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通用10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通用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内容导航
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1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2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3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4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5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6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7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8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9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10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1
(一)价值目标模糊
在高等教育这一整体系统中,德育居于主导和统帅地位。整体而言,高校“德育为首”的理念还不够全面深入,德育总体目标还不够明确,甚至有些模糊,这也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颇具模糊性。相对于德育效应,智育效应更具显性、及时性和可测性。因此,在绝大部分高校教学教育质量评估过程中,智育处于中心地位。这一方面使包括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德育在高校全盘工作中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另一方面使高校德育出现了“过度智育化倾向”,倾向于将德育作为一门专业知识性的课程来传授,过分倚重单向灌输和考试,很难使学生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些高校在确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时,忽视了外在环境的持续变化,没有统筹兼顾大学生群体特征和个性发展诉求。这种目标过分强调共性,充满了理想化和泛政治化的色彩,缺乏应有的层次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都想管用”的设计初衷变成了“很难管用”的现实尴尬。
(二)制度惯性明显
现行的高校德育制度体系,基于以往的历史背景、历史经验和社会环境,既有正式制度构成的刚性约束要素,又有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软约束”。调查显示,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高校德育制度体系总体是比较健全的。相较于其他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容易固化成德育主体的工作习惯和理念,久而久之,难以改变。这其实就是制度的惯性所致。当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社交网络方兴未艾,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环境,包括教育的主体、方法、形式和途径等。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实施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制度没有及时修订或废止,已经部分或完全失效。另外,一些教育工作者因为多种原因,不太熟悉新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按照老制度固化所形成的经验来处理新情况和新问题,常常显得捉襟见肘,遭遇“雾里看花”的迷茫。
(三)德育评价滞后
近年来,高校德育评价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尤其是高校德育评价中的一些误区。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校仍然用试卷来考核德育效果和评价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第二课堂的德育实践活动、道德品行养成在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权重偏低。整体而言,当前大学生德育评价,既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缺乏合理的评价方法。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德育工作者用静止的标准体系去衡量个性不断发展的受教育者,当发现被评估的受教育者德行与评估标准不一致时,往往只会单方面否定被评估者,而不去反思已有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同时,还有些德育工作者简单的将德育评价等同于政治教育评价,使评估结论失真或以偏概全,甚至造成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对立。
(四)主体角色单一
建国以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全国德育在顶层设计上将德育工作者列为单一的德育主体,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包括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高校德育深受这一理念影响,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多高校一线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偏执认为学生像道德容器,只管从外部灌装,而忽视了容器内是否发生了积极的化学反应。与此同时,很多高校德育工作者,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职业认识也较为单一。比如,授课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而不是“教人”;一些肩负德育职责的后勤岗位人员,常把自己当成“保姆”,使学生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不利于其自立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培养;一些管理岗位的工作者,把自己当成“警察”,很难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高校普遍推行学生助理制度、校内勤工俭学制度和项目管理制度之后,一些德育工作者甚至把自己当成“老板”,把大学生当成“临时工”和“雇员”。这使得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角色经常缺位,影响了教育实效。
(五)资源整合乏力
首先,从高校内部来说,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资源缺乏整合。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金、场地、时间、设备等要素,相对于高校其他教育教学资源有其特殊性,但当前,这些资源在利用程度、利用范围和利用效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进行有效整合。其次,从大中小学德育资源的衔接角度来看,各层级德育资源相对独立,缺乏有效衔接。整体而言,大中小学德育资源既缺乏整合,又难以共享。再次,从全社会层面来看,高校校内德育资源和校外德育资源没有完全融合。一些高校困于“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定势,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量,很少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德育实践,让一些有意为学生德育提供支持的社会组织望而却步。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社会生活中过分逐利,忽视了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想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德育开展提供便利和支持。
二、协同学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道德教育的一般属性,即社会性、时代性、实践性。协同学作为复杂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许多学科领域密切相关,吸收了很多前沿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化的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律,在无生命自然界与有生命自然界之问架起了一道桥梁,具有很强的普适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系统的自组织现象的分析、建模、预测以及决策过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是一个具有显著复杂性的开放系统,由人、组织和环境三大基本要素构成,并且每个要素又嵌套多个次级要素,各个层级和各种要素不断从外部接收信息和向外部输出信息,通过自组织推动系统在不断发展。因此,将协同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分析和优化,从理论层面考察,有利于进一步创新和丰富高校德育理论,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专业化支撑和科学化水平;从实践层面考察,有利于调整和优化高校德育运行机制,切实整合德育资源,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渠道,突破制约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现实瓶颈。在协同学视域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具备序参量、控制参量、自组织演化和随机涨落的特征。
(一)协同学的基本原理
20世纪60年代末,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物理学家哈肯(Haken)教授从事激光理论研究时发现,激光是一种典型的远离平衡状态时由无序转化为有序的现象。他以此为基础总结了不同现象或系统中有序结构形成的特点与规律。1971年,哈肯与经济学家格雷厄姆(Graham)合作发表“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一文,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并强调“无论任何对立的双方,只要在同一个系统内,在同一目标下,都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都可以实现协同发展”。之后,哈肯相继公开出版《协同学导论》和《高等协同学》,系统阐述相关理论,使协同学成为了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协同学由一系列严密而复杂的原理组成,吸收了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规律。协同学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控制参量”是影响系统运行状态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因素。随着控制参量的不断变化,系统接近质变“临界点”时,内部各子系统的关联作用不断增强,子系统的无序运动状态会逐渐变弱。当控制参量达到“阀值”时,子系统的关联作用显著增强,并呈现出有序的运动状态,产生了“序参量”。序参量源于所有子系统对系统协同(有序状态)的贡献总和,体现了系统的宏观有序度,是系统发生质变的显著标志。系统处于有序状态,并不意味其子系统及其组成要素“完全受控”。子系统中仍然存在无规则的独立运动,或强或弱,有时还会产生局部耦合,遇上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序参量在一定范围内“涨落”。系统在外部环境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其子系统也会向更加有序或无序状态发展,这源于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如果系统在自组织作用下,趋于更加有序的运行状态,称为“良性涨落”,反之则称为“不良涨落”。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协同学特征
1.序参量特征
协同学指出,在系统演化过程中,有序参量起决定性作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是一个由目标、内容、主体、方法、阵地和环境等多个子系统组成且具有复杂性的开放系统,而各个子系统又嵌套多个次级要素。各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演化的不同阶段,各种参量和要素的作用完全不同,但会形成以实效性为序参量的有序集合。随着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的不断竞合,在序参量集合中最终产生了系统的主导序参量,从而主导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宏观发展方向,支配着子系统的行为。
2.控制参量特征
协同学认为,系统从无序态转变为有序态,既有内因,又有外因,但内外因皆与控制参量相关。因为控制参量既会影响系统与外部环境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又会影响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同程度。就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而言,不同子系统在目标诉求、组织文化、价值观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信息共享机制、激励导向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等尚未建立或健全。这些因素加剧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子系统及其要素间的差异性,导致系统产生远离平衡的“熵”。随着“熵”的累积,系统将开始偏离平衡状态。因此,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协同增效的动力,必须把握好系统的控制参量,以管控“熵”的快速累积。
3.自组织演化特征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整体行为和功能并不是子系统行为和功能的简单叠加,在协同机制、激励体系、社会需求、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作用下,其子系统和人才、技术、信息、知识、资金等要素不断深度融合,进而形成一定的自组织结构,并不断的进行自我调适,如图3所示。在此基础上,各子系统及要素也将形成全面依赖的关系结构,产生单个系统不具备的新结构和功能,促进系统的高级有序演化,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要创建协作型、互助型、学习型的平台,并健全激励机制,实现系统要素的有序流动,提升系统协同增效的自组织动力。
4.随机涨落特征
随机涨落是指系统受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序参量瞬时值常常偏离平均值的现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要素具有互补性、共生性,经常处于一个远离平衡的状态,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变量涨落的情况。这种涨落分为良性涨落和不良涨落。其中,促进系统宏观有序的涨落称之为良性涨落,否则,则为不良涨落。如宏观政策的调整、重大典型的培育、新媒体技术和新软件的应用等,可导致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放大良性涨落效应。高校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活教育主客体活力,放大涨落效应,以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趋于良性涨落。
5.非线性作用特征
协同学强调,系统的演进离不开子系统及其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恰似哲学意义上的“矛盾”,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指导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我国高校德育领导体制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特征,一些矛盾还比较突出。如学生意见表达渠道不畅、师生信息不对称、工作制度不合理等带来的信任危机、管理危机,对金字塔各个部位和层级形成的冲击力完全不一样。与此同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及其子系统和要素与环境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环境的细微变化,对子系统及其要素的影响力也不一样。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优化路径
近年来,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社会关注和热议的民生话题;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却招不到或招不满的人才,社会出现“就业难”和“招工难”的双困局面。一些大学生加入“自愿性失业”行列,成为“啃老族”;还有些大学生频繁的跳槽,成为“炒老板鱿鱼专业户”。面对这些现象,社会各界开始全面反思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如前所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确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价值目标模糊、制度惯性明显、德育评价滞后、主体角色单一、资源整合乏力等,严重制约了其实效性。协同学的普适性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复杂系统性,使二者能有效契合。在大学生职业教育系统的改造和优化过程中,科学引入协同学理论,全面推进目标协同、内容协同、阵地协同、方法协同、主体协同、环境协同,既是大势所趋,又是迫在眉睫。
(一)目标协同
高校要使具有不同利益诉求、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子系统及其要素形成强大合力,前提是构建一个教育主客体都能认同的目标体系。如果被集合起来的诸多单位或个人缺乏必要的目标整合机制,教育主客体价值理念相互冲突,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将事倍功半。对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而言,目标是其“主导序参量”,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突出特点是一元化、理想化、刚性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和统一性,缺乏规划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处于一种结构性困境,即子系统结构不完善,大系统基础不稳。同时,在实践中常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当作教育起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点设置不当,过分强调社会价值,以“人民伦理”来塑造学生“无我”的道德境界,对学生道德的个性和自我利益的正当性等进行全面抑制,甚至彻底清除,难以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因而影响教育实效。二是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和教育目标混为一谈。这致使原本不简明的高校德育目标变得更加模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体系由总目标和分目标子组成。对于高校而言,只有将其总目标科学分解成多层次、多类型和有序列的分目标,并构建有力的支撑点,才能组成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系统。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协同重在四个方面。一是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协同。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主体意识、自主自立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其良好的社会公德,使学生对社会和集体高度负责。二是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远期目标协同。合理构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发展链,形成目标的有序性和完整性。三是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协同。通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外因对内因的有效刺激,使受教育者内在的知、情、意、信、行等要素相协调。四是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协同。实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超越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二)内容协同
内容体系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运用协同思维来解决。首先,强化“纵向协同”。目前,大、中、小学德育“各自为政”、“各负其责”的状况,造成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脱节、越位、遗漏、重复等问题。一些高校在工具理性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忽视了学科课程的德育功能。因此,全国亟待依据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按照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原则,构建一个贯穿大中小学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从而强化其自身的“自组织作用”。其次,强化“横向协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能作茧自缚,应在“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国际元素”,以此增强本系统的开放性。尽管欧美高校与我国高校在社会制度、管理体制、教育传统等存在差异,但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生态文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国家意识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耦合。这些经验正是维护高校德育系统平衡的“负熵”,将强化我国高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世界性,增进学生和社会对德育内容的认同,从而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再次,强化“内部协同”。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些组成要素陈旧、孤立、分散或重复,要素匹配性欠佳的问题有时还比较突出,甚至各要素之间还出现相互悖离的现象。因此,高校要坚持“确保方向性、凸显生活性、强化时代性、把握灵活性”的原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思想实际和社会形势,促进显性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显性内容与隐性内容的协同,知识性内容与情意性内容的协同,政治性内容与生活化内容的协同,构成有序、有效、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
(三)阵地协同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阵地是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必须依赖的空间。家庭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起点,学校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网络和新媒体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渠道和各阵地的联系纽带。四个德育阵地的协同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而是在优势互补基础上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成效最大化。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衔接更加紧密。在校内,传统“三点一线”(教室、寝室、自习室)德育阵地地位依然牢固。2008年起,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办机构免费向大众开放,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阵地拓展带来新机遇。但一些高校因为资金、安全、政策和传统观念的制约,校外德育阵地建设相对滞后或停滞不前。同时,还有一些高校陷入“只挂牌,不使用”的尴尬境地。家庭、学校、社区和企业均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阵地,但四者在协同增效方面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此,促进第一课堂阵地和第二课堂阵地协同,形成阵地育人功能合力,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阵地协同的重点。相对于传统教育阵地,当前互联网和新媒体正在营造无比宽阔的虚拟阵地。近两年,中国最流行的20个移动应用,在网络上累计下载量超过33亿次,而大学生是其中最主要的用户群体之一。显然,新形势下虚拟阵地的缺失将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黯淡无光。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德育工作考量,这体现了国家抢占互联网阵地的战略意图。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成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控制变量的“控制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结合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版权思维和底线思维,促进虚拟阵地与现实阵地协同,使互联网成为现实阵地的有益延伸和补充。
(四)方法协同
方法体系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一个动态的、蕴涵着科学性、创新性的子系统。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的优劣,只有在与其实施过程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显现。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系统不断完善,但其内各个层次、各种方法和各种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十个多于”的特征比较突出:被动说教多于主动引导,单向灌输多于双向交流,集中教育多于分散教育,显性教育多于隐性教育,传统手段多于现代科技手段,认知教育多于实践教育,理性教育多于情感教育,言教多于身教,现实方法多于虚拟方法,解决思想问题多于解决实际问题。在高校,由于多种原因影响,务虚的工作方法仍有很重的份量,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导致形式主义,如“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重在争取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关注,较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和发展需要。形式主义同样存在德育课堂之中,难以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实现寓教于乐。高校德育要取得预期成效,最重要的不是通过某一种方法的选择,而是多种方法的“黄金搭档”,形成科学的方法体系。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组合运用“因材施教法”、“教学相长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渐进法、“启示引导法”和“环境陶冶法”等德育方法,有效支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控制参量”,形成带来协同效应的“序参量”。对于学生而言,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知荣明耻法”、“自我反省法”、“克己慎独法”、“改过迁善法”、“防微杜渐法”、“躬行践覆法”等德育方法,才会更好促进自我的提升。
(五)主体协同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主体协同旨在实现教育职能、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有机统一,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协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强调教育主体客体化的同时,也要发挥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即教育客体主体化。高校传统德育专注于教育者的主导和主体作用,片面的将学生视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客体,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形成“正反馈回路”,严重制约了德育实效。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尽可能的调动学生自主育德的能动性,使师生双主体相得益彰。二是教育者相互之间协同。近年来,高校德育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全员育人”和“全员育德”理念逐渐普及,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队伍、后勤队伍等主体之间的协同意识日益加强,但“遇责任相互推诿”和“遇利益相互博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此,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机制,使全体教职员工时时、处处、人人履行育人育德的使命。三是教育机构之间的协同。当前,高校已基本形成自上而下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机构和组织系统,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一些机构职责交叉导致“政出多门”,一些机构职责不清导致功能弱化,一些机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一些机构纵向衔接不畅。高校应建立一个组织和人员落实、工作强有力的德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包括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整个德育系统工程运作的统一领导,将把握思想政治方向、加强队伍建设、协调各个德育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协作和互补关系、完善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作为工作的重点。
(六)环境协同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变化“无时不有”,学生间个体和群体差异“无处不在”。如果不从环境子系统寻找合适的控制变量,系统会演变为无序的耗散结构,从而不利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环境协同需要从内外两个维度考察。一是高校内部环境子系统及其要素的协同。使校园环境子系统及其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校园要素和谐,人际关系和谐。英国剑桥大学分子实验室多年来在学术界声誉斐然,已产生了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因为他们营造了一种自由、宽容和相互尊重的文化环境。许多科学家在这种环境下找到了实现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台。二是高校德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同。由于多种原因,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外环境协同机制还不顺畅,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缺乏整合。大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有时甚至被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削减、抵消。因此,高校要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部门、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大力挖掘社区德育资源,主动吸纳家长参与和支持,形成具有层次性、互补性的德育环境系统,使相关资源和要素实现最优组合,让大学生在拟态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丰富对职业道德的认知,体验职业道德的真谛,提高对职业道德重要性认识,促进从“知”到“行”的转化和“知”与“行”的合一,有力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2
关键字:网络德育,网络心态,虚拟世界,互联网,思想,信息,冲击
一.网络的发展及其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天的互联网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其中Intern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3.1)的调查统计:18岁以下的占17.6%,18岁至24岁年龄比例最大,而其主体则是大学生。曾经有研究者在湖南省的几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几乎100%的大学生都接触过网络,其中每天上网的占2%,偶尔上网的占70。30%,,经常上网的占27.3%,每上过网的仅占0.4%。
以上一系列数据和调查表明网络和现代的大学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正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究竟网络有何魅力?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虚拟的世界,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在这里会聚交织。而且其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信息量极大,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数据库总量已经达到100亿条以上,内容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影视、卫生、音乐、股票、以及校园生活等,应有尽有。而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把时间和空间缩小到“零”,“天涯若比邻”已经成为事实,让大学生随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与时代潮流的最新动态紧密联系。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虚拟性,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尽情的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和信息,不受时间、地点、性别、国籍及年龄的约束和限制,每个人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受任何条条干干的约束,不怕后果,不会担心受到惩戒。在网络上的交流与沟通是以平等的身份自由进行的,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任何国家任何人都难以按其意志对网络实施监控。但由于网络上的内容拥有多元化和多样性,不同的民族观、价值观、宗教观、道德观强烈的撞击在一起,以及部分不良的内容充斥在网络上,对大学生具有全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思想上的冲击。
二。网络德育的必要性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阶段,辨别能力比较弱,而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在激烈交锋,低俗的信息在网上畅行无阻,使得大学生思想上、道德观上受到强烈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的教育和宣传是必要的其原因如下:
1).网络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网络的爆炸性发展,为大学生开拓了知识面,远在世界另一端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学习不在局限于单一的书本,可以自主的选择进行多样化的网络学习;但事物有利必有弊,网络是一把“双面刃”,它给大学生带来了种种好处,也伴随着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错误的信息和不良的思想对大学生得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东西方的价值观念的碰撞,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表现出的自我化和价值目标的模糊。据报道,在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退学试读和转学的237名学生中有80%以上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看碟片。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五花八门的“垃圾车”里面装满了大量的不客观、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腐朽的东西。目前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的,美英西方借助语言优势,依靠其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在“信息自由流通”的原则下,疯狂入侵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既有露骨的教唆和反动宣传,也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一些迷人的形象、刺激的场面和离奇的情节,对青年大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由于他们的阅历有限,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旺,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到“西化”影响,由欣赏到认同,有无意模仿到有意识的追求,敌对势力正是看准了这一点,竭力利用互联网争夺青少年,致使部分大学生沉迷以网络,荒废了学业,成为网络垃圾的牺牲品。
2).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像现实世界中有法律和法纪部门的约束和管理,在其中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很难做到严格审查和责任追究,网络道德规范也是非强制性的,只能依靠个人的道德信念来维持,网络上的人是否遵从良好的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上网可以以网名代替真实的姓名,也可以在道德行为上漠视权威、忽视规则,这就使的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责任感淡化。有的大学生不愿意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只想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行为,结果就造成了自由意识泛滥和破坏欲望的扩张。而且国际互联网上的电脑黑客色情内容网罗犯罪急剧上升,不断侵袭和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加上一些大学生自控力弱,往往出于好奇和冲动的心理,刻意寻求色情暴力信息,长期沉迷于互联网中,导致道德意识弱化,形成人格发展障碍,甚至走上不归路。1998年我国第一例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罪名逮捕了国内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几年前令计算机行业闻之色变的“CIH”病毒就是一名台湾学生的玩笑之举。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让我们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也让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网罗道德教育是迫在眉急,亦是形势所逼。
三。网络德育的开展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已让网罗德育的开展成为必要,而由于网络信息容量大,开放性强等特点,则对网罗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今许多著名高校都已经意识到如何才能将网络的开放性,流通性等特性利用起来,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德育的教育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的校园网站
校园网站既是网络思想工作者的教育手段,也是网络德育的战斗武器。所以高校思想工作者一直对期给予高度的重视和了解。因此网络中心应该对校园网的各个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同时对各类不良的信息进行技术过虑和监督,可以借鉴国外著名高校的管理制度。
建立全面的校园网,开发有校园特色的网站版块,吸引大学生;努力使“两课”教育进网络,发挥网络开放性,传播性等优点;在网上传播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网上主题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导向;由于过于单调的思想政治宣传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所以要适当的结合一些实事问题,开展旗帜鲜明的谈论,引导大学生参加,对大学生思想进行一定的教育。
2)树立健康的网络心态及正确的“三观”
网络道德的遵守使非强制性的,人们可以选择“遵守”或“不遵守”,而近来的网络犯罪日益增多,网罗垃圾无处不在,“西化”思想入侵校园,让许多大学生成为这些的牺牲品。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有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才能抵御这些“网络鸦片”的诱惑。而且大学时代正是大学生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成形稳定的时期,所以可以结合网络上的知识以及广大师生的思想实际进行“三观”教育以及网络心态教育。例如组织网上专题讨论,师生交流,学生交流,自我教育,名人讲座,或者邀请事业有成的师友和海外归来的专家谈自己的经历,以实际感召当代的大学生,让他们清楚认识到网络的优缺点,建立健康的网络心态,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
3)开展多样的网络德育宣传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高度自由的空间,在网上,人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畅所欲言,所以在网罗上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思想状况。所以思想工作者可以而且应该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而要开展这项工作,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比如上面提到的专家讨论,师生讨论,学生交流,名人讲座,成功人士介绍,还可以建立校园bbs对实事和校园文化,校园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等等。
网络是一种全新的媒体介质,它具有“交互性”。德育工作者若能充分利用网络特点,给大学生推荐优秀的网站讨论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有益的活动,在大学生思想德育方面可取得较好得实效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通过网络直接面对学生较实际少了许多约束,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对症下药。所以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创新精神,,以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以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1].何尚文。关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第60期。2003.3
[2].林耘。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广西教育。第8期。7
[3].张文峰。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法学刊。第20卷第2期。2003.4
[4].杨治清。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探索。浙江科技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2003.3
[5].孙振,丁立富。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巢湖学院学报。第5卷第5期。2003
[6].姜继红。网络文化与高校工作。高等教育研究。2002
[7].赵今秀。面向21世纪的高校基层学生工作。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8].周涛。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6卷。2003.9
[9].张鸿。网络与大学生。当代青年研究。2000.4
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3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但基于共同的人性和人类共同的生活境遇,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所信守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在日常行为规范中,总会具有共通性。“全球伦理提供的不是抽象的规范,也不是整齐划一的道德规范,而是对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精髓的共通性的挖掘和提升。它承认多元或多种族文化和价值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也强调扩大我们共同基础的必要性,即认可和接受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的道德共同性,由此体现了全球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它绝不是把某一具体国家和民族、某一类型文化的独特伦理观念作为统一标准,其实,在全球伦理的建立中,每一种特殊道德观念和文化类型都起着应有的作用,它是这种合力的共同结果。所以其所包含的伦理精神都能在不同国家的各种文化中找到其存在。”全球伦理与不同民族的伦理文化传统不是截然对立和不可共存的,作为承载民族伦理文化传统的民族大学生,既不能因固守民族伦理文化传统而拒绝接受全球伦理,也不能因崇尚全球伦理而放弃本民族的伦理文化传统。高校在对民族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兼顾全球伦理与民族伦理文化传统两个面向。
第一,高校道德教育应重点培养民族大学生的多元道德文化意识。在承认不同道德文化具有独特价值的前提下,以反思、批判的态度审视各种道德文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帮助民族大学生作出既体现本民族道德传统又符合人类基本道德规则的行为选择。重点培养民族大学生的多元道德文化意识,既是在行动策略上对多元道德文化的主动应对,更是在提高民族大学生适应和面对复杂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要增强民族大学生对多元道德文化价值的理解,明晰多元道德文化对人类的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要引导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道德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并在创新和发展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实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自强;要塑造民族大学生对异质道德文化的尊重情感,学会承认并尊重不同道德文化间的差异,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异质文化,并在差异中实现对自我文化的丰富。
第二,高校道德教育应提升民族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明确道德判断标准,是培养民族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前提。然而,面对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并存的局面,人们对是否存在共识性的道德判断标准、道德判断应依据“谁之标准”等问题则是见仁见智。其中,不乏有观点认为,对多元道德文化的尊重和倡导,有可能从根本上取消道德判断的标准。实际上,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道德困惑,人们对善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却是相同的。而且,从尊重和倡导文化多元的目的来看,它不是要否定道德价值的普遍性,而是要承认各种生活方式都具有特定的历史或伦理的合理性。因此,道德文化多元化不是要颠覆道德的普遍性。根据“和而不同”的立场和原则,道德价值判断的标准存在于多种多样文化之中,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道德文化之间存在着协商和沟通的可能,从而尊重和认可具有普遍意义和底线意义的价值观,比如道德生活领域的“黄金规则”。当然,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道德判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需要结合具体的条件和环境对具体的道德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在高校道德教育中,教师要给予民族大学生进行道德判断的自,使得他们能够依据掌握的道德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作出道德判断。高校在道德教育中要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展现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道德冲突和道德困惑,及时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引导民族大学生明辨是非和善恶。高校还应组织民族大学生走向社会生活实践,亲身感受道德生活世界。通过组织民族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他们的生活视野,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第三,高校道德教育应帮助民族大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多元性和变动性容易导致道德判断标准的缺失,使得民族大学生道德观念模糊和混乱。高校道德教育应传递那些带有共识性特征的相对稳定的核心道德价值,使这些核心价值观深深地植根于受教育者的内心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世界道德教育的普遍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源自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明确主张要向学生传授具有普适性的核心价值观,譬如同情、勇敢、礼貌、公正、诚实、善良、忠诚、坚毅、尊重等。我国的道德教育也日渐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学者提出了四个核心价值观,即诚实守信、责任心、爱国和自我完善。另有学者认为,尊重和公正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范畴,前者主要指尊重生命,而后者旨在追求一个好的社会秩序。尽管中外学者提出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涵盖了处理与自我、他人、社会等关系的价值观。在确定了核心价值观之后,高校要在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使民族大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入渗透核心价值观,树立行为典范,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引导民族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此外,教师在讲授核心价值观时,要充分考虑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背景,充分吸纳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作为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文化资源。将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以适当的形式纳入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也是坚持道德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客观要求。
二、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遵循道德生成的规律
反思现有的高校道德教育模式,其弊端在于把德性的建构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贯穿于道德教育过程的是识别、形成概念、记忆、反复练习等传统套路。从根本上来讲,道德教育是在人与人的交往和理解中形成意义,并经由人的自我意识建构个体的德性。这就要求在对民族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使教育活动符合道德生成的规律。
第一,道德理性的教育。这是培养民族大学生道德信念的基础,“道德知识对于个体的多少价值不仅在于实现从‘不知’到‘知’的跨越,更在于从‘知’到‘信’的(信服、信念、信仰)的提升。”实现“知”到“信”需要道德理性能力。道德存在的基本形式是道德规范,而道德规范是建立在道德理性认识基础上的,因此道德教育首先要向民族大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解决其道德思想认识问题,培养其道德理性认知能力和道德思维素养。道德教育之所以可能,在于构成道德的知识内容具有理性的基础,而理性是道德生活的基本精神。通过道德教育,民族大学生将获得能够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能提高民族大学生进行道德推理的理性思维能力,这是民族大学生道德品性生成的基础性条件。在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学生往往表现出对课堂道德教育的反感,其重要原因就在于道德教育的课堂变成了道德规范的知识灌输,只是向学生提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而不能深入地解释各种道德规范背后的理性知识基础,这也是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普遍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作为培育理性精神的殿堂,在道德教育中,不应该只是表面化地强调道德的顺从,而要致力于培育学生的道德理性能力,只有从根本上理解和认同了道德规范,才能转化为民族大学生的道德自觉,道德教育才能具有实效性。
第二,道德自觉的培育。道德自觉是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在自觉的行为过程,道德认知能力只是实现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从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来讲,是要将道德规范内化为民族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即实现由内在的“知”到外显的“行”,这是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民族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培育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要求道德教育的过程符合和体现这一特征。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重视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因为,道德认同感的形成离不开受教育者对所学和所用道德知识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只有在亲身的道德体验中,民族大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那些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文字或声音符号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这些道德规范和价值也才能在民族大学生的心中真正萌发,成为一种道德自觉。因此,在道德教育的过程设计上要体现出这样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各种道德情境,让民族大学生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获得道德情感、道德态度的真实体验,获得道德行为的角色感受,在道德教育情境中实现道德自觉。此外,要加强各种校内外道德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教育,让学生在情境化的道德生活中“排练”和“表演”道德内容。
第三,日常生活的回归。从道德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来看,道德源自于生活,生活是道德生成的普遍性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亦即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在长期的生活、生存实践中,人类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道德指向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蕴涵着具有道德内涵的文化和精神气质,即道德是生活的内在构成,它的功能在于引导生活向着善性的生活发展,贫乏的生活由此衍生出意义。作为生活形态的道德,融合了道德的多重规定,生活中的道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换言之,在生活中,道德是作为整体发挥作用的。为此,不论是道德知识、规范或个体的德性,一旦脱离了生活道德的整体性运行,就会成为无意义的存在,其功能和作用也会化为虚无,甚至会成为一种异化物。主张道德教育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是相对于灌输式道德教育的弊端提出的。灌输式道德教育的主要弊端就在于使得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世界相分离,由此导致了道德知识成了从生活经验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道德符号,是道德符号而不是符号所代表的丰富的道德意蕴成为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能够帮助民族大学生建构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即构建其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观念。生活的本性是实践性,这一本性使得人与环境相连接,同时也使以人为主体的交往和沟通成为可能,生活由此提供了意义建构的基础。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并不是无视或者忽视课堂道德教育,而是指出在课堂道德教育的内容设计、方法选择、情境设置、教育路径、教育评价等方面,对民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予以回应和考虑,这是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根本要求。
三、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坚持平等性的对话
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不同主体之间在平等意义上的一场文化对话,这个过程是一种对话、理解、生成与共享的过程,是师生在交往中通过对话和理解而共享道德经验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对话是两个平等的道德教育主体间生活意义的交流。大学生反感道德灌输,其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方法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视为一种单纯传授既定道德规范知识、施加道德影响的过程。实践表明,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是不可能通过灌输来完成的,只能在平等的对话交往中实现。
第一,在平等对话中建构道德生活的意义。道德是一个意义世界,是人类对世界理解的对象化、形第一,在平等对话中建构道德生活的意义。道德是一个意义世界,是人类对世界理解的对象化、形式化的意义凝聚,它蕴涵着人类对世界进行理解的方式、路径与结果。道德是人类自身存在的方式,道德为人们的生活服务,人们通过道德理解世界、理解人类自身,在此基础上理解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其提供指导,而道德规范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准则,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人与他人的交往过程,就是尝试理解生活世界的过程。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认同已有的社会伦理规范。“人在生活中理解道德的意义并选择道德生活。……他们通过理解来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断形成自己的对道德的认知,掌握相应的道德规范,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水平和能力,从而建构一个道德价值意义的世界。”道德生活的意义需要通过交往和对话才能揭示出来,因此,道德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和沟通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运用想象力来从事意义创造和分享的过程。……因为对话真正地使教师和学生在相互作用中达到了理解”。道德教育中的交往和对话,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了对道德价值的新的理解,通过不断地视界融合,丰富与扩展大学生已经拥有的道德意义世界。民族大学生的对话式道德教育方式,不仅是与教师对话,而且是与德育教材对话,更是与本民族的道德文化传统对话。通过与教师的对话,学习和汲取教师的道德生活经验;通过与德育教材的对话,体悟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脉络通过与本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对话,感受道德文化的多样性和切身性。对话式道德教育能够帮助民族大学生自主地理解自己生活的道德文化环境,从而实现对道德世界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理解。从而实现对道德世界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理解。
第二,在平等对话中践履道德。“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否是对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这是一种对话意识。”在我国现今的道德教育中,教师权威主义盛行,而要形成平等对话的氛围,关键在于教育者观念的转变。关于道德的对话,是两个以上道德主体自由和平等的交流,师生是平等的交流伙伴,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展现对话的平等,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实践。言传身教是道德教育的传统方式,而“言传”就是高校道德教育实践中最常用的方法———说服法。教师和学生可以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运用自己掌握的论据就某一道德事实进行平等的、自由的讨论,教师以这种方式而进行的有效的说服法,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话拓展了各自的道德经验世界,同时也校正了各自可能存在的片面看法,实现了道德品性发展过程的自我超越。把有效说服视为一种对话的过程,意味着教师与大学生需要运用大量的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来支持自己的道德观点,并真诚地希望对方予以理解和认同。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是当事人的人生经历与生存经验,蕴含着一定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个人的道德观念与道德信仰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中才能得以理解。而对话则是通过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来反思各自所秉持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是否适宜、是否合乎善的要求。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教师、他人和学生的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来理解人们所置身的生活世界及其通行的道德规则。
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4
九零后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成长于中国社会转型和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新的历史发展期。他们生活的这种时代特征使其主观意识和具体行为上具有了多重特色。
(1)今天人类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最显著特点是全球化
但这种全球化是在西方主导下实现的,带来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在这种背景下,更需要我们的学生有公正的世界观、自豪的民族自信心、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所以我们的德育工作就是要突出民族自信心的教育。
(2)当今科学技术的浪潮
正在席卷全球的各个角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了诸多弊端,这就对我们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务必使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水准、自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做人的底线。
(3)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新发展
使得我国的经济制度、社会法律制度和分配制度逐步完善,但多元经济、多远利益群体和利益关系并存。如何使多元有统帅、多样有主导、多变有主线,特别是在利益关系多样化的条件下如何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的新问题。
(4)21世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数字化的生活环境
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乃至话语系统均不同与八零后学生。每天,各种媒体的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使得我们的学生无所适从、甚至懵懂困惑。他们在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未来理想世界之间疲于奔命,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了解、理解和体验他们的生活,才能引导学生处理好现实、理想与虚拟世界的关系。
(5)十几年来高校扩招及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
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造成很大冲击,也使得学生群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校出现了学生群体越来越小型化、分散化和个体化——如“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大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教育要进宿舍、进QQ群、进微信,以适应学生生活环境的新变化。
(6)现在的大学生家庭主要有四种类型
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单亲家庭、流动家庭。学生之间存在着多种差异——城乡差异、贫富差异、兴趣差异及思想观念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独生子女的广泛存在,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现实。这些九零后大学生当中,由于学业或生活的压力,将来毕业或就业的焦虑,不少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素质脆弱和人格严重缺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采用柔性化教育手段来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二、与时俱进的柔性化教育模式柔性化
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教育手段来说的,其实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模式。“柔性化教育模式”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通过对被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以潜在的说服了让其自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从而影响其思想意志并转化为自觉行为。它隐含着一种更加深沉的大爱,具体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全新教育理念。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呼唤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呼唤对学生无形无疆的“大爱”,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立感和抵触情绪,从而使受教育者更加尊重理解教育工作者,并激发热情,主动积极地接受道德的洗礼。
三、柔性化德育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
(1)要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意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人最想达到的目标,自觉不自觉追求的终点,就是变成他自己。如果我们每个人最终变成一个真实的自我,他一定会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学生未来“核心就业力”的提升联系起来,要把对弱势群体学生的人文关怀与他们将来的就业创业前途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
(2)要确立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每个青年学生都有个性追求、自尊自爱、喜怒哀乐、期望幻想,要想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的教育就必须要民主平等、柔性化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由、尊严、幸福感和价值体现。
(3)要明确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人文关怀和情感投入
柔性化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关怀和情感投入,其首要目的是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感悟社会和人性,领悟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与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以如何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就业创业为目的。有现实意义才会有感受,有感受才会有行动。
(4)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创新
在继承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原有理论的同时,努力创新和发展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理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把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特点和规律,以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和创新。总之,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个大课题,如何从多个方面、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柔性化的教育模式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
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5
1.1西方网络文化的冲击
拥有雄厚资金与先进技术的西方发达国家,他们拥有大量的先进信息,他们的信息在对外输出时主要在宣传其自己的政治与文化,而且他们垄断着网络高端技术。我国的网络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网民在线交往时多采用匿名的方式,想要调控舆论导向就遇到很大的困难。目前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在网上蔓延,想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需克服重重困难。
1.2传统德育的严重滞后
与快速的时展相比,我们传统的德育观念、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显现出了明显滞后。首先,在当今时代,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部分丧失,尤其是一些老教育者处于年轻人学习的处境。其次,网络时代网上信息鱼目混珠,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被埋没,大量的信息量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德育工作者传达给学生的有益信息受到很大冲击,严重削弱了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影响。第三,国际传播网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他们垄断着主要的世界舆论,他们可以随便地对外进行政治渗透。这就使得传统的德育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3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网络对高校德育的挑战,追根问底是对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素质的挑战。具有共享性的特点的网络信息,使得大学生们足不出户就可知晓天下。对信息量极大的大学生进行教育,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拥有更大的信息量。目前,大多数德育工作者虽然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但是对网络技术真正能做到运用自如的还不多。培养一支理论功底厚,又具备相当的信息化水平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推进德育工作迅速前进的当务之急。
2网络时代的德育对策
2.1发挥网络的积极引导作用
首先,要努力推广互联网。互联网基础的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努力扩大互联网的覆盖空间。要为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互联网环境,建设高技术的校园网。应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的设置,使大学生运用互联网的水平得到快速地提高。把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站展现在他们面前,在网络上向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多开设一些有益大学生身心的项目,吸引他们的目光,让互联网为当代大学生们营造出一种崭新的生活模式。其次,大力创建绿色网络,为广大学生营造温馨的新兴网络家园。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主要工作包括绿色的文化内容、绿色的文化载体、绿色的上网场所等方面,多给大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的绿色网络内容。最后,努力开展各种网络活动,使大学生有展示才华的平台。在网上开展有意义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大学生参与活泼、新颖的网络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坚持网络与现实相一致的原则,借助网络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借助网络广开论坛,让大学生参加讨论各种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各种现实问题和现象;可借助各种才艺展示、能力大赛等活动,把大学生的注意力从对互联网的好奇心转移到科学地使用互联网方面来。这些多彩的网上文化活动为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价值、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备受大学生们推崇。
2.2克服互联网的弊端
首先,监管力度要加大,网络环境要净化。互联网的安全防范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要大力加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阻止一些有害信息及不健康内容侵蚀大学生的头脑,多角度地为大学生健康的网上遨游保驾护航。其次,立法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种网络行为,要从法律上严格进行规范。政府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再次,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规范他们的文明行为。作为开展教育的学校,应培养大学生维护网络文明的道德责任感。建立一支精通互联网技术、知晓大学生心理、擅长做思想工作的德育工作队伍。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教导他们文明上网。作为他们重要成长场所的家庭,父母对大学生的教育和保护是不容忽视的,家长在为大学生提供上网条件的同时要注意引导、控制他们的上网时间和内容。最后,要努力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作为新生事物的互联网,当前,世界上关于互联网道德规范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水平。帮助各种网络机构和广大学生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建网络文明,形成网络道德舆论。各种相关机构要加大对互联网道德的宣传教育力度,使互联网道德观念真正在人们心目中生根发芽。同时对网络道德的舆论监督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上的文明行为要大力表彰,对违反网络道德的做法要进行抨击,逐步形成互联网道德行为的良好氛围。总之,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双重的,网络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同时并存的。我们要遵照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让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预防和克服互联网的消极影响,让互联网为大学生健康和谐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
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6
1.立志。
在先秦儒家看来,一个人如果要成为高尚的人,首先要立志。有了成己达人的志向,就有了向善而生的道德追求。因此,立志除了其本身就是修养的方法外,还是其他修养的前提。孔子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是从志的重要性上讲的。立志的指向是什么呢?孔、孟、荀等人认为,立志是为了追求为人之道,而不是为了名利权利、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在《孟子》中曾有这样的一段对话。王子垫曾问孟子:“士何事?”孟子说:“尚志。”王子垫继续又问道,“什么是尚志呢?”孟子说:“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可见,尚志也是有很深的内容的。荀子认为,如果有志于道,则可超然物外,能到达到内心的自由,他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2.为学。
学习是明道达仁的重要手段,“志学然后可与适道”。在先秦乃至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能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是不多的,学习的首要目的起初并不是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是为了学为人之道,识记圣贤之言,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这里先王之遗言指的是教化之言。通过向他们学习,领悟做人的道理。从中华文明轴心时代开始,中西方为学之道就有了很大的差异。孔子的学生子夏认为学习是了解仁的途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们做学问并没有别的事情,而是把放逐出去的善心追求回来,恢复善的本性。荀子则更为直接地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3.存养。
“存养的内容是指以不同的方式保养个人善的本心、本性,培养自己道德、精神的品格。”在存养的论述中,孟子言说较多。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里,“存心”存的是其固有的善良之心。这和孟子人性本善的人心论的前提是相吻合的。对本来的善心放逐不予追求,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是人的异化。如何才能做到存心养性呢?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荀子则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4.慎独。
“慎独”本身需要很高的意志力和道德自律感,它是人的主体性的主要体现之一。《礼记•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的前提是天命和道始终伴随人的左右,须臾不离。那么道是什么?这需要人的感知,道德低下的人无所畏惧,君子则敬乎天命,独处时,也谨慎从事,时刻检点自己,“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人是群体性的生命存在,但总有独处的时候。当没有别人的监督的时候,更彰显其操守。因此慎独成为儒家极为重视的休养方法。后儒王通、李翱、柳宗元、张载、朱熹对此都有过深刻的论述。
5.内省。
自省作为修养的功夫,是一个人最为常见的自我省察,是作为道德个体的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反思因外部事情引起,触发了个人的智性思考,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就是这个道理。内省的方法,孟子把之表述为“反求诸己”。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种自我审视的态度和精神成为个人不断成长的重要方法,体现了传统的忠恕之道,极为难能可贵。荀子也把自我反省作为达善的重要途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践行。
如果说上述五种修养方法主要是从内在来进行自我反思和提高的话,那么践行则是更具有终极价值的道德实践和修养方法。《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是强调应广博地学习,审慎问辩思考,最终是为了笃实的实践。实践是检验和改进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一个人对道德理解反思得再多,如果只是坐而论道,不去实践,就不会有新的体悟。《论语•里仁》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有德之人应谨慎地说话,勤勉地实践。孟子认为“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二、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主要特点
1.凸显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的修养学说以“内圣外王”为目标,以人性为基本出发点来建构自己的学说。众所周知,孟子提倡“性善论”、荀子提倡“性恶论”,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其对人性的看法,但根据其表述来看,其持性善论的倾向。在判定了教化主体的本性善恶之后,他们依据这个根据,进行论述修养的方法。不管他们怎么论述,他们所强调的都是要从单个的个体出发,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的“反身而诚”都是从主体性讲。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就明确了教育所实施的对象,就有了目标。同时,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自孔子开始就提倡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2.注重内在超越。
先秦儒家的修养方法,主要是强调个人的内在超越。人为什么向善而生?在面对众多的社会诱惑,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值得弘扬的?什么是需要贬斥的?作为君子,不能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要自我反思、谨慎判断。坚持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养成个人习惯,需要一个人后天养成的克治自身的道德定力。梦培元先生在《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一书中,指出“自我反思型内向思维”是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的一种。确实如此,这种思维方式符合了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显示了人的智性,特别是从孟子所阐释的心性之学开始,对道德生成的内在机制的弘扬就一直为传统儒家所提倡,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宋明理学。这种省修方法后来又得到升华提高,即“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3.强调知行合一。
知是已有知识的学习,学的是间接经验;行是把知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会有很多新情况。《左传》讲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为知易行难。为了避免学一套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并不强调“躲进小楼成一统”、单纯地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观其言,看其行”,即要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德性意识,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它。《论语•颜渊》中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说话谨慎。司马牛又问,说话谨慎就是仁了吗?孔子说,仁做起来困难。因此,要实现仁德只知道知识不行,更重要的是实践。这种思想发展到明代王阳明那里就是“知行合一”的概念。
三、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当代意义
1.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树立志向。
德育最终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从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这样的目标有两个互动的因素,即内在个体和外向事功的协调发展。其中,“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上的修养,要想成就一番事功,在伦理主导的封建社会中,即便能投机一个时期,甚至位居高位,但最终会被钉在历史的屈辱柱上。因此,这些修养方法为一个人所采纳的时候,这个人必定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有了这种志向,才有毅力进行道德修养。千百年来,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所以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正是因为它是古之学者的志向凝练。今天,我们的德育,首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志向。并且,这种志向需要具有恒久的引导力。“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也许是今天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一种反映,但也正是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大学德育要保持个人志向和国家宏观目标的逻辑一致性,有了恰当的逻辑衔接,就会使得大学生的志向有了宽度的拓展,既具有现实色彩,又有历史担当。
2.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凸显修养中的个人主体精神,不管是立志、为学,还是存养、慎独和内省都是从自我做起。这种自小而大、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的修养方法形成了社会道德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形成显著的伦理特征,就与这种重视个人修养的做法密不可分。“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内发和生成或建构的过程。”主体因为年龄、学识、环境、实践等多个条件的不同,道德感知力也不尽相同。高校德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通过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形成个体认同基础上的“知、情、信、义、行”的统一才是避免道德教育空洞化、教条化、单一化的根本。当众多的个体通过对社会所倡导的价值体系达到自我认同和内心确信时,和谐的社会秩序才有了运行的根本。
3.大学德育应加强道德生活实践。
在先秦儒家看来,所有内在心性提高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尊德性而道问学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不仅是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而且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是仁人志士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实践事件来探讨道德更有针对性。孔子对管仲事二主(公子小白和齐桓公)的看法,孟子对“嫂溺,援之以手”的讨论皆是在生活实践中深化对道德的认识。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人的社会化的目的。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虽然主要在课堂进行,但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就不能局限于课本,结合青年人的特点,更应该鼓励他们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向社会,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对社会道德事件的观察,来增强自身对道德的理解和感知。现在的校园日常生活、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途径,我们应以此为抓手,形成有效地道德实践机制。
四、结语
总之,先秦儒家的德性修养方法奠定了中国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成为中华文化的元典性因素,在整体主义的氛围中形成了个体德性成长的基础。生活中在传统隧道中的中国人以此为标准,追求高尚的道德成为一生的追求。今天,在理性主义、工具主义、物化倾向盛行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受到了诸多的外界因素的诱惑,他们的道德整体情况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教育的意义来讲,外在的各种引导固然重要,但根本的还是要借鉴先秦儒家的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个体做起、自我超越、不断参悟,最终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这是解决当前大学生道德培养难题的可取之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普及之道。
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7
当代大学生进取心较强,积极要求进步,敢于挑战,期望值较高,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是,他们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尚不够清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太明确了,甚至存在误区。这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既不利于其良好品德修养的形成,也不利于其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思想导向的不清晰往往会困扰大学生,阻碍其健康成长发展。在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特殊的角色,能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起到引导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在学生心中有比一般教师更高的权威,学生对其比较信任。高校班主任经过工作的历练,比学生理智、视野开阔、经历丰富;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其特殊的角色地位,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制定科学的人生规划。
二、班主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师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从总体来看是积极向上的,但在他们成长当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消极、退缩、不负责任等现象。在学习上,想不劳而获,遇到困难缺乏信心和勇气,心理脆弱易产生消极情绪;在生活中,自制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我行我素。有些学生只能被表扬,不能被批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导致个别学生因参与活动失败或被拒绝或考试成绩不理想等而走绝路。班主任作为一个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的角色,作为一个与学生联系较多的师长,利用其工作优势,应肩负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咨询的责任,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班主任工作的空间广延性和时间连续性,使得他们可以十分便利地、适时地把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情况,进而能够为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班主任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教导学生学会做人,这项德育工作主要是一种以心育人、以人育人,进而提高人基本素质的精神劳动。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以心育心、培养优良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教育;所以,班主任应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有心人、细心人,在与大学生接触过程中,要不断细心地、敏感地把握学生内心深处的一些细微的变化,进而及时有效地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学习、消费、交际、择业、危机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样既能弥补大学生远离父母、缺乏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缓解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压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离不开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心理训练。虽然已经步入了大学阶段,但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发展状况、情绪体验状态、意志品质特点等有时认识得并不是很清楚,他们有时会感到困惑、迷茫,不知怎么面对现实或走不出困境。作为班主任,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与他们一起体会、共同感受,加深彼此间的沟通交流,进而相互了解,获得感情上的共鸣、心灵上的共振。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向班主任吐露他们的心声,在把内心的不安与焦灼向老师倾述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理宣泄。这不仅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也来自于班集体,而良好班集体建设的主导者、领头羊是班主任。班集体是大学生入学以后第一个正规的群体,在这个集体中,大家一起活动、学习,互相感知彼此的情感、认知,相互之间影响很大。大学阶段,虽然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强,但他们仍然需要被集体接纳、认可。良好的班集体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归宿感和安全感的需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促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同时,学生会从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获得鼓励、信任、支持和安慰,从而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并在增强集体意识、集体责任感的情况下,产生热爱集体的积极情感体验。这样就避免了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心理挫折,也避免了因为孤独与被排斥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三、班主任是大学生良好道德素养提升的督导者
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素养的形成应从小抓起,到了大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道德教育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不是最主要的;但从目前大学生成长中表现出来的基本文明礼貌素养来看,其基本道德素养的提升仍值得关注。对此,班主任的作用不可忽视,班主任是大学生基本道德素养提升的督导着。班主任的工作角色特点决定了其应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在学校师生关系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更易于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更易于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同学关系、家庭状况及其他问题能很好地了解、掌握,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各种机会,有计划地针对每个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和帮助。
四、班主任是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行为深化的鞭策者
任何一个人都要明了社会规则、遵守社会规范,否则无法生存和发展。对于社会规则规范、法律制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学校教育让其有所了解,一方面通过其参与社会实践使其进行感知体验。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社会规则规范、法制法纪教育的途径方法很多,班主任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可以在班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进一步宣传和指导,鞭策学生在不久的将来能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职责、能严格规范行为、塑造应有的人格形象和社会形象。当代大学生虽然知识丰富、思想活跃,但法制意≮≯识、观念较淡薄,法律知识缺乏,有的不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行为轻狂不负责任、有的意气用事而缺乏理智;所以,班主任应利用自己的特殊角色地位,随时教育引导。总之,班主任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承担着艰巨任务,在他们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在高等教育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
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8
论文摘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献身祖国、不畏劳苦、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与作风的培养,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需要。要通过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良好科学研究风尚的形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要把对大学生科学道德的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落实国家赋予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组织、引导大学本科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已成为一个热点。但是,由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弱点以及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他们刚刚开始的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就明显地表现出了一些非道德化的倾向。相当多的一些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探索性、创造性的特征以及作为主体的创造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缺乏认识,对从事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条件以及需要付诸的艰辛与努力缺乏了解和一定的心理准备。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者是一遇到困难和问题就退缩,感到搞科研太难,认为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子;或者是一开始就“动脑筋”,希望找到一些所谓的快捷方法,不去认真地读书,做实验,而是拿把剪刀,或动一动鼠标,东拼西凑居然也能出成果;有的人干脆去做“梁上君子”,干起抄袭、剿窃的营生;还有些学生在临近毕业就业期间忽然明白用人单位注重学生科研能力与素质,于是就来个无中生有,把别人的文章换上自己的名字,用来糊弄用人单位。这些情况应当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注重教育性,忽视学术性和创造性的倾向,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盛行,而引导和组织大学本科生开展与他们的知识水平相适应的学术研究活动这一工作,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引导和素质教育、创造教育思想理论的推动下,许多高校都开始自觉地把对学生创造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纳人人才培养的目标,把鼓励和引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作为实现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基本方式和途径,除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科研论文评选等激励性活动外,还在教学计划中对学生科研活动作出了具体的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有的学校就把对学生科研活动及能力的考查折算成相应的学分,作为他们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的反映。在大学本科生中组织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和高等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在这方面作出了比较成功的尝试。今天,我们开始把在大学生中组织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作为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一项具体的任务和明确要求,那么,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对这一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科研活动中非道德化行为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危害,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端正学风、校风的高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和纠正这些不良倾向和行为。
今天的在校大学生,是明天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一般来说,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本科生在校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都还只是一种尝试性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在校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毕竟还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责任。但是,他们在校期间所奠定的关于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却会对我们国家未来科学事业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人类进人知识经济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国家未来科学研究后备力量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的科研素质和科研道德的教育与培养也倍显重要。大而言之,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科学研究的方向,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与命运,这在高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今天决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一些媒体倍加关注的克隆人的问题,就已引起了全世界社会正义人士的极大的忧虑。具体到科学研究者自身来说,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是科学家有所作为、有所建树的必要条件。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科学家,都无不与他们献身科学、献身人类社会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胸无大志,缺乏不畏艰险、积极进取、勇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精神品质的人,是断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事业上有什么大的作为的。这些年以来,我国学术研究领域里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抄袭剿窃行为屡禁不止,进一步从反面证明了科学道德对于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性。英国人约翰。齐曼说:“现在我们开始怀疑长期以来人们所公认的种种见解,即任何科学都是有益的;科学研究是一条使人纯洁的大道,国家根据需要给科学以支持等等。”诚哉斯言!科学研究活动中的道德自律的确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今天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将来当然不可能都成为专业的科学工作者,但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必然会从事一些与科学研究相关的工作,在校的大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是否奠定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无疑对我们国家未来科学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高校开展对大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祖国未来科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部分大学生在初步开展的科研实践中表现出的一些非道德化的倾向,有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需要学校乃至社会的有效教育和良好的环境影响。从高校自身来说,首先要从促进教师和科研人员良好的科学研究风尚的形成人手,并由此对学生产生最生动、最具说服力的影响。由于同样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今天的高校科学研究事业已经不再是人们所希望和向往的那种圣洁的殿堂,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深人影响,已经使得高校学术腐败成为一种顽症,久治而不愈。具体表现在与科学研究工作相关联的方方面面,课题研究与立项、撰写和、职称评定、重点学科建设活动当中,都有可能出现拉关系、走后门,弄虚作假的现象。对此,一些媒体曾多次曝光,许多学校还纷纷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毫无疑问,发生在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身上的这些学术腐败现象,给大学生带来和产生的负面作用与影响是严重的。高等学校要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祖国未来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的高度,重视教师和科研人员科学道德素质的教育。要大力宣传学校里那些淡泊名利,锲而不舍,专心致志投身于学术研究并且卓有成效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介绍他们的生动事迹,弘扬他们的科学精神,并有计划地选派他们去担任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工作。同时,要继续标本兼治,加大对于教师和科研人员科学研究中的非道德化行为倾向的惩处力度,并注意及时消除影响,借以教育学生。
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9
美国社会认知学家班杜拉在多年研究基础上证实:“示范观察学习一直被认为是传递价值、态度以及思想和行为模式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树立道德榜样是我国提升国民道德素质最常用的方式,然而多年来由于榜样选择的政治性、完美化等因素,虽然道德榜样众多,但社会示范效应并不明显,甚至产生了榜样可敬、可爱但并不可学的现象。对此问题,不但学术界积极探索道德榜样树立的新模式,在民间也自发出现了“发现身边的感动”的活动,如这两年层出不穷的浙江“最美”现象。这些做法固然可以提升道德榜样的亲民性和感染力,但并非是树立道德榜样、改进社会道德风气的最有效路径。事实上,在多年的研究中班杜拉发现:“有地位、有能力、有影响力的榜样要比那些地位低下的榜样能更好地促使他人以类似方式行事。”也就是说,相比于社会下层和弱势群体,活跃在政坛、商界、学术界、娱乐界等取得巨大经济成就、优渥社会地位的精英群体更容易成为普通大众羡慕和模仿的对象,他们的道德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社会道德的风向标。那么,精英群体的道德表现和道德评价如何呢?在近年一项“伦理道德方面最不满意的群体是哪些”的调查中,74.8%的受调查者选择“政府官员”,其次为“演艺娱乐圈”(48.6%)、“企业家”(33.7%)。也有学者统计了近年17个社会主要阶层才能和道德的分布情况后发现:“经济成功和道德两者呈负相关,即人们倾向于认为,越是富有的群体德行越低。”2007年53名“全国道德模范”的社会阶层分布时发现,87%来自于社会中下层及底层,得出类似结论:“不是拥有令人羡慕的职业,就会拥有令人称赞的道德;不是拥有更高的文化程度,就一定拥有更好的道德水平;不是拥有上层的社会地位,就会拥有上乘的道德品质。”在社会民众的思想认知中,精英群体的道德水平和其社会地位以及民众期望并不相称。也就是说,掌控着社会优势资源、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享受着社会崇高威望的精英群体,本应该在道德上也起着引领风潮的作用。正如某些专家所说,“他们由于在社会中所享有的特殊地位而对公众具有特殊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本身决定了他们应该负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包括道德责任)”,而且,“道德的终极目的和标准是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的总量,它决定着任何社会最应该模仿的道德榜样,只能是那些给社会和每个人带来最大利益的人,只能是那些努力奋斗、成名成家、充分实现自己的创造性潜能从而极大地造福社会的人”。精英群体因给社会和每个人带来最大利益而具有最大道德价值,从而是最主要、最重要和最真实的道德榜样。然而,在现实中,部分精英不但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反而做出、制假贩假、学术腐败等种种败德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风气,在民众心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心理学家证实,“客观上的损失比等量获益产生的心理效用更大”“损失产生的心理效用约是等量获益的两倍,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甚至表现在非真实发生的损失情境”。虽然下层民众也会做出失德行为,但由于精英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其败德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示范效应。这对成长时期的年轻人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十几、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处于人生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形成的态度和观念很可能到中年都一直保持稳定”。人是情境的产物,大学生又是易感人群,如果不能消解精英群体社会成就—道德评价落差中的消极影响,一旦让学生形成“社会成就与道德是个悖论”的刻板印象,即使国家、社会、高校再不遗余力,不但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难见成效,甚至还会造成更多的道德推脱和道德伪善。
二、消解精英群体道德差评的策略
(一)了解道德评价心理,客观评价精英功过精英群体道德口碑不佳,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因为部分精英群体的败德行为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恶劣影响,但也和人们在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过程中的心理倾向有很大关系。道德心理学家在研究道德心理时发现,社会中普遍存在着道德伪善现象,最一般表现形式就是,当个体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道德水准时会出现“优于平均效应”,即当人们将自己与他人比较时,通常会在一些积极的个人特质(如智慧、诚实)上给自己打出高于平均值的分数。例如,心理学家在一项慈善捐款之后要求捐款者报告自己的捐款数额,并将这一数字与他们的实际捐款数额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报告的数额比实际的捐赠额高很多。对此,不同学派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认知偏差理论认为:“人们在对自己和他人道德判断上的双重标准来源于人们在评价自己的行为的时候,更注重行为意图而非结果;但在评价别人的行为的时候则正相反,关注结果而非意图。”这是因为:“人们很容易获得关于自己意图的信息,且容易感知到自己意图的真实性,因此最后决定判断的只是那些容易被感知到的信息。”对于这种认知偏向,心理学研究证实,“即使内省也无法使被试更多地认识到自己的偏向,更不会减少个体在知觉过程中使用这种偏向”。也就是说,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相同的道德行为时,我们认为自己更道德,更公正。这种心理在他人表现比自己出色而自尊受损时更为突出,人的自我保护机制“会通过给他人在道德维度上打较低分数的方法补偿自己在积极自我概念方面的损失”。因此,在面对精英群体时人们内心情绪复杂,既对其社会成就和名利地位充满羡慕,但在评价其道德行为时则采取高标准严要求,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道德优越感,特别是精英群体做出败德行为时更是如此。即使精英群体利用各种形式回馈社会,也没有改变人们对精英群体行为动机评价中的诺布效应,即在对他人的行为意图做出道德判断时:“当副作用在道德上是好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判断行为实施者是无意图地导致它的发生;但当它在道德上是不好的时候,人们却倾向于判断行为实施者是有意图的。”加上在现实社会中,各种关怀弱势群体活动、慈善活动等功利色彩浓厚,成为政府官员、社会组织、企业界人士炒作、捞取社会资本、吸引世人眼球的表演,这更加深了人们的偏见。而在揭露精英群体的败德行为的过程中,掌握着信息话语权的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有时也会夸大其词、推波助澜,在满足民众好奇心和道德优越感的同时也失去了对精英群体全面、公正、客观的报道和评判。面对这种心理偏向,我们应该督促学生熟知道德评价心理的相关理论和现象,客观评价精英群体的功与过,在肯定精英群体正向社会价值和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其败德行为产生足够的警醒。
(二)严惩道德失范行为,建立和谐社会秩序和普通民众处于弱势地位相比,社会精英群体掌握着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在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管和惩治机制下,很容易滥用权力,多项研究也证实,“权力会促使权力拥有者更加伪善”,也就是说,权力高的人会表现出更强的道德虚伪倾向,“这可能因为权力是跟获取资源的渠道联系在一起的,权力高更有可能获取额外的社会资源。而权力低的人获取社会资源的渠道更少,他们采取阳奉阴违的道德虚伪策略很可能带来较少收益,招致更多损失”。对此,仅仅强调自修和慎独是远远不够的,自我服务偏见会让他们产生道德推脱的现象。所谓道德推脱就是:“个体产生的一些特定的认知倾向,这些认知倾向包括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其伤害性显得更小、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和降低对受伤目标痛苦的认同。”通过道德辩护、委婉标签、有利比较、责任转移、责任分散、忽视或扭曲结果、非人性化、责备归因八个相互关联的机制使人们即使做了不道德行为而没有明显的内疚和自责。虽然研究显示:“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个体道德推脱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低,其道德推脱水平就越高”,但精英群体处于优势地位,在缺乏强有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和氛围下,仅仅靠自觉很难让其遵守高标准的道德规范。社会心理学家也证实:“即使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该做什么,他们也经常不去最大限度地做出这种行为,”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拥有很高的道德认知,也不一定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群体动力学对此做出解释:人的行为是人格与环境的函数,“在任何场合下,引导我们做出反应的不仅仅是我们内在的态度,同时还有我们面对的情境”。因此,在加强人们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健全法制建设并严格执法,严惩社会败德行为来引导人们践行正确的行为规范。社会学家在对社会合作的研究过程也中发现,“强交互性”(即人们会倾向于对合作的人予以回报,而对那些破坏社会规范的人予以惩罚,这种惩罚本身并非是自利的)是促进社会稳定、合作产生的重要因素,它使得在人类族群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族群中的三种人群的比例及其平均卸责率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均值为:自私者占38.2%,合作者占24.6%,强交互者占37.2%,平均卸责率为11.1%”。也就是说,只有对社会中的败德行为采取严厉、直接的处罚,扬善才变得可行,也才能扭转社会中德福不一的消极影响,消解精英群体社会成就与道德行为之间的落差,从而构建有序社会,树立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否则“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现象依然难以改变。
(三)肯定人性自利需求,培养公平正义观念两千多年来,通过大一统的血缘宗法制度,儒家“何必曰利,义而已矣”“君子谋其义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观念深入人心,新中国成立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一脉相承成为社会主流行为规范。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市场经济极大地激发着人们的自利倾向,但传统重义轻利的一元道德观念依然固守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成为评判他人道德行为的重要标准。因此,人们一方面羡慕精英群体的非凡成就,同时也站在传统道德评价标准上给其贴上了唯利是图的标签,这是有失公允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追求个人利益是每个人的天性和权利,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鼓励个人利益追求不但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会建构符合新时代特征的行为规范。亚当•斯密早在《道德情操论》中就论述过,在一个丰裕的世界里,“利己心”并不损害任何人,在公平的逐利中,通过各方面利益的博弈,也会产生符合经济规范的美德,例如诚实不欺、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互利双赢,促进人类共同的福利。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固守传统的重义轻利的道德要求,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只重义务不讲权利,不但不合时宜,鲜有人能够做到,同时也会造成道德推脱和道德伪善的反效果。事实上,中华传统美德作为高层次的社会行为规范,只有达到一定道德层次和认知境界的道德精英才能做到,而且是否践行美德公民有自主选择权,用美德作为普遍行为规范来要求社会大众和精英群体都是不合理的,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大学生德育养成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肯定其个人自利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培养其以“平等、自由、公平、竞争”为特征的基本社会道德规范,督促其树立公平正义、和谐双赢的观念,这也是符合大学生发展需求的。有学者调查,在大学生6类18种基本需要中,“强度最大的前4位需要依次是友情的需要、维持生存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身体素质开发的需要,属于优势需要;强度最弱的4种需要是奉献的需要、性的需要、权力需要、减低压力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下,激烈的竞争让生存成为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需要,而传统道德中强调的奉献精神则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我们在清算精英群体败德行为的同时,更要肯定其对促进社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督促其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对大学生来说,也要在肯定其自我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养成符合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利己兼顾利他的行为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提升道德辨识能力,发挥朋辈积极效应大学生经过近二十年的人生经验和知识积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力和判断力,但理性思维还不成熟,容易夸大社会的不足与问题,而“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这时,可以选举典型案例,通过辩难等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精英群体的道德优势和不足,对其形成全面客观的认知和评价,这不但会促进大学生道德思辨力的提升,同时也会促进其践行道德原则的自觉性。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主动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某些事时我们会记得最牢,……直到我试着讲出自己的见解我才真正理解它们”。研究证实:人们学到了他们所读到和听到的20%、他们所看到的30%、他们所说的70%、他们所传授给别人的95%。任何知识仅仅是听来的效果远远比不上自己收集、整理、讲解的印象深刻,特别是公开发表某观点更能促使人们对其进行理解和思考,厘清错误观念,提升思想认知,激励人们的行为,这是因为:“当人们对论点进行仔细思考的时候,他们依赖的不仅仅是信息自身所具备的说服力,同时也依赖自己对信息做出回应时的想法。当某个论据引人深思的时候,它才最具说服力。那些经过人们深层而不是肤浅的思考之后所产生的态度变化会更加持久,更能对抗反击,并且更能影响行为。”用当代著名的阿诺德情绪理论中人们的认知———行动序列化公式来表示就是:感知—评价—产生情绪—需要—思考—行动。在思想辩难中实现道德培养过程中的自我监督和成长。在这过程中,可以积极发挥大学生的朋辈效应,在同龄人的相互学习和促进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践行能力。班杜拉在观察中发现,人们一般比较愿意模仿和自己在性别、年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等方面类似的榜样。这一现象也得到了某些心理学家的证实:多数大学生都认为他们从朋友以及其他同学那里学到的东西要多于从书本和教授那里所学到的,甚至还有学者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得出这样一个不等式,对未成年人来讲,教师影响加家长影响小于同龄共振,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同龄人的影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同伴关系为人们提供了相互尊重的机会。正是通过这种平等的合作,个体才不再将道德视为一种外化的行为,内化才可能得以实现。同伴关系不仅使人们发现了自己与他人分离的界限,而且真正理解了道德的起源。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理解他人和为他人所理解,自律从而代替了他律”。通过大学生之间平等的交往和思想交流,消解社会败德行为的消极影响,锻炼和提高大学生道德认知和践行能力。
三、结语
模仿是人类行为养成的一种普遍方式,但人们通常都回避那些遭遇痛苦结局的榜样。这是因为,消极信息会降低目标对个体的吸引力,很难说服人们去接受出现在消极情景中的目标:“目标的相关线索包括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背景相关线索被赋予消极情感时,人们会把该目标看作是无吸引力的或不值得追求的,进而会影响个体对该目标的追求。”相比之下,“人们更喜欢选那些从好结局中受益的榜样”。精英群体作为社会成功人士自然成为民众模仿的对象,如果不能消解其道德风评不佳的消极影响,一旦让人们失去对道德规范的信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社会心理学家也证实:一旦信任缺失,弥补是很难的:“由不可信行为和欺骗共同导致的信任违背,无法得到彻底恢复”,“与‘恢复’的关系相比,‘修复’的关系更脆弱,也更易被再次破坏,因为之前违背所产生的创伤依然存在,以至于关系很难与之前一样”。果真如此,道德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10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社会道德模范教育 作用注意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自觉地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现代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以及促进本民族政治道德情操的不断升华。
市场经济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意识、危机感激励了大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功利主义淡化了大学生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如何使大学生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中保持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心态,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进行积极引导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华民族历来有推崇道德楷模的传统,“见贤思齐”是古之明训,我们表彰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实际上也是道德模范,是针对当时最需要突出表彰的道德行为的模范。现代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在社会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作出新的努力来及时应对。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作用
社会道德是社会主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的一种自觉认识和向往,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潜>!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社会而言,社会道德模范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道德模范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它能产生一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这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能够将个体导向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和规格方向上来,引导人们为之共同努力。一个社会的发展,本质上体现为全民精神的进步。因此,优良的道德模范可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社会道德模范的高尚品质可以激励大学生升华道德认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用社会道德模范来教育大学生可以起到知行合一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社会道德模范可以唤起大学生对高尚道德行为的崇敬,还可折射出激励、启发、催人奋发向上的价值取向,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收到熏陶,达到精神上的鼓舞,在思想上起到强烈的共鸣,从而升华道德认识,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从道德的角度上规范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必然会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除了需要一定的法则和制度以维持基本的秩序外,也需要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模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榜样,他们身上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彰显出新时代的崭新的精神风貌。这充分表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为大众所接受。将社会道德模范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使大学生行为规范化、系统化,最终升华为个人行为的准则。
3.在大学生中具有强烈的凝聚作用。
社会道德模范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凝聚作用。首先,如果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为灵魂,如果一个社会没有道德标准,那么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也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与向心力。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的集中表现形式,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其次,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评判、凝聚功能,使社会和谐得以肯定。而道德在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它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建设社会的热情。
二、在当代大学生中形成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注意点
运用社会道德模范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生风范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选树道德榜样,始终应注重坚持面向大多数,把重点放在基层,放在普通岗位上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大学生,着力发现他们在平凡学习生活上的不平凡创造,讴歌他们在普通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通过加强社会道德榜样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加以对照,检查自己,做到自警自查、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高尚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2.注意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本翔不境也创造人。”道德规范所秉承的祟高的价值取向及崇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对人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应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唤起大学生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在动力,提升责任感和人格尊严,使大学生完善自我,使道德从外部调控内化为内心的自觉要求和行为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