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二教案 > 《奇妙的克隆 》教案【4篇】正文

《《奇妙的克隆 》教案【4篇】》

时间: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奇妙的克隆 》教案【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奇妙的克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学习文中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提高阅读现代科学文的能力,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积累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学习一定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对克隆问题引发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的认识。

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

教学一篇课文,让学生理解内容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授课中,采用让学生读、说、练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并借本文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拓展。

教学准备:

学生:上网或图书馆收集有关克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西游记》中孙悟空在紧要关头用猴毛变猴导入。

(设计这一导入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渲染营造一种氛围,激发他们的一种求知欲、好奇心,为新课的讲授作铺垫,激起学生的热情,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学习。)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约3000字,要求5分钟读完,这是略读的最高速度,要求能在快速的基础上,读懂全文。读懂的标准,在形式上是辨识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在内容上是筛选本文的主要信息:用两个字分别概括四小节的内容,用一组词语概括克隆技术的进程,用一句话概括克隆的定义。

(阅读同时用音乐是为了陶冶学生,语文课不仅是文字语言的载体,乐曲也是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的一种方式。)

这篇科普文章涉及到一些生物学相关术语,教师提供补充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并解释专业语和通用语并陈是科普文章语言的显著特征之一。

(三)筛选信息,分析课文:

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用两个字概括四小节的内容;

2、用一句话概括克隆的定义;

3、用一组词语概括克隆技术的进程;

4、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四)以意照言,体悟精神:

请同学们搜索阅读课文,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并加以点评。(生搜索阅读课文,圈点批注,约4分钟)(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在文中所张扬的科学创作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思想谈心得)。

(五)思考讨论,探寻主旨:

课文最后一节的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而末段首句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既然是“造福人类”,都是“喜”才对啊,何来的悲呢?这里是不是弄错了?(生疑惑,看书,思考)

(六)拓展讨论,注重人文:

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进行了"克隆人“的试验。你对"克隆人”的问题如何看待?

要求:

1、观点明确,理由充足。(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

2、表述清晰、流畅,有条理性。

(新课标确定语文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它还具有人文性,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引导,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此环节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思路延伸,学以致用:

生物“克隆”作为一种科学的创作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鉴到文章、文学的写作和阅读中的,写作也可以进行“克隆”。

(讲课文的讲读和阅读写作相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和有创意的阅读。)

(八)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搜索整理有关"电脑"的知识,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按逻辑顺序写一篇"电脑"的科学小品,字数500字左右。

《奇妙的克隆》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科学说明文,科学术语极多,篇幅极长,难度极大。在大赛的特定条件下又要一课时来取舍这篇文章。这就要求教者必须选点突破。这篇文章要教授的点很多,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在第一课时内能读懂这篇文章,并在此基础上能获取一些此类文章的阅读方法是很重要的,所以就设计了一堂说明文阅读学法指导课。

此教学设想的亮点在于"说明文阅读方法指导"。这对七年级刚结束,准备升入八年级的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他们的说明文阅读积累还很少,对科学说明文的阅读经验更是几乎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借助这样一个文本,来进行方法的指导,可以说选了一个比较巧妙的教学切入点。

教学设计

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写的一篇科学说明文《奇妙的克隆》

二、速读课文,清除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给大家提供四种解决的途径:1、看大屏幕的注音;2、利用工具书;3、向老师求助;4、向同学求助。(教师巡视)

2、请同学们齐读大屏幕上的生字并写一写较难的字。

(下面的环节,开始进入学法指导与实践。)

三、用"简介"的方法读第一部分

(设计理由:第一部分:"克隆是什么"。提示我们作者在这一部分诠释了概念,所以让学生学会用简介的方法阅读,提取文中能够诠释"克隆是什么"的关键语句,从而弄懂这个概念。)

1、师过渡引入:这篇文章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四个小标题。文章科学术语多,篇幅较长,怎样才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呢?今天让我们来上一节说明文阅读学法指导课,下面就让我们尝试着用四种方法来解读这四个部分。

2、齐读标题一。然后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一部分,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克隆。

提示:1、简介:就是简单介绍。标题提示我们这一部分是向我们介绍"克隆"概念的,所以我们用简介的方法阅读,提取重要信息,解释概念。

2、在读的时候可以用笔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引导学生明确三个关键短语:无性繁殖、同祖先无性繁殖的一群个体、无性繁殖系。

3、小结:这一部分,我们通过简介的方法,读懂了"克隆是什么",并且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克隆",说明我们学会了一种很重要的阅读方法:简介法。

过渡:引导学生关注第二段中"如果"一词,过渡到第二部分的教学:人类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设想,才开始了对克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研究。请同学们齐读第二个标题。

三、用"阐释"的方法读第二部分。

(设计理由: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前后"一词提示我们这一部分作者采用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说明顺序,所以让学生学会用阐释的方法来阅读,阐释作者的说明顺序及用意。这样既明白了这部分的说明顺序,理解作者的用意,又让学生学会用阐释的语言表达。)

1、请同学们默读这一部分,看看这里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为什么用这种顺序呢?读完讨论。

提示:1、阐释:阐述并解释。即首先说明你的看法,然后解释。

2、注意题目当中的"前后"一词和最后一段的的第二句话。

明确:逻辑顺序:鱼类→两栖类→哺乳类;国内→国外。这样写让读者明白克隆实验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2、由此及彼,我们回头看一下第一段用了什么顺序?

3、小结:我们通过关注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运用阐释的方法,不仅仅弄明白了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及作用,还回望了第一部分的说明顺序,学会了举一反三。

四、用"分析"的方法读第三部分

(设计理由: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这一部分可以独立成篇,可以说是一篇完整的报道材料。因此这一部分让学生用分析的方法阅读,分析三个段落在这一部分中分别起什么作用,这样既搞清了这部分的说明内容,又学会了用一种分析的方法来阅读说明文。)

1、直接过渡:下面我们学习第三部分,这一部分可以独立成篇,可是一篇完整的报道材料,让我们分析的方法阅读这一部分,(提示:这里的分析,指的是对文章结构的分析,我们需要分析一下每段的。内容和作用。)老师与两位学生合作来为大家朗读,一人读一段。

2、明确:第一段统领全篇,概括说明内容;第二段详细说明多利诞生过程,使读者更清晰明了;第三段说明多利诞生的意义,总结上文。

3、再回望这一段的说明顺序,仍然是逻辑顺序。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本课所学的阅读方法不仅仅用于片段阅读,还可以用于整篇阅读。

4、小结:通过段落作用的分析,我们发现这是一篇可以独立成篇的小短文,这种分析阅读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于全篇阅读。

五、用"提取信息"的方法读第四部分

(设计理由:第四部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这一部分,作者用举例子的方法分列了克隆技术在三个方面可以造福于人类。因此让学生用提取信息的方法来阅读,这样才能把作者所举例子抛开,提取三点好处。同时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说明文阅读中常用而且实用的方法。)

1、多利的诞生意味着克隆技术的日渐成熟,克隆将从实验室走向我们的生活,那么第四部分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请同学速读这部分内容,提取相应信息。

2、请同学们说一下提取的信息。

3、明确:提取出来的信息有这样三条:

(1)有效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

(2)挽救珍稀动物;

(3)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免疫学、人的寿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三条用的说明顺序也是逻辑顺序。引导学生看文章大标题和全篇小标题:明确全篇用的也是逻辑说明顺序。

4、小结:我们用提取信息的方法读懂了这一部分,这种阅读方法是很重要又很常用的一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活动中能恰当运用这种方法帮助我们抓住文章要义。

六、课堂学习小结、布置作业

老师小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一些提取信息的方法。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我们今天所学的阅读方法不仅用于某一部分的阅读,也可以用于全篇的阅读。

现在让我们实践一下这些方法:老师在前两天(7月25日)的西安晚报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老师读题:克隆鼠小小引全球关注)同学们尝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读报,然后提取重要信息,仿照本文的写法续写本文,自拟小标题,比如"克隆鼠小小"或"克隆技术新发展"等等、

《奇妙的克隆 》教案 篇3

1、朗读课文,思考:

a.克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b.“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c.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d.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

e.文章第一部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f.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g.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2、细节探究。

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将深奥的科学问题解说得浅显易懂的'?

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反复阅读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寻求合理答案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繁衍两栖分泌胚胎蟾蜍哺乳濒危

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对于准确地理解表达语意的作用。

(1)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猴子,猴毛就是克隆猴。

(2)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细胞产生的,因此也就是克隆鱼。

3、全文共有四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标题。这四个标题体现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奇妙的克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快速默读课文,通过圈点批注的方法,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阅读法

2、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学习文中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提高阅读现代科学文的能力,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了解克隆的相关科学知识;学习一定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对克隆问题引发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二、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

(学生们把学案上的课内字词积累题完成后,上黑板写出答案,并补充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

2、作者介绍

(请学生介绍课前预习时搜集到的有关作者信息,并提示学生应当关注到学案上也有相关信息,充分利用学案)

3、“我来说克隆”

(请学生们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克隆知识:壁虎断尾再生、土豆等植物断茎再生……)

三、“作者说克隆”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完成学案上的以下问题后可小组内交流:

1、什么是克隆?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奇妙的克隆?

2、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克隆技术的发展真的有益于人类吗?“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我们当如何理解?

请学生们总结:这篇课文围绕克隆说明了哪些内容?你从中获取了哪些关于克隆的信息?

(设计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现代科技知识,学习一定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对教学重点进行了突破同时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也训练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口语表达等能力)

四、 奇思妙想

假如你也掌握了克隆技术,你最想克隆什么呢?为什么要克隆它?

要求:1、想法要奇妙、有益;

2、理由阐述充分,表达富有条理

(先请四人小组组织交流,看谁的想法最奇妙,最有益于人类,最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然后每组推荐出一名同学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提高,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元互动,重视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交流,尽可能挖掘学生思维和口语交际中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六、延伸拓展

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那么“克隆”对我们人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要求:1、观点明确、理由充足

2、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

(鼓励学生利用搜集的有关资料展开辩论,让他们学会热烈参与讨论,耐心细致倾听,大胆发表创见同时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爱科学的热情)

七、布置作业

片段作文:如果有一天,科学家克隆出了另外一个你,请你插上想像的翅膀描述一下那时的你和“你”生活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