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通用3篇】》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省各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也越来越大。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通用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 篇1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不仅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符合农村自身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农村自身的优势,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些都要求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逐步提升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2.1新农村建设为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使得各级地方政府比以往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问题,也要求高校培养大批懂得“三农”实际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为了使高校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各地政府都积极与农业院校配合,为高校学生深入农村实际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以笔者所在的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学院与江西省多个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自上世纪80年代起,江西农业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就已开始深入研究江西省县域经济、老区经济和鄱阳湖治理,并经常参与省、市、县等多级政府的决策咨询,为江西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世纪以来,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又与江西省多个县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关系,在许多县建立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使得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入到基层和农村的实际工作中去。
2.2新农村建设为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提供了素材
新农村建设不仅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实践条件,也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以前所没有的,在以前的理论教科书中难以将这些新问题纳入讨论。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不仅仅给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研究对象,也为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没有书本现成答案的情况下主动去探索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灵活运用基本理论去解决复杂多变问题的能力。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途径
3.1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首先要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从硬件方面来加强实践教学。虽然农业院校自身往往拥有一定数量的校内实习基地,但是校内的实习基地并不能取代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校内实习往往达不到接触实际农村社会的目的。从本质上讲,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属于社会科学,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最好的场所就是广大的农村。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强的实践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依托当地政府,选取一些典型的农村作为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学校与校外实践基地形成长期合作的关系,既有利于积累和利用历史资料,也有利于通过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提供条件。
3.2加强实践教学的软件建设
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篇2
本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和大学教学的基础。专业特色是质量与创新的生命线,加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
特色专业的建设内涵
特色专业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办学水*和鲜明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特色专业是一所高校所有文化要素汇聚提升的体现,是一所高校办学经验趋于成熟的标志。建设特色专业,是高校在新形势下获得持续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
质量工程建设文件指出,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要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教材建设,切实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专业建设与**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主要建设原则是:强化优势,突出特色。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关键,充分体现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创新,提高效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创新为动力,增强专业建设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办学效益,与相关行业领域紧密结合,探索适应社会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专门人才;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强化专业建设实践成果积累和有效经验总结,主动宣传推广建设成果,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以**精神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笔者所在的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历史底蕴较深厚,可追溯至1904年湖北农务学堂开设的财政、理财等课程,迄今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1981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1986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点,1998年设立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批准为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现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人。特色专业立项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切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特色专业建设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及行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已难以适应WTO框架下用人单位的需求。当前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特色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四个转变:从侧重理论研究型向侧重实际应用型转变,从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侧重于宏观经济**研究型向涉农中小企业管理型转变。总之,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服务三农为特色,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形势相适应,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农业大学特色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掌握农业科技发展的经营管理高级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影响着特色专业建设方向、进程和绩效。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构建了一体两翼培养模式,注重农、经、管知识复合,突出社会责任与创新能力培养,开展课程体系研究与**,进行课程重组、整合优化,建立了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专业特色课模块、通识教育课模块、前沿与特色课模块等六大教学模块。
在基础课中,增加数学、计算机等课程学时和难度;专业课中,对重复、脱节教学内容调减优化;实践教学中,新增创新学分,对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设课,单独考核;专业特色课模块中,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增加选修门类,拓宽选修课范围;通识教育课模块中,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2个学分农业科学和素质教育方面课程;前沿与特色课模块中,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及教师科研成果,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讲座,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与前沿,突出专业前沿与特色,开设了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农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管理理论发展、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等前沿与特色课程。体现三个强化:强化农、经、管知识复合,文理渗透,拓宽知识面;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增设创新学分;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爱农情感、兴农责任、强农使命。
与此适应,推进以十多门国家、省和校**课程三级**课程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推进问题导向的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灵活运用情景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了师生知行苑交流*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 篇3
关键词: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四化同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1-0120-04
由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研究分会联合主办的纪念张培刚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探讨会暨第七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于2013年11月23-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等院校、海内外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等单位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共同缅怀张培刚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并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为主题,针对中国“四化”深度融合、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重大问题展开探讨。
一、张培刚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
张培刚是我国卓越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947年,他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被哈佛大学授予经济学科最佳论文奖和“大卫·威尔士奖金”(哈佛大学经济学科最高荣誉奖),这部著作被公认为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形成是其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果,这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湖南商学院欧阳蛲教授系统归纳了张培刚的学术成果,认为其对发展经济学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率先提出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和新发展经济学,成为发展经济学前沿的引领者;二是系统分析农业和工业的关系以及工业化战略,创立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三是分析了发展中大国的基本特征,初步探索了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张培刚的学术生涯给予后人的启示是:第一,要研究具有世界意义的问题。第二,要重视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第三,要努力构建新的学术话语体系。这三条重要经验是实现中国经济学繁荣和发展的精神财富。
华中科技大学钟春平教授将张培刚发展金融学理论归纳为:“内战——通胀”关系论、通货膨胀下的中国农业发展论、农村合作金融短缺论、影响汇率的因素与汇率管理论。张培刚金融学说的重要特征是,围绕落后农业国如何实现工业化这一核心命题,探讨如何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工业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华中科技大学夏振坤教授认为,继承张培刚未完的事业,就是发展发展经济学。第一,扩展研究对象与研究视野。发展是一个多位推动的过程,它的世界观与政治制度、文化氛围、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内生问题如果不进行研究,仅仅是从经济理论研究如何发展绝不是正确的理论。将来发展经济学下面可以有很多分支,发展的哲学、发展的社会学、发展的政治学、发展史,这都是研究的领域。第二,增加研究工具。发展经济学不仅要借助已有的渠道经济学,而且要与演化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结盟。第三,学风要革新。经济学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实际,做样本研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巴曙松研究员认为,张培刚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使命感,更多地体现在他研究的选题、方法和重点。正是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在年轻时就投身于农村经济调查的第一线,也促使他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博士论文选题时就选择农业与工业化这样一个在当时并不热门但对整个发展中国家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选题。张培刚开放且务实的研究态度,对一大批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四化”深度融合
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决策,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认为,城镇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大致可分成超前型、滞后型、协调型和不协调型,中国的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近年来,信息化程度有所提高与工业化呈适应性发展,其他“两化”程度滞后于工业化。未来中国城乡一体化之路,需要向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发展。破解农村地区的农业部门与乡镇企业部门、城镇地区的正规部门与城镇非正规部门构成的“四元结构”难题,从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认为,中国城镇化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制度变量和政府倾向对城镇化建设至关重要,新型城镇化发展应重视四个层面的改革:第一,完善市场化制度,应鼓励人往高处走,并把该能量释放到最大。第二,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第三,加快公共财政的改革,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第四,加快城市行政架构的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研究员提出,必须高度重视中国城镇化新阶段的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城镇化模式的选择。第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第二,新型城镇化主要依靠市场和企业的力量来推进,政府发挥规划、引导的作用。第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城乡统筹”相结合。第四,新型城镇化是特色品牌的城镇化,有特色才能形成竞争力,才能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五,新型城镇化是集群的城镇化,通过集群的城镇化可促进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提高城市体系的运行效率,达到优化配置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第六,新型城镇化是智慧的城镇化,通过物联网、互联网降低城镇化建设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其次,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优先推进城镇化配套制度改革。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城乡福利制度改革、行政区划制度改革。最后,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绿色城镇化。一方面,建立资源节约制度;另一方面,完善环境保护制度。
华中科技大学张建华教授提出“四化协同”概念,即新型城镇化是重要的载体,新型工业化是协同发展的产业主导,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协同”发展的基础支撑,信息化是“四化协同”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四化协同”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处理好经济结构转型调整问题,其实质是深化改革。另外,要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供给结构,改变发展的动力机制,发展方式应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武汉大学简新华教授提出从“四化同步”到“五化协调”。我国应特别强调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和目前出现的新情况看,我国已经开始由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变,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演进,经济服务化(由制造业为主导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也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所以应适时把“四化同步”调整为“五化协调”,把服务化也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主攻方向之一,把“同步”调整为“协调”,这样才更为准确合理,更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高效发展。
湖北社会科学院陈文科研究员认为,新型城镇化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五方面:一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追求以人为核心的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完全城镇化,而不是追求一两项经济目标的不完全城镇化。二是新型城镇化的前提条件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与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的“三化”同步式城镇化,而不是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的城镇化。三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路径是总结三十多年来成功探索及两次“造城热”的教训,重在构建结构合理、以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城镇体系,而不是一味建设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或巨型城市。四是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方式是统筹城乡、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双向共进式城镇化,而不是重城轻乡、繁荣城市而凋敝农村的单向式城镇化。五是新型城镇化的农民走向是具有进城就业意愿的农民的主体流动,是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就近转移与离土又离乡的跨地区转移相结合,而不是单一的离土又离乡的向大中城市转移。
南开大学杜传忠教授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应具备系统性、高效性、时代性和跨越性。“系统性”体现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应充分考虑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资源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和相互促进,考虑到工业化系统内部的协同一致,包括工业化发展的产业结构系统、动力系统及国内工业化与世界经济系统的协同与互动发展。“高效性”体现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应不再是以速度、数量为导向的工业化,而是把质量和效益作为主要追求目标、在保证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一定发展速度的工业化,走的是一条集约式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时代性”体现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应充分体现当今社会所处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环境与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关系,通过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工业化发展,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相互带动,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互相促进。“跨越性”体现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应充分发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推动作用,强化自主创新的引擎作用,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新型动力系统,实现我国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完成工业化发展的历史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孟育建主任认为新型城镇化必须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第一,尽快出台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第二,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第三,出台促进健康发展的土地政策,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第四,加快城镇财政体制改革,实现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第五,完善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人口自由流动。第六,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达到这一目标的载体。
江西财经大学王秋石教授等认为,去工业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面临的去工业化压力本质上来自于制造业比较优势丧失的压力。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要实现结构性去工业化,保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增加企业创新能力以保持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坚持发展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相关产业。
中共中央党校马利军博士等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与生态发展矛盾突出,调整产业布局,合理规划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在各产业间的配置利用效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促发展,是关乎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应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水平,构建生态农业体系;优化工业产业结构,逐步开拓环保生态工业;拓宽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改善服务业结构。
深圳经济管理学院高山博士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当前,最重要的是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政府、中介机构、企业应整合科技力量,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创新平台,投入专项基金,通过实施重大创新工程,以公共研发投入等形式参与到共性关键技术的战略性攻关中,引领和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璐认为,释放结构转换红利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首先,传统产业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带动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其次,立足全球产业转移和升级的高度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升自身的专业化和高级化程度,维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最后,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的同时发展生活型服务业,最终实现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提升。
四、新一轮改革的关键问题
本次研讨会恰逢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与会代表对会议精神特别关注,尤其是新一轮改革的关键问题,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们的思考和讨论。
北京大学晏智杰教授认为,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过去市场起基础作用,实际上决定作用还是政府,这离真正的市场经济还有很大距离。今后,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包括最小最大原则、等价交换原则以及其他规律。这些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些规律必然使得合理资源配置,政府作用归纳起来是两大领域,一方面是提供公共产品,包括国防、治安、市场秩序、社会保障等等;另一方面是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手段、货币手段、行政手段等等,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作用降低,而是政府作为到位且更加有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小洪研究员认为,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第一,在资源配置方面,要让市场发生作用。第二,如果存在市场失效的问题,政府或者其他协调机制要发挥作用,但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市场机制。第三,在市场解决不了的领域,特别是资源配置以外的领域,如环境、安全等问题,政府要发挥作用。结合中国国情让市场机制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南京大学沈坤荣教授认为,深化改革、放宽准人、增加有效供给是解决经济增速放缓,增强经济增长动力的有效途径,这也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着力点。具体看,一是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投入,充分释放农村消费市场。二是发展养老服务。引导和鼓励非公有资本的进入,增加城镇消费需求。同时,优化消费环境,促进相关产业的培育和就业的落实,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武汉大学郭熙保教授认为,新一轮改革是制度的变革,也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新的体制改革一定要扫除限制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制度障碍,突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利益固化的藩篱,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