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二教案 >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优秀9篇正文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优秀9篇》

时间: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收集的9篇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3、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资源】

1、学生分组:激光笔、自制空心玻璃柱、装了水的水槽(水中加入了少量牛奶)、蚊香、果冻、玻璃砖、自制半密封水槽。

2、教师教具:自制小孔成像演示器、激光笔、水槽、浓糖水、水等。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课前播放PPT:

同学们,我们要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要有什么?哪些物体能够发光呢?

观察

思考、讨论

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进行新课

1、光源

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有很多能发光的物体,它们都是光源,谁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呢?

讲解光源的分类

2、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请看老师手中的小激光器,它发出的光在远处的墙上产生一个亮点(演示)。请大家看图片,猜想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呢?

怎样才能看到光传播的路径呢?

到底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教师巡视。

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请把你们通过实验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各组学生展示实验,并分析得出的结论。

演示不均匀糖水中的光的传播

让学生讨论、归纳后,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板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讲解怎样表示光线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学生做手影游戏

引入:影子的形成;

讲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演示并讲解小孔成像及其原理。

同学们,你们能够列举一些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吗?

游戏引入:站队时怎样站直?

PPT:开凿隧道时怎样确定掘进方向呢?

4、光的传播速度

光速究竟有多大呢?请大家看课本71页。

现在公认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

5、小结

请大家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6、动手动脑学物理

PPT展示课后小练习。

太阳、火把、手电筒等都是能够发光的物体。

太阳、闪电、电灯、蜡烛、萤火虫……

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灰尘、喷水、薰烟等。

小组实验(合作)。

讨论、交流。

对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补充完整

学生用器材模拟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学生做游戏并回答站队的原理

阅读并回答: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回顾并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

以生产和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为对象。

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透镜》是在前面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及对光的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学会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3.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学生在上一章学过《光的折射》基础上,已经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生活中很多光学仪器中用到的透镜的学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运用讨论法、直观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南极大陆冰天雪地,四季如冬,在有阳光充足的时候,小企鹅们经常会躲到一些特殊形状的大冰柱后面来取暖,为什么这样就不会冷呢?

利用企鹅取暖的'现象引入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探究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教师拿出两副眼镜请学生观察,其中一副为近视眼镜、另一副远视眼镜(俗称老花镜),并提问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区别?学生经过观察可以发现近视镜中间薄、边缘厚;远视镜中间厚、边缘薄。教师由此引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图片,让学生区别认识。然后展示课本图3.1-2引导学生认识主光轴和光心。

利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知识。

探究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组织学生分组做实验:分别让平行主光轴的光入射到凸透镜、凹透镜上,观察折射光线的路径,最后用笔画出入射、折射光线的路径(教师强调该实验中的现象就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透镜是薄透镜,发生两次折射看作是一次折射)。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光的路径,学生观察与自己所画路径进行对比,教师由此向学生讲解焦点、焦距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发现过光心的入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学生自己动手,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解诶知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物理学习的乐趣。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

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第6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2、3、4、5题

选做题:如果一个戴着老花镜的老人,被困在一个小岛上,他想生火烤点东西吃,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你能帮助他生火吗?

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难点: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器材:烧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

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有关温度的知识 → 温度计

二、 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试验:课本70页试验:图4.4-1示

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 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

学生结论〔 …… 〕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

3、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 ℃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

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

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37摄氏度 -45℃读做零下45摄氏度

4、体温计: ○1 结构、量程、分度值 ○2使用

5、实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1)使用前 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或低于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

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温度计的使用方面,按课本要求让学生进行探究,但一定要把步骤总结并进行板书。

可以对几种温度计进行对比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篇4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会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教学重难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2、惯性的概念,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教学过程

[知识探究]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

[问题设计]

1、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马拉车,车就前进,停止用力,车就停下来。是否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呢?马不拉车时,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答案不是。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2、如果没有摩擦阻力,也不受其他任何力的作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会怎样?请阅读课本中的“理想实验的魅力”,思考伽利略是如何由理想实验得出结论的。

答案如果没有摩擦阻力,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理想实验再现:如图甲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由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乙所示,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丙所示,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要点提炼]

1、关于运动和力的两种对立的观点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这种错误的观点统治了人们的思维近两千年。

(2)伽利略的观点(伽利略第一次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意义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即采用“可靠事实+抽象思维+科学推论”的方法_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初步揭示了运动和力的正确关系。

(2)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定性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①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②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3、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即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

(1)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物体做直线运动)

(2)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物体做曲线运动)

(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物体做曲线运动)

三、惯性与质量

[问题设计]

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人,当汽车突然启动时,有什么感觉?当运动的汽车突然停止时,又有什么感觉?解释上述现象。

答案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身体后倾。当汽车突然停止时,人身体前倾。这是因为人具有惯性,原来人和车一起保持静止状态,当车突然启动时,人的身体下部随车运动了,但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原来人和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人的身体下部随车停止了,但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向前倾。

[要点提炼]

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惯性与力无关

(1)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惯性的表现

(1)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惰性”的意思。

(2)受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延伸思考]

人能推动冰面上的重箱子,用同样的力却推不动粗糙地面上不太重的箱子,是不是冰面上的重箱子惯性小于粗糙地面上不太重的箱子呢?为什么?

答案不是。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重箱子的惯性大于轻箱子的惯性。判断物体惯性的大小应在相同情况下比较,比如用同样的力推都处于冰面上或都处于粗糙地面上质量不同的物体,比较哪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更容易改变。

[典例精析]

一、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认识

例1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计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理想实验,他的设想步骤如下:

图1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有关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解析本题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将实验理想化,并符合物理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而②是可靠事实,因此放在第一步,③、①是在斜面上无摩擦的设想,最后推导出水平面上的理想实验④。因此正确顺序是②③①④。

答案②③①④B

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例2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A.物体的运动是依靠惯性来维持的

B.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的运动就不能维持

C.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有外力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解析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由于惯性的存在,物体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A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错,C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不能改变物体的惯性大小,D错。

答案AC

针对训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

A.悬浮在空中不动

B.速度逐渐减小

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物体自由下落时,仅受重力作用,重力消失以后,物体将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物体将以重力消失瞬间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C正确。

三、惯性的理解

例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解析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火车速度变化慢,表明它的惯性大,是因为它的质量大,与是否静止无关,故B错误;乒乓球能被快速抽杀,表明它的运动状态容易发生改变,是因为它的惯性小,故C正确;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D错误。

答案C

[课堂要点小结]

[自我检测]

1、(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认识)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接触面摩擦相当小,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

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

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

D.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

答案BD

解析只要接触面摩擦存在,物体就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在水平面上就不能匀速运动下去,故A错误。没有摩擦是不可能的,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故B正确。若使用气垫导轨进行理想实验,可以提高实验精度,但是仍然存在摩擦力,故C错误;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故D正确。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受外力作用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答案AB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即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A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做变速运动说明运动状态在改变,B正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飞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C错误,D正确。

3、(力与运动的关系)某人用力推一下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小车便开始运动,以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A.力是维持物体速度不变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D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小车原来静止,在力的作用下小车开始运动,是力使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用较小的力就能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推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为零的缘故。

4、(对惯性的理解)如图2所示,冰壶在冰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我们可以说冰壶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里所指的“本领”是冰壶的惯性,则惯性的大小取决于()

图2

A.冰壶的速度

B.冰壶的质量

C.冰壶受到的推力

D.冰壶受到的阻力

答案B

解析一个物体惯性的大小,与其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因素是质量,故B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2.知道g=9。8N/kg和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3.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实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2.难点

(1)实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2)重力的方向。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弹簧测力计、若{:个钩码。

演示实验:重垂线、汤匙、木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大小用什么测量?

2.如何画力的示意图。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以下三种不同情况木球运动:

1.把一只木球举到一定高度放手让其自由下落。

2.把一只木球斜面向上抛出,观察其运动路线。

3.让一只木球在讲台上沿直线滚动,滚到讲台边后落向地面。

师:以上三种木球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都是落向地面。

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生:这是由于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师:你讲得很好,说明你很善于观察、思考。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种来自地球的力。

板书: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

三、新课内容

1.重力的概念。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6重力,图5—20的配文。

生:阅读。

师:通过以上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甲: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生乙: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水往低处流,抛出去的物体都会落回地面。

生丙: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成熟的苹果会竖直下落。

师:大家阅读很认真,而且抓住了要点,讲得很好。据说正是下落的苹果打在牛顿的头上,激发了他的灵感,打开了揭示引力迷宫的大门。希望以后下落的桔子、梨子打在你们的头上,你们也能产生灵感,再打开一个个科学迷宫。

人们对自然界事物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重力的认识也一样,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信息窗”。

师: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生: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师:对,地球是否也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根据是什么?

生:根据物体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球也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

师:有疑问吗?

生:地球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怎么不会向地面上的物体方向运动?

师:因为墙球的质量很大,受到的力很小,所以感觉不到地球向地面上的物体方向运动。

板书: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2.重力大小。

师:重力是一种力,则重力也应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的大小如何测定?重力的方向如何确定?重力的作用点如何确定?

下面,我们先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如何测定?

生: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定。

师:正确。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的大小?

生:把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师:基本正确,请大家注意: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要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时,指针示数稳定,才能读出示数。否则,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指针示数不稳定,无法读出示数的。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

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P87“加油站”

请同学们猜想:钩码的质量越大,那么钩码所受的重力是否也越大?

生:钩码的质量越大,所受的重力也越大。

师:怎么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生:实验。

师:现在大家基本上掌握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知道任何猜想是要用实验验证。你们准备如何设计实验?

生:桌面上有6只质量为50g的钩码,第1次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只钩码,测出它的重力大小,然后逐个增加,分别出2只钩码,3只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并填在课本P87表格中,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师:你设计得很好,大家掌声鼓励,下面大家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巡回检查。督促每个学生动手、参与。

师:下面请各小组交流实验数据,看看哪些数据是相似的,哪些数据表现出异常,为什么会这样?

生:讨论、交流。

师: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的结论是什么?

生: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o

师:正确,你归纳得很好,在物理学中用符号G表示物重,m表示质量,g表示一个物体的物重跟这个物体的质量之比,则物重与质量的关系为=g或G=mg。

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取g=10N/kg,而lkg质量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约为10N。如果题目没有交代,一般g取9。8N/kg。

板书:G/m—g,或G=mg。

m单位是kg,G单位是N,g单位是N/kg。

例题1:课题P87。

先让学生阅读,然后指出:一道题目中有两个质量,两个重力,应用角标以示区别,如m1、m2,G1、G2。

例题2:一块钢锭质量是4t,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已知:m=4t=4103kgg=9。8N/kg

求:G=?

解:G=mg=4103kg9。8N/kg=3。92104N

答:钢锭所受的重力是3。92104N

师:这里请大家注意:人们常说“这一袋米的重量是10kg"或“买10kg的大米”都指的是质量,质量习惯称为重量。然而,人们在生活中也常把重量理解为所受重力的大小,特别是还有不少的物理书、科普书也把重力称为重量。为了回避这些模糊不清甚至彼此矛盾的提法,我们教材中将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称为物重,质量就是质量,不提“重量”这个词。

3.重力方向。

请同学们观察:(1)小木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2)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

引导学生分析:小球受重力作用自由下落,下落时运动方向即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竖直向下;悬挂的物体受重力的作用拉悬线自由下垂,悬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方向,这一方向竖直向下。

师: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板书: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出示重垂线,让学生观察。

演示重垂线检查教室墙面否竖直。

师:重垂线的原理是什么?

生: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师:你还知道重垂线有哪些应用?

生甲:用重垂线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

生乙:用重垂线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

演示实验如下图,让学生观察两条重垂线的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重垂线与水平桌面、倾斜桌面是否垂直?

生:两条重垂线方向相同,都在竖直方向,重垂线

方向与水平桌面垂直,与倾斜桌面不垂直。

师:课后每位同学自制一重垂线,校准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窗台是否水平。

师:地球是圆的,站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所受重力都是竖直向下的?(出示在和我们相对应的地球的另一面阿根廷人的幻灯片)

生:讨论、交流。

师:重力方向实质是指向地心的。(地球半径方向和地球表面—一水平面垂直),对于人和阿根廷人上下判断与我们是一样的。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师:请问学们阅读课本P88下半部分内容。

学生阅读

帅: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甲: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是叫做重心。

生乙: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质量分布均匀的球的重心在球心。

师:有问题吗?

生:质量分布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哪里?如何确定?

师:这样的物体的重心也是可以计算出来,只是很复杂,还必须使用高等数学。但其中一些小物体的重心也可以通过实验把它的大致位置找出来,如课本P88图5—24,汤匙的重心。

下面请大家找一找自己的钢笔、铅笔、文具盒的重心。

学生随堂实验探究。

师:人体的重心会随姿态的改变而改变,原因是人的几何形状改变了。人下蹲时,重心如何改变;人站起来时,重心又如何改变。

生:人下蹲时,重心降低;人站起来时,重心升高。

师:由于重力的作用线过重心,方形薄板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测定。

演示实验:先后用绳系住方形薄板同一条边上的两个端点,并悬挂起来,板静止时,重心在过端点的竖直线上,将两次悬挂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条竖直线画下来,可以确定重心就在这两条线的交点O处。实验结果表明:方形薄板的重心就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师:悬挂法可以确立各种物体的重心,一般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师: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P89“信息窗”提高物体稳度的决窍。

学生阅读

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提高稳度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大支面,二是降低重心。

四、归纳及学习过程评估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对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重力与质量关系为G=mg,g=9。8N/k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师:你归纳得很好,说明你上课很认真,希望今后保持这种习惯,下面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课后练习

1.课本P901、2、3。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

1.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2.重力的大小:=g,G=mg

m单位是kg,G单位是N,g取9。8N/kg(或10N/kg)

表示质量为lkg的物体,受到重力为9。8N。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七、课后反思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篇6

《光的折射》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内容为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章《光》第二节内容,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光的折射是继光的反射后的又一个新的光现象。本节知识是光学中的重点知识、是理解透镜作用原因的基础,同时又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为以后透镜及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知识之一。

2、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我们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从众多光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2、了解光的折射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猜测、检验、联想等的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乐于合作,渗透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基本理念。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1)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规律;(2)让学生会作光折射的光路图。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整体上采用对比、猜想、提问设疑、设计实验探究的模式,教学流程上采用以上方式:

第一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对照光的反射定义自己分析得出光的折射定义。学生对定义总结很有可能不是很周密,但可以通过后面的观察实验和分析来逐步引导学生修正定义,让学生明白为何要用“斜射入、一般”这些词。

第二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对照光的反射定律,让学生猜想光的折射可能有哪些规律,然后按照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当然整个实验主要是我来操作完成。在此我补说一点,因为在探讨光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时,由于没有演示光从水射入空气中的器材,所以我采用的是用半圆形玻璃砖来做这个实验,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步:学生练习画光的折射光路图,为下一部分学习透镜的作用做好铺垫。

第四步: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在这一步我采用让学生做硬币“上浮”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光的折射带来的错觉,引起学生思考硬币为什么会“自动上浮”,启发学生画光路图来解释原因。同时也说出了盛水的碗变浅、放入水中的筷子变弯等现象的原因。

第五步:通过多媒体演示“海市蜃楼”现象。联系生活实际,解释“潭清疑水浅”、“叉不到水中鱼的原因”等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篇7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激光笔、一小块平面镜、一块可以对折的半圆形硬纸板(用量角器的直边与纸板底边对齐,以对折形成的折痕为中心线,在线的两侧分别用量角器标注相应的角度数值)

教学器材准备:激光演示仪、平面镜、空气清新剂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复习提问

实验引入提问:光的传播规律

老师用激光笔发出的光在墙上打出一个亮点,利用空气清新剂喷出的气雾清晰地显示激光传播的路径,用来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在墙上挂一块平面镜.

激光笔发出的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在气雾背景显示下,会看到一去一回两条光线.

让学生描述现象.

引出本节研究内容:“光的反射”学生回答: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学生观察

学生回答:光从空气照到平面镜上,再被镜子反射回来.

介绍名称用激光演示仪演示光的反射现象,让学生看到反射现象中的光线.

介绍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相应位置.学生观察,记忆各部分名称及所处位置.

提出问题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光射向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关于光的反射,你想知道什么?”

“本节课,我们就根据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来探究光反射时应遵循的规律,逐一找到答案.”

请同学们根据图中所示入射光线的方向,讨论猜想一下反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射出?

做实验之前,首先要设计实验方案,需要什么器材?如何去做?

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激光笔、平面镜、可对折的半圆形纸板,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老师巡视,与学生交流讨论.

提问:由实验现象,得到的反射光线将沿哪个方向射出?

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们通过互助交流解决问题,不要老师直接纠正.

例如:有的学生直接用激光照在镜子上,根本就看不见光线.老师找已经看到光线的学生,让他说说如何做的.

又如:有的学生在纸板上看到了入射光线,但看不到反射光线.老师找已经看到反射光线的学生,让他说说如何做的.学生回答感兴趣的问题:

反射光和入射光有什么规律?

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

1.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会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行实验。

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认识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难点:

会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

纸卷成的管、白炽灯;两个大小差不多能套在一起的小纸盒、半透明的白纸、胶水、蜡烛、火柴、剪刀、针;图片、动画、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假如我们生活中没有光,会是怎么样一个世界?

2、讲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光的知识——什么物体能发光?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光的传播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光源

1、谈话:请你想一想,哪些物体能发光?(学生会说出很多物体,学生在回答的时候,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说出自己会发光的物体)

2、演示图片、课件或播放录像——各种光源。

3、讲述: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能发光:有的是x电能发光,例如手电筒、各种各样的电灯;有的是燃烧发光,例如蜡烛、火把、火柴、煤等;有的是x生物体内部变化发光,如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有的是x天体内部变化发光,例如太阳光,星光。

4、光源定义: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5、问:你还知道有哪些光源?镜子是不是光源?月球是不是光源?为什么?

(二)、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

1、播放动画或视频(阳光通过门窗或森林,手电筒、汽车灯射出的光)下载

2、以上现象说明光是沿什么方向传播的?提出假设: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实验:

①讲解:为了证明光是否沿直线传播,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器材:纸卷的直筒、发光的白炽灯)

②讨论:通过直管能看见灯光吗?如果将直管弄弯,还能看见灯光吗?为什么?

③学生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讨论:以上现象证明什么?

4、教师小结:通过对比实验,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且,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三)、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

1、谈话: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教师边讲述边演示:选两个能套在一起的盒;在大盒底部正中用针扎一个小孔;去掉小盒的底,在底口粘一张半透明的白纸作屏幕;把两个纸盒套在一起。

3、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4、讲解实验过程:将蜡烛点燃,立在桌上,将盒子扎有小孔的那面对着蜡烛,推或拉小纸盒,调整屏幕和小孔的距离,在屏幕上能看到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的?

5、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加强巡视指导)

6、汇报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

7、问: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这与光的直线传播有什么样关系?

8、教师边播放录像边讲解。

9、教师小结:用纸盒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蜡烛光会通过小孔射入盒内,照在纸屏上。因为孔很小,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所以蜡烛火焰上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下部,蜡烛火焰下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上部。这样,在纸屏上就出现与蜡烛火焰形状相似、倒立的像。

三、巩固应用

1、讲述:什么是光源和光的传播方向(扩展:无影灯应用)

2、提问:

①什么是光源?举例说明。

②光是沿什么方向传播的?

板书: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点:1)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基于初二学生探究基础和知识储备实际情况,教材直接给出了定位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特点。并且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了探究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特点的任务,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照镜子引入课题,以生活中常用的蜡烛、玻璃板等物体作为探究成像特点的器材,讨论平面镜在检查视力时的作用,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贴近生活。教材还专门设置一块“STS”(科学、技术、社会)的内容,通过观察汽车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手电筒反光装置、太阳灶等日常生活和社会中常见东西来认识凸面镜和凹面镜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3)适当关注了物理基础与现代化的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表明,学生对教材结尾处的反射式天文镜的介绍非常感兴趣,渴望了解更多的与此相关的知识,也让他们感觉学好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消除对高科技的不必要的神秘感和遥远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根据成像特点作图。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通过定位平面镜的虚象的方法,了解替代法的含义和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通过对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合作学习。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虚像怎样形成的。

【教学准备】

分组:同样大的5号电池两节、金属块两个、或者蜡烛两根、白纸、刻度尺、笔、平面镜、玻璃板等。

演示:“魔箱”道具、笔记本电脑、实物投影仪、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玻璃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