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左传读书心得1200字(实用8篇)正文

《左传读书心得1200字(实用8篇)》

时间:

左传读书心得1200字(通用8篇)

左传读书心得1200字 篇1

这个年轻人应该是郑庄公的爱子了,而且还算是一个有为的年轻人.婉言谢绝了齐国送来的美女,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原因?如果是为了政治,通过这次联姻,可以加强齐郑之间的联盟,那公子忽应该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更何况文姜可是有名的美女啊,可以说是财色双收.为什么?,

现在他又代表郑庄公出兵帮助齐国抵御北戎的进攻,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斩杀三百,俘虏了大良,少良两个元帅.齐僖公一看,少年有为,又想把自己另外的女儿许配给他,他又拒绝了.

但是,齐国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主持人鲁国这个迂腐的教条主义国家,却没有把郑国放在前面,惹得我们的少年英雄很不高兴.

后来,四年之后,就爆发了有郎之战.

在前面的《左传》里,有三处提到了这位可爱的年轻人。

“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隐公七年, 郑公子忽在王所,故陈侯请妻之。郑伯许之,乃成昏。”

“隐公八年,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

现在是恒公六年,公子忽已经成婚多年了。夫妻感情十分深厚,他谢绝了齐僖公的婚事,倒是说明了这个小伙子是个性情中人,敢爱敢恨。

在后面的历史里,这个人物再次出现,却是引发了一场腥风血雨的王位争夺战,这个年轻人又一次做出了让我们惊讶的事情,历史真的不属于这样的年轻人。

郑庄公这位老英雄,看来还是十分喜欢这个嫡长子的,年纪轻轻地就开始栽培他。当年郑庄公和周王室关系紧张的时候,相互交换人质,公子忽就是人质。按照触龙说赵太后里的说法,这是在给公子忽积累政治资本。后来公子忽在周王室那里和陈侯的女儿成婚,和陈国接了亲家。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亲家实力太弱,终其在春秋的历史长河里,永远是陪角,连一次象样的政治作为都没有,随时都寄人篱下的苟延残喘。郑庄公在和周王室的长葛之战的时候,陈国迫于压力,加入到了周联军的行列。可对手又是亲家翁,着实让这个陈侯为难。所以,在两军一交战的时候,陈国首先溃败,将周联军的左翼让给了郑庄公,结果周联军打败,周恒王中箭受伤,险些成为郑国的俘虏。这也算是为郑国出了一把力吧。

左传读书心得1200字 篇2

隐公二年到隐公四年,鲁国显得很安静,旁边的卫国却乱得很,三年内,王位上先后坐过四个人。第一个,是卫庄公。卫庄公挺有艳福一个人,娶了不少小老婆不说,还有一个相当漂亮的大老婆,是谁呢?就是诗经卫风《硕人》的女主角庄姜,她是齐国公主,诗经云:齐候之子,卫候之妻,东宫之妹,邢候之姨。

她长得美,卫国人用了种.种比喻来赞美她,这些比喻堪称经典,为后世传唱,“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传说庄姜是一个非常贤德的女子,她膝下无子,后来庄公娶了陈国两姐妹,姐姐厉妫,妹妹戴妫,戴妫生了桓公,庄姜很喜欢,就当成自己儿子来养。庄姜的儿子,按礼自然就是继位之人了,那个时候庄公也老了,他死了以后,桓公顺理成章继了位。可惜王位没有坐几天,就被他的同父异母兄弟,叫州吁的公子,给灭了。这个州吁是当年他父亲相当宠爱的女人的儿子,好暴力,目中无人,庄姜就很不喜欢他。当年朝中有老臣叫石碏的,就给庄公敲过警钟,说这个娃娃没被好好教育,以后一定是个祸害。他的推理很简单:自古以来,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克制的意思)的人,是十分少的,州吁宠爱太多,以后一下子都没有了,不崩溃就只能造反了。可惜庄公不听,桓公即位,而被州吁杀了。

州吁也是个上进的主,要政绩的,他一上位,就决心做一件大事,去清肃上世的恩仇。-这又要说隐公一年的时候,郑伯讨伐共叔段,当时共叔段的儿子共叔滑流窜到卫国,卫庄公帮他打郑国,结果来来去去郑卫两国就结了仇。现在州吁想去打郑国,一则他得找个同盟的(郑国挺强大的,卫国单挑肯定不行),二来也得找个合适的借口,最好是借他人之手。他观看了一下国际形势,也是碰巧,就在那个时候,宋国和郑国有了点过节。

那是在隐公三年的时候,宋穆公去世了,他是个讲仁义的人,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他哥哥的儿子(后来的宋殇公),只因为当年他哥哥把王位传给了他。他把自己的儿子冯送到了郑地居住。郑国人觉得冯很委屈(不知道冯是不是也觉得其父对自己太不公平,叽叽歪歪了几句),决意帮他(一方面也是利用他,如果冯当上了王,自然强大的郑就和宋是同盟没得说)。这个时候,州吁就去找宋国,挑衅殇公打郑国,说如果宋出兵,他卫国就出兵出力,连带着还有当时与卫交好的陈国和蔡国(可惜州吁杀了陈国戴妫的儿子,陈国还与卫国交好)。这是在隐公四年的时候。左传上记载伐郑有两次,一次在夏,一次在秋,都很可爱,第一次打了五天,估计是不分彼此;第二次胜了,正好又是秋天,把郑国的粮食扛了回去(取其禾而还)。

然而州吁老是打仗,国内人民不喜欢了,所谓民可以覆舟也,州吁这个道理就算不明白也是有直接感受的,可他还是个愣头青,扶持他的石厚也没什么主意,就跑回去问他的父亲石碏。石碏当年就警告卫庄公关于州吁的事,也让自己的儿子石厚少跟州吁往来,结果都没听他的,石碏在庄公死后就告老隐退了。现在石厚跑回来问父亲,怎么样能够稳固州吁的地位。石碏说,很简单,去见周天子就行。他还告诉他的儿子,因为陈国正与周交好,陈又与卫关系好,你和州吁去打点一下陈国,通过陈国的关系去见周天子,就一定见得到。儿子一听,像是个好办法,就和州吁去了。哪想到虎毒不食子,石碏却大义灭亲,他一面又去陈国,说州吁和石厚都是弑君(卫桓公)之人(而且卫桓公无论怎么说,都和陈国有血亲关系阿),自己年老无为,建议陈国把他们杀了。陈国于是把州吁和石厚逮捕起来(自己送上门的),等卫国自己发落。两个都被杀了。宣公即位。这就是有名的石碏大义灭亲,史书谓之曰“纯臣”也。看上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古人都多子,亲情总显得很单薄。兄弟残杀,父子残杀,常见得很。可怕。

另外,隐公三年的夏天,鲁隐公的亲生母亲声子死了,大概是因为隐公乃“摄政”,所以并没有以大礼葬之书之。又一叹。

2.这几节里,出现的诸候国,有几个重要的,一个是齐国。齐国是姜子牙的领地,都城在山东淄博附近。一个是陈国,妫姓,都城在今天河南周口淮阳一带。一个是蔡国,是周室子弟的封地,都城在今天河南上蔡(驻马店不远)一带,离陈国很近。另外一个,就是美丽的庄姜的姐姐嫁去的邢国,在河北境内,以后碰到的时候再细查。

左传读书心得1200字 篇3

千百年前那些蓬荜生辉的大殿之中,离权力核心最近的皇子间的关系,基本上就是——争斗。而庄公和段这对一奶同胞的兄弟生于此,便注定了将要奔向这既定的宿命。

整篇文章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所写,没有一句褒贬,可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那鲜明的人物性格却淋漓尽致,让人读完一遍,便有了自己的见解。

庄公自然是整篇文章的核心,这是一个复杂而心计深沉的人。

庄公的心思实在教人琢磨不透。对于弟弟段不知满足地不断扩张自己势力的作为,无论大臣们如何规劝,他都毫无动摇,直到最后弟弟的军队整装待发,意欲将王城一举拿下之时才反攻——这样的做法,究竟是对弟弟的疼爱宽容,还是处心积虑?

我想,后者的可能较大。

以庄公之能,能够早先得到段之大军准备攻打的消息,就说明他早已在段的人手中安插了自己的心腹。他看似与世无争,实则将段的一举一动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他从未信任过段,又何言疼爱?

庄公利用了段的自私,任由其扩张版图,最终与其致命一击。若段未曾拥有过希望,那失败则不算失败,可眼见成功近在眼前,到头来却只是南柯一梦——刹那间荣华不再,由天堂直坠地狱,由一方龙头化为仓皇逃犯,曾执掌翻覆的一片江山如今却连容身之地都全无,对于一个视权力为毕生所求的人来说,又是何其大的打击!

未曾拥有,便不会真正体味到其乐,然而拥有后又瞬间失去,这样的空与痛又怎能言喻。

所以我想,这或许就是庄公的一场报复——报复姜氏对段的偏爱。

由后文可以看出,“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这说明庄公对母亲的爱是真实而由衷的,所以他很快就后悔了自己的所言。

人类对母亲的爱以及渴求母爱的心,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庄公或许不过是一个想要依赖母亲,获得母亲青睐的孩子,所以母亲对弟弟显而易见的偏爱大大伤害了他,黑暗的种子就此萌发,日益扭曲着他的心灵,终于根深蒂固,成为了铸成这场惊天报复的始作俑者。

一向被宠上了天的段或许永远不会明白,庄公渴求母爱的心,一个孩子渴求母爱的心,有多么可怜,又有多么可怕。

情感的积蓄与爆发,足以摧毁一切。一句“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便能看出姜氏对两个儿子的态度的天壤之别。

正所谓由爱生妒,由妒生恨,被母亲厌恶的痛,与对被母亲宠溺的弟弟的妒随着时间肆意生长,终将归结为一个字——恨。

这几十年积蓄的情感足以湮没理智,于是庄公亲自导演了一出叛戏,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当大军压境,看似无力回天,实则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命令下达的一刻,他亲手为弟弟创造的幻梦顷刻崩塌,他的报复落下帷幕,可他真的快乐么?

或许将弟弟逐走于他而言是快乐的,因为他从未对弟弟施以衷心,而他也并不明白何为手足之情。但与母亲决裂所带来的,却是莫大空虚。

所以他会被颍考叔的孝心所感染,发自肺腑地道出:“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庄公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孤独的孩子。纵然他万人之上,母亲依然为弟弟处处着想;纵然他城府深藏,他也无法谋来母慈子孝的美好幻想。

常言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若不是姜氏的偏爱,或许,就没有后来亲兄弟兵戎相见的悲哀场面。

被爱,是一件何其有幸的事。我们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就算失败,也有所依赖、有所慰籍;就算被全世界背叛,也会有人站在背后,给予支持、给予信任。我们拥有爱,便拥有了一个莫大的避风港,为我们遮风避雨,为我们指引方向。

庄公性格上的扭曲与偏执自幼形成,他渴求母爱,却不明白自己得不到母爱的原因,其实并不全在弟弟身上。爱本来是很美好的东西,但物极必反,当爱与被爱严重失衡,必定会招致一场空前的灾难。

所以,在我们理所当然地接纳着爱时,我们也要去爱,爱是双方的,因此付出它的同时,我们也能得到它。

庄公之孤独,在于他纵然群臣环绕、美女搭肩,也无一人给予他真爱。而对于我们来说,即使孤军奋战,只要还有所爱之人,只要还有爱着我们的人,我们就拥有了拼搏的意义,就拥有了永不磨灭的信念。

只要有爱相牵,人与人间便维系着永不会断的羁绊,就算相隔两地,有爱相伴,有所信念,一如并肩。

左传读书心得1200字 篇4

《左传》作为史,在那个“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时代,所记录的多是礼乐征伐;作为《春秋》的注本,其行文亦不外乎“春秋大义”。

“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孟子·滕文公·下》)

撇开《春秋》是否为孔子所作不谈,这里只是希望证明在《春秋》《左传》文字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思想理念。诚然,“以《春秋》为褒贬者,乱《春秋》也”。但史官记录时所秉的原则必然体现了其时代的价值观。比如《左传》中很少提及女性,所写不是可录入《烈女传》的“好女”便是乱伦败德的劣女。再比如《左传》中对管仲知礼的不断描写。当然最着名的例子便是“郑伯克段于鄢”。

那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正因这样的时代,我感受到了史官的无情,“赵盾弑其君”的描述曾让我感到战栗,史笔无情,一言一行都有把尺在衡量,也是在那一刻,我体会到作《春秋》其背后的用心;战栗过后,不禁为其热情所感动。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与信念,很难让人无动于衷。在风云变革的社会,坚守着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这种信念,微弱但固执的守望着他们心中的大义。他们在写下“君子曰:……”,内心平静否?写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襄公二十五年)时,是否感到苦涩和自我感动?

“南史氏”一段让人热血翻滚。突然觉得他及他代表的那些史官,是种殉道者的形象。他们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也不能许诺什么,能做的只有苦弱的守望。

他们的悲哀是时代给予的。孔子也为赵盾可惜,叹其“亡不过境”,可见传统的道德规范在当时渐力不从心。宋襄公留给我们的便是那个已逝时代的背影。如今他看起来是如此的可笑,不知历史的车轮要踏碎多少执着的心。

这些在今天看来,很能引起读者的感触。---十年将传统的根断了,亦将五四以来西学的根断了。块块伤痕挥之不去,中国人陷入文明空城的困境中而不自知。终极追问的冲动没有了,公正道义的界限模糊了,自我修善的意识淡漠了。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普遍面临着信仰缺失的危机。这要修复,绝非一两本《左传》就能解决问题的。但孔子作《春秋》以褒贬善恶,欲以其仁义礼智信来匡正社会伦理纲常秩序,此中大义是值得借鉴的。

有人或许会问,泱泱大国风范,这传承了五千年的难道不是文化么?,若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解释,文化一直存在,甚至,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会将我们新吸收的外来知识摧毁,只余下当时的激动或新奇。若从狭义上来说,这种文化在今天“拿来主义”的大潮下,已沦为一种工具。

文化同科学技术一样需要进化。中国社会的确需要寻根,需要溯本,但这绝非简单的回归传统。

今天的人们所面对的困境与过去不同。古人“感慨所寄,不过盛衰”,而今人是以一个独立个体的身份来面对世界,他的孤独感、空虚感,他的压抑并不是传统的那一套所能够缓解的。

重塑价值体系迫在眉睫,而亟待建立的价值体系应当是一种关心个体生存状况的思想,它应当是一种给与人应对苦难的力量和信仰。当人们心怀一种信仰时,尽管无法改变世界,但世界终究是不一样了。

怀揣春秋大义,《左传》中这些可敬可爱的史官的努力,虽没能改变社会,守住渐渐消逝的三代之礼,但却给那个激荡时代添上一抹不变的原色,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让我们迷茫时,可以找到知音,找到榜样,或者单纯的感动。

左传读书心得1200字 篇5

一个暑假都在研读《左传》,只因为对这段历史不能条分缕析,确切地讲是不太熟悉。这段时间是中国文化大繁荣的萌芽发展期,我却知之甚少,所以总想了解一些概况。书籍很难读,文言词汇太生涩,人名地名国名多而杂乱又离奇古怪,每一个段落都得硬着头皮去反复咀嚼,玩味。因为是编年体的,每一个年代发生的事又不连贯,读完一部分,脑子里没有清晰地脉络,没有完整的情节。只好先放下书,到网上去搜索有关这段历史的电视剧。还好,有一部1996年、1997年拍摄的《春秋列国》,包括春秋篇、战国篇共62集。我对照着书全部看完。终于把春秋战国这段历史粗略的穿成了一串项链。

最让我伤感的是伍子胥掘开楚平王坟墓鞭尸的情节。一个只有家仇不顾国恨的人留下了永远的的凄惶,成功换来的是最大的失败,最大的痛苦。读历史让我明白:没有胜者!齐桓公看似胜利了,作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何等威风,却在饥渴中悲惨死去。桓公死后,众公子忙于争夺王位,直到67日后才在老臣的建议下发丧,其时,桓公之尸已腐烂不堪,虫蛆爬出户外,恶臭难闻。齐国霸业随之衰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何等英明大胆的改革使赵国国富兵强,强大的秦国都非常震惊。可是后来赵武灵王一个人被困在沙丘宫,没有人给食物,也不给水。英雄末路的赵武灵王饿的只有在宫里爬树掏鸟窝,他居然坚持了很久。三个月后,赵武灵王被饿死。

吴国暂时胜利了,使越王勾践忍辱卑躬屈膝,卧薪尝胆,最后却自缢而死。

在历史长河中,我发现了仁者如鲍叔牙,知人理解人;智者如范蠡,低谷中不逃避成功后急流勇退赢得另一片艳阳天。最愚蠢的莫过宋襄公,战争中讲仁义,不攻击过河的部队,不攻击没有列好阵的部队,最后几乎命丧黄泉。岂不知“春秋无义战”。

读史使人明智,一部春秋让我更深刻地体味到了社会的弱肉强食,各个时代都如此,形式不同罢了,有的明刀暗箭,有的冠冕堂皇,人性大都是丑陋的,狰狞的面目往往被温情脉脉的面纱所掩盖。

左传读书心得1200字 篇6

一日晚,我在整理家中的书橱,偶然翻到一本自己以前的语文书,一时兴起,就坐在地上翻看了起来,读到其中《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庄公,一出世即为母所恶;段,庄公之胞弟也,为其母所偏爱。先王在世,其母就有废长立幼之意;庄公即位,段又恃母爱骄纵无忌。

大臣们恐酿祸患,纷纷请除之,庄公却处之泰然。庄公不是不明白段的祸心,但他的策略是,令其养痈成患,“多行不义,必自毙。”终于,段为庄公表面宽容的假象所蒙蔽,利令智昏地率兵伐京。好,机会终于成熟了,庄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堂堂正正地伐灭段叔而免去了来自任何一方的谴责了。庄公故意放纵其胞弟的篡权之心,并为之“创造”条件、“创造”机会(当然是设置的圈套),培养之,引导之,令其事发后再予收拾,其居心可谓险毒阴深矣。

难怪有人评说,郑庄公乃天下第一大毒人也。联系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颇有感触。某些调皮顽劣的学生,不是那么愿意听取老师的批评,有的则视老师的苦心劝告为儿戏,更有的则干脆顶牛,他们对老师的教诲是那么的反感。教育者见教育不见成效,也就有丧气、赌气的时候:算了,让他去。

甚至想,平时里小打小闹敲他一下也不痛不痒,不如“穿疱”彻底整治痛快。或曰,学校管不了他,将来让社会去管他,让法律去管他吧。君不见,不是终于也有那么几个人,果真被法律“管”上了吗?

但我窃以为“做人须当讲人品,为师更应尚师德”,为师者而放弃了教育的职责,是为失德也。对于班中一些顽劣调皮的学生,尽管有时明知有些话讲了也是白讲,但作为一名老师,教育乃是我的职责,我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

而同学们尤其是那些经常挨老师“训斥”的“差生”们呢,听了这段故事,难道就不生一点新的感触?难道还能高兴于老师对自己的不管不问、或曰不敢管不敢问、或曰不愿管不愿问?难道还能将老师对自己的这种听之任之作为炫耀于同伴的本领?难道还能憎恨那些敢于管教你们的师长并伺机对他们施以报复?难道竟希望教育你的老师变为郑庄公?

郑庄公其人,学生莫爱,老师莫学。

左传读书心得1200字 篇7

孔颖达是隋唐时期的经学大儒,他博览群书,满腹经纶。曾任隋补太学助教、唐国子祭酒等官职,为经学研究作出了极大贡献,《春秋左传正义》便是其一。孔颖达在杜注的基础上为其作疏,使其取得了不可忽视的地位,并获得了高度评价。

但是《春秋左传正义》对于初学文献学的我来说,阅读比较困难。甚至于对上文所提及的“注”、“疏”的含义,我也不甚了解。幸运的是,文献老师前段时间刚好提及“注”、“疏”并讲述了其含义,我方知:对古书的注解叫“注”,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解释就叫作“疏”。

对于此书的注,大多数我不是特别明了,因此我均是借助疏,即《正义》,来弄清文章的大概意思的。但我在书中却看见一个奇怪的现象:书中大多数采用杜预的注,而极少看见其他人所著的注,这个给了我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感觉。之所以会认为这个现象很奇怪,是因为在文选课上,老师通常会用毛传、郑笺、集传等作为比较,然后取最佳解释,而该书却反其道而行。并且据文选老师所讲,对《左传》做过注的大有人在,如西汉刘歆、东汉贾逵、服虔以及隋朝刘炫等,并且也大有可取之处。但为什么孔颖达却极少用其他人所著的注呢?于是我便去图书馆寻找答案,并从一堆书籍中找到了一个我认为说得过去的解释。清人焦循的《春秋左传补疏序》是这样解释的:“唐高祖之于隋亦踵魏晋之余习,故用预说作《正义》,而贾、服诸家由是而废”。大概是因为唐高祖沿袭了魏晋旧习,所以孔颖达独尊杜注,舍弃了其他人的注解。

众所周知,“疏不破注”是著疏的原则。华中师范大学安敏博士曾对其做过解释:“‘疏不破注’是指在一般情况下,疏必须维护注的观点,以注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解释发挥,但不得对注进行纠正反驳”。文献老师也曾说过“疏不破注”这个原则及其含义,而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的疏证过程中也始终坚守这个原则,这也是此书最大的特点之一。

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则,使得孔颖达独尊杜注,而独尊杜注又使许多前人的有价值的注疏消失、亡佚,使白璧微瑕。

为了坚持原则,所以在知道各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选择了支持杜注。如:“《左传---隠公三年》:‘庚戌,郑伯之车僨于济。’”《正义》曰:“案:‘检水流之道,今古或殊。杜既考校元由,据当时所见,载于《释例》,今一皆依杜。虽与《水经》乖异,亦不复根寻也。’”明知与《水经》的说法不相同,却用“今古或殊”这个简单的理由简单地带过,并且不再找寻资料查证、找出正确的解释,实在是有失偏颇。“不复寻根”的态度也不利于我们读者继续探索、寻求正确合理的注解,此瑕疵之一。

为了坚持原则,所以在知道杜注存在错误的情况下,还是选择避而不谈。如:“《左传---僖22年》: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矣。’”《杜注》:“大司马固,庄公之孙公孙固也。”根据后文,可知“固”乃是“固执、坚持”意,并不是杜注所解释的庄公之孙公孙固;大司马乃官名,这里指作大司马的那个人。但孔颖达却未对其进行修改,甚至未指出杜注的错误。这样使得正义不够严谨,此瑕疵之二。

为了坚持原则,所以在知道杜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依旧言辞隐晦缓和。如:“《左传---庄公三十年》:‘斗射师谏,则执而梏之。’”《正义》曰:“杜此注与《谱》并以射师与鬭廉为一人,不知何据也。”“不知何据”说明孔颖达也认为杜注此言缺乏依据,没有材料支撑,但他也只是随便一提,并没有明确反对杜注。这样做显然有失偏颇,缺少客观性,此瑕疵之三。

但又是因为坚持这个原则,使得注释庞杂、内容混乱的局面被避免了。孔颖达当然不是不懂变通之辈,在杜预没有为其作注时,孔颖达也直接采用了前人的有价值的注作疏。这非但没有违背“疏不破注”原则,而且也使得《正义》更加完备、具体、准确、客观。

如:“《左传---桓公九年》:‘享曹大子,初献,乐奏而叹。’施夫曰:‘曹大子其有忧乎?非叹所也。’”正义曰:“服虔云:‘古之为享食,所以观威仪、省祸福,无丧而戚忧必仇焉。今大子临乐而叹,是父将死而兆先见也。’”他把曹大子的哀叹看作是其父将死的先兆,我认为此处孔颖达取服虔注疏是极好的。因为第二年曹大子的父亲曹桓公便过世,曹大子即位,为曹庄公,刚好应了那句“是父将死而兆先见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此书虽然有一些缺点,但在我看来此书的的确确是一部佳作。该书始终坚持贯彻“疏不破注”的原则,完全达到了著疏的标准。虽然在这个原则下存在着一些小缺陷,但那也是各种因素造成的结果,不管怎样,总体上也是极其好的。并且孔颖达对《左传》中一些杜预未著注处采用了服虔等人的注作疏,对原文进行了适当的补充说明,既未违背原则,又取其精华,也算弥补了一些缺陷。

阅读完该书,我对文献学的认识又更深了一步,对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等也更加的了解,对著疏的原则、方法等也有所涉猎,实在是受益颇多。

左传读书心得1200字 篇8

今天在旅途中翻看左传,看到两个地方让我生起了感慨。第一个地方是郑国的子产,齐景公为他修建了华丽的居所,但是他依然搬回了旧地,并且让那些因为他的华丽住所而流离失所的人回到原地居祝第二个地方是晋国的栾叔的一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彼此都是好的,才服从多数。好的,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

古代人的智慧和德行真是令今天的我感到汗颜埃由此我想到一些东西。我们最近1--年来虽然摆脱了封建的束缚,整个社会的全部层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切的原动力乃是外部的技术引进和内部的天朝大国的尊严。

人,都为自己的追求活着,有些人,追求的是丰衣足食,有些人追求的是国家安定,有些人,追求的是智慧,有些人追求的是让老百姓和平的生活。各种不同的人就像汉尼拔手下的军队一样,彼此都有极其鲜明的有点和缺点,如何将这些追求各异的人统-战到一面大旗之下,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就是一个国家或者政党能否成功的关键了。

建国之前的30年,国家最活跃的是一批被称为地下党的人,他们的思维,比起其他所有的社会层次更加敏锐,---在1925年通过调查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发动各种起义,因为他最仔细的调查了中国的情况,得到了民-国这个腐朽的统治集体由于依靠的是大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其政治上的不成熟和面对帝国列强的又依赖又害怕的特点,必然不能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所以才敢于一次又一次的通过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虽然资产阶级一再的嘲笑根植于物产阶级的共-产d是泥腿子,但是,即使在革命最衰弱的时候,在极左路线将革命引向失败的边缘的时候,由于共-产d所依靠的无产阶级的广大和---领导的共-产d的顽强信心,最终泥腿子渡过难关并且打败了一批又一批的美式装备的国民d军队。号称800万的蒋光头军队不消4年就被吃的干干净净了。

所以,有一个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社会清醒的认识是多么重要埃

建国的头30年,最初一段时间国家最活跃的是被解放出来的生产力,以往由于极端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使得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被严重的伤害,因此也就产生了柏杨笔下的一些丑陋的行为,但是经过新中国的改造以后,这些社会发展的桎梏被抹去了,因此社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种情况延续了--年,然后,在此基础上,借助苏联的科技,中国构建了自己的工业体系,由于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最迫切需要的一直是一种能对抗西方先进武器系统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完善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因此,在获得一个和平建设的机会,又从内战的烂摊子中喘过气以后,中国最活跃最有理想的一群人,立刻投入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他们为了建设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废寝忘食,不惜牺牲自己,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劳模,他们有些活到被领导接见,但是大多数都默默的化为青山,但是他们无怨无悔。他们对待生产就像对待日寇和反动派一样的有热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特别是军队转产的工农生产队伍里面,有军队转业成为石油师的大庆人,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严寒跳进碱性的泥浆中用身体阻挡结冰,有军队转业的新疆农垦师,为了在戈壁滩中开辟生产的绿地,战天斗地忘我牺牲,把天山南北变成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区。现在很多人被经济危机吓破胆了,觉得中国会发生很不幸的事情,但是回头看看,建国以来多少建设者为我们打下了多么美好的工农业基础,建设了多少基础设施和国防设施,那样艰苦的环境我们都过来了,眼前这点问题算啥呢?

这30年我们在完整工业基础之上做的事情就是要盘活资产,用这些工业体系去嵌入全球的物流循环之中,去找回往日的繁华。所以这30年最活跃的是做生意的人,我们看到大批的人白手起家成为富翁,很多政府成员也沾光,通过行政手段来促进资产的盘活。所以中国成了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虽然这个很受底层诟病,但是客观上,使得国家的资产没有像苏联一样完全被蒸发,算是一种比较合适的保值方式吧。因此,虽然底层很多人在抱怨,但是也主要是抱怨社会不平均,总的来说,所有层面的中国人生活都在改善。而且是以完全不能想象的速度在改善,同时,其他的受到中国产品冲击的国家则是哀鸿遍野。根本无力组织起反击来,所以,中国的几亿民工都有活了,而其他地区则拉美化了。

未来呢?中国有了稳定国防,稳定政治,有了强大的出口,有了强大的金融系统,这是霸王之资啊!嘿嘿,进入政府军是个不错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