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最新4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最新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学科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篇1
3月30日我们一行五人前往江苏南京观摩“七彩语文杯”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大赛”从朗读、书写、才艺、知识素养问答和课堂教学等五方面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综合考察,所有项目均现场打分、现场亮分。两天的时间,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30位教师给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教师奉上了一道精彩“视听盛宴”,这过程给了我极大地震撼。(我们被安排在b区,有幸观看了其中15位选手的精彩赛事。)
此次南京之行让我心里打翻了五味瓶:酸——欣赏了各位选手精彩纷呈的才艺表演,被节目所陶醉的同时,心里酸酸的,那是因为相形见绌,自感自身才疏学浅;苦——观赏完各位选手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被师生出色表现所折服的同时,心里苦苦的,那是因为自知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足;辣——观看涵盖广泛的知识素养现场答题,惊叹各位选手丰厚积累的同时,心里辣辣的,自己告诉自己“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咸——综合这次学习,心里咸咸的,为各位参赛选手,为各位观摩学习的同仁,为给位台前幕后的工作者;甜——酒愈酿愈香,这次的学习会让我受益终身,回味无穷,激励自己不断鞭策自己。
一、酸——欣赏了各位选手精彩纷呈的才艺表演。
被节目所陶醉的同时,心里酸酸的,那是因为相形见绌,自感自身才疏学浅。
场上的15位选手或歌或舞,或书或画,或弹奏或朗诵,亦或讲故事或说书,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此起彼伏。其中尤其令人难忘的是11号选手挥洒自如的书法展示,把毛笔字写到如此程度非一朝一夕之功;8号选手把《猴子吃瓜》的故事讲得生动无比,让我们觉得她不当演员太屈才了;6号选手的山东快书构思巧妙,可见我们当老师的只有与时俱进,否则就out啦,精彩纷呈的才艺表演让台下的我们深切体会到了“技不压身”,同时也让原本自信满满的我们渐渐有了些许自卑。
二、苦——观赏完各位选手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
被师生出色表现所折服的同时,心里苦苦的,那是因为自知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足。
1、教师的语言睿智,有效激励导引。
比如14号选手在板书时,没有硬性的要求,而是委婉地说“会学习的小朋友总是能跟在老师的后面认真书空”,孩子们都能积极认真书写了;10号选手在一位同学读错“花骨朵”又二次纠正读对时,老师表扬学生“他的小耳朵听了一遍就读正确了”,让孩子感到被尊重的同时,又找到了学习方法。当然,由于参加全国性的大赛,选手虽然久经赛场,还是有些紧张,个别时候对于学生的引导不够恰当,比如,7号选手对于学生的评价一直不错的, “你很认真”“我们配合得很好”“有感情”等充满激励性的评语不绝于耳,只是在学生分角色读书时,让积极主动站起来读书的几个同学又坐下了,有点儿让学生扫兴,完全可以让这些孩子一起读呀。
2、课堂教学扎实、平实、真实。
与“现代与经典”上大师们上的课不一样,大师们的课给我们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听着激动,学着被动,“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这项赛事不同,15位选手所上课的内容,都是头一天抽签决定的,而且所选内容是不同版本的。他们的课比较自然、本色,不雕琢、不做作,一字一画、一音一语,老老实实地教,老老实实地写,课堂教学扎实、平实、真实。我总感觉,我们的课也就是这样上的,只不过是我们教材处理得还不够到位,只不过我们对细节关注的还不够,只不过我们对教学流程处理得还不够自然、总之,也许你我只要再多一点童心,再多一点努力,再多一点敬业、也许课就能上得和他们一样精彩。
3、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力。
纵观15节课,无论哪个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课堂习惯令人钦佩,他们的课堂发言可圈可点,他们的写字习惯扎实到位,让我们这些观摩者着实喜欢,更让我们暗自思忖:这些孩子如此高的综合素养是如何培养训练出来的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与会人员。
4、课堂教学开始了美丽转身。
从参赛选手的课堂教学来看,他们大多数正是落实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思想,把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口语交际,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语文实践落到实处。他们用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味儿,不论是研读教材、品词析句、诵读感悟,整堂课的教学都不离文字,每个教学细节紧紧围绕文本语言形成波澜,使课堂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凸显小语的“小”。他们能把握主线,使教学主线清晰、内容丰满。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年龄幼小的儿童,所以一节课的教学流程应当主线清晰,头绪相对简单。过于复杂的设计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来说是不足取的。我们要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感悟空间,在一个“点”上展开教学,通过朗读、思考、体验、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使学生在语言、思维、情感、认识等多方面获得发展。
学科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篇2
在繁花似锦的八月,参加了我县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大赛有数学课程标准专业知识;书写作图;教学情景的说课三个内容。让我有所得,也有所思。
曾几何时也满意自己数学教学的各方面,因为这16年的数学教学,沉淀了一些数学素养和底蕴,让我没有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用,但这次数学教师素养大赛让我如梦初醒。数学教学理论不够丰盈,没有一桶水;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作图还行,但不是顶级的;教学方法,知道很多,但应用不够灵活。可见自己的基本功不扎实,而且兴趣、爱好不广泛,没有一技之长,我感觉真是汗颜。我们的教育理念是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的人才,而自己却“先天不足,后天不补”,怎么能够做好为人师表呢?又怎么理直气壮的对学生评头论足呢?
素养大赛指明了我的不足之处,及时让我认清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今后的教学中:
①平时积累经验。不在盲目自大,不在自我满足,而是从头积累,下功夫精心备课,常反思改进教学。
②加强理论学习,每月读一本数学理论著作,并做好笔记。用科学的态度和工作方法搞好教学工作。素养教育不仅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方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教好数学的教育规律,研究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状况。这些都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和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教育理论,这是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也是教育改革的基础。
③苦练基本功。每周练习数字书写与作图,坚持用准确严密的数学语言讲课。每月讲一节示范课,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总之,我会动力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为孩子的数学学习奠基!
学科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篇3
x月x日至x日,我有幸参加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研修班,并在为期七天的学习中,收获满满。在这次培训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文教学。
著名儿童文学家王一梅为我们带来了《作文地图——思维课堂文学课堂》讲座,她表示:喜欢用地图来整理自己的思路。几乎所有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眼前是有画面,并将画面变成文字。个性化的审美中,最重要的是求异,50%的人在重复别人的审美,40%是稍有不同,只有10%会与众不同,当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审美语言,请你一定肯定他,或许你不赞同,因为你在那50%里,而他可能属于那10%中。作文要一起讨论,谈论才能打开思路。如果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作文地图开启学生的思维力,写作也就不再是让人望而却步的事情了。作文课堂就是思维课堂、审美课堂、自我成长课堂。
“文章天下事,得失寸心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这些耳熟能详的警句,说明了文章在我国拥有特殊的地位。在小学语文阶段,应该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活动,真实自由地表达、交流在生活体验中的真切感受。在习作教学中,我发现总有个别学生在与别人谈论中沉默寡言,只是静静的听别人说,刚开始我以为是他们不愿意动脑筋,只想窃取别人的思想智慧,后来我发现是我错了,他们是真的脑袋一片空白,不知从何开口。单独的提问学生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是在自由讨论环节总有学生不知如何发散思维。听完这次讲座之后,我豁然开朗,如果能以作文地图的方式来教学习作,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呢?围绕一个中心点发散思维,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为习作列提纲,那么习作的内容必定异彩纷呈。
何老师带来了不一样的游戏作文课,在他的课堂中,四十分钟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的。在“读、学、记”中,孩子们有了不一样的游戏体验。在教学中,何捷老师着重教学生怎么“记”:定顺序、定内容、定关键。首先要明确习作内容:游戏前做过哪些准备、游戏中做了哪些印象比较深的事情、游戏后的想法和感受。然后明确学习记录方法:记录“关键词”、记录“替代符”、记录“简笔画”。最后定规则,参与的人好好玩,观看的人好好记录,角色选择、玩法介绍、规则知晓。游戏结束后开始采访游戏者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把游戏写清楚,还可以写写当时的心情。写好后给习作拟一个题目,最好能反映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再修改符号改正其中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最后誊写清楚。在何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真的是“在做中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在这节课中,我在真正感受到凡提供内容的教学永远是让自己累死的教学,无论是“写话”还是“习作”,都必须以表达生命的真切体验为依归。自由表达、真实表达才是十分有益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的。小学生写作无疑是一种思想表达,而表达的动力则源于小作者有表达的需求。有需求才会有表达的冲动和欲望,也才会有表达的兴趣和快乐。在平时的习作中,我努力去保护好学生的天真和童心,鼓励他们自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害怕写作文,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作文是思想的表达和交流,而思想是不能被模仿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与别人的思想不一样,真情实感要高于矫揉造作。
短短六天的培训结束了,在这六天里我们收获满满。结束后,江宁区所有参加培训的老师们留影纪念,一周的陪伴,我们一起前行。
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大特性 篇4
【在线】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出台,“核心素养”成为热词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通过学科核心素养来落实。如果要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那就需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有所把握。那学科核心素养有哪些特征呢?
【李松林】如果要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机制与教学途径,首先需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性有所认识。相对于单个具体的经验、知识、技能、能力和品格,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三大基本特性。
特性1:强大的统摄力与整合性
经验、知识、技能、能力和品格在内的各种具体学科素养都是以较为零散、分离的状态存在于学生的身上。作为学科素养谱系中的核心,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具体学科素养恰恰起着一种统摄和整合的作用,因而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更具有整体效应。反过来,虽然各种具体学科素养都都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起着支持作用,但是只有当各种具体学科素养汇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最终生成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的第一个特性:强大的统摄力与整合性。
特性2:广泛的迁移力与适应性
某种学科核心素养一旦形成,它就能够在学生后续学习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广泛地发挥迁移作用,就能够使学生在面临实际的问题情境(包括学习问题情境和生活问题情境)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反过来,问题情境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最佳场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问题情境。而在某种意义上讲,面临实际问题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适应力又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表现。否则,我们强调的学科核心素养就失去了它的理论价值与课改意义。这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的第二个特性:广泛的迁移力与适应性。
特性3:持续的影响力与建构性
某种学科核心素养一旦形成,它就会在学生的后续学习甚至终身发展中具有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力。以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顶层理念和指导方向,其中的一个价值考量便在于此。另一方面,如果说各种具体学科素养成分(特别是知识、技能、规则等)在短时间内便可以获得,而且常常呈直线式的上升,那么,学科核心素养则需要学生的持续建构,而且往往呈螺旋式的上升。这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的第三个特性:持续的影响力与建构性。
综上所述,强大的统摄力与整合性、广泛的迁移力与适应性和持续的影响力与建构性乃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大基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