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高中教案 > 高二教案 > 《意识的作用》教案(最新6篇)正文

《《意识的作用》教案(最新6篇)》

时间:

《意识的作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

1.知道意识作用的主要表现。

2.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的原因。

3.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及要求。

(二)能力

1.树立世界是可知的观念,逐步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2.明确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培养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3.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有计划、有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情取得成功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克服悲观、消极思想和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不断奋进。

2.在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发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

[教学重点]

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明确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教学中的第二个重点。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教学难点]

既要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要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辩证思维的能力有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学生往往会认为二者是截然对立的,肯定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就要否认意识的反作用。突破这一难点,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知识运用中的一个难点。在实际生活中,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教学提纲]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法学法指导]

(一)教法

教学过程中重在启发式教学,渗透辩证思维方法的教育。通过列举事例、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提高理解能力。

(二)学法

对照提纲预习教材,找出重点、难点、疑点,有目的地听课。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活动,学会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疑问。联系社会和自身实际积极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出发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如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资料,用事实说明抽象的理论。了解意识、精神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准备有关社会生活中制定发展战略的实例,组织学生参与制定发展战略问题的讨论。

做好预习提纲和相关课件的准备工作。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课,预习导读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那么,意识是不是毫无用处呢?显然不是。正如18世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那么,意识有什么作用呢?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请大家首先根据导读提纲预习教材。

(出示导读提纲)

1.人的意识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什么区别?

2.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的?

3.意识可以变物质吗?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4.意志、精神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怎样的作用?

5.你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根据导读提纲认真阅读教材。

教学过程步骤二:释疑解惑,设疑探究

出示材料:(有条件的可以放映“嫦娥二号”发射的有关录像。)

嫦娥二号,是中国的第二颗绕月人造卫星。它是建基于探月工程一期的嫦娥一号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且命名为嫦娥二号。嫦娥二号主要是用作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往後工程的风险,同時深化月球科学探测。嫦娥二号突破了六大关键技术,XX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将在西昌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二号任务的成功实施,将验证直接奔月轨道发射、100公里近月制动、15公里变轨、高精度成像、x频段深空测控体制等关键技术,还将验证低密度奇偶校验编译码、紫外敏感器自主导航、高速数据传输、降落相机等新技术,为后续月面软着陆及深空探测任务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同时,在科学上将获得更加丰富和准确的探测数据,深化对月球的科学认知。

设问:千年的“奔月”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探月工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月球探测器的研制、发射、运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次发射能够如此圆满获得成功,充分说明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那么,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板书)

二、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出示投影、组织讨论)

材料一: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材料二:1912~19xx年间,德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收购石油,但只购婆罗洲地区的石油。在石油商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时,化学家提醒世人说:“德国人在准备发动战争了!” 原来,婆罗洲的石油与其他各地的石油不同,它含有大量的苯和甲苯等芳香烃,而苯和硝酸反应就可以制成一种烈性炸药。果然不出化学家们所料,德国于19xx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人的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

(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回答)

建筑师在建造房屋之前,就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房屋设计出来了,建筑师建造房屋的过程,也是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充分说明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当前的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教师归纳)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仅表现在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还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板书)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分组讨论,举例说明下面的问题。(学生分组准备,结合所学相关知识,选择生活中实例进一步说明观点。)

1.人的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区别。

2.现代人类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

1.动物在影响自然界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某种目的和计划,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明白自己活动的意义。例如,水獭能筑堤,人们把一只幼獭关在笼子里,在它身边放一些泥土,等它长大时,它就会自动筑起堤来,尽管在笼子里筑堤是完全不必要的。很明显,水獭筑堤只不过是一种本能。人的活动就不同了。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与客观事物的关系,预见自己活动的结果,并使自己的活动按照既定的计划向着一定的目标进行。例如,原始人类制造石器,是为了猎取动物,切割兽肉;磨制骨针,是为了穿针引线,缝制兽皮。人们披荆斩棘、开垦荒地,是为了在这块开垦出来的土地上播种五谷。

2.例如,目前,人类已研制出了三种载人航天器,即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它们各有所长,功能互补。我国根据国情和国力等因素,从飞船起步,借鉴国外研制载人飞船的经验,一开始就瞄准了当代最先进的第三代飞船——三舱式载人飞船。至今,我国已成功发射了六艘神舟号飞船,一次比一次进步,神舟七号将安排宇航员出舱活动。这些充分说明,人的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教师概括总结:凭借意识的能动性,人类可以逐步解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这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板书)

(3)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播放汶川地震及抗震救灾的有关视频)

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造成惨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目前,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可以相信,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会逐步认识地震发生的规律,提高地震预报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灾区人民和全国各地人民群众所表现出的众志成城抗击灾害、不屈不挠重建家园的精神充分说明,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到英雄的中国人民。这充分体现了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板书)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问题讨论1:

设疑:自然界本来没有电脑,没有航天飞船,人能制造出这些东西。燕子能筑巢,蜜蜂能酿蜜,也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人与动物都能使自然界发生变化,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

1.动物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器官使自然界改变,这种对自然界的改变是极其有限的。例如,蜜蜂只能依靠自己的特殊器官采集花的甜液,酿成蜂蜜,它既不能织网,也不能筑堤。如果这个地区没有花了,它就毫无办法,只好远走高飞,或者活活饿死。

2.人类能制造并使用生产工具,把自然界改造得合乎自己的需要。人没有狮虎那样的坚牙利爪,不像鹰隼那样能展翅高飞,奔跑的能力甚至不如一只兔子。但凭借种种工具,人类可以制服狮虎,飞得比鹰隼更高,跑得比兔子更快。人们可以制造锄犁拖拉机,耕种土地,生产出粮食来;还可以驯养牛羊猪鸡鸭,让它们生养繁殖。

总之,人的意识使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且使人能制造和使用越来越先进的生产工具,按照计划实现自己预定的目的,在自然界打上自己意志的印记,因而对自然界起着真正的改造作用。人们不但改造着自然界,也不断改造着由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社会环境。

问题讨论2:

设疑: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有人说,精神可以变物质,这种说法对吗?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

1.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2.意识可以指导人们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取得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可以变物质。

(板书)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问题讨论3:(出示投影或视频)

一场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教学楼坍塌后,汶川蓥华镇中学一位女孩在废墟里仍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里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小女孩的从容与坚强,为最终获救赢得了时间。

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

人的意志是人的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的活动的动机部分,是人类活动的动力所在。精神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它能够调节和控制人的生理活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板书)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举例说明: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精神的力量。

1.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高昂的精神,需要勤奋努力、持之以恒。

2.生活中遇到挫折,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悲观、消沉,就会丧失斗志。

3.面对疾病,勇敢面对、积极治疗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情绪低落、唉声叹气,病情就会不断加剧。

总结: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毛泽东曾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的社会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精神力量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板书)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阅读探究:

1.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阅读教材。

2.问题探究。

材料:气象与奥运息息相关。奥运会期间正值北京多雨时节,为保证奥运会的成功举行,有关部门加强了天气预报和人工消雨的准备工作。届时,奥运天气预报将禁用“降水概率”等模糊词语,必须明确“是否降雨”,而且将具体到“几时几分”、哪个奥运场馆有降雨。为提高人工消雨的成功率,他们还加强了与重庆等具有丰富人工消雨经验城市的联系。

问题: (1)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天气。这种说法对吗?

(2)你认为怎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3.学生思考并回答。

(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天气的预报越来越准确精细,甚至可以干预、影响天气。这说明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是这并不说明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天气。

(2)人们只能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从而造福于人类。

4.概括总结。

从奥运天气预报的事例可以看出,做好各种事情,既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无所作为,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板书并讲解)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首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其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作用,能够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并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全课总结)

生活中有的人夸大意识的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切,盲目蛮干,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种唯意志主义的做法曾经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当前,我们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努力克服唯意志主义的消极影响,真正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生活中也有的人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地强调客观规律对人的支配作用。他们以为人既不能认识客观环境,更不能改造客观环境,只能听凭客观命运的安排。这种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观点,被称之为“宿命论”。宿命论否定了人的主观努力,是懒汉懦夫的世界观。

[教学反馈与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近年来,上海郊区已开始用电脑种菜。电脑种菜完全消除了传统种植方式的不利因素,蔬菜四季栽种,季季都能高产。这一事例说明(    )

a.人们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福利

b.人们可以改造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c.科学越发达,意识的决定作用越强

d.科学每前进一步,规律客观性的决定作用就失去一些地盘

2.“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这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b.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人类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d.发挥精神力量就能够成功地改造世界

3.“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继承前人的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要发挥意识作用,不能消极等待

d.要重视书本,不能思想僵化

4. 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表现在(    )

①解放思想,就要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②思想越解放,越能发现和改造规律,达到实事求是  ③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④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简答题

5.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自始至终都必须真抓实干,要坚决摒弃弄虚作假的坏作风,戒吹、戒假、戒空。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我们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说大话和过头话,更不能睁着眼睛说假话。

(1)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2)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a

二、简答题

5.(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第三,真抓实干,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应大力倡导;而弄虚作假则背离了这一要求,会给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危害,因此,必须摒弃。

[主题拓展与探究]

1.“不可知论”和“怀疑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不可知论”是一种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哲学史上不同时期的怀疑论各有其特点,曾起过不同的作用。近代休谟和康德的“怀疑论”就是“不可知论”。“不可知论”认为,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由于“不可知论”把感觉看作意识和外部世界隔绝的屏障,用人类认识界限的相对性论证人类认识能力的绝对界限,因而在根本上是错误的。

2.为什么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从客观事物的角度来分析。客观事物有其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它不是捉摸不定的,而是被人认识的。

从认识的基础来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过去难以正确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今天或明天就有可能正确认识它。

从人的认识能力来分析。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主要是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高,今天不能正确认识的事物,将来一定会认识。前人没有认识的事物,后人一定会认识。

3.怎样才能使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

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制约。从客观方面来说,最根本的原因是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受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制约。从主观方面来说,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知识构成都能影响到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在现有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4.精神变物质就意味着精神可以决定物质吗?

不是。“精神可以变物质”这一命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精神变物质”,从一定意义上是指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即以意识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这不意味着“精神决定物质”,“精神”属意识范畴。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不能等量齐观。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基础;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如果夸大精神的力量,就会滑向唯心主义的泥坑。

5.意识可以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为什么人们改造世界的结果会有所不同呢?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但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同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是不同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6.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一种什么关系?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延伸阅读]

地震震不垮中华民族精神

汶川特大地震令人怵目惊心,其破坏力超过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实在是一场罕见的人间灾难。然而,自5月12日以来的抗震救灾实践却庄严地向世界昭示:地震可以震坏道路、震毁家园,但震不垮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抚今追昔,浮想联翩。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磨砺,沉淀升华,薪火相传,孕育成了历久不衰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极其宝贵的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险精神、自强不息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植根于华夏大地的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更加熠熠生辉。特别是在这次空前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

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我们每天都会为灾区人民正视灾难、自强不息的事迹所感动。一位教师在地震发生之时毅然组织学生撤离,把死亡留给自己,成就了生命的永恒;一位女民警在得知父母及女儿在地震中遇难的消息后,挺住不哭,依然坚守工作岗位;众多遇险群众挑战生命存活72小时的极限,在废墟下掩埋100多个小时之后被救出时,依然顽强地活着,创造了世界上生命的奇迹……面对灾难,选择坚强。这些举不胜举的可歌可泣的事迹,真的催人泪下。它所折射出的灾区人民不怕艰险、坚强不屈的精神,可以从中华民族精神宝库里找到渊源。

地震无情人有情,大灾降临有大爱。牵挂灾区,爱心如潮。尤其是一些志愿者,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成都双流机场帮助装卸货物的,90%的人是志愿者,其中活跃着一支100多人的老兵志愿队;安徽省蚌埠市的刘氏四兄弟,自带两台重型挖掘机,奔赴四川灾区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壮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巨大凝聚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愈挫愈奋的无畏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称赞“为世界树立了榜样”,这也恰恰证明: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斗争中谱写了一曲响遏行云的时代壮歌!

泱泱中国需要始终不渝地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企盼中华民族精神永驻神州大地!

《意识的作用》教案 篇2

《意识的作用》

1.教学内容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意识的作用》,本课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它从意识的特征讲解了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特点,接着引入意识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对意识的认识;那意识是否就无所不能,其实意识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人们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使意识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2.学生分析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意识的客观性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本堂课的内容,学生迫切想了解意识这种神奇的现象,这就为本节课打下了心里上的基础;同时,本堂课的知识并不难,学生应能很好的掌握,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及学生自己的思索,只要学生融入课堂、融入知识,便能学好知识,也能感受到知识的魅力。3.设计思想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意识活动的特征;意识对于人们改造世界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理解意识是怎样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的;意识是怎样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及教师的引导,认识的意识的特征及其作用,并辅之于必要的素材,引导学生认识更广阔的世界,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意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意义;树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5.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难点是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书本知识及学生的实际决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6.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 (复习)意识的本质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新课教学:环节一:插花艺术1.多媒体展示:插花艺术图片设问:大家对插花艺术知道多少?2.认识插花艺术:(多媒体展示)插花是一门以花卉植物的自然美来造型的艺术。它是指以切取的植物材料为主,经过修整,构图式设计造 ,插入适当的容器中,形成有生命的植物艺品。3.学生活动:演示插花4.学生介绍作品及其创作思路5.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①构思主题—表现什么,怎样表现②选材根据构思设想,选择适当的花材、花器和配件等③造型 就是在完成选材后,根据艺术构思选择适宜花器、适当插花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插制造型优美生动、别致新颖,花材组合得体、符合构图原理,视觉效果好的插花作品的过程。④整理依据构思,联系艺术插花作品的基本要求,对所制作的插花作品进行整理。⑤命名(可选)环节二:分析插花艺术1.构思:①自己要表现什么即自己要做什么?目的性②自己要怎么做             计划性③把独立的花在头脑中组织成各种形式、各种形状即在头脑中勾勒出原本不存在的事物            创造性2.选材:不一定要把所有的花都摆上去,而是有选择          选择性(过渡:由于这些都是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的,说明什么问题呢?)环节三:同学习、共探究一、意识活动的特征1.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行动步骤等2.意识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例:图片展示: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物展示:一杯水(配于多媒体:水分子的运动)强调: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例:没有的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将不会有书、不会有笔,我们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都将离我们而去。二、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设问:在前面的插花过程中,意识起了什么作用呢?后面的造型和整理(行为)都是在前面的指导下完成的。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多媒体展示)

意识

行动

(创造成果)设问:在插花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些什么?2. (多媒体展示) 用鲜花制作的插花,除本身是一种造型艺术外,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鲜花特别适宜于馈赠亲友,以花表达送花人的真挚情感;以物有的花语表达送花人的心声;用花来倾诉送花人 的祝福和愿望,会使受花人难以忘怀,陡增两人之友情和亲近感。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多媒体展示)材料一: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要严谨构思,创作前要做到“胸中有丘壑”,才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需要先有时尚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满意的作品。我们写作文也往往需要打腹稿,才能写出理想的文章……在这些活动里都体现了人的意识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材料二:法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试验。他在一个班选了学习最差的10名学生,用仪器给学生检查后对他们和班主任说,经实验证明这几个学生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他们都会是未来的科学家,只是你们自己不知道罢了。过了两个月,当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时,发现这10名学生都获得了长足进步。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问题思考:(1)    材料一中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等的创造灵感从哪里来的?意识在人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怎样的?(2)    谈谈身边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什么?归纳分析:(1)艺术家、服装设计师及我们的创造灵感,来自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创造性反映,人类之所以可以创造出世界没有的作品,因为人有意识,有思想,能形成观念。人是能够改造世界的。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等在意识指导下进行创作,通过创作实践把意识中的理念变成现实的作品。这说明意识可以指导创作实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1.“罗森塔尔效应”所反映出的强烈的激励作用表明:人的意识能动性能够强有力的影响一个人的生理活动,使人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高昂的积极进取精神,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2.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生理活动,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委靡的精神则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这都说明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我们要自觉利用好意识这种调控作用,在生活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设问:那意识是不是无所不能,可以恣意妄为呢?如果不能,以插花为例,要注意什么呢?例:联系插花艺术1.取材如:菊花以及多数重瓣花的菊科花卉宜于初开、盛开时剪取;月季花、荷花以含苞剪切为宜。大体上讲,属长花序者,以下部1-2朵花开放、中部数花含苞或初开时剪取为宜,如果花序上大部分花已盛开时剪取已过晚;单花者多以含苞时剪取为宜。  2.插花—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符合花的自身的特点)如潇洒飘逸的柳枝,创作中如使其聚集成丛,有违天意则失去其魅力;表现梅花时,不表现其横斜疏影的姿态,就等于失去了梅花的自然美;竹子的美则在于其挺拔刚劲的气势,若创作中倾斜使用,就丧失了她的内涵美等3.平衡 一件插花作品看起来要足够稳固,不能轻轻一碰就翻倒。4.命名如以水仙为创作题材,表现水仙临波荡漾的自然美感的作品“凌波仙境”;以梅、兰、菊为材料创作的“岁寒三友”、“寻菊访梅”、“君子会”、“玉堂春”等等(过渡:即要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含义: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反例:永动机设问:尊重客观规律是不是不发挥主观能动性了?当然不是,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例:联系插花艺术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归纳:在客观事实面前,我们科学处理问题、改造世界(1)要做到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规律作为行动的依据。(2)还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无所作为思想。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的特征、作用,知道了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候,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板书设计:             意识的作用

发        特征             作用                  挥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作业布置:调查生活中不从实际出发的例子,分工协作探讨其原因(可从不同角度)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解决措施,整理成稿。教师提问 教师引导 教师引导 教师讲解 教师分析引导 教师引导设问 教师引导 教师分析讲解 教师设疑,引导学习 教师举例分析 教师倾听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事情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分析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思考 学生讨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让学生对插花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联系材料,过渡知识 让学生做知识的迁移,理解所学知识 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体会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设问,深入材料,探索知识 形象展示意识的作用,使知识易于理解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把知识用在自身所面对的问题上,学有所用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深入分析,总结归纳 深化提高 联系实际,认识知识,解决问题7.教学小结与反思本堂课在教学思想上力求让学生通过清楚的事例及实践的引导认识意识的各个方面,并充分认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通过本课教学,力求对新课程有更深的认识,探索适合新课程的新的教学方法,但仍需不断开拓。

《意识的作用》教案 篇3

1.教学内容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意识的作用》,本课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它从意识的特征讲解了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特点,接着引入意识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对意识的认识;那意识是否就无所不能,其实意识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人们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使意识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2.学生分析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意识的客观性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本堂课的内容,学生迫切想了解意识这种神奇的现象,这就为本节课打下了心里上的基础;同时,本堂课的知识并不难,学生应能很好的掌握,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及学生自己的思索,只要学生融入课堂、融入知识,便能学好知识,也能感受到知识的魅力。3.设计思想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意识活动的特征;意识对于人们改造世界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理解意识是怎样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的;意识是怎样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及教师的引导,认识的意识的特征及其作用,并辅之于必要的素材,引导学生认识更广阔的世界,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意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意义;树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5.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难点是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书本知识及学生的实际决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6.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 (复习)意识的本质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新课教学:环节一:插花艺术1.多媒体展示:插花艺术图片设问:大家对插花艺术知道多少?2.认识插花艺术:(多媒体展示)插花是一门以花卉植物的自然美来造型的艺术。它是指以切取的植物材料为主,经过修整,构图式设计造 ,插入适当的容器中,形成有生命的植物艺品。3.学生活动:演示插花4.学生介绍作品及其创作思路5.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①构思主题—表现什么,怎样表现②选材根据构思设想,选择适当的花材、花器和配件等③造型 就是在完成选材后,根据艺术构思选择适宜花器、适当插花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插制造型优美生动、别致新颖,花材组合得体、符合构图原理,视觉效果好的插花作品的过程。④整理依据构思,联系艺术插花作品的基本要求,对所制作的插花作品进行整理。⑤命名(可选)环节二:分析插花艺术1.构思:①自己要表现什么即自己要做什么?目的性②自己要怎么做             计划性③把独立的花在头脑中组织成各种形式、各种形状即在头脑中勾勒出原本不存在的事物            创造性2.选材:不一定要把所有的花都摆上去,而是有选择          选择性(过渡:由于这些都是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的,说明什么问题呢?)环节三:同学习、共探究一、意识活动的特征1.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行动步骤等2.意识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例:图片展示: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物展示:一杯水(配于多媒体:水分子的运动)强调: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例:没有的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将不会有书、不会有笔,我们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都将离我们而去。二、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设问:在前面的插花过程中,意识起了什么作用呢?后面的造型和整理(行为)都是在前面的指导下完成的。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多媒体展示)

意识

行动

(创造成果)设问:在插花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些什么?2. (多媒体展示) 用鲜花制作的插花,除本身是一种造型艺术外,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鲜花特别适宜于馈赠亲友,以花表达送花人的真挚情感;以物有的花语表达送花人的心声;用花来倾诉送花人 的祝福和愿望,会使受花人难以忘怀,陡增两人之友情和亲近感。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多媒体展示)材料一: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要严谨构思,创作前要做到“胸中有丘壑”,才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需要先有时尚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满意的作品。我们写作文也往往需要打腹稿,才能写出理想的文章……在这些活动里都体现了人的意识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材料二:法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试验。他在一个班选了学习最差的10名学生,用仪器给学生检查后对他们和班主任说,经实验证明这几个学生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他们都会是未来的科学家,只是你们自己不知道罢了。过了两个月,当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时,发现这10名学生都获得了长足进步。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问题思考:(1)    材料一中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等的创造灵感从哪里来的?意识在人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怎样的?(2)    谈谈身边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什么?归纳分析:(1)艺术家、服装设计师及我们的创造灵感,来自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创造性反映,人类之所以可以创造出世界没有的作品,因为人有意识,有思想,能形成观念。人是能够改造世界的。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等在意识指导下进行创作,通过创作实践把意识中的理念变成现实的作品。这说明意识可以指导创作实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1.“罗森塔尔效应”所反映出的强烈的激励作用表明:人的意识能动性能够强有力的影响一个人的生理活动,使人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高昂的积极进取精神,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2.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生理活动,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委靡的精神则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这都说明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我们要自觉利用好意识这种调控作用,在生活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设问:那意识是不是无所不能,可以恣意妄为呢?如果不能,以插花为例,要注意什么呢?例:联系插花艺术1.取材如:菊花以及多数重瓣花的菊科花卉宜于初开、盛开时剪取;月季花、荷花以含苞剪切为宜。大体上讲,属长花序者,以下部1-2朵花开放、中部数花含苞或初开时剪取为宜,如果花序上大部分花已盛开时剪取已过晚;单花者多以含苞时剪取为宜。  2.插花—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符合花的自身的特点)如潇洒飘逸的柳枝,创作中如使其聚集成丛,有违天意则失去其魅力;表现梅花时,不表现其横斜疏影的姿态,就等于失去了梅花的自然美;竹子的美则在于其挺拔刚劲的气势,若创作中倾斜使用,就丧失了她的内涵美等3.平衡 一件插花作品看起来要足够稳固,不能轻轻一碰就翻倒。4.命名如以水仙为创作题材,表现水仙临波荡漾的自然美感的作品“凌波仙境”;以梅、兰、菊为材料创作的“岁寒三友”、“寻菊访梅”、“君子会”、“玉堂春”等等(过渡:即要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含义: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反例:永动机设问:尊重客观规律是不是不发挥主观能动性了?当然不是,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例:联系插花艺术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归纳:在客观事实面前,我们科学处理问题、改造世界(1)要做到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规律作为行动的依据。(2)还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无所作为思想。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的特征、作用,知道了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候,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板书设计:             意识的作用

发        特征             作用                  挥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作业布置:调查生活中不从实际出发的例子,分工协作探讨其原因(可从不同角度)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解决措施,整理成稿。教师提问 教师引导 教师引导 教师讲解 教师分析引导 教师引导设问 教师引导 教师分析讲解 教师设疑,引导学习 教师举例分析 教师倾听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事情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分析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思考 学生讨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让学生对插花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联系材料,过渡知识 让学生做知识的迁移,理解所学知识 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体会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设问,深入材料,探索知识 形象展示意识的作用,使知识易于理解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把知识用在自身所面对的问题上,学有所用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深入分析,总结归纳 深化提高 联系实际,认识知识,解决问题7.教学小结与反思本堂课在教学思想上力求让学生通过清楚的事例及实践的引导认识意识的各个方面,并充分认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通过本课教学,力求对新课程有更深的认识,探索适合新课程的新的教学方法,但仍需不断开拓。

《意识的作用》教案 篇4

全国高中政治课竞赛一等奖教案及点评:《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4)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理解: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2)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

(1)谈谈人们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论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得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结论。

(2)分析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4)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途径

2、能力目标:

(1)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 通过学习意识作用的原理,使学生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们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的作用。

(3)通过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使学生明确积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

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课程标准基本要求:

1、辨析实例,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提示与建议——探讨客观世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2、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提示与建议——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讨论: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为题。包括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课堂探究: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通过问题的了解,使学生明白人和动物是有区别的,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出示幻灯片资料——图片(湖泊湿地)银川湖泊湿地的历史和规划资料,请学生围绕图片资料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进而理解人类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这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2)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出示幻灯片资料——“可笑的预言”,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思考明确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2.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对前面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出示幻灯片资料——银川50年代的“湖城梦”、红旗渠桃园渡桥,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加以引导和总结,使学生明确和理解意识能够能动改造世界(不同性质的意识反作用的结果不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 人们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2) 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课堂探究: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精神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

探究提示:不是所有的实践都能取得成功,所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正确的意识指导的实践,也不会取得成功,因此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精神的作用,用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看待精神在学习和生活、工作中的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引导学生举例分析理解)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联系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通过学习和分析,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能够正确认识意识的作用,发挥意识调节和控制方面的积极作用,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决定是否总结和拓展,如果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决定意识方面内容则进行总结和拓展,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否则就直接跳跃到下面的学习。)

出示幻灯片资料——“高原湖城”引发的争论(支持和反对意见),或者学生列举事例进行分析,总结出正确的工作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涵。其内涵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之后,让学生谈理解,并且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初步理解即可,不作深入理解。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学生对“高原湖城”引发的争论(支持和反对意见)进行分析,理解如何才能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鼓励学生联系本地实际,身边的事例进行讨论分析。

(3)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地位。出示幻灯片资料——智者的愚昧、语录,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地位。

出示幻灯片资料——“因湖而兴”、银川国家级湿地公园资料,佐证银川市“高原湖城”规划的合理性。

本课小结:

本课讲解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学习哲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但是如果要做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正确改造世界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正确改造世界的基本工作方法。

《意识的作用》教学点评

武 琪

本节课是新教材《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与旧教材相比,这一知识点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首先要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其次要解决改造世界的问题,最后要明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工作方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师根据这一新的教学要求,设计了包括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明确、恰当地教学目标,符合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注重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进行哲学的思考,学习哲学分析问题的方法,体现了教师努力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新的课程理念。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学方法与教学实效的关系。教学方法的运用应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努力实现对教学目标的整合,引导学生在探究中生成知识、形成能力,进而培养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要根据课程目标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意识的作用》教案 篇5

(新人教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2框《意识的作用》导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意识作用的两种表现,理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及应注意的问题。

2.能力目标:关注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以科学态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学会尊重客观规律,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能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运用哲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立志探索尚未被人类认识的事物。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难点:意识的作用

【课前预习 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

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

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蜜蜂建造蜂房就是建造蜂房,造来造去,它们的蜂房永远是一种样

子。而人不同,他们会造出各种各样的房子,他们的活动是有选择性

的,通过建造房屋,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哲学角度说明建筑师比蜜蜂高明的地方在哪里?

探究活动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类产生之后,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天空中,“昨

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地面上,一

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还有意识地利用天上、地面、地下的自

然资源,制造了数不清的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产品(如

电脑等),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1)人类为什么能够改造世界?

(2)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探究活动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刘翔被称为“亚洲飞人”。他的优异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因为他的

身体素质“先天出色”;另一方面和他的科学训练有关。他的教练孙海

平说,每次训练从开始到结束,他和大夫都会一直盯着刘翔,一点儿也

不敢马虎,“必须循序渐进慢慢来,千万不能急。”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曾有过几次路线斗争。以陈独秀为代表

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都给中

国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指引中国革命胜利前进。

(1)阅读教材第40页关于张斌的事例,对比刘翔的成功,说明做一件事要想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

(2)结合历史知识说明,机会主义路线对中国革命的危害以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积极作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上述两段材料给我们什么启发?

【基础自测】

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

a.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        b.能动的创造客观规律

c.能动的改造历史规律              d.自由的创造宇宙万物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文学中,这种拟人写法反映的哲理是

a.物质不能脱离意识而存在

b.物质的具体形态由于意识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多样性

3.每年的5月1日,全国劳动模范都齐聚北京,接受祖国的表彰。他们的事迹表明,只有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把高昂的激情投人到工作中,才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由此可见

a.精神可以直接变为物质

b.意识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可以转化为物质

c.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

d.高昂的激情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有决定作用

4.古希腊有位哲人说:“头脑不只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把需要点燃的火把。”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5.第29届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先由工程师设计图纸,后由建筑工人按图纸施工建成。这说明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d.意识可以先于物质产生

6.XX年奥运会体育图标显示出了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与统一。这说明

①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想象的结果

②艺术作品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③艺术创作可以不遵循认识的规律

④艺术作品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⑤艺术创作具有创作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如果把实际情况比作“地形”,理论就是“地图”。当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我们不要期望按照“地图”来修地形”,而只能是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回答7-8题。

7.从哲学上看,“地形”与“地图”的根本区别是

a.前者是第二性的,后是是第一性的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有规律的,后者是无序的     d.前者是社会现象,后者是自然现象

8.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的哲学依据是

①错误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合作探究 重点突破】

9.XX年11月,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国务院决定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把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唯物论知识说明国务院调整宏观政策做法的哲学启示。

10.我国航天科学家发扬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齐心协力、刻苦攻关,克服了绕月轨道、卫星定向、远距离测控通信等无数难关,确保了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XX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腾空而起,直奔太空。中国首颗绕月推测卫星的成功发射,成为中国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壮举,中华民族奔月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

中华民族奔月的千年梦想的实现是如何体现意识作用的?

《意识的作用》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懂得人能够能都地认识世界

2、把握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

3、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难点: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有一个梦想”

讲授新课: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分析陈新年的案例,让学生感悟出人的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并指出它并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分析一战前德国收购婆罗门石油的案例,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并进行详细些的解释。

教师总结:目的、计划、主动、创造、自觉选择,这些活动都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人头脑中的活动,因此,这些都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这个世界。或者说人的意识能够反映这个世界。

多媒体展示抗震救灾的案例,做个过渡。说明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首先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1、具体指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详细讲解含义,并指出这种指导具有双重性,它可能是正确的指导,也可能是错误的指导;

再用人与自然的关系案例证明上述结论。

2、具体指出,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主观世界)

指明不同的意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高昂的意志和萎靡的意志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此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应保持高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思想。

3、概括指出,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产生消极的阻碍破坏作用;

在此针对有些典型错误进行分析:见课件。并以此过渡到第三个大问题。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结合教材40页材料,分析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学生阅读教材后,找到三个方面,教师进行概括、总结。

多媒体展示材料,根据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练习;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解题指导。

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两个问题。(如果有时间可以整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时间不足的话在下节课将题前总结也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