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论文优秀1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
内容导航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论文 1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2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论文 4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5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6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7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8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9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10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11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12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13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14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15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论文 1
[摘 要]技术管理事关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企业的成败,高效的技术管理需要有专业的科学理论指导,同时施工人员依照科学指导协同展开工作。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技术管理的意义,接着分析了技术管理的具体方法,望本文对于相关人士有可取的参考或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意义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xx)40-0117-01
1 建筑工程中技术管理的意义
1.1 技术管理反应整体管理水平
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该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因为一个企业若想长盛不衰,就须要打造现代型的施工企业,配备高技术的管理与装备等,由此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施工水平,确保企业可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足发展。建筑的风格类型种类繁多,并且不同规模的要求也有差别,天气状况也会严重影响施工作业的进度,特别是给需要多工种交叉施工、运用多项综合技术、工序搭结环节多的作业增加了难度。在进行这些生产工作当中,不仅要加强技术管理,而且要保障施工有条不紊的运行,方可实现预期的`质量标准,完成低成本、高质量、综合功能完善的建设目标。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促使技术工作有效开展,科学地组织每项技术工作,确保整个生产流程符合技术规范,技术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其作用主要体现下三方面,其一是确保施工按照科学技术及其规律要求来进行,实现正确规范的施工程序;其二是利用技术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及其员工的专业素质与技术,在工作中能够有预见性,及早处理潜在问题,消灭质量或技术隐患,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其三是挖掘并发挥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的能力,以工程质量为前提,合理缩减工程成本,相对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1.2 技术管理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建筑工程不断改进,以扩大企业利润维以生存,因此企业必须检查自身管理的状况,只有提高施工技术管理与经营管理水平,适宜缩减施工成本,方可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施工当中难免会出现技术问题,有效的技术管理可以部门间的推诿、迅速找到问题出现的原由,增强了企业解决问题的效率。当发生因为供应商或外委施工问题引起的质量事故时,适宜的技术管理可以在谈判中直指问题原由,通过对合同管理中技术问题一项的事先审核等工作,确保企业的切身利益。
科学的技术管理不单是对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参数进行控制,更多的是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通过对人员技术技能管理与培训,提高施工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降低设备故障与事故,减少施工故障费用,降低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进度减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停工几率。减少了费用的增加,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3 技术管理可以提高施工质量
通过施工技术管理,强化工程测景,放线工作。强化施工过程中材料的监控,强化施工技术问题解决能力、强化施工技术参数控制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以施工技术监督监控为例,在进行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施上过程中。科学的技术管理从测量方向、冲扎位置选择、混凝土灌注时间等多方面管理有效保障了灌注桩的施上质量。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都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工作作为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有效实施是工程质鼍的基础保障。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同时,应当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而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施r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改变施工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2 建筑工程中技术管理的方法
2.1 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工程质盛检验与评定制度;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2.2 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工作重点主要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实行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现在有峰企业不往前人才培养,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只有不断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不断地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3 结论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一项贯穿于整个工程的,需要企业长期坚持的工作,其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有效灾施对企业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综合管理工作实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人才的�
[1] 李志坚。建筑装饰技术管理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11).
[2] 杨伟贤。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J].科技信息。20xx(11).
[3] 曲静波。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xx(14)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2
摘要: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当下,高层住宅能很好的满足建设要求,节省土地资源。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土木工程涉及很多技术,要求做好技术质量控制工作,从而开发出质量更好、技术更高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木工程;质量控制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多种土木工程随之产生,同时也极大的天宫了土木工程施工水平。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土木工程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借助新型材料、技术,确保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从建筑土木工程的角度来看:存在施工地点固定、作业流动、多样性等多种特征。对此,必须做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控制工作。
1高层建筑施工要点
1.1混凝土施工要点
在整个高层建筑施工中,钢筋犹如骨架,混凝土则是建筑物的血肉,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必须确保施工技术。施工期间,由于混凝土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混凝土质量不可避免会遭到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注意以下方面:在最佳配合比实验中,选用塌落度、水化热较小的配比方案;对于混凝土构件实施分层浇筑,让水化热能更好的发散,在这期间必须把握好厚度,上一层覆盖完成后再进行下层浇筑。施工缝作为不可避免的部分,尽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另外,混凝土振捣必须充分,一般使用振捣棒机械振捣,为了保障振捣频率,间距最好控制在40cm内,通常会进行二次振捣,并且间隔时间在30分钟内。
1.2钢筋结构施工要点
在高层土木建筑施工中,钢筋具有支撑功能。灌浆施工时,调节钢筋结构需要和高层建筑匹配,架设过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为确保建筑物质量,每个领域都需要结合规定进行。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外框架最好选用全钢,连接方式使用核心墙、斜撑、钢梁等方式进行,这样才能保障工程稳定。施工前,仔细检查核心环节与部位,分析建筑物结构,检查钢筋质量与数量,保障工作质量。绑扎钢筋时,结合相关规定进行,杜绝随意绑扎,保障施工质量。控制柱施工中,结合施工规范进行。在技术领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钢筋前必须清除浮锈与油污;钢筋调直形状不能存在波浪与局部弯曲等情况,并且表层伤痕不能超出直径的5%;切断钢筋时按照先长后短的顺序进行;绑扎钢筋前先做好尺寸检验,满足要求后再绑扎;钢筋连接通常使用对焊、电弧焊的方式进行,焊接期间必须注意钢筋部位安装,确保两者轴线重合,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重新焊接。
1.3地基的施工要点
在地基施工中必须注意以下方面:做好地质勘查工作,从源头上杜绝地陷、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地基土对持力层有明显的影响,其均匀性与密实度必须符合工作要求,一旦地基土性不达标,就必须做好防腐处理;对于密实度不达标的进行填土处理。降水对地基安全有重要影响,可以使用大口径井点降水与轻型井降水,水位最好控制在地下1-2m。支撑系统用放坡的方式施工,在严格论证支护后,从源头上保障施工安全与稳定。
2高层建筑土木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工程概况
该高层建筑共27层,建筑高度85m,总面积将近46m2,同时配备两层裙房、两层地下室。其中,地下室高度为4.2m,专门用于设备用房与地下室车库;裙房高度为4.5m,专门针对商品房;第3-27层用于住宅,其层高是3.0m。本次建筑工程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其他部分是混凝土薄壁剪力墙构造,基础使用的是冲孔灌注桩。
2.2脚手架质量控制
本次工程的外架使用的是双排管脚手架,从基坑回填土进行搭设。浇筑砼搭设脚手架,内部设置脚手架,外部使用安全网,本次工程的架子使用的'是Φ3.5×48钢管进行搭设。为了让工程脚手架符合工程要求,必须熟悉施工图纸,掌握建筑物构造,具体如:门窗、几何尺寸、阳台位置与地基等。在设计脚手架时,必须得到上级部门批准。对于脚手架基础设计,立杆应纵向铺设厚木板,在脚手架周边搭设排水沟,垫板稳定,没有下沉与滑动,分层夯实回填土,面层铺设混凝土垫层。在回填期间,没有积水、下沉等问题。在脚手架搭设中,保障防护可靠、拉结安全,偏差符合相关规定与要求,连�
2.3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
为确保模板刚度与平整度,以及本工程的整体成效,本次工程的模板使用Φ48钢管支撑与18mm的胶合体。在模板安装中,结合模板设计要求进行,相邻高差始终在3mm以内,并且检查所有节点。使用模板前,先刷好隔离剂,使用之后清理干净备用;控制好立柱拆除时间与模板,当顶模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5%再拆除。对该工程中跨度与悬挑结构超过8m的梁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再拆除;轻放模板运输、装卸,避免摔砸,上料分散对方,结合施工顺序安装柱网,这样才能保障安装稳定性。对于模板拼缝,为了达到模板拆除后的稳定效果,一切模板拼缝都使用双海绵嵌缝密实,避免柱阳角、梁处由于漏浆引发安全问题。
2.4钢筋质量控制
在该工程钢筋施工中,从材料进场、存放、施工,必须落实责任,严格依照相关要求落实工作。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采用以下质量措施:在钢筋连接、加工、绑扎中,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表层干净、整洁;钢筋弯钩结合施工图纸进行,并且满足标准,对于受力钢筋允许偏差通常在钢筋顺长方向的+10mm,钢筋加工之后结合品种、规格堆放,同时在明显的地带挂牌,避免错拿。钢筋接头的焊接工艺、形式与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焊接之前,试焊合格后再应用;对于同构件在相同焊接接头的情况,必须按照设计与规范进行;在雨天、冬季的钢筋焊接中,结合钢筋材质与规范进行,以保障焊接规范与要求。对于墙梁、梁柱节点、柱墙节点的钢筋绑扎,施工之前应结合绑扎顺序进行,在层层把关的情况下,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2.5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在此次工程中,使用的是混凝土,水灰比、骨料级配、和易性与塌落度都应按照相关要求计算,试块、试配合格后再确立。在混凝土拌制中,结合外加剂、原材料顺序,严格依照固定配料、搅拌,尤其是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带来损失。该工程严格按照浇灌制度,通过质量、安全与技术检查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并且严格按照墙砼高度、浇注柱控制,避免离析。密实好钢筋后,避免浇灌在这期间发生停歇,这样才能保障混凝土密实度;对于雨天、冬季混凝土浇筑施工,应该及时采用措施,保障安全。浇筑时使用插入式振动器,附壁式与插入式振动一起解决。浇捣期间,两侧同时浇筑,避免侧模出现漏浆、偏移等问题。
3结语
高层建筑土木工程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复杂的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它对施工技术与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必须结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做好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在施工技术与现代化水平不断发展的当下,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养,从各个细节中保障工作正常进行,推进建筑行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旭升。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中外企业家,20xx,(9):218.
[2]史乐。阐述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36):1344.
[3]张生兰。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30):164.
[4]钱利锋。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24):306-306.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3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企业对于建筑工程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更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高规格且符合建筑企业要求的人才,将是今后高职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就高职建筑工程技术教育中,以�
由于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企业的人才需求量往往供不应求,建筑工程这项课程 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开始创新教学模式,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革。其中尤以项目主导的实训培养体�
1.实行项目主导的人才培养体系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建筑行业对于建筑方面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用人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要求较高,应届生必须具备快速适应施工环境并且能熟练操作相应设备的能力,做到一入职便可上岗,企业不需要再投人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新员工。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实际工程的实践操作与应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与施工能力不足,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能达到用人企业的要求。
为了能够满足现代用人企业的要求,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推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人才市场以及建筑行业的需求进行调查,并结合诸多用人企业对于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以社会需求与企业要求为培养重点,推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能够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 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具体学习,建立完整的知识学习体系,培养学生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判断能力,对于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出色解决的事件处理能力。通过项目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毕业时既具备上岚工作的能力,又可以更好地满足用人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既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以更好的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2.项目主导的实训培养体系概述
2.1项目主导的培养体系教学规划
由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目的在于培养建筑施工的一线人才,同时用人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因此项目主导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实际的工程� 在前期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主要负责传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老师这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后期的教学实践,让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有效运用,并且帮助学生陕速适应施工现场的环境。
2.2项目主导的培养体系教学项目
在项目主导的培养体系教学中,学生作为培养对象、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更多的是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理论课程,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后期的工程项目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项目中的`常见问题,积极完成工程任务。要尽量避免与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脱轨,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将所学知识运用的工程项目的实践中去,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2.3项目主导的培养体系教学实施
依据项目教学的规划,安排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并根据具体任务的不同,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对学生了解。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组计划以及小组学习目标,尽量保证小组的平衡性,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教师应当做好督导工作,对于小组项目中所遇到的施工问题以及小组成员实践操作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在实践项目完成后,对各个小组所遇到的施工问题以及各小组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做出总结。对于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错误以及操作失误应当及时指正。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对于措施处理妥当的小组则应给予肯定。在总体教学结束后,教师们应集中讨论教学中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使项目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2.4项目主导的培养体系教学考评
以往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考评多来源于理论课程考试,这样的考核体系无法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考评过于片面化。为了满足建筑施工用人企业对于人才高素质、高能力、高规格的要求,项目教学体系也采用相应的考评方式。由教师负责制定实践项目以及考评标准,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项目实践表现进行详细考核。考核应从日常的教学工作开始,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小组分工、项目实施以及最终结果等多方面作为参考要素,教师依据学生表现进行公平公正的考评,同时对于权重的分配,应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结束语
高职院校应当将人才培�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论文 4
摘要:建筑工程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系统工程,而技术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它包括为完成项目的目标而进行技术路线策划、选择、监督及改进的全过程。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确保工程质量和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加强项目技术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加强管理
引言:现代化的建设也要不断深入发展,所以建筑业就成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建筑业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提高建筑业的综合竞争力。
一、工程管理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能够在合同规定期限内按质按量按时将工程项目交付给业主,并能够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成为企业的经营目标。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项目部门必须将项目资金管理、合同管理、技术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等要素列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综合项目技术管理中。
二、建筑施工现场技术管理遵循的原则
1、标准化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基本要求为标准化与规范化。事实上,我们在施工现场坚持统一原则,杜绝盲目、随意性,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顺利的进行下去,以便提高整个施工质量与效率。
2、科学、合理性
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要始终坚持科学、合理性原则,尽量将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化管理,使其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各项需求。除此之外,确保现场设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运用合理的操作方法、激励政策等充分挖掘出建筑企业职工的内在潜能。
3、经济效益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若只考虑到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是比较片面的,这只是表层的进度观念与生产观念,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建筑现场管理又要充分考虑到成本以及市场运行情况。特别是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考虑周全,尽量做到低投资高回报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与开销。与此同时,更要降低成本消耗、不断开阔建筑市场。
三、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是企业立命之本。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如何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包括:明确各部职责,确定工程质量目标;将目标分解到项目各分部并详细交底;全工程跟踪把控,确保工程质量;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测。
施工质量的自控与第三方质量监控是相辅相成的系统过程。两套质检机制共同组成控制建筑工程质量的完整体系,在施工全过程中相互依存、各尽其责、密切联系,又独立分工,共同推动着施工质量控制过程的展开和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目标。
2、做好施工图纸审核
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项目关键部位的质量。在工程项目中标后,施工企业应认真做好项目范围的识别,明确工作范围与责任;做好施工前准备,特别是与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进行图纸核实。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了解设计单位对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和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只有良好的沟通,才可以尽快了解设计方的意图和施工质量的要求,施工方才能正确选用建筑材料、规划施工进程以及对未来过程中出现的未知因素等可及时纳入控制管理范畴。
3、明确技术管理职责,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安全乃头等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建筑工程项目部门的每一位施工员都肩负着重大使命。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技术责任制度,将技术管理的责任细分到个人,让员工树立责任心。
除此之外,通过组织技术管理员学习施工现行规范以及验收规范,明确各项目分部分项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加强施工成本控制,以此提高企业的效益。同时,各项目分部管理人员还应该学习先进的管理办法经验,组织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知识。提高对问题的预见性,保证施工质量。
4、加强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文件是保证工程开始,施工,交工系列环节的指导性文件,是工程质量的保证书之一,它还是建设单位未来改建、维修、管理的依据,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因此,工程资料的形成和管理成为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笔者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项措施优化管理:一是规范管理人员执业资格、岗位职责及资料管理流程。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各管理人员依据资料管理制度流程填写各自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资料,交由资料员及时收集,确保施工资料的与工程进度同步。二是明确工程资料标准化填写。依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及地方建设工程资料管理规范,对施工资料的编辑、整理、收集等进行标准化要求,从而可以提高资料员编制整理资料的工作效率。三是做好计划记录管理,这些管理,可以促进从质量上把控,以便合理并动态调整各个计划,让风险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可控,避免潜在的危险与隐患遗留在项目工程中。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工程实施全过程,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呈现极其重要的地位,项目经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同时做好每一部分的工作,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开展经常性质量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水平,科学的合理的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以达到高质量的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梁明芳。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 科技信息。 20xx(19)
[2] 刘子洪。如何做好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J]. 山西建筑。 20xx(19)
[3] 丁治。技术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 山西建筑。 20xx(17)
[4] 于东海,刘丽霞。工程项目技术管理问题思考[J]. 交通企业管理。 20xx(07)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5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显得愈来愈激烈,因此,要注重技术管理,培养技术人才,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寻找一条技术管理与激励的路子来。大胆实践创新,必将在建筑市场中产生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 技术管理 施工阶段
1、项目管理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技术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后阶段):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技术管理是从技术保证角度实现对工期、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的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编制合理可行施工组织设计、全面的图纸会审等环节,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编制及实施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减少返工和返修损失对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而进行动态控制、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进行“四新”项目应用等环节,都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为中心来进行技术组织管理。没有技术依托的施工组织过程不可想象。特别在施工条件困难、环境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的工程施工中,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经过经济技术分析、是否进行优化等对其施工进度、工程成本控制更是起关键作用。良好的技术管理能促进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低劣的技术管理将使整个项目管理混乱,严重时引起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失控,最后导致工期、经济方面的损失。因此必须将项目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他方面同等重视起来,相互配合协调,才可能实现优化的项目管理过程。
2、在项目各施工阶段技术管理的内容
技术管理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
项目技术管理在时间上可按照项目实施阶段划分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后阶段等。每个阶段的内容如下:
(1)施工准备阶段
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制定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岗位技术责任制: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制定“四新”项目应用计划:组织各类管理人员进行各类原始资料(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据调查分析资料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劳动力组织方案、设备布置方案、材料组织方案、工期优化方案等并据此编制出合理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审查图纸,参加图纸会审,并从方便施工、加快进度、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组织人员编制《施工安全组织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等安全技术方案:接受公司技术部门的技术交底。以上技术准备工作是施工准备工作的核心,对工程施工起着重要指导作用, 必须充分收集各生产要素信息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2) 施工阶段
在各工序、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编制、审核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方案,并确保方案经济合理性:对分承包方的技术、质量保证能力考察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检查各技术方案的执行实施情况,对执行偏差进行纠正:对各检验批、分项、分部的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进行监督、检查、验收,特别是加强关键工序、隐蔽工序、“四新”计划应用产品的检查、验收管理,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下道工序;对质量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处理方案并实施和复查结果,建立质量事故档案,追溯并提出预防措施: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工程变更并与其他参建各方洽商,形成正式的工程变更资料;参与重要施工方案、工程变更的经济技术分析收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建立工程技术资料台账:对项目的各种检测、试验、计量、测量工作进行管理。
对涉及本项目的技术标准、规范、上级技术质量管理文件进行管理,及时识别、确认其时效,确保项目施工符合当前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对施工过程、过程产品质量的动态控制,确保符合本项目质量计划的要求。
(3) 竣工后阶段
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其他各类技术管理资料的'整理、归档:对“四新”应用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总结对项目技术管理成效、施工过程中具体技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获取经验和教训,提出新问题和建议:如果施工技术有了较先进的突破和创新,还应整理相关资料做企业标准编写的准备。通过本阶段的总结可以使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得到积累和升华,这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两个PDCA 循环之间的衔接阶段,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
3 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
4、项目技术管理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 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准不足
当前由于企业新开工项目的迅速增加,不断增多的新成立的建筑公司需要引进有经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并且其他相关行业(如房地产、监理行业)的发展吸收了不少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等导致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的缺乏和部分在岗的技术管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有些技术管理人员同时兼任了几个项目的技术管理职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施工企业通过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加企业的人才资源。
(2)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和提升
许多企业和项目部不重视竣工后阶段的项目技术管理工作,技术管理总结程序没有得到实施。一个工程项目施工完毕后,项目部所获得的成功管理经验或教训没有通过相应的程序保存下来,重要的技术经济数据、技术管理资料和提出的建议没有系统地进行存档和整理。
5、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1) 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1)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2)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2)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
6、结束语:
总之,对项目的技术管理给予必要的重视才能使其发挥出良好的管理效用,使技术管理为项目施工过程提供技术、质量方面的保证。项目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项目部内部的努力,也需要公司层面的管理机构有力支持。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6
一、管理观念的更新
俗话说:“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动”,这里的思想就是观念问题。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上,我国的思想和观念相比西方的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跟不上建筑行业发展的步伐,因此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观念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吸收他们好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观念转化为自己的管理模式和观念,这就是在更新观念,这样才能做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更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更新技术,可以让企业生产的产品相比同类产品科技含量更高;更新管理方式,可以让企业的管理更合理、更科学。比如在手机行业中,三星比诺基亚做得更好,在以前诺基亚比三星做得更好,更出名,但是三星通过更新技术、更新管理方式,使其成绩远远的超过了诺基亚,也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都是更新带来的效果。因此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观念落后的时候,更应该从思想上,从观念上做出改变和更新,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
二、健全和完善管理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好人”,中国是一个人际关系很复杂的国家,用人去管理人的效果就是人累得半死,人却没有管好,而相对应的就是用规章制度去约束、去管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样却能管理得很好,这样的管理方式是现在很多行业所推崇的。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也是采用的规章制度管理,但是这种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不能很好的为现在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服务。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一是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明确分工,做到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落实,即每项工作都落实到人;二是进一步完善施工每个阶段的质量标准、进度标准等有利于管理的制度,要做到用制度去管理,用制度去约束,用制度去发展。
三、加强对资料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资料管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资料是建筑工程技术的数据、材料等,是对建筑工程技术的记录,对现在及其以后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对资料的管理不到位,他
四、技术人才管理要更加科学化
人才不管在哪行哪业都是必须要被重视的,因为一个企业的发展靠的就是人才,有优秀的人才,那么企业一定会发展得很好;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才,那么企业能维持原状就很好了,所以重视人才就是一个企业能发展得好的前提。在建筑行业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有好的技术人才,那么企业就会有很好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才能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因此对技术人才的管理要更加的'科学化,一是有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不能用人唯亲;二是要给技术人才良好的发展空间,包括职称的考评和职务的晋升;三是对这些技术人才也要加强培训,培训新知识和新技术,让技术人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五、总结
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目前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好坏不仅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好坏,最重要的是还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本文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进行探讨,主要从管理观念的更新、健全和完善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资料的管理、对技术人才管理要更加科学化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做好了以上四个方面,对做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7
关键词:建筑电气;专业建设;课程;教学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关系到民生民计的重点行业。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使我国楼宇智能化技术迅速普及,智能建筑不断涌现,为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建筑电气已�
一、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发展前景
笔者通过对广东、黑龙江、辽宁、浙江、四川等省市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及物业公司等78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建筑电气类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用人比例为1:6:3。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毕业生仍是建筑电气行业的需求主流。被调查单位认为高职高专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符合他们的要求,因而更倾向于使用高职高专类人才。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共有71所,目前只有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开设了本专业,年招生人数仅三百多人。即使纵观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这个专业也是非常稀少,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开设此专业将极大的有利于推动广东乃至全国的现代化智能型建筑的发展。
二、专业建设目标
1. 专业建设基础。
紧密依托建筑设备专业群中的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广东省省级示范专业)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广东省重点培育专业),在师资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成果和教学资源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保障本专业的教育要求。
2. 专业建设目标。
依托建筑行业,形成突出职业岗位核心能力,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成一个集教学、培训、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一体的技术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工学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建立一支特色鲜明、专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努力通过三年的努力,将本专业建设成为院级示范专业。
3.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建筑电气施工、设计、管理第一线,从事建筑供配电系统、建筑照明系统及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施工、设计、调试、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具备建筑电气系统施工能力;建筑电气设计能力、建筑电气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建筑电气系统调试与运行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注重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是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岗位、建筑电气设计岗位;拓展就业岗位是建筑电气系统调试运行、建筑电气造价、建筑电气设备销售、物业管理维护、楼宇智能化设施安装等岗位。
三、专业建设的思路和设想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注意与本专业所在专业群相关专业核心就业岗位的交叉平行关系,并兼顾专业群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本专业始终将与行业、企业、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放在首位,定期进行人才需求、产业发展以及学生就业情况的调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需求、主动适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根据调研反馈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和内容,主动适应产业的发展。
通过企业调研,最主要的是为以后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取得了一些建设思路和专业建设设想。
(1)从用人单位方面的需求来看,在校期间要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打好基本功。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尤其要加强设计能力。公司对毕业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或者学生掌握了什么样的技术,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学生的责任心、可塑性。尤其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2)专业定位一定要依托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不能只定位于施工管理岗位,还应看到行业对建筑电气专业设计人才有很大需求,同时要注意与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在定位上的区别。
(3)从专业建设方面来看,通过企业调研,课程设置上要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不断改进。通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实践教学的水平。
(4)通过企业调研明确企业用人要求,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着力点,不断调整专业教学内容,以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为动力,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效果。
(5)课程改革要有自己的思路和特点,不能照搬别人或者单纯去学习某一种模式,传统的但是很好的教学和培养模式甚至可以保留。如:建筑电气专业可以适当保留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6)健全制度,促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下企业锻炼教师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的条件下,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咨询,这样不但可以为社会服务,也大大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7)积极贯彻素质教育,重视职业指导与学风建设。通过深化常规管理、狠抓考试纪律等途径深化班风、考风、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和建议
1. 师资队伍方面。
高职院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的。教学改革,主体是学生,关键在教师。当前绝大部分教师学历高、专业精,从学校到学校,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少。教师参加科研和生产工作的机会很少。为此需要想尽各种办法,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教师全面的工程素养:通过校内校外导师指导、赴设计施工单位锻炼等措施,解决青年教师特别是课程设计、实训、实践指导教师工程素养提升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引进具有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具有较大行业影响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来完善师资队伍。 另外,尽管专业课教师基本上都是“双师型”,但是“双师”并非意味教师的技能就很强。应该鼓励专业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允许专业课教师到中小企业做兼职锻炼,必要的时候可以脱产,支持教师参加建筑电气执业资格证书专项培训,这样既有利于专业课教师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训课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能够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 专业课教师应该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2. 实践教学方面。
随着本专业和建筑设备专业群招生规模的扩大,客观上造成了个别实训场地、工位的紧�
3.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方面。
鉴于目前校内实践条件及师资队伍有限,目前本专业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尽管顶岗实习有相应的管理机制,但由于顶岗实习学生比较分散,部分学生顶岗的岗位离学校的距离很远,有的甚至在外省,还是给管理和考核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这方面还要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一套更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同时,顶岗实习对毕业设计造成极大冲击。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加强培养的是侧重于施工方面的能力,学生设计能力还有待提高,才能更好地和主要就业岗位中的建筑电气设计岗位相吻合。为此,随着校内实践条件的改善和师资队伍的不断完善,可考虑将“2+1”培养模式改成“2.5+0.5”培养模式,在校内增加一学期的毕业设计加强设计能力;或者开展学生结合实习完成毕业设计的尝试,如学生结合实习项目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监理方案和细则等作为毕业设计,可能也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8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阐述,在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性教学方案、人才基地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组织管理制度等五个方面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了探索,通过这种全新模型的顶岗实习,使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保障土建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土建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顶岗实习;创新性人才;人才培养基地;高职
土建类专业技术人才;校企协同高职院校为培养土建类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现阶段土建类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清晰;学校存在一定的封闭办学现象,对产业或行业了解不够,人才培养方案与建设企业脱节和滞后;学校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存在很大不足,仅仅依赖学校自身,无法为人才培养提供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真实案例、实用技术等;学校教师缺乏普遍工程实践经历,在讲授基础理论课时,未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传授给学生。
一、改革课程体系设置,突出实践教学在“2+1”顶岗实习的主体地位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高职院校在改革课程体系中设置了“2+1”顶岗实习。高职“2+1”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做到与企业无缝链接,并针对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适时地变化课程设置,针对某个行业增加和删减专业课程。具体的课程改革的思路如下。1.以专业规范规定的核心知识 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之间的知识集成性,同时增设沟通产业或行业的实用化“桥梁型”课程,以缩短学校育人和企业用人之间的距离。3.动态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内容”机制。根据行业或企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对新知识的需求调整课程内容,解决教学计划滞后于技术发展的问题。4.建立工作岗位需要的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的。模块,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实现校内教学“理论—实践”与校外顶岗实习的要求有机结合。
二、制订顶岗实习实践性教学方案,打造“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通过学校与学生签定实习工作目标责任书及实习安全承诺书,明确实习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制定实习生实习手册,规范实习管理,简化环节,做好学生实习就业服务工作。具体的改革思路如下。1.建立“学做合一”的教学体系。以企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结合本学院自身的专业特� 2.依据“学做合一”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基于岗位知识能力的要求构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本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建设方案均由就业岗位的需求制定。选取教学内容,开发出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3.建立“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按照“以实务、案例、问题、流程为主”设计课程实训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课内实训、校内实训室实训、顶岗实习与综合性毕业设计环节的有机结合。4.推行创新学分制。打造“学做合一”的人才模型,即要求对于学生不仅要完成课堂上的专业课程学习,还需要完成课下与专业课程有关的各种活动、设计、产品等,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赋予相应的学分,同时在每学期末,学院都应积极审核考核创新学分的申请、评价和答辩。
三、协同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建立顶岗实习的长效机制
“人才培养基地”在顶岗实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和人才培养,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的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可由学校、企业、家长和学生代表组成。顶岗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相关实习协议、实习计划和实习待遇的制定,并做好安全宣传、纠纷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2.顶岗实习管理文件的制定。组织专职教师编制相关顶岗实习课程标准、顶岗实习管理职责和考核细则等管理制度。3.顶岗实习管理流程的构建。通过对实习企业的广泛调研,从而构建科学的顶岗实习管理流程。根据顶岗实习名册,学院要做好学生实习所在单位的备案,指定专人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交通管理、实习现场管理、学生健康心理咨询等内容。4.顶岗实习管理运行程序的建立。在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指导下,根据顶岗实习管理文件的要求,相关负责人来联系和考察顶岗实习单位,并与顶岗实习单位签订顶岗实习协议。
四、“走出去,引进来”,充实和发展
“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实践性教学的师资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点,就是要提升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建立“双师型”教师入职标准。内容包括对职业教育的热爱和良好的职业归属感,较强的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科学合理的知识构架,丰富的操作技能和专项的职业能力。通过建立严格的教师准入标准和考核制度,对“双师型”教师采取分层、分类的管理模式,完善聘任制度。2.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制度。根据专业不同岗位的需求建立相应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要求教师到培训基地进行定期培训的实践制度,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3.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和评审标准。可以设定“双师型”教师认定的一般要求,就工作经历和学历、学位要求,给出不同专业、岗位、职业的要求。根据高职院校教育“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工作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适合“双师型”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和标准,并通过职称评审引导教师队伍整体转型。4.以“双师型”教师的发展为核心。高职院校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建立教师职前、入职、职后的专业培训体系,搭建相应的沟通交流平台,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开展行动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为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疑难问题提供咨询与指导,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支持服务。
五、结语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关键着力点就是要把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统一起来,坚持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一体化设计思路,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创新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协同创新的内部催生机制与制度保障体系,促进自主创新要素的有效融合和协同创新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文胜,梁宁森。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xx,(01):92-95.
[2]叶小明,朱雪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与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xx,(04):56-58.
[3]冷鑫。“2+1”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的探讨[J].才智,20xx,(36):165-166.
[4]王前文,瞿才新。“岗位引领、学做合一”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xx,(33):34-35.
[5]王毅。“知行并进,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17):77-82.
[6]张雷红,王文明,康大力,汪小根。高职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xx,(6):152-154.
[7]吴波,隋金玲,闫笑非,等。工程特色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20xx,27(1):9-13.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9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影响
1.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目前,建筑行业的竞争很大,利润空间也被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降低成本,保证企业的收益就显得十分重要,良好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可以降低成本,保证企业的收益。例如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提升工作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2.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也很大,比如通过优化施工技术、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增加监测的密度等方式都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上面的那些方法都是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常用方法,而这些方法使用好了,就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另外还可以更新技术、创新方法、提高工艺水平的方式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好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能保证企业的收益和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但是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不是完美的,他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管理观念陈旧的问题。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很快,而管理观念却没有发展那么快,还停留在比较陈旧的阶段,这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二是管理的制度不健全。现今,我国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制度上还不完善和健全,没有制定统一的制度。三是管理的制度落实不到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制度贯彻不彻底,本来管理的制度就不完善,落实还不到位,就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四是技术人才的管理不到位。对技术人才不够重视,没有很好的发挥技术人才的`作用。
三、加强管理的措施
1.更新管理观念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起点不高,很多包工头拉起一支队伍就成立了建筑公司,这样的建筑公司往往管理观念比较陈旧,不能跟上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步伐,想要跟上步伐,更新管理观念是一种比较不错的方法。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转化为自己的观念,以这样更新管理观念的方式来跟上建筑行业发展的步伐。
2.完善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就提出了规矩、制度的重要性,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制度的约束和控制,而不能让其自由发展。虽然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但是他不完善,不能很好的发挥去约束的作用,因此针对管理制度不完善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让制度真正发挥制度应该有的作用,成为约束行业行为的准则。
3.严格落实管理制度
有了规矩,不去执行,就相当于没有,同样有了管理制度,不去落实也相当于没有,制度能不能发挥作用,落实是关键,只有把好的制度严格的落实下去了,才能起到好的作用。以前因为制度不完善和一些其他原因,没有很好的落实下去。现在制度完善了,落实上就应该严格的要求,真正的落实下去,这样才能成为大家都遵守的行为准则。
4.加强技术人才的管理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建筑的技术人才就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动力,重视技术人才才能让建筑行业发展的更好。针对技术人才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要加强技术人才的管理,重视他们的作用,给予他们职称和职务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的作用,这才是技术人才正确的管理方式。
四、总结
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以及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然后探讨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比如管理观念陈旧、管理的制度不健全、管理的制度落实不到位、技术人才的管理不到位四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更新管理观念、完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加强技术人才的管理四个方面的措施来解决问题。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这样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增加收益、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作者:刘远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10
摘要: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中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多年的从教经验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就解决办法进行了针对性探讨。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
高职教育最终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课程全面结束前都要进行毕业设计,这是对学生高职阶段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也是培养提高学生把理论知识的储备转化成工程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从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来看,高职教育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的毕业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和人才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
1.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受时间限制,毕业设计深度不够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安排在第五个学期,并且学生在完成两个月的课程学习之后才能开始进行毕业设计,学生还要兼顾就业应聘等事项,用于毕业设计的精力和时间被迫减少,导致学生应付心理严重。通常,学生毕业设计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选择设计题目,对设计任务、目的及要求做到全面、详细的掌握;广泛搜集设计所需的素材和资料;制定设计进度规划表。而紧张有限的设计时间以及其他事件的干扰致使学生从开题立意,到资料查找,到整体思路规划,到设计实施过程以及最终形成设计成果的每个环节都处于仓促忙乱、精力难以集中的不良状态,毕业设计的广度以及深度也就难以满足教学要求[1]。
1.2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力度不够
我院高职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一般都是几名老师同时管理或者指导一个班级级毕业设计不同阶段的任务,指导老师在辅助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还有其他的有教学任务及科研任务在身,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通常只在学生有疑问或者有困难的时候给以简单指导和必要的帮助,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甚至最终的毕业答辩等评价机制也存在漏洞,学生在缺乏必要的管控和约束下,毕业设计进度滞后、抄袭以及突击应付等现象极为严重。
1.3内容陈旧,缺乏新意
有些高职院校在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安排毕业设计任务时,使用的设计资料及图纸往往是连续几届都不变,缺乏新意、资料陈旧、选题范围受限等因素很多,而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规范规程的不断更新,毕业设计成果与工程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毕业设计的教学目的相去甚远。
2.解决方法
2.1高职院校要合理安排毕业设计的`时间
以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毕业设计基本训练任务分四个阶段:在进行毕业设计前给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及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第一阶段:施工图识图(1周)。熟悉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了解工程概况,掌握图纸会审的基本要求;第二阶段:施工图预算(3周)。完成工程量清单报价表一份。第三阶段:施工组织设计(4周),按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第四阶段:毕业设计成果整理及答辩和评价。由此,在毕业设计中应遵循以下教学步骤:
2.1.1教师在在毕业设计开始之前就着手进行动员,详细说明设计目的、要求、大致进度安排以及最终的评判标准等;
2.1.2正式布置毕业设计的课题及任务;
2.1.3学生明确各自承担的设计任务以及自身的具体进度计划;
2.1.4过程汇报,学生在每一阶段结束时要给老师汇报完成情况,老师及时对学生的过程成果作出评价,并给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1.5答辩和评价。
2.2优化毕业设计课题
课题选择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课题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设计成果的质量。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要着重考虑:
2.2.1适应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需求;
2.2.2优先选择与社会时代发展联系紧密的课题,比如企业厂房、民用建筑以及办公、教学楼、住宅等,课题难度适中且涵盖知识点较多,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要求及评判标准的制定应该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水平出发,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
2.2.3兼顾就业需求,把毕业设计的课题与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有机集合,有意识地消除学生书本理论与工作实际之间的距离感[2]。
2.3完善健全答辩及成绩评定机制
毕业答辩以及成绩评定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比毕业设计过程要重要的多,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担任,提高答辩的公开性和公平性,以此促使学生加强对毕业答辩的重视程度,打消投机取巧和蒙混过关的心理,进而促使学生更加认真、负责地完成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在制定详细的打分标准和实施细则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实际、课题难易程度、学生知识水平等,负责打分的答辩委员会要对实际打分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和统一,保障评判结果的公正性。
参考文献:
[1]鄢维峰。浅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顶岗实习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8):62-63.
[2]孙荣荣,许志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xx,(11):56-57.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11
建筑工程技术认识实习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认识实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形式,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要实践性环节之一。本文简述了认识实习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筑工程技术认识实习实习质量提高的制约因素,阐述了提高建筑工程技术认识实习质量的方法途径,在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我院建筑工程技术认识实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技术认识实习质量。 1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认识实习课程,一般安排在第1学年。学生对认识实习课程兴趣高,但实习效果一般,认识实习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建筑装饰施工单位方面
第一,建筑装饰工程现场环境较差,建筑装饰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担心学生的安全,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到施工现场实习。
第二,建筑装饰施工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现场负责人既要负责装饰施工组织,又要把握施工质量,有的甚至同时负责2个以上装修工地。因此,认识实习聘请的校外指导教师指导较少。
1.2 学校方面
第一,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也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学校对实习单位的技术和管理支持小,资金投入不大,造成企业对学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工作支持力度小。
第二,在高职院校中,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相对较少,学校对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1.3 教师方面
对于学生的认识实习,指导教师是积极主动和负责任的。但教师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办理实习经费程序复杂;二是申请校车程序复杂;三是担心学生实习安全;四是如何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感情。
1.4 学生方面
第一,出现不按时、不统一坐校车的现象。
第二,极少数学生穿拖鞋上工地。
第三,不习惯戴安全帽。
第四,不认真完成实习报告。
1.5 社会方面
第一,部分建筑装饰材料销售店不支持学生熟悉材料。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安排学生到建材市场了解材料和价格,店主不欢迎学生,甚至不允许学生在商店“闲逛”。
第二,在参观住宅小区内的室内装修中,由于学生人数多,小区物业管理常常以小区安全为由,不准或者严格控制学生进入小区内装修现场参观实习。
第三,部分正在装修的业主或店铺商以安全为由,拒绝学生到工地现场实习。
2 改进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认识实习的建议
鉴于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在认识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 学校方面
第一,加大对校内实习实训室的构建。在校内进一步完善建筑装饰材料实训室,把新装饰材料及时补充到实训室中。进一步完善建筑装饰施工实训室,把水、电、油漆、木、泥等工种施工工艺直观地展示出来,与课堂理论知识有机结合。第二,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从数量上看,学校已与多家装饰公司签订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但从质量上看,需进一步加强与装饰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交流,增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效性,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一种共赢的局面。例如:请装饰公司的设计师、施工现场的监理工程师到学院开展讲座。安排学院教师为装饰公司的员工进行培训,到装饰公司挂职或指导。第三,购买介绍装饰材料、施工工艺、装饰设计等视频光盘,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对认识实习进行有效补充。第四,在学生外出认识实习课程的时间安排上,尽量不要安排在上半年的期末和下半年的期末。因为外出认识实习,天气太热或者太冷不利于学生的外出学习,影响学习效果。第五,在学生外出认识实习的车辆安排和经费开支上面,在符合学校政策的基础上,系部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支持,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创造良好条件。第六,学院要重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在课题申报、教学计划的调研与修订、骨干教师的培养、实习实训经费的投入等方面需重视和关心。通过整个建筑装饰专业的发展,来促进认识实习课程的教学效果。
2.2 教师方面
指导教师是学生认识实习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在学生实习之初,对实习的目的、内容、地点、要求以及乘车的安排要向学生交代清楚。
第二,特别重视认识实习的安全。教师在布置实习任务时,要求学生统一乘车前往实习地点,统一时间回校。不能擅自骑车前往,不能穿拖鞋。实习前,统一发放安全帽,进入施工场地必须佩戴安全帽。给学生介绍本次认识实习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教师首先应关心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果断处理问题,及时向系领导报告情况。
第三,在施工现场,尽量邀请校外指导教师讲解专业知识。如果有困难,校内指导教师一定要进行现场讲解和答疑。因为学生接触专业时间不长,教师通过现场讲解,对于学生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在施工现场,教师要尽量拍摄施工图片和视频。通过积累大量的素材,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直观材料对学生的认识实习进行有效的补充。
第五,专业教师在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多与装饰公司接触,多与装修工地接触,为实习实训积累资源。
作者简介:张少君,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160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12
1加强对我国工程技术管理理念的创新
纵观国内外,我国建筑工程发展起点比较低,致使管理理念较为传统,甚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节奏。故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工程技术管理理念。注重吸取百家之长,从国外引进新的、先进的工程技术管理理念,充盈并丰富原有技术管理理念,使得我们的工程技术管理跟上建筑业新时期的发展步伐与节奏。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创新能让建筑业永葆生机与活力,走在时代的前沿。苹果因创新将诺基亚远远甩在身后,创新是所有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建筑企业要注重创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方法,不断发掘员工的创新潜力,营造创新氛围,比如在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中施行民主制的技术管理,组织职工进行民主讨论,更新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形成适合本次项目的`新的规章制度。也可以定期组织技术管理交流座谈会以及技术培训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提高员工创新的积极性,进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2构建并完善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思想与行动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思想落后与行动滞后均无法实现目标。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也一样。我们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还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科学、合理的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是进行管理工程技术的前提与必要条件之一。所以,我们要构建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工程技术管理制度。作为整个项目工程的核心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应该主导进行项目工程技术管理。要建立各级技术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将管理职责落到到具体的部门、工作岗位、个人身上,倡导人人有责的工作理念。同时,不断强化工程技术管理,明确建筑工程各施工部分与各个施工阶段的进度要求、质量要求、工艺要求以及验收标准等等。做到依制度管理各级部门,依制度论责、依制度治理企业。
3深化我国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作为工程技术管理的重点组成部分以及重要内容,工程技术资料在工程技术管理中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故此,建筑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部门一定要认识到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要性。企业要注重调动全体参与项目工程的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意识,通过宣传等方式加强他们对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认识,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除此以外,建筑单位还可以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章制度,交由专业的资料管理员管理资料,同时督促相关部门依照规定正确编写工程资料,并及时上交,如此,便能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准确度与完整度。
4加强对技术人才的管理
作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核心,技术管理人才承担着开展所有技术管理活动的职责。建筑企业要加强对技术人才的管理,而选聘符合企业技术管理标准的技术管理人才则是整个人才管理的重头工作。在人才选拔中,最忌讳任人唯亲。因此,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人才聘用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晋升人员一定要全面权衡。如果需要聘用外部人员,则需要加以综合考量。如此,才能从源头上把好人才选拔关,实现任人唯才。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建筑业带来了一系列革命,各种新型工艺设备、材料、方法等不断涌入,而学习、掌握这些新设备、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就需要培训。故此,针对已经选拔进入企业的技术管理人才,还需要进行培训。企业需要建立属于企业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培训新进职工或者定期培训老职工。如此,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企业技术管理人才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能力。这些技术管理人才掌握了新的知识便能够更好地在现场采用新型设备、新工艺方法组织施工,不断提高工作效益与建筑产品的附加价值,进而提升本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建筑企业可以建立与各大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储备未来所需人才,进行校企联盟,高校向企业输送人才,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实现共赢。
5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已然成为了建筑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进行角逐的筹码。加强对技术管理人才的选拔与聘用、深化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构建并完善工程技术管理制度以及加强对工程技术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当前所有建筑企业必须重视的举措。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13
摘要: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之中,混凝土是重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结构已� 然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容易出现裂缝问题,从而对建筑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
1混凝土常见裂缝的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主要为:沉降裂缝:导致沉降裂缝出现的原因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基础下沉、模板施工不到位以及积水等问题造成的,如果出现裂缝不及时进行处理的化,就会使得钢筋出现锈蚀问题,从而造成安全问题;温差裂缝:温差裂缝出现的主要时间段为混凝土的凝固期间。裂缝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不均匀、养护不到位等。造成这种裂缝的的危害程度,需要结合裂缝的大小以及深度来做出分析,如果裂缝过小的话,则不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冻胀引起的裂缝:出现这种裂缝的主要表现为在钢筋方向,会有不同的裂缝出现,而且一般裂缝会到达主筋,应当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降低裂缝造成的危害。通过对上述混凝土裂缝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混凝土中出现的裂缝有许多种类,而且造成裂缝的原因也有所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控制技术,从而降低裂缝对建筑物造成的伤害,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混凝土裂缝相应的防治技术
2.1塑性收缩裂缝的防治
在对塑性收缩裂缝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裂缝问题加以控制。一般情况下,对这种裂缝的处治方法有5种,主要为:
(1)在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当选择干缩量比较小的硅酸盐水泥;
(2)依据施工要求,对水灰比进行严格的控制,并添加适量的减水剂,从而将混凝土的可塑性与沉降性大大增强;
(3)要想使得混凝土的沉降保持均匀,就需要在混凝土生产的过程中,将底层与模板放置在水中;
(4)应当对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加以重视,可以使用塑料、麻垫以及湿润的草席等;
(5)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在浇筑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养护,从而有效的将裂缝加以控制。
2.2温度裂缝的防治
造成温度裂缝出现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对温度裂缝进行防治的时候,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在进行温度裂缝处治的过程中,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进行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当尽量的选择热值比较低的建筑材料;其次,在材料中,应当对水泥的比例加以控制,如果水泥的使用量过大的话,就很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的热敏性增加,所以要根据实际进行水泥比例的控制;其次,应当将水灰比降低,尽量将其控制在0.6以下;第四,混凝土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周围的环境加以了解,如果环境对施工不利,则应当避免强行施工;最后,需要对施工养护加以重视,可以采用贴膜、覆盖等方式对混凝土加以养护,以免恶劣天气对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2.3干缩裂缝的防治
对于干缩裂缝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选择收缩值比较小的水泥�
2.4沉降裂缝的防治
进行沉降裂缝的控制,主要措施有:首先,对软土地基进行考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地基的刚硬性大大提高;其次,选择强度比较大的混凝土模板,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方向上的受力都比较均匀;最后,对模板进行拆除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时间来加以控制。
3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3.1完善结构设计
在混凝土结构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对施工过程中裂缝出现的允许范围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将建筑工程每一个位置上的荷载程度都能够与需求相符合,并且将建筑整体的刚度大大增强。如果要将长度过长的问题加以避免,就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沉降缝的设置。而且,还需要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加以重视,降低对周围建筑产生的不利影响。所以,就需要设计师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施工周边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这样的话才能够将混凝土的质量大大提高。
3.2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进行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可以可以选择低热的水泥,比如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等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温升问题。降低裂缝形成的概率。因此,在保证混凝土与设计相符合的前提下,应当尽量的采用低水热化的水泥。然后,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加以改善,从而将混凝土的强度加以保证。此外,还可以利用混合材料,对水泥进行节约,减少对水的需求,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降低。
3.3加强养护
在混凝土的施工后期,其主要的目的是就是能够充分的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降低环境对混凝土产生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混凝土的温度慢慢的降低,然后使其达到与外界温度相适合的程度。一般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对混凝土浇水。然而,一些混凝土出现开裂问题,是由于内外的温度不一致造成的,所以这种方法所达到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拆模的时候,在模板拆除完之后,应当尽快对其进行回填与覆盖,将其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离,以免对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总之,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的处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的裂缝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姜德林。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措施[J].智能城市,20xx(7):27.
[2]龙松勇。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J].四川水泥,20xx(7):293.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14
摘 要:针对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对高职实训基地的定位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思路和方案,总结了基地建设过程中的经验。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论文
一、前言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性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支撑。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传统专业,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建筑业人才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学生走出去就用得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各高职院校不断研究的问题,而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各高校也日益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发展,如何更好的建设实训基地,如何避免实训基地只是摆摆样子,如何不断充实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提高实训质量,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入的研究探讨。
二、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1、我校的目前建设情况及目标
(1)建设原则:以应用能力�
(2)我校目前建设情况:我校实训基地主要是分区建设,即管理区、展示区、实操区等,。管理区主要设接待室、会议室、管理人员室、资料室和教学调度室。展示区主要有:教学模型展示;实训成果展示;科研成果展示;基础工程展示(砖基础、混凝土基础、基坑支护、挡土墙等);主体结构展示(砖混结构、框架结构、钢结构、网架结构、木结构、裸露的墙、电线、管道等);防水工程展示(地下室防水、屋面防水、卫生间防水等);机械设备展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展示;录像放映与鉴定相结合,实操区主要有工程造价与管理实训室、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钢筋工实训室、建筑结构实训室、镶贴工实训室。
(3)建设目标:首先,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仅依靠学校力量,而且与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建设,在建设方案中充分征求工程施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零距离就业。
其次,实训基地建设应具有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实施开放性原则。一是面对本地本校学生的开放,学生能在课余时间进入实训基地进行反复的操练和实训,达到自主完成实训任务,即实训教学方式的开放性;二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实训基地向社会开放,面向社会开展短期培训;三是实训基地可以对外校开放,兄弟院校可以有偿使用本校的实训基地进行认识实习、工种实训、综合实训和教学实验。
最后是建设示范性的实训基地,一是体现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示范性。在管理体制方面,建立与实训基地要求相适应的“项目工作室教师工作职责”“项目工作室学生(员工)管理规定”“项目工作室安全工作制度”、“项目工作室开放管理办法”“项目工作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二是集教学、生产、培训、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建成具有学生实训教学、师资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功能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针对行业或岗位群的技能培养而设立的工作环境,是系统的技能训练场所,一方面为学生实训提供场所,另一方面为高职教育提供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再一方面为职业资格、技能等级鉴定及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提供场所。
2、香港等发达地区实训建设经验
一些发达地区的土木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培训,在我们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也可以借鉴,例如,香港上水建造业实训中心,其隶属于香港建训局,建训局虽然不是政府机构,但其运作仍受政府监管。上水建造业实训中心为其下属的一个实训基地,其主要目的是为建造业提供训练课程;为训练课程而设立及维持工业训练中心;协助完成训练课程的人就业。上水职业训练中心,是一个涵盖主要基建项目职业训练基地,设有测量、装饰镶贴、裱糊、木工、砌筑、抹灰、脚手架搭设、钢结构、水暖安装、电气等多个实训工场,设计非常全面,培训的师傅均来自一线,职业院校的学生每周有一天时间到此实训。我们施工技术实训场的建设可以借鉴其设计和运行的思路。
3、如何丰富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建筑结构拔地而起,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例。通过利用大型的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强大建模功能,能建立起全面逼真反映建筑结构的模型,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材料、实常数、单元类型等参数,快速、有选择地展现所要观看的构件或细部构造。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现整个建筑,并且弥补了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难宏观表达建筑的难点。
三、结语
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证结合、教学过程与劳动、生产工作过程对接;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规格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典型工作过程、职业资格对接,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实训中心的投入使用,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有效的帮助他们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提高了学习兴趣,大大缩短了学生适应相关专业工作的磨合期,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 15
1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技术管理现状
1.1危险情况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
在建筑水电安装工程中,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情况,比如常见的漏水现象,需要我们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它要经过住户长期的使用检测,因此,要保证其具有非常高的质量。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宏观上的把握,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但是在现实中,往往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
1.2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
建筑水电工程是一个建筑工程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是影响居民住房质量的标准之一,相关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因为无论是水管堵塞,还是开关漏电,都会给居民的居住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但是现在的一些水电安装人员在工作时不注意细节,只为了快速地完成工作,安装质量却不高,很有可能给人们的居住带来安全隐患。
1.3预防措施不到位,施工质量不高
建筑水电安装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测,不断提高整个建筑水电安装技术工程的管理水平。然而在实际施工时,一些建筑队只是对建筑图纸进行了简单的了解,而且许多员工偷工减料,使工程的质量大打折扣,给水电安装质量留下了安全隐患。
1.4电气线路敷设问题
在水电安装中,电气的安装是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最重要的是线路敷设问题。线路敷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敷设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线路不可以交叉和重叠,否则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施工中,线路的敷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重叠为主要的问题。然而对于这些问题,相关人员并没有注意到。目前还存在水电安装人员个人技能水平低下的问题,水电安装是一个技术活,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作支撑,没有相应的技术作为保障,就无法保证水电安装的质量。
2解决建筑水电安装问题的措施
2.1施工前要做好准备
解决建筑水电安装问题要从准备工作入手,也就是在施工前做好准备。笔者认为这是整个建设过程的必备前提,同时也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首先,技术人员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深入了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准确地应用各项技术、材料。但是这一切有一项前提,就是必须要制订出准确无误的图纸,同时制订出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的防范,以此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
2.2重视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是水电安装系统中的重点,给水系统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生活用水系统、生产用水系统和消防用水系统,这些都必须区分开来。相关人员要十分重视给水系统的建设,因为一旦技术不达标,就会给建筑供水系统带来安全隐患。但同时也要注意,不同的给水系统要求是不同的,必须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使每一项系统都达到标准,符合国家规定才能投入使用,为业主提供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2.3控制电气安装的施工质量
电气安装是建筑水电安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电气安装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电气安装工程的组成部分包括照明、防雷等,这就需要我们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照明系统的安装涉及到电力,因此要在安装前认真核对材料、设备等,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同时在安装时要注意安全。
2.4避免线路敷设出现问题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要注意线路的问题,要有条不紊地设计、敷设线路,防止出现线路交叉、重叠现象,保持线路通畅,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在设计图纸阶段,就要实施相关线路的固定措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提高水电安装工程的质量。另外,还要注意不同位置要选择不同材质的线路,做好不同材质的分工,避免线路出现问题,留下安全隐患。
2.5严格控制防雷系统
建筑工程中一种必备的防护措施就是防雷系统,在目前流行的高层建筑中,这一安全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比较常见的措施就是在楼顶的`周围放置避雷设施。这些设施要注意与相关的单位焊接,保证防雷设备可以正常运行,保障居民的安全。
2.6加强对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材料和设备是建筑工程的重点,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高质量的设备和材料可以极大地缩短施工时间,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在挑选材料时,要选择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材料,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和设计要求,同时要及时处理不合格的产品,保证工程质量。
3结束语
水电安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其复杂性是其他工程无法比拟的,但水电安装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是衡量一个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水电安装质量,严格把关,处理好每一个细节,掌握其中的核心要点,把水电安装工作做到最好,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满足居民的需求,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