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月学习心得体会(合集四篇)》
学前教育月学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
学前教育月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初闻“学前教育”一词是我15岁初三毕业中考那年,家里当小学老师的小叔提议我考不上家里普通高中不如去专门学一下学前教育,未来当幼儿老师。他原话是这么说的:“去学学前教育毕业以后去幼儿园当老师,整天和小孩一起玩。”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幼儿园的专业术语叫“学前教育”。后来我考上普通高中,就没再考虑“学前教育”。不过我一直记得小叔说的话,所以三年后在报考大学及专业的时候,我没有花太多时间去思考我的职业选择,而是直接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于是在大学我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直到今天以及以后我都从事学前教育工作。
选择职业的.时候,身边亲人朋友夸学前教育好,也包括许多朋友同学都选择了学前教育,他们说这个工作以后就是陪孩子玩儿,很快乐,很轻松。但在大学学习期间,我才知道,学做幼师要经过许多理论和技能上的考验,我意识到,想真正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并不容易。
直到今天,算下来,我和“学前教育”这个词认识了七年,而真正在一起的时间是大学学习和毕业以后从事工作这五年,当然啦,还有未来每一天。是学前教育成就了我,让我大学一毕业就踏上幼教岗位,从事幼教工作。
时间过得也快,转眼间,我已经入职快要一年了,刚入职时的我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慢慢地我和孩子们一起认识新知,探索未知,见证了他们的欣喜以及带给我的感动,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勇敢、坚强和宽容……
谢谢学前教育带给我的所有美好相遇,谢谢我的宝贝孩子们,我将好好珍惜,尽我本职,献我力量,去爱,去做,去认真,去负责。
学前教育月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一、重在惯、贵在坚持
实在现在的孩子由于优生优育,智力不会相差很多,关键是惯。平常我就和孩子说过做任何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坚持而且要尽力做好,纵然是玩某项玩具或学骑自行车、学溜旱冰、踏板车、下棋等。实在这就在培养孩子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做事要有上进心。要么不学,要学就应当有责任心尽力学好,至于达到甚么程度,那是能力题目,而现代优生优育的孩子中惯远远比天分紧张。
二、家长应帮助孩子共度难关
孩子在学任何一样内容时如钢琴、书法、画画、棋类等都会有一定时期的困难期,家长应该有耐心并鼓励、帮助他一起度过难关。比如说:他在学写字时,我发现他写得不好,我就帮他擦了,可是不小心多擦了一笔,他就大哭。我就耐心地告诉孩子:这个内容是很难,不过你比爸爸妈妈小时候都强,已经在慢慢克服了,并且比前面进步都很大,要是爸爸妈妈练得话,说不定还是你好呢。这一遍你更会动脑筋了,凭这一点就应该给你多加两颗“爱动脑筋星”等等。
三、家长潜移默化重于严肃说教
有些知识我们都是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的,从来没有严严肃的像老师上课式的教孩子学什么。比如和孩子出去散步时发现孩子对小树特别感兴趣,我就和他做过这样的游戏:每隔三米种一棵树,15米内可以中几棵树?一棵树据一次可以将树据成几段?据三次可以据成几段?早上吃牛奶时他不愿喝罐装奶粉,我就说这个奶粉营养很丰富,由铁、钙、很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小朋友喝了会很聪明的。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个聪明的孩子,于是他就会乐意地喝了。在喝的过程中,我就和他弯了另一个游戏:一罐奶粉398元,两罐是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在思考,掰手指,自立还发出叽里咕噜的声音,我看他眉头紧锁,我就笑着和他说:宝贝,妈妈叫你一个玩这种游戏的方法:妈妈:398接近哪一个大一点的整数?儿子:400。妈妈:那么按照400算的话你多算了几块。两罐你又多算了几元,再减去多算的不就得了……他得知还有这种聪明的算法可乐坏了,一个劲的教我再出几道。
两岁时带他出去玩,快到家的时候,他问:妈妈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到家?妈妈:大概100秒。儿子:100秒到底是多少啊?妈妈:就是你从100、99、98…这样倒着书,数到时就到家了。他坐到我的自行车上很专注的在数,做妈妈的根据孩子数的情况可以加快或减慢汽车的速度,以达到100秒的目的。
四、家长应严格把握孩子的兴趣关
家长肯定会发现孩子一个阶段的喜好。就在他特别感兴趣的时候注重引导,效果特别好,实在这也验应了所说“兴趣是的老师”。
孩子很小时我就给他讲睡前故事,不管他听懂听不懂。重复多了,他竟然记得了,还装模作样的拿着书读,不料真有很多字会读,有些不认识的字叽叽咕咕带过,我立刻给他指认,并且的表彰他会认那么多字。他每当外出登车就会看车站牌上的字、广告字、宾馆、饭店的'字问个不停,这是作为家长一定要有问必答,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效果远远比家长和孩子正儿八经的坐在那学认字好得多。就这样他学会读一篇故事,我就读两篇故事作为奖励他,由此在上一年级前他就可以比较流利的读报纸上的一些新闻了。
在我孩子三岁时他还对数字没有概念。他只记得自己三岁,家里有三口人。可是当家里明明坐着5个人,他也会从数过来,可是一当我问他一共几个人?他就说成了三个,可把我急坏了。当时为了让他感受色彩和数字,我把家里的墙上到处都贴上了挂历,突然有一天,他站在床上很专注的在数挂历上的数字1———31,我就拿出了织毛衣的皮尺,他数皮尺上的数字可开心了,于是我借机给他量身高,问他:你有多少厘米高,当他得知自己数对了多高兴了。这是成功的体验法。紧接着我就从玩具市场买来了数字拼图,从此他从10以内的加减法逐步过渡到一年级前会算凑十法的20以内的加法。
可是我作为家长从来没有系统的教他过教材,在他上小学时,我就告诉他,你虽然知道一些知识,但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有很多知识和语言是你自己学不到的,一定要谦虚,这样才会不断进步。还有就是在和小朋友一起时也要找适当的时间把自己知道的也说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
他有时在我带他上学的路上,他就喜欢背诵语文老师教过的拼音、课文、古诗等,我也会在路上和他抢答口算,这样我们都节省时间。有时我特意比他快,让他羡慕,然后告诉她我快的秘诀,引出了上学的路上我们就学完了“乘法口诀”这一内容。
其实目前的教育结果还不能完全说明是否成功,只能作为一个心得相互交流一下。
学前教育月学习心得体会 篇3
我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在她们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我也在和她们相处的过程中学习如何更好地教育她们,以下三点是我的一点感悟:
第一,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善于发现孩子的想法。当孩子叛逆时,多从他们的角度去想一想,找到他们闹脾气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平息他们的哭闹。
第二,认真观察孩子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发育过程和进步。家长要学会放下手机,多去和孩子一起玩,多观察他们,当发现他们遇到困难或有进步时,要及时帮助他们,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第三,做好孩子的榜样,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曾经孩子犯错时,我会打小手以示惩罚,可是有一天孩子也学会了打我,我这才意识到孩子的言行大多源自于身边的人,所以希望我们都能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好榜样。
学前教育月学习心得体会 篇4
为了更好的加强自我专业化发展,假期中,我认真阅读并学习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李生兰教授著的《学前教育学》一书,结合自己三年来的工作旅程,我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现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学前教育的实践技能和重要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识到游戏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学习设计优秀的学前教育课程,能够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活动;正确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把握与家长沟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
阅读本书,我想从“儿童观”这一点进行两方面的分析、反思。
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只有不断的更新儿童观,才能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育观点,使之符合新时代对儿童的需要,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活动“做中学”,儿童促发展
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不论是婴儿期,还是在幼儿期均如此。而操作活动却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操作活动,就是儿童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成长。通过动手操作,儿童逐渐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概念。在我设计的科学活动“纸的吸水性”中,请五岁的幼儿说出塑料纸、纸巾及打印纸等各种不同质地纸的吸水性时,幼儿难以凭空想象,这时,如果我们请幼儿分别在不同的纸上滴上一到两滴清水,请幼儿边操作边观察,很快,孩子们得出了结论:塑料纸和打印纸不具有吸水性,而纸巾具有吸水性,这样的答案是通过孩子自己操作得出的,不但容易理解,而且不易遗忘。所以,在针对很多抽象问题的理解时,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怕麻烦,不要省程序,所谓“做中学”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二、活动“游戏化”,快乐伴成长
儿童期也叫游戏期,游戏既是儿童的一项重要,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学习和成长,其能力水也是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游戏分很多种,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等,面对多种多样的特色游戏,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游戏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将游戏巧妙地贯穿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在日常带班中,我们经常运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幼儿要表现好,如“请坐好!”“不要再动了。”“谁的眼睛还没有看着老师?”……似乎这样的话经常出自我们的嘴边,但有时过多的说服教育会让我们事与愿违。试一试:再想请全班幼儿都坐好时,开展一个“小木人”的游戏;当有个别小朋友在课堂上窃窃私语时,我们不妨通过“小灵通”、“一休哥”的角色引导,转移孩子的;另外,在x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时,教师经常以游戏的口吻来引导幼儿去做事情,“小猫静悄悄的去喝水”、“小兔子快速回到小椅子上”、“一起学做讲卫生的小花狗”等等。简单的一两句游戏语言,就会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会让其感到自己做的`事情是命令、是要求,而是在玩,并且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玩,逐步建立良好的常规,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阅读中,我感悟到:要多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不仅要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发展的需要,还要给他们提供x活动的空间。要注重个别差异,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和发展是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应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应最大限度的发展儿童的潜力。这些潜能必须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下才能挖掘出来,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我们对儿童观应有正确的认识,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以上心得体会,愿与各位教师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