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巡视工作报告(汇总三篇)》
高校巡视工作报告 篇1
5月25日,省局巡视办各位领导在刘迎春主任的带领下,深入城区地税开展延深巡视检查工作。陪同人员有市局杨宝善纪检组长,市局人教科有关人员。
刘迎春主任一行先后视察了机关食堂、税干活动室、党员活动室、荣誉室及阅览室。
巡视汇报会场,花团锦簇,标语醒目,实证资料整齐摆放,广大干部职工精神抖擞、翘首以待,记者闻讯而来,会场气氛十分热烈,一切准备就绪。
上午8时30分,刘迎春主任一行在区四大班子领导的陪同下步入会场,大家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首先,区局党组书记、局长乔春铭代表局党组和班子向大会致欢迎词,并从人员、机构设置基本情况、组织收入完成情况,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当前区局税收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考验、坚定信念争取税收工作的新胜利五个篇幅对城区地税局20xx-20xx年工作进行了汇报。
区委副书记、区纪检委书记宋春生代表区委、区政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首先,对刘迎春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在讲话中指出,城区是晋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是城区税源小而零散,尤其是城区实施转型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后,原先的支柱产—煤炭采掘业已退出历史舞台,城区地税组织收入的难度特别大,每年组织收入任务的超额完成,充分证明了城区地税的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创新实干、精细征管,充分证明了城区地税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耐劳、特别能奉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地税工作的联系最紧密、最直接,区委区政府对他们的工作感同身受。希望刘迎春主任能在百忙之中到城区走走看看,此次巡视检查工作,既是对城区地税工作的推动,也是对城区各项工作的鞭策。
接下来,刘迎春主任作了重要讲话。
首先,刘迎春主任对区委区政府多年给与城区地税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区四大班子百忙之中来参加会议表示衷心的谢意,她对此倍受感动、倍受鼓舞,相信在城区的延深巡视检查工作一定能搞好。
她指出,乔春铭局长的汇报材料内容很全面,很细致,汇报语言条理清晰,材料与幻灯片相结合的汇报形式很新颖,增加了材料的可视性,丰富了材料的内容,很直观。说明,以乔春铭局长为班长的城区地税领导班子对巡视工作的认识很到位、理解很深刻、准备很充分,按照巡视要求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她强调,巡视工作的思路是,检查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总结推广经验;巡视工作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高效;巡视工作的方法是发现问题、指出问题、汇报问题。她说,巡视办是省局党组的眼睛,是省局党组的直通车,下到基层,就是想了解大家的困难、需求,想看基层的各项工作,把个中情况带回省局,请省局党组研究后为大家解决,希望大家正确看待巡视工作,给与巡视工作支持和配合。
高校巡视工作报告 篇2
20xx年4月8日至28日,教育部巡视组对北京交通大学进行了巡视。20xx年6月14日,巡视组就巡视工作进行了意见反馈。巡视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学校发展中存在师生员工对学校远景目标和发展战略的认识尚不一致,在思想上有待进一步形成共识;学科发展不够协调,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水平领军人物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整改建议。校党委高度重视教育部巡视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了《北京交通大学巡视工作整改方案》,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牵头校领导和责任部门,认真进行了整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一步加大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宣传力度,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1.周密部署,明确学习贯彻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要求。学校党委制定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学校各级党组织切实把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并分别针对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广大教职工特别是教职工党员、广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和团员等不同层次提出工作要求,做好相关部署,各二级党委组织教职员工学习领会十次党代会精神;明确将“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开展‘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大讨论’”列入20xx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认真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同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措施,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交大精神”大讨论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热切关注与积极参与。
2.强化宣传,营造学习贯彻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良好氛围。校报、校园新闻网、电视台、广播站等校内媒体精心制作专题专栏专门网站,全面传达解读大会精神,积极追踪报道师生员工学习大会精神的进程与动态,追踪报道学校各条战线贯彻大会精神、推进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校报连续3期推出《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深刻领会精神内涵》、《把大会精神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开好头起好步》系列评论,加强对大会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的宣传解读;对外宣传工作着力提高媒体合作能力,精心策划新闻选题,加大对学校提高质量、深化改革等重要成果、重要经验的重点宣传,不断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提振师生对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依托学校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学校改革发展成果、传递学校积极正面声音,吸引聚集了众多粉丝。
3.广泛宣讲,凝聚对学校远景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广泛共识。学校利用校务报告会、学校工作通报会、暑期工作会、宣传思想工作会等多种场合深入传达解读十次党代会精神,凝聚广大师生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远景目标的共识;校党委书记曹国永为学生作题为《学习贯彻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形势政策报告,校党委副书记高福廷为教职工作学习贯彻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辅导报告,党委宣传部部长蓝晓霞为离退休党员干部作学习贯彻十次党代会精神辅导报告,多个学院党委主要领导为师生作学习贯彻十次党代会精神辅导报告,有效带动了全校学习贯彻活动的深入开展。
4.做好结合,狠抓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强调各二级党组织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学校“”规划,紧密结合学校年度工作重点和阶段性工作任务,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明确、细化工作目标和任务,研究提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开创学校科学发展新局面。积极利用校内外各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各二级单位贯彻落实十次党代会精神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为各二级单位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做好服务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大力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1.制定规划,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为进一步落实“”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总结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明确今后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措施,使各学科的发展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学校于20xx年6月启动了各学科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启动会上,大家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发展规划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学科建设水平是大学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具有很高的社会影响和现实意义,学科建设工作作为学校的龙头工作,在加强资金支持的同时,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优势特色学科发展,根据学科特色制定学科规划。在各学科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校、院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研讨,结合暑期第三轮学科评估网上公示系统所收集到的兄弟院校的相关学科信息,开展调研工作,做好国内外相关学科状况对比分析,明确各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与建设目标。目前各学院的学科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研究生院在12月中旬组织了各学院学科发展规划的交流会,本学期末向学校进行专题汇报。
2.搭建平台,选拔交叉学科责任教授。出台鼓励学科交叉的相关政策,为学科交叉研究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支持国家保密学院、智能系统及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等适合交叉学科研究的机构发展,采用相对灵活的考核机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同时,支持交叉型学位点建设,由牵头学院和相关学院负责不同的研究方向,指定学科责任教授和各方向的责任教授,鼓励研究生参与交叉学科研究,积极开设“新兴、前沿、交叉”特点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为研究生安排跨学科的学术活动。
成立中国现代轨道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下设中国高速铁路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中国磁悬浮研究中心、中国管轨交通研究中心和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涵盖了现代轨道交通的多个领域,形成联合攻关群体,解决单一学科难以攻克的问题,促进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相互交融和技术手段的相互借用,促进学科间的联合并形成多方优势。为以课题、项目形式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场所,将科研体系灵活化,鼓励跨学科、跨学院的科研合作,促进各学院之间和学院内部之间逐步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共同发展的互动局面。
3.调整结构,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为调整我校学科设置结构,理顺学科布局,20xx年我校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下发的《关于二级学科自主设置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二级学科设置与调整工作。通过调整,我校20个博士一级学科中有14个按一级学科招生,34个硕士一级学科中有21个按照一级学科招生,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由18个减为7个,博士研究方向由349个减为125个,凝练了学科方向,促进了学科发展。
4.加强调研,统一学科建设的思想认识。学校召开了学科建设研讨会,校领导、各学院主管学科建设的领导、学科带头人等参加会议,就如何落实学科建设责任教授制、对新一轮“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建议、通过第三轮学科评估分析我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对策以及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建议展开研讨,并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建设性意见。加大“211工程”三期建设成果的宣传,宣传部门开辟专栏,大力宣传我校“211工程”三期建设期间取得的建设成效。
三、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努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1.引育并举,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依托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工程,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科研平台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院系作用,主动出击,引进各层次优秀人才。加大聘任外籍教师的力度,发挥外籍教师在课程教学、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中外教师的融合,20xx年聘请外籍专家来校工作6个月以上11人,来校短期讲学或合作研究164人。加大优秀青年教师引进力度,20xx年补充青年教师78人,其中具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的32人,获得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的18人(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博士6人),国内“985”高校毕业生17人。
加大投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继续实施“红果园双百人才培育计划”,为入选人才提供科研经费和津贴,并在搭建发展平台、组建科研团队、出国进修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项目实施以来,已有3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xx年入选1人),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今后在做好培育效果跟踪的基础上,将红果园D类人才计划和引进青年教师相结合,提高对优秀青年教师尤其海外英才的吸引力。按照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深造和交流,“”期间加大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访学和研修的力度,每年选派100名骨干教师出国进修。20xx年,已遴选81名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其中国家公派43人,1:1配套公派30人,外方资助 8人。
2.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高层次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加强主动为人才服务的意识和工作力度,及时协调解决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努力做到待遇聚人、事业留人、情谊感人、服务到人,实现“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最终目标。
通过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激发队伍活力。大力推进岗位聘任制度改革,建立“设岗聘任、考核评价、分配激励、流转退出”四位一体的新型用人制度体系,搞活了用人制度。
完善职务评聘制度,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完善不受资格、资历限制的优秀人才破格晋升制度,出台了优秀人才职务高聘办法,为引进的优秀人才开辟了职务晋升的“绿色通道”。20xx年全校共晋升教授20人,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2人,35-40周岁教师8人;20xx年全校共晋升教授26人,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4人,35-40周岁教师12人。
3.拓展空间,不断改善教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拓展办学空间,20xx年11月,学校与平谷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土地供应协议,北京交通大学现代轨道交通创新基地暨新校区项目正式落户平谷区马昌营镇,占地约2200亩。新校区项目及配套教职工住宅均纳入平谷区“北京现代交通科教园”规划建设,目前学校正抓紧进行规划制定和调整工作。
为解决科研条件不足的问题,在海淀校区整理土地新建科技创业大厦暨北京CBTC研发中心,总投资3.21亿元(北京市投资1.19亿),建筑面积6.18万平方米,20xx年年底完成结构封顶,预期20xx年完工。平谷新区项目在规划建设新校区的同时,规划建设了占地约400亩的现代轨道交通产学研创新基地,一期工程预计20xx年完成。
为解决教职工住宅紧张造成的优秀青年人才流失、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以及中青年学科领军人物匮乏等问题,学校加快校内住宅建设,利用自有土地,自筹资金集资建设校内住宅,拟在海淀校区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教职工住宅。现已完成前期建设手续,预期20xx年开工建设,36个月后建成,届时将新增约500户住宅。此外,学校还将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配合平谷区政府合作开发建设20xx-2500套教职工住宅,进一步改善教职工住宿、生活条件。
为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拟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在岗期间发放高端人才津贴,稳定和吸引高端人才。为提高教职工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缩小校内收入差距,自20xx年1月起,对在职人员每月增加基础绩效工资1000元。为解决青年教师生活困难问题,自20xx年1月起,对新入职、受聘副教授及以下岗位的青年教师,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000元。学校目前正在研究制定20xx年教职工增资方案,将于20xx年1月实施。
四、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办学治校能力。学校党委把政治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今年下半年先后邀请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贵芹来校就《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30条”)作辅导报告,海军少将杨毅作当前国际形势与国家安全形势的辅导报告,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作题为《站在新起点 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辅导报告,原国家社科规划办主任张国祚教授作关于党的报告若干重要问题的辅导报告,着力提升校院两级班子的理论水平和战略思维,提高办学治校能力。今年5月份以来,还选派4名校级干部参加了教育部的培训,其中2人参加了海外培训,1人参加了教育行政学院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1人参加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第七期加强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
领导班子成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行业特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今年以来,校党委书记曹国永、校长宁滨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高校理论战线、高教周刊等媒体和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着力强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风是一所大学气质和灵魂的体现》、《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行业大学要突出办学特色》、《建设一支让党放心受学生欢迎的辅导员队伍》、《大学科研应体现大气凝重》、《突出重点完善育人体系》、《高校,科技和人才的重要结合点》、《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责任与使命》等系列理论文章,不断深化对学校远景发展的战略思考,强化理论支撑。曹国永书记还重点牵头完成《行业特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的若干思考》理论文章的研究和撰写工作,对行业特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探讨。
2.完善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水平。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学校重大问题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健全党政沟通协调机制,党委书记和校长定期互通情况、交换意见,两位“一把手”主动与班子成员交流思想,协调工作,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进一步完善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要事项,事先经过专家评估及技术、政策、法律咨询。坚持校情通报制度,做好党务和校务公开,落实党代表列席党委会、教代会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制度。定期召开座谈会,对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广泛听取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党代会、教代会和学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加快制定《北京交通大学章程》,全面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根据教育部20xx年颁发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学校党政积极组织学习贯彻,成立了章程制定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同时成立了章程起草工作组,全面启动章程的制定工作。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的基础上,设计了章程的基本框架及主要条款,进一步研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具体实施规则,完善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组织框架,明确学校与二级学院以及各管理层级、系统之间的职责权限、管理程序与规则;完善学术组织的运行规则与监督机制,确保学术组织作用的发挥。学校还将围绕章程的制定,认真清理修订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力求通过建立大学章程,做到办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3.改进作风,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校领导联系教师制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制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书记、校长带头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基层情况,真正为基层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班子成员认真执行课堂听课制度,针对听课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加强与基层单位、教师、学生及统战人士的联系,结合“七一”活动和教师节,看望老党员、老战士、困难党员职工、知名专家教授,充分了解教师、学生、离退休人员等各个群体的不同关切,在实践层面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为进一步转变作风,保证领导班子集中精力议大事、抓大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落实,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和效率,学校党委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精简规范会议活动 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意见》,按照精简高效原则加强会议管理,减少会议数量,控制会议规模和规格,改进会议形式,控制会议时间和费用,简化会议程序。另外,还按照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公务活动的统筹安排。改进校领导出席校内外会议活动安排,改进校外单位接待来访工作,严格外出请销假制度。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落实有关规定和要求,坚持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讲实话、讲管用的话,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加强督促检查。学校将成立督查办公室,对学校重要决策、重点工作、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决的事项以及“”规划任务目标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动态和完成情况及时反馈。
目前,我校根据巡视组提出的整改意见,正在深入开展整改工作。通过认真研究、落实巡视组提出的意见,促进了一些问题的解决,但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学校党委将以此次巡视整改工作为契机,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推动领导班子建设和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努力朝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
高校巡视工作报告 篇3
20xx年4月8日至28日,教育部巡视组对北京交通大学进行了巡视。20xx年6月14日,巡视组就巡视工作进行了意见反馈。巡视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学校发展中存在师生员工对学校远景目标和发展战略的认识尚不一致,在思想上有待进一步形成共识;学科发展不够协调,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水平领军人物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整改建议。校党委高度重视教育部巡视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了《北京交通大学巡视工作整改方案》,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牵头校领导和责任部门,认真进行了整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一步加大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宣传力度,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1.周密部署,明确学习贯彻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要求。学校党委制定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学校各级党组织切实把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并分别针对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广大教职工特别是教职工党员、广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和团员等不同层次提出工作要求,做好相关部署,各二级党委组织教职员工学习领会十次党代会精神;明确将“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开展‘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大讨论’”列入20xx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认真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同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措施,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交大精神”大讨论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热切关注与积极参与。
2.强化宣传,营造学习贯彻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良好氛围。校报、校园新闻网、电视台、广播站等校内媒体精心制作专题专栏专门网站,全面传达解读大会精神,积极追踪报道师生员工学习大会精神的进程与动态,追踪报道学校各条战线贯彻大会精神、推进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校报连续3期推出《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深刻领会精神内涵》、《把大会精神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开好头起好步》系列评论,加强对大会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的宣传解读;对外宣传工作着力提高媒体合作能力,精心策划新闻选题,加大对学校提高质量、深化改革等重要成果、重要经验的重点宣传,不断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提振师生对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依托学校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学校改革发展成果、传递学校积极正面声音,吸引聚集了众多粉丝。
3.广泛宣讲,凝聚对学校远景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广泛共识。学校利用校务报告会、学校工作通报会、暑期工作会、宣传思想工作会等多种场合深入传达解读十次党代会精神,凝聚广大师生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远景目标的共识;校党委书记曹国永为学生作题为《学习贯彻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形势政策报告,校党委副书记高福廷为教职工作学习贯彻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辅导报告,党委宣传部部长蓝晓霞为离退休党员干部作学习贯彻十次党代会精神辅导报告,多个学院党委主要领导为师生作学习贯彻十次党代会精神辅导报告,有效带动了全校学习贯彻活动的深入开展。
4.做好结合,狠抓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强调各二级党组织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学校“”规划,紧密结合学校年度工作重点和阶段性工作任务,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明确、细化工作目标和任务,研究提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开创学校科学发展新局面。积极利用校内外各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各二级单位贯彻落实十次党代会精神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为各二级单位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做好服务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大力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1.制定规划,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为进一步落实“”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总结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明确今后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措施,使各学科的发展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学校于20xx年6月启动了各学科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启动会上,大家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发展规划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学科建设水平是大学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具有很高的社会影响和现实意义,学科建设工作作为学校的龙头工作,在加强资金支持的同时,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优势特色学科发展,根据学科特色制定学科规划。在各学科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校、院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研讨,结合暑期第三轮学科评估网上公示系统所收集到的兄弟院校的相关学科信息,开展调研工作,做好国内外相关学科状况对比分析,明确各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与建设目标。目前各学院的学科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研究生院在12月中旬组织了各学院学科发展规划的交流会,本学期末向学校进行专题汇报。
2.搭建平台,选拔交叉学科责任教授。出台鼓励学科交叉的相关政策,为学科交叉研究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支持国家保密学院、智能系统及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等适合交叉学科研究的机构发展,采用相对灵活的考核机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同时,支持交叉型学位点建设,由牵头学院和相关学院负责不同的研究方向,指定学科责任教授和各方向的责任教授,鼓励研究生参与交叉学科研究,积极开设“新兴、前沿、交叉”特点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为研究生安排跨学科的学术活动。
成立中国现代轨道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下设中国高速铁路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中国磁悬浮研究中心、中国管轨交通研究中心和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涵盖了现代轨道交通的多个领域,形成联合攻关群体,解决单一学科难以攻克的问题,促进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相互交融和技术手段的相互借用,促进学科间的联合并形成多方优势。为以课题、项目形式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场所,将科研体系灵活化,鼓励跨学科、跨学院的科研合作,促进各学院之间和学院内部之间逐步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共同发展的互动局面。
3.调整结构,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为调整我校学科设置结构,理顺学科布局,20xx年我校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下发的《关于二级学科自主设置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二级学科设置与调整工作。通过调整,我校20个博士一级学科中有14个按一级学科招生,34个硕士一级学科中有21个按照一级学科招生,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由18个减为7个,博士研究方向由349个减为125个,凝练了学科方向,促进了学科发展。
4.加强调研,统一学科建设的思想认识。学校召开了学科建设研讨会,校领导、各学院主管学科建设的领导、学科带头人等参加会议,就如何落实学科建设责任教授制、对新一轮“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建议、通过第三轮学科评估分析我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对策以及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建议展开研讨,并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建设性意见。加大“211工程”三期建设成果的宣传,宣传部门开辟专栏,大力宣传我校“211工程”三期建设期间取得的建设成效。
三、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努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1.引育并举,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依托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工程,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科研平台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院系作用,主动出击,引进各层次优秀人才。加大聘任外籍教师的力度,发挥外籍教师在课程教学、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中外教师的融合,20xx年聘请外籍专家来校工作6个月以上11人,来校短期讲学或合作研究164人。加大优秀青年教师引进力度,20xx年补充青年教师78人,其中具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的32人,获得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的18人(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博士6人),国内“985”高校毕业生17人。
加大投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继续实施“红果园双百人才培育计划”,为入选人才提供科研经费和津贴,并在搭建发展平台、组建科研团队、出国进修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项目实施以来,已有3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xx年入选1人),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今后在做好培育效果跟踪的基础上,将红果园D类人才计划和引进青年教师相结合,提高对优秀青年教师尤其海外英才的吸引力。按照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深造和交流,“”期间加大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访学和研修的力度,每年选派100名骨干教师出国进修。20xx年,已遴选81名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其中国家公派43人,1:1配套公派30人,外方资助 8人。
2.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高层次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加强主动为人才服务的意识和工作力度,及时协调解决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努力做到待遇聚人、事业留人、情谊感人、服务到人,实现“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最终目标。
通过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激发队伍活力。大力推进岗位聘任制度改革,建立“设岗聘任、考核评价、分配激励、流转退出”四位一体的新型用人制度体系,搞活了用人制度。
完善职务评聘制度,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完善不受资格、资历限制的优秀人才破格晋升制度,出台了优秀人才职务高聘办法,为引进的优秀人才开辟了职务晋升的“绿色通道”。20xx年全校共晋升教授20人,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2人,35-40周岁教师8人;20xx年全校共晋升教授26人,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4人,35-40周岁教师12人。
3.拓展空间,不断改善教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拓展办学空间,20xx年11月,学校与平谷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土地供应协议,北京交通大学现代轨道交通创新基地暨新校区项目正式落户平谷区马昌营镇,占地约2200亩。新校区项目及配套教职工住宅均纳入平谷区“北京现代交通科教园”规划建设,目前学校正抓紧进行规划制定和调整工作。
为解决科研条件不足的问题,在海淀校区整理土地新建科技创业大厦暨北京CBTC研发中心,总投资3.21亿元(北京市投资1.19亿),建筑面积6.18万平方米,20xx年年底完成结构封顶,预期20xx年完工。平谷新区项目在规划建设新校区的同时,规划建设了占地约400亩的现代轨道交通产学研创新基地,一期工程预计20xx年完成。
为解决教职工住宅紧张造成的优秀青年人才流失、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以及中青年学科领军人物匮乏等问题,学校加快校内住宅建设,利用自有土地,自筹资金集资建设校内住宅,拟在海淀校区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教职工住宅。现已完成前期建设手续,预期20xx年开工建设,36个月后建成,届时将新增约500户住宅。此外,学校还将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配合平谷区政府合作开发建设20xx-2500套教职工住宅,进一步改善教职工住宿、生活条件。
为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拟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在岗期间发放高端人才津贴,稳定和吸引高端人才。为提高教职工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缩小校内收入差距,自20xx年1月起,对在职人员每月增加基础绩效工资1000元。为解决青年教师生活困难问题,自20xx年1月起,对新入职、受聘副教授及以下岗位的青年教师,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000元。学校目前正在研究制定20xx年教职工增资方案,将于20xx年1月实施。
四、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办学治校能力。学校党委把政治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今年下半年先后邀请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贵芹来校就《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30条”)作辅导报告,海军少将杨毅作当前国际形势与国家安全形势的辅导报告,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作题为《站在新起点 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辅导报告,原国家社科规划办主任张国祚教授作关于党的报告若干重要问题的辅导报告,着力提升校院两级班子的理论水平和战略思维,提高办学治校能力。今年5月份以来,还选派4名校级干部参加了教育部的培训,其中2人参加了海外培训,1人参加了教育行政学院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1人参加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第七期加强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
领导班子成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行业特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今年以来,校党委书记曹国永、校长宁滨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高校理论战线、高教周刊等媒体和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着力强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风是一所大学气质和灵魂的体现》、《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行业大学要突出办学特色》、《建设一支让党放心受学生欢迎的辅导员队伍》、《大学科研应体现大气凝重》、《突出重点完善育人体系》、《高校,科技和人才的重要结合点》、《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责任与使命》等系列理论文章,不断深化对学校远景发展的战略思考,强化理论支撑。曹国永书记还重点牵头完成《行业特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的若干思考》理论文章的研究和撰写工作,对行业特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探讨。
2.完善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水平。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学校重大问题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健全党政沟通协调机制,党委书记和校长定期互通情况、交换意见,两位“一把手”主动与班子成员交流思想,协调工作,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进一步完善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要事项,事先经过专家评估及技术、政策、法律咨询。坚持校情通报制度,做好党务和校务公开,落实党代表列席党委会、教代会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制度。定期召开座谈会,对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广泛听取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党代会、教代会和学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加快制定《北京交通大学章程》,全面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根据教育部20xx年颁发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学校党政积极组织学习贯彻,成立了章程制定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同时成立了章程起草工作组,全面启动章程的制定工作。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的基础上,设计了章程的基本框架及主要条款,进一步研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具体实施规则,完善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组织框架,明确学校与二级学院以及各管理层级、系统之间的职责权限、管理程序与规则;完善学术组织的运行规则与监督机制,确保学术组织作用的发挥。学校还将围绕章程的制定,认真清理修订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力求通过建立大学章程,做到办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3.改进作风,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校领导联系教师制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制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书记、校长带头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基层情况,真正为基层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班子成员认真执行课堂听课制度,针对听课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加强与基层单位、教师、学生及统战人士的联系,结合“七一”活动和教师节,看望老党员、老战士、困难党员职工、知名专家教授,充分了解教师、学生、离退休人员等各个群体的不同关切,在实践层面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为进一步转变作风,保证领导班子集中精力议大事、抓大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落实,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和效率,学校党委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精简规范会议活动 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意见》,按照精简高效原则加强会议管理,减少会议数量,控制会议规模和规格,改进会议形式,控制会议时间和费用,简化会议程序。另外,还按照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公务活动的统筹安排。改进校领导出席校内外会议活动安排,改进校外单位接待来访工作,严格外出请销假制度。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落实有关规定和要求,坚持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讲实话、讲管用的话,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加强督促检查。学校将成立督查办公室,对学校重要决策、重点工作、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决的事项以及“”规划任务目标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动态和完成情况及时反馈。
目前,我校根据巡视组提出的整改意见,正在深入开展整改工作。通过认真研究、落实巡视组提出的意见,促进了一些问题的解决,但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学校党委将以此次巡视整改工作为契机,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推动领导班子建设和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努力朝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