xing”,可以肯定,因为《琵琶行》也读“xing”,它是一种诗歌体裁。“行人”读“xing”也没有问题,就是“点行”不知道该怎么读。

师:首先要搞清楚它的意义。点行,是“按户籍名册强征服役”的意思,与军队有关。以前我们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老师讲到鲁智深是“行伍”出生,“行伍”就读“hang”。所以“点行频”应该读“hang”,大家明白了吗?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旧上海有一家店铺开张,招牌上只有三个字,“行行行”,来恭贺的商界朋友不知道该怎么念,大家说怎么念啊?

生庚:xing(形) xing(性) hang

师:对,非常聪明!——是从书上看来的吧?大家只要经常读书,广泛涉猎,就会碰到许多这样的好故事。

生乙:老师,“去时里正与裹头”,里正为什么要给他们裹头啊?送行时还有他们的父母,为什么要里正给他们裹头呢?

师:问得好!我想,这可能是古人的一种习俗。就像今天农村的孩子参军,乡长给他们带大红花一样,还要敲锣打鼓欢送呢。书上说是因为他们年纪小,只有十五岁,自己不会裹头;书上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去时里正与裹头”,实际上以乐景写哀,读起来更为伤感。

师:请同学们把第三段齐读一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杜甫为什么又被称为“诗史”?

生辛:杜甫的许多诗反映的是历史,所以被称为“诗史”。

师:有道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壬:杜甫的诗不是反映历史,而是反映现实。李白是浪漫主义,杜甫是现实主义。

师:好,更确切了。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辛:就这首诗,涉及到了“武皇”,“汉家”,不是历史吗?

师:对,是历史。可不可以这样说,作者是拿历史来观照现实,强调悲剧的延续性?好,继续讨论。

生丙:杜甫的诗不但反映现实,而且立足于社会的底层,反映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老百姓惨痛的现实。

师:好,更深刻了!作者是怎样思考这一现实的?

生丙:作者分析了造成老百姓苦难的原因,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

师: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生丙:“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句诗点明了老百姓苦难的原因。对战争的厌恶,体现在第三段。

师:第三段,哪句诗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戊: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怪怕人的!

师:是啊,一级恐怖。第一段写人哭,这一段就写鬼哭了。连鬼都哭,你说惨不惨?这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生戊:夸张?

师:想一想《孔雀东南飞》的结尾?

生戊:是浪漫主义的手法?

师:对!但两者又有区别:《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是一条光明的尾巴,而《兵车行》是一条黑暗的尾巴。

生庚:“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一句好象是名句。

师:是啊,不但是名句,而且是千古名句。中国老百姓一贯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现在倒好,怕生男,只想生女了。是什么造成老百姓这一传统观念的转变呢?——战争!残酷的而又无休止的战争使老百姓心灰意冷,好死不如赖活着。老百姓对战争的怨恨与控诉,通过这句诗深刻而又凝练地表达出来了。

师:请同学们把全诗齐读一遍。下课!

兵车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黯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作者生平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