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汇总9篇】》
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通用9篇)
内容导航
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1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2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3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4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5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6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7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8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9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1
刚接这个班的孩子的时候,我就听说有好多孩子不睡觉的孩子,开学第一天有个女孩的家长竟然没给孩子带被子,他说让孩子中午坐着就在行了。孩子中午不睡觉,正好有一个小朋友的被子没带回去,我就让她到那先借着躺一下,结果孩子整整睡了一中午。
不断的我发现确实有几个精力充沛的孩子中午不怎么睡,不睡觉的时候有的抽被子上的线头,有的就手里弄点东西不断的玩弄,总之干什么的都有,甚至会顶着被子到地上爬,看到这个人状况我行必须帮他们改过来才行。一中午休息孩子下午有精神,中午还不影响其他小朋友睡觉,二以免孩子不睡觉中午偷着拿东西忙耳朵什么地方塞容易出危险,所以必须让他们养成一个睡觉的好习惯。
首先我要求中午睡觉要保持安静,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睡觉条件,这样没人说话有一小部分孩子就会自然的睡着,这个时候还有几个没睡的,宸小朋友我答应她睡醒以后会给他个小贴画,这个孩子喜欢别人表扬她,所以就乖乖的睡着了,这事就剩奥跟周逸了,奥早晚自己的袜子,把袜子套在手上,所以给他拿下来放在我这答应他睡觉起来给他,过来不久他也睡了,就剩下从来不睡觉的逸了。
这时他还在床上翻来覆去不睡觉,问他为什么不睡,他说我就是睡不着。这个孩子是一个非常好动的孩子,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抱着他,不让他动,过来不久他就受不了了,让我放了他,并且一个劲的说能自己睡着,要睡会觉,看他这样我就放了他,并且告诉他男子汉说话要算数,不能出尔反尔。我就坐在小床旁边看着他睡觉,结果还真的睡了,这一中午我就像是在战场跟这帮小家伙斗智斗勇,不过今天我赢了,心里不免有一点自豪感。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对他们我们要变成一个医生,大多时候要对症下药,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养成好的午睡习惯。
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2
玉舒和张熙是从小一班来的两位小女孩,今天早上玉舒穿着拖鞋来幼儿园,自己不小心被自己的鞋子弄到了,我还没来得及将她扶起来,她自己就爬起来了,也并没有觉得摔倒了会很丢脸,班级有几个男孩子开始笑她,她便大声地哭了起来。
我走到她身边安慰她并批评了其他小朋友,在我去管理其他幼儿时。我发现张熙跑到餐桌地方抽了几张纸,跑到玉舒旁边帮她擦擦眼泪,边拍拍她的背,边用小手拉着她,而其他小朋友则在做自己的事情。幼儿内心会有一种潜在的归属感,幼儿会把之前的班级当成自己的集体,自己班级的同学才是自己的朋友,有困难要去帮助他。
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归属感家庭或者如果她觉得自己被人嫌弃 ,比如遭到他人不留情面的嘲笑,她就可能到别的什么地方去寻求接纳并获得归属感。张熙给了冒玉舒安慰和鼓励,让冒玉舒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得到归属感。 我马上表扬了张熙这种关爱小伙伴的行为,并让幼儿要学习张熙的这种行为,要学会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好朋友,你在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帮助你。关爱能带给他人安全感,给人一个归属感,幼儿在一起玩耍时,需要一种归属感和被关爱。
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3
大一班的音乐活动开始了,我正带领小朋友一起学唱歌曲。这时,有两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时,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这个活动单元结束后,我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刚才小朋友在唱歌时你们为何打闹?”“我们没有打闹。”他俩竟然不承认。我问全班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他俩打闹,大家都说看到了,并大声喊:“老师,罚他俩站到前面去!不给上音乐!不许吃饭!”等等。看他们的神情个个欢呼雀跃,异常兴奋。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我想这和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偏差有关。由于教师平时在教育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有过这种批评幼儿的行为,如孩子打闹得出格时,教师有时会沉不住气,表现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就给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欢顺应老师的心理,于是在发生同类现象时,孩子为了讨好老师就会说出这样的话。被指责的孩子在班里会觉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压抑,从而不喜欢上幼儿园乃至影响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而指责别人的孩子,刚开始,并不懂得幸灾乐祸,但长期这样,也会发展成为一种习惯心理,成为一个自私、狭隘的人。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其次当孩子犯错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艺术的方式,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换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错原因,从而提高孩子的评价能力。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实还是要追溯到教师的教育,“从孩子的行为看教师的观念”这话很有道理。
晨间活动在进行户外游戏时,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这时,我突然听到“哇”的一声大哭,原来是特特把顺之给撞倒了。特特不以为然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就要离开。看到这一情景,我知道特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后果。他认为自己说声“对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没关系了。所以,应该引导他用行动来道歉。于是我赶忙叫住了他,并伸手将顺之小朋友轻轻扶起,一边哄着一边问:“你为什么哭呀?”顺之说:“疼。”“特特跟你说对不起了,你还疼吗?”我故意奇怪地问。“疼。”顺之不解地答道。听了顺之的话,我问特特:“你摔过跤吗?”他点点头。“你摔跤时有什么感觉?”特特低头说:“疼。”“那你疼时希望别人怎么样呢?”我又问。“揉揉。”他想了想,小声说道。然后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给顺之揉一揉,还把她身上拍打干净,嘴里还说着“真对不起,还疼不疼?我给你吹吹。”他这样一来还真见效。刚才哭得很厉害的顺之,竟然不哭了,嘴里还说着:“没关系,我不疼了。”看见特特认真地在做这件事,我摸着他的头对他说:“你看,光说声对不起,顺之还在哭,说明她还疼、还委屈呢。你帮她拍拍土,揉一揉,这样关心她,她的疼痛就减轻了。她也很快地原谅你了。所以,以后不小心碰了小朋友除了说对不起,还可以帮他减轻伤痛。这样,小朋友就会原谅你的。”他点点头。
看着他俩跑走的背影,我想,教师在处理孩子之间的一些偶发的不愉快的事情时,光教育孩子说“对不起”是不够的,还应该利用这个时机对他进行移情教育,让他看到自己的行为给同伴造成的影响,使他们能够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达歉意。
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4
一、教师幸福感的来源1.源于幼儿真诚的爱与关心的师幼交往中。
当教师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以一份真诚的爱来回报老师。对于老师的付出来说,孩子的爱是最大的安慰和补偿,也是她们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的重要原因。有一位老师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春季的中午,孩子们正沉睡在梦乡里,我在办公桌前写活动计划。因为吃了感冒药,头沉得抬不起来,不知不觉趴着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听见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议论:“小林老师休息了。”“小林老师咳嗽好厉害。”“你们别吵了,把老师吵醒了。”“我妈妈说,感冒要多穿衣服,小林老师趴着睡觉,不冷吗?”“我去给她披件衣服。”这时,几个幼儿来给我盖衣服了,我没打算“醒”来,我不想让这种被关爱的感觉这么快跑掉。我静静地趴着,默默地享受着这份由孩子向我诠释的幸福。孩子们带着体温的衣服包围着我,我在这份呵护中被深深感动了,我的内心得到了爱的满足。世上其他的一切在那一刻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孩子的爱是满足教师爱的需要的重要途径。与成人之爱相比,孩子的爱更显得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的爱能有那么大的魅力的原因。不过,得到孩子爱的前提是教师对孩子的爱和喜欢,因为“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些本来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幸福的人”。还是看看下面两位老师的感受吧:
“慢慢地给孩子的爱多一些,孩子的回报也多一些。”“自从踏入幼儿教育这一行,整日与孩子为伴,心中时常为孩子而感动,为他们的纯真、为他们的热情。和孩子相处,不需要伪装,只需要用自己最自然的一面。你付出了,自然会有回报;你爱孩子,他们自然也会爱你;你尊重他们,他们也会尊重你。”
2.源于幼儿的天真无邪。
天真无邪是儿童身上最宝贵的品质,是拯救异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剂良药。幼儿的天真无邪使教师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体验到一种幸福。许多老师谈到了源于幼儿天真无邪的幸福感。
一位老师说:“工作中还有幸福,因为我们工作时面对小朋友,不存在勾心斗角,对象比较单纯,心情比较放松。而且小朋友也很有趣,特别是他们身上经常发生一些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我觉得特别有趣。比如说,我班上有个小朋友不怎么来上幼儿园,家里人非常宠爱他,有一天他来到幼儿园,玩积木时不小心把积木弄掉到地上了,他穿的衣服很多,弯不下腰,这时他喊我们班性格较犟的一个幼儿帮他捡,那位幼儿就帮他捡了,他对帮他的那名幼儿说‘谢谢’,对方说‘不用谢’。当时我看了觉得特别有趣,因为我以为那个幼儿不会帮他捡的,谁知他帮他捡了,并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很有趣。”
另一位老师说:“工作中也有快乐,小孩蛮可爱的、蛮天真的;自己也挺喜欢小孩的,觉得小孩好玩。跟我妈一起上街时,看到小孩,我就不自觉地走过去摸摸她的头,我妈还说:‘你在幼儿园还没烦够呀!’上课时,小孩也蛮好玩的,他们的有些行为让我觉得好意外。”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教育对象,有的老师能从幼儿身上获得幸福感,而有的老师获得的却是苦恼呢?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师如何看待幼儿、如何与幼儿交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
二、如何获得幸福感那么,如何才能从孩子身上获得幸福感呢?教师们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方法一: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幼儿。长时间和幼儿在一起,教师有时会不自觉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幼儿或者把幼儿仅仅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对象。以欣赏的、审美的眼光看幼儿就是要看出幼儿身上的优点,把幼儿看成活生生的富有灵性的个体,完全地接纳他,而不是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来审视他。完全地接纳幼儿意味着教师所持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意味着教师对儿童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而这种尊重和理解本身也会给教师带来幸福。在访谈中,许多老师谈到了随着自己对待孩子方式的变化而体验到的幸福感,如一位老师说:“做了母亲之后,对孩子不像以前那么严厉,也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对幼儿更加宽容了,不易发火,所以孩子给自己的爱多了,工作也感到更幸福了;在做母亲之前,只是以老师的身份自居,对孩子较严厉,但也得不到孩子的爱,感觉并不幸福。”
方法二: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老师们常习惯于带领幼儿做这做那,在与幼儿的交往中使用命令的口吻较多。也就是说这种师幼交往更多的时候是建立在工作关系上的,这种交往的特征是不平等、没有感情,有着明确的功利目的——完成预定的教育任务。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对老师产生几分畏惧,对老师敬而远之,并封闭自己的心灵,不敢言说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就等于是教师亲手剥夺了让自己感受另一个心灵的机会。因为缺少与幼儿心与心的交流,教师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最终也会变得干涸,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了。因此,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实的自我与幼儿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会发现幸福和快乐就在自己的身边。我们在访谈中也发现,凡是能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孩子交往的老师,都能体验这种交往带给她的幸福。
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5
开学至今已有一个月了,多孩子经过这段时间集生活的学习,已渐渐喜欢上了幼儿园,老师感到很欣慰。别是活动中的一些懂事的孩子,他们所表现出的谦精神,着实老师感到意。
集活动之后,老师组织小朋友到户玩滑滑梯。玩滑滑梯的感觉好极了,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玩,亮亮也不例。只见亮亮不急不躁、小心翼翼地走梯架,谨慎地坐下,确自己坐稳之后,才双手紧紧扶好,“吱溜”滑了下去。亮亮一系列的动作完成后脸上绽出成功的喜悦,冲老师以会心的微。“简直是太可爱了,从这孩子身上就现出了良好的家教。”老师正这么想着,忽然眼前出现了这样的镜头:在亮亮身后的小正宇飞快地跑亮亮,霸道地亮亮推到了身后,亮亮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老师,没有跟不懂事的弟弟计较,显得很有风。
天麒也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常常着他小的孩子。小时,他弟弟、妹妹来;洗手时,他弟妹们洗,嘴上常常挂着“我是哥哥”这句话,人听了忍俊不禁。
是的,孩子所生发出的亲社会行为表现—“谦”,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是家庭和社会整合教育的果。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孩子不光受到幼儿园的教育影响,更大地受到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一致性的影响。今后老师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更好地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6
区域活动时,航熙和一飞正在认真的建构机器人。“老师,老师,航熙打我的嘴巴了!”一飞说完委屈的哭了起来。“怎么了,航熙?为什么打一飞的嘴巴?你们不是好朋友吗!”我走过去了解着情况。“好孩子是不打架的,好朋友之间要相亲相爱,玩玩具要谦让,不能争抢,是吧航熙······”“老师,我们没有争抢玩具!”一直没有理我的航熙突然停下搭建,盛气凌然的打断了我的谈话。“是吗,那为什么打一飞的嘴巴?说来听听!”我被航熙的样子逗乐了。“一飞说脏话了,我就打他的嘴巴了。”航熙一脸的正义感。我一脸的迷惑:“说脏话就打人家的嘴巴吗?”我有点生气了。“老师说,谁说脏话就打他的嘴巴,悠悠也这么做的。”
面对航熙的辩白,我突然领悟:上午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悠悠的故事》,故事中的悠悠老爱说脏话,妈妈没办法就想了一个点子,规定家里人要是谁说脏话就打谁的嘴巴。规定后,爸爸被妈妈打了嘴巴,妈妈被悠悠打了嘴巴,只有悠悠没被打嘴巴。故事中问小朋友:为什么悠悠没被打嘴巴?孩子们都知道,悠悠没有说脏话呀!
讲完故事,我教育孩子们今后要像悠悠一样不说脏话了,要是谁说脏话就打他的嘴巴。看来航熙记住了我的话了,听到一飞说脏话当然就打她嘴巴了。面对情况我首先肯定了航熙的做法,又告诉一飞今后不说脏了。接着说:“谁说脏话打他嘴巴是对的,但要轻轻打,不能打重了,我们是用打嘴巴提醒小朋友说脏话是不对的,不能真打。记住了吗?孩子们!”“知道了!老师!”
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老师的教育方法有时太片面,往往一句玩笑话,在孩子心里也是圣旨。因此,提醒老师们教育孩子时,每一句话都要考虑到它的利弊,才不会被孩子们误解。(区域活动时,航熙和一飞正在认真的建构机器人。“老师,老师,航熙打我的嘴巴了!”一飞说完委屈的哭了起来。“怎么了,航熙?为什么打一飞的嘴巴?你们不是好朋友吗!”我走过去了解着情况。“好孩子是不打架的,好朋友之间要相亲相爱,玩玩具要谦让,不能争抢,是吧航熙······”“老师,我们没有争抢玩具!”一直没有理我的航熙突然停下搭建,盛气凌然的打断了我的谈话。“是吗,那为什么打一飞的嘴巴?说来听听!”我被航熙的样子逗乐了。“一飞说脏话了,我就打他的嘴巴了。”航熙一脸的正义感。我一脸的迷惑:“说脏话就打人家的嘴巴吗?”我有点生气了。“老师说,谁说脏话就打他的嘴巴,悠悠也这么做的。”
面对航熙的辩白,我突然领悟:上午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悠悠的故事》,故事中的悠悠老爱说脏话,妈妈没办法就想了一个点子,规定家里人要是谁说脏话就打谁的嘴巴。规定后,爸爸被妈妈打了嘴巴,妈妈被悠悠打了嘴巴,只有悠悠没被打嘴巴。故事中问小朋友:为什么悠悠没被打嘴巴?孩子们都知道,悠悠没有说脏话呀!
讲完故事,我教育孩子们今后要像悠悠一样不说脏话了,要是谁说脏话就打他的嘴巴。看来航熙记住了我的话了,听到一飞说脏话当然就打她嘴巴了。面对情况我首先肯定了航熙的做法,又告诉一飞今后不说脏了。接着说:“谁说脏话打他嘴巴是对的,但要轻轻打,不能打重了,我们是用打嘴巴提醒小朋友说脏话是不对的,不能真打。记住了吗?孩子们!”“知道了!老师!”
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老师的教育方法有时太片面,往往一句玩笑话,在孩子心里也是圣旨。因此,提醒老师们教育孩子时,每一句话都要考虑到它的利弊,才不会被孩子们误解。
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7
当玩具掉到地上时老师问:“谁的玩具掉在地上了?”当厕所门外叽叽喳喳时老师们会问:“谁躲在厕所那边玩了”听到的答案总是“不是我”或者是“不知道”,很难听到“这是我干的”。大部分小朋友说的是实话,但一定有孩子不愿面对自己做错的事说谎了。要改善孩子的行为,需要对“不愿面对错误”有全面了解。
孩子为什么不愿把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老师们该如何应对?
一方面,孩子在集体中生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肯定,害怕别人知道后会生气、会不喜欢自己,为了确保自身安全,他会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为,迎合他人的喜好或逃避自己的错误。老师应有相应的对策:轻声细语的向孩子了解情况,让孩子从头说起,叙述整个过程,孩子的情绪会很紧张和不安,这是老师淡然的神态、亲切的语言都是帮助孩子承认错误的法宝。孩子其实知道自己错了,希望得到原谅,我经常告诉孩子:“如果你做错什么,希望你告诉老师,老师也许会有一点点生气,但是我会更高兴的是看到你能诚实的告诉我一切,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样孩子就不会有逃避心理,而是坦然面对,回顾事情的经过,此时,老师要认真分析孩子的动机,和孩子一起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另一方面,孩子认为只要不承认,就不用道歉。孩子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强,他会有明显的好恶情绪和行动。如:他忘了跟长辈打招呼或者不想跟某人打招呼,家长逼他也没用,这是孩子反抗期的早期表现。因此,当孩子需要直面自己的错误并承担责任时,不能逼他,老师或家长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他的行为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引起别人的反感,让孩子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同时帮助他确立自信心,相信他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能选择合适的方式处理事情。
还有的孩子会把愿望、幻想、和现实生活混在一起,说出一些没发生过的事,这是一种无意识行为,通常只为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已,此时老师不能过多的责备小朋友。
孩子刻意撒谎并不多见,有意说谎一般是具有一定目的的:可能是为了取悦家长、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是因为恐惧导致撒谎。在孩子不断增加的社交行为中,开始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对父母老师的态度、声音、表情所传递出的信号开始揣测,慢慢察言观色,当觉察到成人生气、震怒时,为避免可能出现的责罚和负面情绪,孩子否认自己做错的事,希望自己没做错事,其实是想让事情很快平息,让成人不生气,自己不要觉得难过与受罚。
所以在处理孩子不愿面对自己的错误时,老师要有良好的心态,幼儿说谎实质上与道德、本性没有太大的关联,老师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不要过多使用“不许”开头的责罚口吻来规范孩子的行为,而是要给与孩子爱的抚慰,正向提示和使用建议性语言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说谎的真正动机,帮他去消除说谎的心理刺激动因,减少孩子隐藏自己不当行为的可能性,从根源上让孩子去除谎言,从而面对错误。孩子就不会因为太担心而隐瞒真相,养成诚实的好习惯。
老师在处理孩子说谎不肯面对错误这类问题时,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隐蔽处理孩子的错误,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日后表现要表示信任,在生活中老师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园教育的要求保持一致,当出现问题家长和老师要言行一致不能敷衍塞责,否则幼儿就很容易形成不良的说谎习惯,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老师让幼儿明白行为后果时,要和孩子一起对不当行为做出补救。当孩子面对了错误,承担了责任,做出了补救时,老师要表扬孩子直面错误,积极改正,帮孩子形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人生态度。
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8
小涵入园两个月以来给我的印象是懂事,因为他从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哭闹过,更没有尿床,比较平稳地度过了“入园关”。
可是最近小涵却天天尿床。
我很纳闷,入园已经两个月了的他,怎么倒反常地尿床了呢?
小涵父母告诉我,在家里小涵并不尿床。
为了改正小涵的尿床习惯,午睡时我特别留意他,经常提醒他上厕所,但我发现,提醒没有效果。更令我恼火的是,有时他明明醒着居然也尿在床上!
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我决定和小涵父母深入沟通。
通过了解我知道:小涵从小一直离开父母和姥姥生活在南方,是入幼儿园前刚来到涿州和父母、奶奶一起生活的。刚适应了离开姥姥后的陌生环境,刚对家人有了亲近感后,又遇上了上幼儿园这一巨大转变。对于孩子来说,这些一时不可能一下子接受。入园时,尽管有抵触,但小涵并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用哭闹的方式表现出来——小涵从小就离开父母生活,经验告诉他这些方式 “无效”。但是,小涵爱观察爱思考。
小涵通过观察发现,班内幼儿尿床就能被家长提前接走!在一次次故意尿床后,小涵奶奶都把他接回了家,小涵尝到了尿床的“甜头”。
这是我们的分析,为了验证,我们决定采取“对策”:第二天,妈妈在送小涵来园时同时带了两套干净的裤子和一套新的小褥子。
中午,小涵“故伎重演”地尿床了,我给他换了干净的裤子,小床上垫上了干净的褥子。若无其事地做完这些后,我故意不去理会小涵在我身后“追寻”的目光。
第二天开始,小涵不尿床了!我和家长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小涵把不愿来幼儿园的情绪转变成了尿床,借此来满足被家长接回家的目的。和这帮鬼精灵般的小家伙生活在一起,可要多动动脑筋哦!
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9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 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书育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开心帽”和“生气包”》中, 首先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开心小姐”和“烦恼先生”。孩子们与两位新朋友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要求是:鼓声停止时拿到了“开心小姐”的小花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拿到“烦恼先生”的手帕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不快乐的事情。
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着,并且与大家分享了最让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朋友们,你们猜,我们班的小宝贝最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分别是什么?~~猜出来了吗?大部分孩子的心声是:“最开心的事”是家人带自己出去玩(宝贝们的快乐真的是很简单很纯朴,你们觉得呢) ;“最不开心的事”是父母吵架或老师不高兴了……
朋友们是否觉得有点震惊呢?当听到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心声时,我也有些惊呆了。原来孩子们最不开心的事情不是父母不给自己买玩具,也不是做错事情被老师批评。而是父母和老师在不经意间带给孩子的情绪影响。作为老师的我,顿时体会到:其实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你的表情、关心着你的情绪。原来自己的一时“不高兴”会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每当走进幼儿园时,都应该要收拾起自己的坏心情,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琐事都抛开。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