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动员会议讲话(合集三篇)》
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动员会议讲话 篇1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安排部署我局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
大家知道,我局去年中层干部轮岗后,特别是将城管站干部职工调整充实到各股室以后,全局上下的工作积极性呈现出奋发向上的良好势头。随着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工作的需要,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根据我局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经上级批准,我局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正式启动。为了把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竞争上岗工作上来,搞好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我代表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是党的xx大提出的重要任务。同时,随着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发展,客观上也需要一大批具有奉献精神、开拓意识、年轻有为的干部来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推进国土事业的健康发展。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不仅是贯彻落实上级要求,更是我局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
其次,开展竞争上岗是认真落实广大干部职工对干部选拔任用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具体体现。《党政领导干部任用工作条例》把民主推荐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环节。这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充分体现了干部任用中的民主作为基本趋向,是贯彻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的基本要求。我们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要坚持“职位、方案、程序、结果”四公开,让干部职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取信于民,让大家也实实在在地看到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的成效,增强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推行竞争上岗,有利于激活用人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使中层干部队伍更具朝气和活力,也将激励年轻干部的快速成长。这次竞争上岗也是希望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干部职工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中层领导岗位上来,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出更好的氛围和搭建更宽广的平台,为建设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奠定基础。
二、严格履行程序,确保竞争上岗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
为认真做好这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局党组在广泛征求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后,起草制定了《竞争上岗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对竞争上岗的各个环节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明确了参加竞争中层干部的任职条件和任职资格。《方案》即符合干部竞争上岗的有关文件精神,又紧密结合我局的具体实际。竞争上岗的整个工作程序在《实施方案》中已经非常明确,我在这里不重复讲了。
在整个竞争上岗的工作中,我们必须严格按程序办事,认真组织和开展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操作实行竞争上岗工作。同时,为确保整个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县纪检监察部门将全程监督竞争上岗工作全过程。
三、明确要求,严肃纪律,确保竞争上岗工作顺利完成
这次竞争上岗工作,关系全局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希望大家会后认真领会《竞争上岗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为了保证竞争上岗积极稳妥地进行和顺利完成,这里我提出以下几点要求和希望。
(一)积极参与,勇于竞争。这次公开竞争上岗为大家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也是局党组对大家政治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验和锻炼,大家要转变观念,勇敢挑战。一名同志敢于竞聘,有参与竞争的意识和勇气,说明他是有勇气、有能力、有胆识的表现;要充分认识到敢于竞争,是一个干部必备的素质;参与竞争是一个干部提高素质、展示能力、彰显优势、推介自我、完善自我的极好机遇;正确看待竞争结果是一个干部成熟的表现。不论在参与竞岗中是否被组织和群众选中,对促进干部本人的健康成长都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希望大家端正思想态度,符合条件的要踊跃报名,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挑选。
(二)选好岗位、充分准备。每一位竞选者要正确看待自己,包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既要看到自己在以往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自身在政治理论、专业水平和管理工作上的不足与差距。要从作风、能力、工作实绩、群众公认程度等方面,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选准选好竞聘岗位,认真准备考试。但是,不能因此而影响了现岗位工作,要知道,坚守岗位、干好本职工作,也是最好的竞岗准备和最有力的优势。
(三)服从挑选,按受考验。要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既有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组织的关怀培养和群众的信任支持。不能认为某一个职位非我莫属,更不能一旦得不到提拔重用,满足不了个人愿望,就埋怨组织、怨天尤人,甚至到处散布不满言论,造成不良影响。中层干部、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参加竞选的同志在竞争上岗工作中要讲党性,讲大局,讲组织原则,讲组织纪律,信任组织,服从组织,正确对待自己,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经受住组织的长期考验,我也相信全体干部职工有这个觉悟和水平。
(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民主测评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环节,希望大家从国土事业出发,对国土局发展负责,顾大局、讲团结、讲党性、出于公心,按照干部“四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干部,把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奋发有为、肯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选拔到最能充分施展其才华的岗位上去。
同志们,这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是局党组从国土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经认真研究,慎重考虑而做好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全体干部职工十分关心的一件大事。大家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局党组的决策和部署上来,通过这次竞争上岗,使我局中层干部队伍得到优化、充实和加强,真正起到增强团结、树立正气、凝聚力量、加快发展的作用。也希望大家以这次竞岗为契机,更加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做出新贡献。
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动员会议讲话 篇2
同志们:
新学年伊始,我们在这里召开学校全体中层干部大会。陈副书记传达了xx省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这次全会就我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作了全面部署,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今天会后,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要进一步组织学习省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务求学深学透。学校还要结合办学实际,研究我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推动我校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
刚才,建保校长对学校重点工作作了部署,并就落实这些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讲得很好,我完全赞同。各部门各单位会后要认真组织传达学习,并研究提出具体措施贯彻落实好学校工作部署。尤其是建保校长刚才谈到的大学六大评价体系非常重要,要制定实施相应的工作推进方案和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希望我们各位院长、处长切实负起责任,主持抓好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
上学期末,我在校党委1届6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代表校党委正式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教师的社会影响力,简称为提升“两个力”,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可以说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一次创新和提升,对学校下一阶段推进各项工作具有指向性、引领性的重要意义。今天到会的大部分同志,也就是各位副处级干部,没有参加校党委1届6次全体(扩大)会议,对这个新理念也许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借此机会,我围绕提升“两个力”,跟大家交流一下看法。
一、为什么要把提升“两个力”摆到引领办学全局的高度?
校党委提出提升“两个力”,不是简单地提口号,而是作为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今后,学校在谋划发展、制订计划、布置任务、推动工作时,要把是否有利于提升“两个力”作为基本准则;在配置资源、安排项目、划拨经费、建设队伍、提供机会时,要把是否有利于提升“两个力”作为关键依据;在评价工作、考核绩效、晋升职务、发放薪酬、评优推先、奖优罚劣时,要把是否有利于提升“两个力”作为评判标准。凡是有利于“两个力”提升、能够促进“两个力”提升的事,我们就大力支持、大胆去做;凡是不利于“两个力”提升、阻碍“两个力”提升的事,我们就要全力克服、坚决摒弃。之所以摆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适应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选择;二是建设百强高校目标落到实处的迫切要求。
(一)适应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选择
刚才,建保校长把我们学校的情况与全国高校的情况以及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做了对比,并就我们面临的发展形势特别是面临的挑战作了非常深刻到位的分析。这些挑战,归根结底就是我们面临着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压力。竞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资源的竞争,正如建保校长指出的那样,国家今后配置资源将以绩效为导向、以评价为依据,实际上这是发达国家早已通行的做法,也是势在必行的,今后高校要争抢资源,拼的是什么?是水平,是质量,是贡献,包括人才培养的贡献、科技创新的贡献、社会服务的贡献等;第二个是生源的竞争,国内生源逐年萎缩,“僧多粥少”现象日益严重,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将不断扩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选择学校的权力,今后高校要争抢生源,拼的是什么?是特色,是声誉,是品牌学科品牌专业,是名师名家,是学术名气,是社会影响。而所有要拼的这些要素,承载的主体是我们的教师,是我们的学生,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因此,大学的竞争,说到底是学生的竞争,是教师的竞争。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社会竞争力,教师的社会影响力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两者相加就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决定学校今后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的要害所在。在座的都是学校领导干部,必须明白这个道理。
(二)建设百强高校目标落到实处的迫切要求
去年党委会提出,未来5年内,要把学校真正建成全国百强高校。所谓全国百强高校是指在各项重要办学指标上,学校在全国高校中都应当进入一百名以内。我们要以此为参照系,作为未来5年学校赶超的努力方向。特别是目前我们的两个核心指标,一个是教师的社会影响力,一个是学生的社会竞争力,都还排在一百名之外,必须奋起直追。
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学生强则学校强。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办学第一资源,教师兴则学校兴。我们建设百强高校,最大的差距在哪里?刚才校长讲了很多数字,我想大家应该有很多感触。差距就在于我们学生的培养质量,在于我们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学校的办学资源很有限,建设百强高校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平均用力,那样会不得要领,事倍功半。必须要找到好的抓手、好的发力点,我们的努力才可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党委提出要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教师的社会影响力”,就是要从办学的本源入手、从学校的主体抓起,把提升“两个力”作为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建设全国百强高校的主抓手,作为学校各项工作之纲,纲举目张,引领、带动学校各项工作、各项建设、各项改革加快向前推进。我们要通过坚持一段时期集中关注度、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力争使学校这“两个力”加快提起来、升上去,以点带面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大的突破,早日实现有特色、高水平百强高校的建设目标,为学校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不断开创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这是我们本届校党委,也是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全校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担当。
二、提升“两个力”重点包括哪些方面?
校党委1届6次全体(扩大)会议工作报告提出,学生的竞争力重点要提升的是学生的思想力、意志力、亲和力、学习力、实践力、适应力和创造力。对学生来说,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的人生抱负和追求,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不能做,大是大非很清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是思想力。为了实现正确的人生抱负和追求,敢于争先、奋发进取、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百折不挠,不达成功彼岸誓不罢休,这就是意志力。顾全大局、善于合作、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爱岗敬业、勤奋实干、诚实守信、仁爱友善等良好品质,容易形成人格吸引力,受人信赖、为人倚重,有助于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这就是亲和力。学生不仅在老师教导下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而且能够自主学习汲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并能终身学习,这就是学习力。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了相关专业技能,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处理具体事务、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实践力。现代社会错综复杂,面对困难、挫折、逆境,能够在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特别是心理活动上作出积极的自我调适,这就是适应力。能够以创新思维克服所处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不断地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这就是创造力。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就是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也许刚才我说的七个方面还不够全面,但总体上离不开这七个“力”。
至于教师的社会影响力,最重要的是教师以科研成就、学术水平为依托在国内外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形成的学术影响力,引导、影响学生成长成才并以教学水平、师德风范影响社会的教学影响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直接贡献的社会服务力,推动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力等。这其中,我们积极鼓励广大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扩大个体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我们更希望教师发挥团队力量,包括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社会服务团队等,形成团队的社会影响力,这样的影响力才会更强大、更持久。 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教师的社会影响力是紧密联系的,教师社会影响力是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学生社会竞争力是教师社会影响力的直接体现,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举全校之力尽快将“两个力”提升上去。
三、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奠定基础
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涉及育人的全过程,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首先必须从源头抓起。这个源头就是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的模式。两校合并之初,一本的招生比例为40%左右,而现在已经达到80%以上。提高一本招生的比例,就是为了奠定好人才培养的基础。校党委1届6次全体(扩大)会议工作报告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原则,目的是要扭转当前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偏差,促进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提升。学校教务处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比如20xx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有很大改进,但还需要进一步予以完善。
“宽口径、厚基础”在国内高校包括我校已经实践了较长的时间,当然具体做法各有不同。所谓“宽口径”,主要是着眼于拓宽学生在校期间学识增长和素质提高的广度,避免学生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单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从我校的现状来看,我觉得对“宽口径”的理解和实践有所偏差,好像课程开得越多、越杂就是宽口径,这实际上是个误区。宽口径应当重点从这些方面来实现:一是增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修课程、选读第二专业或辅修专业的弹性和自主性;二是通过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学生自学、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国际交流学习等方式,拓宽学生学习锻炼的广度;三是可以考虑拓宽招生口径,按学科门类、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学生低年级实行宽口径培养,高年级再分流进行专业学习。这一招生与培养模式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部署,但这也是必然趋势。按大口径招生的模式在国内许多院校早就有了成功经验,这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而且也是适应生源情况变化的需要。我们现在有不少专业要依靠专业调剂才能招满学生,随着考生报考高校的自主权和选择余地不断扩大,将来学生报考时都不同意调剂专业了,这些专业该怎么办?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努力通过做大做强特色专业来吸引生源,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大口径招生可能是不得不考虑的一条路。
所谓“厚基础”,主要是着眼于打牢学生的知识与理论功底,为学生在专业上钻研、深造奠定基础,同时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可持续性。但从我校现状来看同样存在偏差,好像把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加大了就是厚基础,这同样也是误区。厚基础不是学生学的基础课程越多越好,重要的是对于必要的基础课程,要让学生学深学透,真正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并融会贯通。除了每个课程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环节都要到位之外,需要我们的基础课程任课老师具备深厚的学识功底和较强的教学能力,需要我们的老师用心去教学生,需要我们的教师尽心去提高教学质量,这对实现厚基础的要求至关重要。
针对学校目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我们在“宽口径、厚基础”上增加了“强专业”的要求,目的是要扭转专业教育有所削弱的不良倾向。根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我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跟全国“211工程”院校相比低8个百分点,显示专业竞争力有差距;我校毕业生推荐母校专业比例最高的仅80%、最低的是24%;此外,有近一半毕业生认为我校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其中又有85%的毕业生认为最需要加强的是“专业实习”。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我校在专业教育上亟待加强。所谓“强专业”,我的理解是,一层含义是专业培养方向要反映学科内在要求和符合社会需求,并按高的标准建设好专业;另一层含义是要加强学生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强化实践实习环节,使学生真正掌握、融会贯通、熟练运用。强专业也不是说专业课开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适用、在于质量,教育部最新的专业目录指导意见对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甚至课时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应当成为我们开设专业课的重要依据。
“宽口径”、“厚基础”、“强专业”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宽口径”重在拓宽学生培养的广度,扩展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厚基础”是广度与深度的结合,增强学生不断学习提高的后劲;而“强专业”重在挖掘学生培养的深度,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这样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够游刃有余,转行工作的也能够从容应对。
“宽口径”、“厚基础”、“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无疑是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中核心是课程体系。因此,我们当前一个紧迫课题是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专业”的要求,调整完善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首先,对于专业培养方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设计不同培养环节、不同类型课程的比例结构,并体现出内在的逻辑关系,真正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强专业”的要求。其次,要高度重视抓好课程体系的建设。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方向、类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和恰当比例,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根本性的作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设置存在太多的随意性,刚才校长的报告中提到,我们学校目前有7000多门课程,而全国211高校平均值是4000多门。就我所了解到的具体情况,学校确实存在着不少有水分的课程。因此,必须大幅度地削减现有的课程门数,要以学生专业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而不是迁就教师的专业方向、兴趣喜好甚至是获取课酬的需要。对于一些选修课程选修人数少于10人的就要果断砍掉。压缩课程对于学校而言具有相当大的压力。如何进行压缩,学校还要进一步认真研究。再次,要维护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的严肃性,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由某个老师说了算,必须经过学院和学校层面的严格论证和审查,不能随意开设课程。目前,有一些学院就有可能存在由某个资历比较老的教授说了算的情况。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就要系统考虑。
总之,学校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教务部门和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我前面也说了,这项工作实际上也是学校育人工作甚至是其他各项工作的源头。只有明确了要实施哪些培养环节、要上哪些课程,我们才能清楚学校各方面条件存在哪些不足,需要建设什么、改进什么;学校现有的师资队伍存在哪些差距,需要补充什么专业方向的教师,补充多少,现有的人员要不要调整、转行,等等。这样,学校开展各项建设、推进各项工作才有客观的依据,也才有科学性和规划性,提升学生社会的竞争力也才能找到更多有效的着力点。
四、坚持“培育森林”和“造就参天大树”相结合,建设富有社会影响力的教师队伍
办学之道,人才为本,人才是学校加快内涵发展、实现百强目标的关键之关键。刚才建保校长对人才工作已经作了很好的部署。我要补充强调的是,人才就好比一棵棵的树,所谓木秀于林,宽阔的森林才有利于参天大树的长成。所以我们既要营造人才参天大树,也要营造人才森林。
人才参天大树,指的是学术领军型人才,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决定了学校教师社会影响力的上限高度。所以我们要动员一切力量,努力引进这类人才。但是这类人才可遇不可求,我们必须重视自己培养。目前我们引进学术领军型人才的政策力度比较大,但在培养上还缺乏有力度的政策举措和制度安排,希望人事部门尽快研究出台。
营造人才森林,一是要加快引进人才,扩大人才总量,特别是扩大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总量。当然,我们引进人才不能片面追求数量,要有的放矢,特别是要针对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调整后的教师缺口情况来引进。二是要推进团队建设。所谓独木不成林,教师社会影响力最重要、最持久的是团队影响力,要建立健全系统配套的教师团队建设政策,从资源投入、业绩评价、工作计量、成果奖励、职称评审、评优推先、专家推荐等方面对团队及团队成员给予政策倾斜,引导、扶持教师围绕学科专业特色组建团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教学影响力、社会服务力的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和社会服务团队,并在全校营造出浓郁的团队合作氛围。三是要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森林之所以为森林,不仅仅是许多树木聚集在一起,还在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我们要努力建立有利于所有教师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的良好机制。要探索建立分类型评价人才、分层次培育人才的机制,促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加大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到国内外研修、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大力抓好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全面实施教学能力培训和师德师规培训,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促进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影响力。组织人事部门今后对于新教师的培训要增加一项新入职教师宣誓仪式,增加校训、校史的培训内容。强化科研工作激励机制,打通教学工作量和科学工作量计算,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开展科研、发展学术的积极性,加快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研究出台专门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实质性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全省性的学术活动、学术组织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并扮演重要角色,为广大教师走出校门、发挥作用、扩大影响,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提升“两个力”提供坚实保证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和教师社会影响力的办学理念和工作部署,关键在靠我们的干部队伍去组织落实。实际上,干部队伍也是学校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学校除了需要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外,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因此,对干部队伍的建设,要纳入人才建设的范畴来考虑。相应地,就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我们的干部队伍。
(一)要积极践行“五个标准”
提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我们每一位干部要自觉地以此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提升自己。
要把坚定信念作为首要前提。首先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其次是要坚定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再次是要坚定学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全国百强高校的目标信念,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要把为民服务作为根本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根本使命。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把群众当主人,把自己当公仆。对学校干部来说,重要的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师生服务的理念。要坚持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切切实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衡量标准,必须以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着眼学生前途为最高准则。
要坚持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所有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都要以教师为重、以教师为先,以是否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社会影响力作为基本依据,为广大教师悉心于教书育人、潜心于科研创新、用心于社会服务和文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支持。
要把勤政务实作为一贯作风。要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坚持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要搞花架子、玩虚功夫,扎扎实实、高效率高质量把各项工作抓实做好。
要把敢于担当作为可贵品质。要敢于担压,对于违背原则的事情,敢于较真、坚决反对;要敢于担责,对于职责范围的工作和学校安排的任务,主动承担,积极作为,不辞辛苦,不遗余力;要敢于担难,对矛盾和问题不敷衍、不回避,想方设法,攻坚克难。 要把清正廉洁作为基本要求。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廉作风,慎用手中权力,心莫贪,手莫伸,不要心存侥幸,不要触碰反腐高压线,要廉明从政,清白做人。
(二)要切实增强“三个意识”
一是要增强危机意识。学校发展面临着许多艰巨的挑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的工作现状离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每位干部都要反省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效与全国同行相比,与全省相比,与建设百强高校的目标相比,与提升“两个力”的要求相比,存在着哪些不足。要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态,振奋精神,奋发有为。
二是要增强竞争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必须引导学生树立不甘人后、勇于争先、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而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干部得先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营造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校园氛围。我们要勇于走出省外,跟全国高校比拼,比教学、比科研、比管理,学人所长,克己所短;要勇于走向社会,亮出自己的真本事,主动接受政府和社会的检验,找差距,促提高。要积极探索建立干部管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克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责任心。
三要增强创新意识。要积极学习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论、新思想,跟踪先进高校管理创新的新进展、新动态,研究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新问题、新对策,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对于工作运转不畅、推进不力、师生不满意、容易出矛盾等薄弱环节,要积极研究寻求破解的新思路、新招数,通过制度创新、方法创新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上个学期开始,校党委启动了干部任期制和轮岗交流制改革,并进行了部分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和个别中层班子换届调整。这个学期将在更大范围内实施这项改革。对于实施改革的部门和单位,凡是在同一职务干满两届或满8年的,原则上都要换届调整或轮岗交流,不再担任原职务;凡是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两年或接近两年的,原则上都要退出领导职务;凡是工作表现不佳、考核测评中群众满意度低的,一律予以调岗或免职。学校就是要让不符合“五条标准”,缺乏“三个意识”,不进取、不担当、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干部靠边站,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扶上位。希望通过实施这项改革,焕发出我们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和创造力,引领带动广大师生员工为不断提升“两个力”、为实现百强高校建设目标而不懈奋斗。
看过中层干部会议讲话稿的人还看了:
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动员会议讲话 篇3
同志们:
下午好!
今天,我们开一个动员会,动员符合条件、有意愿竞争的同志参加本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从学院升格到现在,我们已经是第三次进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第一次是在20xx年,我们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拿出所有中层岗位进行全员竞争上岗,102名教职工参与竞争,最后选拔了43名中层干部,第二次是在去年4月份,为迎评促建的需要,将部分急缺岗位进行竞争上岗,38名教职工参与竞争,最后选拔、调整了9名中层干部,应该说,这一批干部,无论是在新校区建设还是在迎评促建工作中,都作出了很大贡献的。因此,每一次我们都是为发展配干部,为事业配干部。今年3月份,因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新老交替,我们调整了一批干部,但从学院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我们学校的干部队伍还存在结构老化、梯队尚未形成的问题,因此,我们想通过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常态化来建设一支年龄、结构、梯队合理的干部队伍,也给所有教职工创造一个平等、公正、公开,既有压力也有动力的发展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事业才会又好又快发展。 下面,我就本次干部竞争上岗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充分认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是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李源潮同志在贯彻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向广度拓展,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正在形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同时,随着学院事业的发展,客观上也需要一大批具有奉献精神、开拓意识、年轻有为的干部来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推进卫生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不辜负各级领导及广大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不仅是贯彻落实上级要求,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更是推进学院内涵建设,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需要。
其次,开展竞争上岗是认真落实广大教职工对干部选拔任用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具体体现。《党政领导干部任用工作条例》把民主推荐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环节,用党内法规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我们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基本制度,扩大干部任用中的民主作为基本趋向和要求,是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是贯彻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的基本要求。高等院校是是群体素质较高、民主意识较强的部门,在推进民主建设方面也应是社会的榜样。学院升格以来,我们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一直坚持“职位、方案、程序、结果”四公开,一直坚持民主推荐,把党的干部政策、标准交给广大教职工,把选拔的职位、条件公布给广大教职工,广泛听取意见,让大家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取信于民,大家也实实在在地看到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的成效,增强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推行竞争上岗,有利于激活用人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有利于打破干部终身制,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使中层干部队伍更具朝气和活力。干部“终身制”,既不利于事业的发展,也将影响和制约年轻干部的快速成长。这次竞争上岗也是希望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师生员工信得过”的教职工选拔到中层干部岗位上来,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出更好的氛围和搭建起更宽广的舞台,为建设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奠定基础。
二、正确把握岗位设置要求,坚持标准,全面竞岗。
本次竞聘的岗位设置情况如下:中层正职5名:后勤管理处处长1名,保卫处处长1名,继续教育学院院长1名,基础部主任1名,图书信息中心主任1名;中层副职7名:组织人事处副处长1名,保卫处副处长1名,后勤处副处长1名,财务处副处长1名,科技处副处长1名,基础部副主任1名,团委副书记1名。其次、这次竞争范围为:全体教职工,符合《实施方案》竞争上岗任职条件的教职工均可报名。
第三、参加竞聘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政治思想品德好,服务意识强,在本职岗位上努力进取、做出实绩。2、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有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有较强的执行力,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好。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及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3、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作风正派,办事公道,顾全大局,团结同志,甘于吃苦,乐于奉献。4、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坚持原则、敢于负责,自觉遵章守纪,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5、20xx—20xx年度考核合格以上。6、身体健康。9、大学本科学历。8、中层正职不超过50周岁(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中层副职不超过45周岁(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三、此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希望和要求。
刚才,李书记宣读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希望各部门负责人回去后再进行传达和动员,希望符合条件的教职工踊跃参与竞选,同时,我也提四点要求:
(一)积极参与,勇于竞争。这次公开竞聘为大家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良好平台,也是学院党委对大家政治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验和锻炼,大家要转变观念,勇敢接受挑选。一名同志敢于竞聘,有参与竞争的意识和勇气,说明他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是有勇气、有能力、有胆识的表现。要充分认识到,敢于竞争,是一个干部必备的素质;参加竞争,是一个干部提高素质、展示能力、彰显优势、推介自我、完善自我的极好机遇;正确看待竞争的结果,是一个干部成熟的表现。不论在参与竞聘中是否被组织选中,对促进干部本人的健康成长都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学院党委希望大家端正思想态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接受大家的挑选。
(二)选好岗位,充分准备。每一位竞选者要正确看待自己,包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既要看到自己在以往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自身在政治理论、管理水平和工作上的不足与差距。要从作风、能力、工作实绩、群众公认程度等方面,准确把握自己在所选岗位中的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选准选好竞聘岗位,并认真准备演讲答辩,但不能因此而影响了现岗位的工作,要知道,坚守岗位、干好本职工作,也是最好的竞岗准备和最有力的优势。
(三)服从挑选,接受考验。要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既有赖于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集体的关怀培养,群众的信任支持。不能认为某一个职位非我莫属,更不能一旦得不到提拔和重用,满足不了个人愿望,就埋怨组织,怨天尤人,甚至到处散布不满言论,造成不良影响。中层干部、教职工特别是参加竞选的同志在这次竞争上岗工作中要讲党性,讲大局,讲组织原则,讲组织纪律,信任组织,服从组织,正确对待自己,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经受住大家的长期考验,我们也相信大家有这个觉悟和水平。
(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民主推荐是干部工作的基本环节,希望大家从事业出发,对学院发展负责,顾大局、讲团结、讲党性,出于公心,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客观,“紧持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论用人,防止唯票取人、唯考取人、唯年轻取人”,公正地评价干部,准确地推荐干部,把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奋发有为,肯干事、能干成事的教职工选拔到最能充分施展其才华的岗位上去。
同志们,此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是学院党委从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经认真研究、慎重考虑、反复请示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全体教职工十分关心的一件大事。大家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党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通过这次竞聘,使我院中层干部队伍得到优化、充实和加强,真正起到增强团结、树立正气、凝聚力量、加快发展的作用。也希望大家以这次竞聘为契机,更加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实现学院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