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内容导航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1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2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3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4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5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6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7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8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9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10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11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12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13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14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15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1
人类航天史将记下这样一个瞬间,20__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服,从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这是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跨越。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浩瀚太空印上自己的足迹。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的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这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
三度金秋,三度飞天,三度突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明代万户乘坐47支火箭开始人类首次飞向太空的包装尝试,再到现代杨利伟独自一人造访“天空”,到费俊龙,聂海胜携手巡天归来,到翟志刚出舱漫步,中国航天人把一系列超越梦想的飞跃,标记在了太空之上,成员从一到多人,飞行时间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舱内到舱外......
翟志刚留在太空上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历史性的一步。
--这历史性的一步,所显示的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积蓄的雄厚实力。
综合国力的大步跨越,托起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大步跨越,从高安全,高可靠性的运载火箭到现代化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从遍布陆,海,空的航天测控网到先进的立体搜救系统......决定神舟一步一步跨越的这一切,无不源自于改革开放所积蓄的巨大经济和科技力量。
尽管在太空探索的许多领域,中国还处在蹒跚学步阶段,但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一定能够迈出坚实的第二步,第三步。因为,中国航天拥有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腾飞的火箭中,加注了一个焕发青春的民族的雄心壮志和动力之源。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2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才会有追求的动力,才会有美好的未来。航天,是我始终的梦想。我希望自己能像古代官员万户一样勇于为梦想而奋斗;像杨利伟叔叔一样勇于飞向天空;向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一样勇于探索和发现……
每每听到有关航天的故事,看到有关航天的新闻,总会牵出我童年的飞天梦。我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时,就经常听爸爸妈妈提到杨利伟叔叔,夸他了不起,称赞他是航天英雄。英雄?幼稚的我那时还不大懂‘英雄’二字的含义,但是看着大人们满脸羡慕的表情,我不由得暗暗下决心:我也要当英雄。渐渐地,我上了小学,翻开词典,我真正知道了英雄的含义;英雄就是令人敬佩的人。当我真正明白英雄的含义后,我自言自语道:“我一定要当英雄,而且要当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的英雄。”
光阴似箭。虽然童年已经悄然离去,但是那时的飞天梦我还记忆犹新。渐渐地,我了解的科普知识多了起来,还知道了《嫦娥奔月》的神话,看到了古代人民对天宫的向往。后来,我还知道了古代官员万户的飞天故事,他那敢于为飞天梦想献身的精神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当然,航天飞行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我也听说过航天飞船在空中爆炸的消息,但无论怎样都阻挡不了我对航天的渴望,都抹不去我的航天梦。现在我国科技越来越发达,神五神六接连上天,又发射了嫦娥卫星,还制定了登月计划。看着这一个接一个的成就,我心里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以后好好学习,勤奋读书,掌握航天知识,锻炼航天本领,早日实现我的航天梦。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3
今天凌晨,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运载着神舟十三号飞船点火升空,搭载着3名航天员如利箭般刺破苍穹,飞向太空。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次重大成功,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之战”,青岛科技一如既往地提供了护航技术支撑。
早在此次任务发射前期,中国电科22所的信息保障团队就已全面进入工作状态。一方面,这支团队全力为此次任务提供了空间电波环境态势和异常事件预报预警信息,为发射窗口的确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团队还为任务系统提供了高精度电波环境效应数据,保障航天测控、卫星通信和空间目标监视雷达等系统的可靠运行。由中国电科22所研发的便携式定向仪、陆用型信标机、海用型信标机、航天员通话电台等设备齐“上阵”,组成了一张近、中、远程搭配,海、陆、空协同的立体化搜索救生网络。这套多次为我国航天任务发射提供保障的“明星装备”再次为神舟十三号的顺利出征提供了坚强护航。
“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航天可视化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本次飞行任务中再次接受了实战任务考验。”团队博士郭阳告诉记者,飞船在空间飞行状态是难以被直接观测到的,该技术可将飞船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在0。1秒内进行“实时翻译”,驱动控制中心屏幕上的飞船模型调整位置与姿态,让地面控制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飞船“实况”。“这项技术就像飞船的‘眼睛’,让它保持更好的姿态运行。”郭阳表示,航天可视化团队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此次“太空出差”提供轨道修正、姿态调整以及飞行控制与指挥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工程保障,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为神舟十三号飞船在轨飞行保驾护航。
“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执行交会对接任务中,已经助力中国航天事业10余年,已成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常态化任务执行系统。”据郭阳介绍,该团队早在20__年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中就已经作为任务全过程的推演平台,曾先后参与并圆满完成多项国家重大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测等工程实战任务,主要包括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五号T1飞行试验器、嫦娥四号以及嫦娥五号任务的可视化飞行控制指挥与遥操作操控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二号、天舟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实时三维可视化飞行控制与指挥任务。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4
12月9日下午15:40,期待已久的“天宫课堂”第一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
神舟十三号乘组的三位航天员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航空实验,让我感觉最神奇的就是“泡腾片实验”了,水球里放入泡腾片后,无数的小气泡将蓝色的水球变成了地球的模样,而且还很Q弹。
上完这一课,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让从小就喜欢做实验的我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努力成为一名航天员,遨游太空,带领大家开展科学实验,为科技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5
通过此次党课的学习,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个名入党积极分子,首先要从思想上入党,就是要求我们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并在现实中表现出来。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一颗为同学服务的心。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美德,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我们的贡献。
在此次党课的学习过程中,给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党性的学习。党性是阶级性最集中的体现,是党固有的本性和特性,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性质在党员身上的体现。党性的内容包括: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提高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保中共党员的政治本色。党性锻炼的核心是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增强组织性,努力实践付诸于行动。总起来就是增强组织性,忠诚于党与人民。它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合格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思想,也深刻认识到党性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求我们时刻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信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经验总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建立了邓小平理论体系,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
通过此次党课的学习,使我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即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这次学习培训使我对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这种考验在新时期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这次学习还使我认识到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的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论党组织是否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我都将一如既往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在思想上争取入党而且要长期的注意检查自己入党的动机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机密、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密切联系群众、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6
昨天下午,我们在学校看了天宫课堂的直播课。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关于太空的知识。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向我们展示了各种有趣的小实验。
把一个圆环浸到水里,会形成一个水膜。两侧注入水,会形成水球。水球里面有个许多小气泡,把小气泡抽出来,会形成反的景象,再把小气泡注射进去,就会形成一正一反的景象,很神奇吧。
之后,小气泡里面注射蓝色的颜料,为了让效果更明显,又加入了黄色的泡腾片。很多可爱的小气泡产生,蓝色、黄色、绿色的颜色交融在一起,真是非常漂亮。天宫课堂里面有太多神奇的实验了,让我非常向往。我也真希望以后人类能在宇宙中找到第二个家园。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7
今天下午在教室上了一节非常不一样的课程。因为这节课是由离我们400公里的天核核心舱中的航天员老师来授课。他们分别是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老师。
王亚平老师先向我们介绍了天核核心船航中的太空家园。其中有跑步机、热风加热装置、微波加热装置等。
三位老师还在太空家园中为我们做了几个实验,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个。叶光富老师展示了失重状下胞生长发育研究。细胞在太空中变得很神奇,我看到了跳动的心肌细胞,一闪一闪的,散发出一种光,这让我感受到天上的生活和地上的生活大不相同。叶光富老师还为我们展示了在太空中行走。二是,王亚平老师和女儿做的花在太空绽开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在微重力下,水膜表面涨力大显神威,水膜注水变水球。水球中光学实验,注入一个气泡,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像。泡腾片一放入水球中,水球中会泡出很多气泡,这我觉得水在太空中很神奇。
我们要感谢中国宇航员的勇敢和坚强,感谢科学家的辛苦付出,感谢国家的伟大。我们要好好学习,为中国航天事业做贡献。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8
自从第一例新冠病毒出现以来,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疫情的发展,直至正月十七开学在即,疫情病毒仍在肆虐,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进程,我校在积极做好防护疫情的同时,积极开展以空中课堂反转疫情期间的课堂空白。积极筹划,稳妥布置,提前备课,熟悉教材,积极适应特殊情况下的课堂教学,号召大家努力成为在特殊情况下空中课堂教学的优秀教师。经过两周的空中课堂实践,我有诸多感受如下:
一、树立全局意识,紧跟时代步伐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举国一致对抗疫情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做出自己的应做的事情。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树立全局意识,在家里做好自我防范隔离的同时,还应该在特殊时候做好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时代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应该去哪里!相应国家号召,紧追人民需求。努力做一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
二、积极熟悉教材,备好每一节课
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在家里,尽管缺乏教材资料,但现在网络发达,网络上资料应有尽有,我们可以广泛涉略寻找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同时也可以更多的了解其他地区是如何网上授课的,学习更多的网络授课经验教训。经过两周的学习观察以及亲身实践,我感觉我收获很多,同时也涉足了以前在学校没有涉足的领域。这样既熟悉了教材,也为每一节课做足了功课。
三、网络教学有优势,也有劣势,我们要取长补短
毕竟网络教学不能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缺乏实时获得学生信息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有顾此失彼的时候,也不能及时发现看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不能够做到及时的了解和解决当时遇到的问题,没有了课堂的即时互动和交流,使课堂有失生动活泼的气氛。网络的优势很多,也很全面,但是作为一项特殊的职业活动,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还是必要的,所以网络教学一时不能够弥补面对面教学的诸多优势。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立争做到两者兼顾,吸取网络之长,避其之短。为特殊时期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四、既要搞好空中课堂教学,也要做好疫情宣传防控
疫情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我立争在搞好空中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向同学们宣传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让大家积极防控,搞好身体锻炼,为将来的在校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学习防控两不误,要让学生知道,疫情,即是国家大事,也是自我大事,每个人都不能松懈,既要搞好自己的学习,也要积极响应疫情防控,为国家战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做自己应有的贡献。
时光在飞逝,我们每个人不知道自己一生会经历哪些事情。疫情的突然到来,让我们每个人不知所措,空中课堂教学,我也是第一次经历。空中课堂教学,我感觉没有平时上课堂教学那么顺畅,和学生交流的次数过于少而且由于设备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学生的一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学生的举手发问,有时候也看不到,所以说不能像面对面教学那样方便,感觉学习是终身的事儿,教学也是终身的事儿。经过这次疫情的空中课堂教学,我感觉到自己还是有进步的,感谢生活,感谢赋予我的一切!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9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去看天宫课堂,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太空生活,心情特别激动。
首先,我看到他们喝水的时候,并不是用我们那种普通的杯子,而是用一个袋子,上面有一个吸管来喝水。我还发现他们不是刚开始就喝,而是先把水挤出来。水可以在空中漂浮,只要一张嘴就可以把漂浮在空中的水喝到肚子里。我了解到是因为太空中没有重力,所以东西才都漂浮起来。
随后,他们利用水的张力,把水从水膜做成水球。给我们讲解了凸透镜成像实验,让我们懂得了凸透镜成倒立的像原理。
通过这次天宫课堂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的太空知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用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贡献!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10
20__年7月1日,公司党委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课暨庆祝建党98周年大会在公司十五楼会议室召开。这次党课给自己的触动很大,同时也给我解开了近半年来自己内心的结。
自20__年7月,到公司入职以来,个人的状态十分不稳定,经常会在内心询问自己:“我在干什么,我做这些事情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刚从学校毕业,项目上的实际情况和自己预期的不太一样,和同期的同学相比,工资待遇方面也差了不少。后来通过自己努力,通过了面试调到了国际工程公司,被分配到了尼泊尔安库水电站项目。工资待遇提高了不少,更加庆幸的是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和帮助下,克服了国外艰苦的环境,消除了到异国他乡的不适之感。
工作在国外,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也成为了家人的骄傲。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枯燥的工地生活,人在异乡为异客等问题逐渐开始影响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不禁思考我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而接受了本次党课的教育,我找到了答案,我重新让我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革命同志是块儿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模范代表,代表的是先进。正是我们这群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正是全国9000多万的党员的共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作为水总的一份子,我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个人理想努力奋斗,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11
每一次的生病过后,都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仿佛生命就是一根细丝,轻轻的一碰,它就会缓缓的断裂。非典那年我是个无知的小宝宝,感觉不到身边的惶恐。新型冠状病毒的今年我18岁,深感生命的珍贵。
没有什么事一帆风顺的,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我现在是感到如此的幸运,我还健康地和我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每天实时地关注疫情的新情况,看着数量的不断攀增和网络各界的评论。我一边为祖国网络发展的迅速感到骄傲,一边又为中国人民的素质担忧了起来。会有人在网上散播谣言,肆意的造谣,煽动民情,造成恐慌。会有人去捡用过的口罩再卖出去。会有人趁此提高口罩的价格。我在想难道他们就看不到还在前线奋战的白衣天使么?看不到那些流逝的生命么?难道他们的心不是肉做的吗?这一系列的事都让我一次次的提升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我经常看着看着就会热泪盈眶,大概是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令我感到最动容的是那些年轻的志愿者们,他们自愿去支援武汉不求任何回报。与那些利欲熏心的人相比,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更多。无论你是世界各地哪个角落的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我们就是一家人,并且我们始终在一起,只要你需要,我就会去搭把手帮你。还有一位老人,他的话让全国人民都安下心来,坐在家里,不在惶恐。这样一位垂暮之年的人,让我打心底里深深的敬佩,我立志要向他学习,无论以后我会从事于哪一岗位,我都会坚守到最后一刻不放弃,热衷于我的职业,我认为赞美他最好的诗句就是臧克家著作的《有的人》。
疫情爆发,全国人民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投入到一线去,让我深深地感动,我们的大中华,永远的保护我们。作为一个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我深深地希望那些在网络上肆意传播消息的人,请停下你们的手指摸着你们的良心对自己说“我是一名中国人”。希望那些在一线奋战的白衣天使,愿你们首先平安再去守护我们的健康。希望那些正在实施雷山医院工程的工人们,愿你们首先注意安全再去拼尽全力建设。希望那些待在家里的学生,不要松懈,努力学习,毕业后成为保护我们祖国的人。
生命诚可贵,身体是一切劳动的本钱。我建议那些待在家里的人,你们也不要懒惰,要在家里做适当的运动。出门时,一定要戴口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各大营销场所要注意消毒处理,为公众提供安全场所。做好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工作,别恐慌,为武汉人民尽可能地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12
张宇宁
通过这次太空授课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的科学奥秘。原来在太空舱里宇航员一天中可以看到16次日出。在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睡觉必须要绑睡袋,和地球上一样睡觉也会做梦。太空站离地球这么遥远,宇航员还可以跟家人打视频电话,真是太有意思了。这些有趣的科学奥秘让我更多的了解了航天知识,同时也激发了我对探索宇宙的好奇心。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13
太空授课在太空环境中怎么称体重、水如何流动、失重状态下怎么上厕所等全国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王亚平在远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展示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传递出这样一种理念: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同样是中国开展航天活动的重要任务,尤其对于今日端坐教室内观看太空授课的孩子们,必定会在不少人心中种下热爱科学的种子,成为他日为科学知识不断求索的新生力量。无论在美国、俄罗斯还是中国,太空教育都是载人航天的重要任务之一。20__年8月14日,出身中学教师、随“奋进”号航天飞机登上国际空间站的芭芭拉·摩根,和她的“助教”宇航员同事把国际空间站变成了课堂,终于圆了一代人的“太空授课”梦。时至今日,我国的首位“太空教师”再一次为世人展现了浩瀚天际的神奇与奥妙,在见证奇迹之余,也给我们以太空并不神秘、梦想并不遥远的感慨。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14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正遭受巨大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疫情面前,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能置身其外,也无法独善其身。此时此刻,我们怎样选择、采取何种行动,关系整个人类和每个人的未来。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灯塔,教育撑起人类未来的一片蓝天。在这场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挑战面前,大学必须担负起自身的责任。
家国情怀、爱国奉献是中国大学素有的光荣传统。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有我国大学师生自强不息的奋斗身影。面对疫情,大学担负的责任,不仅是一份克服困难坚持教书育人的责任,也是一份科研攻关抗击疫情的责任、一份开放包容推动全球交流合作的责任。
无论面对任何情况、任何困难,知识火种都不能熄灭,文化血脉都要赓续传承。大学是一个复杂系统,大学的正常运行涉及诸多秩序。其中,教学秩序是最重要的。教学秩序井然、教学体系稳定,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疫情期间,大学更应坚定教书育人的理念,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开展高水平的在线教育,为教育教学开创具有长远意义的新局面。所谓课堂者,非谓有教室之谓也,有师生之谓也。有师生在,课堂就在。学生在哪里,课堂就延伸到哪里。教师认真教书、同学勤奋学习,春风化雨、传道授业的课堂永远是大学最美丽的风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通过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增进人类福祉。大学需要积极开展抗击疫情科研攻关,充分发挥科技攻关突击队作用,努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同时,面向未来,主动布局公共健康政策与管理、大健康、健康大数据、预防医学等学科方向,培养公共卫生领域的骨干人才,针对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和问题开展深入、富有成效的研究,为国家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证明,在每一次重大灾难和挑战面前,理性的精神、科学的力量以及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情谊,总能帮助人类战胜危机、走向光明。人类拥有同一个地球家园,具有同样的安全和健康诉求。面对疫情在全球蔓延,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团结合作。团结合作不仅是抗击疫情最积极有效的方法,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大有力的武器。科学没有国界。各国大学应从推动全球交流合作的角度出发,以精诚的合作和卓越的工作,为人类最终战胜疫情发挥更大作用。
疫情面前,惟有命运与共、团结合作,方可共克时艰。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各国大学都应勇敢地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携手并肩、砥砺前行,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增进人类健康福祉付出心血和努力,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 篇15
伟大的精神造就了伟大的事业。新一代航天人在征服太空的进程中,以顽强的拼搏意志和杰出的聪明智慧,铸就了新时代的航天精神。12月9日,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具匠心的课。
本次太空课堂主要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真是太有趣了。他们身体处于失重状态,像小鱼儿四处游走。在空间站睡觉就更有趣了,只要一个睡袋就可以,睡袋一般要求固定在舱壁上,但只要你愿意,也可以睡在任何地方,比如睡在天花板上。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太空转身"这个实验,是由叶光富完成的。他刚开始是原地转身,可是一转身人就倒下了,后来他是根据伸缩手臂加上旋转完成的,我想如果他不这样,用两把扇子来扇风,借助风力是不是也可以呢?
遥想当年,我国的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奔月之梦”,不辞劳苦,克服重重困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好好学习,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退缩,勇往直前,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