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优秀7篇】正文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优秀7篇】》

时间: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1

通过学习>解读,使自己有很大的收获,思想观念上有了转变。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努力做到:

一、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在注意培养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自觉恰当地进行创新教育,指导学生独立探索、求异思维、发现新知识、创造新方法。

五、在阅读教学方面,指导学生探究性地自主读书学习,而不是单纯地讲“书”,还给学生与文本直接和多次对话的权利,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体验美感。

六、在写作与口语交际方面,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讲真话、讲心里话,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总之,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给学生恰当的指导和点拨,使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提供学习的时间、空间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健康发展。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中央作出了关于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要求强化课堂以及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意义重大,它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学科育人目标,明确了实施要求,促进了各学段之间的衔接。因此我个人觉得细读并学习实施建议部分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新课标的理念来讲,要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新时代的语文课程内容让我们注意到了:

一、它从原来的注重学科逻辑侧重到更加关注了学生的成长和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整合课程内容,设立跨学科之间的主题活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构建学习任务群并完成学习任务群。换句话说,就是要我们教师要学会整体规划学习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这一部分中,可能有很多老师一开始是不适应的)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创设真实的教育情境。重视课堂评价的过程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教师一定要在教学的主阵地上,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以及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制定符合他们的评价标准。比如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单元中,诗歌的学习我们就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比如在什么样的场景之下举行什么样的朗诵比赛,这个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各地区不同学生的生活场景来创设。每一个任务之下的活动尽量涉及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加贴近。使他们不但在活动当中获得知识,还在活动当中得到思维的提升和发展,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勇于积极探索、创新,养成思考的习惯。

四、评价的方式依据活动的设定,要灵活多变。要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又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发现和创造,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以及个体差异,努力做到既能够体现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又能够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评价还要关注过程评价,倡导学科融合。不过这些还需要一个过程来实现,所以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探索,争取早日找到更合适的路径,为新时代培养新人。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学校暑假即将来临之时,我们正忙于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的收尾阶段,收到平顶山市宋东魁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学习通知,有幸学习了“课标引领·评价导向·案例示范——六大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网络研修。这次培训虽说议题多,难度深,但是用心领悟,收获颇多。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秋玲老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宏观变化的分析解读中,让我们至少关注六个方面特点:以课程核心素养统领课程目标任务和内容评价;以结构化作为课程内容的突出特点;以学业质量标准来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以统筹九年的课程设计来突出义务教育的整体性;以跨学科、实践性、综合性学习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推动全科育人;以知识的整合和简化来贯彻减轻学业负担的理念。再次强调了国家层面的教育目的就是“立德树人”。明确的指引了我们需要培养什么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如何培养人(让教学目标和素养目标保持一致,关注学生实际,面向真实问题,超越学科知识,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在清华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张彪老师对《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理念与教学实践》分析解读中让我明白,在引导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中要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来奠定语文基础。而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大方面的核心素养,都可以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得到充分的体现。

最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赵宁宁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业质量标准解读中,我懂得了新课标在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这里建构一个独特的三维结构。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基本上都是借助成绩和分数来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评价,而新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课程标准(我们希望学生学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学生在学校投入的学习)和课程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表现)三位一体,强化课程标准实施的一致性。开始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并逐渐融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应学的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以及品质。三位一体的评价有效考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及有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且还能够帮助教师完善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教学流程的安排,最终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切实地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云端相距,隔屏不隔爱。老师们在工作室的带领下,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且歌且行!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等新理念的提出,而恰逢其时教授大咖对新课标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透彻明了,两天半的培训,我听的酣畅淋漓。这不是一场盛宴,是无数盛宴,佳肴无数,受益匪浅。

通识课程培训中,朱教授以《突出综合性、实践性的义务教育课程、育人变革》为题,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作了全面、详细、深入的解读和分析。讲解主要从培养目标、基本原则、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课程实施五大板块展开,聚焦“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如何理解义务教育课程培养目标、突出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内容设计”三大核心问题,围绕新课标这一重要的话题和老师们进行了共同探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框架研制组组长郭华以《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为题作了讲座。

我明白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核心素养明确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披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上,要跳出学科知识罗列的窠臼,按照学生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主干,去除冗余。在实践育人层面,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

而主题培训中,任务群的解读引领,让我眼前一亮,茅塞顿开。专家的案列式解读,具体教给我设计技巧,教学工具,学习支架,不经感叹,原来可以这样安排。

《新课程标准》从出现,学习到运用,正如旭日东升,阳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纵使教学之路道阻且长,吾辈仍愿上下求索!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5

2022语文新课标的课程实施部分,分为五部分: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五)教学研究与教学培训

下面我就来就每一部分主要内容进行简单摘要,并就一些让自己有感触的点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建议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把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方面之间的关联;教师能根据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以及学生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在注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保证学生的学习趣味。

建议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情境性和实践性,并要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恰当融合,而这正是保证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这部分内容,通俗地讲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且最好要进入“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潜移默化地在思想情操方面对学生进行熏陶,。当然在熏陶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最好达到具有教育艺术的高度,就是说要精心地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内容。一堂好课就像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一顿丰盛且美味的菜肴,教学内容就好比食材,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好比娴熟高超的、最能保留食材原汁原味烹饪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好比菜肴的色香味。更关键是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地自己动手去制作这样的美味佳肴,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让学生体会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舒爽惬意。如果食材的选择在经典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时尚元素,那就更能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我想这也就起到了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经典的食材(经典教学内容)加时尚元素(时尚的生活元素),再加上最恰当的烹饪方法(教学),这样制作出来的美食(好课),怎么能不让学生回味无穷呢?

(二)评价建议

这部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即学业水平考试。

下面我主要就过程性评价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过程性评价,顾名思义,重在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过程性评价是有相应评价原则的,比如要真实完整地记录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表现,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沟通、合作和创新能力;比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在兴趣、能力和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鼓励家长也参与评价;提倡多种评价方法,比如可通过课堂观察、对话交流、小组分享、学习反思等方式对学生日常的写字、读书、习作、讨论、汇报展示、朗读背诵、课本剧表演等方面的材料进行收集和展示;还比如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考察其内在学习品质。

过程性评价部分还就课堂教学评价、作业评价和阶段性评价方面给出建议,建议的宗旨是:多角度多方位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进行及时的肯定,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简单些说就是:教师要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好的表现及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不足之处给予耐心的引导和科学的纠正,并且能够给孩子相应的成长空间,我认为这样就做到了教学相长,过程如果是好的对的,那结果一定可喜的。而且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要比水平评价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第三部分教材编写建议部分和第四部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部分,这两部分要求教材编写者要在指导思想方面严格把关,就是要有正确的思想导向,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今年出现的“毒教材事件”,虽然只是插图,但是插图也属于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插图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不就是教材编写者思想有问题的表现吗?

(五)教学研究与教学培训

这部分内容建议教师要终身研究、终身学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高为师”,要做学生的领航人,教师自己必须具备发光发热的本领和才能,而“才须学也”,也就是说,本领和才华是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具有的,所以课标这部分对教师这样的要求是很必要的。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6

利用暑假,我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感受颇深。

一、对语文学科的新认识

1。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培育时代新人方面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打好基础,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2。新课程强调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包括基础性学习任务群、发展性学习任务群,拓展性学习任务群,每个任务群在不同学段要求不同,体现了新课标循序渐进的育人方式,适合学生成长的规律。

3。新课标强调根据学生需求提供学习知识,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4。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过程性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关注学业水平考试,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全面检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二、通过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我自己在思想观念上有了转变。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做到:

1。新课程要求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反观自己的教学,对课本中需要学生记背的文言文、古诗文和课文的教学,在讲解的同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改变教学方法,按照新课标要求去组织自己的课堂,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

2。用中外名著拓展学生的阅读,引领学生成长。《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我会延续往年的惯例,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整本书阅读活动,每学期阅读两本书,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写读书笔记、书写读后感,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布置体验性主题作业,让学生在感悟中内化知识。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有时候,一味地讲道理反而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如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知识、感悟知识、感悟生活,真正地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在感悟中成长。

《新课标》的颁布为我们指明了教学的方向,我将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为新时代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7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全面了解、精准把握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7月12日在学校的精心部署下,我参加了南昌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暑期专题培训活动,在线上学习新课标新理念。

7月11日上午,中国教研网总编、原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副主任——朱立祥给教师们带来了专题讲座《聚焦核心素养强调综合、突出实践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他从义务教育阶段目标定位、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目标定位、义务教育学科课程内容重构等六个方面做了详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的专题讲座《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她从义教课程方案的基本精神、义教课标框架及其内在逻辑、修订重点与课标亮点三大方面,结合核心素养的自觉转向,让学生进入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鼓励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

专家老师分别围绕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主题与载体形式解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内容,让我们深刻明白了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点,更加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语文文字的运用,落实素质教育。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整本书阅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跨学科学习、学业质量的内涵与描述的理解、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他们认为要根据学段落实整本书阅读的要求,强调语文在思维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重视跨学科学习,坚持依标确定学业水平考核要求。

新课标新理念,新机遇新挑战。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围绕学习主题,以学习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