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最新5篇》
震惊中外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伟大创举。长征中,红军战士们为了北上抗日,为了革命的胜利,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战胜了许多艰难困苦。下面是整理的红军不怕远征难最新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 篇1
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意义。2、指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长征和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爱党、爱军队、爱国家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难点:无【教法、学法】:【新课导入】:【自学指导】一、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1、长征开始的原因:(仔细阅读第一段,用一句话概括)2、认真阅读课文,仔细观察长征示意图,写出红军渡过了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河上发生过什么事?3、请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上,数数中央红军长征走过哪些省,并找到瑞金、遵义、吴起镇的位置。4、遵义会议(1)时间: (2)地点:(3)内容:(4)历史意义:二、长征的胜利1、________年_____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________,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2、_______年_____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3、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二次备课二次备课【思维拓展】下面是红军长征途中的经历,按长征路线的先后顺序设计一个示意图1、湘江战役2、遵义会议3、渡过乌江4、翻雪山,过草地5、四渡赤水河6、飞夺泸定桥7、渡过金沙江【当堂训练】同步训练【学(教)后心得】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意义。2、指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长征和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爱党、爱军队、爱国家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难点:无【自学指导】一、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1、长征开始的原因:(仔细阅读第一段,用一句话概括)2、认真阅读课文,仔细观察长征示意图,写出红军渡过了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河上发生过什么事?3、请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上,数数中央红军长征走过哪些省,并找到瑞金、遵义、吴起镇的位置。4、遵义会议(1)时间: (2)地点:(3)内容:(4)历史意义:二、长征的胜利1、________年_____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________,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2、_______年_____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3、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课堂记录课堂记录【思维拓展】下面是红军长征途中的经历,按长征路线的先后顺序设计一个示意图1、湘江战役2、遵义会议3、渡过乌江4、翻雪山,过草地5、四渡赤水河6、飞夺泸定桥7、渡过金沙江【当堂训练】同步训练【学有所得】
红军不怕远征难 篇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四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讲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他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长征为后人留下的长征精神,直到现在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因此,)
(2)本课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素材。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示意图的学习和运用,了解地图所示语言;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发扬长征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 八年级的学生对红军的长征应该说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同学对长征的了解是通过文学作品而缺乏对长征艰苦历程的完整学习,根据学生这一情况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1)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极其伟大意义。
2)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有三)
1)、问题导学法——我使用这一教法的目的是力求使课堂教学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
2)、探究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放在过程中)
3)、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目的是)突破重难点。
2、学法(有二)
(1)联系比较法 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从4方面来说明,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思维拓展,巩固练习。
情景导入(大约3分钟)
1、导入新课,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播放《我的长征》电影片断,(播放)播放中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一电影片断展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从而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新课
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首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入此环节后出示导学提纲,导学提纲的运用起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教师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设计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步骤:
a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以学为主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地图自学教材。边掌握教材,边列出长征的路线,教师做随堂指导。
b 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了长征概况后,针对阅读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疑问,提出问题,以纸条的形式,送递老师。
c 探究讨论——合作探究、竞争意识
教师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问题交由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探究解决,小组再以成果的形式连同导学问题向全班展示。这一步骤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自学为主设计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整体感知、建构体系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知识性的总结,并进一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a、读图添图——突破重点
对中央红军长征这一重点的解决,我采用读图填图的方法,出示长征动态路线图,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并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b、比较分析——突破难点
对遵义会议这一难点的处理,我选用了对比分析和出示材料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比遵义会议前后,中央红军遭遇的结局的不同,得出结论。然后出示材料,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正确评价遵义会议,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
3、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思维拓展。
出示纪念长征的图片,提出问题,我设计的意图是贴近学生生活,点名纪念长征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
4、巩固练习
练习题我节选了影视资料《长征七律》。选择这一材料有三点好处(1)渲染气氛,升华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这段材料的歌词既是巩固练习的材料,真实材料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3)可以作为本节课的结束语。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教改精神;明确教师的职责和学生的任务,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所有问题都力争在课堂上解决,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效果。
四、板书设计
板书形式的设计,清晰明了,重点突出,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作了整理概括,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条理的理解这段历史。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红军不怕远征难 篇3
教学重点 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 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在原因上的反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
2、这些起义的目的有没有完全达到?(没能直接占领大城市,还遭到严重挫折。但是,起义的部队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远征二万五千多里到达陕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征。(布置学生集体朗读“导入框•长征” 一诗,带着问题进入情境,阅读60——6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星火燎原之势形成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正确指挥下,红军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但是,后来党内又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由李德、博古等人实施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2、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可按下列提示,分层启发:
a. 遵义会议在哪一年召开?(1935年)如何记住这一年?(从1921年党的诞生到1935年,经过了xx年,从1935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也经过了xx年。)
b. 比较这前xx年与后xx年党的历史,有什么重要变化?(前xx年里,党的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重大的失误,经受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的挫折。后xx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c. 由此可见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
1、指导学生完成63页“练一练”(教师在黑板上依据长征路线画示意图,突出瑞金、遵义、吴起镇三个地点,组织学生对照着课本标注出来。)
a. 红军经过哪些省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
b. 请对号入座地说出黑板上这三点的地名。(瑞金、遵义、吴起镇)
2、“活动与探究1•想一想”,(提醒同桌学生要互相配合,一个找课文,一个找图例,共同完成任务,然后在教师主持下进行“接龙”游戏:
a. 湘江 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硬仗,损失惨重。
b. 乌江 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c. 赤水河 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d. 金沙江 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e.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3、“动脑筋”: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 困难和问题?(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还缺少粮食给养等。)
布置活动,巩固新课
1、根据65——67页活动课三《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选题、选材,组内协作完成一篇导游词,通过网站《史海撷珠》的留言板上传,老师从中选出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
2、提醒学生预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
红军不怕远征难 篇4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红军四次“围剿”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长征的开始。掌握遵义会议的的召开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过程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教师对长征是我们的失利、敌人的暂时胜利开始,变成我们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这一过程的引导,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事物的方法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红军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是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作战方针的结果;王明“左”倾错误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了长征的原因。
②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红军长征是一个伟大的艰苦历程。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的感情。学习人民军队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四:教学方法: 分组导学
分组:依据学生的性格、性别、能力、家庭背景等将学生 分为几个小组。
精心设计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
1. 由学生做复习小导师,复习:
(1) 南昌起义的时间及主要人物和历史意义;
(2) “八七”会议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3) 三湾改编的历史意义
(4)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
(5) 国共对峙时期,中共的土地革命纲领
(6) 红色政权建立的时间和主要领导人
2. 由学生讲述有关长征的故事,如:《四度赤水》,《红军鞋》
《老山界》《过雪山,草地》《飞夺泸定桥》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启发学生理解:在红军和中国革命处于危急时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被迫长征。
3. 由学生设计表格,概括遵义会议的召开,内容和历史意义
4. 由学生讲解长征胜利这一幕,结合地图,明确红军经过的十一个省份:赣,湘,闽,粤,桂,黔,滇,川,康,甘,陕。
5. 由学生讨论长征的意义,教师归纳。
6. 复习小结: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学生抢答完成。
问题设定:(1)长征的背景
(2)长征的出发地,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两次会师。
7. 板书设计 :
一。 红军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1. 长征的原因
2. 遵义会议
二。 红军长征的胜利
1. 艰苦的历程
2. 吴起镇会师
3. 会宁会师
红军不怕远征难 篇5
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2.讨论长征精神,学习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我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长征的意义,长征精神。
学习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的历史意义
二、前置自学:(自主学习,充分准备,牢固记忆)
1.原因:红军 失败,被迫进行 。
2.开始: 年 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从 出发开始长征。
红 ①红军向湘西前进,冲破了敌人的 ,渡过湘江,损失过半。
②红军改向贵州前进,渡过 夺取 。
军 时间: 年 月,
2.经 ③遵义 内容:解决了 ,取消了 。
不 会议 肯定了 , 增选 。
过 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 ,
怕 这次会议挽救了 。
④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四渡 ,打乱了 。
远 ⑤红军巧渡 ,跳出了 。
⑥红军强渡 ,飞夺 。
征 ⑦红军又翻过大 ,通过 ,进入甘肃。
① 年 月,党中央和 方面军 到达 革命根据地的 。
难 3.胜利 ② 年 月, 方面军和 方面军,到达 ,同前来的
方面军会师。红三大主 力回师,标志着 。
4.长征的意义: ,
。
三、展示交流(对桌相互检查)
四、合作探究
1.今年是纪念长征胜利74周年,请回答有关长征的问题:
(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和地点。
[来源:第一范文网]
(3)长征途中,党中央在1935年1月召开了什么会议?
(4)红军长征两次会师的时间、地点、和主要部队。
(5)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2.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XX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个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路线和100多个经典景区。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井冈山、遵义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2)发展红色旅游,从发展经济角度看有何意义?
(3)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今年是长征胜利多少周年,请你谈谈对长征精神的认识。
五 、当 堂测试
(一)选择题:
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利用假期要实地考察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他们应该去 ( )
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陕北吴起镇 d.甘肃会宁
2.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事件是( )
a.八七会议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三湾改编
3.长征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 )
a.四渡赤水河 b.渡过金沙江 c.强度大渡河 d.翻越大雪山
4.红军长征中发生的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四渡赤水河 ②夺取遵义 ③翻越大雪山 ④飞夺泸定桥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①③④②
5.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遵义会议 b. 中央红军到达陕甘 c.飞夺沪定 桥 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6.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理由是( )
a.结束了王 明“左”倾 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来源:第一范文网]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他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最高负责人
(二)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1)诗中提到的“红军远征”开始于那一年?这次远征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事件?
(2)后四句诗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哪些重大的军事行动? [来源:学#科#网]
(3)诗词中“漏”了一个重大事件,根据你的知识,应该是哪个大事?
(4)红军在这次“远征”事件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