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苹果》教案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苹果》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得美。
2.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4.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
5.养成大胆给苹果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于线条的流畅程度;2.对于颜色的区分;3.对绘画比列,大小的掌握;4.能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苹果卡片,魔术口袋,范画;2.实物,(红,黄,绿)色的苹果;3.油画棒,图画本,铅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整顿纪律,与幼儿问好。
2.通过金苹果的游戏。向幼儿提问
二。引出活动。
1.通过变魔术的形式出示苹果卡片,让幼儿认识苹果的形状。
2.通过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实物(红,黄,绿)色的苹果,让幼儿认识苹果的颜色,并能清除的辨别区分(红,黄,绿)色。
3.教师出示范画,在黑板上讲解并画出画苹果的步骤。
4.幼儿书空画出苹果。
5.启发幼儿的想象能力,让幼儿想象出各种色彩的苹果。
6.教师讲解绘画的要求和用色的方法。
7.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本次活动内容。
教师评价幼儿作品,鼓励表扬幼儿
四。活动延伸
学唱歌曲,《我是一个大苹果》。
通过艺术活动:《画苹果并涂色》。让本班幼儿掌握了该怎样画圆形,并锻炼了幼儿对线条的流畅程度。在我讲解示范涂色苹果这一步,孩子们都能认真地在观看我如何给苹果涂上漂亮的颜色,在示范给苹果涂上饱满的颜色时,我让孩子们一笔一笔来回涂色,不要让他们涂到苹果圆圆的轮廓外去,孩子们在操作时也都按照老师的教法,一笔一笔地涂着颜色,但是我发现他们在涂色时还是比较困难,因为苹果的轮廓比较大。在孩子们潜意识中只有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的苹果,于是我就出示了(红,黄,绿)色的实物让幼儿观察,让孩子们进行了自由想象,他们希望的苹果还能是什么颜色的,这样就不会过于局限。其实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不该太限制孩子,儿童的绘画发展是始于涂鸦期,不该让孩子只是去临摹,去模仿教师的范画,而应多尊重孩子的想法,多给孩子想象和创造的机会,能让孩子可以施展个性,促使孩子个性化成长。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我设计的活动过程还是比较新颖有趣,能充分的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但在示范讲解并画出步骤是我应该横向展示,我竖向展示就会让幼儿不容易看清楚。
小百科:苹果是一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产生60千卡热量。苹果中营养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它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润滑柔嫩。
《苹果》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
2.体验、表现小狗高兴、欢快的情绪和动态。
3.让幼儿初步学习创编歌曲。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狗玩具一个、音乐设备、小狗头饰
2.幼儿会按节奏朗诵歌词
活动过程:
1.幼儿以律动《小狗》入场。
2.练声《大公鸡》
要求幼儿第一遍唱出动物在哪里,第二遍师说出班上小朋友的名字,幼儿回答。
3.复习歌曲与律动:
(1)歌曲《不再麻烦妈妈》
(2)歌表演《洗手帕》
4.幼儿学习歌曲《小狗乖乖》
(1)幼儿复习儿歌《小狗乖乖》
要求幼儿按节奏朗诵儿歌《小狗乖乖》。
(2)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朗诵,并加上动作。
(3)师再次播放音乐,要求幼儿倾听乐曲,轻声朗诵,进一步熟悉曲调。
(4)幼儿逐渐熟悉曲调后,大声演唱。
(5)幼儿歌表演《小狗乖乖》
5.幼儿学习创编歌曲
(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玩具,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名称创编。
(2)师示范,幼儿学习创编。
6.幼儿歌表演《小猪睡觉》结束活动。
《苹果》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法:
引导探究
学法:
交流探究
教具:
小黑板
学具:
小棒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理解图意,说说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2、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
学生试着估一估,并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可能的方法:
(1)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
①把17估成20,38不变,20+38=58,58<60。
②把38估成40,17不变,40+17=57,57<60。
(2)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把17估成20,把38估成40,20+40=60,60=60。
二、探究学习,体会算理。
1、尝试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1)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说算法同时借助小棒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
(3)问题:这道题,在竖式计算时从哪位开始更方便呢?为什么?
(4)总结提升。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把几种算法进行小结。
2、算一算,说一说。
(1)学生试着计算,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师生一起进行小结。
(列竖式计算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练习)
教学过程:
一、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估一估,哪两袋珠子合起来够穿一条项链?
2、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3、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3题。
用竖式计算
4、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4题。
森林医生
二、拓展练习。
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5题。
(1)学生准备6张写有班级和人数的卡片,先尝试把能坐一辆车的两个班安排在一起。
(2)交流想法:学生可能会说把人数最多的和最少的班级安排在一起。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把班级人数抽象出来,让学生试着用线连一连。
作业布置:回家考考爸爸、妈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依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初步建立了估算意识,并掌握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及实际应用。大部分学生课堂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由于计算课比较抽象单调,为了让学生紧跟课堂节奏,我将整节课全部设计在“摘水果”的情境之下,这一情境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在教学中又通过奖励贴纸、水果、做游戏等形式,不断吸引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
2、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估算,所以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估算为何物。因此我提出问题:“他们大约摘了多少个苹果?图中的箱子能装得下吗?”并强调不要动手,只动脑想一想,并让有想法的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因为学生之前有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经验,所以我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出将两位数看做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计算更简便,不仅建立了估算意识,而且掌握了初步的估算方法。
3、采用自主开放的探究尝试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活动中感受“满十进一”的计算原理。在操作活动中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对新知识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这一认识的取得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尝试体会到的,这样的学习活动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后,名师工作室的各位教师针对本节课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评价,提出了宝贵的改正意见,使我受益匪浅,如:强调遇到哪种问题才用估算解决,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在课堂教学中还需加强实践操作与竖式计算的有机融合;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注重生生交流的创设和指导,使全部学生都参与到探究交流的活动中来;不强加给学生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在课堂中发现矛盾,探索验证后得到正解;加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习惯等。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一直牢记名师工作室的老师给我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会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的教学能力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