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汇编七篇】》
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精选7篇)
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我有幸参加了"现在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听了14节各省特级教师示范课,他们的课让我感受颇深,收益匪浅,也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他们的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下面我就参加的这一次活动谈一点儿自己的粗浅体会和感受。
"现代与经但"这一个展示的平台,不但可以给我们展现许多精巧、细腻的课,还可以呈现充满着研究的,有着执教者思考深度的课。细细咀嚼著名师的课,也引发了我对数学及其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我们能向名师学什么?
1、学习她们的态度——对学生赏识而不是指责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现在,很多老师也已经认识到赏识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意义,至于怎样赏识我看很多人未必能掌握其中的奥秘,大多以为只有表扬才算是赏识,我们所见的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优质课评选等场合下,那些年轻的女教师不吝赞美之词,不管学生说得对与错,一律大加赞赏,对于这种形式上的赞美,其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我们期望的是真正的欣赏,这种欣赏必然是发乎内心的。也许是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手势,也许是一个轻微的动作,都可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给学生留下终生的激励。
听完几位老师的课后我觉得,我们更加需要的就是这种出自真心的、无声的赞美。她们在课堂上说的话很少,学生为什么学得那么起劲?师生之间为什么那么和谐?因为两位老师的表情和眼神告诉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你们是最棒的"。这一切是那么自然,我知道,那是心灵深处最朴素的情感的真实流露和表白。我相信,语言可以模仿,可以言不由衷,但是,表情和眼神是没法造假的,这一切,心灵敏感的孩子怎么会感受不到呢?
我在脑海里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这就是名师!她们用生命来感动着生命,用真情来呼唤着真情,用执着来激励着执着,这就是名师!
2、要学习她们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理念左右着教师的行为。只有教师的理念转变了,课堂才能改变。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这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现在要做的仍然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最重要的是如何落实到课堂上。许淑一和刘延革两位老师做到了,做得很好。在她们的课堂上,我们看到老师简单的导入后一切都是学生在做主,学生帮学生,学生考学生,学生管学生,老师没有一点煽情的表演,有的只是偶尔的点拨几句;我们还看到,学生的思维是敏捷的,学生的表达是流畅的,他们不断地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断地讨论、交流,高潮迭起,充满了生命力,充满了智慧,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这群学生太厉害了。"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感想:这就是名师,这就是高效的课堂。
一节数学课后,给学生留下最深刻印象是什么?这是每位名师都会去思考的东西,我读到的老师想留给学生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技能,不仅仅是数学的思考方法,他更关注学生对数学探究的热情以及数学学习的激情,这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去探索,这样的激情,不仅需要我们课堂中存在,更需要延续到课外。
几天听课下来,感觉名师的课堂精彩极了。上课的学生高高兴兴满载而归,不仅收获知识,还收获思想,收获情感。听课的老师心潮起伏赞叹不已,受名师课堂的启迪陷入深思,不禁为学生的灵动鼓掌,为名师的机智幽默喝彩。
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学校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三的教学质量,特地组织了这次潮州听课之旅。这一次听课,让我们领略到了潮州高级实验学校教师的教学风采,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下面是我们英语组听课后的几点感受:
第一、许老师英语口语流利,发音标准,很好地渲染了英语的课堂气氛。她教态自然,表情丰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密度强,听、说、读、写面面俱到,但以听说为主。英语课件的精心制作,让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第三、课堂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整节课,在老师的谆谆善诱下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四、重视知识的运用。许教师在操练中利用各种直观手段讲解英语语言知识,在情景中进行精讲多练,培养学生扎实地掌握和运用语言。通过板书和在多媒体等创设的情景中对语法知识进行归纳,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第五,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启发性思维做得好。整节课都是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的,用多种方式训练达到了教学目的。
对比两个学校,无论哪个方面,我们都不如人家。他们的生源,他们教室的多媒体设备都是我们所不能及的。 但,我们有我们的教学风格与方法,绝不会因硬软件的缺乏而怠慢教学的!经过这次听课,在今后的教学我们商定了教学策略:
第一、加强中考备考意识,熟悉考纲、考点,命题方向,中考题型及评分标准。
第二、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围绕重难点,根据中考要求,设计难易度适中的仿真中考题型,精讲多练,逐个击破。在课堂中用每节课重点的词组与短语以中考题型翻译题为训练,每单元的写作练习以教师自行改编的小短文为训练,为中考作铺垫。
第三、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要体现课堂的要求,强化教学重难点的训练,题型要符合中考题型,让学生通过做作业,达到已掌握课本重难点的教学内容,又能演练中考题型,熟悉中考题型。课外以学校的金牌学案为课后练习 ,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堂多进行听力训练,为中考听力打好基础。
第四、强化基础与解题技巧的指导,如何通过把基础知识转换为中考题型,又如何解答中考题型,是我们今后教学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待在全体初三老师共同的努力下,我们这一届初三在中考时成绩会有所突破!
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一、必须对教材充分理解和掌握。
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学生也就学得轻松愉快。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有良好的素质才能紧紧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教学过程中来,调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数学课不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牛献礼老师,无论是上课的技巧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做得比较成功。他这堂课的构思非常好,一开始就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谈话,这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给听课的老师也得到一种享受。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有疑问的问题,他能用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他们非常重视这一点,在教学新知时,都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探究新知的,并且互动形式多样,注重主体参与。他们教学新知时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的方法,而是通过让学生去观察、探索凑十法,并重视学生用语言表述。
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另外,印象较深的是牛献礼老师主张把一
切还给学生,即主张:学生能自己探索发现的,教师不提醒;学生能通过思考描述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总结出规律的,教师不告知等等。徐斌老师的课堂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出现分歧,允许学生出现自己的预设中没有的问题,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课堂的原生态味儿十足,这也充分展现了徐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课堂上临时应变的能力很强。
总之,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将借这次活动的东风,把优秀教师当作追赶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
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本学期我利用空闲时间向优秀教师进行学习。半学期,前后听了十节课。无论是随堂课还是公开课,我都始终牢牢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尤其在张万国老师的讲课过程中,他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深厚丰富的教学语言深深地折服了我,使我感受到自身的不足,也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我觉得,听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听课并不是简单的听老师的教学内容而是教学意图、教学设计,在听课的过程中更要认真观察并做适当记录。听课不仅要听,还要看,捕捉授课者和听课者每一个动作、语言和表情,记下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方法。在听课之后更要及时积极的思考,准确客观的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取长补短。
在听课过程中,张万国老师教学环节严密,各环节和各种操练和交际活动间的交替自然、紧凑、快捷,从师生互动导入直至课的发展、高潮、结束富有节奏感。明快的节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打破了数学课沉闷的问答式,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思考。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可谓是一举多得。张万国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做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形式,增加了学生实践的面和量,重视在新的情景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重现和运用所学知识,使知识不断获得巩固。一堂课内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操练和交际活动。这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听了这么多堂课,我觉得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做课件等等。作好充分、足够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们都对本堂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他们采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创设情景,多渠道地给学生提供教学信息,拓宽视野,从而激励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课堂教学要努力达到主体与主导的和谐统一。竭力回避那种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陈旧讲课方式,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唤醒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自觉,从而点燃他们对所学的兴趣,激发出由衷的热情。
3、必须要有一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在我听的这么多课中,但凡是成功的课堂,上课内容皆丰富、现实,教师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面,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师都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一进课堂便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自然事半功倍。
通过听课,使我开阔了眼界,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任重而道远,应不断学习、提高以完善自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十月十二日的下午,我们在九年级一班教室参加了三十四大学区交流研讨活动。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的张强老师作了《高效课堂小组建设体验式培训》,展示了分组教学的模式,活动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小组成员都积极参加到活动中去。通过这次培训,我看到了分组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健全了学生的人格,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有成就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有利于落实因材施教,有利于开展分层次的教学,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在小组教学活动中要转变以下观念和做法:
第一、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由过去的“主讲”变为现在的“主导”,要成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过去的教学中我们设计的是一节课自己该讲哪些东西,该出哪些习题等,用惯用的“填鸭式”教学来完成自己该节课的任务。很少考虑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接受能力,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教师拼命讲,学生被动听,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这样长此以往形成了学生厌听、厌学的现象,形成了学生的依赖性格,这也是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改革课堂教学,必须把对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和组织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让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上。
第二、学生也要转变学习观念。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行为,不仅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也要转变。如果教师与学生的观念、思想不统一,两者之间有矛盾、有冲突,那势必会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如果学生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学习观念之中,还善于“只听讲不探究,只练习不实践”,那即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再新,教育观念转变再快,运用再先进的教学方式,其课堂教学的实质还是"输入、接受式"教学。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教师必须引导、调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上也作出相应的变化,在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我认为学生需做到以下几个转变:首先,学生的学习观念要发生改变。
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研究、探索的内容完全可以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学生不要迷信教师的权威,同时也不要对教师产生依赖感。其次,学生面临着学习方法的重大变革。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要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学会设计研究方案,学会思考,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再次,学生要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课本知识的学习往往不是靠一个人就能顺利完成的,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式学习都是必要的。学生首先要有合作意识,进而采取合作的行动。
第三、充分发挥小组在课堂上的作用。
授课时针对重、难点,要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逐步分层次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首先选出组长(组长是本小组的核心,是各项活动的组织者),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主持人、发言人、信息搜集员”等角色。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组内组织讨论(形成初步的结论)→组间讨论交流(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过程)→全班达成共识得出结论→教师评价与小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决不能像在传统教学中那样,迫不及待地给出答案,而是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参谋者”、“询问者”,与学生共同参与到问题的探索讨论中去。
在探讨中应该多向学生问问“为什么”,有时可以给出一点信息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解答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一时“走错”的学生,千万不能全盘否定,而要在充分肯定其思维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问原因、找漏洞,帮助他们“改邪归正”。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促进课堂教学。
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6
“ 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最美丽的童年”,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为之一震。当我们抱怨这个班的孩子有多难管的时候,当我们埋怨孩子没有带给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了他们。
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充满了各种美。阅读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吴建英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堂。12岁之前养成阅读习惯,那么之后这个孩子就会爱上阅读。因此,我们要为孩子选择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全面、经典、分层、有坡度。吴建英老师抓住孩子的心理,利用绘本《长大做个好爷爷》,声情并茂的讲述了生命的历程,给了孩子以最美的心理洗涤。文学能让孩子的心灵柔软起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把语文的美充分体现出来。首先,教师要与孩子一起飞翔,要切身的投入孩子的世界,与他们共交流。其次,我们要做孩子阅读的点灯人,每学期为孩子讲80个故事,然后让孩子讲给爸爸妈妈听,在这样的传递中孩子的语言就会展现出不同的美。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主题阅读、晨诵、亲子阅读、小小朗诵家等活动,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阅读从来不是指标性的完成,而是孩子心灵发出最真实的感慨,我们需要的是给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在此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才智、潜能,去演绎多彩的语文。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教师要摒弃完整性心理,让学生与文本牵手,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的词语积累打下基础,以及告诉他们如何运用文章。薛法根老师提出“举三反一”一词,充分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只有充分接触文本,大量阅读,举三反一然后才能举一反三。
简简单单、扎扎实实是语文最理想的境界,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与文本“牵手、恋爱”,为童年播下最美妙的种子。
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7
听评课活动,听了几位教师授课,她们讲得十分出色,通过聆听这几节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本次活动的教学收获和自我反思。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准备充分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天几位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2、注重教学导入
为什么每位做课的老师都充分为她的课做准备,但却产生不同的效果呢?这几位老师,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效果也很好。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活动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能发人深思。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能使幼儿集中注意力,产生兴趣,觉得有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重塑自信。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各位老师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和。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有关图片,在视觉上给幼儿震撼,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思想教育。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4、教学过程结构精密,时间分配恰当。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教师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多媒体设计也充分体现了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幼儿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各位老师就充分表现了这点,不仅教师基本功十分扎实,语言清晰,语速适中,声音洪亮,而且无论从制作的课件还是上课的技巧来讲,构思非常得好,让幼儿在这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能够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应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教师。
通过这次听课,使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吸引学生?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课?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