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艺术与生活论文(优秀9篇)正文

《艺术与生活论文(优秀9篇)》

时间: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是美丽的编辑帮助大家分享的艺术与生活论文(优秀9篇),欢迎借鉴。

艺术与生活论文 篇1

关键词:王国维;美育;文学;当代教育

一般认为,美育理论诞生于十八世纪的西方,德国诗人席勒是该领域的奠基人。他在其代表作《美育书简》中率先提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而这最后一种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这即标志着“美育”(Aesthetic)开始作为独立学科而存在。相较而言,尽管美育思想在中国古已有之,却常与“无为”、“高雅”、“境界”等词相混,长期作为形而上的模糊概念。直至二十世纪初,经历西学的少数中国学者才对它进行科学阐释并大力推广,其中尤以王国维对美育的研究最深入,贡献最突出。

一、王国维美育思的提出及其历史背景

19世纪中期以来,救亡图存的意识激荡在我国仁人志士心中,加之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不断扩张,以及维新变法的深远影响,视教育为自强之道、视育人为自强之机就成为了人们的普遍共识。然而,随着新建工厂、派遣留学生、开办新式学校等措施的推进,功利主义文化价值观也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只学对自己有用的、立竿见影的,只注重传授实业技术理论与西方政策法规——此种潮流片面抬高了物质文明之地位,反而忽视了国民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此种情势下,王国维有感于培养国民独立人格和精神趣味之重要性,果敢地提出“教育之宗旨,亦不外造就真善美之人物”的观点,主动强调以美育人的意义。“王国维研究美育的论著主要集中在1903—1907这五年间”,代表文章有《论教育之宗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说》、《孔子之美育主义》、《古雅在美学上之位置》等等。

二、王国维美育理论核心精神之解析

概括来讲,王国维的美育主义可归纳为两点:其一,美育是中国固有的思想,是不掺杂任何功利欲念的;其二,美育具有独立性,与德育、智育价值相异。

一方面,王国维认为 “欲”是产生苦痛的源泉,也是人的本性,譬如避苦就乐、喜得恶失、怯让勇争等潜在心理,而这种与生俱来的欲念“外之见于社会也,则为罪恶”,所以,教育人们如何忘记苦痛及克制自身的狭隘利益观至关重要。宋元以来,程朱理学教化人们顺应天理、遵循本分,但所谓的“灭人欲”并未使天下大同,反而将正常的审美活动归为“丧志”,令文人失去了自由追求艺术的权利,凡事必以社会责任为先,“一切学业,以利用之大宗旨贯注之”。然而,当社会动荡、原有的礼制成规受到冲击时,精神空虚和无所寄托就将成为国民的“通病”:晚清时期大量国人吸食鸦片而政府屡禁不止,这便是礼教育人的缺陷所在。相反,美育能使人精粹,使人无私无欲,更是人生的超脱之道,就像王国维所言:“美之为物,不关乎吾人之利害者也……使人达于无欲之境界”。自春秋末期的孔子起,我国不少教育家、哲学家都曾提出过与美育相近的观点,并用诗歌、绘画、音乐等形式来突显艺术之功用,以求丰富人们的审美趣味。王国维将其教育理念总结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而他自己也申明美育是中国的固有思想,非近代西方特有的先进文化,在内外交困的大环境下重提美育,纯粹是基于历史现实的选择,旨在帮助国人醒悟并获得内心之平和。

另一方面,王国维美育的核心精神还在于率先强调了“美育”的独立性。众所周知,德育、体育、智育、美育都是施教的有效途径,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将德育和美育混淆而谈,仿佛二者同义,并无分别。王国维化合了庄子和康德的哲学思想,肯定了美育和德育都属于“心育”的范畴,即从思维意识和心理上教化人类,不以客观知识为主要媒介;但美育绝不等同于德育,它以美的事物、美的感受为标志,以追求真实而纯粹的内心境界与关注人类健康而全面地发展为根本;德育则更多关注宣扬“善”,主张以责任、舆论、秩序、规则等等来约束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从而使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服务于集体。美育与德育虽有不同,但是并列而存、相辅相成的:“无论美之与善,其位置孰为高下,而美育与德育之不可离。”作为中国现代美育的先驱者,王国维认为与实业、政治、科学相较,美育的作用毫不逊色,它能有效促进国民人格的提升,进而推动文化重兴、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

三、反思文学艺术在当代教育中的意义

综上所知,美育是实现全面育人的一种独立途径和手段,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艺术在当代教育中的意义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语文教学本就是个富有美感的过程,抑扬的声调、变幻的音韵、结构疏朗大方的汉字、感情澎湃的措辞、鲜明可感的描绘对象……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议论文、小说,文字的魅力在于创造出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同时,尚为读者留有想象发散的自由空间。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感受,美育的最大特征也是自主性。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美育实践中,施教和受教双方都过多注重艺术的基础知识与客观规律,常将某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产生背景、创作技法、著名作品烂熟于心,而直接省略了审美能力的塑造。如此一来,所谓的“美育”不过是艺术教育,只以艺术为外在形式,并未尊重学生对美的感受与体验,那么青少年想象力愈加匮乏、兴趣愈发狭隘、感知力愈发迟钝等现象就再无避免之可能。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中小学相较,高校具备开展美育活动更为有利的条件:首先,受教者的心智已基本成熟,能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心理因素,

以松弛的状态融入到审美实践中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其次,高校实行的不是义务教育,没有升学压力和严格的课程标准,施教者可根据学生兴趣和其他因素较为自主地定夺授课方案,充分调动文学艺术资源,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召唤学生对美的认知,并帮助其将美的感受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

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语文教学具有“无用之用”,它所蕴藏的“真、善、美”情怀,恰汇聚了古今中外文化经典之精髓,而种种精妙的艺术表达,更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珍贵资源。故而,现代教育工作者理应意识到文学艺术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应秉承素质教育的要求,帮助学生实现全面而立体地发展。

参考资料:

[1] (德)席勒:《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2] 王国维:《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 王国维:《王国维文集》卷三,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4] 王国维:《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 姚文放:《王国维的美育四解及其学术意义》,《文艺理论研究在》,2010.6。

艺术与生活论文范文 篇2

【关键词】艺术区;网络艺术区;当代艺术;艺术生活

一、艺术区与网络艺术区

艺术区是由艺术家村落发展而来的,艺术家村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西方:一些青年作家、画家和诗人为了摆脱城市文明,逃避现代社会,聚集在乡村,共同生活,实践艺术,并逐渐形成传统,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一部分。欧洲的艺术村落分布广泛,典型的艺术村落如法国的枫丹白露、亚威农等地。90年代,欧美的青年艺术家逐渐放弃群居,走向个体创作,艺术家村落在西方衰落,部分艺术村落转为季节性聚会。

中国内地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受到来自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一些追求自由创作的职业艺术家开始在北京郊区的圆明园和宋庄等地聚集,形成“画家村”,即所谓的“东村”和“西村”。

从2001年开始,一些艺术家将北京大山子地区原国有798电子工厂闲置的厂房改造为艺术展示和创作的空间。在此期间,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进入繁荣时期,当代艺术作品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国际知名画廊、文化机构和批评家纷纷涌入798地区。该地区邻近著名艺术院校,形成了集艺术工作室、画廊、美术馆及演艺于一体的艺术区。

继798艺术区之后,北京地区逐渐出现了酒厂艺术区、环铁艺术区、上苑艺术区、索家村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黑桥艺术区、一号地艺术区、房艺术区,加上原有的宋庄艺术区,称为北京十大艺术区。艺术区是一个艺术综合体,它的存在无疑为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和收藏家构建了一个开放而良性的艺术环境,艺术区能够帮助艺术家收获各种当下的文化信息,把握前卫艺术思潮,激发创作灵感;便于批评家把握艺术创作的最新动向与艺术家及时接触,发展新的当代艺术理论。艺术区内的美术馆、画廊基本上是一些专门性美术馆和画廊,艺术区使一些展示场所更靠近艺术家工作室,更便于展览和推出艺术新作、新人。

北京周边地区的艺术区内聚集了中国当代艺术最活跃并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群体,以及观念相对自由开放的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还汇集了尤伦斯艺术中心、佩斯画廊等一些国际著名的艺术机构。他们在艺术样式和艺术取向上趋向前卫,作品以现代艺术的面貌呈现,逐步确立了艺术区在当今国内乃至国际的前卫文化地位。共同建构了中国当代艺术最具活力的部分,在公众的当代艺术生活中日益扩大着自己的影响。艺术区具备原创、观摩、批评、策展、展览和艺术品交易等功能,这些功能基本包括了当代艺术生活的各个方面。

20世纪中期人类发明了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不仅将人类既有的文化艺术作了进一步传播和发展,并且引导产生了新的艺术样式。互联网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参与的互动平台,其宽泛性、包容性、公开性特点,使更多人的生活融入新的时代文明。网络介入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艺术生活。它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当代艺术生活,进而诞生了新的艺术生态。20世纪中期以来,网络间与艺术生活关联的信息无所不在,一些国际知名的艺术网站应运而生,其中包括Arts Economics网站,业务包括艺术研究咨询服务和出版;Artfacts网站,主要内容涉及艺术展览、艺术家、艺术机构的信息动向等;Artnet网站业务包含艺术家个人信息、艺术作品在线拍卖以及画廊动态、艺术品价格数据库等;Artprice网站内容包括艺术品评价、艺术品数据库等。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和市场迅速扩张的时期。在此期间,国内艺术网站异军突起,逐渐担当了媒体的主力,成为艺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国内艺术网站主要分为以下类别:综合艺术网站、美术馆和画廊网站、展览和艺术博览会门户网站、艺术品交易网站、艺术院校网站、艺术家官方网站、公共艺术论坛、艺术协会和机构网站、艺术家个人网站等。其中较有影响力的综合艺术网站有雅昌艺术网、艺术中国网、美术同盟、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等。

如今的艺术网站在功能上涵盖了艺术区的几乎所有功能,而其巨大的辐射能力则远远超越了艺术区,因此被称为“网络艺术区”。如开创于2000年的雅昌艺术网,网站立足于艺术咨询平台,由艺术综合频道群、行业服务子网群、互动社区和英文网组成,“利用资讯、交流、交易、搜索平台有效地拓展学术、市场、教育等领域”,致力于“打造全艺术主流新媒体”。开设有《新闻频道》、《画廊・拍卖》、《画廊推手》、《展览推荐》、《尚品生活》、《艺术投资》、《艺客空间(博客、论坛)》、《评论・专栏》、《专题・视频》、《图书》、《交艺网》、《艺术家数字资产管理》等栏目,目前登记专业会员逾50万,浏览量达到日平均80万人次,在中国互联网协会评测的全球中文互联网排名中位居前400名之列。

艺术中国网是由中国互联网中心领导、由国务院新闻办管理的对外传播网站,也是中国网旗下的专业网络艺术媒体,开设有《热点关注》、《新闻中心》、《艺术沙龙》、《名家档案》、《视频》、《展览推介》、《DIY》、《独家专访》、《艺术讲坛》、《好书连读》、《民俗》、《影像记录》、《论坛》等栏目。艺术中国网以“经典艺术、国际视野、大家格调、主流声音”为宗旨,秉承“新文化、大视野、全资讯”的媒体精神,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图文报道、论坛互动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把握当代艺术业界的脉搏与动向”,力求通过精心整合的及时新闻和翔实的背景资料,集各方学术视野,向世界及时全面地介绍中国当代艺术。

二、网络艺术区对当代艺术生活的影响方式

所谓艺术生活主要是一种精神生活,从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史和当代艺术的思潮来说,当代艺术生活包括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品交易等多个方面,在后现代艺术理论看来,艺术创作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和审美影响着人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艺术品交易、收藏的角度来看,艺术生活也包含有一部分经济生活的成分。

网络艺术区首先带来的是艺术交流与传播的便利。与传统艺术区相比,数字技术的天然优势可以使数字图片与数字本身制作艺术作品(比如3D动漫和数字影像),艺术家通过网络发表作品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参与论坛,个人网站、主页和博客等。通过网络上传,网络艺术展览打破了传统展览的时空局限,甚至成为艺术家作品的形成方式。

艺术家博客和艺术家主页不仅能使公众及时了解到自己所关注的艺术家的创作状况,还能够了解艺术家的生活状况和情感状况。由于艺术家是将个体经验通过网络渠道直接与公众交流的,必然有利于在创作主体和受众之间产生有益的共鸣。而艺术家将自身感受与公众及时共享,最终也会成为公众共有经验和情感的一部分,进而扩大社会群体之间或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彼此了解。

近年来每逢大型展览,如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广州国际艺术三年展等,门户网站就会成为主要的宣传手段。展览方通过门户网站公告、公布进度、公示结果,不仅扩大了展览自身的影响,也使展览的评选更加公平透明。

艺术论坛是网络建立的自由讨论空间,它带来的是文化权利的公平分配。艺术家与公众可以利用论坛这个工具,发表作品、交流思想、获得咨询,拉近艺术家与公众、艺术家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论坛所涉及的话题非常广泛,包括理论研讨、创作观念和艺术教育等。论坛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发表作品的机会,这反映了互联网接纳所有普通公众的理念,其形式也反映出超越社会偏见和阶层界限的文化理想。网络时代,有才华的艺术家再也不会像他们的先辈一样轻易被埋没。论坛的出现为一些重要展事的评选设立了一个场外的舆论氛围。

近年来,网上艺术品交易已经开始出现发展势头。除了一些专业艺术品经营机构的网站,各主要艺术综合网站也都开设了艺术品的交易网页,如雅昌艺术网的交艺网等。网上艺术品交易在欧美等国已经相当常态,但是国内网上艺术品交易的规模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当代艺术作品的市场几乎是空白。如果网络艺术区一如既往地抱持高度的文化责任,那么当代艺术在未来成为艺术市场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类别是可以期待的。

艺术教育是公共艺术生活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一般说来,“民间诞生艺术,学院产生学术”。而来自民间最前卫的艺术观念被相对保守的传统学院接受,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网络的即时咨询能力,使学院及社会有更多机会目睹前沿艺术的发生,学院与艺术创作前沿沟通的频率加快,在民间艺术中加入更多学院精神。其积极的一面是将优秀的艺术推介给学院,促进学院艺术教育作出新的变革。同时,由于信息的传递过于迅速,使学院可能因此接触到一些负面艺术信息和观念,影响艺术教育的健康运作。

三、网络艺术区对当代艺术生活的影响意义

中国当代艺术是在当今文化的边缘地带产生的,网络艺术区的产生逐渐将当代艺术呈现于艺术生活的主流。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有其特殊的外向型背景。在它的诞生初期,模仿与复制成为最简易的途径。由于民间基础相对贫弱,使得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性和原创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其后果是当代艺术逐渐失去前卫意识,在精神层面出现泡沫化。网络艺术区的出现将当代艺术面貌更加宽泛地呈现于现实社会的话语氛围之间,并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特点,引起公众对艺术的讨论,摆脱权威势力与世俗偏见,使艺术品的评价能够超越意识形态与市场的困扰,更加平面化与社会化,促使当代艺术更加严肃与深刻地思考自己的发展之路。当代艺术具有批判性和多元性,网络艺术区在面对当代公众艺术生活时也自然担负起愉悦、启迪或警示大众的公共职责。网络独辟蹊径的文化观念也有助于促进文明的进步,培育和造福艺术家及民众的文化生活。网络艺术区的主办者主要来自民间,它的形成对于艺术评价机制的完善、艺术生态的平衡会产生催化、调和的作用,便于鼓励艺术家以个体身份对艺术事件进行多元化探索,便于确立艺术家的独立性。[1]

网络艺术区的出现,是技术革命带动文化进步的典范。它通过技术性完成公众性,实现了对当下文化丰富性、公众性的一种召唤。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艺术区在未来的发展还将进一步促进艺术走进大众文化艺术生活,网络艺术区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流通手段,它作为播种机,将使当代艺术观念根植于民众之中。

参考文献

[1]王林。拒绝操控――关于当代艺术的公众性[J].当代艺术,2008(10).

艺术与生活论文 篇3

关键词:卢梭 自然教育 《论科学与艺术》

作为革命民主主义阵营中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卢梭针对十八世纪法国旧制度之下贵族社会的虚伪与腐朽,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攻击。首先该说明的一点便是《论科学与艺术》一篇论文的题目,读者一般会理解为卢梭对于“科学与艺术”是持推崇态度,因此,非常需要申明的是,卢梭对“科学与艺术”所立足的论述角度是质疑的。卢梭所探讨的问题便是,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有助于敦风化俗呢,还是伤风败俗。在该论文中,卢梭批判的是给贵族资产阶级以腐败和道德沦丧赋予充分理由的所谓的科学与艺术,他断言科学与艺术是与人民相矛盾的,他揭示富于人民性的真挚感情,用于反抗贵族文明的虚伪造作,这种返璞归真的要求反映了第三等级中的平民阶层对空虚腐化的贵族文化的抗议。因此,由这篇论文所开始提出的返于自然的思想奠定了今后卢梭一生所致力于追求的自然主义教育的基石。

一、自然教育思想的含义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理论的主体。卢梭认为自然应顺从于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他将教育的来源界定为三个方面:“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制于自然,或是受制于人,或是受制于物。”卢梭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师的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这样的学生,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的。”由于自然的教育人力不能控制,所以无法使自然的教育向事物的和人为的教育靠拢,只能是后两者向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才能实现三种教育的良好结合。因此,教育“归于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是良好有效的教育。

二、《论科学与艺术》是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雏形

(一)人性观

论文中提到:“在艺术还没有塑成我们的风格,没有教会我们的感情使用一种造作的语言之前,我们的风尚是粗犷的,然而却是自然的;从举止的不同,一眼就可以看出性格的不同。那时候,人性根本上虽然不见得更好,然而人们却很容易相互深入了解,因此可以找到他们自己的安全,而这种我们今天已不再能感到其价值的好处,就使得他们能很好地避免种种罪恶。"卢梭的早期思想其实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系统性,他认为人性虽是自然的,但人的追求却是在世俗的邪恶与虚伪下具有一致性,即都是在礼节的强迫和命令下慢慢远离道德,而这里所提到的“礼节”便是科学与艺术在社会中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罪恶形态。卢梭抨击的是随着科学与艺术臻于完美的同时所带来的腐化现象对人性的抹灭。这一观点也开发并完善在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中。

在卢梭之后的著作《爱弥儿》中说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此观点就延续了卢梭在《科学与艺术》中的理念,卢梭把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分为两种,即自爱心和怜悯心,证明人性善的观点,倡导人要顺从天性,充分开发自身性善的潜能。而将天性观念注入其教育思想中便是要求儿童“归于自然”,扬善弃恶,能够跳出世俗的框架,也就是说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

(二)价值观

暂且把卢梭眼中人们对于生活态度的选择称之为价值的选择,卢梭在《科学与艺术》一文中也显示出了自己对于价值观所持的立场。卢梭认为:在科技日益发达,生活日益舒适的同时,人们的价值高度并不与生活水平成正比,相反的,建筑的繁华,生活方式的丰富以及日常趣味的多样带来的是无止境的奢侈之风和人性的堕落,真正的勇敢开始消弱,尚武的德行也随之消失,而这些,都归咎于科学与艺术的昌盛。需要申明的是,卢梭并非是否定科学与艺术本身,而是针对于其所带来的一系列引发人类罪恶根源的浮夸表象。当然,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便是和这一观点一脉相承的。

卢梭重视事物对人的教育启发作用。他认为如果事物与自然的人性相冲突的话,其引起的教育就是恶性的,正如《论科学与艺术》中所抨击的充斥着轻佻格调的猥琐事物,必定导致人类价值风尚的解体,以至于引发趣味的腐化。因此,只有当来自自然、人和事物的教育达到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良好的教育。

(三)道德观

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一文中也把道德和科学联系了起来:“如果说科学的教养对于战斗品质是有害的,那么它对于道德品质就更加有害了。从我们最初的岁月起,就有一种毫无意义的教育在虚饰着我们的精神,腐蚀着我们的判断。”从道德的角度出发,卢梭怀疑的甚至是所有来自世俗的教育:“我看到在各个方面人们都不惜巨大的代价设立无数的机构来教导青年以种种事物,但只有他们的责任心却被遗漏了。”在这里,即使是高尚、正直、节制、人道、勇敢这些名词,只要是灌上社会中的浮夸表象,通通都是有悖于道德的,它们只不过是在种种恶劣行为下伪装出的模范罢了。卢梭是热爱道德的,他渴望的是一种真正归于自然的真实的道德观,而并非是在贪婪和邪念下扭曲的道德。

艺术与生活论文 篇4

2010年,中国美学的新纪元。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也是世界美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第二次在亚洲召开。这次以“美学的多样性”(Aesthetics in diversity)为主题的大会提升了中国美学的整体实力。2011年的当代中国美学界依凭这股力量继续突飞猛进,与全球美学的前沿发展趋于同步、共振与互动。一方面,当代全球美学发展顺应了国际学界正在倡导的“文化间性转向”(the intercultural turn)运动,[1] 不同文化间的复调杂语纷呈“由外而内”地为当代中国美学的兴起提供了历史空间;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美学更在逐步融入“全球对话主义”的世界主潮之中,这也为当代中国美学“由内而外”地参与国际前沿创造了历史契机。

一、“中国美学六十年”回顾:以李泽厚为历史线索

当代中国美学发展,既让国外学人前瞻到它颇具潜能的未来,又让国内学人意识到,这种发展也是中国美学近六十年来螺旋上升的结果。正如千禧年出现了“百年中国美学回顾”的反思热潮一样,2010年以来,对于“中国美学六十年”的总结性成果纷纷得以出版。

由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主办、鲁迅美术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的主题就是“新中国美学六十年”。在这次大会的基础上,出版了《新中国美学六十年――全国美学大会(第七届)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共2册,上册是美学卷,由潇牧与张伟主编;下册是艺术卷,由韦尔申与张伟主编,这是全国美学大会第一次公开出版论文集。由北京市哲学会美学研究会主编的《美学60年学术论文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也集中了北京市美学会的相关研究成果。由刘悦笛、李修建撰写的近60万字的《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则是第一部全面梳理六十年美学发展的专著,正如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汝信先生在给此书所写的序言所论:“该书不仅将中国美学六十年的整个发展历程的原貌呈现了出来,将往往被割裂的‘前三十年’(1949-1978)与‘后三十多年’(1979年至今)美学史融贯起来,而且,对于这六十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加以了客观的陈述与解析,并试图由此为中国美学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学术史的基础。”[2]无论怎么说,这六十年来的中国美学都需要得以系统化的整理与反思,不仅需要当代人写“当代史”,而且,这段历史还需要“后来人”继续加以重写。

在当代中国美学六十年的发展当中,最重要的一位美学家非李泽厚莫属,所以,透过李泽厚个人的学术发展,来看待中国美学发展史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视角。2011年9月3日到4日,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举办了“80年代中国思想的创造性:以李泽厚哲学为例”的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从美国哈佛大学归国的杜维明先生发起,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对于李泽厚的作为哲学的美学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思想界的价值多有探讨。

在这次会议上,尤西林指出,李泽厚的特殊地位和他的美学身份有特殊关系,正是因为他美学家的身份使美学在现代性转型中获得重要地位,这也确立了李泽厚在“美学热”当中的重要角色。李公明指出,《美的历程》是80年代文化启蒙工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最有哲学意味的文化启蒙,它是中国美学从50年代以来发展飞跃的产物,标志着80年代美学方面的最高成就。德国学者海因利希・盖格(Gerhard Mercator)认为,李泽厚美学的贡献就在于他把美学提升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通过美的立场李泽厚思想并不仅指向个人的心理状态,而走向了一种与之相关的普遍性。徐友渔则提出了反面的意见:以李泽厚为代表的80年代思想家的局限在于他们知识结构的偏颇和眼界的狭隘。[3]然而,无疑80年代的“美学热”参与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造进程当中去了,这也是世界文化当中最为独特的现象。

此外,在学术期刊当中,对李泽厚美学的当代意义也多有考察。《文艺争鸣》2011年第5期特设了“当代中国美学文艺学的生活论转向与李泽厚”的专刊,其中收录的文章主要有刘悦笛的《素描李泽厚》、张志扬的《李泽厚与“审美代启蒙”》、彭富春的《中国当代思想的困境与出路――评李泽厚哲学与美学的最新探索》、张文初的《本体之情与生存的诗性言说――论李泽厚的“情本体”》、李修建的《生活美学:书写中国美学史的新视角――兼论李泽厚的中国美学研究》和陈思勤的《中国“生活美学”研究的新兴》。在这组文章当中,特别关注到了李泽厚晚年最重要的“情本体”思想,这一思想是李泽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并在近20年来全力阐释的新本体论,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特别是“生活论转向”也具有崭新的意义。

二、当代美学的“生活论转向”:以“生活美学”作为本体论

“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范式的生活论转向”是由《文艺争鸣》发起的,《艺术评论》、《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多家杂志与媒体参与其中,目前已经发表了百余篇重要论文,从生活论转向的本体论建构、西方美学的生活论转向、中国美学的生活论转向、与生态美学的关系、与文化研究的关系等各个角度,共同推动了当代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本体论转向”。

从国际美学的整体走势来看,艺术哲学、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依然成为国内外美学家们所集中关注的新生长点。中国本土“生活美学”的新构,恰恰是与国际美学颉颃发展起来的、深植于本土传统之中的一种中国美学新形态。当代美学的生活论转向,恰恰是中国美学20世纪80年代经过“实践论转向”、90年代经历了“生存论转向”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本体思想转向。

2011年是“生活美学”研究继续推展的一年。《艺术评论》第4期上集中发表了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的《艺术如何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刘悦笛的《“生活美学”:是什么与不是什么?》和杨光的《镜中之像与画中之像――媒介语境中的生活与文艺复兴绘画》。《文艺争鸣》新年的第1期的生活论转向专题发表了王一川的《物化年代的兴辞美学――生活论与中国现代美学Ⅱ》、马建辉的《马克思的生活论思想与当前文艺学、美学生活论转向》、陈雪虎的《思考从“文化”到“生活”的可能性――再谈“生活论”的内涵兼谈共同文化的》、金浪的《日常生活的美学困惑――兼谈美学的生活论转向中的几个问题》。 在美学原理上,论文主要有陈思勤的《当代中国美学“生活论转向”》、樊文春的《美从何处寻――对生活美学形而下的反思》、江渝和张瑞利的《对艺术终结论与生活美学的深层反思》和陈博的《美学生活论转向的社会利弊》;在西方美学上,论文主要有汪德宁的《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由鲍德里亚的“超美学”看“日常生活审美化”之争》和张冰的《生活论与生态美学――关于艺术的终结命题》;在中国美学上,论文主要有李昌舒的《论南宗禅的“生活禅”思想及其美学意蕴》、郭羿承的《当代艺术・文化商品・生活型态――以齐白石其人其艺为例看“生活美学”》和顾农的《从美学的层面研究生活史》;在艺术美学与门类美学上,主要有刘悦笛的《“生活美学”与当代中国艺术史――在亚洲艺术学会京都年会上的演讲》、余剑峰的《传统庭院中的当代生活美学》和刘方的《城市生活如何更美好:历史借鉴与生态美学反思》。

所谓“生活美学”或“生活论转向”,被大多数的学者将之理解为一种探讨将生活世界与审美活动沟通起来的努力。“新世纪以来,生活论转向开始成为文艺学美学的重要话题,以‘日常生活审美化’启其端,而‘生活美学’承其绪,”[4]如今开始得到全面的推展。从当代中国“美学本体论”的历史嬗变来看,从实践论、生存论到生活论的哲学基础正在实现根本转换。如果说,李泽厚所奠定的是实践美学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而大多数论者则直接持“实践本体论”的话,那么,后实践美学论者所执著建构的就是一种“生存论本体”,而最新出现的“生活美学”实际上走向了一种“生活本体论”。总而言之,从实践美学、生存美学走向生活美学,恰恰构成了当代中国美学的“本体之变”,这已构成了是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当代艺术的“全球互动”:以“中国当代”为考察对象

在2010年世界美学大会上,当代中国艺术就已经成为亮点,由国际美学协会新任主席柯提斯・卡特(Curtis L. Carter)所主持的“当代中国艺术”专场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包括四个主题发言:卡特的《都市化与全球化的挑战》、玛丽・魏斯曼(Mary Wiseman)的《水与石:论中国艺术的表现角色》、刘悦笛的《书法性表现与当代中国艺术》和王春辰的《当代艺术的公共性的审美价值》。

这四篇最新的,都出自魏斯曼与刘悦笛所共同主编的英文版新著《当代中国艺术激进策略》(Subversive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2011年该书由欧洲著名的布里尔学术出版社出版。[5]这部新著通过中西美学家和艺术批评家之间的积极对话,试图从美学的角度将当代中国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展现给世界。整个文集以魏斯曼的《当代中国艺术的激进策略》为开篇,终结于刘悦笛的《观念、身体与自然:艺术终结之后与中国美学新生》,从而将当代中国艺术的“新世界”与“新理论”全方位呈现了出来。

2011年这部新著邀请了世界最著名的美学家阿瑟・丹托(Arthur C. Danto)撰写了《艺术过去的形态:东方与西方》,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No?l Carroll)撰写了《艺术与全球化:过去与现在》,艺术史家大卫・卡里尔(David Carrier)撰写了《如何误读中国艺术:七个例证》。该书一方面邀请了国际学者来主笔来外在地考察中国艺术,主要有劳里・亚当斯(Laurie Adams)的《当代艺术在中国》和亚伯拉罕・卡普兰(Abraham Kaplan)的《中国艺术中的形而上学》等等;另一方面邀请本土学者来内在地探讨中国艺术,主要有易英的《政治波普艺术与原创性的危机》、文洁华的《殖民香港的经验绘画与绘画理论(1940-1980)和潘幡的《后殖民与台湾当代艺术趋势》等等。

《当代中国艺术的激进策略》有幸被列为布里尔“历史与文化的哲学”系列丛书的第31本,由波士顿与莱顿做全球发行,它是从美学角度深入观照当代中国艺术的首部成果。这套著名丛书的主编迈克尔・克劳兹(Michael Krausz)认为,这本共集中了15位作者(8位美国人与7位中国人)23篇力作的长达四百多页的文集,的确是“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的跨文化影响的重要贡献,对于中国文化意义的哲学理解的重要贡献。作者既包括中国也包括美国的哲学家与艺术史家们,这是他们关于当代中国前卫艺术研究的第一次合作!”[6]

2011年度,另一个关于当代中国艺术的重要事件是由美国匹斯堡大学高名潞教授发起的,在天津美术学院于11月18日到19日召开了“当代艺术史的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重要的研讨会聚焦于当代艺术史特别是当代中国艺术史的撰写问题,“当代人如何撰写当代艺术史”的难题更成为了会议的焦点。会议邀请了唐纳德・普雷齐奥西(Donald Preziosi)、詹姆斯・梅尔(James Meyer)、帕梅拉・李(Pamala Lee)等西方著名的艺术史学者与中国学者共同探讨了当代艺术史撰写的理论转向问题。当代中国“艺术生态”在国内外大变局下发生了急遽转变,文化身份性和艺术前卫性变得日趋复杂,对中国艺术史的当代书写而言,如何确立书写者的立场与方法、如何寻求到新的历史叙事模式都亟待得到反思。所以,本次会议的召开对于当代中国艺术史书写而言意义重大,它同时也已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

2011年11月25到27日,在由台湾政治大学主办的“东亚学术现代化”国际研讨会上,潘幡提出了“台湾美术史学的主体与认同”的问题,日本学者冈林洋考察了“日本近代美学的构想”,刘悦笛提交了“近代东亚艺术观源流考辨”的论文,近代以来的中国美学研究也需要在东亚美学的内部互动之间来加以历史的勘察。

四、中美双方对话“美善关联”:以“伦理美学”为交融前沿

当代国际美学界还有一个持续已久的热点话题:美学与伦理学的关联问题,近期的西方许多美学文集都将该问题置于核心位置上。在2010年出版的《今日美学》文选当中,伦理、美学与艺术价值问题得到了专章探讨,其中,“艺术的道德本性”、“伦理与艺术价值的关系”、“艺术的伦理批判”乃至“美学作为伦理学的先导”的问题都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实际上,从更深层的融合来说,这也就是美学与伦理学交融而成的“伦理美学”与“审美伦理学”的问题。[7]

2011年10月12日到14日在美国密尔沃基召开了“未设置的边界:哲学、艺术与伦理学(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柯提斯・卡特发起并主持。这是在美国本土举办的第一次中美双方学者直接进行“美学对话”的会议。会议的宗旨,就是为了以美学与伦理、艺术与道德的关联作为共同话题,提升东西方美学之间的交往与理解,不仅由此建构一种共通的全球性对话基础,而且,力求找到不同文化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路径。

所以,这次会议邀请了人数相等的美国与中国学者们进行对话,美方出席的学者有诺埃尔・卡罗尔、斯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ies)、伊万・盖斯凯尔(Ivan Gaskell)、盖里・哈伯格(Gary Hagberg)、约翰・莱萨克(John Lysaker)、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chusterman)、杰森・沃斯(Jason Wirth)和玛丽・魏斯曼,中方出席的学者有高建平、刘悦笛、彭锋、王春辰、文洁华、周宪、刘成纪和程相占。正如《国际美学通讯》报道所见:“目前,当代中国学者们致力于各种努力将传统中国理念整合到指向未来的当代中国思想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同样也致力于使西方美学与伦理学获得重要性从而来发展他们自身的理论。同样,西方学者们也意识到,他们要通过向关于哲学、艺术与伦理学的中国传统与当论加以拓展,来更多地习得东方的思想。”[8]这次中美互动的国际会议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以往的中外美学对话会总是在中国本土召开并邀请国外学者访华,而这次会议则是到美国大陆去寻求更深入的对话,这次交流的象征意义无疑是深远的。

五、“美学译文丛书”复出:向“艺术学”疆域拓展

从20世纪80到90年代,中国学界出版了由李泽厚先生主编的“美学译文丛书”。这套被老主编李泽厚称之为“起步最早,但步伐最慢”、“艰难牛步”又“自行停止”的丛书,既是“西学东渐”又一次开拓性的学术工程,也积极推动了当时“美学热”与“文化热”的充分展开。这套大型丛书前后共出版了49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8本、辽宁人民出版社12本、光明日报出版社11本、中国文联出版社8本),但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该丛书已停止出版长达二十年之久。

从2010年始,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长赵剑英与刘悦笛共同推动了这套丛书的复出,在得到李泽厚先生的应允之后,“美学译文丛书”更名为“美学艺术学译文丛书”后规划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全权出版。在“美学丛书”后之所以加上艺术学,这是由于原本的译丛就已遵循了“美学与一般艺术科学”的分野规划,而今在中国艺术学的发展更是方兴未艾,因而需要对此加以积极拓展。这套丛书所身处的历史语境,显然已经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的启蒙境况,“放眼看世界”的年代确实亟需“有胜于无”的原则。但而今的学术的整体发展,需要我们在重印经典的同时,也要关注当代学界发展的最近动,同时更要提升出版的学术质量,争取出版更多的精品力作。

“美学艺术学译文丛书”邀请了国际美学界的重要美学家共组成“学术委员会”,这些编委不仅来自欧美也来自东亚学界,主要成员包括国际美学协会荣誉主席约瑟夫・马戈利斯(Joseph Margolis),现任主席柯提斯・卡特,四位前主席诺埃尔・卡罗尔、阿诺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海因斯・佩茨沃德(Heinz Paetzold)和约斯・穆尔(Jos de Mul),国际美学学会总执委沃尔夫冈・韦尔施与美国执委玛丽・魏斯曼,《英国美学杂志》前主编彼得・拉玛克(Peter Lamarque),《美学与艺术批评》主编苏珊・费根(Susan L. Feagin)、亚洲艺术学会会长神林恒道、韩国美学学会秘书长朴骆圭等。这个阵容强大的编委会,会协同中国编者来共同商定新译的书目,来共同规划这套走国际路线的丛书的发展。

目前,“美学艺术学译文丛书”被规划为“经典系列”与“当代系列”两个系列,前者以古典学术的经典性作为标准,后者以当代学术的前沿性作为标准。从“美学之父”鲍姆加通、“艺术史之父”温克尔曼、“艺术学之父”费德勒之具有“学科建设”意义的基础著作开始译起,最先出版鲍姆加通(最早提出“美学”)的《诗的哲学默想录》中文、拉丁文双语版和温克尔曼的《希腊美术摹仿论》中文、德文双语版,古典系列还将出版更具学术价值的“笺注版”。第一批即将出版的书目有:鲍姆加通《诗的哲学默想录》(1735)、鲍姆加通《美学》(1750)、温克尔曼《希腊美术摹仿论》(1755)、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1764)、费德勒《艺术活动的根源》(1887)、德索阿尔《美学与一般艺术学》(1906)、杜威《作为经验的艺术》(1934)、塔塔科维兹《美学史》三卷本(1962)、神林恒道《艺术学手册》(1989)、潘编《东方美学史料选编:日本卷》、刘悦笛编《东方美学史料选编:朝鲜卷》;当代系列目前纳入的暂有马戈利斯《美学:从古典到当代》(2008)、柯提斯・卡特《艺术与社会变革:国际美学年刊》(2009)、魏斯曼和刘悦笛《当代中国艺术激进策略》(2011),这套丛书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中国美学、艺术与文化的当展。

总而言之,当代中国美学已经逐渐融入了“全球对话主义”当中,正如国际美学协会主席卡特对于中国美学的期待所言:“中国文化、艺术和美学,向来对世界文明有丰富而意义深远的贡献。我对中国在艺术和美学上的未来怀有极大的期待。如今,当代中国艺术家在全球艺术世界里具有令人崇敬的地位。今天,一些最具创作性的艺术作品皆出自中国艺术家之手。在中国,人们对美学领域有广泛的兴趣,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北京2010世界美学大会吸引了1000多名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学者。中国学者的美学著作也对东方和西方学者越来越有吸引力。我认为,这些发展的确是非常积极的讯号,预示着美学在中国有着光明的未来!”[9]

未来的美学之路,就在所有的中国美学工作者们的脚下。

注释:

[1] [荷]海因斯・佩茨沃德:《当代全球美学的“文化间性”转向》,见刘悦笛主编:《美学国际:当代国际美学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2] 汝信:《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序》,刘悦笛、李修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3] 杜维明、许友渔、李公明、刘悦笛、干春松、杨煦生、谢遐龄、尤西林、李泽厚、钱理群、黄子平:《李泽厚与80年代中国思想界》,《开放时代》2011年第11期。

[4]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编:《文艺学新周刊第89期・美学研究的生活论转向》导言部分,见wenyixue.bnu.省略/。

[5] Mary B. Wiseman and Liu Yuedi eds., Subversive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11.

[6] 彭筠:《〈当代中国艺术激进策略〉出版》,《世界美术》2011年第2期。

[7] Robert Stecker and Ted Gracyk eds., Aesthetics Today,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pp. 343-379.省略/。

[9] [美] 柯提斯・卡特、刘悦笛:《中国美学和艺术:在开放与“中国性”之间――与国际美学协会主席柯提斯・卡特对话》,《中华读书报》2011年2月2日。

艺术与生活论文 篇5

题目:涂鸦艺术的图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选题来源

信步于欧洲城市街头,不论是在罗马、巴黎、柏林、马德里等各个文化都市,还是在街头的门窗、墙壁、抑或飞驰的地铁上,都充斥着一种兼具野趣与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涂鸦。上个世纪末,嘻哈文化如泉涌般不断四散,涂鸦艺术这方丽水也开始缓缓流入亚洲大地,这一新生的艺术文化现象相继出现在日本、中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涂鸦艺术这种生长于草根、丰富于后现代主义风格上的艺术形式,在极短的时间内蓬勃壮大,可谓是影响到了当代生活的各式领域。

笔者在欧洲以及国内各大城市走访时,便被这种开放的艺术形式所震慑。涂鸦艺术家们将自身对世界的体验与感知,透过最质朴、原生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创造出一系列或惊艳怪诞、或趣意童稚的绘画图式与艺术符号。涂鸦艺术纯真朴实、个性时尚的特质和自由的创作精神亦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核相得益彰,它也开始悄无声息地渗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方面,在颠覆与整合中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视觉元素进入大众息息相关的生活。

从一方面而言,涂鸦艺术尽管看似处于“亚文化”之中,但却是真正来自民间的艺术,其大众性和视觉传达设计实质相同,反映出平民化的审美需求;从另一方面而言,涂鸦的绘画图式、艺术符号及其色彩均是视觉表达的形式之一,与视觉传达设计有种不尽相同但又密不可分的联系。翻阅相关文献资料不难发现,目前对涂鸦艺术的图式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中,部分是以一种陈旧和静态的观点去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审美“泛化”的时代,如何让视觉传达设计与个性化的涂鸦艺术结合产生新的形式?如何不仅仅停留在涂鸦艺术的表层,而是内外深度剖析寻找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桥梁?在当代语境和新媒体科技下,涂鸦艺术介入设计领域后又会有怎样新的发展?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与思考,笔者立足于涂鸦艺术的图式,开始了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不仅提升涂鸦艺术的社会影响,赋予它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多维度价值;更为此艺术形式的多元和发展添砖加瓦,开启一种与视觉设计联结的跨界新形式,也为今后在此方向研究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参考,增添一份新的探索。

研究背景

涂鸦艺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俨然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这种在争议中发展却又兴盛不绝的图画传统,起源于 60 年代美国城市底层大众的街头文化。西方的涂鸦艺术从违规的街头肆意创作、涂鸦地区划分的合法化、到涂鸦艺术学科的设置和博物馆的诞生,再到如今多元化、多媒体结合的涂鸦艺术形式发展,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演进历史。

文化研究领域上,早在 1983 年,美国便诞生了两部有关涂鸦影像的经典纪录片--Charlie Ahearn拍摄的《野性风格》(Wild Style)与Tony Silver导演的《风格大战》(StyleWars)。片中呈现了对各涂鸦者在家中或街上的创作片段,真实还原了艺术家们涂鸦的构思过程与生活状态,为世人提供了研究涂鸦艺术的宝典与创作的基础范本。同时,也逐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具有影响力的涂鸦艺术家,如Blek Le Rat,Jean-Michel Basquiat,Keith Haring,Banksy,Pure Evil,Faile,The London Police,WK Interact等。笔者在欧洲走访期间,在街头任一书店均能翻阅到大量与涂鸦艺术相关的英文专着,因此不论从历史还是大众渗入度而言,都可见国外对于涂鸦艺术的研究及其所涉猎的领域探索相对更为宽泛,在视觉艺术、图式领域等也都有着诸多论述及相关着作。

就国内而言,涂鸦艺术这股艺术的春风在 20 世纪末开始吹入国土,尽管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已然成为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长期艺术运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它的踪影。国内涂鸦艺术家不断涌现,涂鸦艺术的创作语言和内容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本土文化元素被纳入其中,成为新的表达形式。如老一辈涂鸦艺术家叶永青,曾灶财,张大力,黑荔枝,李球球;当代青年涂鸦艺术家DEBE,4Get,Candy Brid,黑鸡先生等。同时,涂鸦团队遍布中国各大城市,不论是民间的自办活动,还是全国性的大规模比赛或展览,都可见此艺术形式正以其张力迅速走入年轻人的文化圈之中。

涂鸦艺术作为一种鲜活、创新的视觉传达语言,萦绕于大众生活周围,重塑着人们的都市文化,它的发展空间无疑不是广袤且具有潜力的。近年来我国对涂鸦艺术的研究虽与日俱增,但多以“网络涂鸦”盛行。在目前我国所涉猎的各中学术论文中,研究涂鸦艺术与视觉语言特征并将其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之中、科学讨论两者的交融与差异尽管俯拾皆是,但对此课题部分仍是泛泛而谈、观点老旧,且举例的论证大多仍是多年前的案例。笔者在图书馆翻阅中文专着时,国内有对涂鸦艺术作理论研究的专着相对较少,多以图片展示为主。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多维度去探讨涂鸦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两者的关系,而不仅局限于对它们外部形式的分析以及往昔案例的陈旧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文试图从涂鸦艺术的历史溯源、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入手,从“外”的具象表达去感知涂鸦艺术,同时以对涂鸦艺术图式的研究角度,剖析其“内”的艺术符号、图像叙事与审美精神,以求对涂鸦艺术有更进一步和深层次的认知。

涂鸦艺术作为一种都市视觉文化符号,出现在大众生活周围,并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如今以涂鸦为表现风格的视觉艺术设计作品已是恒河沙数。但鉴于涂鸦艺术进入中国时间尚短且无完整的中文理论支持,人们对涂鸦艺术表现语言的应用上大多流于表面与外在的形式。本文将对现有的国内外涂鸦着作及相关文献进行旁征博引,并对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们的涂鸦或相关结合的视觉设计作品进行分类与解析,观察其在审美与创作手法上的方式和特点,对比涂鸦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在创作与思维甚至精神内涵上的异同,尝试探索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创新方向,为现有的理论做出完善与补充。

同时,在观察对比中融入时间维度--结合当代语境(如当代艺术与现代科技),试图找寻对涂鸦艺术的图式又一崭新认知,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不仅提升涂鸦艺术的社会影响,赋予它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多维度价值;更为此艺术形式的多元和发展添砖加瓦,同时开启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大门,打开一种和视觉设计联结的跨界形式,也为今后在此方向研究的人提供一个新的参考,增添一份新的探索。

三、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阐述涂鸦艺术的图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研究,所以首先简要介绍了涂鸦的历史发展与创作风格,再通过对涂鸦艺术艺术符号概念以及涂鸦大师作品的剖析,探求涂鸦艺术的内在审美与符号。然后将此与视觉艺术设计结合,在当代的作品案例下,分析两者的表达应用与拓展的可能并进行总结与展望。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 绪论。讨论了选题的来源、背景与目的、意义,及论文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涂鸦艺术综述。阐述了涂鸦的源起、发展与创作手法和表现内容,对涂鸦的历程有一个简要的梳理以及对涂鸦的工具和形式等进行了详解。

第三章 涂鸦艺术的图式研究解析。在本章从“符号学”与“图像学”相关角度,深入分析涂鸦的艺术符号与图式的内在审美。同时结合典型的涂鸦艺术大师的作品作为例证解析其艺术符号的运用。

第四章 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将对涂鸦艺术的研究与视觉传达设计联结,通过对当代作品的解析,分析两者的互动与表达。

第五章 设计实践。本章是笔者在对本文进行总结后结合自身兴趣点所作的涂鸦插画设计。

四、提纲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背景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涂鸦艺术综述

第一节 涂鸦艺术的源起与发展

一、涂鸦溯源

二、涂鸦艺术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涂鸦艺术的创作形式演进与表现内容

一、涂鸦艺术的创作手法演进

二、涂鸦艺术的基本表现内容

第三章 涂鸦艺术的图式解析

第一节 涂鸦艺术图形符号简析

一、涂鸦艺术的符号概念

二、涂鸦艺术大师们的艺术符号解析

第二节 涂鸦艺术的图像表达

一、文本与图像的互动转换

二、图像表达的即时性思维

第三节 涂鸦艺术的图式审美

一、表达心灵的幻象之美

二、荒诞世界的童趣之美

第四章 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

第一节 涂鸦艺术的视觉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

一、色彩的情感表现

二、线条的运动性与笔触肌理

三、图形空间的形式与构成

第二节 视觉传达设计中对涂鸦艺术表达语汇的应用

一、字体设计--风格化与情感化的应用

二、海报设计--个性与趣味的相映

三、广告设计--时尚与公众娱乐性的结合

三、插画设计--手绘的自由表达

四、公共艺术--城市空间的点缀

第五章 设计实践-毕业设计

第一节 创作背景

一、灵感来源

二、借鉴资料

第二节 《山海经》手绘涂鸦画作创作

一、草图绘制

二、画作表现

第三节 设计延展应用

总结与展望

参 考 文 献

致 谢

五、创新点

把涂鸦艺术与的图式与视觉传达设计通过跨学科的研究,融合图像学、符号学、心理学、视知觉的方式来探究其多元价值,让对涂鸦艺术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层,而是进行深度的内外剖析,解析其内在的图式审美。

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跨学科研究和人物走访的研究方法,将涂鸦艺术的纵向时间发展和多元化价值的横向拓展相交叉结合,对涂鸦艺术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让其风格形式更好地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在涂鸦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它具有更大众、时尚、潮流和个性的特质。

结合当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在当代语境下进行更新的深入研究,不仅给涂鸦艺术带来一种新的扩展可能性,也让涂鸦艺术这种独特的语汇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新的形式。

六、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一)中文原著[1]陈琦。城市节奏系列:画在墙上的声音--涂鸦文化史[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11:87.

[2]赵毅衡。广义叙述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12:211-213.

[3]孟瑾,方二。涂鸦Urban Wallpaper[M].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3.

[4]曹方,乔爽。视觉图式[M].第1版。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1:19-42.

(二)中文译著

[1](美)丹尼格雷戈里。手绘的奇思妙想:49位设计师的创意速写簿[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德)Rose Fleck-Bangert着。许玉梅译。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4.

[3](德)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着。朱光潜译。美学[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7:81.

[4](德)瓦尔特·本雅明着。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01:101.

[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着。孟沛欣译。艺术与视知觉[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8:228.

[6](美)科德瑞着。陆香,丁硕瑞译。创意城市:百年纽约的时尚、艺术与音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1.

[7](美)苏珊·朗格着。刘大基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2.

[8](俄)瓦西里·康定斯基着。吴玛悧译。艺术与艺术家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08:83-136.

[9](英)安娜·瓦克拉维克。赵成清译。全球视野艺术丛书:涂鸦与街头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1:90-136.

[10](西)吉玛·嘉丝奇,琼瑟·阿什辛着。黄超成等译。西班牙现代绘画教程:色彩[M].第1版。

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12:10

[11]刘隽编。鄢格译。涂鸦变迁Graffiti Now[M].第1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

[12](英)E.H.贡布里希,(美)朱利安·霍赫伯格等着。钱丽娟译。艺术、知觉与现实[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9:62.

(三)期刊论文

[1]林家阳。涂鸦艺术与涂鸦文化[J].中国广告,2006-03: 23.

[2]杨时旸,张大力。我无法脱离底层[J].中国新闻周刊,2009: 3.

[3]李永超。城市中的涂鸦文化:一种空间社会学的解读[J].美与时代·城市,2017.7:109-110.

[4]晓东。概念流利与图式理论[J].山西师大学报,2010.3:150-152.

(四)学位论文

[1]樊清熹。后现代视角下的涂鸦艺术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6:33-35.

[2]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3.

[3]王冰冰。涂鸦艺术符号的视觉审美取向研究[D].湖南:湖南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6:38-39.

[4]胡华丽。论儿童涂鸦艺术对成人绘画图式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5:23-26.

艺术与生活论文 篇6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7-0055-01

长期以来,一些美术教师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失去了自我探究的动力和习惯,严重压抑了自身潜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被压抑了。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当前美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美术教学中应更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对美术没有兴趣,因此学习与生活脱离,还有就是对美术理论知识的缺乏,不知道怎样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美术失去兴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增强其艺术表现欲和创作欲。

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论文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论文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而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有一个长久而系统的计划,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采用能使学生快乐,符合学生认知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论文形式、教学论文内容、教学论文办法,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二、诱发想象,发挥创造性

想象是学生思维的翅膀。学生一旦张开想象的翅膀,便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翔在形象思维的天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教师要通过精炼而艺术的语言,生动又直观的教学及创设好的艺术氛围,积极诱发学生大胆想象,包括对美术创作的内容、色彩等的想象。英国诗人雪莱说:“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作品就缺乏学生自己的特色。

三、鼓励求异,保护创新思维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范画及优秀作品的欣赏,对于作画大都心中有数。但是,许多学生喜欢“依样葫芦”,尽管有些学生表现得还相当不错,但就作品而言缺乏创造性、缺少个性。教师在肯定的同时,应多鼓励他们标新立异,突破定势思维的影响,突破范画等的约束,敢于独辟蹊径,与众不同(当然,适量的临摹练习在美术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即便有的学生作品显得幼稚、荒诞或丑陋,但这恰恰是他们的创新意识的流露,有的说不定还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教师应及时予以保护和激励,切不可挖苦,讽刺学生或将这“一棒子打死”,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加强指导,培养创造能力

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并非毫无约束的自由发展,创造力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及学生的不断努力。就指导而言,1、指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鉴赏及艺术感染,提高艺术修养及审美情趣;2、在绘画等技能、方法、步骤及构形、着色、想象等方面强化指导;3、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用实物实景以指导,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4、通过课外活动加强指导等。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思维的源泉,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与生活论文范文 篇7

2010年,中国美学的新纪元。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也是世界美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第二次在亚洲召开。这次以“美学的多样性”(Aesthetics in diversity)为主题的大会提升了中国美学的整体实力。2011年的当代中国美学界依凭这股力量继续突飞猛进,与全球美学的前沿发展趋于同步、共振与互动。一方面,当代全球美学发展顺应了国际学界正在倡导的“文化间性转向”(the intercultural turn)运动,[1] 不同文化间的复调杂语纷呈“由外而内”地为当代中国美学的兴起提供了历史空间;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美学更在逐步融入“全球对话主义”的世界主潮之中,这也为当代中国美学“由内而外”地参与国际前沿创造了历史契机。

一、“中国美学六十年”回顾:以李泽厚为历史线索

当代中国美学发展,既让国外学人前瞻到它颇具潜能的未来,又让国内学人意识到,这种发展也是中国美学近六十年来螺旋上升的结果。正如千禧年出现了“百年中国美学回顾”的反思热潮一样,2010年以来,对于“中国美学六十年”的总结性成果纷纷得以出版。

由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主办、鲁迅美术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的主题就是“新中国美学六十年”。在这次大会的基础上,出版了《新中国美学六十年――全国美学大会(第七届)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共2册,上册是美学卷,由潇牧与张伟主编;下册是艺术卷,由韦尔申与张伟主编,这是全国美学大会第一次公开出版论文集。由北京市哲学会美学研究会主编的《美学60年学术论文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也集中了北京市美学会的相关研究成果。由刘悦笛、李修建撰写的近60万字的《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则是第一部全面梳理六十年美学发展的专著,正如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汝信先生在给此书所写的序言所论:“该书不仅将中国美学六十年的整个发展历程的原貌呈现了出来,将往往被割裂的‘前三十年’(1949-1978)与‘后三十多年’(1979年至今)美学史融贯起来,而且,对于这六十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加以了客观的陈述与解析,并试图由此为中国美学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学术史的基础。”[2]无论怎么说,这六十年来的中国美学都需要得以系统化的整理与反思,不仅需要当代人写“当代史”,而且,这段历史还需要“后来人”继续加以重写。

在当代中国美学六十年的发展当中,最重要的一位美学家非李泽厚莫属,所以,透过李泽厚个人的学术发展,来看待中国美学发展史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视角。2011年9月3日到4日,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举办了“80年代中国思想的创造性:以李泽厚哲学为例”的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从美国哈佛大学归国的杜维明先生发起,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对于李泽厚的作为哲学的美学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思想界的价值多有探讨。

在这次会议上,尤西林指出,李泽厚的特殊地位和他的美学身份有特殊关系,正是因为他美学家的身份使美学在现代性转型中获得重要地位,这也确立了李泽厚在“美学热”当中的重要角色。李公明指出,《美的历程》是80年代文化启蒙工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最有哲学意味的文化启蒙,它是中国美学从50年代以来发展飞跃的产物,标志着80年代美学方面的最高成就。德国学者海因利希・盖格(Gerhard Mercator)认为,李泽厚美学的贡献就在于他把美学提升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通过美的立场李泽厚思想并不仅指向个人的心理状态,而走向了一种与之相关的普遍性。徐友渔则提出了反面的意见:以李泽厚为代表的80年代思想家的局限在于他们知识结构的偏颇和眼界的狭隘。[3]然而,无疑80年代的“美学热”参与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造进程当中去了,这也是世界文化当中最为独特的现象。

此外,在学术期刊当中,对李泽厚美学的当代意义也多有考察。《文艺争鸣》2011年第5期特设了“当代中国美学文艺学的生活论转向与李泽厚”的专刊,其中收录的文章主要有刘悦笛的《素描李泽厚》、张志扬的《李泽厚与“审美代启蒙”》、彭富春的《中国当代思想的困境与出路――评李泽厚哲学与美学的最新探索》、张文初的《本体之情与生存的诗性言说――论李泽厚的“情本体”》、李修建的《生活美学:书写中国美学史的新视角――兼论李泽厚的中国美学研究》和陈思勤的《中国“生活美学”研究的新兴》。在这组文章当中,特别关注到了李泽厚晚年最重要的“情本体”思想,这一思想是李泽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并在近20年来全力阐释的新本体论,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特别是“生活论转向”也具有崭新的意义。

二、当代美学的“生活论转向”:以“生活美学”作为本体论

“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范式的生活论转向”是由《文艺争鸣》发起的,《艺术评论》、《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多家杂志与媒体参与其中,目前已经发表了百余篇重要论文,从生活论转向的本体论建构、西方美学的生活论转向、中国美学的生活论转向、与生态美学的关系、与文化研究的关系等各个角度,共同推动了当代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本体论转向”。

从国际美学的整体走势来看,艺术哲学、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依然成为国内外美学家们所集中关注的新生长点。中国本土“生活美学”的新构,恰恰是与国际美学颉颃发展起来的、深植于本土传统之中的一种中国美学新形态。当代美学的生活论转向,恰恰是中国美学20世纪80年代经过“实践论转向”、90年代经历了“生存论转向”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本体思想转向。

2011年是“生活美学”研究继续推展的一年。《艺术评论》第4期上集中发表了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的《艺术如何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刘悦笛的《“生活美学”:是什么与不是什么?》和杨光的《镜中之像与画中之像――媒介语境中的生活与文艺复兴绘画》。《文艺争鸣》新年的第1期的生活论转向专题发表了王一川的《物化年代的兴辞美学――生活论与中国现代美学Ⅱ》、马建辉的《马克思的生活论思想与当前文艺学、美学生活论转向》、陈雪虎的《思考从“文化”到“生活”的可能性――再谈“生活论”的内涵兼谈共同文化的》、金浪的《日常生活的美学困惑――兼谈美学的生活论转向中的几个问题》。 在美学原理上,论文主要有陈思勤的《当代中国美学“生活论转向”》、樊文春的《美从何处寻――对生活美学形而下的反思》、江渝和张瑞利的《对艺术终结论与生活美学的深层反思》和陈博的《美学生活论转向的社会利弊》;在西方美学上,论文主要有汪德宁的《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由鲍德里亚的“超美学”看“日常生活审美化”之争》和张冰的《生活论与生态美学――关于艺术的终结命题》;在中国美学上,论文主要有李昌舒的《论南宗禅的“生活禅”思想及其美学意蕴》、郭羿承的《当代艺术・文化商品・生活型态――以齐白石其人其艺为例看“生活美学”》和顾农的《从美学的层面研究生活史》;在艺术美学与门类美学上,主要有刘悦笛的《“生活美学”与当代中国艺术史――在亚洲艺术学会京都年会上的演讲》、余剑峰的《传统庭院中的当代生活美学》和刘方的《城市生活如何更美好:历史借鉴与生态美学反思》。

所谓“生活美学”或“生活论转向”,被大多数的学者将之理解为一种探讨将生活世界与审美活动沟通起来的努力。“新世纪以来,生活论转向开始成为文艺学美学的重要话题,以‘日常生活审美化’启其端,而‘生活美学’承其绪,”[4]如今开始得到全面的推展。从当代中国“美学本体论”的历史嬗变来看,从实践论、生存论到生活论的哲学基础正在实现根本转换。如果说,李泽厚所奠定的是实践美学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而大多数论者则直接持“实践本体论”的话,那么,后实践美学论者所执著建构的就是一种“生存论本体”,而最新出现的“生活美学”实际上走向了一种“生活本体论”。总而言之,从实践美学、生存美学走向生活美学,恰恰构成了当代中国美学的“本体之变”,这已构成了是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当代艺术的“全球互动”:以“中国当代”为考察对象

在2010年世界美学大会上,当代中国艺术就已经成为亮点,由国际美学协会新任主席柯提斯・卡特(Curtis L. Carter)所主持的“当代中国艺术”专场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包括四个主题发言:卡特的《都市化与全球化的挑战》、玛丽・魏斯曼(Mary Wiseman)的《水与石:论中国艺术的表现角色》、刘悦笛的《书法性表现与当代中国艺术》和王春辰的《当代艺术的公共性的审美价值》。

这四篇最新的,都出自魏斯曼与刘悦笛所共同主编的英文版新著《当代中国艺术激进策略》(Subversive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2011年该书由欧洲著名的布里尔学术出版社出版。[5]这部新著通过中西美学家和艺术批评家之间的积极对话,试图从美学的角度将当代中国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展现给世界。整个文集以魏斯曼的《当代中国艺术的激进策略》为开篇,终结于刘悦笛的《观念、身体与自然:艺术终结之后与中国美学新生》,从而将当代中国艺术的“新世界”与“新理论”全方位呈现了出来。

2011年这部新著邀请了世界最著名的美学家阿瑟・丹托(Arthur C. Danto)撰写了《艺术过去的形态:东方与西方》,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No?l Carroll)撰写了《艺术与全球化:过去与现在》,艺术史家大卫・卡里尔(David Carrier)撰写了《如何误读中国艺术:七个例证》。该书一方面邀请了国际学者来主笔来外在地考察中国艺术,主要有劳里・亚当斯(Laurie Adams)的《当代艺术在中国》和亚伯拉罕・卡普兰(Abraham Kaplan)的《中国艺术中的形而上学》等等;另一方面邀请本土学者来内在地探讨中国艺术,主要有易英的《政治波普艺术与原创性的危机》、文洁华的《殖民香港的经验绘画与绘画理论(1940-1980)和潘幡的《后殖民与台湾当代艺术趋势》等等。

《当代中国艺术的激进策略》有幸被列为布里尔“历史与文化的哲学”系列丛书的第31本,由波士顿与莱顿做全球发行,它是从美学角度深入观照当代中国艺术的首部成果。这套著名丛书的主编迈克尔・克劳兹(Michael Krausz)认为,这本共集中了15位作者(8位美国人与7位中国人)23篇力作的长达四百多页的文集,的确是“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的跨文化影响的重要贡献,对于中国文化意义的哲学理解的重要贡献。作者既包括中国也包括美国的哲学家与艺术史家们,这是他们关于当代中国前卫艺术研究的第一次合作!”[6]

2011年度,另一个关于当代中国艺术的重要事件是由美国匹斯堡大学高名潞教授发起的,在天津美术学院于11月18日到19日召开了“当代艺术史的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重要的研讨会聚焦于当代艺术史特别是当代中国艺术史的撰写问题,“当代人如何撰写当代艺术史”的难题更成为了会议的焦点。会议邀请了唐纳德・普雷齐奥西(Donald Preziosi)、詹姆斯・梅尔(James Meyer)、帕梅拉・李(Pamala Lee)等西方著名的艺术史学者与中国学者共同探讨了当代艺术史撰写的理论转向问题。当代中国“艺术生态”在国内外大变局下发生了急遽转变,文化身份性和艺术前卫性变得日趋复杂,对中国艺术史的当代书写而言,如何确立书写者的立场与方法、如何寻求到新的历史叙事模式都亟待得到反思。所以,本次会议的召开对于当代中国艺术史书写而言意义重大,它同时也已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

2011年11月25到27日,在由台湾政治大学主办的“东亚学术现代化”国际研讨会上,潘幡提出了“台湾美术史学的主体与认同”的问题,日本学者冈林洋考察了“日本近代美学的构想”,刘悦笛提交了“近代东亚艺术观源流考辨”的论文,近代以来的中国美学研究也需要在东亚美学的内部互动之间来加以历史的勘察。

四、中美双方对话“美善关联”:以“伦理美学”为交融前沿

当代国际美学界还有一个持续已久的热点话题:美学与伦理学的关联问题,近期的西方许多美学文集都将该问题置于核心位置上。在2010年出版的《今日美学》文选当中,伦理、美学与艺术价值问题得到了专章探讨,其中,“艺术的道德本性”、“伦理与艺术价值的关系”、“艺术的伦理批判”乃至“美学作为伦理学的先导”的问题都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实际上,从更深层的融合来说,这也就是美学与伦理学交融而成的“伦理美学”与“审美伦理学”的问题。[7]

2011年10月12日到14日在美国密尔沃基召开了“未设置的边界:哲学、艺术与伦理学(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柯提斯・卡特发起并主持。这是在美国本土举办的第一次中美双方学者直接进行“美学对话”的会议。会议的宗旨,就是为了以美学与伦理、艺术与道德的关联作为共同话题,提升东西方美学之间的交往与理解,不仅由此建构一种共通的全球性对话基础,而且,力求找到不同文化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路径。

所以,这次会议邀请了人数相等的美国与中国学者们进行对话,美方出席的学者有诺埃尔・卡罗尔、斯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ies)、伊万・盖斯凯尔(Ivan Gaskell)、盖里・哈伯格(Gary Hagberg)、约翰・莱萨克(John Lysaker)、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chusterman)、杰森・沃斯(Jason Wirth)和玛丽・魏斯曼,中方出席的学者有高建平、刘悦笛、彭锋、王春辰、文洁华、周宪、刘成纪和程相占。正如《国际美学通讯》报道所见:“目前,当代中国学者们致力于各种努力将传统中国理念整合到指向未来的当代中国思想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同样也致力于使西方美学与伦理学获得重要性从而来发展他们自身的理论。同样,西方学者们也意识到,他们要通过向关于哲学、艺术与伦理学的中国传统与当论加以拓展,来更多地习得东方的思想。”[8]这次中美互动的国际会议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以往的中外美学对话会总是在中国本土召开并邀请国外学者访华,而这次会议则是到美国大陆去寻求更深入的对话,这次交流的象征意义无疑是深远的。

五、“美学译文丛书”复出:向“艺术学”疆域拓展

从20世纪80到90年代,中国学界出版了由李泽厚先生主编的“美学译文丛书”。这套被老主编李泽厚称之为“起步最早,但步伐最慢”、“艰难牛步”又“自行停止”的丛书,既是“西学东渐”又一次开拓性的学术工程,也积极推动了当时“美学热”与“文化热”的充分展开。这套大型丛书前后共出版了49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8本、辽宁人民出版社12本、光明日报出版社11本、中国文联出版社8本),但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该丛书已停止出版长达二十年之久。

从2010年始,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长赵剑英与刘悦笛共同推动了这套丛书的复出,在得到李泽厚先生的应允之后,“美学译文丛书”更名为“美学艺术学译文丛书”后规划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全权出版。在“美学丛书”后之所以加上艺术学,这是由于原本的译丛就已遵循了“美学与一般艺术科学”的分野规划,而今在中国艺术学的发展更是方兴未艾,因而需要对此加以积极拓展。这套丛书所身处的历史语境,显然已经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的启蒙境况,“放眼看世界”的年代确实亟需“有胜于无”的原则。但而今的学术的整体发展,需要我们在重印经典的同时,也要关注当代学界发展的最近动,同时更要提升出版的学术质量,争取出版更多的精品力作。

“美学艺术学译文丛书”邀请了国际美学界的重要美学家共组成“学术委员会”,这些编委不仅来自欧美也来自东亚学界,主要成员包括国际美学协会荣誉主席约瑟夫・马戈利斯(Joseph Margolis),现任主席柯提斯・卡特,四位前主席诺埃尔・卡罗尔、阿诺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海因斯・佩茨沃德(Heinz Paetzold)和约斯・穆尔(Jos de Mul),国际美学学会总执委沃尔夫冈・韦尔施与美国执委玛丽・魏斯曼,《英国美学杂志》前主编彼得・拉玛克(Peter Lamarque),《美学与艺术批评》主编苏珊・费根(Susan L. Feagin)、亚洲艺术学会会长神林恒道、韩国美学学会秘书长朴骆圭等。这个阵容强大的编委会,会协同中国编者来共同商定新译的书目,来共同规划这套走国际路线的丛书的发展。

目前,“美学艺术学译文丛书”被规划为“经典系列”与“当代系列”两个系列,前者以古典学术的经典性作为标准,后者以当代学术的前沿性作为标准。从“美学之父”鲍姆加通、“艺术史之父”温克尔曼、“艺术学之父”费德勒之具有“学科建设”意义的基础著作开始译起,最先出版鲍姆加通(最早提出“美学”)的《诗的哲学默想录》中文、拉丁文双语版和温克尔曼的《希腊美术摹仿论》中文、德文双语版,古典系列还将出版更具学术价值的“笺注版”。第一批即将出版的书目有:鲍姆加通《诗的哲学默想录》(1735)、鲍姆加通《美学》(1750)、温克尔曼《希腊美术摹仿论》(1755)、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1764)、费德勒《艺术活动的根源》(1887)、德索阿尔《美学与一般艺术学》(1906)、杜威《作为经验的艺术》(1934)、塔塔科维兹《美学史》三卷本(1962)、神林恒道《艺术学手册》(1989)、潘编《东方美学史料选编:日本卷》、刘悦笛编《东方美学史料选编:朝鲜卷》;当代系列目前纳入的暂有马戈利斯《美学:从古典到当代》(2008)、柯提斯・卡特《艺术与社会变革:国际美学年刊》(2009)、魏斯曼和刘悦笛《当代中国艺术激进策略》(2011),这套丛书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中国美学、艺术与文化的当展。

总而言之,当代中国美学已经逐渐融入了“全球对话主义”当中,正如国际美学协会主席卡特对于中国美学的期待所言:“中国文化、艺术和美学,向来对世界文明有丰富而意义深远的贡献。我对中国在艺术和美学上的未来怀有极大的期待。如今,当代中国艺术家在全球艺术世界里具有令人崇敬的地位。今天,一些最具创作性的艺术作品皆出自中国艺术家之手。在中国,人们对美学领域有广泛的兴趣,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北京2010世界美学大会吸引了1000多名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学者。中国学者的美学著作也对东方和西方学者越来越有吸引力。我认为,这些发展的确是非常积极的讯号,预示着美学在中国有着光明的未来!”[9]

未来的美学之路,就在所有的中国美学工作者们的脚下。

注释:

[1] [荷]海因斯・佩茨沃德:《当代全球美学的“文化间性”转向》,见刘悦笛主编:《美学国际:当代国际美学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2] 汝信:《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序》,刘悦笛、李修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3] 杜维明、许友渔、李公明、刘悦笛、干春松、杨煦生、谢遐龄、尤西林、李泽厚、钱理群、黄子平:《李泽厚与80年代中国思想界》,《开放时代》2011年第11期。

[4]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编:《文艺学新周刊第89期・美学研究的生活论转向》导言部分,见wenyixue.bnu.省略/。

[5] Mary B. Wiseman and Liu Yuedi eds., Subversive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11.

[6] 彭筠:《〈当代中国艺术激进策略〉出版》,《世界美术》2011年第2期。

[7] Robert Stecker and Ted Gracyk eds., Aesthetics Today,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pp. 343-379.省略/。

艺术与生活论文 篇8

一、力求新颖独特与生动新鲜

写议论文,选材要求尽量做到别具一格、生动新鲜。通俗地讲,凡是别人没有用过或很少使用的材料,而我们大胆自信地用了,就是新颖独特。我们选材时应当避免雷同,不能选用那些大多数同学都会想到的材料。一味地运用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千人一面,缺少新意的。因此,在选材时我们要做到避同求异,特别是要摒弃那种公式化、概念化的选材习惯。

新鲜活泼、富有感染力的作文材料,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文章的可读性。现实生活是五彩斑斓的,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虽然对于我们来说,每天的生活方式几乎是一样的,但独立个体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感悟必然有所差异,反映出来的生活色彩也不尽相同。如果把这当做文章的素材,那呈现在作文当中的就是另类的、新鲜的材料了。选材新颖独特还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所引用的材料是新的,如新事例、新人物、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等;二是对所选材料论点的提炼,要做到“发人之所未发”,力求推陈出新,绝不步人后尘。

二、讲究下笔准确与精细处理

在议论文选材过程中,我们应当在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细节化、精细化诸方面下足工夫。我们选材时要做到下笔准确,所选事例要求信息量足、具体可感;复述故事时应当有一定的技巧,避免细节失真,这是因为真实的材料才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情感是在“真实”中孕育,更是在“真实”中升华的。反之,虚假的材料由于编造而容易露出破绽,文章也因此而大打折扣。有时候,我们可以对于作为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进行某种组合、改造,也即艺术加工或艺术虚构,但是仍然不能不注意细节的描摹。

我们要想做到选材的准确性与精细化,就必须对所选择的材料十分熟悉,对材料熟悉了,就可以灵活地剪辑、拓展、深化、延伸等;对材料熟悉了,就可以把握其中的重心,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其中,将自己的思想蕴涵其中。为此,我们在平时的素材积累的过程中就应当养成准确记忆和灵活运用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地做好读书卡片和读书札记,这样才能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得心应手。

三、紧扣时代热点与社会问题

议论文大都是时代性十分强的文章,并且它的选材都与社会的热点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因此,议论文的选材要做到与时俱进,要富有时代气息。我们应当善于关注社会热点,让自己的文章与社会脉搏同时跳动。

其实“作文就是用来反思生活和成功表述自己思考结果的一种手段。”关注热点,就是让文章具备强烈的现实感。同一个观点,同一个角度,如果有多个材料可以选择,我们不妨多关注一下“当下”,让自己的文章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加鲜活的元素,比如面对社会变革、面对自然环境、面对市场经济、面对社会矛盾时,我们不能漠不关心,而应当大胆地结合文章论题加以展现。关注时代热点,可以使文章更富于时代信息、生活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要想自己的文章做到生活气息浓厚,我们就要注意扩大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特别是关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话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选材如果紧跟时代的步伐,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一定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进而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

四、追求人文底蕴与鲜明个性

艺术与生活论文范文 篇9

院长学堂,就是研究艺术创新的哲学,并运用这些哲学观念――推开一扇门,点燃一盏灯,照亮一条路,实现一个梦。

张继钢著《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张继钢论艺术》(下简称《论艺术》),2011年10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书题取自作者一句广为人知的创作箴言。书的内容由作者在艺术学院创设的“院长学堂”系列讲座讲稿基础上整理而成,该系列讲座又在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和文化单位演讲,以其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双重的探索创新而独立于大学校园、高端讲坛。上面的引文便是张继钢写给“院长学堂”的“题记”,题记文字也排印在书的扉页上。

正如题记中所言:这是一部研究艺术创新的书,一部赋予艺术创新以哲学思考的书。更具体地说,是一部研究怎样实现艺术创新、怎样为艺术创新作价值定位的书。这一写作宗旨在书序中有更直接和深入的表述:

我在大学讲学时许多学生的提问,让我记忆犹新,当代大学生们如此关注民族的创新精神令我感动。其实,任何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发轫于文化艺术的创新。

我们天天说创新,那么,究竟怎么做才是创新?怎么做才能创新?

自古以来,艺术天才一直都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人。本书就是探究如何戴着镣铐还能跳出最好的舞。

“创新”是《论艺术》一书的主题词,“创新”也是作者从业的足迹和不懈追求。“创新”一词和张继钢的名字联在一起,是一条满载着辉煌的艺术之旅:《千手观音》(舞蹈、舞剧),《复兴之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闭幕式,杂技《肩上芭蕾――东方的天鹅》,京剧《赤壁》,说唱剧《解放》……以“创新”为中心概念,《论艺术》开启了对多年艺术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同时伴随着面向广阔文化空间的精神探索。书中所论及的“创新”蕴含着丰富的层面:从艺术到文化,从个体到人类,从创作实践到哲学玄思……而在写作风格上刻意规避玄奥艰涩,相反,创新过程和艺术文本的细致解析,创造的魅力诱惑及其生命体验,成为写作的重要旨归和建构理论的基石。全书生趣盎然、色彩斑斓,感官与精神交融、此岸与彼岸共在,将智慧充盈于纹理,在现象还原中昭示一种有着充沛生命的“创新哲学”。

我读《论艺术》,感受最深的是其在坚固的实践基础上,展开了艺术本体与文化形象双重的创新探索,实现着独具个性的理论建构。

“创新”之喻:艺术本体与文化形象

《论艺术》中的“创新”一词,有一条活力充盈的能指链:基本的“所指”是艺术,延伸的喻指在文化。全书因此而接通了“高端”与“地气”,意境高远且踏实厚重。

《论艺术》的第一个章节题为“绝处逢生”,开篇便从一种文化现象切入,就“新作品”的判定犀利直言:“我们国家晚会很多,各地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几乎每天都在推出新作品,其实,新推出来的作品,并不一定就是新作品,有的作品理念可能已经很陈旧,或是重复别人的影子。”作为有影响力的“文化人物”,张继钢的立足点始终是艺术,他对“艺术本体”有着深度理解和坚定的持守。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是“新作品”呢?答曰:“真正的艺术创新是突破,应该是确立新的理念、求得新的发现、选择新的角度、进行新的整合、构成新的语言陈述方式,从而,形成新的品格。”《论艺术》中所有的关于艺术创新的讨论皆源于实践,其中,大量例证源于作者自身成功的艺术实践。例如:盲人舞蹈《去看春天》便是角度的突破与新的发现,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创造奇迹”。这是张继钢继《千手观音》之后编创的又一个盲人舞蹈。不仅是盲人舞蹈,而且是盲人群舞,而且让盲人去“看”,看一个抽象的“春天”。作品创造了“用手摸春天,用耳听春天,用鼻闻春天,用心看春天”的特殊情境,盲人演员们头顶绿草,手执盲杖,在春光里列队行进,享受着也展示着生命的美丽。舞美背景是梵高式抽象、梦幻的春光。这样一个舞蹈,在艺术与生命的创造上给予人的惊诧和温暖,很难用简短的文字道出。男子群舞《红蓝军》则是“新的理念形成新的陈述方式”的一个例证。《红蓝军》的立意在表现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军队与军人,而“新军事变革”首先也基于观念的变革。作品直面发展中的当代军事生活,重构“对峙”这一传统的舞蹈主题,以地面和高空两个意象空间的对峙,以红军、蓝军两个群体精神意志的对峙,取代“对峙”传统中双人舞式的肢体对抗。这一创意还在切分舞台空间的舞美设计和三维全频声场的现代风格音乐建构中同步展开。舞台上未呈现一件高科技的武装设备,给予观众的是新时代之军魂的强烈震撼。类似这样成功的范例,在张继钢的艺术实践中不胜枚举,而“美的诧异”早已作为一个标记,扎根于张继钢作品的期待视野。《论艺术》解析了这些作品中的艺术创意及创意的实施过程,同时以其深刻犀利的专业目光,精辟独到地剖解着更多的人类艺术经典。他认为:“那一点‘黄金’无论如何是存在的,只是藏得太深,躲得很远,需要‘踏破铁鞋’执著寻觅,‘衣带渐宽’艰苦探究。”

“创新”的理念与追求自然地延伸到张继钢所承担的重大文化工程,诸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梦幻五环”、《击缶而歌》、《文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点火仪式、闭幕式的《香山红叶》……凡所承担之节目,皆刻印着他的创新标记。在《论艺术》中,这类或广场或殿堂的文化活动中艰辛的创编过程及其文化意涵,有细致的体悟与解读。张继钢曾做过以《与完美对望》、《朝有梦的方向走》为题的演讲,从艺术的创造讲到文化的创新,更有演讲题名为《文化的承传》、《文化的力量》。他以“艺术家”身份入选“文化人物”、“十大影响力人物”,皆因他在当代文化发展中的卓越贡献,然更难得的,是他对国家文化发展的自觉思考和担当意识。

艺术家张继钢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而他对“艺术本体”的理解决非“唯美主义”。他多次明言“真善美”的结合是终极的艺术理想,他是要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对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当代的文化研究理论揭示出所谓艺术之“本质”的生成性特征:“艺术本体”是在言说者的社会立场中、在社会历史实践中被建构的。而我们当下所言之“文化建设”,也决不能仅仅局限为一个空泛的口号或自明的概念,它只能经由一个又一个物质化的细节、确定的社会实践建构而成。应当说,张继钢所理解的“艺术本体”,是一个逃逸出“本质主义”之窠臼的本体,一个被建构的并仍处在建构之中的本体。这一建构过程直接关联着他的文化立场、政治关怀,关联着他自觉担当的文化责任。

在《论艺术》之“序”中,作者这样表述了对文化艺术与国家形象的思考:“对于一个成熟的国家来说,软实力必将通过文化艺术的创新来发展,通过有效展示国家文化艺术形象来实现。一个国家影响力主要是看不仅能把话说出来,还能让人听进去。”在作者心目中,艺术的创新,肩负着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使命,是一项具体的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建设”。他的观点醒目之处更在于:当代语境中的文化创新就是一种“艺术的”创新,或言之“文化艺术的创新”。国家的文化形象就是“文化艺术”形象的塑造,就是“艺术”地塑造国家的文化形象。就是要在经济实力的基础上,艺术地、有成效地获取话语权力。基于此,“艺术创新”在他那里始终肩负着“文化隐喻”:创新植根于并建构着精英层面的先锋艺术,同时,建构着主流意识形态视野中的大众文化,关注着国家形象塑造中的文化合力。这样一种宏伟志向,提升着其工作的意义、境界,彰显着其著作的精神价值。

创新“秘籍”:建构在“麦芒”上的艺术理论

《论艺术》的最后一个章节有一个奇谲诡异的篇名:“麦芒上能站几个人”。这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以超现实的思维,可以想象是一个人,一个特殊的人:艺术家;也可能是许多人:由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无限数的人。然作者在该章前言中直接给出的一个答案,再次颠覆了常规的想象:“应该是两个人。麦芒上首先站着一位哲学家,而在哲学家肩膀上站着的才是艺术家!”“谁也不相信麦芒上能站人,这是一个关于生活与艺术关系的哲学命题,看似虚构,然而,却蕴涵着艺术创作理想的哲理。”“麦芒,指生活,是人类劳动改变世界的产物;哲学,指理性和智慧,是对生活的理性概括。”

“麦芒”是《论艺术》中最具独特个性和隐喻特征的概念之一,它关联着张继钢艺术理论中对一个基础性论题的考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且由于“麦芒”一词的意象性,其探讨便可在艺术、文化、哲学、人生之间游走延伸。这个被喻指“生活”的既现实又抽象的“麦芒”,凸显了张继钢艺术理论的个性风格与理论意义:以命题、概念为中心的体系建构,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学术品格,以寓言性、隐喻性为依托的诗性思维及其方法选择。

《论艺术》一书的理论特征之一是,从艺术实践出发,提出命题,创新概念,设立范畴。全书每一章的标题都是一个独有意涵的命题,“麦芒”一题外,有“‘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起手就在巅峰上”,“绝处逢生”,“经典参照”,“寻找原点”。命题之下,有体系化的创新概念或概念新解,如限制、天才、创意、原点、绝处、逢生、经典、经典“告诫”、艺术“窄门”、再现生活、表现抽象、创意三昧、创意行程、原点与灵感、艺术作品的“象”与“场”……在后续出版预告的章节提示中,还可见到的命题、概念如“打开关键”、“持续着的美更可怕”、“对比就是视觉,矛盾产生记忆”、“独处”、“虚拟与时尚”……所有这些,围绕着全书的主题词“创新”,结织出一个命题、概念与范畴之“网”,类似一个不断在扩展、充实的“元素表”,在艺术实践与抽象思维的结合中探索那个完美的“结构图”。这是一套建设中的、开放形态的艺术理论,这一理论以“创作论”为主体,向艺术本质、艺术形式、鉴赏与批评、产品与接受诸方向辐射,来解决全书所提出的“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这一基本问题。

《论艺术》始终不是一部“玄奥”之书。对文本的尊重,对创新细节的着力剖解,使其成为一部可读可感可思可悟的理论著作,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是该书最重要的理论品格。《论艺术》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范例”:手的艺术,脚的艺术,点的艺术,线的艺术;“关系”限制,“空间”限制,“顺序”限制,“定点”限制;正面强攻式,顺势借力式,逻辑颠覆式,三翻四抖……从古到今,从自身到民族到世界,作者广阔的视野所至,实现了实践与理论的互动、理论对实践的互文性。这使得该书在建树理论的同时,具备着艺术欣赏、艺术教学乃至感悟生活等多重阅读期待。例如,在“经典参照,自成一家”的命题之下,梳理出7种以“经典”为坐标,“自成一家”的创新路径,谓曰:出类拔萃、触类旁通、得意忘象、师出无门、南辕北辙、主题先行、形式决定。理论上说,面对“经典”去超越、去创新的路径可能远不止这7种,事实却是:作者对7种路径的描述和解析全然来自艺术实践。以实例说话,用文本发言,其示范作用和启迪功能,引导读者经由对“出类拔萃”的范例的理解、领悟,最终达至“得意忘象”、“触类旁通”。

命题的寓言性、概念的隐喻性是《论艺术》在研究方法、写作文体上的一个突出特色。格言、箴言、诗化的语言,与理性的思维语言并置共存,展示了以“诗性”的思维来阐述艺术的理论活力。寓言式、隐喻性的理论思维有自己久远的传统,如古老中国的庄子寓言,如近代德国浪漫主义批评家,如现代的尼采、本雅明、卡夫卡。在现代性文化反思中,寓言式、隐喻性批评方法,着意于贴近文本、贴近生活之本真建构新的理论范式,对打破刻板僵化的思维定式,颠覆传统理论的自明性,推动艺术思维与艺术理论的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借用保罗・利科的一句话:“活生生的存在意味着活生生的表达”,本雅明更明言:“格言是不加修饰的思考的学校”。一句“麦芒上能站几个人”就是一个寓言,“绝处”、“巅峰”、“麦芒”、“限制”等概念作为喻体,有各自的张力结构,更在该书的理论构架和学术语境里,具备了跨领域映射的功能。在《论艺术》中,寓言成为传递智慧的重要方式,而隐喻以其固有的张力能量,实现着能指意涵在不同领域内的转换与生成。

这些“不同领域”,跨越着艺术的不同门类,跨越着艺术与哲学、艺术与文化,也跨越着艺术与生活、艺术事业与现实生存。

创新独白:“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

在“张继钢论艺术”的已有的命题中,“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无疑影响最深广、最富有寓言意义,是一个标志性的话语,是烙着个人标记的“创新独白”。它甚至可以称作一条“生存独白”、“事业独白”,“限制”一词因之而又获取了更丰厚的隐喻意义。

“‘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绝对自由’肯定不是艺术大家的摇篮。”“自古以来文学艺术天才都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人’。”――张继钢如是说。

“限制”是这一句式中的核心词。一般认为,“限制”的反义词是“自由”,但在张继钢的艺术生命中,与“限制”词义相悖又相辅相成的,另有一个词:“跨越”。跨越不同的文化身份:艺术家与军人、艺术家与教育家、艺术家与部门领导、精英与主流……跨越不同的艺术门类:舞蹈、舞剧、杂技、歌剧、京剧、歌舞剧、说唱剧、广场演出、音乐舞蹈史诗……跨越不同的学科方向、思维模式:艺术与文化、艺术与哲学、艺术创作与理论建构。生命体验与艺术创新在此产生了同构:所有的“限制”都被视作“跨越”的起点,“限制”成为追寻和坚守的目标,在限制中磨砺“天才”,创造人生。

“天才”是这句“独白”中另一个极富个性的词语。书中没有给“天才”一词以专门的解释,不是由于该词具有所谓的“自明性”。在句式中及在不同语境的表述中,“天才”皆由“限制”磨砺而出,所以“天才”也是“生成性”的。书序中的一段话或可用来作一侧解:“创新,除了才华,还有基于对本行业深刻而广泛的了解,所以,做事要慎重;评价作品是否创新,也离不开对本行业深刻而广泛的了解,所以,说话也要慎重。”这段话可谓慎而又慎,坦之以诚而力压千钧。在我看来,《论艺术》中所言及之“天才”,是璞玉,是精英;是一个境界、一种呼唤;是“创新”与“美”的隐喻。“天才”无须敬畏,天才有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