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条据书信 > 检讨书 >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汇总15篇正文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汇总15篇》

时间: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通用15篇)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1

一、开头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 兴趣,是较好的导入方式。

二、学生理解了本文由外貌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方法,写作训练应落到 实处,课堂上三分钟太仓促,可放在课后有充足的时间训练。

课文导入由:“1.倾听音乐: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 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听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 绝望──不甘──抗争……) ”在此环节中,音乐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但在“谈 谈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中学生确实有一定难度,只有个别能说出来 ,如能换个问题更好或在听音乐之前先介绍下贝多芬创作《命运交响曲》的 背景及当时的心态,可能会更好。本节课收获最大的就是“四、体验反思, 人物速写 ”这一环节,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2

一、上课的热情较高。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美育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死无声的。教师的对音乐的情感首先上课应该要有热情,这种热情表现在表情、语音语调、范唱、演奏、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的情感。只有教师先感动了,才能很好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乐理知识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受体验。

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我设计了问题,通过聆听、分析、对比。。。。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

体性的反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对乐理知识的教学,我从爱我中华的旋律中选几节作为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让学生分析乐谱,知道这首曲子的旋律是由它们重复变化发展而来的。这是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3

民主教学是营造绿色教学的生命线。上完课,我就有很多的感触。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聪明的。我们老师往往想民主教学,但又不敢真正做到民主。担心学生放了收不回,又担心学生不能胜任民主的学习方式,还担心自己控制不了民主的教学局面。其实,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例如在探索春天的音响时,让学生用人声来模仿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电声、流水声等等

学生的模仿真是惟妙惟肖、五花八门。因此,越是民主的课堂教学,越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也越会表现自己。只有课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学生才会感觉到心理的安全,才会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4

京剧被称为国粹而倍受国人的喜爱,但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我市本地的孩子来说,由于地域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使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京剧,更谈不上喜欢京剧,本单元分三课时完成。前两个课时,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了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京剧的文场武场等相关的知识等。他们还学唱了京剧唱腔选段,学习了“锣鼓经”,使他们对京剧的基本常识有所了解,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唱脸谱》是一首运用京剧西皮唱腔音乐素材创作的一首“戏歌”,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在教学中要以唱为主,欣赏脸谱是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所以课件的制作离我精心选用了一些有特点的脸谱图案,加深学生的印象。由于学生对于流行歌曲非常喜欢,首先,我选用了三段有戏曲风格的流行歌曲让学生欣赏,让他们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充满兴趣,事实证明,从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地方逐渐导入,效果是非常好的,也为他们学唱歌曲、体验情感打好基础。

在课前准备中,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通过歌曲视频和演唱视频,让学生始终充满兴趣地欣赏歌曲,并在此过程中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加深印象。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能直观地欣赏到脸谱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图案,体验歌曲所表达的豪爽性格。

教师的范唱和多种方式的练唱,教师的及时纠正和鼓励都能使学生更快速的学唱和大胆的表现,使他们亲身体验京腔京韵韵的的风格魅力;学习简单的京剧形体动作边唱边表演,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歌曲独特风格的体验等,都引发了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在好奇和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

对于我来说,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课前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师本人都是一种提高和补充,让我自己也热爱起了京剧,但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1.学生最后的演唱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例如:走音现象,节奏出现不稳定现象、情感不充分表现不够理想等等,歌曲本身的难度是一方面的原因,学生在演唱方法和表现力方面的欠缺仍然是主要原因,今后要多加练习。2.教与学在互动方面还应该更多样化一些丰富一些。3.对于学生的引导可以再巧妙一些,老师讲解的太多太细反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要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建议:1、上这课之前最好先学习有关京剧唱腔方面的知识或练唱,对于这首歌曲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2、脸谱的欣赏不要占用太多时间,浏览性欣赏即可,以唱为主,脸谱的知识可以放在课前预习或课后作业部分完成。3、教师的范唱比播放音频视频都更重要。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5

《阿凡提骑驴》是一首二年级上册的维吾尔族民歌,歌词朗朗上口,旋律欢快节奏规整。本课我主要通过体验学习和律动教学让学生感受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速度特点、以及“7”的音高唱名手势。

在这堂课上,我先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让阿凡提正义勇敢的形象深入同学们的内心。再创设情景教学模仿阿凡提来到班级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拓展延伸部分,学生欣赏了一段优美的维吾尔族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在欢送阿凡提快乐的歌声中结束了这节课。

我认为这节课中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学生对于节奏的概念不够清晰。在导入的部分,我引导学生用一段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向阿凡提问好,并通过“跑、走、爬”的形式让学生更加形象的区分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然而教学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黄晓阳老师也提出,一次性的向学生灌输太多的知识,会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混乱,对于十六分音符节奏的教学,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在拍打节奏时,我采用的是几个音符拍几次手的方法,老师也提出,直接采用2/4拍的节奏特点来打拍子,学生对节奏的速度特点会更加明确。这个环节的失误也导致了后面朗读歌词和歌曲演唱的时候出现节奏错误和歌声不整齐的现象。在以后节奏型的教学中,我也会改进我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读一句节奏型带一句歌词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节奏的同时学以致用,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歌曲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展开想象做律动,但学生们都表现的过于拘谨,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由于我过多的注重于在语言上的引导,而忽略了用我自己的肢体语言去带动他们,动作的编排上也较为单一。孙丹老师也提到,我在语言引导的过程中,一直在强调手上的动作,而忽略了除了手,我们还可以通过用脚、肢体来表现歌曲内容、体现歌曲情绪。在以后的律动教学中,我更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展现自己,并在平常的教学中,更多的渗入一些基础的舞蹈律动。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中,同学们欣赏了维族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整个欣赏过程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如果引导学生去发现维族舞蹈中的特色舞蹈动作,并让学生自己模仿,我想这样他们会对音乐舞蹈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当然在这堂课中还是有很多其他不足之处,比如对课程内容的安排、时间的掌控还不够精准。个别教学环节内容较为单调,教学形式也比较传统和单一,音乐教学不比其他主科课程,孩子是无意识地在学习,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就像斯娟老师说的,让孩子在“动中听、动中做、动中学”。我也会把这个理念贯彻到我今后的教学中,摆正我的观念,把新颖的、有趣的音乐课带给我的学生。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6

所谓精讲,其实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的一个过程。《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一篇人物传记,在课堂开始的一段时间,我让学生自己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以及老 师布置的一些问题,经过稍微补充明确之后,就进入了本文的精讲部分,也 就是关于贝多芬的的人物描写部分。该部分运用了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 作描写,其中,肖像描写又是最出彩的,故选此为对象作为精讲段落。这一 段,作者的肖像描写按照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作者如何描述头发、脸、鼻 子嘴、下颏,都要一一认真为学生归纳和总结。因为有的学生没有形成一种 全局和整体意识,在这方面就要对他们加以引导。

所谓巧练,就是学生的学以致用。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中, 就是本文的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加强和巩固刚学到的知识,我为他们设置 了一个实践环节:

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 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效果不错。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7

在学习第二部分“净”唱腔的最后一句“叫喳喳”时,我和学生一起做着手势表演唱,先让学生听我唱,然后,我和学生一起张开了双臂,由低到高,比比划划表现出净角的动作,同时还圈圈点点表达出“拖腔”处的拍子。为了唱得更加准确,我们回过头来再唱歌谱,学生在模仿中,在声势表演中,轻松地学会了这最有难度、最有京剧味道、最具有磅礴气势的一句。

为了能更好地唱准休止符,我和学生一起在休止符的地方着重地拍一下手和跺一下脚来强调,学生在拍拍打打中很好地掌握了休止符。在“手舞足蹈”中,在“摇头晃脑”中他们感受了美妙的京调,便捷地领会了下滑音、前倚音、休止符等音乐符号的作用,也培养了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我在这一环节中融合明线与暗线的收获。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8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上了《阿凡提骑驴》这一课,感触颇深。

1、 兴趣引领课堂

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善于捕捉他们的兴趣点,学习的过程才会变得轻松而快乐,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堂课我把学生熟悉且喜欢的动画片的人物阿凡提作为主线,如“品尝”阿的特产,接受阿的考试,聆听阿的小曲儿,唱阿的歌曲等等,阿的机智幽默的形象像烙印一样留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2、 活动丰富课堂

在教学中来,我用各种手段丰富教材的内容,让孩子们在玩中乐、动中学。如寻找小曲儿中的“水果节奏”,让孩子们边聆听,边思考,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为孩子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起来就会很轻松。另外,我还经常采用非音乐的教学方法,把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身体运动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这些多样的方法统一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如这节课就将音乐与社会,舞蹈融为一体,唱维族歌,跳维族舞,知民族事,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能在课堂中自主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3、评价点缀课堂

评价是教育者的教育手段之一,其作用在于激励孩子,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乐于保持并发扬下去,对于自身的错误和不足,及时纠正。音乐课中恰当地评价,可激起孩子对音乐的兴趣,给予学生进入音乐王国的勇气和力量,是一不错的“教学高招”。如今天在课上当学生听对“水果节奏”时,我会说水果在对你微笑;当有个生病的孩子(下课时我发现他总是咳嗽)回答问题声音低时,我会说“老师相信等你不咳嗽了声音一定很洪亮”……. 学生听后这样的评价,会变得更加自信,美丽,可见到位的课堂评价更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滋润。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有许多不足:如拓展部分阿凡提的故事的讲述,有些重复且破坏了课堂氛围,使得整堂课拖延了时间,课中备课还需加强。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9

《音乐家海顿》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安排的内容是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交响乐之父”——奥地利音乐家约瑟夫·海顿的作品。在音乐家故事中,以本课的两首听赏曲目《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和《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为线索,讲述了两首首作品命名的由来,并根据这两首交响曲在力度上的突出特点,穿插了“力度术语和记号”的学习,使学生在交响曲的听赏中,获得关于力度表现力的第一印象,为学生今后学习和运用力度记号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于孩子们对于“听赏”的兴趣不甚高昂,特别是像本课的这种无歌词的交响乐作品,我采取了由故事中的曲名由来听赏音乐的办法来激发学生听赏的兴趣。

在导入本课时,我先让孩子们自己听音乐看故事,了解音乐家小档案。学生一看是“听赏音乐”,都露出了颓丧的表情。于是,我从孩子们争议的作曲家国籍“奥地利”的“地”入手,纠正读音后再将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到音乐家上,进而开始音乐家的故事。并事先告诉孩子们故事中介绍了音乐家海顿两首作品命名的由来,读故事后告诉我是哪两首作品。让孩子们有针对性的读故事。

《第四十五交响曲》为什么叫《告别》?孩子们用语言简述后,我让孩子们带着介绍的一知半解听音乐,说说初听后的感受。很多孩子都发现了曲首的音乐旋律强,好像有很多乐器在演奏,快结束时音乐旋律很弱,好像都没有演奏者了。我在肯定孩子们的发现后,我要求孩子们再听音乐,在听到有演奏着的离开时“举手”示意我。有了针对性,孩子们听的自然也就认真了。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将听赏曲目引导到《第九十四交响曲》上,从它的别名《惊愕》上来激发学生听赏的兴趣。为了保持学生们的兴趣,我没有要他们听全曲感受为什么叫“惊愕”,而是让他们先听乐曲短小的主旋律。旋律中的ff记号,让孩子们“惊愕”的不得了,对乐曲的听赏兴趣也有了。接着,我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书上书写的主旋律中,是什么记号让他们觉得“惊愕”,从而引入对力度记号的学习。通过“拍手”和“模唱”干活搜力度加号的变化后,再来听《第九十四交响曲》,学生对力度记号改变乐曲风格的表现方法也有了一个了解。

这堂听赏课,孩子们参与是非常积极的,在对力度的表现上也是非常的有兴趣。教师通过讲解、提示,启发了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听赏兴趣。无聊的交响乐也能静下心来听赏了,音乐知识的学习也不再枯燥,为孩子们今后的感受和鉴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10

虽然是没有学生的课堂但是我也把平时对学生的鼓励赞扬贯穿于课堂。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真诚的赞扬会让他们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随时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在音乐课上,以自然,亲切地微笑面对学生,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地音乐课气氛。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不断地努力,音乐课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本课的课题是爱我中华,通过歌词体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只有民族团结了国家才会兴旺。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谈谈祖国让你引以自豪的地方,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音乐中享受欢乐,拓宽民族文化视野,增强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意识和热爱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教学不足之处:

一、课堂语言不够精炼。

二、课堂应更为开放,形式应更为多样。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11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通过打节拍的方法,记住基本节奏,培养学生乐感。课堂注重音准与节奏,能够完成每一首歌曲。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下面就《阿凡提骑驴》一课,谈一下我的想法。

利用熟悉的歌曲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为了避免音乐课教学中单一传受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老师用“听音乐式步步深入导引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思维随着“阿凡提骑倒驴”这根主线进行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又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紧凑而不散乱,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较为科学合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12

今天在三年级一班上音乐课,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男孩---孔虹潺,这个孩子平时自控力比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爱做小动作,作业完成的慢,经常爱招惹其他同学,如果其他学生在玩,他一定跟他们一起玩,也经常被同学打小报告,在老师、同学眼中的不是好学生,但他不是个心眼坏的孩子,上节音乐课,因为他又调皮,我让他在前面站着,我们学唱并表演了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这是一首旋律轻快、活泼的歌曲,歌词中有很多春天大自然中的声音,我引导孩子们用肢体和身边的物品为大自然中的这些春天的声音伴奏,孩子们非常的开心,由于离得近,我竟然听见孔虹潺也在唱,以前他从不唱,而且经常不带课本,爱做小动作,所以我很惊讶,更惊讶的是,在今天的课上,他主动举手要来唱这首歌,我带着期待的心情,给了他一次机会,结果真让我说是震惊,他竟然唱的很好,没一句跑调,我很激动,说,同学们,我们该给他掌声吗,结果,全班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场面真的很感动,当时我就觉得,如果(《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我当时不该他这次机会,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他会这么好,同学们也不会对他刮目相看,今天,我相信他自信了,我更相信,他以后会更出色。

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闪光点,只要你愿意相信,愿意给他被相信的机会,他就一定会发光,会让你刮目相看,孩子也会因为你的成全变得更加出色!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13

回顾品味是一种收获,在反思中进步,讲课也是这样。

当初,在设计这堂课时,确实煞费了一番苦心。自己感觉其中有几处“ 别有用心”:

1、《命运》交响曲导入,拉近学生与课文主人公的距离,给学生营造 一种感悟的氛围;《命运》交响曲结尾,再次感悟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命运》交响曲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音乐,通过熟悉的音乐拉近不 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的距离,给学生们一种亲切感。另外,此交响曲,有 一种扣人心门的感染力,随着强劲的音乐,让学生感慨地进入学习的氛围, 更加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2、目标从繁到简,学生思路清晰。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性的作用,短短的四十分钟,如何 利用才是最有效的?面面俱到反而会导致最终的面面不到,所以简洁、明确 、集中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学生从看似点滴中 收获颇丰。所以,在本课时的设计上我只设定了一个主要目标:全面认识贝 多芬。从而促使需要提炼学习的写作方法尽显其中。

3、还课堂于学生,使他们乐在其中。

越俎代庖──是平日授课中容易出现的现象。在本课时的授课中,我 注意避免老师的侃侃而谈,增加学生自己感悟的机会。给学生明确的思路: 认识贝多芬的伟大与平凡,让他们与课文亲密接触,自感自悟,踊跃交流, 在交流中对人物总结升华,全面认识,这样人物的描写方法也就跃然纸上。 教师无须多言,学生感悟更深。

4、分层作业,对症下药。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和层次,选择难度不同的作业。这样能 使学生正视自己,寻找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上课是一种艺术,而我只是一个初学者,需要雕琢的地方还很多, 但我会用心,我会用踏实与自信,虚心与好学唱响心中美丽的歌。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14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教材内容看得非常重要,总是根据教材的编排去设计和实施教学。音乐新课标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往往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如在本课的设计之初,我就收集了大量关于春天的图片、诗歌、歌曲等人音版小学三年级《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反思人音版小学三年级《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反思。如《春之声圆舞曲》《春晓》《春雨沙沙》《春天在哪里》《春来了》……但是这些素材都运用到课堂中是不现实的。在设计中,如何取舍成了一大难题。如本课的欣赏内容,教材上结合欣赏的有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春》,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但是对欣赏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在欣赏时画图形谱表示所听到的音乐,还要求画好每个乐段的色块等等,这对于初次接触新教材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处的,不是听一遍两遍就能完成的。

经过反复思考,我最终选择了教材之外的歌曲——《春晓》作为律动导课内容。因为这歌曲活泼欢快,学生比较熟悉,在做动作时,学生边跳边唱,而且和歌曲搭配得也非常合理贴切,始终能围绕着春天的主题,演绎着春天的绿意。学生感觉更新鲜、更有趣。教学时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更能调动他们的情感和情绪。

爱我中华音乐教学反思 篇15

《唱脸谱》是一首运用京剧西皮唱腔音乐素材创作的一首“戏歌”,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在教学中要以唱为主,欣赏脸谱是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所以课件的制作离我精心选用了一些有特点的脸谱图案,加深学生的印象。由于学生对于流行歌曲非常喜欢,首先,我选用了三段有戏曲风格的流行歌曲让学生欣赏,让他们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充满兴趣,事实证明,从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地方逐渐导入,效果是非常好的,也为他们学唱歌曲、体验情感打好基础。

在课前准备中,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通过歌曲视频和演唱视频,让学生始终充满兴趣地欣赏歌曲,并在此过程中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加深印象。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能直观地欣赏到脸谱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图案,体验歌曲所表达的豪爽性格。

教师的范唱和多种方式的练唱,教师的及时纠正和鼓励都能使学生更快速的学唱和大胆的表现,使他们亲身体验京腔京韵韵的的风格魅力;学习简单的京剧形体动作边唱边表演,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歌曲独特风格的体验等,都引发了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在好奇和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