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参加体育活动后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正文

《参加体育活动后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时间:

参加体育活动后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参加体育活动后的心得体会 篇1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曙光,学校体育改革的圣火已经燃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学校体育改革浪潮,让学校体育也像其他学科那受到社会和领导的关注。

要想改变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形象,我认为体育教师首要做到的是自身在课堂上以目标引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快乐的参与运动;为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不断进步起到推动和鼓励的作用;在有限的课堂上给学生带来终身的益处。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有了很大的收获。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匪非浅。

总之要求自己尽量做到:更新教育观念,掌握较多的技能,敢于创新,尊重学生,具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名一专多能的好教师。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参与“国培”的学习即将结束,在这段日子里,我在学习中收获,在交流中解惑,在探索中感悟,在研修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参加体育活动后的心得体会 篇2

许多学校对学校体育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甚至迫于种种压力,以应试教育替代素质教育,以“升学第一”替代“健康第一”。结果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在教学内容上,中考高考考什么,学校就开什么课,体育课干脆就不开了。体育课常常被主课占用,课外活动时间也被用做自习课,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此外,除了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中小学之外,许多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场地少、师资缺乏、课程和活动内容陈旧等问题。特别是为了尽量避免伤害事故,大多数学校都不敢开展激烈对抗的运动项目,很多学校还习惯于把孩子“圈养”在教室里,不允许在操场上奔跑,打闹,更少有创新的课程和活动形式,单调枯燥的课程和活动很难吸引学生参与的兴趣。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给各级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阳光体育运动不是单纯的享受,是建立在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础上的快乐;也不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培养少数体育尖子学生,带他们参加比赛,夺得奖牌上,而是使大多数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体育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要求他们更加富有责任心、体育技能娴熟、教育手段得当。

学生缺乏自主运动锻炼的意识,66%的学生每天锻炼不足1小时,近24.8%的学生基本不锻炼;有60.4%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有74.6%的学生认为他们体质不好是由于体育锻炼不够造成的;有28.9%的学生说他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目前许多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成才观,他们只重视孩子的智育,轻视孩子的体育,只重视孩子的营养,轻视孩子的锻炼。在平时,孩子从学校回到家里,本想放松一下玩一会儿,然而大多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便让孩子待在屋里做作业和习题。在假期,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辅导班,继续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不让孩子投身于体育活动中,来缓解紧张学习中所带来的身心疲惫。因此家长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是造成“小胖墩”“小眼镜”增多不可忽视的原因。

学生除了学习压力缺乏有效的运动之外,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密切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学生热量、脂肪等摄入量过多,营养过剩,食物结构不合理,油炸食品,碳酸饮料在学生食谱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同时,电视、网络、游戏等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有的学生每天要连续看几个小时电视,有的学生随时随地都带着耳机听音乐,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整日整夜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中不能自拔,这些行为都会让学生的听力、视力严重下降。

按照建设部规定,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小区,必须免费配套相应面积的体育设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把建筑面积规划为4.8、4.9万平方米,致使许多城市社区很少或更本没有体育设施器材。有的社区虽然有体育设施但是这些体育设施是按照成年人的标准设计,只适合成年人进行体育锻炼,不适合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匮乏和不合理,使有体育锻炼意识的青少年因这种客观原因无处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此外,许多社会体育场馆仍然没有公开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有体育锻炼意识的青少年无处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刚刚过去的暑期,对体育老师来说是一个收获颇丰的暑期,这个暑期,教研员给我们进行暑期培训,培训主题鲜明,教师专业成长及有效课堂教学,给予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一个个教学资源实例、一个个有效教学的内涵,使我们在感悟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首先,李雪峰对课程改革做了回顾,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进行了阐述。面对社会的发展,我们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然后,对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的构建以及编写依据、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行为的区别、评价体系的变化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

其次,李雪峰重点讲解了当前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分析和当前体育教学方法带来的利与弊等。重点讲解了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在新课改下的体育课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怎样评课等,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内容。对我今后的学习有了更大的帮助。

再次,他讲解了关于体育课的教学反思的写法,并要求教师们动手写一写,举例说明了课改的关键是什么,教师角色转变和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重点讲解了,怎样提高体育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在科研研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本质的东西,论文的抄袭性,要有自已的独立风格,个性,和实效性。

通过学习重新认识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深刻内涵,通过老师的举例,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组织,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在看、听、讨论中,使过去的体育课非常的单一,课堂上教师就是全权代表,教什么,学什么,学生没有主动权,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很被动的。我们和老师一起学习和研讨,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我们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把适应新的课程方法和理念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达到我们追求的"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

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虽然身体很累,但留给我的收获却是无穷的,头脑是充实。通过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平时很难了解到的经验和教学方法,通过学习让我更深的认识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体育课的乐趣,也对教好新教材充满信心。

参加体育活动后的心得体会 篇3

从国手曹燕华正手攻球的示范视频可以看出,标准的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应为: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或稍宽于肩,两膝微屈,含胸收腹身体微向前倾,手肘与腰侧夹角约20~30度。引拍时, 以腰带手往右转, 此时手肘跟着肩膀 往右移, 重心也跟着右移.引拍时的手臂夹角跟准备姿势的变化不大。迎前时, 小臂夹角维持不变, 以腰带手迎向击球点,手臂夹角基本上变化不大,手肘随肩转动画弧.转腰同时重心也往左脚移动。击球后,小臂顺着击球方向往左前方击打,顺势收小臂.收臂过程,腰仍然继续旋转,直到人正对球台.因为脚是斜站, 而触球时,腰只是转正让人面对击球点,但在小臂收缩的过程,还要多往左转约15~30度,脸才能正对着球台或者面向击球方向.所以手肘关节也会跟着继续往左旋转一些。正手攻球的基本要义,重心转移就是讲腿的动作。除了腿腰发力的配合,正手攻球也要借助重心转移的方式来控制击球方向。

根据自己的视频与此作对比,可见存在以下不足:

1.两腿没有与肩同宽,没有含胸收腹身体微向前倾。

2.没有利用腿腰发力的配合,没有以腰带手往右转,重心没有跟着右移.

3.左手手臂自然垂直,没有像示范视频中那样手臂收缩成夹角。

4.引拍时的手臂夹角张开稍大。

5.收拍时,小臂没有收缩到右眉或者眉心。

6.拍面前倾不够。

体会:准备时身体不要太过僵直, 含胸收腹前倾, 两腿微弯保持弹性。要学会借力击球,以腰带手。不仅要用手打球,还要用脚打球,发力之中,感觉有腿带腰,由腰带手的力量传递。击球时腕部要固定,挥拍轨迹要与来球轨迹在一条直线上。转腰带手之余,让身体还有往击球方向前迎的力量。攻球时心理障碍的克服,不要产生紧张的心理,要聚精会神,做到击球快准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