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 > 江苏导游词 >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精选19篇】正文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精选19篇】》

时间: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通用19篇)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1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0xx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了轿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来有关官吏商量,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开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这一带成了热闹繁华的市井。苏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他离任后,百姓即把山塘街称之为白公堤,还修建了白公祠,以作纪念。

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的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所以,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清乾隆年间,著名画家徐扬创作的《盛世滋生图》长卷(也称《姑苏繁华图卷》),画了当时苏州的一村、一镇、一城、一街,其中一街画的就是山塘街,展现出“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市井景象。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也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是个水乡,河道多,桥多,而山塘街是最具苏州街巷特征的典型。它中间是山塘河,山塘街则紧傍河的北侧,通过一座座石桥与另一侧的街道连接。山塘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这里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有的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真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山塘街又是一条典型的水巷,河上装载着茉莉花、白兰花及其它货物的船只来来往往,游船画舫款款而过。这里的房屋沿河有石级,妇女们就在河边洗衣洗菜。那时有些商贩还摇着小船在河中做生意,卖米、卖柴不说,还有卖点心、小吃、油盐酱醋的。住在楼上的也不须下楼,只要用绳子把盛东西的篮子吊下去,就可以买到你需要的东西。

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一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各种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东段又以星桥一带最为热闹繁华。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这一段渐近郊外,河面比东段要开阔,河边或绿树成阴、芳草依依,或蒹葭苍苍、村舍野艇。这里有普济桥、野芳浜等胜景,还有“五人墓”、“葛贤墓”等古迹。“五人墓”安葬着明末颜佩韦等五位义士,他们为了抗议魏忠贤阉党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率众市民暴动,最后慷慨就义。再向西行,就到了有“吴中第一胜景”之称的虎丘山,峰峦塔影,山林气象更使人神往。

山塘街一向为历代文人墨客和朝野名士所钟爱,曾留下了许多吟咏之作。而清乾隆帝对山塘街则是分外青睐,他写的诗中,直接提到山塘的就有9首。1761年乾隆在太后七十大寿时,特意在北京万寿寺紫竹院旁沿玉河仿建了一条苏州街,而这条苏州街就是以山塘街为蓝本的。1792年,乾隆帝又在御苑清漪园(即后来的颐和园)万寿山北建造了一条苏州街,也还是山塘街的翻版。这两条苏州街后来在战火中被毁,1986年在颐和园又重建了苏州街,使七里山塘的风貌再次重现于京华。

山塘街历来还是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的地方,什么龙舟赛会以及各种庙会、节会、花会往往都在此间进行。山塘街还被写进不少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之中,苏州弹词《玉蜻蜓》、《三笑》、《白蛇传》就都写到它。《玉蜻蜓》中金贵升与青年女尼志贞就是在山塘的法华庵里结识的;《三笑》中唐伯虎得遇秋香,所谓“三笑留情”发生在虎丘,而秋香下山归舟,唐寅雇小船追踪至无锡卖身为奴,那“追舟”一回书的地点,也就在山塘河里。

山塘街已经经历了1100余年的风雨沧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多次整修。特别是1985年,苏州市政府在尽可能保持原来风貌的原则下,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现在我们去苏州虎丘游览,可以乘汽车前往,而若能沿着山塘街缓步而行,将可尽情领略到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殊魅力,同时也是一次现实与历史的对话,这必然是别有一番风味!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2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七里山塘唐宝历二年(820xx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开发的新景点。

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总算恢复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3

小镇是美丽的,七里山塘就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

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于是,我和爸爸在金秋十月来到这个美丽的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塘街”几个大字,再往里走沿街摆着很多特色的小店铺,吆喝客人,很是热闹。

走着走着来到了白居易纪念馆。我一边参观,爸爸一边告诉我:“唐宝历二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的水路交通,开凿了一条起虎丘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我不禁感叹:“白居易真是一位伟大的人”。

走在一块块青砖铺成的小路上,放眼望去两旁是各种纪念品的店铺,有小巧玲珑的草包,各色的糖果糕点,丝巾和旗袍~~~~~~

在热闹的街道旁是一条蜿蜒的小河,两旁的树木倒映在河中,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洒着金色的阳光,几座古老的石桥横在小河的中央,桥上的石狮子栩栩如生,几条小木船停靠在岸边。

山塘街果真是名不虚传,真是个美丽的小镇!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4

山塘街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苏州名胜虎丘山的望山桥,长约七里,所以苏州俗语说“七里山塘到虎丘”。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说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山塘街一直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苏州玄妙观

简介

玄妙观,位于苏州市中心的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吴郡图经续记》谓“唐置,为开元宫”,明卢熊《苏州府志》谓“晋时号真庆道院”,宋称天庆观,元至正元年(公元1335,一说元贞元年即1295)始名玄妙观,明代称正一丛林,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之讳,一度改“玄”为“元”或“圆”,称“圆妙观”,后历遭毁坏,历经整修,民国元年(公元1920xx年)恢复“玄妙观”旧称。正中及西厢有大小殿宇26座,连绵不绝。

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 余座,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观。现有山门、主殿(三清殿)、副 殿(弥罗宝阁)及21座配殿。 山门雄伟高耸,上悬康熙帝御笔赐额“圆妙观”。南宋淳熙 六年(1179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阔9间,进深6间,高约30米, 建筑面积1125平方米,重檐歇山,巍峨壮丽,是江南一带现存最 大的宋代木构建筑。殿中须弥座上供高17米泥塑贴金的3尊神像, 正中是元始天尊,两旁是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俗称三清。神像 高大庄严,是宋代道教塑像中的上品。三清中道德天尊又称太上 老君,传为老子李耳。其像座有老君像石刻,为唐吴道子绘像, 唐玄宗题赞,颜真卿书,由宋代刻石高手张允迪摹刻,可称“四 绝”碑,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两块老子像碑之一。 三清殿西山墙有60根大青石六面柱,每面刻有一天尊像,共 刻360天尊像,合周年数。 玄妙观前一条街名观前街,为苏州的主要商业街之一。

苏州香火最盛的地方并非佛教寺庙,而是道教的玄妙观。

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观内建于南宋的三清殿是江南最大的木构古建筑。殿内供奉的高达17米的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塑像,堪称宋代雕塑的上佳之作。玄妙观中现存有唐吴道子画老君像、玄宗赞、颜真卿书法等碑刻,弥足珍贵.

除三清殿和正山门外,玄妙观还有历代建成的副殿和二十四座配殿,从东脚门依次为:神州殿(元)、太阳宫(清)、天医药王殿(宋)、真官殿(元)、天后殿(清)、文昌殿(清)、祖师殿(元)、斗姆阁(清 )、火神殿(清)、三茅殿(宋)、机房殿(明)、关帝殿(元)、东岳殿(宋)、痘司殿(宋)等十四处,西脚门配殿依次为:雷尊殿(元)、寿星殿(宋)、水府殿(清)等七处。三清殿后为弥罗宝阁,再后面是蓑衣真人殿(宋)、肝胃殿(清)、萨祖方丈殿。各殿所供神像大都出自神话传说,如太阳神、雷神、火神、关帝、文曲星、灶神、土地、八仙、寿星、观音等,体现了苏州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信仰的色彩,曾是城乡老百姓精神寄托和休闲娱乐的去所。从康熙十三年(公元674年)玄妙观建筑群图上可以看出东至洙泗巷, 西临大成坊,北至旧学前河,南面有黄色照墙横亘正山门两侧,整个建筑群十分壮观。弹丸之地集中了宋元明清历代殿宇,真可谓是一座古典建筑的博物馆。

据道光《元妙观志》图载,清代玄妙观盛时占地5.5万平方米,共有30多座殿阁。中轴线上

自南而北依次为正山门、三清殿、弥罗宝阁,其他殿阁分布在25处自成院落的“子院”内,如众星拱月般从东、西、北三面围绕着中轴线上的主要殿阁,形成一片巍峨壮丽的建筑群。但自咸丰、同治之际遭受战火后,即渐趋衰落,未能恢复旧观,宏伟的弥罗宝阁也于民国元年(1912)8月28日失火焚毁。1956年,整修三清殿、 正山门及东、西诸殿门墙,清理广庭。同年,玄妙观三清殿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后遭受损坏,1981年再修三清殿及正山门。1982年,玄妙观三清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苏州市政府又连续拨巨款重修玄妙观正山门和三清殿,殿内佛神重塑金身,已于1999年元月开光庆典。

玄妙观多数殿宇各有山门、照墙,观内广场商贩与百戏杂陈。观内方丈殿为穹窿山上真观下院,直至民国初,该殿振法堂内高悬戒规,内容主要有不准娶家室、不准目无师长等。违反戒规者,轻则重责、重则开除(俗称“贴革条”)。方丈为一观之主。民国元年8月28日, 大厦三层、飞甍隆栋的弥罗宝阁失火焚毁,内仅金身神像就有380余尊,阊门外十房庄淘沙户曾拟出资1万元承包清除火场垃圾。方丈倪仰云因失火被提出公诉并辞职,自此方丈威信大降,戒规松弛。方丈管2房、6殿。至北伐时,方丈殿还有五六处山房,近百间屋。各房轮流执管殿事,有帐房、文书及香工10余人,厨师2人。其余12房分掌一至二、三座殿,实各为一独立道院。20xx年太阳宫住持许鹤梅曾去上海合伙开设玄妙观分院,一年后因生意不好而收歇。20xx年代至抗日战争中,祖师、灶君、八仙、寿星、水府、关帝诸殿相继圮废、改建或被日机轰炸震坍。三清殿内摆满字画摊,屋面被敌伪人员捉鸽子践踏得严重漏雨。机房殿曾开设赌场,长期出租和被典卖的有神州殿和痘司殿。民国6、32、33和35年曾先后修葺东岳、真官、雷尊和观音殿,但其余诸殿日趋破败。近解放时正山门沦为银元市场。至1949年存正山门及殿17座(即三清、方丈、 真人、肝胃、药王、东岳、火神、三茅、天后、真官、文昌、机房、三官、雷尊、观音诸殿及斗姆阁、太阳宫)。1952年有道士33人,家属83人,香工6人;有屋523.5间,内自用200间,余多出租。1956年统计,占地51.72亩,神像519尊,同年将广场周围600余户店摊居民迁出,斗姆阁改建为书画店。1957年全观收入:房地租454元,香火94元,法事29元,其他343元。1958年11月道教学习会直接掌管三清、星宿(原属观音殿,1956年将在清殿花甲星宿塑像迁入,故名)两殿及雷尊、 火神的大殿部分,余殿除留少量道士自住外,都交给房管局管理,13道房至此消失。1959年东岳殿焚毁。该殿内的五岳楼,构建工巧,四面殿宇,中峙一楼,“大跃进”中全殿拆去。1964年市政府又拨款整修,三清殿与正山门油漆一新,广场中遍植绿树草茵。“文化大革命”起,除三清殿神像幸获保存(“玉清”神像的头部被砍)外,其余神像、道经、科书被焚烧数昼夜,铜像8尊亦被毁,三清殿一度改为收租院泥塑展览会,两廊各配殿在 60~70年代陆续改作商店、仓库、菜场。

其间失去的殿宇分别为弥罗宝阁,1920xx年失火焚毁,原地改建中山堂;灶君殿,1920xx年出借给同仁救火会,1930年被会擅自拆除改建,后为劳保用品商店;太阳宫,1920xx年为吴县黄天源糕团店门市部;东岳殿,1920xx年出租给昆剧业余剧团,1959年东岳殿失火烧毁,1961年该殿山门及殿址由影剧公司使用;斗姆阁,解放前为摊贩公会使用,抗战胜利后被典卖给居民,现为民居;祖师殿,1937年苏州沦陷时毁,现为轻工门市部;八仙殿,1931年坍毁,现为菜场;三官殿,1931年借给春苑茶馆,现为茶场;水府殿,1931年造国货公司时,将北局观前菜场迁移至此,殿被拆掉;关帝殿,1937年日机轰炸被震坍,现为花木盆景公司;痘司殿,30年代被典押后成为民居。目前仍属道教使用的除正山门、三清殿外,尚有火神殿、财神殿、星宿殿、雷尊殿,其余的则后

来又被有关单位占用或拆除。

玄妙观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传说动人,旧有十八景之说,分别为元赵孟頫所书玄妙观重修山门碑、麒麟照墙、朝北玄帝铜殿、六角亭、钉钉石栏杆、一步三条桥、无字碑、海星坛、一人弄、杨芝画、运木古井、妙一统元匾额、靠天吃饭图碑,如今十八景中还保存九处。玄妙观文物中著名的还有历代碑刻,有老子像碑、永禁机匠叫歇碑等等计有八十一块。除部分收藏在文庙外,还余下不少成为碑廊,现藏在轻工门市部夹弄内,历劫不灭,弥足珍贵。

玄妙观值得一提的还有正山门八字照墙,当年为此还掀起过一场轩然大波。照墙前原有一排平屋,有七、八家商铺,1930年观前街拓宽,影响这些商铺,德记地产公司出面向玄妙观方丈颜品笙协商拆除照墙,租用两侧地基,搭屋经商,条件是订约十五年,付给押金一万元。此举一出,引起地方人士反对,形成“保古派”与“保商派”之争,后经江苏省建设厅批准,正山门两端建起了与玄妙观极不协调的三层楼房,道观古朴肃穆的风貌从此不复再现。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5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0xx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了轿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来有关官吏商量,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开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这一带成了热闹繁华的市井。苏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他离任后,百姓即把山塘街称之为白公堤,还修建了白公祠,以作纪念。

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的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所以,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清乾隆年间,著名画家徐扬创作的《盛世滋生图》长卷(也称《姑苏繁华图卷》),画了当时苏州的一村、一镇、一城、一街,其中一街画的就是山塘街,展现出“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市井景象。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也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是个水乡,河道多,桥多,而山塘街是最具苏州街巷特征的典型。它中间是山塘河,山塘街则紧傍河的北侧,通过一座座石桥与另一侧的街道连接。山塘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这里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有的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真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山塘街又是一条典型的水巷,河上装载着茉莉花、白兰花及其它货物的船只来来往往,游船画舫款款而过。这里的房屋沿河有石级,妇女们就在河边洗衣洗菜。那时有些商贩还摇着小船在河中做生意,卖米、卖柴不说,还有卖点心、小吃、油盐酱醋的。住在楼上的也不须下楼,只要用绳子把盛东西的篮子吊下去,就可以买到你需要的东西。

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一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各种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东段又以星桥一带最为热闹繁华。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这一段渐近郊外,河面比东段要开阔,河边或绿树成阴、芳草依依,或蒹葭苍苍、村舍野艇。这里有普济桥、野芳浜等胜景,还有“五人墓”、“葛贤墓”等古迹。“五人墓”安葬着明末颜佩韦等五位义士,他们为了抗议魏忠贤阉党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率众市民暴动,最后慷慨就义。再向西行,就到了有“吴中第一胜景”之称的虎丘山,峰峦塔影,山林气象更使人神往。

山塘街一向为历代文人墨客和朝野名士所钟爱,曾留下了许多吟咏之作。而清乾隆帝对山塘街则是分外青睐,他写的诗中,直接提到山塘的就有9首。1761年乾隆在太后七十大寿时,特意在北京万寿寺紫竹院旁沿玉河仿建了一条苏州街,而这条苏州街就是以山塘街为蓝本的。1792年,乾隆帝又在御苑清漪园(即后来的颐和园)万寿山北建造了一条苏州街,也还是山塘街的翻版。这两条苏州街后来在战火中被毁,1986年在颐和园又重建了苏州街,使七里山塘的风貌再次重现于京华。

山塘街历来还是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的地方,什么龙舟赛会以及各种庙会、节会、花会往往都在此间进行。山塘街还被写进不少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之中,苏州弹词《玉蜻蜓》、《三笑》、《白蛇传》就都写到它。《玉蜻蜓》中金贵升与青年女尼志贞就是在山塘的法华庵里结识的;《三笑》中唐伯虎得遇秋香,所谓“三笑留情”发生在虎丘,而秋香下山归舟,唐寅雇小船追踪至无锡卖身为奴,那“追舟”一回书的地点,也就在山塘河里。

山塘街已经经历了1100余年的风雨沧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多次整修。特别是1985年,苏州市政府在尽可能保持原来风貌的原则下,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现在我们去苏州虎丘游览,可以乘汽车前往,而若能沿着山塘街缓步而行,将可尽情领略到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殊魅力,同时也是一次现实与历史的对话,这必然是别有一番风味!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6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0xx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了轿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来有关官吏商量,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开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这一带成了热闹繁华的市井。苏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他离任后,百姓即把山塘街称之为白公堤,还修建了白公祠,以作纪念。

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的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所以,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清乾隆年间,著名画家徐扬创作的《盛世滋生图》长卷(也称《姑苏繁华图卷》),画了当时苏州的一村、一镇、一城、一街,其中一街画的就是山塘街,展现出“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市井景象。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也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是个水乡,河道多,桥多,而山塘街是最具苏州街巷特征的典型。它中间是山塘河,山塘街则紧傍河的北侧,通过一座座石桥与另一侧的街道连接。山塘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这里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有的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真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山塘街又是一条典型的水巷,河上装载着茉莉花、白兰花及其它货物的船只来来往往,游船画舫款款而过。这里的房屋沿河有石级,妇女们就在河边洗衣洗菜。那时有些商贩还摇着小船在河中做生意,卖米、卖柴不说,还有卖点心、小吃、油盐酱醋的。住在楼上的也不须下楼,只要用绳子把盛东西的篮子吊下去,就可以买到你需要的东西。

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一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各种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东段又以星桥一带最为热闹繁华。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这一段渐近郊外,河面比东段要开阔,河边或绿树成阴、芳草依依,或蒹葭苍苍、村舍野艇。这里有普济桥、野芳浜等胜景,还有“五人墓”、“葛贤墓”等古迹。“五人墓”安葬着明末颜佩韦等五位义士,他们为了抗议魏忠贤阉党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率众市民暴动,最后慷慨就义。再向西行,就到了有“吴中第一胜景”之称的虎丘山,峰峦塔影,山林气象更使人神往。

山塘街一向为历代文人墨客和朝野名士所钟爱,曾留下了许多吟咏之作。而清乾隆帝对山塘街则是分外青睐,他写的诗中,直接提到山塘的就有9首。1761年乾隆在太后七十大寿时,特意在北京万寿寺紫竹院旁沿玉河仿建了一条苏州街,而这条苏州街就是以山塘街为蓝本的。1792年,乾隆帝又在御苑清漪园(即后来的颐和园)万寿山北建造了一条苏州街,也还是山塘街的翻版。这两条苏州街后来在战火中被毁,1986年在颐和园又重建了苏州街,使七里山塘的风貌再次重现于京华。

山塘街历来还是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的地方,什么龙舟赛会以及各种庙会、节会、花会往往都在此间进行。山塘街还被写进不少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之中,苏州弹词《玉蜻蜓》、《三笑》、《白蛇传》就都写到它。《玉蜻蜓》中金贵升与青年女尼志贞就是在山塘的法华庵里结识的;《三笑》中唐伯虎得遇秋香,所谓“三笑留情”发生在虎丘,而秋香下山归舟,唐寅雇小船追踪至无锡卖身为奴,那“追舟”一回书的地点,也就在山塘河里。

山塘街已经经历了1100余年的风雨沧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多次整修。特别是1985年,苏州市政府在尽可能保持原来风貌的原则下,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现在我们去苏州虎丘游览,可以乘汽车前往,而若能沿着山塘街缓步而行,将可尽情领略到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殊魅力,同时也是一次现实与历史的对话,这必然是别有一番风味!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7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七里山塘唐宝历二年(820xx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开发的新景点。

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总算恢复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8

唐宝历二年(820xx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近年开发的新景点。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总算恢复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名称来源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历史沿革

山塘街始建于公元820xx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唐朝宝历元年(825)大诗人白居易来苏州担任刺史。他组织民工疏通山塘河并顺势拓展了河提,供车马往来驱驰。自此,兼具交通旅游双重功能的山塘街就横亘在市区和虎丘之间了。苏州人民为了感谢这位为民造福的大诗人,将山塘街称为“白公堤”。

山塘街自建成以来,便以其秀丽的水乡风光成为旅游胜地。整个街道呈河路并行的格局,建筑精致典雅、粉墙黛瓦、体量协调、疏朗有致,是苏州古城风貌精华之所在。山塘街在明清时期就是我国名胜古迹最密集、门类最多的街区。据清代《桐桥倚棹录》记载,道光年间山塘一带的山水古迹达500多处。直至今日,山塘街仍是苏州古迹最多的街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

山塘街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商贸重地。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苏州逐渐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堪称彼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中国台湾“中研院”刘石吉)。而山塘作为沟通苏州城与京杭运河的要道,也一跃成为苏州最繁盛的商贸重地,被誉为“神州第一街”。乾隆年间画家徐扬的《盛世滋生图》生动再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市面。此图重点描绘了一城、一村、一镇、一街。其中的一街就是山塘街。

随着岁月的流逝,山塘街逐渐被历史湮没,不复历史的繁盛。20xx年,苏州市政府为保护山塘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山塘繁荣景象,由市长挂帅,组织专家小组进行专题研讨,恢复了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将山塘建成一个集中展现吴文化精髓的旅游景区。

20xx年8月23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苏州市七里山塘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要求,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研究决定,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主要特色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主要景点

通贵桥

通贵桥是一座横跨山塘河的单孔拱形环洞石级桥,扁砌青砖压条石栏杆。清朝顾公燮《丹午笔记》有记载云:“山塘吴文端公一鹏与蔷提庵前郭方伯某友善,朝夕过从,明隆庆二年(1568)桥上首出现五色彩云,古又名瑞云桥。崇祯十三年(1640)曾修整,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建,光绪六年(1880)五月再修。桥跨径 7.2米,宽2.3米,长19米。

通贵桥宛如弯月,桥洞和水中倒影连成了一个规则的圆。过街楼道、沿河的石栏杆、水码头,有的挑前,有的缩进;那河滩踏步是用石条凌空架起的,石条的半截砌在驳岸里,半截露在外面,略有点参差,显得玲珑古拙;临水而筑的破旧小楼,前门是街,后门是山塘河,是典型的“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格局……你看,高与低,曲与直,虚与实,藏与露,明与暗,和谐统一,相映成趣。这里是欣赏苏州水乡风貌的佳绝处,是堪称经典的油画、水彩画取景处,一切都是原汁原味,浑然一体。

通贵桥在七里山塘的古代桥梁中并不显眼。但这座古桥究竟上了多少摄影作品?通贵桥一带的典型水巷风貌究竟上过多少影视作品?已经无法统计了。早年,资深影人张良导演的电影《梅花巾》就在通贵桥头取景。随后一发不可收拾,拍片子的接踵而来。1994年导演李少红的《红粉》还得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视觉效果奖。《红粉》把苏州介绍给了世界,同时通贵桥的魅人风姿在人们心中定格。

山塘老街

山塘老街全长360米。虽仅有七里山塘的十分之一,却是山塘的精华所在,被称之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

老街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苏州老字号采芝斋、五芳斋、乾生元等小吃店;也有吴韵茶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紫檀木雕、石雕、刺绣等特色商铺。

横跨在山塘河的通贵桥桥孔与水中的倒影,浑然一圆,曾让建筑大师贝聿铭为此击节叫好。乘一叶画舫,听一曲丝竹,真可谓“一声柔橹一销魂”。

通贵桥下塘是苏州的时尚之都,一系列风格各异的茶馆、酒吧、西餐厅等,一到晚间便热闹非凡。古老的山塘吟唱着一首和历史应和、与时代合拍的让人酒酣摇曳的歌谣!

苏州商会博物馆

所谓会馆就是外地驻苏的办事处。主要用于供同乡人聚会、祭祀,是提供帮助、暂存货物、交流商贸信息的地方。会馆的建筑一般都设有戏台、大殿、厢房等,有的还辟有花圃、园林供人游赏。从会馆的规模可以推测其经商的实力。由于山塘街东起阊门,西至虎丘,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是我国东南部最大的商贸中心。全国各地的货物都在此中转,通过松江和太仓浏家港运往世界各地,因此,各地商人纷纷在山塘街建立自己的会馆。

山塘街曾建有大小近十四处会馆。20xx年,正值苏州商会成立一百周年。由苏州市政府发起,金阊区政府、苏州档案馆、苏州市工商联三家共同承办筹建了这座商会博物馆。

泛舟山塘

千年的山塘街,千年的河水依然流淌。如果你到山塘街却不登一叶画舫,确为一大憾事。自古戏台登舟,安静的电瓶船将为你开创另一段思绪,穿过古老的桥洞,看着枕河人家的生活,粉墙黛瓦,斑驳的历史痕迹在你身边流淌,忘却了都市的喧嚣,无谓人生的烦忧。“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塔将三次让你远眺。

入夜的山塘河更值得你流连,两岸唯美的灯光,不但映射着山塘河的美景,更加映射出昔日山塘的繁华,凝神细听,那古老悠远的吴韵仿佛就在你耳边轻响,一条山塘河,一艘画舫,一杯香茗,点点的灯光,让你不知身处何年。美景醉人,柔橹销魂。

传说故事

根据民间传说,明朝刘伯温为破风水,沿山塘安放七只石狸。一些作者甚至认为“七里山塘”乃“七狸山塘”所讹,不过这种说法并无史书根据。20xx年,七里山塘重新安放七只石狸。这七只石狸从东到西依次是:美仁狸(山塘桥)、通贵狸(通贵桥)、文星狸(星桥)、彩云狸(彩云桥)、白公狸(普济桥)、海涌狸(望山桥)、分水狸(西山庙桥)。

发展建设

素有“东方水街”之誉的苏州七里山塘,已经基本完成了保护性修复工程,试验段和一期工程部分昨日对外开放。在昨日举行的山塘历史街区修复工程的情况通报会上,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宣布,七里山塘将成为第28届世遗大会上,苏州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推荐线路。

七里山塘现有国家、省、市级文物单位,市级控保建筑13处,古牌坊9处,各类会馆8所,各类文献可查的近300处。其中玉涵堂为明代大学士吴一鹏故居,占地5000多平方米,是苏州城区最大最完整的一片明代古建筑群。

自20xx年6月,苏州市政府和金阊区政府投入巨资,实施山塘历史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总规划用地136.75公顷。已实施的保护性修复试验段工程和一期工程东起山塘桥,西至新民桥,长约360米,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

这项修复工程规模巨大,完全采取了保护风貌,修旧如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修缮、移建或新建。在已经修复的2.6万平方米建筑中,修缮的玉涵堂等古宅民居大于80%%,移建的汀州会馆、古戏台等古建筑达15%。20xx年9月30日,修复一新的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正式开街。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9

山塘街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苏州名胜虎丘山的望山桥,长约七里,所以苏州俗语说“七里山塘到虎丘”。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说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山塘街一直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苏州玄妙观

简介

玄妙观,位于苏州市中心的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吴郡图经续记》谓“唐置,为开元宫”,明卢熊《苏州府志》谓“晋时号真庆道院”,宋称天庆观,元至正元年(公元1335,一说元贞元年即1295)始名玄妙观,明代称正一丛林,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之讳,一度改“玄”为“元”或“圆”,称“圆妙观”,后历遭毁坏,历经整修,民国元年(公元1920xx年)恢复“玄妙观”旧称。正中及西厢有大小殿宇26座,连绵不绝。

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 余座,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观。现有山门、主殿(三清殿)、副 殿(弥罗宝阁)及21座配殿。 山门雄伟高耸,上悬康熙帝御笔赐额“圆妙观”。南宋淳熙 六年(1179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阔9间,进深6间,高约30米, 建筑面积1125平方米,重檐歇山,巍峨壮丽,是江南一带现存最 大的宋代木构建筑。殿中须弥座上供高17米泥塑贴金的3尊神像, 正中是元始天尊,两旁是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俗称三清。神像 高大庄严,是宋代道教塑像中的上品。三清中道德天尊又称太上 老君,传为老子李耳。其像座有老君像石刻,为唐吴道子绘像, 唐玄宗题赞,颜真卿书,由宋代刻石高手张允迪摹刻,可称“四 绝”碑,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两块老子像碑之一。 三清殿西山墙有60根大青石六面柱,每面刻有一天尊像,共 刻360天尊像,合周年数。 玄妙观前一条街名观前街,为苏州的主要商业街之一。

苏州香火最盛的地方并非佛教寺庙,而是道教的玄妙观。

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观内建于南宋的三清殿是江南最大的木构古建筑。殿内供奉的高达17米的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塑像,堪称宋代雕塑的上佳之作。玄妙观中现存有唐吴道子画老君像、玄宗赞、颜真卿书法等碑刻,弥足珍贵.

除三清殿和正山门外,玄妙观还有历代建成的副殿和二十四座配殿,从东脚门依次为:神州殿(元)、太阳宫(清)、天医药王殿(宋)、真官殿(元)、天后殿(清)、文昌殿(清)、祖师殿(元)、斗姆阁(清 )、火神殿(清)、三茅殿(宋)、机房殿(明)、关帝殿(元)、东岳殿(宋)、痘司殿(宋)等十四处,西脚门配殿依次为:雷尊殿(元)、寿星殿(宋)、水府殿(清)等七处。三清殿后为弥罗宝阁,再后面是蓑衣真人殿(宋)、肝胃殿(清)、萨祖方丈殿。各殿所供神像大都出自神话传说,如太阳神、雷神、火神、关帝、文曲星、灶神、土地、八仙、寿星、观音等,体现了苏州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信仰的色彩,曾是城乡老百姓精神寄托和休闲娱乐的去所。从康熙十三年(公元674年)玄妙观建筑群图上可以看出东至洙泗巷, 西临大成坊,北至旧学前河,南面有黄色照墙横亘正山门两侧,整个建筑群十分壮观。弹丸之地集中了宋元明清历代殿宇,真可谓是一座古典建筑的博物馆。

据道光《元妙观志》图载,清代玄妙观盛时占地5.5万平方米,共有30多座殿阁。中轴线上

自南而北依次为正山门、三清殿、弥罗宝阁,其他殿阁分布在25处自成院落的“子院”内,如众星拱月般从东、西、北三面围绕着中轴线上的主要殿阁,形成一片巍峨壮丽的建筑群。但自咸丰、同治之际遭受战火后,即渐趋衰落,未能恢复旧观,宏伟的弥罗宝阁也于民国元年(1912)8月28日失火焚毁。1956年,整修三清殿、 正山门及东、西诸殿门墙,清理广庭。同年,玄妙观三清殿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后遭受损坏,1981年再修三清殿及正山门。1982年,玄妙观三清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苏州市政府又连续拨巨款重修玄妙观正山门和三清殿,殿内佛神重塑金身,已于1999年元月开光庆典。

玄妙观多数殿宇各有山门、照墙,观内广场商贩与百戏杂陈。观内方丈殿为穹窿山上真观下院,直至民国初,该殿振法堂内高悬戒规,内容主要有不准娶家室、不准目无师长等。违反戒规者,轻则重责、重则开除(俗称“贴革条”)。方丈为一观之主。民国元年8月28日, 大厦三层、飞甍隆栋的弥罗宝阁失火焚毁,内仅金身神像就有380余尊,阊门外十房庄淘沙户曾拟出资1万元承包清除火场垃圾。方丈倪仰云因失火被提出公诉并辞职,自此方丈威信大降,戒规松弛。方丈管2房、6殿。至北伐时,方丈殿还有五六处山房,近百间屋。各房轮流执管殿事,有帐房、文书及香工10余人,厨师2人。其余12房分掌一至二、三座殿,实各为一独立道院。20xx年太阳宫住持许鹤梅曾去上海合伙开设玄妙观分院,一年后因生意不好而收歇。20xx年代至抗日战争中,祖师、灶君、八仙、寿星、水府、关帝诸殿相继圮废、改建或被日机轰炸震坍。三清殿内摆满字画摊,屋面被敌伪人员捉鸽子践踏得严重漏雨。机房殿曾开设赌场,长期出租和被典卖的有神州殿和痘司殿。民国6、32、33和35年曾先后修葺东岳、真官、雷尊和观音殿,但其余诸殿日趋破败。近解放时正山门沦为银元市场。至1949年存正山门及殿17座(即三清、方丈、 真人、肝胃、药王、东岳、火神、三茅、天后、真官、文昌、机房、三官、雷尊、观音诸殿及斗姆阁、太阳宫)。1952年有道士33人,家属83人,香工6人;有屋523.5间,内自用200间,余多出租。1956年统计,占地51.72亩,神像519尊,同年将广场周围600余户店摊居民迁出,斗姆阁改建为书画店。1957年全观收入:房地租454元,香火94元,法事29元,其他343元。1958年11月道教学习会直接掌管三清、星宿(原属观音殿,1956年将在清殿花甲星宿塑像迁入,故名)两殿及雷尊、 火神的大殿部分,余殿除留少量道士自住外,都交给房管局管理,13道房至此消失。1959年东岳殿焚毁。该殿内的五岳楼,构建工巧,四面殿宇,中峙一楼,“大跃进”中全殿拆去。1964年市政府又拨款整修,三清殿与正山门油漆一新,广场中遍植绿树草茵。“文化大革命”起,除三清殿神像幸获保存(“玉清”神像的头部被砍)外,其余神像、道经、科书被焚烧数昼夜,铜像8尊亦被毁,三清殿一度改为收租院泥塑展览会,两廊各配殿在 60~70年代陆续改作商店、仓库、菜场。

其间失去的殿宇分别为弥罗宝阁,1920xx年失火焚毁,原地改建中山堂;灶君殿,1920xx年出借给同仁救火会,1930年被会擅自拆除改建,后为劳保用品商店;太阳宫,1920xx年为吴县黄天源糕团店门市部;东岳殿,1920xx年出租给昆剧业余剧团,1959年东岳殿失火烧毁,1961年该殿山门及殿址由影剧公司使用;斗姆阁,解放前为摊贩公会使用,抗战胜利后被典卖给居民,现为民居;祖师殿,1937年苏州沦陷时毁,现为轻工门市部;八仙殿,1931年坍毁,现为菜场;三官殿,1931年借给春苑茶馆,现为茶场;水府殿,1931年造国货公司时,将北局观前菜场迁移至此,殿被拆掉;关帝殿,1937年日机轰炸被震坍,现为花木盆景公司;痘司殿,30年代被典押后成为民居。目前仍属道教使用的除正山门、三清殿外,尚有火神殿、财神殿、星宿殿、雷尊殿,其余的则后来又被有关单位占用或拆除。

玄妙观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传说动人,旧有十八景之说,分别为元赵孟頫所书玄妙观重修山门碑、麒麟照墙、朝北玄帝铜殿、六角亭、钉钉石栏杆、一步三条桥、无字碑、海星坛、一人弄、杨芝画、运木古井、妙一统元匾额、靠天吃饭图碑,如今十八景中还保存九处。玄妙观文物中著名的还有历代碑刻,有老子像碑、永禁机匠叫歇碑等等计有八十一块。除部分收藏在文庙外,还余下不少成为碑廊,现藏在轻工门市部夹弄内,历劫不灭,弥足珍贵。

玄妙观值得一提的还有正山门八字照墙,当年为此还掀起过一场轩然大波。照墙前原有一排平屋,有七、八家商铺,1930年观前街拓宽,影响这些商铺,德记地产公司出面向玄妙观方丈颜品笙协商拆除照墙,租用两侧地基,搭屋经商,条件是订约十五年,付给押金一万元。此举一出,引起地方人士反对,形成“保古派”与“保商派”之争,后经江苏省建设厅批准,正山门两端建起了与玄妙观极不协调的三层楼房,道观古朴肃穆的风貌从此不复再现。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10

唐宝历二年(820xx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近年开发的新景点。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总算恢复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名称来源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历史沿革

山塘街始建于公元820xx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唐朝宝历元年(825)大诗人白居易来苏州担任刺史。他组织民工疏通山塘河并顺势拓展了河提,供车马往来驱驰。自此,兼具交通旅游双重功能的山塘街就横亘在市区和虎丘之间了。苏州人民为了感谢这位为民造福的大诗人,将山塘街称为“白公堤”。

山塘街自建成以来,便以其秀丽的水乡风光成为旅游胜地。整个街道呈河路并行的格局,建筑精致典雅、粉墙黛瓦、体量协调、疏朗有致,是苏州古城风貌精华之所在。山塘街在明清时期就是我国名胜古迹最密集、门类最多的街区。据清代《桐桥倚棹录》记载,道光年间山塘一带的山水古迹达500多处。直至今日,山塘街仍是苏州古迹最多的街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

山塘街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商贸重地。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苏州逐渐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堪称彼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中国台湾“中研院”刘石吉)。而山塘作为沟通苏州城与京杭运河的要道,也一跃成为苏州最繁盛的商贸重地,被誉为“神州第一街”。乾隆年间画家徐扬的《盛世滋生图》生动再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市面。此图重点描绘了一城、一村、一镇、一街。其中的一街就是山塘街。

随着岁月的流逝,山塘街逐渐被历史湮没,不复历史的繁盛。20xx年,苏州市政府为保护山塘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山塘繁荣景象,由市长挂帅,组织专家小组进行专题研讨,恢复了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将山塘建成一个集中展现吴文化精髓的旅游景区。

20xx年8月23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苏州市七里山塘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要求,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研究决定,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主要特色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主要景点

通贵桥

通贵桥是一座横跨山塘河的单孔拱形环洞石级桥,扁砌青砖压条石栏杆。清朝顾公燮《丹午笔记》有记载云:“山塘吴文端公一鹏与蔷提庵前郭方伯某友善,朝夕过从,明隆庆二年(1568)桥上首出现五色彩云,古又名瑞云桥。崇祯十三年(1640)曾修整,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建,光绪六年(1880)五月再修。桥跨径 7.2米,宽2.3米,长19米。

通贵桥宛如弯月,桥洞和水中倒影连成了一个规则的圆。过街楼道、沿河的石栏杆、水码头,有的挑前,有的缩进;那河滩踏步是用石条凌空架起的,石条的半截砌在驳岸里,半截露在外面,略有点参差,显得玲珑古拙;临水而筑的破旧小楼,前门是街,后门是山塘河,是典型的“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格局……你看,高与低,曲与直,虚与实,藏与露,明与暗,和谐统一,相映成趣。这里是欣赏苏州水乡风貌的佳绝处,是堪称经典的油画、水彩画取景处,一切都是原汁原味,浑然一体。

通贵桥在七里山塘的古代桥梁中并不显眼。但这座古桥究竟上了多少摄影作品?通贵桥一带的典型水巷风貌究竟上过多少影视作品?已经无法统计了。早年,资深影人张良导演的电影《梅花巾》就在通贵桥头取景。随后一发不可收拾,拍片子的接踵而来。1994年导演李少红的《红粉》还得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视觉效果奖。《红粉》把苏州介绍给了世界,同时通贵桥的魅人风姿在人们心中定格。

山塘老街

山塘老街全长360米。虽仅有七里山塘的十分之一,却是山塘的精华所在,被称之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

老街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苏州老字号采芝斋、五芳斋、乾生元等小吃店;也有吴韵茶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紫檀木雕、石雕、刺绣等特色商铺。

横跨在山塘河的通贵桥桥孔与水中的倒影,浑然一圆,曾让建筑大师贝聿铭为此击节叫好。乘一叶画舫,听一曲丝竹,真可谓“一声柔橹一销魂”。

通贵桥下塘是苏州的时尚之都,一系列风格各异的茶馆、酒吧、西餐厅等,一到晚间便热闹非凡。古老的山塘吟唱着一首和历史应和、与时代合拍的让人酒酣摇曳的歌谣!

苏州商会博物馆

所谓会馆就是外地驻苏的办事处。主要用于供同乡人聚会、祭祀,是提供帮助、暂存货物、交流商贸信息的地方。会馆的建筑一般都设有戏台、大殿、厢房等,有的还辟有花圃、园林供人游赏。从会馆的规模可以推测其经商的实力。由于山塘街东起阊门,西至虎丘,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是我国东南部最大的商贸中心。全国各地的货物都在此中转,通过松江和太仓浏家港运往世界各地,因此,各地商人纷纷在山塘街建立自己的会馆。

山塘街曾建有大小近十四处会馆。20xx年,正值苏州商会成立一百周年。由苏州市政府发起,金阊区政府、苏州档案馆、苏州市工商联三家共同承办筹建了这座商会博物馆。

泛舟山塘

千年的山塘街,千年的河水依然流淌。如果你到山塘街却不登一叶画舫,确为一大憾事。自古戏台登舟,安静的电瓶船将为你开创另一段思绪,穿过古老的桥洞,看着枕河人家的生活,粉墙黛瓦,斑驳的历史痕迹在你身边流淌,忘却了都市的喧嚣,无谓人生的烦忧。“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塔将三次让你远眺。

入夜的山塘河更值得你流连,两岸唯美的灯光,不但映射着山塘河的美景,更加映射出昔日山塘的繁华,凝神细听,那古老悠远的吴韵仿佛就在你耳边轻响,一条山塘河,一艘画舫,一杯香茗,点点的灯光,让你不知身处何年。美景醉人,柔橹销魂。

传说故事

根据民间传说,明朝刘伯温为破风水,沿山塘安放七只石狸。一些作者甚至认为“七里山塘”乃“七狸山塘”所讹,不过这种说法并无史书根据。20xx年,七里山塘重新安放七只石狸。这七只石狸从东到西依次是:美仁狸(山塘桥)、通贵狸(通贵桥)、文星狸(星桥)、彩云狸(彩云桥)、白公狸(普济桥)、海涌狸(望山桥)、分水狸(西山庙桥)。

发展建设

素有“东方水街”之誉的苏州七里山塘,已经基本完成了保护性修复工程,试验段和一期工程部分昨日对外开放。在昨日举行的山塘历史街区修复工程的情况通报会上,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宣布,七里山塘将成为第28届世遗大会上,苏州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推荐线路。

七里山塘现有国家、省、市级文物单位,市级控保建筑13处,古牌坊9处,各类会馆8所,各类文献可查的近300处。其中玉涵堂为明代大学士吴一鹏故居,占地5000多平方米,是苏州城区最大最完整的一片明代古建筑群。

自20xx年6月,苏州市政府和金阊区政府投入巨资,实施山塘历史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总规划用地136.75公顷。已实施的保护性修复试验段工程和一期工程东起山塘桥,西至新民桥,长约360米,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

这项修复工程规模巨大,完全采取了保护风貌,修旧如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修缮、移建或新建。在已经修复的2.6万平方米建筑中,修缮的玉涵堂等古宅民居大于80%%,移建的汀州会馆、古戏台等古建筑达15%。20xx年9月30日,修复一新的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正式开街。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11

山塘街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苏州名胜虎丘山的望山桥,长约七里,所以苏州俗语说“七里山塘到虎丘”。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说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山塘街一直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苏州玄妙观

简介

玄妙观,位于苏州市中心的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吴郡图经续记》谓“唐置,为开元宫”,明卢熊《苏州府志》谓“晋时号真庆道院”,宋称天庆观,元至正元年(公元1335,一说元贞元年即1295)始名玄妙观,明代称正一丛林,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之讳,一度改“玄”为“元”或“圆”,称“圆妙观”,后历遭毁坏,历经整修,民国元年(公元1920xx年)恢复“玄妙观”旧称。正中及西厢有大小殿宇26座,连绵不绝。

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 余座,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观。现有山门、主殿(三清殿)、副 殿(弥罗宝阁)及21座配殿。 山门雄伟高耸,上悬康熙帝御笔赐额“圆妙观”。南宋淳熙 六年(1179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阔9间,进深6间,高约30米, 建筑面积1125平方米,重檐歇山,巍峨壮丽,是江南一带现存最 大的宋代木构建筑。殿中须弥座上供高17米泥塑贴金的3尊神像, 正中是元始天尊,两旁是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俗称三清。神像 高大庄严,是宋代道教塑像中的上品。三清中道德天尊又称太上 老君,传为老子李耳。其像座有老君像石刻,为唐吴道子绘像, 唐玄宗题赞,颜真卿书,由宋代刻石高手张允迪摹刻,可称“四 绝”碑,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两块老子像碑之一。 三清殿西山墙有60根大青石六面柱,每面刻有一天尊像,共 刻360天尊像,合周年数。 玄妙观前一条街名观前街,为苏州的主要商业街之一。

苏州香火最盛的地方并非佛教寺庙,而是道教的玄妙观。

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观内建于南宋的三清殿是江南最大的木构古建筑。殿内供奉的高达17米的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塑像,堪称宋代雕塑的上佳之作。玄妙观中现存有唐吴道子画老君像、玄宗赞、颜真卿书法等碑刻,弥足珍贵.

除三清殿和正山门外,玄妙观还有历代建成的副殿和二十四座配殿,从东脚门依次为:神州殿(元)、太阳宫(清)、天医药王殿(宋)、真官殿(元)、天后殿(清)、文昌殿(清)、祖师殿(元)、斗姆阁(清 )、火神殿(清)、三茅殿(宋)、机房殿(明)、关帝殿(元)、东岳殿(宋)、痘司殿(宋)等十四处,西脚门配殿依次为:雷尊殿(元)、寿星殿(宋)、水府殿(清)等七处。三清殿后为弥罗宝阁,再后面是蓑衣真人殿(宋)、肝胃殿(清)、萨祖方丈殿。各殿所供神像大都出自神话传说,如太阳神、雷神、火神、关帝、文曲星、灶神、土地、八仙、寿星、观音等,体现了苏州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信仰的色彩,曾是城乡老百姓精神寄托和休闲娱乐的去所。从康熙十三年(公元674年)玄妙观建筑群图上可以看出东至洙泗巷, 西临大成坊,北至旧学前河,南面有黄色照墙横亘正山门两侧,整个建筑群十分壮观。弹丸之地集中了宋元明清历代殿宇,真可谓是一座古典建筑的博物馆。

据道光《元妙观志》图载,清代玄妙观盛时占地5.5万平方米,共有30多座殿阁。中轴线上

自南而北依次为正山门、三清殿、弥罗宝阁,其他殿阁分布在25处自成院落的“子院”内,如众星拱月般从东、西、北三面围绕着中轴线上的主要殿阁,形成一片巍峨壮丽的建筑群。但自咸丰、同治之际遭受战火后,即渐趋衰落,未能恢复旧观,宏伟的弥罗宝阁也于民国元年(1912)8月28日失火焚毁。1956年,整修三清殿、 正山门及东、西诸殿门墙,清理广庭。同年,玄妙观三清殿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后遭受损坏,1981年再修三清殿及正山门。1982年,玄妙观三清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苏州市政府又连续拨巨款重修玄妙观正山门和三清殿,殿内佛神重塑金身,已于1999年元月开光庆典。

玄妙观多数殿宇各有山门、照墙,观内广场商贩与百戏杂陈。观内方丈殿为穹窿山上真观下院,直至民国初,该殿振法堂内高悬戒规,内容主要有不准娶家室、不准目无师长等。违反戒规者,轻则重责、重则开除(俗称“贴革条”)。方丈为一观之主。民国元年8月28日, 大厦三层、飞甍隆栋的弥罗宝阁失火焚毁,内仅金身神像就有380余尊,阊门外十房庄淘沙户曾拟出资1万元承包清除火场垃圾。方丈倪仰云因失火被提出公诉并辞职,自此方丈威信大降,戒规松弛。方丈管2房、6殿。至北伐时,方丈殿还有五六处山房,近百间屋。各房轮流执管殿事,有帐房、文书及香工10余人,厨师2人。其余12房分掌一至二、三座殿,实各为一独立道院。20xx年太阳宫住持许鹤梅曾去上海合伙开设玄妙观分院,一年后因生意不好而收歇。20xx年代至抗日战争中,祖师、灶君、八仙、寿星、水府、关帝诸殿相继圮废、改建或被日机轰炸震坍。三清殿内摆满字画摊,屋面被敌伪人员捉鸽子践踏得严重漏雨。机房殿曾开设赌场,长期出租和被典卖的有神州殿和痘司殿。民国6、32、33和35年曾先后修葺东岳、真官、雷尊和观音殿,但其余诸殿日趋破败。近解放时正山门沦为银元市场。至1949年存正山门及殿17座(即三清、方丈、 真人、肝胃、药王、东岳、火神、三茅、天后、真官、文昌、机房、三官、雷尊、观音诸殿及斗姆阁、太阳宫)。1952年有道士33人,家属83人,香工6人;有屋523.5间,内自用200间,余多出租。1956年统计,占地51.72亩,神像519尊,同年将广场周围600余户店摊居民迁出,斗姆阁改建为书画店。1957年全观收入:房地租454元,香火94元,法事29元,其他343元。1958年11月道教学习会直接掌管三清、星宿(原属观音殿,1956年将在清殿花甲星宿塑像迁入,故名)两殿及雷尊、 火神的大殿部分,余殿除留少量道士自住外,都交给房管局管理,13道房至此消失。1959年东岳殿焚毁。该殿内的五岳楼,构建工巧,四面殿宇,中峙一楼,“大跃进”中全殿拆去。1964年市政府又拨款整修,三清殿与正山门油漆一新,广场中遍植绿树草茵。“文化大革命”起,除三清殿神像幸获保存(“玉清”神像的头部被砍)外,其余神像、道经、科书被焚烧数昼夜,铜像8尊亦被毁,三清殿一度改为收租院泥塑展览会,两廊各配殿在 60~70年代陆续改作商店、仓库、菜场。

其间失去的殿宇分别为弥罗宝阁,1920xx年失火焚毁,原地改建中山堂;灶君殿,1920xx年出借给同仁救火会,1930年被会擅自拆除改建,后为劳保用品商店;太阳宫,1920xx年为吴县黄天源糕团店门市部;东岳殿,1920xx年出租给昆剧业余剧团,1959年东岳殿失火烧毁,1961年该殿山门及殿址由影剧公司使用;斗姆阁,解放前为摊贩公会使用,抗战胜利后被典卖给居民,现为民居;祖师殿,1937年苏州沦陷时毁,现为轻工门市部;八仙殿,1931年坍毁,现为菜场;三官殿,1931年借给春苑茶馆,现为茶场;水府殿,1931年造国货公司时,将北局观前菜场迁移至此,殿被拆掉;关帝殿,1937年日机轰炸被震坍,现为花木盆景公司;痘司殿,30年代被典押后成为民居。目前仍属道教使用的除正山门、三清殿外,尚有火神殿、财神殿、星宿殿、雷尊殿,其余的则后

来又被有关单位占用或拆除。

玄妙观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传说动人,旧有十八景之说,分别为元赵孟頫所书玄妙观重修山门碑、麒麟照墙、朝北玄帝铜殿、六角亭、钉钉石栏杆、一步三条桥、无字碑、海星坛、一人弄、杨芝画、运木古井、妙一统元匾额、靠天吃饭图碑,如今十八景中还保存九处。玄妙观文物中著名的还有历代碑刻,有老子像碑、永禁机匠叫歇碑等等计有八十一块。除部分收藏在文庙外,还余下不少成为碑廊,现藏在轻工门市部夹弄内,历劫不灭,弥足珍贵。

玄妙观值得一提的还有正山门八字照墙,当年为此还掀起过一场轩然大波。照墙前原有一排平屋,有七、八家商铺,1930年观前街拓宽,影响这些商铺,德记地产公司出面向玄妙观方丈颜品笙协商拆除照墙,租用两侧地基,搭屋经商,条件是订约十五年,付给押金一万元。此举一出,引起地方人士反对,形成“保古派”与“保商派”之争,后经江苏省建设厅批准,正山门两端建起了与玄妙观极不协调的三层楼房,道观古朴肃穆的风貌从此不复再现。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12

苏州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说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古城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错,街衢纵横,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地位仅次于观前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一是因其历史有1100多年;二是格局最具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以半塘桥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以市井胜。从起点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商铺鳞次栉比; 北段以风景胜,从半塘桥至虎丘山门,水面渐宽,河边村舍简屋,绿树成阴,颇有野趣。

目前的山塘老街从渡僧桥到广济桥段共360米长,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堪称“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有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 街区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苏州老字号采芝斋、黄天源、五芳斋、绿杨馄饨店,也有艺术家的工作室,还有刺绣、紫檀木雕、石雕、玉雕、蓝印花布等传统工艺品前店后坊式的店铺,尽展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殊魅力。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13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七里山塘唐宝历二年(820xx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开发的新景点。

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总算恢复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14

唐宝历二年(820xx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近年开发的新景点。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总算恢复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名称来源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历史沿革

山塘街始建于公元820xx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唐朝宝历元年(825)大诗人白居易来苏州担任刺史。他组织民工疏通山塘河并顺势拓展了河提,供车马往来驱驰。自此,兼具交通旅游双重功能的山塘街就横亘在市区和虎丘之间了。苏州人民为了感谢这位为民造福的大诗人,将山塘街称为“白公堤”。

山塘街自建成以来,便以其秀丽的水乡风光成为旅游胜地。整个街道呈河路并行的格局,建筑精致典雅、粉墙黛瓦、体量协调、疏朗有致,是苏州古城风貌精华之所在。山塘街在明清时期就是我国名胜古迹最密集、门类最多的街区。据清代《桐桥倚棹录》记载,道光年间山塘一带的山水古迹达500多处。直至今日,山塘街仍是苏州古迹最多的街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

山塘街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商贸重地。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苏州逐渐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堪称彼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中国台湾“中研院”刘石吉)。而山塘作为沟通苏州城与京杭运河的要道,也一跃成为苏州最繁盛的商贸重地,被誉为“神州第一街”。乾隆年间画家徐扬的《盛世滋生图》生动再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市面。此图重点描绘了一城、一村、一镇、一街。其中的一街就是山塘街。

随着岁月的流逝,山塘街逐渐被历史湮没,不复历史的繁盛。X年,苏州市政府为保护山塘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山塘繁荣景象,由市长挂帅,组织专家小组进行专题研讨,恢复了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将山塘建成一个集中展现吴文化精髓的旅游景区。

X年8月23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苏州市七里山塘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要求,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研究决定,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主要特色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主要景点

通贵桥

通贵桥是一座横跨山塘河的单孔拱形环洞石级桥,扁砌青砖压条石栏杆。清朝顾公燮《丹午笔记》有记载云:“山塘吴文端公一鹏与蔷提庵前郭方伯某友善,朝夕过从,明隆庆二年(1568)桥上首出现五色彩云,古又名瑞云桥。崇祯十三年(1640)曾修整,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建,光绪六年(1880)五月再修。桥跨径 7.2米,宽2.3米,长19米。

通贵桥宛如弯月,桥洞和水中倒影连成了一个规则的圆。过街楼道、沿河的石栏杆、水码头,有的挑前,有的缩进;那河滩踏步是用石条凌空架起的,石条的半截砌在驳岸里,半截露在外面,略有点参差,显得玲珑古拙;临水而筑的破旧小楼,前门是街,后门是山塘河,是典型的“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格局……你看,高与低,曲与直,虚与实,藏与露,明与暗,和谐统一,相映成趣。这里是欣赏苏州水乡风貌的佳绝处,是堪称经典的油画、水彩画取景处,一切都是原汁原味,浑然一体。

通贵桥在七里山塘的古代桥梁中并不显眼。但这座古桥究竟上了多少摄影作品?通贵桥一带的典型水巷风貌究竟上过多少影视作品?已经无法统计了。早年,资深影人张良导演的电影《梅花巾》就在通贵桥头取景。随后一发不可收拾,拍片子的接踵而来。1994年导演李少红的《红粉》还得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视觉效果奖。《红粉》把苏州介绍给了世界,同时通贵桥的魅人风姿在人们心中定格。

山塘老街

山塘老街全长360米。虽仅有七里山塘的十分之一,却是山塘的精华所在,被称之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

老街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苏州老字号采芝斋、五芳斋、乾生元等小吃店;也有吴韵茶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紫檀木雕、石雕、刺绣等特色商铺。

横跨在山塘河的通贵桥桥孔与水中的倒影,浑然一圆,曾让建筑大师贝聿铭为此击节叫好。乘一叶画舫,听一曲丝竹,真可谓“一声柔橹一销魂”。

通贵桥下塘是苏州的时尚之都,一系列风格各异的茶馆、酒吧、西餐厅等,一到晚间便热闹非凡。古老的山塘吟唱着一首和历史应和、与时代合拍的让人酒酣摇曳的歌谣!

苏州商会博物馆

所谓会馆就是外地驻苏的办事处。主要用于供同乡人聚会、祭祀,是提供帮助、暂存货物、交流商贸信息的地方。会馆的建筑一般都设有戏台、大殿、厢房等,有的还辟有花圃、园林供人游赏。从会馆的规模可以推测其经商的实力。由于山塘街东起阊门,西至虎丘,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是我国东南部最大的商贸中心。全国各地的货物都在此中转,通过松江和太仓浏家港运往世界各地,因此,各地商人纷纷在山塘街建立自己的会馆。

山塘街曾建有大小近十四处会馆。X年,正值苏州商会成立一百周年。由苏州市政府发起,金阊区政府、苏州档案馆、苏州市工商联三家共同承办筹建了这座商会博物馆。

泛舟山塘

千年的山塘街,千年的河水依然流淌。如果你到山塘街却不登一叶画舫,确为一大憾事。自古戏台登舟,安静的电瓶船将为你开创另一段思绪,穿过古老的桥洞,看着枕河人家的生活,粉墙黛瓦,斑驳的历史痕迹在你身边流淌,忘却了都市的喧嚣,无谓人生的烦忧。“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塔将三次让你远眺。

入夜的山塘河更值得你流连,两岸唯美的灯光,不但映射着山塘河的美景,更加映射出昔日山塘的繁华,凝神细听,那古老悠远的吴韵仿佛就在你耳边轻响,一条山塘河,一艘画舫,一杯香茗,点点的灯光,让你不知身处何年。美景醉人,柔橹销魂。

传说故事

根据民间传说,明朝刘伯温为破风水,沿山塘安放七只石狸。一些作者甚至认为“七里山塘”乃“七狸山塘”所讹,不过这种说法并无史书根据。X年,七里山塘重新安放七只石狸。这七只石狸从东到西依次是:美仁狸(山塘桥)、通贵狸(通贵桥)、文星狸(星桥)、彩云狸(彩云桥)、白公狸(普济桥)、海涌狸(望山桥)、分水狸(西山庙桥)。

发展建设

素有“东方水街”之誉的苏州七里山塘,已经基本完成了保护性修复工程,试验段和一期工程部分昨日对外开放。在昨日举行的山塘历史街区修复工程的情况通报会上,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宣布,七里山塘将成为第28届世遗大会上,苏州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推荐线路。

七里山塘现有国家、省、市级文物单位,市级控保建筑13处,古牌坊9处,各类会馆8所,各类文献可查的近300处。其中玉涵堂为明代大学士吴一鹏故居,占地5000多平方米,是苏州城区最大最完整的一片明代古建筑群。

自X年6月,苏州市政府和金阊区政府投入巨资,实施山塘历史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总规划用地136.75公顷。已实施的保护性修复试验段工程和一期工程东起山塘桥,西至新民桥,长约360米,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

这项修复工程规模巨大,完全采取了保护风貌,修旧如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修缮、移建或新建。在已经修复的2.6万平方米建筑中,修缮的玉涵堂等古宅民居大于80%%,移建的汀州会馆、古戏台等古建筑达15%。X年9月30日,修复一新的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正式开街。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15

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这里的山塘就是七里山塘古街,既有江南水乡的柔美,也有传统古镇的质朴。漫步在七里山塘街,大红灯笼高高挂,小桥流水人家,感觉穿越到了古代的小集镇。

到了山塘街游览,西洋镜可绝对不能错过。西洋镜是一种民间游戏器具,匣子里装着画片儿,匣子上装有放大镜,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放大的画片儿,因为最初画片多是西洋画,所以称西洋镜。几个人一溜烟地坐在看筒前,当匣子里的灯光倏地打开,伴着一旁放映人的念念有词,眼前俨然是另一副风光-----有水浒里的梁山好汉,有精忠报国的岳武穆,有遗臭万年的陈世美......那诙谐幽默的语音语调更是会让你忍俊不禁,看了一遍还想再来一遍哦!

走累了,在寒冷的冬天,手捧热气腾腾的海棠糕,轻轻咬上一口,让那香甜的味道溢满口腔,应该是最美的享受吧!海棠糕可是苏州有名的小吃呢!

江南风景无限好,七里山塘难忘怀!如果你也想感受江南的历史文化,那就来苏州七里塘看看吧!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16

山塘街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苏州名胜虎丘山的望山桥,长约七里,所以苏州俗语说“七里山塘到虎丘”。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说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山塘街一直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苏州玄妙观

简介

玄妙观,位于苏州市中心的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吴郡图经续记》谓“唐置,为开元宫”,明卢熊《苏州府志》谓“晋时号真庆道院”,宋称天庆观,元至正元年(公元1335,一说元贞元年即1295)始名玄妙观,明代称正一丛林,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之讳,一度改“玄”为“元”或“圆”,称“圆妙观”,后历遭毁坏,历经整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恢复“玄妙观”旧称。正中及西厢有大小殿宇26座,连绵不绝。

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 余座,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观。现有山门、主殿(三清殿)、副 殿(弥罗宝阁)及21座配殿。山门雄伟高耸,上悬康熙帝御笔赐额“圆妙观”。南宋淳熙 六年(1179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阔9间,进深6间,高约30米,建筑面积1125平方米,重檐歇山,巍峨壮丽,是江南一带现存最 大的宋代木构建筑。殿中须弥座上供高17米泥塑贴金的3尊神像,正中是元始天尊,两旁是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俗称三清。神像 高大庄严,是宋代道教塑像中的上品。三清中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传为老子李耳。其像座有老君像石刻,为唐吴道子绘像, 唐玄宗题赞,颜真卿书,由宋代刻石高手张允迪摹刻,可称“四 绝”碑,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两块老子像碑之一。三清殿西山墙有60根大青石六面柱,每面刻有一天尊像,共 刻360天尊像,合周年数。 玄妙观前一条街名观前街,为苏州的主要商业街之一。

苏州香火最盛的地方并非佛教寺庙,而是道教的玄妙观。

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观内建于南宋的三清殿是江南最大的木构古建筑。殿内供奉的高达17米的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塑像,堪称宋代雕塑的上佳之作。玄妙观中现存有唐吴道子画老君像、玄宗赞、颜真卿书法等碑刻,弥足珍贵.

除三清殿和正山门外,玄妙观还有历代建成的副殿和二十四座配殿,从东脚门依次为:神州殿(元)、太阳宫(清)、天医药王殿(宋)、真官殿(元)、天后殿(清)、文昌殿(清)、祖师殿(元)、斗姆阁(清)、火神殿(清)、三茅殿(宋)、机房殿(明)、关帝殿(元)、东岳殿(宋)、痘司殿(宋)等十四处,西脚门配殿依次为:雷尊殿(元)、寿星殿(宋)、水府殿(清)等七处。三清殿后为弥罗宝阁,再后面是蓑衣真人殿(宋)、肝胃殿(清)、萨祖方丈殿。各殿所供神像大都出自神话传说,如太阳神、雷神、火神、关帝、文曲星、灶神、土地、八仙、寿星、观音等,体现了苏州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信仰的色彩,曾是城乡老百姓精神寄托和休闲娱乐的去所。从康熙十三年(公元674年)玄妙观建筑群图上可以看出东至洙泗巷,西临大成坊,北至旧学前河,南面有黄色照墙横亘正山门两侧,整个建筑群十分壮观。弹丸之地集中了宋元明清历代殿宇,真可谓是一座古典建筑的博物馆。

据道光《元妙观志》图载,清代玄妙观盛时占地5.5万平方米,共有30多座殿阁。中轴线上

自南而北依次为正山门、三清殿、弥罗宝阁,其他殿阁分布在25处自成院落的“子院”内,如众星拱月般从东、西、北三面围绕着中轴线上的主要殿阁,形成一片巍峨壮丽的建筑群。但自咸丰、同治之际遭受战火后,即渐趋衰落,未能恢复旧观,宏伟的弥罗宝阁也于民国元年(1912)8月28日失火焚毁。1956年,整修三清殿、正山门及东、西诸殿门墙,清理广庭。同年,玄妙观三清殿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后遭受损坏,1981年再修三清殿及正山门。1982年,玄妙观三清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苏州市政府又连续拨巨款重修玄妙观正山门和三清殿,殿内佛神重塑金身,已于1999年元月开光庆典。

玄妙观多数殿宇各有山门、照墙,观内广场商贩与百戏杂陈。观内方丈殿为穹窿山上真观下院,直至民国初,该殿振法堂内高悬戒规,内容主要有不准娶家室、不准目无师长等。违反戒规者,轻则重责、重则开除(俗称“贴革条”)。方丈为一观之主。民国元年8月28日,大厦三层、飞甍隆栋的弥罗宝阁失火焚毁,内仅金身神像就有380余尊,阊门外十房庄淘沙户曾拟出资1万元承包清除火场垃圾。方丈倪仰云因失火被提出公诉并辞职,自此方丈威信大降,戒规松弛。方丈管2房、6殿。至北伐时,方丈殿还有五六处山房,近百间屋。各房轮流执管殿事,有帐房、文书及香工10余人,厨师2人。其余12房分掌一至二、三座殿,实各为一独立道院。22年太阳宫住持许鹤梅曾去上海合伙开设玄妙观分院,一年后因生意不好而收歇。20年代至抗日战争中,祖师、灶君、八仙、寿星、水府、关帝诸殿相继圮废、改建或被日机轰炸震坍。三清殿内摆满字画摊,屋面被敌伪人员捉鸽子践踏得严重漏雨。机房殿曾开设赌场,长期出租和被典卖的有神州殿和痘司殿。民国6、32、33和35年曾先后修葺东岳、真官、雷尊和观音殿,但其余诸殿日趋破败。近解放时正山门沦为银元市场。至1949年存正山门及殿17座(即三清、方丈、真人、肝胃、药王、东岳、火神、三茅、天后、真官、文昌、机房、三官、雷尊、观音诸殿及斗姆阁、太阳宫)。1952年有道士33人,家属83人,香工6人;有屋523.5间,内自用200间,余多出租。1956年统计,占地51.72亩,神像519尊,同年将广场周围600余户店摊居民迁出,斗姆阁改建为书画店。1957年全观收入:房地租454元,香火94元,法事29元,其他343元。1958年11月道教学习会直接掌管三清、星宿(原属观音殿,1956年将在清殿花甲星宿塑像迁入,故名)两殿及雷尊、火神的大殿部分,余殿除留少量道士自住外,都交给房管局管理,13道房至此消失。1959年东岳殿焚毁。该殿内的五岳楼,构建工巧,四面殿宇,中峙一楼,“大跃进”中全殿拆去。1964年市政府又拨款整修,三清殿与正山门油漆一新,广场中遍植绿树草茵。“文化大ge命”起,除三清殿神像幸获保存(“玉清”神像的头部被砍)外,其余神像、道经、科书被焚烧数昼夜,铜像8尊亦被毁,三清殿一度改为收租院泥塑展览会,两廊各配殿在60~70年代陆续改作商店、仓库、菜场。

其间失去的殿宇分别为弥罗宝阁,1912年失火焚毁,原地改建中山堂;灶君殿,1917年出借给同仁救火会,1930年被会擅自拆除改建,后为劳保用品商店;太阳宫,1914年为吴县黄天源糕团店门市部;东岳殿,1922年出租给昆剧业余剧团,1959年东岳殿失火烧毁,1961年该殿山门及殿址由影剧公司使用;斗姆阁,解放前为摊贩公会使用,抗战胜利后被典卖给居民,现为民居;祖师殿,1937年苏州沦陷时毁,现为轻工门市部;八仙殿,1931年坍毁,现为菜场;三官殿,1931年借给春苑茶馆,现为茶场;水府殿,1931年造国货公司时,将北局观前菜场迁移至此,殿被拆掉;关帝殿,1937年日机轰炸被震坍,现为花木盆景公司;痘司殿,30年代被典押后成为民居。目前仍属道教使用的除正山门、三清殿外,尚有火神殿、财神殿、星宿殿、雷尊殿,其余的则后

来又被有关单位占用或拆除。

玄妙观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传说动人,旧有十八景之说,分别为元赵孟頫所书玄妙观重修山门碑、麒麟照墙、朝北玄帝铜殿、六角亭、钉钉石栏杆、一步三条桥、无字碑、海星坛、一人弄、杨芝画、运木古井、妙一统元匾额、靠天吃饭图碑,如今十八景中还保存九处。玄妙观文物中著名的还有历代碑刻,有老子像碑、永禁机匠叫歇碑等等计有八十一块。除部分收藏在文庙外,还余下不少成为碑廊,现藏在轻工门市部夹弄内,历劫不灭,弥足珍贵。

玄妙观值得一提的还有正山门八字照墙,当年为此还掀起过一场轩然大波。照墙前原有一排平屋,有七、八家商铺,1930年观前街拓宽,影响这些商铺,德记地产公司出面向玄妙观方丈颜品笙协商拆除照墙,租用两侧地基,搭屋经商,条件是订约十五年,付给押金一万元。此举一出,引起地方人士反对,形成“保古派”与“保商派”之争,后经江苏省建设厅批准,正山门两端建起了与玄妙观极不协调的三层楼房,道观古朴肃穆的风貌从此不复再现。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17

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这里的山塘就是七里山塘古街,既有江南水乡的柔美,也有传统古镇的质朴。漫步在七里山塘街,大红灯笼高高挂,小桥流水人家,感觉穿越到了古代的小集镇。

到了山塘街游览,西洋镜可绝对不能错过。西洋镜是一种民间游戏器具,匣子里装着画片儿,匣子上装有放大镜,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放大的画片儿,因为最初画片多是西洋画,所以称西洋镜。几个人一溜烟地坐在看筒前,当匣子里的灯光倏地打开,伴着一旁放映人的念念有词,眼前俨然是另一副风光-----有水浒里的梁山好汉,有精忠报国的岳武穆,有遗臭万年的陈世美......那诙谐幽默的语音语调更是会让你忍俊不禁,看了一遍还想再来一遍哦!

走累了,在寒冷的冬天,手捧热气腾腾的海棠糕,轻轻咬上一口,让那香甜的味道溢满口腔,应该是最美的享受吧!海棠糕可是苏州有名的小吃呢!

江南风景无限好,七里山塘难忘怀!如果你也想感受江南的历史文化,那就来苏州七里塘看看吧!

山塘街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商贸重地。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苏州逐渐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中国台湾“中研院”刘石吉)。而山塘作为沟通苏州城与京杭运河的要道,也一跃成为苏州比较繁盛的商贸重地。乾隆年间画家徐扬的《盛世滋生图》生动再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市面。此图重点描绘了一城、一村、一镇、一街。其中的一街就是山塘街。随着岁月的流逝,山塘街逐渐被历史湮没,不复历史的繁盛。20_年,苏州市政府为保护山塘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山塘繁荣景象,由市长挂帅,组织专家小组进行专题研讨,恢复了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将山塘建成一个集中展现吴文化精髓的旅游景区。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18

小镇是美丽的,七里山塘就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

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于是,我和爸爸在金秋十月来到这个美丽的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塘街”几个大字,再往里走沿街摆着很多特色的小店铺,吆喝客人,很是热闹。

走着走着来到了白居易纪念馆。我一边参观,爸爸一边告诉我:“唐宝历二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的水路交通,开凿了一条起虎丘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我不禁感叹:“白居易真是一位伟大的人”。

走在一块块青砖铺成的小路上,放眼望去两旁是各种纪念品的店铺,有小巧玲珑的草包,各色的糖果糕点,丝巾和旗袍~~~~~~

在热闹的街道旁是一条蜿蜒的小河,两旁的树木倒映在河中,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洒着金色的阳光,几座古老的石桥横在小河的中央,桥上的石狮子栩栩如生,几条小木船停靠在岸边。

山塘街果真是名不虚传,真是个美丽的小镇!,是开发的新景点。

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总算恢复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介绍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 篇19

苏州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说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古城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错,街衢纵横,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地位仅次于观前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一是因其历史有1100多年;二是格局最具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以半塘桥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以市井胜。从起点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商铺鳞次栉比; 北段以风景胜,从半塘桥至虎丘山门,水面渐宽,河边村舍简屋,绿树成阴,颇有野趣。

目前的山塘老街从渡僧桥到广济桥段共360米长,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堪称“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有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 街区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苏州老字号采芝斋、黄天源、五芳斋、绿杨馄饨店,也有艺术家的工作室,还有刺绣、紫檀木雕、石雕、玉雕、蓝印花布等传统工艺品前店后坊式的店铺,尽展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