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3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
内容导航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篇2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篇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4二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教案 篇5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篇6二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教案 篇7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8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篇9小学语文二年级苏教版下册教案 篇10二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教案 篇11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12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
【原文】
两百多年前,法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安培,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 太好了!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己快追不上了。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字词学习】
字:搞、顾、慢、辆
词:散步、热闹、衣襟、掏出、继续
【重点句子】
1.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2.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
3.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í dònɡ fěn bǐ kāi shǐ sī kǎo
( ) ( ) ( ) ( )
二、汽车要开到哪里去,快来指挥一下吧!
1.王明最怕做( )题,因为她太( )了。
2.李时珍是举世( )的医学家,他写的《本草纲目》为人类社会做出了( )的贡献。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í dònɡ fěn bǐ kāi shǐ sī kǎo
( 移动) ( 粉笔) ( 开始 ) ( 思考 )
二、汽车要开到哪里去,快来指挥一下吧!
1.王明最怕做( 计算 )题,因为她太( 粗心 )了。
2.李时珍是举世( 闻名 )的医学家,他写的《本草纲目》为人类社会做出了( 巨大 )的贡献。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注意多音字“圈、钻”的读法和“窟窿”、“街坊”的轻声读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寓意,懂得应该听从别人的劝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4、了解这则寓言,初步感悟寓言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一读词语。
亡羊补牢悔恨海浪接连不断钻研窟窿
钻牛角尖堵车羊圈结结实实狼狗街坊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1—4)自然段。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学习第五自然段。
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1、教师出示重点语句: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师:在这句话中,你能提什么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呢?
学生①:他后悔什么?
学生②:街坊劝告他什么?
学生③:他修了什么?……
师:此时,养羊人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有一道判断题,大家来判断养羊人是哪种意思。
①他很后悔,觉得不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②他很后悔,觉得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2、教师简要介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句式。板书:接受。
师:⑴他接受了街坊的劝告,他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⑵你觉得哪个词语要提醒养羊人注意的,晚了就会重蹈覆辙。找一找,画一画。
板书:赶快。“从此”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说一句话。
3、教师手指着“后悔”、“接受”、“赶快”提问:想一想,从这三个词语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把自己的感想跟小组成员说一说,议一议。(对有困难的小组,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让学生悟出寓意。)
4、小结:教师揭示寓意:像养羊人这样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在我们的生活或学习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5、师: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未为迟也”。自己读一读,理解它的意思。板书: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6、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满不在乎—→亡羊
养羊人
后悔→接受→赶快→补牢
↓
未为迟也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通过朗读,初步认识成语,大致了解成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记住8条成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个生字,会写10个字;通过朗读,初步认识成语,大致了解常用成语的意思;通过朗读记住8条成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一、激趣引入
孩子们,你们好!我们曾经学过《有趣的成语》还记得吗?
其实呀在我们汉语言中成语是相当多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今天我们又来学习成语,这些成语,同学们会更喜欢的,因为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来齐读课题:有故事的成语。
二、初读课文
1、让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这些有故事的成语!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就拼一拼它头上的音节,老师相信你们能读准每一个字音,把每一个成语读正确。开始吧!
2、孩子们,这些就是成语娃娃家的汉字宝宝,也是大家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出示生字)请自己小声拼读两遍。刚才大家读得都非常认真,现在请孩子们大声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吧!
3、在这些字宝宝中,有哪些字宝宝的名字容易叫错,你能来当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吗?
4、孩子们刚才读得非常棒,下面我要瞧瞧谁在读的过程当中最细心,是不是把成语娃娃家的汉字宝宝都认识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拼音小帽找主人。
5、孩子们可真能干,这么快就认识了生字宝宝,那请你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拼音的小主人的?
6、孩子们的这些方法都很不错,相信大家已经认识了成语娃娃家的字宝宝了。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再来玩一个游戏,它的名字呀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八个成语娃娃中的其中一个,名字就叫愚公移山。怎么玩呢?先请大家听一听这个故事。
孩子们这儿有一座由字宝宝和成语娃娃组成的一座大山,如果你叫对了它的名字它就会消失,相当于我们搬掉了山的一部分,如果你们全认完了,那这座大山也被你们铲平了。
三、精读课文,领会感悟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一读成语。边读边想,你听到过或看到过哪些成语,待会请你给大家讲一讲。
2、老师发现孩子们和汉字宝宝交上朋友后读得更准确、更流利了。那这几个成语中,你知道哪一个呢?请你当一当故事大王给咱们讲一讲。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老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
如果学生不知道就由老师先讲故事,再出示生字进行学习。
3、孩子们,现在今天的八个成语故事我们都讲完了,来看着课文,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如果你能把它给背下来当然更好了。
四、课堂练习
孩子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成语里的故事,了解了成语的意思,如果能在生活中练习使用这些成语的话那就更棒了。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到采蜜园看看,小蜜蜂应该飞到哪朵花上采蜜?
五、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八条有故事的成语。这些成语故事有的是神话故事,有的是历史故事,还有的是流传下来的民间成语故事,我们从这些故事中都能受到一些启发。当然有故事的成语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这方面的书,一定会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第3、4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和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并会用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概括的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同学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试商。
教学准备:
点子图若干张,表格,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颗糖,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得同样多,有几种分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2÷2=6(人)12÷3=4(人)12÷4=3(人)12÷5=2(人)┄┄2(颗)12÷6=2(人)
12÷7=1(人)┄┄5(颗)12÷8=1(人)┄┄4颗。随机指一个有余数的算式,让学生说出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教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分均分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没有余数,还有种就是分后有剩余的,但每次余下的数都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学习。(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复习引新。
(1)出示题:有6个桃,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3=2(盘)
竖式:
答:可以放2盘。
师:现在老师把题目改一下你会计算吗?有7个桃,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盘。
想一想,问题要修改吗?
2.教学试商的方法
(1)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意思列式,7÷3
(2)小组讨论:商是几?你可以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表7个桃子来分分看。
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商的?(请个别学生谈想法。)
(3)那么7÷3的竖式该怎么列呢?商和余数该写在哪儿?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探讨下吧。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谈话:我们求商都是用乘法口诀来想。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一句口诀是三()得七的?(没有)再想一想:有没有一个数和3相乘的积最接近7,但又小于7的?(有)
7下面应该写�
(1)请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老师有17个气球,分给5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2)学生用刚学到的方法独立计算。
(3)交流:展示学生不同的竖式计算,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①商2余7的②商3余2的……
思考讨论:哪些商合适?哪些商不合适?为什么?(师生共同分析原因)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和进行竖式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用投影仪展示某学生的竖式计算并让他选两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试商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做。
四、课堂
这节课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怎样试商?(想几和除数相乘接近被除数而又小于被除数。)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问题?(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书写的良好习惯。
2、完成本次练习的各项要求,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完成“学和用”以及“写字有方”。
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实物投影及课件。
一 学和用
1、读第一部分的要求,说说题目要求我们干什么。(读资料内容,如果有生字,就查查字典。)
2、自由读,在生字上做好标记。
3、查字典解决生字的音,再来读资料的内容。
4、读第二部分的要求。
5、回答问题。
两个“中”字的读音一样吗?
(不一样,第一个念“zhōnɡ”,当内里来讲;第二个念“zhònɡ”,当正对上目标来讲。)
6、读第三部分的要求。
(1)仔细观察这幅有趣的漫画,看懂图意。
(2)小组讨论:
①图上的内容说明了什么道理?
②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甲: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它不光吃蚊子、苍蝇,还大量捕食蛾、稻飞虱等农业害虫。可是有人在扮演着“捕捉青蛙能手”的角色,而可怜的青蛙在消灭了无数农业害虫之后,也被人们消灭在了餐桌上。
学生乙:为失去“庄稼的保护神”痛心,更为人类这种滥捕食有益动物的行为悲愤!
学生丙:这些捕食青蛙的人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
二 写字有方
1、读一读“伞、令、拿、全”这四个字。
2、学生交流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每个字都有“人”)共同的部分该如何书写?(人字头,像把伞,撑起来,挡风雨。)
老师补充解释:人字头的撇捺都要写开,写舒展,要把下面部件盖住。
3、描红书中的范字。
4、在书上练习书写。
1、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hén ruì gé
神 锐 颌
shéng yuè hé
附答案:
神(shén) 锐(ruì) 颌(gé)
2、多音字组词
zhōng ( ) fā( )
中 发
zhòng ( ) fà( )
附答案:
zhōng ( 中间) fā(分发)
中 发
zhòng (中奖) fà(头发)
1、背背这四个词语:和风细雨 杏花春雨 倾盆大雨 狂风暴雨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实物投影。
一 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读准词语的字音:和风细雨 杏花春雨 倾盆大雨 狂风暴雨
2、理解词义。
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杏花春雨: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
倾盆大雨: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狂风暴雨:大风大雨。比喻行为、气势猛烈或心情、社会等剧烈动荡。
3、你愿意背一背这四个词语吗?
二 说说写写
1、读题目要求,这道题有几项要求?
(两项要求:一是画,二是写。)
2、出示:未来想象的一种交通工具,学生观察交流。
3、动脑想一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一画。
4、再把自己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
三 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
1、同学们,当别人做错事时,你会劝阻吗?该怎样劝阻呢?
2、出示四幅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哪儿做错了。
(不应在有电线的地方放风筝,不应喝生水,不应随地乱扔废弃物,不应在易燃易爆物品周围放爆竹。)
3、我们该怎样去劝阻他们呢?
4、劝阻的时候该怎样说呢?
(注意措辞,要讲清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怎样做才是对的。)
练 习 8
有关“雨”的四字词语
想象未来交通工具
措辞礼貌
学会劝阻 讲清原因
提出办法(该怎样做)
1、词语连一连。
和风 细雨 倾盆 暴雨
杏花 春雨 狂风 大雨
附答案:
和风细雨 杏花春雨 倾盆大雨 狂风暴雨
2、说一说。
放学路上,你看到你的同学小铁正在爬电线杆,要上去掏鸟窝,�
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2、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呢?
2、言有什么特点?
3、天,我们又来学习一则寓言。师板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后齐读。
二、质疑,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由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丢羊的?
2、读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3、学多音字:圈
4、丢了之后,谁知道这个情况?(街坊、养羊人)他们分别表现得如何?
街坊劝说养羊人
1、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2、街坊的劝说可以看出什么呢?引导评议,齐读。
养羊人不听街坊劝告
1、坊真情的劝告,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2、学肯定式的反问名。
3、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4、养羊人的不听劝告可以看出什么呢?
5、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分角色朗读。
6、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7、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2)、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教学双重否定句式。)
(3)、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4)、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5)、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6)、能否从“后悔、接受、再也”这几个词悟出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五、体会寓意。
1、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2、想: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3、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4、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二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个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录音带、投影。
主要板书安排: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扩词。
课外:读背诗歌。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人们都很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是事。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欢乐童年清波替
(3)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3、分小节,理清脉络。
(1)这首诗共16行,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行?
(2)看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3)指名学生填写。
(4)小结。
(5)分4组读课文,每组读一节。
5、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1)图上画了什么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样?他右手提着什么/蝈蝈是什么颜色的?
(3)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
(4)小结图意。
2、分小节学习。
第一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4)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什么红领巾说它会唱歌?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这么说?
(4)小结,齐读。
第三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本来是在什么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东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
(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想,上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人想到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
(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
(6)小结。齐读。
第四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第二小节第一句说法完全相同,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
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指名有感情地读第四节。
(5)小结。
三、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
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
第三课时
一、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背。
3、各人轻声背诵。
4、分组交换背。
5、全班齐背。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
4.写好铅笔字,熟记4条成语。
5.练习口头表达的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口头表达的训练。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熟记4条成语。
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指导。
⑴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⑵指名口头扩词。
拜:拜年礼拜结拜拜师拜访
廊:走廊长廊回廊画廊
影:电影倒影影视影集影片影响
秧:秧苗秧田瓜秧树秧秧歌菜秧
箩:箩筐稻箩淘箩
萝:萝卜藤萝菠萝胡萝卜
墓:公墓墓地坟墓扫墓墓碑墓室
⑶观察每一个字的笔顺,自由说一说。
⑷你觉得哪一个字的笔顺较难,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重点指导:“拜、廊、鼻、饼”的笔顺。
⑸用铅笔描红,进一步熟悉、巩固笔顺。
⑹反馈,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指导。
⑴指导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
相互听一听,纠正读音。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指名读。
⑵指导理解意思。
看图,说说人们在什么地方,环境怎样,大家在干什么,表情如何?
这4条成语都是描写节日欢乐、热闹景象的,你能说出哪一条成语的意思呢?
张灯结彩:悬挂着灯笼或各种彩灯,用彩色绸布、纸条或松枝结成美丽的装饰物。
欢聚一堂:快乐地团聚在一起。
普天同庆:天下的人一同庆祝,这里只唐人街的华人聚在一起欢庆佳节。
喜气洋洋:形容非常快乐的样子。
⑶指导运用。
借助图画练习说话,用上这4条成语。
⑷指导背诵。
自由背,相互背,指名背,齐背。
三、作业设计。
1.听写词语。
拜年月饼扫墓画廊象鼻倒影杨柳
秧苗菠萝竹篮冻结晾晒温暖瞄准
2.写成语。
你能写出几个表示节日很热闹的,人们很高兴的成语吗?(越多越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
4.写好铅笔字。
教具准备:
字典、小黑板、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1.审题,指名读题。
2.指导。
⑴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话。
⑵教学部首查字的方法:一个字哪部分是部首就到哪个部首里去
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巩固本课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能力:引导学生读读、画画、想想的`方式感受月亮湾的美丽,创设情境,让学生做小导游,按顺序介绍月亮湾的美景。
情感: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更加热爱美丽的家乡。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准确书写;背诵课文。
难点:根据课文内容描述月亮湾的地理位置。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口头)
映示填空题,生回答后出示答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绿油油)的农田、(清清)的河水、 (美丽)的村子、
(粉红)的桃花、 (月牙一样)的小河、(灿烂)的朝霞。
一( )小河 一( )鱼儿 一( )石桥 一( )茶树
2、朗读全文后提问:课文按什么游览顺序描述月亮湾的景色?
答后板书:
/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村后:山坡
修改:比较下面两句话:
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谁能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哪里?(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清清的”,它比第一句好,因为它说得具 体,能显示出河中的倒影更清晰,色彩更鲜明)请齐读这两句体会一下。
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c. 看动画体会“绿油油”的农田的美。粘贴词卡“农田”
d. 指导朗读。重读“绿油油”一词。
二、分组绘画,指导背诵
1、用彩笔画出各种景物。
(1)座座房子(表示村子);(2)拱形的石桥;
(3)田字形的农田;(4)三角形的山;(5)月牙状的小河。
2、根据课文描述的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教师行间指导)
村子的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桥,过了石桥是农田;村子的后面是山。
3、小组交流,按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背诵课文。
修改:板书:(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学背课文。
(1)指名背 (2)集体齐背
三、实践体验、争做小导游
1、月亮湾这么美丽,谁愿意当小导游,带着游客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
2、先自己练习,可选一个�
3、学生上台做导游,其余师生都做游客。
修改:先自己练习,可选一个�
四、写字教学。
1、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给生字找朋友(说说词儿)。
2、交流。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如:比较法,口头组词 。
/朝 /像 /坡 /映 /烂
\明 \象 \波 \英 \兰
(2)说说汉字笔顺(书空)。
3.指导写字。
(1)七个左右结构的字中,“朝”左右各半,其余六个字左窄右宽。
(2)提示注意点:
坡:左右结构。左部“提土旁”和右部“皮’’的写法同前,全字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映:左右结构。左部“日字旁”写法同前;右部“央’’的中“横”要长,“撇、捺”舒展,保持右部稳定,全字左窄右宽。
朝:左右结构。左部下面的“十”其横画左伸右缩以让右;右部“月”体形宜瘦。全字左宽右窄。
(3)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
1、你的家乡哪里最美?试着画一画,再向同学们作介绍。
2、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3.月 亮 湾
美丽↙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热爱
↖村后:山坡 茶树 歌声 ↙
小学语文二年级苏教版下册教案 篇10
《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7个生字:淘、周、城、桥、梁、及、躲;学习描写并记忆5个汉字:淘、周、城、及、躲。在语言环境中积累8个新词: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3、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像练习说话;练习听写短句。
4、通过阅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所了解。
重点难点:
认识7个生字,并能正确描写其中5个;在朗读课文基础上,展开想像,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的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听故事,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
3、看动画,听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
4、学生字,新词:淘淘气
5、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标点的停顿;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意思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提出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师生点评并正音。
4、雾把什么藏起来了?
据答板书:大海海水、船只、远方
天空太阳
河岸城市(房屋、街道、树木、桥梁、行人、小黑猫)
自己
5、相机学习生字、新词:城、桥梁
三、朗读课文,理解体会。
1、选择课文中一二小节同桌分角色读,通过朗读表现出雾的淘气
2、指名分节分角色读
3、师生合作读
4、男、女生比赛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句,师适时点拨:房屋、街道、树木、桥梁是大的事物,行人小一些,小黑猫就更小了。所以作者用上了两个甚至。)
5、相机学习生字
四、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1、展开想像,说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2、学习课文中任意一节的样子,说说雾还把什么藏起来了。
五、读读词语,写写生字。
1、开火车读词语: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
2、指导写生字:重点指导“淘、周、躲”
3、听写句子
二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并学会所有生字。
3、以朗读为主线,启发学生读懂词句,体味情感,受到爱国热情的感染。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申奥会旗、会徽,多媒体课件,申奥录像。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自主合作讨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激发爱国热情,弘扬奥运精神。
3、积累文中的一些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以朗读为主线,启发学生读懂词句,体味情感,受到爱国热情的感染。
教学准备:申奥会旗、会徽,多媒体课件,申奥录像。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自主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一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初读了课文,并了解了一些有关奥运会的知识。现在我们来一次奥运知识抢答。
1、奥林匹克格言是什么?(更快,更高,更强。)
2、奥运会会徽是什么?(五环)
3、第28届奥运会是什么时候举办的?在哪里举办的?(2004希腊雅典)
4、下一届奥运会将在什么时候举办?在哪里举办?(相机板书:2008北京)
二、简介我国的申奥历程
1、申办奥运会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的申奥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早在1908年就有人提出申奥的问题,1945年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申奥的要求,但没有能够实现。1993年我国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但功败垂成,在最后一轮投票中,中国仅以2票之差败给了悉尼。1999年北京再一次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递交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报告。自此,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人同心合力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申奥工作。看,这就是北京申奥会旗,申奥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出示画面
2、当时申请举办第29届奥运会的国家城市,除了我国的首都北京以外,还有法国的巴黎,日本的大阪,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举行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大家看——播放申奥成功的视频
三、学习第一节
3、百年奥运,中华圆梦。申奥成功了!出示画面及字幕。
指名读。
指导:(1)多少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多少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怎么读——
(2)我们赢啦!炎黄子孙怎能不激动万分呢?怎么读——
让我们随着欢呼的人群一起呐喊——齐读
四、学习第二节
1、出示画面及字幕,指名读第二节。
2、北京申奥成功了,这是个多么好的消息呀!哪个词语的意思就是好消息?(喜讯)读词
3、喜讯通过电波传到北京,北京——沸腾了!板书:沸腾读词
4、齐读第二节
5、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激动人心的晚上,一起去到祖国的首都,感受北京的一片沸腾吧!
五、学习第三节
1、自由读第三节,边读边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2、出示字幕逐句朗读
(1)第一句
①指名读。
②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觉?(人多)是从哪几个词语上感受到的呢?(人山人海,潮一般涌来)你知道有多少人吗?相机出示词语:人山人海
指导朗读:
③这么多人聚集到_广场欢庆申奥成功,他们来自四面八方。
④相机出示词语:四面八方指导朗读
⑤指名读句子,读出人的多。分组读,齐读。
北京沸腾了!
(2)第二句
①指名读句子
②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欢呼着。假如你也在广场上,你会欢呼些什么呢?(交流)
③人们除了欢呼还怎样?(跳跃,抛向天空)太激动了,太高兴了,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了,老师告诉大家,这叫“情不自禁”。
相机出示词语:情不自禁指导朗读
④指名读这一句,把心中的激动和喜悦表现出来。
⑤分男女生读,齐读。
北京沸腾了!
(3)第三句
①人们高兴地蹦呀跳呀,这还不够!指名读第三句
②怎么样叫“飞奔”?(飞快地跑)你跑久了会感到怎样?(很累)
可是啊,欢庆北京申奥成功的人们太高兴了,跑多久都不感觉累。这就叫“不知疲倦”
相机出示词语:不知疲倦指导朗读
③指名读,把人们的高兴和不知疲倦的劲头读出来。
④小组读,齐读。
北京沸腾了!
(4)第四句
①早有准备的人们还用中国最喜庆的方式来庆贺申奥的成功。看—听—
②指导:长龙舞得还不够欢!锣鼓敲得还不够响!
③引读。再读。
北京沸腾了!
(5)第五句
①这还不够,你们看——指名读第五句
②怎样的礼花?(五颜六色)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绿的……多美啊!
相机出示词语:五颜六色指导朗读
②五颜六色的礼花,照亮了欢呼的人们,照亮了跳跃的人们,照亮了飞奔的人们,照亮了舞龙的人们,照亮了敲锣打鼓的人们,照亮了所有狂欢的人们!相机出示狂欢,读词
③指名读,读出礼花的美和人们的狂欢。
④引读。今晚的北京是个不夜城,今晚的北京是个狂欢城。齐读。
北京沸腾了!
(6)第六句
①此情此景,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吗?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
指导读词
②此时的_成了——板书:欢乐的海洋
③齐读这一句
3、人们的心情是如此激动让我们也一起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中,尽情享受申奥成功的喜悦吧!看字幕引读第三节,看书齐读第三节
六、学习第四节
1、指板书:北京沸腾了,_成了欢乐的海洋!大家看——播放狂欢画面
2、如果你就在这欢庆的人群中,你会说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你也要说,他也要说,说也说不完,真是有千言万语呀!相机出示词语:千言万语指导朗读
3、千言万语都是在庆祝北京申奥成功!出示画面及字幕
指名读,引读,齐读。播放《超越梦想》,板书“,”“!”,完整课题
4、2008年我们相约北京,共同期盼,共同祝愿——北京奥运会获得圆满成功!
指课题:让我们再一片深情地读——让我们满怀激情地读——让我们满腔豪情地读——
七、学习生字
1、不光要读出感情,我们还要把对北京奥运的感情用手中的笔写出来。播放画面:中国印
2、看,这就是北京奥运会会徽,它的名字叫: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它的样子像一个跑动、跳跃甚至舞动的人形,体现更快、更高、更强。你能看出来吗,它像个什么字?它就是新篆体的“京”字,寓意新北京、新奥运。我们来学写“京”字。播放画面:京
3、板书,生书空。描红。
4、把这个京字写端正,让这枚中国印深深印在我们的心中,希望它也能深深印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
八、拓展小结:
1、2008年奥运会即将到来,你能为此做点什么?
2、小组讨论。
3、指名说说。
九、作业设计
1、在括号里填上数字,把成语补充完整。
()光()色、()上()下、一()望无边
()面()方、()心()意、()死()生
2、你打算为2008北京奥运会做点什么?先说给同学听听,再写下来。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一些练习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掌握好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16 ()×5<41 6×()<338×()<65
23>()×73×()<19()×4<275×()<23
7×()<37()×9<426×8>5×()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列竖式计算
65÷7= 25÷5= 52÷6=
3、填上合适的数。
△÷8=□……☆☆最大是()
△÷☆=□……3☆最小是()
□÷4=6……△□最大是()
4.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完成,集体交流。)
(1)35个车轮最多能装几辆小轿车?
(2)19包牛奶,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包?还剩几包?
(3)46个同学要乘车去观光,每辆车限乘5个,需要几辆车?
(4)一星期有7天,三月份有31天,这个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5)果园现在有55箱水果,每辆运输车最多能装8箱水果,
(提问题并解答)
(6)同学们排队做缆车上山,每辆缆车有4个座位,小红站在第5位,应坐第几辆缆车?小明站在第25位,应坐第几缆车?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会认“莲、罗、裁”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重点。
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是难点。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图片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题明意。
1、猜谜:“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2、揭示谜底荷花,问:荷花还叫什么?相机指导认读:芙蓉、莲
3、莲花的叶子叫做什么?(引出荷叶)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荷叶呢?
4、师:孩子们,每到春末夏初之际,荷塘里,荷叶绿了;到了盛夏时节,荷花红了,一个个粉嫩的莲蓬露出了它们的小脑袋。等莲蓬成熟后,采莲姑娘们就会穿着漂亮的裙子,摇着小船,来到荷塘采摘莲蓬。那美妙的景象让唐代诗人王昌龄都陶醉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板书课题)。你们看,这个新朋友“莲”,头上戴着一顶大草帽呢?聪明的孩子想一想,“莲”为什么要戴上草帽儿?(指名说)
采莲指的就是采莲蓬。炎炎夏日到青青池塘去采莲,感觉怎么样?(指名说)带着我们的感觉读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请大家把书翻到120页,自由地把古诗朗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3、认读生字:罗、裁
4、认识多音字:觉
5、谁能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顺了吗?(指名读,生评价)
6、其实,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还要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师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三、品读古诗、读出感情。
师:真是一曲动听的采莲曲呀!读着这美妙的采莲曲,你仿佛可到了怎样的一幅采莲图呢?(生自由读,读后指名交流)
(一)看图入境
①是啊,多么迷人的荷塘!(出示课件荷塘图)碧绿的茶叶层层叠叠,粉红的荷花星星点点。悦耳的歌声飘飘悠悠,(放歌曲《江南》)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站在荷塘边的诗人,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指名说)
②引导思考:为什么只闻歌不见人?
③品读“闻歌始觉有人来”。
预设:
大诗人王昌龄也是听到歌声才知道荷塘里还藏着人的,(出示诗句“闻歌始觉有人来”)来,读来你们共同的感受来!(生读)
本来满眼是荷叶荷花,突然你听到了歌声,读——(指读诗句)
为什么只听见歌声,却看不见采莲姑娘?大家读读整首诗,顺着诗句找找原因吧!
(二)交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原因,根据学情分版块品读诗句。
1、学习一、二行古诗
A、品读“荷叶罗裙一色裁”
①为什么只听见歌声,却看不见采莲姑娘?你从诗中哪一句读出来的?(指名说并相机板书:荷叶、罗裙)
②指名读第一行诗,相机解释“罗裙”。
③猜谜“十把小剪刀,剪掉衣服角。”学习“裁”字的字形。
④师范读第一行诗,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指名说)
⑤荷叶碧绿碧绿的,姑娘的罗裙翠绿翠绿的,绿得那么轻爽,绿得那么醉人,谁能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⑥闭上眼睛,老师带你们到荷塘去看看美景吧。睁开眼睛,看到这么多的绿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指名说,小组读)
⑦男女生比一比,看谁把罗裙和荷叶读得一样绿!
⑧荷叶是绿的,罗裙是绿的,就像是同一块绿布上裁下来的,真是——(齐读第一行诗)
B、品读“芙蓉向脸两边开”
①哦,看不见姑娘们是因为荷叶罗裙一色裁呀!再读诗句想想还有什么原因让我们看不见姑娘们?(指名说)你从诗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出示诗句;板:芙蓉脸)
②想象拓境:
娇艳的芙蓉花,你为什么要向着采莲姑娘的脸儿开呢?(指名说)你就是一朵盛开在采莲姑娘脸旁的小荷花,读出你的美来!(指名读)你就是在粉红荷花间绽开笑脸的采莲姑娘,来,边读边配上动作,和小荷花比比美!
③粉红的荷花朝着粉红的脸儿开放,粉红的笑脸绽开在粉红的荷花间,真是花美,人更美,我们一起美美的读。(齐读)
④老师已经看见了那个画面,荷叶和姑娘穿的罗裙是绿色的,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姑娘的罗裙,采莲姑娘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姑娘的脸庞开放,互相比美,难怪诗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男、女生读,齐读一、二行诗)
2、学习三、四行诗
①这么美的采莲姑娘在荷塘里采莲,为什么诗人却看不见呢?读读三、四行诗吧。(自由读,指名说)
②原来,采莲姑娘的罗裙已经与荷叶混在一起,采莲姑娘红扑扑的脸也与荷花交相辉映,分不清哪里荷叶,哪是罗裙,哪是荷花,哪是姑娘的脸,瞧,这个“乱”字用得多好呀,写出了这种融为一体的美,正是“乱入池中看不见”,谁能读读这行诗?(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③诗人为什么看不见采莲姑娘呢?(师生配合读)
④咦!你们听!什么声音?(课件出示flash画面)
⑤听了这歌声,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是呀!景美、人美、歌更美,诗人也像我们一样,听到这优美的歌声才发觉在这荷塘之中采莲姑娘正摇着小船缓缓而来呢,谁能来读一读?(指名读)
⑥诗人起初在茂密的荷塘中寻找着采莲姑娘,想找又找不到,后来顺着优美的歌声看见了身穿绿罗裙,美丽似荷花的采莲姑娘,心里可高兴了。(齐读第三、四行诗)
⑦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美丽的姑娘,动听的歌声,多么让人陶醉呀!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象,一起把整首诗读一遍,读出感情,读出韵味。(配乐齐读)
四、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1、孩子们,这乱入池中看不见的采莲姑娘就是这美丽荷塘的一部分,就是美妙大自然的一部分!要不然她们怎会是——(指读全诗)
2、赛歌会:
听愉快的歌声又飘来了,(放歌曲《江南》)一群荷叶罗裙,芙蓉脸的采莲姑娘划着船离我们越来越近,小诗人们,谁想用优美的诗句赞美她们?都觉得自己读得美呀!那咱们来个赛歌会,看谁读得美!
①赛前,我们先练习练习,可以看图读,做动作背,还可以和同桌一人读一句或一块儿来背!(自由背)
②每一小组为一只赛歌船,派代表参赛,代表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
③小组之间可以以拉歌的形式互相接背。
④(放古筝乐曲《出水莲》)我们一起站在自己心中的荷花池边,一边欣赏,一边放歌——(配乐齐诵全诗)
五、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欣赏《江南》,师范读。
2、师讲解诗意。
3、学生自由读《江南》。
4、合着音乐唱《江南》。
采莲姑娘听见也来参加我们的赛歌会了,(放歌曲《江南》来,跟着采莲姑娘一起唱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