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调研报告(合集29篇)》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精选29篇)
内容导航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3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4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5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6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7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8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9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0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1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2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3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4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5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6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7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8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9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0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1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2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3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4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5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6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7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8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9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
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落实好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的重要内容。根据市委老干部局《关于做好**年度老干部工作调研课题的通知》([]4号 )文精神,对我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离退休干部情况。截至**年12月,我县共有离退休干部1730人(其中离休干部10人,处级退休干部24人),行政418人,事业1106人,企业206人。
离退休干部党员情况。截止**年12月,我县共有离退休干部党员1057人,其中机关372人,事业614人,企业71人,年龄不满60岁的有150人,60岁以上的有907人,建国前入党的有3人,1949年10月至1966年4月入党的有211人,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入党的有238人,1976年11月至1978年12月入党的有15人,1979年1月至xx年10月入党的有587人,xx年11月后入党的有3人。
离退休干部管理机构情况。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任成员成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组。建立了在职领导联系同级老干部制度。除历年出台的老干部管理有关规定外,**年11月以县委办[]41号文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二是老干部局机关现有干部职工3人(编制属于组织部),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副主任科员1名;下设老干部活动中心,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编制6人,现有职工3人;组建了老年大学和老干部党校,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老干部活动中心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的管理模式。主要负责离休和县处退休干部及其遗孀的管理服务,同时协调组织全县离退休干部开展学习与活动。三是设有老龄委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组织开展全县老龄工作方面的重大活动。四是县文体局主要负责离退休干部开展文艺体育活动的指导。五是1994年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目前发展到15个分会,有会员2600余人;1996年成立了老年艺术团,主要负责县城老年人文艺活动,现有团员70余人;老年体育协会和老年艺术团负责组织开展城区离退休老干部的文艺体育活动,同时指导乡镇老协会开展文体活动。
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设置与管理情况。我县共有党组织数1179个,其中基层党(工)委17个,党总支147个,党支部1015个(县直机关有支部92个)。全县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8个党员189名(老干局老干部党支部、经贸局老干部党支部、法院退休干部党支部、烟草公司退休干部党支部、**镇社区退休干部一支部、二支部,奎香乡老协会党支部、牛街社区老龄委党支部)。其余离退休干部党员组织关系在原退休单位党支部,学习教育活动由原单位负责。在我县的92个县直机关党支部中,现有16个支部离退休党员数为零。
活动情况。属于老干部局管理服务的离休和县处级退休干部,有专门的机构和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服务,活动经费有保障,各项活动正常开展,政治生活待遇落实较好。老干部局老干部党支部各项活动正常开展,党费每年均能够100%收缴,经县委同意,所收党费全额留作支部活动经费,从而活动经费有保障。其他老干部党支部基本上没有经费保障,活动不完全正常。县老年体育协会坚持两个月开展一次老年体育运动会,开展门球、地掷球、乒乓球、扑克、麻将、象棋等项目的比赛活动,以举办运动会带动全县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县政府每年划拨一定资金,由老体协组织全县离退休干部参加县区举办的全市老年体育运动会。老年艺术团坚持每周组织两次文艺活动。这些文体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离退休干部晚年精神文化生活。
阵地建设情况。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因县城新区建设拆迁后现未建成。现有县老体协和老年艺术团有室内活动场所1000余平方米,有羽毛球场2块,地掷球场4块,门球场3块,气排球场1块,县城可容纳600人左右进行活动。在乡镇,部分乡镇有几十平方米的活动室,室外的活动场大部分乡镇为零。
保障情况。一是县委政府把老干部(离休和处级退休干部及其遗孀)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工作经费20.6万元(其中:老干部特困资金5万元,处级退休干部管理活动经费1.3万元,就近就地参观考察活动经费1万元,春节慰问活动经费4.5万元,老年大学和老干部党校办学经费5万元,离休干部公用经费和特需经费1.8万元、体检费2万),同时把老干部局的小车维护费和人头经费共6.375万元,列入了县财政预算。二是每年划拨适当的工作经费给老年艺术团和老年体育协会,以基本保障活动正常开展。三是每逢单位当庄组织老年体育运动会时,单位给一定的资金保证运动会的正常开展。四是我县xx年以后按照离休人员年人均800元、退休人员年人均150元的公用经费核拨到各单位。
二、主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领导重视不够。对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不到位,个别单位对离退休老干部长期没人过问。二是离退休老干部流动性较大,开展活动困难。我县有30%的'离退休老干部居住外地或县城外,加之部分离退休干部处于高龄期和高发病期,单位组织开展活动时 一般只有50—60%的离退休人员能够参加。三是活动资金不足。我县虽然每年都核定了一定的离退休人员经费,但是逢年过节要慰问,生病住院要看望,遇到困难要帮助,平时还要组织开展活动,每年100多元经费显得严重不足。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县城除老体协有部分有限的室内外活动场地外,各单位和社区基本没有离退休干部室内外活动场地,远远满足不了离退休干部开展活动的需要。五是离退休干部收入差距大,心里上存在不平衡。由于政策因素和行业差、地区差等方面的影响,年龄大、身体差、退休时间长的退休干部反而工资要比后面退休的低,行业不同退休工资差距也大,使部分退休干部思想上有想法。
三、对策探讨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各单位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认识,把做好老干部工作当作自己应尽的政治责任。认真学习理解省、市、县的老干部政策与要求,把有关老干部的政策执行到位,按照“真情、真心、真意,热心、耐心、细心”的要求,实实在在地做工作。做到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在实际工作中,对老干部要多尊重、多亲近、多理解、多照顾,把他们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时时处处体谅老干部的实际困难,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要真正把他们当作宝贵财富,看成有功之臣,把他们的今天看作是自己的明天,视他们为自己的父母。要把老同志们的生老病死和衣食住行时刻放在心上。要让他们知晓天下事、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改革开放的发展情况,多为他们订一些学习资料,多让他们参加单位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
2、加强领导,在组织上有人管。在县级老年艺术团和老年体育协会是离退休老干部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最有利于开展离退休干部政治思想工作的地方,建议由一名县级领导兼任老年艺术团、老年体育协会的领导,以便更好地协调有关工作,更好地加强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各单位最好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主抓,并根据离退休干部的多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管理干部。同时,健全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加以落实。要保证离退休干部在政治上要有人关心,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单位的一系列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传达时事政治和党的方针政策及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切实抓好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组织生活,使他们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生活上应有人照顾,各单位要定期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及时发现和解决离退休干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认真坚持走访慰问制度,把组织上的关心和照顾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在设有党委、党总支,且离退休干部党员比较多的单位,可以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意见,组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3、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寓教于乐,除保证他们有所养、有所医外,还必须保证他们有所乐、有所学,让他们更好的发挥余热。这就需要多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艺、体育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保证他们健康、长寿。近年来,虽然离退休干部活动阵地有了明显的改变,但还不能完全满足活动的需要。要满足离退休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的需要,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尽量满足离退休干部开展活动的需要。
4、加大宣传力度。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很多方面是服务性的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是中心但牵动中心,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工作的好坏,直接涉及社会稳定。所以必须加大对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为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5、出台相应倾斜政策,尽量解决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建议省级有关单位认真进行深入调研后,对有些政策作适当的调整,逐步缩小地区、行业的收入差距,让老同志们心里上相对平衡。
6、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离休干部普片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80%的都无法参加集体学习活动。为了保证学习的面和学习的效果,让老同志们及时了解国际、国内的形势,了解中央、省、市、县的重要工作情况。根据离退休干部的实际:一是组织集体学习活动;二是多为老同志征订一些学习资料让老同志们自学;三是对于身体较差,不能够参加集体学习活动的老同志,可以采取送学上门的形式进行;四是加强培训离退休干部使用网络功能的能力,利用网络功能进行学习。
7、建立离退休干部经费保障机制。离退休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很多方面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保证,我县近年虽然按照离休干部每人每年800元公用经费划拨到所在单位,处级退休干部每人每年500元管理活动经费划拨到老干部局,一般退休干部每人每年150元公用经费划拨到所在单位,但是,逢年过节要组织慰问,重病住院要组织看望,平时还要组织活动,还要征订学习资料,经费显得不足,对活动开展有影响。要基本保证需要,每位离退休干部每年应不少于800元活动经费,同时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对于县老年艺术团、老年体育协会,乡镇老协会,老干部党支部等应根据人数的多少和活动的需要核拨适当的经费。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
随着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两新组织数量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在两新组织中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的覆盖面,找准有效载体和抓手,已经成为当前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探讨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建设,更好地调动两新组织女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近日,旗妇联对全旗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按照“党建指导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工作要求,坚持把“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目前,全旗共有非公经济组织249个,其中,符合建立妇女组织的有58个,已建立妇女组织的14个,妇女组织覆盖率24%;社会组织共有83个,其中,符合建立妇女组织的有59个,已建立妇女组织的18个,妇女组织覆盖率30%。
二、具体做法
旗妇联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工作原则,采取“先党后妇,先易后难,先大后小”的工作方式,在两新组织中逐步建立妇联组织。
1、抓组建,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全旗“两新”组织的具体情况,旗妇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组建原则,坚持“四同步”开展工作:一是联合工商部门,实现非公企业中党组织设置与妇女组织负责人的选配同步、与妇联工作开展同步;二是联合旗总工会,掌握非公企业中符合组建的女工人数,依托女工委员会平台,实现成立企业妇委会与稳定女工委员会队伍同步;三是联合旗民政局,对社会组织全面摸底,根据其经营状况、妇女队伍建设等实际,实现建立妇女组织与引导新社会组织发展同步;四是联合旗工商联,个人简历根据餐饮业、超市女性集中的特点,摸清妇女底数,在有条件的企业成立妇委会,实现餐饮行业开展各类活动与企业妇女搭建沟通交流、协调互促同步。
2、抓重点,发挥组织作用。在已组建的“两新”妇女组织中开展
“巾帼建功”、“最美家庭”评选、巾帼文明岗等活动创新思路,提高基层妇女的兴家本领和岗位建功能力。以新建的社会组织妇委会为突破口,建立了文化宣传队、广场舞队、志愿者服务队等,要求定期组织妇女开展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在组建的过程中,每到一户企业,结合“两新”组织的性质,明确“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应当履行的代表、维护、宣传、教育、协调、发展的任务,引导动员“两新”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带动女性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扩大妇联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的影响力,确保“两新”组织的中妇女工作的长足发展。
三、存在问题
受各种因素制约,“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和妇女工作的开展面临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
一是组建工作难度大。大多数“两新”组织负责人认为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搞好企业发展的同时,多为职工办一些福利就是实事,认为妇女工作虚,对企业发展没有多大意义,可有可无,担心建立妇女组织影响生产经营,制作牌、资料等加重管理成本,表现出的种种脸难看、门难进、不配合、敷衍塞责的抵触情绪,导致部分妇干对“两新”组织组建工作存在畏难、胆怯思想,工作只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在组建过程中,妇联干部“三顾茅庐”甚至“多顾茅庐”,但效果甚微,这是非公企业组建妇女组织的最大“瓶颈”。
工作总结二是女工管理难度大。一部分“两新”组织名存实亡,一套人马多个牌子,甚至有皮包公司现象。对于相对稳定的企业,女职工的摸底难在“流动”二字,女工出现的跳槽、季节工等现象比较突出,双向选择和优胜劣汰机制使人员进出频繁,相当一部分“两新”组织没有女工档案,权益保护和义务难以得到实现。同时,“两新”组织类别繁多,在工作方式和工作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业务指导上归属多个不同上级主管部门,这种“多娘家”的管理框架,造成了“两新”组织妇女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
三是开展活动难度大。一些“两新”妇女组织妇委会主任只是挂个头衔,没有相应的工资报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女职工工作;绝大部分企业底子薄、厂房简陋、条件差,没有合适的活动场地,不容许开展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文化活动。许多女职工由于家庭角色的特点,不情愿占用休息时间参加活动,心得体会情愿多加班赚钱也不愿意参加妇女娱乐活动。
四、对策及建议
“两新”组织妇女建设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建立长效动态工作机制,坚定不移地抓实抓好。
一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组建妇女组织单靠妇联一家势单力薄,人力、物力、财力无从抓起,必须巧借平台,上下联动,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结合实际落实建立具体措施,真正形成以党建带妇建、以工建促妇建的党群工作一体化格局。在组建过程中,各镇(社区)及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班子,下设多个小组,主管领导任组长,机关干部齐参与,集中时间,深入各企业进行拉网式综合摸底调查,符合组建条件立说立建,在建立党组织的同时组建包括工会、妇委会、团委等其他群团组织,特别是结合工会、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联合调研,联合指导,联合督查,协调解决影响“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齐抓共管促落实的工作合力。
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大对“两新”组织妇建工作的宣传和报道力度,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一些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强势推进的舆论氛围。要通过社会宣传触动、热门思想汇报业务培训推动、正面示范带动等方式,让“两新”组织业主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妇建工作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能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能够凝聚优秀女员工,使他们真正关心、理解妇建工作,进而重视、支持“两新”组织妇建工作。各镇(社区)妇干、村级妇代会主任要担当“两新”组织妇建工作联络员和指导员,实现“两新”组织发展与党建工作互促互赢。
三是以人为本,分工负责。“两新组织”中妇委会主任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要从管理层或一线员工中推选善于联系妇女群众,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廉洁奉公,有威信、懂管理、善协调,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女员工担任,尽量由“两新组织”管理层女性领导担任,通过有选举权的全体女员工通过一定程序民主选举产生。积极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女工委员会主任、妇委会主任“齐头并进、交叉任职”。建立的妇委会与工会可机构分设,人员并用。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是妇委会的团体会员,工作相互支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切实提高“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3
随着新农村建设内涵的不断深化和丰富,以及农村妇女发展的需求,妇联组织引领农村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摆上了议事日程。
(1)如何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和技能。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主要以男性和年轻女性为主,滞留在家的大多是40岁以上且文化程度偏低的中老年妇女。在被抽查的永安桥、李家、雅和等相对偏远村的850名妇女中,19.8 %的妇女在企业上班,在家务农的占80.2%,只有16名妇女是自主创业的。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这些妇女的素质和技能、拓展发展机会、实现增收致富是妇联面临的重大任务。
(2)如何为农村妇女拓宽致富途径。在家务农的农村妇女,他们既要种好责任田,又要照料好老人和孩子。为了增加收入,她们迫切需要一种比较灵活、技术含量又不高的的行业。因此,一些半成品加工、手工刺绣等就业项目,是切实解决就业和增收的比较可行的方式。
(3)如何加强妇联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发挥阵地作用,培养妇女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在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员少、经费短缺、办公设备简陋,甚至人员配备不齐,这些都制约着妇联组织的健康发展。在农村妇女权益受侵害的情况较为突出,她们的维权意识和维权手段都相对薄弱。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用,唤醒农村妇女平等意识、维权意识、参与公共事务意识,提高农村妇女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是实现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1)以提高素质为基点,培育新型女农民。妇联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妇女培训计划,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和妇女教育培训阵地,对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需求的妇女实施分层培训:第一是对能走出家门的青年妇女,开展缝纫技能、家政服务等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第二是对走不出家门的农业妇女开展种、养、加、花边钩绣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和现代农业新技术培训,引导她们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第三个层面是对从事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女经纪人,开展营销知识培训,帮助她们掌握现代营销本领。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培育一批懂科技、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农村妇女和创业女能手,努力为建设新农村培养妇女人才。
(2)以做好妇女服务为落脚点,注入妇女组织新活力。基层妇女组织是妇联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因此,结合下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村妇代会的建设。配强配齐村妇代会班子,将村里有威望、素质高、会致富的女能人吸纳到村妇代会班子,不断为农村基层妇女组织注入新鲜血液。要充分发挥好妇联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妇联干部能力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素质好、作风实、业务精、能力强的基层妇联干部队伍,妇联干部要切实增强服务、创新、协调的能力,不断提高服务妇女的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要立足乡村妇女特点,突出地方特色,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越俎代疱,发挥好妇女群众的主体作用。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4
20xx年6月,我们在全县逐步实施了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阳谷县卫生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协调,统一部署,通过召开动员会、下发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措施等形式,确定以部分乡镇卫生院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县推开。截至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全县18个乡镇卫生院全面铺开,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广泛调研,确保医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一)、卫生局党组高度重视医改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万开义同志为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副局长刘广平同志为医改办公室主任,明确了专人负责,为医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广泛调研,完善医改方案。我们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基层单位意见、学习借鉴试点县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科学制定了医改工作实施方案以及院长竞聘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岗位设置、分流安置等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确保了医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情况进行摸底统计。经统计,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共有工作人员1018名。
(二)、认真核定编制、合理设置岗位。我们在对全县基层医疗机构编制、实有人员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后,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岗位特点和服务人口等实际情况,对基层医疗单位编制进行逐个核定,严格执行省政府年(66)号文件精神,实行编制动态管理、总量控制。全县共核定编制1147个,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编制1042个。
(三)、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结合我县人员结构特点,按照岗位类别、岗位等级、结构比例以及最高等级岗位设置的规定,积极稳妥地开展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20xx年8月底,我们完成了岗位设置工作,共设置岗位1171个。
(四)、严把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关。我们制定出台了《阳谷县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意见》,规定专业技术岗位人员采取考核方式竞聘。按照医改工作要求,用人单位已经与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
(五)、为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分配改革力度,使工作人员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相挂钩,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我们制定了《阳谷县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办法》以及《阳谷县卫生局关于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下发到各单位。各基层医疗机构已经根据该指导意见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及细则。自今年十月份,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执行绩效考核。
(六)、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各临床科室和公共卫生方面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以及环境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包括科室配置、医疗设备配备及使用、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任等在内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
(七)、通过对乡镇卫生院人、才、物的统一管理,使卫生院完成了对本单位及下属辖区内村卫生室的技术人才调配、资格准入、经费投放、资产管理以及业务指导和工作统筹、公共卫生、医疗市场监管等工作,理顺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
(八)、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将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分成了公共卫生和医疗两部分,明确了各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中心卫生院要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指导周边一般卫生院的业务工作的职能。建立了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人员工资的分配与其所提供的'服务和劳动贡献挂钩,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活力,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九)、制定了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及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必须由卫生院申报,卫生局审批后录用,未经上级主管部门许可,卫生院不得随意更换,确保了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性,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十)、制定下发了《阳谷县乡镇卫生院院长竞聘管理办法》,加强了卫生院院长的管理工作。明确要求卫生院院长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各项工作,服从卫生局管理,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存在的不足
(一)、由于历史原因,个别乡镇卫生院规模小,技术人员短缺,现有医疗设备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我们目前正在通过临时借调、委托培训以及争取上级政策扶植等方式予以解决。
(二)、目前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及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三项工作某种程度上结合性不足,我们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狠抓内在共同点有效结合,齐抓共管,科学合理安排部署,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我县的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各项工作措施,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5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由培养“学校人”向培养“社会人”教育模式的转折。为了适应教育的新变化及城乡一体化对提高农村青少年素质的要求,我们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应该不断向农村和基层延伸。按照区工委工作计划,工委组织组的全体同志分成三个小组,深入xx街道xx村、xx街道xx村、xx街道办事处xx村,就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我区的农村工委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工委组织建设现状
目前涉农的、xx街道共有xx个村,都相应建立了街道、村关工委组织,分别由各街道党工委书记或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分管,由负责企办、民政、计生、民兵、妇联、团支部工作的在任两委成员、各村民小组组长、-xx名老同志(退下来的村支书、主任,也有负责村老协的同志,部分在村组中德高望重、热心青少年工作的老同志)组成,每年能够根据街道关工委当年工作计划要求,结合该村实际情况,订出有本村特点的、有创新意识的、切实可行的工作要点。并且xx个村均能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工委小组活动经费支出实报实销,为工委小组各项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村工委小组已经基本建立起会议制度、轮值制度、学习制度、奖励制度、村委会干部职责等各项制度,使村工委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农村工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区农村工委组织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虽然乡村两级都建立了工委小组,但工委小组成员大多数由在职领导组成,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较少。
2、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许多青少年也随农民工父母进入城市,解决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让他们有人教、有书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需要切实解决的紧迫问题。
3、农村青年面对急剧而来的城市化感到迷惘,从事何种职业感到高不成、低不就。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青年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怎样设计多样化,怎样设计多层次载体去服务农村青年,也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农村工委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把农村工委小组的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基本点:
1、加强关工小组自身建设。今后,农村工委小组的工作也应跟上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农村关工委自身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提高科学判断、应对复杂局面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革命精神,加强学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特别应学习外地工委组织的先进经验。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更扎实。
2、动员更多的老同志参加农村工委小组。在农村同样有很多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热心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老教授、老专家、老教师、老公安、老医生、老会计、老演员、老政工、老居委会骨干、老英雄、老模范,同时还有很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放宽思路,动员这些老同志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来。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他们为青少年做一、二件实事,如做一次报告,写文章,协助组织一次活动,开展一次社会调查,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个情况、提一个建议,和青少年进行一次谈心,教育一个失足青少年,向贫困学生提供一笔资助等。只要我们利用好这笔宝贵的资源,充分调动老同志的积极性,就能为农村关工小组开展各项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3、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对于关工委已经建立的各项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要结合中央x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农村实际,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落实职责,认真抓好“五老”队伍建设,开展“十个一”活动,营造和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的氛围和局面。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为了能让我区的农村工委工作真正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还应该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拟在、各确定一个村工委小组为试点,在xx区工委组织指导下,依靠组内老同志,与、工委一起,按照这次提出的“措施”意见,由、工委和村关工小组准备好实施初步意见,包括实施中的具体困难。由区工委组织再根据提出的'困难,帮助指导村工委小组完成试点工作。取得效果后,明年拟再各村推广其经验。
5、搞好关工委宣传工作。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尤其是提高全社会对农村青少年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一定要加大工委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要求基层工委小组要多向街道党政领导宣传汇报,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多在老同志中做宣传,争取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通过这些手段不断扩大工委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全社会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
6、多开展服务农村城市化青少年的活动。要紧扣需求,多角度服务青年。一是实施培训工程,提高农村
青年综合素质。对近郊农村青年的培训应向非农业转移,如举办电脑、市场营销培训,举办花卉养殖培训,使农村青年更好地适应城市化的工作和生活。二是构建服务中心或服务网,为青年提供信息。构建青年服务网定期向青年提供就业、市场、技术信息,依托近郊农村社区建立的服务中心,提供青年维权等服务。三是活跃农村文化。通过征文赛、书画赛、歌咏赛、科技文化三下乡等形式,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引导青年,充实农村青年生活。
7、给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我们既要关爱农村中的弱势青少年,也同时应该给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爱。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为进城务工的民工子女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和条件。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6
学校离退休队伍的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离退休工作,是社会发展的新事物,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经济的滞后与离退休队伍的快速增长,产生了许多始料未及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任务和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统领离退休工作,是做好新时期离退休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离退休队伍的主要问题
1、高龄化加速
离退休队伍的年龄结构日趋高龄,xx年80岁以上人员增至289人,90岁以上人员增至19人。我校离休干部188名,其中年龄最小的为75岁,平均年龄80岁。由于高龄引发的老年性疾病更为突显,亚健康群体过半,突发性疾病时有发生,病故人数日益增多。
2、居家养老框架下引发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社会养老进程在加速发展,但还很难满足社会化养老的需要,由于社会化养老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一些客观原因,一些离退休人员还是无奈地在居家养老的模式下生活。
空巢家庭问题做为一种社会现象突显,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遇到力不从心的困难;和子女在一起生活的离退休人员,除自己的生活需要外,还有一部分人员承担着子女的生活补贴。一些重病和长期卧床的离退休人员,其子女面临着护理难的困境。
3、角色的转变、疾病的困扰促使部分人员心理上产生困惑
我校每年有近百名的教职工离开为之奋斗多年的工作岗位,加入到离退休队伍。退休,意味着为之奋斗的事业渐渐远离,多年因工作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随着退休时间的推移,渐渐缩小。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昔日的功名渐渐的淡化。这些变化,使许多人退休后面临着孤独、寂寞、迷茫。高龄化引发老年性疾病日益增多。各种困扰导致部分人员思想负担重,失落,迷茫。
二、关于离退休工作基本定位的思考
准确定位,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前提,结合离退休工作的特征,我们把离退休处的工作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目前的养老机制,仍然属于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一些高龄的.空巢家庭,单身人员在生活上面临着一些力不从心的难题。拉线开关坏了,自己不能修理,想买个家电都无能为力。我校现有空巢家庭人数为143户,单身独居人员11位。探索社会化、市场化助老服务,是离退休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加强的工作任务。
2、离退休队伍不是学校的整体但牵制整体,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不是重点,但容易转化为难点。为此服务学校大局是离退休工作处的核心任务。
3、围绕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六个老有”开展工作,是建立一支和谐稳定的离退休队伍的基础和保证。
所以,我们从社会、学校、岗位三个层面上思考离退休工作的定位是:在社会层面,弥补居家养老模式的不足,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机制的建设;在学校层面,维护学校全局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和谐稳定的离退休队伍;在岗位层面,以“六老”为中心,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三、甘于奉献、建立一支务实创新的工作队伍
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离退休人员中时常会显现出来。离退休工作不仅要面临化解社会问题的任务,同时,还要积极应对老龄化引发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离退休工作新局面的要求,其核心是建立一支甘于奉献、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1、发扬传统,无私奉献
多年来,工作人员常思老同志所想之事,常关注老同志所谈之题,常解老同志所需之难。当老同志家中发现难题,工作人员主动到家中协助解决。为解单身人员的孤独,工作人员组织他们到市区游览、到商场购物、节日期间为他们送上一份礼物和温馨的祝福。当老同志患病住院时,工作人员主动到医院慰问。既为老同志送去关爱,同时也加深了与老同志之间的情感。123学校离退休队伍的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离退休工作是一项特殊的服务性工作,不仅要做到细心地服务,还要确保各项活动安全顺利。这就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通力合作、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为确保安全,工作人员要投入到各项活动之中,举行舞会,工作人员顾不上吃晚饭,一直陪到晚上8、9点钟。在各分会一日游工作中,工作人员早起晚归……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离退休教职工的赞誉。
2、加强作风建设,提升自身素质
作风建设是干部在工作上、思想上和生活上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干部队伍,不仅要有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同时还要求干部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作为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炼。具体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三种心态:自身和谐、谦虚谨慎、豁达从容
(2)兼顾三种利益:群众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
(3)关注三种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焦点问题
(4)促进三种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情趣健康
(5)奉行三个原则:发扬民主、公正公平、执政为民
(6)发挥三个优势:员工优势、学校优势、社会优势
(7)树立三种理念:勤俭持家、勤奋好学、辛勤工作
(8)定位三种观点: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
(9)控制三种内伤:贪欲、情欲、权欲
四、发挥原单位的优势、营造良好的工作体系
我校离退休工作,实行的是二级管理的体系。即职能部门和原单位共同管理,这一措施的实施,使原单位与离退休人员之间长期保持着情感的联系。两年一度的离退休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进一步推动了离退休工作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敬老爱老”的先进集体、个人。许多单位把离退休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工作日程,如信息学院,每年组织为离退休人员发放节日慰问品。资土学院每年召开一次离退休人员座谈会。xx年总计有18个单位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敬老爱老”之情。为离退休教职工安度晚年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五、完善自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分会长队伍的年轻化
我校离退休队伍的总人数为2735人。分别以原单位离退休人员组织成立为分会,设分会长、副会长等多人,形成了自我管理的组织形式。
离退休分会是一个群众性的组织,分会长由会员或离退休处推荐产生。在实际工作中,各分会发挥着师生情、同志情的作用。这种历史存留下来的情感,增加了集体的凝聚力。成员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视如一个和睦的家庭。在加强与离退休人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因各种原因,分会长已经十几年没有换届了,分会长的高龄已成为开展工作的瓶颈。为此,在xx年12月召开了离退休教职工会员代表大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并制定通过了有关制度和章程。一支年轻化的自管队伍正在为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六、加强思想建设,发挥离退休党支部的积极作用
思想建设是党的长期任务,离退休党支部是离退休队伍思想建设的骨干。我校现有离退休党员1400多名,党支部45个。
在离退休党委的领导下。离退休党支部在加强党员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教育中,通过组织生活会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加强学习,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不断提升了退岗不退党、退休不忘责任的使命感、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离退休队伍发挥着积极的组织作用,123学校离退休队伍的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离退休党支部立项的活动,体现了党支部开展思想教育的灵活性,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发挥优势的群众性,量力而行的可行性。离退休物理党支部,通过一些简单的物理和化学现象,与幼儿园的教师一同开展了幼儿科普教育;离退休机械厂党支部的党员自己动手,为望湖路小学制作了仿真飞机模型和科学小实验教具,培养小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党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广大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组织观念,还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七、愉悦身心,搭建老有所乐的平台
离退休后心理上产生的各种不适应,是人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就像人们遇到寒风感到冷一样。但是,如果一个人总处于一种焦虑、烦闷之中,会因此而转化成器质性疾病。有组织、有意识地为退休后的人员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在欢乐中度过晚年,这对提高离退休人员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现已组建各种兴趣协会40多个,基本上满足了离退休人员兴趣各异的需求。许多人退休后,不是沉浸在困惑之中,而是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很多人从零开始,甘当小学生,学美术书法、学舞蹈声乐等。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再现了自我,愉悦了身心,增进了健康。
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活动频繁的各类活动已经成为我校离退休工作的一个亮点,令外单位许多退休人员为之羡慕。今年,学校又为离退休人员增加了新的活动场所,增加面积是原有活动中心的1.3倍。新的活动中心实现了省内高校一流活动中心的标准,进一步为离退休人员安度晚年提供了平台。
完善和加强离退休队伍的组织建设,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基本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离退休工作新形势的需要。我校离退休工作的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处于发展阶段,在适应离退休工作新形势需要的征途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社会化养老的新途径、新措施,用我们的努力去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7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的调研安排,为及时了解掌握各乡镇党委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文明村建设开展学习活动的情况,我第二调研组在县委常委、宣传部肖燕部长的带领下,于2月18日对桂花乡、昙花乡、新街乡三个乡镇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与乡党政班子成员座谈;召开汇报会,听取乡党委书记的汇报;并走访了桂花乡自必苴村党支部、桂花乡文化站、昙花乡昙华村党支部、昙花乡文化站、新街乡小古衙村委会杨家庙村民小组;发放问卷59份。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建设学习型组织工作的基本情况通过对三个乡镇的调研发现,在县委提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之前,三个乡镇都已经在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自觉地开展理论武装工作,并组织了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较高,组织计划落实。创建学习型组织试点工作关键在统一思想认识。三个乡党委都高度重视建设学习型组织工作,坚持吧思想理论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要地位、并按照理论学习抓深化、理论宣传抓创新的思路,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升党员的学习能力、知识素养、工作本领,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试点工作的责任人,做到了组织网络健全,目标任务明确。能够结合实际,层层召开动员会、学习会,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帮助大家树立“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增强干部职工学习的自觉性和工作热情。三个乡镇都启动了“百名千人”科学理论进基层宣讲活动,并建立了理论宣讲人才库。桂花乡还成立了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纪委书记、委员,武装部长,副乡长,宣传、组织委员,综合办主任,乡科协干事,乡文化中心主任,派出所长等为成员的干部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具体抓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工作。
2、创新学习形式,构建学习平台。从调研了解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各乡镇目前普遍采取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把支部“三会一课”、干部职工“读书日”等作为学习的有效载体和主要抓手,采取“以会代学”、“以会促学”的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开展理论学习。
二是以“百名千人”科学理论进基层宣讲活动为载体,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对农民群众开展种养植技能培训。如:新街乡小古衙村党支部请县职教中心教师定期对群众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成为全乡群众开展理论学习覆盖面最广的一个支部。
三是组建文艺演出队,采取自编自演的形式,把理论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中,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等。如:新街乡组建5支文艺队,昙华1支。
四是采取“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带领乡党员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秀经验为我所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新街乡组织外出学习后,引进特色民居打造,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同时还引进外地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结合自身优势,引进冬桃栽培,与核桃套种,促农增收。
五是利用黑板报、远程教育网、农家书屋等形式开展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就个性上看,各乡镇都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拘一格,大胆探索,充分运用各类教育资源,构筑多层次、宽领域的学习教育平台,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知识教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如:桂花乡组织开展了“xx大精神进农家”系列活动,把这个活动同包村挂点工作结合起来,由各包村挂点干部进村入户为农户宣讲xx大精神。启动了桂花乡干部群众学习论坛,编发了科学发展“学习报”。在机关开展“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学习活动,把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列为重点学习内容。新街乡碧么村委会实现了村村通广播,利用小广播对农民群众开展学习教育。这些灵活多样的学习载体的运用和延伸,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建立保障机制,创造学习条件。三个乡镇都建立乐科学、合理的学习运行机制,干部读书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干部职工理论学习等制度,为促进建设学习型组织工作深入展开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如:桂花乡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了“百草岭贡献奖”,鼓励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为发展规划建功立业。新街乡要求全提党员干部树立终生学习观念,通过学习,每人每半年进行一次调研,每年撰写一篇调研报告,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以此来提升学习的自觉性。昙花乡实行“三学”即:干部职工“领学”、相互“点学”、专人“评学”制。这些制度的确立,进一步促进了建设学习型组织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也为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组织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
4、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各乡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把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作为加快发展、创新工作的源动力,作为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抓手,作为能力建设、提升素质的加油站,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三个乡镇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为每人配备一台电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全行业基本实现电脑一体化。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工作态度明显好转,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自觉把党和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深入基层办公、依法行政作为干部职工自觉行动。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进一步转变,工作责任心大大提高,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受到该村村民的好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建设学习型组织工作的认识上有差距。部分乡镇对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认识没有真正到位,一级抓一级的力度还不够,发展目标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远景结合还不够紧,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学习形式单一,不够灵活。学习型组织更多强调的是创新性学习、团队学习,要求我们树立工作学习化、生活学习化等终身学习理念,本质是提高组织竞争力和个人生存能力。一些同志把建设学习型组织仅仅理解成“读书活动”,或者是一种单纯的学习制度的建立;有的只注意学习的形式、内容变化,而不注重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的只注意阶段性学习任务的完成,而不注意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
(三)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如党支部、党小组一级的办公经费紧张,小广播、农民文艺队、远程教育成本大,加上农民群众的主动学习愿望不强,客观上影响了学习型组织建设。
(四)机制不够完善。一些试点单位对引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停留在一般号召,干部职工的学习动力没有得到激发等等。
三、建议及对策:
(一)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乡镇领导干部重要依据。只有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乡镇领导干部重要依据,才能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才能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学习型领导班子,通过发挥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表率作用,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社会工作健康发展。
(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在学习内容上,首先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其次,要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作业务工作的内行。再次,要把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相结合,不断完善和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乡村各级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分类指导,灵活多样地采取课堂教学、课下自学、专家讲课、外出参观、座谈讨论、观看影像、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送教上门、学历教育以及小广播、组建文艺队等方法,切实提高学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
(三)强化阵地建设,把基层党校和党员活动室建设成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争取成立乡党校,同时,保障县、乡两级党校的固定场所和人员编制,加大对基层党校和党员活动室建设的力度,健全机构、制定制度、配齐设备、购买图书、聘请师资,办好办活基层党校和党员活动室,使之真正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使各种培训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四)强化典型宣传,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各乡镇要培养、发现和宣传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激发和调动党员干部学先进、争一流的积极性。要编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专题简报,传达上级精神,交流工作经验,宣传先进典型,推动活动顺利开展。要办好黑板报、宣传栏,利用小广播和农民文艺队编演节目进行巡回演出,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的氛围。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8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公众出行的方式逐步呈现多元化,运输体系已经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相互角逐的竞争格局。高速公路作为公路运输中兴起的一支生力军,如何保持其传统的运输优势,在全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认为,提升服务水平是关键。在服务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加强基层所站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成为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具有地处偏僻,职工离家较远、回家不便,对外接触少,工作单调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维护职工思想稳定,丰富职工生活,推进基层所站的文化建设,打造学习型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赣州管理中心赣州北管理所地处赣州市郊区,现有在岗职工39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10人,中专学历5人,高中学历14人,初中学历3人。本文选取赣州北管理所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实施,力图探索推进江西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可行性策略。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访谈人数为10人,对基层所站工作岗位进行了全覆盖,具有代表性。
一、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工作特点
随着江西高速公路进一步转企改制,高速公路的行政色彩已逐渐淡化,服务角色不断增强。高速公路收费人员的工作职责除了对过往车辆发卡、收费、找零、答疑外,还必须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高速公路收费工作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工作和生活场所地处偏僻。
高速公路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提供安全、快捷、畅通的行车环境。这一特点决定了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只能分散在远离闹市城镇的高速公路沿线,以便对高速公路的突发事件作出及时反应和调度,确保车流畅通。因此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相对比较分散和封闭,缺乏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
(二)工作内容单调。
高速公路收费站绝大多数都是多条车道并列的开放式场所,每个收费员往往都在不到二平方米的收费亭的狭小空间连续、独立地操作,工作内容相对单调、封闭、沉闷,容易产生心理疲劳。
(三)全天候、三班倒运作。
除出现特大突发事件或极端天气需要对高速公路进行全封闭外,高速公路都必须保持全天候向公众开放。因此也决定了收费人员必须全天候、三班倒地运作。
(四)收费技能技术含量较低。
收费人员的工作是对车辆分类作出判断,然后根据行车里程按照规定收取车辆通行费,并提供发票和找零服务。这种技能不需要高深的知识,技术含量较低,只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的人员,经过简短的培训后都基本能够胜任。
(五)顾客对于收费人员的服务敏感度不高。
虽然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普遍比较重视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但从由于顾客选择行驶高速公路,更多的是因为其快捷畅通,他们在收费站停留的时间十分短暂,因此对于经营单位着力打造的收费人员服务形象,顾客并不十分敏感。但是如果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差,则容易引发顾客的不满情绪。
二、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学习方向不明确。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收费技能的社会通用性不高,发卡、收费的技能含量并不高。虽然社会对高速公路服务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收费系统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对职工提高收费技能没有形成太大压力。由于缺乏统一的引导,职工学习方向不明确,业余时间普遍在上网、聊天、游戏、看电视中度过,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职工对待学习态度不一致。
随着交通系统的改制分流,高速公路基层收费人员结构复杂,年龄跨度大。职工对待学习的态度不一致,对待工作的诉求点也有差异。“收入增长”与“个人提升”成为年轻一代费收员学习的'主要诉求。年龄偏长的已婚职工则以“身体健康”和“收入增长”作为目标。
(三)职工学习方式单一。
在调查中,90%的职工表示,读书与朋友聊天是他们提高自我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地处偏僻,与外界沟通较少,信息相对封闭,职工学习方式选择面窄。职工学习主要依托基层所站现有资源。以赣州北管理所为例,职工学习主要集中在职工网络学习室和职工书屋。因为缺少计算机方面的培训,部分职工甚至很难利用网络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
(四)职工学习时间不稳定。
一线职工三班倒运作,学习时间不稳定,难以组织所有职工集中学习。因个人爱好的不同,学习内容也难以确定。应通过学习兴趣调查,将职工的个人爱好进行分类,分时间,分类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小范围的组织引导,加强学习的合理性。
(五)职工职业培训效果不明显。
作为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业,高速公路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服务交易周期很短,其服务效果很难在短期内体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职工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六)职工学习缺乏反馈机制。
在相对封闭的高速公路工作环境当中,没有参照物,职工对自身学习效果和服务水准判断不准。作为服务行业,职工参与学习的效果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主要是从车主对服务态度的反馈中获得,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三、高速公路基础所站学习型组织建设对策分析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学习环境
完善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激励员工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根据基层所站特点,着重抓好二块阵地建设。
一是做好职工书屋建设。对职工书屋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图书上架,建立完整的图书借阅制度和书屋开放制度。同时,根据职工兴趣特点和工作需要引进新图书。
二是加强对职工网络学习室的管理,对上网时段、上网内容进行监管。网络学习室重点向一线职工开放,根据职工计算机调查摸底情况,举行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培训。同时,改善职工书屋和网络学习室的环境,注重内部卫生和温馨氛围的建设,将其建设成职工“愿意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学习场所。
(二)健全学习制度,注重学习引导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职工学习中主要存在学习态度不统一、学习方向不明确、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缺乏必要的学习引导机制。所站要把学习制度建设作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展开。
一是要建立职工学习兴趣档案,将职工的爱好进行归类。
二是完善日常学习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集体学习的管理,加强监督,对不愿意参加学习的职工进行通报。
三是实施职工学习激励制度,对上进好学的职工,根据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比如说对参加职业培训使学历获得提升的职工给予一定程度学习费用的报销;对在专业技能或者是个人专长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职工进行奖励。通过奖励制度,激发全体职工的学习热情,形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强化技能培训,促进职工各有所长
高速公路转企改制后,对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职工感觉到形势变化带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部分职工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提升的愿望。由于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构成多重化,受教育层次多样化,应根据职工的学习档案,统一组织进行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实用性,使基层所站职工各有所长。
(四)拓宽学习渠道,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针对高速公路信息封闭和学习渠道单一的特点,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根据职工的兴趣要求,适时组织一些兴趣讲座。讲座的形式可以邀请专家现场讲学或者购买一些图书或者视频讲座片,引导职工强化自身兴趣特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大讨论,提升职工对自身业务技能的关注。可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学习吸收同行业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出差距,认识不足,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习型组织建设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但是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建设过程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从转变职工意识形态入手,从加强组织引导入手,突出重心,全力推进,通过成功的个案实验推广展开,努力营造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高速文化。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9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具有地处偏僻,职工离家较远、回家不便,对外接触少,工作单调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维护职工思想稳定,丰富职工生活,推进基层所站的文化建设,打造学习型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赣州管理中心赣州北管理所地处赣州市郊区,现有在岗职工39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10人,中专学历5人,高中学历14人,初中学历3人。本文选取赣州北管理所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实施,力图探索推进江西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可行性策略。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访谈人数为10人,对基层所站工作岗位进行了全覆盖,具有代表性。
一、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工作特点
随着江西高速公路进一步转企改制,高速公路的行政色彩已逐渐淡化,服务角色不断增强。高速公路收费人员的工作职责除了对过往车辆发卡、收费、找零、答疑外,还必须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高速公路收费工作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工作和生活场所地处偏僻。高速公路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提供安全、快捷、畅通的行车环境。这一特点决定了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只能分散在远离闹市城镇的高速公路沿线,以便对高速公路的突发事件作出及时反应和调度,确保车流畅通。因此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相对比较分散和封闭,缺乏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
(二)工作内容单调。高速公路收费站绝大多数都是多条车道并列的开放式场所,每个收费员往往都在不到二平方米的收费亭的狭小空间连续、独立地操作,工作内容相对单调、封闭、沉闷,容易产生心理疲劳。
(三)全天候、三班倒运作。除出现特大突发事件或极端天气需要对高速公路进行全封闭外,高速公路都必须保持全天候向公众开放。因此也决定了收费人员必须全天候、三班倒地运作。
(四)收费技能技术含量较低。收费人员的工作是对车辆分类作出判断,然后根据行车里程按照规定收取车辆通行费,并提供发票和找零服务。这种技能不需要高深的知识,技术含量较低,只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的人员,经过简短的培训后都基本能够胜任。
(五)顾客对于收费人员的服务敏感度不高。虽然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普遍比较重视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但从由于顾客选择行驶高速公路,更多的是因为其快捷畅通,他们在收费站停留的时间十分短暂,因此对于经营单位着力打造的收费人员服务形象,顾客并不十分敏感。但是如果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差,则容易引发顾客的不满情绪。
二、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学习方向不明确。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收费技能的社会通用性不高,发卡、收费的技能含量并不高。虽然社会对高速公路服务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收费系统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对职工提高收费技能没有形成太大压力。由于缺乏统一的引导,职工学习方向不明确,业余时间普遍在上网、聊天、游戏、看电视中度过,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职工对待学习态度不一致。随着交通系统的改制分流,高速公路基层收费人员结构复杂,年龄跨度大。职工对待学习的态度不一致,对待工作的诉求点也有差异。“收入增长”与“个人提升”成为年轻一代费收员学习的主要诉求。年龄偏长的已婚职工则以“身体健康”和“收入增长”作为目标。
(三)职工学习方式单一。在调查中,90%的职工表示,读书与朋友聊天是他们提高自我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地处偏僻,与外界沟通较少,信息相对封闭,职工学习方式选择面窄。职工学习主要依托基层所站现有资源。以赣州北管理所为例,职工学习主要集中在职工网络学习室和职工书屋。因为缺少计算机方面的培训,部分职工甚至很难利用网络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
(四)职工学习时间不稳定。一线职工三班倒运作,学习时间不稳定,难以组织所有职工集中学习。因个人爱好的不同,学习内容也难以确定。应通过学习兴趣调查,将职工的个人爱好进行分类,分时间,分类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小范围的组织引导,加强学习的合理性。
(五)职工职业培训效果不明显。作为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业,高速公路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服务交易周期很短,其服务效果很难在短期内体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职工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六)职工学习缺乏反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高速公路工作环境当中,没有参照物,职工对自身学习效果和服务水准判断不准。作为服务行业,职工参与学习的效果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主要是从车主对服务态度的反馈中获得,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三、高速公路基础所站学习型组织建设对策分析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学习环境
完善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激励员工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根据基层所站特点,着重抓好二块阵地建设。一是做好职工书屋建设。对职工书屋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图书上架,建立完整的图书借阅制度和书屋开放制度。同时,根据职工兴趣特点和工作需要引进新图书。二是加强对职工网络学习室的管理,对上网时段、上网内容进行监管。网络学习室重点向一线职工开放,根据职工计算机调查摸底情况,举行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培训。同时,改善职工书屋和网络学习室的环境,注重内部卫生和温馨氛围的建设,将其建设成职工“愿意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学习场所。
(二)健全学习制度,注重学习引导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职工学习中主要存在学习态度不统一、学习方向不明确、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缺乏必要的学习引导机制。所站要把学习制度建设作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展开。一是要建立职工学习兴趣档案,将职工的爱好进行归类。二是完善日常学习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集体学习的管理,加强监督,对不愿意参加学习的职工进行通报。三是实施职工学习激励制度,对上进好学的职工,根据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比如说对参加职业培训使学历获得提升的职工给予一定程度学习费用的报销;对在专业技能或者是个人专长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职工进行奖励。通过奖励制度,激发全体职工的学习热情,形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强化技能培训,促进职工各有所长
高速公路转企改制后,对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职工感觉到形势变化带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部分职工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提升的愿望。由于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构成多重化,受教育层次多样化,应根据职工的学习档案,统一组织进行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实用性,使基层所站职工各有所长。
(四)拓宽学习渠道,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针对高速公路信息封闭和学习渠道单一的特点,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根据职工的兴趣要求,适时组织一些兴趣讲座。讲座的形式可以邀请专家现场讲学或者购买一些图书或者视频讲座片,引导职工强化自身兴趣特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大讨论,提升职工对自身业务技能的关注。可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学习吸收同行业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出差距,认识不足,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习型组织建设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但是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建设过程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从转变职工意识形态入手,从加强组织引导入手,突出重心,全力推进,通过成功的个案实验推广展开,努力营造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高速文化。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0
近年来,XX县妇联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大局,以加强“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女组织建设为重点,不断延伸工作触角,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妇女组织网络,使全县“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女组织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初步成效,并于近期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目前,全县共有新经济组织65个,其中已建立妇女组织的59个;新社会组织共有12个,已建立妇女组织的10个;自组织51个,已建立妇女组织的36个,自组织主要以群众自发组织成立的健身队伍为主。
二、主要经验做法
当前,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两新”组织、自组织不断成熟壮大,已成为转型期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新形势,县妇联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如何在“两新”组织、自组织中进一步扩大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的覆盖面,找准有效的载体和抓手,从而不断扩大妇联的群众基础,增强妇联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一)推进党建带妇建,打牢组织基础。县妇联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对妇女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把妇女组织建设作为推动党建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和重要组成部分摆上日程,将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纳入全县科学发展考核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和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组织建设中,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县妇联还根据《全市加强妇联基层组织“三有”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女组织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为加强妇女组织建设提供了保障和具体指导。同时,县直、镇、村三级妇女组织也在积极探索党建带妇建新路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现了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良好工作态势,不断巩固了妇女组织建设基础。
(二)延伸工作触角,拓展妇女组织。进一步完善了《XX县“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方案》,督促各镇(街道、开发区)妇联深入调研,彻底摸清辖区内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自组织妇女组织底数,建立工作档案和台帐,详细掌握“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女组织的现状和创建工作动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组建原则,对转型的新经济组织坚持“三同步”,即企业注册与妇女组织建立同步,与妇女组织负责人的选配同步,与妇女工作开展同步。对新建中小企业里女职工较多的企业,按照妇联章程要求,逐步建立了妇女组织。积极发展自组织妇女组织,对群众自发成立的晨练队、健身队等组织,通过组织开展群众感兴趣的.比赛、汇演等载体活动,将自组织凝聚起来,并在人员相对稳定、妇女集中的队伍中组建了妇女组织,逐步巩固和扩大了妇女组织建设的覆盖面。
(三)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注重培养和发现“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女组织先进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宣传推广,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以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如20xx年,我们在企业规模较大、女职工较多的中联水泥公司首先成立了妇联组织,并靠上指导公司妇联积极开展岗位建功、爱心公益服务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公司的重视和女职工的欢迎,中联水泥公司妇联也成为全县“两新”妇女组织中的一颗璀璨明星。我们以中联水泥公司为示范点,迅速指导在条件具备的天宝化工有限公司等建立完善了妇联组织,并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妇建工作相互促进。
(四)创新载体,全面推进。立足妇女的实际需求,不断加强新知识新技能等培训,提高“两新”组织、自组织中广大妇女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创新有效活动载体,通过组织开展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等活动,引导广大妇女踊跃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彻底消除“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成效”的状况,以载体活动激发了妇女组织的活力。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在“两新”组织、自组织建立妇女组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困难和新问题。
一是组建工作有一定难度。部分“两新”组织、自组织对妇女组织的工作理念及其职能作用发挥认识不够,担心建立妇女组织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以不愿意建立妇女组织。二是管理较为松散。在“两新”组织和自组织中,妇女的流动性太强,较为松散自由化,这给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调查发现在大部分“两新”组织中,除了管理层人员外,很多女工工作时间不固定,跳槽、季节工等现象比较普遍,加之“两新”组织用人制度灵活,双向选择和优胜劣汰机制使人员进出相当频繁,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和义务难以得到实现。三是组织不够稳定,变故较大。有的“两新”组织在效益好的时候建立起了妇女组织,但几年下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缺乏市场等原因,破产、兼并等情况时有出现,妇女组织也就不复存在。四是凝聚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够。有的“两新”组织、自组织虽然成立了妇女组织,但由于受经济条件、组织构架等因素制约,较少地组织开展妇女工作,不能真正地发挥妇女组织作用,使妇女组织形同虚设。
四、推进措施
在“两新”组织、自组织中推进妇女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妇女组织基础,是新形势下妇联做好群众工作的需要,也是妇联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重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领导,形成合力。党的领导、政府的支持是做好“两新”组织、自组
织妇女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同时,妇联要加强与组织、民政、工商、工会、文广新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和指导力度,及时沟通研究“两新”组织群团建设工作和自组织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解决影响“两新”组织、自组织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齐抓共管促落实的工作合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为加强“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建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要通过舆论宣传触动、业务培训推动、正面示范带动、精神激励促动等方式,让“两新”组织业主和自组织群体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妇建工作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能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能够凝聚优秀女员工和人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自组织发展,使他们真正关心、理解妇建工作,进而重视、支持“两新”组织和自组织妇建工作。
(三)因地制宜,拓宽覆盖面。要认真领会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宗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在“两新”妇女组织建设过程中,要本着“先易后难,先大后小”的原则,结合实际,按照同步组建、联合组建等形式,分类指导,循序推进,有针对性地制定推进措施,努力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要立足群众实际需要,不断丰富载体,通过为自组织妇建工作选派联络员、指导员等方式,不断推进自组织妇建工作开展,增强自组织妇女组织建设的凝聚力、向心力,使自组织妇女组织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1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由培养“学校人”向培养“社会人”教育模式的转折。为了适应教育的新变化及城乡一体化对提高农村青少年素质的要求,我们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应该不断向农村和基层延伸。按照区关工委工作计划,本文来自区关工委组织组的全体同志分成三个小组,深入苏坡街道万家湾村、文家街道快活村、黄田坝街道办事处高坎村,就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我区的农村关工委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关工委组织建设现状
目前涉农的苏坡、文家、黄田坝街道共有18个村,都相应建立了街道、村关工委组织,分别由各街道党工委书记或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分管,由负责企办、民政、计生、民兵、妇联、团支部工作的在任两委成员、各村民小组组长、3-5名老同志(退下来的村支书、主任,也有负责村老协的同志,部分在村组中德高望重、热心青少年工作的老同志)组成,每年能够根据街道关工委当年工作计划要求,结合该村实际情况,订出有本村特点的、有创新意识的、切实可行的工作要点。并且18个村均能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关工小组活动经费支出实报实销,为关工小组各项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村关工小组已经基本建立起会议制度、轮值制度、学习制度、奖励制度、村委会干部职责等各项制度,使村关工委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农村关工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区农村关工委组织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虽然乡村两级都建立了关工委小组,但关工委小组成员大多数由在职领导组成,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较少。
2、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许多青少年也随农民工父母进入城市,解决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让他们有人教、有书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需要切实解决的紧迫问题。
3、农村青年面对急剧而来的城市化感到迷惘,从事何种职业感到高不成、低不就。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青年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怎样设计多样化,怎样设计多层次载体去服务农村青年,也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农村关工委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把农村关工小组的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基本点:
1、加强关工小组自身建设。今后,农村关工小组的工作也应跟上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农村关工委自身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提高科学判断、应对复杂局面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革命精神,加强学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特别应学习外地关工委组织的先进经验。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更扎实。
2、动员更多的`老同志参加农村关工小组。在农村同样有很多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热心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老教授、老专家、老教师、老公安、老医生、老会计、老演员、老政工、老居委会骨干、老英雄、老模范,同时还有很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放宽思路,动员这些老同志到关心下一代的本文来源于工作中来。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他们为青少年做一、二件实事,如做一次报告,写一篇文章,协助组织一次活动,开展一次社会调查,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个情况、提一个建议,和青少年进行一次谈心,教育一个失足青少年,向贫困学生提供一笔资助等。只要我们利用好这笔宝贵的资源,充分调动老同志的积极性,就能为农村关工小组开展各项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3、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对于关工委已经建立的各项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要结合中央8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农村实际,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落实职责,认真抓好“五老”队伍建设,开展“十个一”活动,营造和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的氛围和局面。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为了能让我区的农村关工委工作真正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还应该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今年,拟在苏坡、文家、黄田坝各确定一个村关工小组为试点,在区关工委组织指导下,依靠组内老同志,与苏坡、文家、黄田坝关工委一起,按照这次提出的“措施”意见,由苏坡、文家、黄田坝关工委和村关工小组准备好实施初步意见,包括实施中的具体困难。由区关工委组织再根据提出的困难,帮助指导村关工小组完成试点工作。取得效果后,明年拟再各村推广其经验。
5、搞好关工委宣传工作。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尤其是提高全社会对农村青少年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一定要加大关工委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要求基层关工小组要多向街道党政领导宣传汇报,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多在老同志中做宣传,争取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通过这些手段不断扩大关工委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全社会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
6、多开展服务农村城市化青少年的活动。要紧扣需求,多角度服务青年。一是实施培训工程,提高农村青年综合素质。对近郊农村青年的培训应向非农业转移,如举办电脑、市场营销培训,举办花卉养殖培训,使农村青年更好地适应城市化的工作和生活。二是构建服务中心或服务网,为青年提供信息。构建青年服务网定期向青年提供就业、市场、技术信息,依托近郊农村社区建立的服务中心,提供青年维权等服务。三是活跃农村文化。通过征文赛、书画赛、歌咏赛、科技文化三下乡等形式,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引导青年,充实农村青年生活。
7、给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我们既要关爱农村中的弱势青少年,也同时应该给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爱。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为进城务工的民工子女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和条件。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2
村妇委会主任是农村新风尚的引导者。把推进家庭美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充分利用三八节、春节等传统节日,通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到村里参加座谈会,把深化美德在家庭活动作为组织妇女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载体。
组织文艺宣传活动,抵制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有的村成立了妇女健身秧歌队,组织发动农村妇女积极参与科学健身活动,村委会还为她们购置了录音机、彩扇、锣鼓等活动器材,提高了广大妇女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满足了农村妇女求知、求乐的愿望。从动员妇女群众从治理脏、乱、差,美化生活环境入手,倡导广大妇女建立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例如:武当口村组织妇女群众开展美德在农家净化家园文明行动时,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方法,先树立一批典型,接着召开现场会,组织全村妇女参观学习,同时制定了检查评比措施,做到每月检查一次,每半年评比一次,从而调动了广大妇女积极参与,200x年仅武当口村组织本村妇女参观学习达200人次。
村妇代主任能干事,工作能力强,她们虽然是一名普通的村干部,但她们所承担的工作有计生、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各项事务管理等工作,村里有什么样的工作就要面对什么样的任务,大多数妇女干部工作勤奋又认真,做群众工作有耐心,为民办实事有恒心,不怕苦不怕累,在群众中印象好,在村中的威望较高,不少妇女生活出现问题,就会及时找到妇代会主任进行解决。因为有群众基础,妇代会主任大多愿意干好工作,以此回报众人的信任。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村妇女工作线长面广,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千家万户,可谓是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妇女,哪里就应该有妇女工作。通过调研发现,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基层妇女组织不健全。
全市还有52个村没有妇代会,妇女工作处于于瘫痪状态。主要原因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三提五统,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村各项开支及干部工资仅靠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有限资金迫使村干部职数减了又减,有的干脆不设置妇代会组织职位,有的因为村小,负担过重,不愿配置。有些村庄不少村优秀女性都外出打工,选不出有能力又热心妇女工作的女性任职,有的物色到比较合适人选,又因家庭阻力无法到位,造成村干部中没有女性。
2、妇代会主任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
妇联工作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要求的能力也很强,如:维权工作涉及法律知识,双学双比活动中需要农业知识,创建文明生态村涉及科技知识等等。工作中还需要较强的协调能力,如一些工作要与司法、农业、精神文明、派出所等协调解决。而目前我市一部分村妇女主任年龄偏大,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程度较低,掌握不了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已经难以适应工作需要;部分年轻妇女主任工作经历单一,基层工作经验缺乏,独立自主、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还不够强。
3、村妇代会活动经费不足。
税费改革后,村级转移支付金额有限,除掉人员工资开支后,办公经费要优先保证党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妇女工作几乎没有活动经费,妇代会主任开会、学习、开展活动没有经费保障,不能如期、按计划开展工作和各项活动。在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妇代会主任很难及时参加上级妇联组织举行的业务、政策、法律法规培训班,不能清晰透彻掌握上级有关政策,严重阻碍了基层妇女工作的开展。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3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妇女已成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女的智慧和妇女的创新,妇联组织如何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优势,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妇女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为此,我们对相关现象和问题进行了调查探讨。
近些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不断加快,许多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妇女、老人和儿童成为“留守”农村的主要成员。农村妇女不仅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而且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针对当前农村这种以女性成员为主导的新格局,妇联组织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道德素质,弘扬文明风尚,促进妇女民主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基层妇联组织在作用发挥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妇女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妇女长期以来对自身的期望值较低。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创业精神。大多数农村妇女仍然过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固有方式,创业的主动性较低;对农业科学技术掌握甚少,影响了她们的劳动回报率;另外,部分妇女在村里民主政治生活中甘当配角,不能大胆表明自己的态度,参与决策。
(2)农村“留守”妇女家庭问题突出。目前,农村“留守”妇女越来越多,她们家务、生产一肩挑,任务重、劳动强度高,生存压力大,加上固有的农村妇女保守观念,认为自己只能在家做家务,造成观念、信息、思想的闭塞,而有些丈夫外出打工开阔了视野,观念得到更新。夫妻间的这种反差易引发情感问题,带来家庭不和谐、不稳定。
(3)妇女自主创业、就业问题较多。虽然现在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就业机会较多,但不少农村妇女在就业方式上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适应性差;妇女就业观念保守,受家庭牵制和周围环境影响,绝大部分妇女不愿抛夫弃子,外出就业;妇女自主创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严重。调查显示,资金匮乏是妇女创业的最大障碍之一,贷款不但手续繁琐,且贷款额非常低,不解决问题,高利息借钱,只能增加负担。资金上的困难,成为农村妇女致富的阻力。
(4)基层妇联组织存在薄弱环节。妇代会作为妇女群众的代言人,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村级妇联自建基地不多,普遍经费匮乏,导致工作运转困难,也影响了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妇联组织为农村妇女增收提供的服务还不能满足需求,针对农村妇女的培训内容单一,覆盖面不宽,特别是面对群众强烈的致富愿望和资金、信息缺乏这一矛盾,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对富余劳动力和妇女转移力度还须加大。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4
民政部门是各级政府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重要职责,在保障民生,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政工作直接面向基层群众,民政的各项任务、法规政策都要靠基层民政干部去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对民政对象的关怀和温暖,也只有通过基层民政干部才能送到千家万户,因此,可以说民政工作的根基在基层,重心也在基层,但民政工作最薄弱的部位恰恰也在基层,这是长期困扰民政部门的一大难题。特别是近年来,民政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同时,随着乡镇规模的逐步扩大,乡镇服务的民政对象日益增多,基层民政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日益艰巨,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基层民政繁重的工作任务与现行机构、人员、规范化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影响了各项民政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制约了全县民政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在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对全县基层民政机构的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一、乡镇民政机构现状
郎溪县12个乡镇均设有民政办,共有民政工作人员27名。姚村乡、幸福乡、东夏镇民政办只有1名工作人员。涛城镇民政办现有的3名工作人员均为聘用人员,没有正式编制。
全县27名基层民政工作人员中专职从事民政工作的8人,占29.63%,以民政工作为主,兼有其他工作的19人,占70.37%;从事民政工作5年以下的16人(其中不足3年的有9人,不足1年的有3人),占59.26%,6-10年的6人,占22.22%,10年以上的5人(其中有1人50岁以上,有3人是聘用的),占18.52%;有行政编制11人,占40.74%,有事业编制8人,占29.63%,聘用7人(含“三支一扶”1人),占29.63%。乡镇民政办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都比较简陋,其中有2个民政办无独立的办公室,与乡镇其他工作部门合用一间办公室。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编制偏少。当前民政工作内容多,要求高,都是一些很具体、很细致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乡镇民政办处于民政工作的第一线,是民政工作的重心和基础,也是反映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前沿窗口和纽带,承担了救灾救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双拥优抚、城乡医疗救助、城乡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管理、殡葬管理、慈善和社会救助等多达15项工作职能,其中很多工作如城乡低保等都需要进村入户调查,民政助理员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但目前我县平均每个乡镇只有2名工作人员,其中有3个乡镇只配备了1名工作人员,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2、兼职过多,分散工作精力。全县27名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中只有8名是专职从事民政工作,大部分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实际上兼有残联、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新农合、人、工会、妇联、包村驻点等乡镇其它工作。这样势必分散工作精力,造成基层民政工作无法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影响了各项民政政策在基层的落实。
3、管理体制不顺,人员更换频繁。目前乡镇民政助理员的编制、人事权都在所属乡镇,县民政局对其没有管理权,这样一方面导致民政助理员更换频繁,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给民政工作的连续性带来不利影响。如南丰镇、东夏镇民政办的所有工作人员从事民政工作的时间均不足2年,全县59.26%的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从事民政工作不满5年。而当前民政工作量大面广,工作内容不断拓展,必须有一定时间的工作积累,才有可能做到业务精通。另一方面乡镇安排其它工作,民政助理员不得不挤占时间从事民政以外的工作。致使民政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普遍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
4、办公条件落后,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民政工作线多面广,如低保、五保供养、优抚等工作都建立了大量的档案资料,需有专门场所存放,而民政服务对象上门来访办事为数众多,也需有单独的接待窗口,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但目前我县12个民政办中,只有十字镇、毕桥镇民政办有单独的办公楼,其余的`民政办都是仅有一间办公室,没有必要的档案室和接待室。涛城镇、飞里乡民政办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与乡镇其他工作部门合用一间办公室,给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三、加强乡镇民政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理顺管理体制。设立乡镇民政所,理顺乡镇民政工作人员管理体制。民政所实行双重管理,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业务受县民政局指导。民政所所长的任命和民政工作人员的调整事先征求县民政局的意见。乡镇尽可能少安排民政工作人员兼任与民政无关的其他工作,使民政工作人员能一心一意地专职从事民政工作,更好地为广大民政对象服务。
2、规范机构建制。按照副科级建制设置乡镇民政所,为财政全额供给事业单位,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市民政局 的指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乡镇党委政府、县民政局参与,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规定和程序任命民政所负责人。
3、落实机构编制。根据各乡镇所辖人口数,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配备民政助理员,建议3万人以下的乡镇定编不少于2-3人,3万人以上的乡镇定编不少于3-4人,均定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人员工资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
4、改善办公条件。将乡镇民政所工作经费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由县、乡两级财政按照比例承担。各乡镇要为民政所提供符合规定标准的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设备。
5、加强队伍建设。乡镇民政所工作任务繁重、政策性强,要挑选文化程度较高、政策观念强、肯于吃苦奉献的干部职工从事民政工作。人员要相对稳定,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县民政局协助乡镇管好基层民政干部队伍,加大对乡镇民政干部的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作风硬的基层民政干部队伍。
6、强化内部管理。要规范民政所工作人员的行为,建立和完善工作职能、岗位职责、办事程序、服务承诺、档案管理等制度。县民政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乡镇民政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对民政经费使用、政务公开、依法办事和行风建设等情况进行定期督查,确保各项民政工作和民政政策落实到位。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5
积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妇女同志法制教育;参与、指导创建巾帼文明岗、最美家庭、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引导妇女同志积极向上;利用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妇女同志的思想动态、家庭困难等,认真做好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工作;挖掘身边典型,利用微信平台,宣传妇女工作和先进典型。
地区妇联:
根据文件要求,积极开展调研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妇委会设置情况
于20xx年成立妇女委员会,设有妇委会主任1名,副主任1名,妇女委员5名,20xx年对委员进行微调补选,但未开展换届选举。截止目前为止,妇委会尚未出台制度,但出台了《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职责》,明确妇委会成员职责。
二、妇委会工作情况
自成立以来,妇委会组织开展了“三·八”国际妇女节主题活动、“六·一”国际儿童节亲子活动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积极与地方单位开展联谊活动、组织志愿服务等方式,切实发挥妇女组织作用,丰富妇女文体活动。同时,制定教育计划,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妇女同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提升妇女同志政治素养。
由于我单位工作地点分散,人员无法集中,致使工作开展较为不便。另外,与地方部门妇女组织交流较少,工作方法较为单一。
三、妇委会发挥作用情况
积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妇女同志法制教育;参与、指导创建巾帼文明岗、最美家庭、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引导妇女同志积极向上;利用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妇女同志的思想动态、家庭困难等,认真做好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工作;挖掘身边典型,利用微信平台,宣传妇女工作和先进典型。
建议地区妇联继续发挥组织和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妇女组织经验交流,切实提升妇女组织在掌握妇女思想动态、维护妇女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特此报告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6
根据文件精神,公司工会对建设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工会组织人员构成情况工会属二级单位,按照《工会基层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设置:工会主任x人、副主任x人、经审主任x人、经审委委员x人、女工委主任x人,女工委委员x人、委员x人,建立了三委会,均为民主选举产生,下设工会办公室,设专职工作人员x人。
二、工会组织的主要职责工会组建以来,随着公司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工会将会积极发挥职工代表大会职能,积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会组织主要有以下10项职责:1.负责工会组织建设、民主建设和作风建设。2.按党委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3.负责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工作,认真履行职工代表大会的各项职能。4.负责职工技术协作、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生活福利及疗养工作。5.负责《工会法》和《细则》的贯彻落实,积极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维护
职工的合法权益。6.负责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7.结合生产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8.负责工会经费、会费的管理、使用工作。9.负责对所属单位工会布置工作,实施指导、检查、监督、考核。10.完成党委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工会开展的主要工作和成效公司工会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公司民主管理的重要组织者,是公司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搞好公司民主管理是工会工作的重点。职工代表大会是公司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实行民主管理的法定组织,做好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是公司党政工作的共同任务,是全公司干部群众关心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公司工会以职工代表大会为载体,积极开展工会工作,在源头参与、维护权益、民主管理、职业道德建设、文体活动、解决职工切身利益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加强工会源头参与,建立和健全维权机制,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公司党委根据近年来公司规模扩大,职工队伍日益状大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对工会组织和工会领导班子的建设,健全完善工会定期向公司党委请示汇报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工会与公司行政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维权作用,推行公司重大改革方案必须提交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民主集中制的做法。进一步健全维权机制,加大源头参与力度,有效地维护公司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职代会建设,深入开展公务公开公司每年召开一次职代会,每5年召开一届职代会换届大会,及时召开增补选举大会对因人员变动造成的空缺进行人员增补;职工代表在每次大会上认真讨论和审议公司的年度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对公司政务、财务、公务公开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体表决。对公司的`基础建设投资和各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议和监督。职工代表对近年来公司奖惩制度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合理化提案,发挥了工会组织在公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极大地推进公司民主政治建设。
(三)公司工会按照公司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部署,围绕的企业精神,以强化责任落实加快主营项目建设,以建设企业文化凝聚发展力量,结合单位实际和行业需求,认真组织开展xx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职业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素质,结合公司评优树先活动,大力培养广大职工的职业道德意识和人格魅力,通过良好的职工品德形象宣传和塑造,不断加强公司职工队伍的品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公司职工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为实现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生产经营的新突破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机制,维护职工权益,保障女职工等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公司党委和工会领导重视公司帮贫扶困工作,健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抓好扶贫帮困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坚持定期走访困难职工,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公司现有职工x人,其中女职工x人,占总人数的x%,关心她们的婚育生活,定期安排育龄妇女健康查体,邀请专家为她们做婚育、健康保障,并为她们做好婚育指导,这在工会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为职工排忧解难,及时慰问生病职工,对生活突变、患重病或困难职工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补助。认真做好职工直系亲属辞世的生活补助费的办理、复核、发放抚恤金工作。x年,xx公司党支部在驻地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累计捐款近x万元,公司机关帮助困难学生每年xx元;开展职工医疗互助,4人获得补助;工会、共青团每逢重大节日开展慰问困难职工和党员;慰问职工生病住院和职工直系亲属辞世x人次。
(五)参与安全管理,履行监督职责。一是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载体,做好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根据上级工会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公司研究制定了可行的活动方案,制订了具体活动计划,同时组织公司全体职工以问卷形式开展“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职工参赛率达98%。广泛开展“十个一”活动,努力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二是监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书。依据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规定,公司工会监督落实层层签订责任书,健全安全责任体系,抓好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落实部门责任、岗位责任,采取专题会议、安全培训、安全生产检查等措施,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消防安全应急演练,营造安全生产氛围。三是加大职业健康保护力度,确保公司健康和谐发展。通过采取宣传教育,加强对作业场所的监督监测等措施,有效保障了劳动者的健康,维护了职工的权益。公司积极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召开职业健康维护工作会议,传达各类文件精神,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职业健康保护工作大检查,为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积极开展创先争优,结合自身特点,加强自身技能技术。举行劳动技能竞赛、业务技能大赛、“青年岗位能手”评比等活动,激发了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其他项目公司也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进行了月度、季度销售竞赛,选出销冠、销售亚军、销售季军。
(七)文明创建有成绩。xx年,公司得了和荣誉称号,并被xx办评为。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x次。
(八)丰富活动载体,关心基层职工权益。实打实地服务好基层员工,在重大节假日,如春节、中秋等,及员工生日,向基层员工发放慰问品。关心职工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九)和谐家庭创建。认真组织开展“好妻子”、“好邻里”、“和谐家庭”和“写家书传亲情”评选活动,积极推进和谐家庭建设工作,有x名职工分别获评云南交通运输系统“好妻子”和“好邻里”荣誉称号。
四、工会建设的困难和问题1.人员配置紧,工会人员大多为兼职,工作力度不够,不能满足职工维权的需要,不能很好的发挥工会的作用,工作任务集中时,会出现应顾不暇的情况;2.工会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创新不够;3.现二级单位没有权限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这对公司困难职工帮扶造成了一定局限性。
五、建议及思考1.在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队伍素质上下功夫。一是采取建立工会小组的办法,健全机关工会组织,以分公司为单位建立工会小组,公司工会充分发挥牵头单位在联络协调、促进交流、落实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把那些热心工会工作、能力强、形象好的干部充实到工会领导机构中来。二是要不断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素质。工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取决于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这关系到工会工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程度和民主权利的维护。所以,要鼓励工会干部加强学习,积极参与上级工会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增强素质,提高技能,厚积薄发,为做好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2.应加强调查研究机制,深入到一线职工当中,把立足点放在职工群众身上,采取多种形式,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演、展、赛等文化体育活动和职工读书学习活动,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努力做好每一项职工工作;3.充分发挥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建议给予二级单位在一定权限范围内,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安心工作。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7
几年来,______镇党委坚持以“五好党委”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强镇富民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手段,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各镇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层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和提高。
按照区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我镇党委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积极的走访、座谈,我们也真切的体会到,目前,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虽然越来越好,但是从客观上看,农村干部的工作环境却日趋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从某些程度上限制了村级班子建设和村政事务的发展,在这些问题中,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团组织建设等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体现在:
1、一些村干部漠视村后备干部、村团组织建设,认为其不重要,致使一些村团组织存在“懒、散、瘫”现象。
2、一些村尽管配备后备干部,但是由于工作机制的局限性不能使农村党组织发现更好的优秀青年人才。
3、村后备干部、村团组织建设的不平衡、不健全,致使一些村班子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现象,一些村村干部整体年龄偏大,造成其工作开拓性不强,创新性不高、因循守旧,限制了村政事务的发展,遇到换届选举,给党委很难找到合适的后备干部人选,增加了这些村出现不稳定情况的因素。
4、一些优秀青年人才尽管有理想、有抱负,但由于村干部岗位经济收入偏低,不能保证其正常经济开支,失去了他们投身村政事务工作的积极性和吸引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提高各村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拓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渠道,解决村级后备干部配备问题,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______镇党委专门出台了《______关于“公推直选”村级团支部书记及村级后备干部的意见》,全面组织实施了村团支部书记及村级后备干部“公推直选”工作。
一、具体做法:
1、明确指导思想和原则:努力拓宽识人用人的渠道,不断优化团干部队伍和村级后备干部结构,为______镇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青年人材。根据《团章》和平谷区委关于选拔任用村级后备干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坚持“民主、公开、平等”的原则,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明确“公推直选”的程序。“公推直选”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各支部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公推直选”领导小组和资格审查小组,组成人员:书记、副书记、村主任(或村委)、村民代表、团员代表各1人,党员代表2人;
(2)对参与竞选的人员条件、具体时间安排进行公示(凡是35岁以下的党员,28岁以下的团员均可报名竞选);
(3)由本村团员青年、党员或村民联名(2人以上)推荐或本人自荐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人选;
(4)由镇党委和派出所、村支部联合对推荐、自荐的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人选的资格进行审查并进行公示;
(5)由镇党委组织出题对村级团干部和后备干部人选进行笔试;
(6)对通过笔试的人选进行面试,组织竞选演说和现场答辩。由本村团员、党员、村民代表和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投票,推选村级后备干部和村团支部书记候选人;
(7)组织本村全体团员采取直接投票的方式,从两名村团支部书记候选人中选举产生村团支部书记一名。(8)对当选的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公示,试用期为半年,试用期满,由镇党委考核,合格者作为村级后备干部。
3、明确了职责分工:此项工作经镇党委会研究通过,由镇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制订政策,指导工作,规范程序,各支部具体组织各环节的工作落实,镇纪委全程参与监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保障措施:
对当选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镇党委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明确要求要让他们广泛参与村内事务,根据实际情况给他们安排兼职工作,进行压担锻炼,主要是做好以下六个环节的工作。
1、思想发动环节。充分利用广播、公开栏等宣传媒体大张旗鼓的宣传“公推直选”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广大团员青年知情、参与,让广大干部群众理解、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岗前培训环节。镇党委将对新上岗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对共青团知识,工作任务及村内各项工作有一个充分了解和认识,为他们做好本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跟踪培训环节。为抓好新上岗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各村支部都要安排支部副书记、支委与他们结对,并建立个人档案(镇党委备案),镇党委也将委派包村干部与他们定期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对村内事务的认识,以便有针对性的加强引导,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4、民主测评环节。每年年中和年末,镇党委都要组织党、团员、村民代表对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及时反馈测评结果,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责成专人监督整改落实。
5、工作锻炼环节。对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要敢于大胆使用,给他们定目标,清责任,使他们尽快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环境,提高解决村内事务的能力,给他们以时间和锻炼提高的机会。
6、工资待遇环节。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镇党委统一规定村团支部书记享受村党支部委员的工资待遇,村后备干部根据使用情况享受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两项工资标准必须经村有关会议通过),规定村团支部书记列席村党支部会议和其它有关会议。
三、取得的初步工作成果。
为了保障这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我镇党委采取了“试点先行,稳步实施”的办法,首先以鱼子山、东洼、北寺三个村为试点,实施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公推直选”工作。共有28名团员青年报名参加了笔试,13人参加了面试,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答辩和民主表决,最终有6人进入了后备干部队伍,其中3人当选为村团支部书记。目前,村级后备干部、团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工作已在______镇全面推开,为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形式,拓宽干部选拔任用渠道探索出一条新路。“公推直选”工作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体现在:
1、得到了村两委干部的支持。过去由于机制和思路的问题,村干部不重视发现培养优秀人才或很难发现优秀的青年人才,镇党委们出台措施,从制度上保障各支部提高对后备干部及团支部工作的认识,经过三个村的实践,各村两委班子非常支持这样的公开选拔竞争方式,拓宽了各村选拔任用人才的渠道,提高了村支部的威信。
2、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过去由于在选拔任用村后备干部中透明度、公开性不强,致使一些有能力、有威信的青年人才虽有好的愿望,却无用武之地和展示的舞台,这样的选拔方式,群众参与、群众把关,还权于民,真正体现了民主,受到了村民的认可。
3、得到了团员青年的欢迎。通过三个村的试点,我们确实体会到,农村团员青年对这项工作非常关注,热情很高,农村不是缺团员青年,而是不乏优秀的青年人才,这种选举的方式他们很欢迎,内心潜在的关心村内事务、组织的归属感得到了加强,28人参与报名竞争,这样的关注、参与、欢迎程度也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4、壮大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公平竞争,一些原来没有后备干部的村有了后备干部,一些后备干部队伍不健全、素质不高的村后备干部队伍得到了调整和充实,通过有计划的培养、使用,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增强了后备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政绩意识。
5、健全完善了村级团组织,战斗力普遍得到增强。“公推直选”工作开展之前,我镇党委首先委托镇团委对各村团员团籍进行了清理,对青年进行了登记,对这些团员、青年的组织关系进行了重新注册和确认,使一些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的团员青年回到组织的怀抱。其次,通过公开竞选承诺,当选的村团支部书记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服务意识,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
6、发现一批优秀青年人才。通过竞选村后备干部和村团支部书记,我们也发现了一批农村优秀的青年人才,尽管他们没有竞选成功,但他们的表现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镇党委对这些新发现的优秀青年人才建立了人才库,以便今后继续培养使用。
四、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新上任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和监督,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镇党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的监督管理。
1、建立谈话机制。我们要求村党支部每月与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后备干部谈话一次,镇党委每季度安排组织委员和镇团委书记与他们谈话一次,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对内各项工作的认识,以便加强帮助指导,提高他们驾驭工作的能力。
2、建立测评机制。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他们进行民主测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3、建立考核机制。我们将把对村团支部书记和后备干部的考核纳入“五好”支部争创工作中,对新上任的村团支部书记和村级后备干部每半年考核一次,由组织部门考察备案,对考核不称职或连续两次考核基本称职的,要按照有关组织程序进行处理,对表现优秀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公推直选”工作得到的几点启发和思考
“公推直选”村团支部书记和后备干部是我镇党委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我镇党委对新时期下如何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团组织建设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通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这项工作的实施使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
1、完善了选人用人机制,加快了农村民主化进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能够使我们发现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这样的选人用人机制,是农村民主化进程的具体体现,我镇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得到了健全和完善。
2、强化了镇村两极干部的民主意识,提高了我们的执政意识和服务水平。“公推直选”工作让群众广泛参与,充分体现和发扬民主,从中我们镇、村两级干部深切的感受到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群众中蕴含的热情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激励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执政意识和服务水平,还权于民,造福于民。
3、解决了村级班子的后继乏人问题。“公推直选”这种模式使我们发现了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各种机制保障我们能够进一步培养、使用、锻炼这些优秀青年人才,通过实践锻炼,能够使他们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最终走上村干部岗位,增强了干部选任的连续性,解决了村班子后继乏人、青黄不接问题。
4、提高了村班子的执政水平,巩固了农村两委班子的执政地位。通过这种选任模式,提高了村干部的威信,提高了村班子的执政水平,巩固了农村两委班子的执政地位,农村两委班子尤其是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公推直选”村团支部书记和后备干部是我镇党委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我镇党委对新时期下如何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团组织建设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通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这项工作的实施,完善了我镇选人用人机制,加快了农村民主化进程,解决了村级班子后继乏人问题,切实增强了村级团支部的战斗力,为今后广大团员青年为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条件。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8
为进一步掌握全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现状,推动妇联工作的开展,近期丰南区妇联采取座谈、走访等方式,对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组织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的工作原则,加大妇联组织建设力度。全区目前15个乡镇,483个行政村,有乡镇妇联干部16人,村妇代会主任483人,乡镇、村两级妇女组织组建率分别达到了100%。全区建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委会25个,企业妇代会21个,组建率较过去已明显提高。组织网络的拓宽使妇女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全区不同领域。全区妇联组织实现了纵向到底的格局,即区妇联下属有乡镇妇联、机关妇委会,乡镇妇联下属有农村妇代会、企业妇代会。全区形成了一个辐射面广,延伸线长的妇女纵向组织网络。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区不断加强横向妇女组织网络建设,相继建立了女干部联谊会、女企业家协会、女能手协会、巾帼志愿者协会等,加强了与各层面妇女的联系,使妇联的工作手臂和工作领域得到了延伸。
(二)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级妇联积极配合党委组织部门,创新干部选任方式,通过选举、竞聘、直选、调整充实,把热爱妇女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年轻女干部充实到基层妇联干部队伍中;加大妇联干部的交流轮岗和挂职锻炼力度。干部队伍日趋年轻化、知识化。目前,全区15个乡镇妇联共配备妇联干部16人,平均年龄为34岁,全部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5名机关妇委会主任平均年龄为35岁,全部为大专以上文化。村妇代会主任平均年龄38岁,大专以上52人,高中以上学历265人,104名通过农村妇代会直选产生。80%以上的妇代会主任掌握了2门以上农业科学技术,成为致富创业的带头人。
(三)基层妇联干部待遇进一步落实。区妇联争取组织部门的支持为区直妇委会主任落实了正股级待遇。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村级妇代会主任政治、经济待遇。目前,全区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比例达到53%。村妇代会主任的报酬享受村正职70%以上的占78.7%,80%以上的占21.3%。部分乡镇出台相关政策,解决了村妇代会主任退职补助问题。王兰庄镇对正常卸任的村妇代会主任给予一次退职补助。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妇联干部教育培训,提升组织能力。各级妇联组织依托妇女学校,采取集中与分散、理论学习与外出考察、实践锻炼与学习培训相纵使等方式,开展妇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区妇联坚持每月2次的不定期学习制度,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每年组织至少1─2期的镇乡妇联主席、机关妇委会主任培训班,并组织40%的村妇代会主任参加培训。各镇乡妇联也通过以会代训等形式,每年组织由村、企业妇代会成员参加的政治、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了妇联干部的整体素质。
(二)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各级妇联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实践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妇女进步与发展为重点,规范妇女学校建设,开办“新农村、新女性”大课堂、女能手大专班,成立各类妇女协会组织,加强集生产、培训、示范、服务、创收于一体的示范基地建设。全区涌现出十大农民女状元1名、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工作者1名、女能手2名,省级女能手5名。围绕和谐发展主题,突出“科学、文明、生态”重点,举办家庭美德、女性修养、家庭教育等各类培训、开展“十佳母亲”、“孝亲敬老”标兵、“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组建各类妇女文娱宣传队伍,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黄各庄镇惠达社区文艺队在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中被被评为巾帼文明健身队。为了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在全区纵向建立了区、镇、村三级维权组织网络、横向建立了法律援助机构、联合区法院成立了维权合议庭。针对贫困妇女儿童和单亲母亲家庭,建立贫困单亲母亲家庭和特困妇女档案,全部实施救助。深入开展“春蕾计划”活动,实现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春蕾女童应救尽救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实施对高中阶段春蕾女童的救助,发展了2个以个人名义冠名的“爱心基金”,为救助工作注入了活力。目前,全区累计救助春蕾女童657名,发放救助金80余万元。通过主体活动、特色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提高妇联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存在问题
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比例呈下降趋势。一是由于村级两委职数减少、在选举法中要求两委中有女性的规定不明确,以及妇女在选举中受村内家族观念的影响,有些较优秀的妇女人材,得到的选票较少,不能入选。二是计生部门的影响。妇代会主任(也就是计生专干)进两委后,不利于计生部门管理。三是近年来,妇代会主任的工资由计生部门支付,工资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进两委后,妇代会主任的工资不由计生部门支付,则按照两委干部的工资标准发放,有时还不如计生部门支付的工资高。还有的村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不能按时兑现妇代会主任的工资。
妇联工作经费偏少。随着新形势下妇联工作内涵和外延的不断延伸,以及妇女群众对妇联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的经费数额已难以维持日常工作的开展。县级妇联经费虽已纳入财政预算,但经费数额偏少。各乡镇也没有将妇联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直接影响了妇联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开展。
阵地建设发展不平衡。目前县、镇两级分别建立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妇女学校、家长学校等妇联活动阵地。但村级阵地建设由于受村经济状况的制约,发展不平衡,部分经济困难的村不能将阵地落实到位。同时,县、镇两级阵地的活动设施、教师配备等条件,与阵地建设的职能不相匹配,不能满足妇女儿童发展的需求。
四、对策建议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党政领导应进一步提高男女平等的国策意识,不断深化对妇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思想上重视、经费上支持、工作上指导、政治上关心,为妇联工作提供有力保证。要争取把妇联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之中,把妇联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加大对各级妇联干部的培训力度,县区妇联组织应积极与党校、组织部门联系,争取把妇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的培训计划,在培训过程中正确引导、教育基层妇联干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作为求地位,同时要处理好专兼职工作的关系,明晰自身工作的主要职责,充分发挥兼职的优势。上级妇联也要积极提供条件,组织妇联干部参加妇联系统业务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
创新工作,提高效能。面对新形势给妇联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级妇联应自觉把妇联工作放到工作大局中把握,把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点作为妇女工作的切入点,把妇女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受益不受益作为履行妇联基本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开展规模大、档次高、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增强凝聚力。
完善机制,增强积极性。根据现阶段的实际,建议对年满55周岁且正常离任的村妇女主任,按照任职年限划分不同档次,给予一次性补助,或以定补的方式,逐年或逐月补助。同时,建立已退特困村妇代会主任救助机制,对生活确实非常困难的,给予一定困难补助。提倡妇代会主任与计生专干一人兼,这样即可以减少村内开支,在有些工作上还可以和计生部门有机的结合,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为了调动妇代会主任对妇联工作的积极性,也为了妇代会主任能够理直气壮的干好妇联工作,建议上级妇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并与计生部门结合,从妇联的角度对妇代会主任的工资待遇给予适当考虑,以便于工作以后妇联开展工作。同时,制定出台政策法规,加大对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硬性规定。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9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妇女已成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女的智慧和妇女的创新,妇联组织如何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优势,能否限度地发挥广大妇女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为此,我们对相关现象和问题进行了调查探讨。
一、当前基层妇联组织和妇女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不断加快,许多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妇女、老人和儿童成为“留守”农村的主要成员。农村妇女不仅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而且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针对当前农村这种以女性成员为主导的新格局,妇联组织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道德素质,弘扬文明风尚,促进妇女民主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基层妇联组织在作用发挥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妇女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妇女长期以来对自身的期望值较低。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创业精神。大多数农村妇女仍然过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固有方式,创业的主动性较低;对农业科学技术掌握甚少,影响了她们的劳动回报率;另外,部分妇女在村里民主政治生活中甘当配角,不能大胆表明自己的态度,参与决策。
(2)农村“留守”妇女家庭问题突出。目前,农村“留守”妇女越来越多,她们家务、生产一肩挑,任务重、劳动强度高,生存压力大,加上固有的农村妇女保守观念,认为自己只能在家做家务,造成观念、信息、思想的闭塞,而有些丈夫外出打工开阔了视野,观念得到更新。夫妻间的这种反差易引发情感问题,带来家庭不和谐、不稳定。
(3)妇女自主创业、就业问题较多。虽然现在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就业机会较多,但不少农村妇女在就业方式上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适应性差;妇女就业观念保守,受家庭牵制和周围环境影响,绝大部分妇女不愿抛夫弃子,外出就业;妇女自主创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严重。调查显示,资金匮乏是妇女创业的障碍之一,贷款不但手续繁琐,且贷款额非常低,不解决问题,高利息借钱,只能增加负担。资金上的困难,成为农村妇女致富的阻力。
(4)基层妇联组织存在薄弱环节。妇代会作为妇女群众的代言人,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村级妇联自建基地不多,普遍经费匮乏,导致工作运转困难,也影响了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妇联组织为农村妇女增收提供的服务还不能满足需求,针对农村妇女的培训内容单一,覆盖面不宽,特别是面对群众强烈的致富愿望和资金、信息缺乏这一矛盾,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对富余劳动力和妇女转移力度还须加大。
二、当前妇联组织如何创新思路、发挥作用的探讨
随着新农村建设内涵的不断深化和丰富,以及农村妇女发展的需求,妇联组织引领农村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摆上了议事日程。
(1)如何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和技能。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主要以男性和年轻女性为主,滞留在家的大多是40岁以上且文化程度偏低的中老年妇女。在被抽查的永安桥、李家、雅和等相对偏远村的850名妇女中,19.8%的妇女在企业上班,在家务农的占80.2%,只有16名妇女是自主创业的。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这些妇女的素质和技能、拓展发展机会、实现增收致富是妇联面临的重大任务。
(2)如何为农村妇女拓宽致富途径。在家务农的农村妇女,他们既要种好责任田,又要照料好老人和孩子。为了增加收入,她们迫切需要一种比较灵活、技术含量又不高的的行业。因此,一些半成品加工、手工刺绣等就业项目,是切实解决就业和增收的比较可行的方式。
(3)如何加强妇联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发挥阵地作用,培养妇女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在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员少、经费短缺、办公设备简陋,甚至人员配备不齐,这些都制约着妇联组织的健康发展。在农村妇女权益受侵害的情况较为突出,她们的维权意识和维权手段都相对薄弱。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用,唤醒农村妇女平等意识、维权意识、参与公共事务意识,提高农村妇女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是实现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发挥妇联组织作用的做法的建议
(1)以提高素质为基点,培育新型女农民。妇联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妇女培训计划,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和妇女教育培训阵地,对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需求的妇女实施分层培训:第一是对能走出家门的青年妇女,开展缝纫技能、家政服务等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第二是对走不出家门的农业妇女开展种、养、加、花边钩绣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和现代农业新技术培训,引导她们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第三个层面是对从事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女经纪人,开展营销知识培训,帮助她们掌握现代营销本领。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培育一批懂科技、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农村妇女和创业女能手,努力为建设新农村培养妇女人才。
(2)以做好妇女服务为落脚点,注入妇女组织新活力。基层妇女组织是妇联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因此,结合下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村妇代会的建设。配强配齐村妇代会班子,将村里有威望、素质高、会致富的女能人吸纳到村妇代会班子,不断为农村基层妇女组织注入新鲜血液。要充分发挥好妇联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妇联干部能力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素质好、作风实、业务精、能力强的基层妇联干部队伍,妇联干部要切实增强服务、创新、协调的能力,不断提高服务妇女的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要立足乡村妇女特点,突出地方特色,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越俎代疱,发挥好妇女群众的主体作用。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0
XX区妇联组织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基层妇女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妇女工作的基础和源泉。在“党建带妇建”工作机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延伸工作触角,充分发挥基层妇女组织的娘家作用,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工作要求,进行了调研和粗浅思考:
一、我区妇联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妇联始终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紧随党建”原则,融入大党建体系,与党建同频共振。按照“机关系统抓强化、乡村基层抓提升、横向组织抓覆盖、纵向组织抓延伸”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基层组织示范创建活动,切实将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和广大妇女群众信任的“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1 、组织网络不断健全。我区以区域化妇联组织建设为抓手,以“重基层、全覆盖”为重点,逐步形成“1+N+X”
的妇联组织架构。建立纵横交织的组织网络,横向覆盖辖区内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联谊组织等领域,纵向依托“五位一体”党组织架构,建立以镇妇联为核心,村(社区)妇联、网格(邻里)妇女组织、村民(居民)妇女小组、姐妹微家“四位一体”网格体系,将触角向妇女生活的最小单位扎根。大力推进在“鑫手相连”社会组织、绿博园、家纺城商圈等“四新”组织、专业市场、非公企业中建立妇女组织,最大限度覆盖各领域各层面妇女群众。XX年,全区X个镇(街道)妇联换届全面完成,机关妇联改建工作完成X%,全区新增新领域新业态新阶层新群体妇联X家。大力发展女性微组织,全区建有姐妹微家X个,三八红旗手工作室X个,巾帼创业就业导师站X个。我区妇联组织已呈现出立体化、多层面、全覆盖组织体系的雏形,实现妇联组织架构由“一根线”向“一张网”转型。
2 、妇联队伍不断壮大。坚持“开门纳贤,专兼相融”原则,通过高配妇联主席、选优妇联执委、挖掘巾帼志愿团队,打破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的界限,把各行各业各类优秀妇女吸纳进妇联队伍中,通过换届、改建及执委扩充,镇村两级专兼职x名,执委X名,区妇联执委班子增至X名,全年培育新增巾帼志愿团队X个。为强化妇联干部能力建设,全年组织区镇村三级妇联干部素质提升培
训班X次,各类业务培训X次,参训人数达千人。深入推进“智慧女性课堂”、美丽女性评选等品牌工作,不断实现妇联队伍素质提升。
3 、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抓住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党员服务站点建设的契机,统筹推进基层妇儿阵地建设。全区现有村级妇女儿童之家X个,“妇女之家”、“妇女活动室”X个。主动培育和引进女性社会组织、公益服务机构、巾帼志愿团队等,增强阵地社会化、项目化服务功能。先锋街道花园村引进社会组织“悦心养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兴仁镇徐庄村妇女儿童之家引进了适合妇女的手工编织项目。强化网上妇联工作,构建“互联网+妇联”工作新格局,用好“通州区妇联”微信公众号、区妇联网站、qq群、“一呼百应”姐妹微信群等新媒体矩阵,打造充满活力的“网上妇女之家”阵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妇女组织组建仍有难度。特别是在四新(新领域、新业态、新阶层、新群体)领域,目前,在民政部门登记在册的女性社会组织数量极少,有些新建的社会组织还尚处于孵化阶段,工作成效和作用发挥不明显。少部分非公经济领域的妇联组织有空挂现象,只有几个职工或者是家庭式作坊,妇女职工很少甚至没有,而一些较大的非公企
业成立妇联组织的主观意识还不强,企业妇建工作也得不到应有支持,活动场地、活动经费都得不到相应保障,妇女组织的作用和优势难以发挥。乡镇妇联本身和企业工作、社会层面接触不多、信息渠道较狭窄,妇女组织组建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一部分基层松散型的妇女组织由于受到工作经费、人手不足等原因的影响,机构设置、阵地建设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 、基层妇女干部队伍仍需进一步强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少数乡镇妇联主席和部分村居妇联主席存在兼职现象。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常常顾此失彼,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妇女工作的开展,造成妇联职能作用发挥难。二是基层妇女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我区女性参政议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总体情况上看,还存在着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妇女干部服务妇女群众的本领较弱、参政意识薄弱、工作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问题,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三是妇女后备干部队伍薄弱。由于受自身素质、女干部选拔渠道等原因的影响,妇女后备干部队伍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充,女干部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严重,给选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四是村居妇联主席经济待遇还不高,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少数村居妇联执委由于没有任何经济报酬,主动服务妇女的意识还不强。
3 、基层妇女工作经费得不到完全保障。妇联要在提高妇女素质、维护妇女权益、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提供服务,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做保障,特别是基层妇联组织,由于经费压力,很多村(居)、社区妇联工作只停留在每年“三八”等重要节日组织活动,群众参与率较低,妇联工作影响力弱。
4 、妇儿民生实事仍然任重道远。农村中因病致困的妇女存在不少数量,有时一些象征性的慰问关怀只是杯水车薪,缺乏较为完善的救助体系。失独家庭这些特殊群体是目前较需关注的对象,失独家庭的养老帮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加强妇女基层组织建设的建议
1 、统一思想认识,推动妇联改革落实落效。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群团改革精神,加快推进妇联改革任务的落地见效,要倒排时序、查漏补缺,保证各项改革任务的推进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要着重以下几点:一是要依托党建优势,扩大组织覆盖。积极依托党建带妇建,突出配套功能,做到四新妇女组织建设与四新党建工作一同研究、一同推进、一同加强、一同落实,不断扩大妇女工作的覆盖面。二是要注重政策引导,解决资金困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妇联开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三是要主动作为,优化女干部工作环境。切实解决村级妇女干部的待遇问题,提高基层妇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积极争取党委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建立并完善女干部人才库数据,不断优化女干部的岗位待遇,为女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 、强化素质培养,提升队伍能力水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基层妇女干部队伍是做好新时期妇女工作的基本保障,是增强妇联凝聚力的重要手段。积极把妇联干部的学习培训纳入干部总体培训的主流,多渠道给妇联干部提供学习、提高、实践的机会,促进妇联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国情区情、经济政策、领导艺术、业务知识等多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基层妇女干部参与经济、处理矛盾、服务妇女的能力;在培训方式上,要充分运用各种教育培训平台,积极采用请进来讲课、走出去考察、轮岗交流、岗位实践等方式,让广大妇女干部不断明晰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新思路,新特点,成为会抓重点特色工作,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妇女工作专家”。
3 、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能。一是逐步完善社会化共建机制。妇联工作重点要做好“联”字文章,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寻求妇女基层组织与党建工作的最佳结
合点上科学定位,统一部署,共筑共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各部门、各组织的有效资源,合理整合,完善社会化共建机制,进一步加大民生实事工作力度。二是建立健全活动机制。健全完善活动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工作汇报与交流会,确立妇联工作责任制、工作督查制、实地调研制等,将各项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落到实处。三是不断完善考评机制。在不断完善妇联系统逐级考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加强对基层妇女干部工作的日常管理,规范工作考核,适当规定一些硬指标,采取一些严措施,使“软”工作“硬”考核,使基层妇女工作有指标可量化、有进度可参考、有绩效可评定,更好地调动基层妇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共青团工作特别是社区基层团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新走向、构筑新格局,保持团工作的发展势头,是我们必须探究和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近期我们通过走访形式,对当前我社区基层团组织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社区团组织建设现状
我社区是一个规模较小的社区,拥有团支部1个,辖区内有28周岁以下的青年约占社区总人口的15%,其中大部分青年为在校学生和企事业在职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约占社区总人口的0.5%左右。
二、我社区团组织建设特点
社区的未成年人建设是唐山市未成年人建设的试点,团组织通过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在社区开展的如教育、扶贫、帮困、卫生清扫、环境绿化美化、治安巡逻、医疗保健服务、科普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能切实帮助居民解决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遇到的难点,最终在社会上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一)通过市民学校开展了法制教育进社区、禁毒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关注青少年成长,切实解决青少年成长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积极帮助青少年健康的成长、成才。同时联系楼门组长及时了解青少年现状,及时发现和纠正青少年不良行为。
在20xx年7月16日,双新四社区与育心方舟心理咨询中心合办了一场“快乐成长训练营”培训活动,开展此次活动是针对初一到初三的学生,由心理咨询专家韩玉老师主讲,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为自己找一个正确的定位,首先韩玉老师对孩子们育心暖语来打开孩子们对活动的认知与接纳,使他们了解了人生中的愿望、目标,聆听与接纳,承诺与责任分享的重要性,从中锻炼了自信心,使孩子们找到自我,也体会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的乐趣,最后活动情感的体验,在孩子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父母到场,为孩子出色的表现献上鲜花,活动达到高潮。通过活动不仅使孩子在成长中体会乐趣,也使家长们了解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发挥团组织维护社区稳定的重要作用。在我社区建立联防服务网络中,团员发挥了带头作用,社区联防员聘用了团员,只要接到居民发生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防火防盗、居家安全等突发性事件的报警,社区联防员会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三)团组织通过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紧紧抓住社区环境建设、再就业工作等党政所急、百姓所盼的难题、难点问题,发挥着社区建设攻坚克难的作用。20xx年4月2日,唐山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唐山市路南区总工会、唐山市第八医院、唐山市学院南路街道办事处与我社区联合举办“送岗位、送健康到基层”就业服务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为基层送去了39家用工单位的410个就业岗位,260多位社区居民前来咨询用工信息,59名求职人员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唐山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人员,为26名前来进行政策咨询的参会人员进行了有关政策的解答,活动取得的胜利与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以上的工作体现了在社区团建过程中的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关注青少年教育,使青少年工作为整个社会所关注,壮大了社区青少年工作的力量;二是积极筹划解决青少年的工作问题,关注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三是充分发挥青年团组织在社会上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团员为民服务的意识。
三、当前社区团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面对社会转型带来青年群体的变化、社区文化建设内容的变化、社区青年的思想的转变等过程中,以及受客观存在的原因的影响,社区基层团组织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管理办法。活动场所既是青年的活动中心也是老年的活动中心,还是社区开日常办公的地点,能够被青少年利用的时间不长、机会不多;二是设施健全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缺乏完善的管理办法,并受条件制约未能配备专职的青少年中心管理人员,造成有条件开展活动却利用率不高,并且缺乏广泛宣传,青少年对此知之甚少。
第二、社区服务青年的志愿者人群单一,并受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志愿者难以长期坚持。志愿者是社区青年工作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服务社区青年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普遍采用招募离退休老干部作为服务社区青年的志愿者的方式。一方面在为老干部提供了发挥余热的平台,同时也在社区团组织建设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年龄和身体条件影响难以投入更多的精力仅仅招募的离退休老干部作为社区服务的志愿者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同时,由于难以投入更多的经费,不能够给志愿者最基本的.工作投入补贴(车旅费、通话费等)部分招募的志愿者不能够坚持长时间的进行志愿者的工作。
第三、社区团员青年活动缺乏新思路、品牌性、影响力,难以形成较大社会影响力。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共青团紧密结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而开展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团组织开展工作的一个亮点。基层的社区团组织在组织活动中存在不少问题,活动缺乏新思路、品牌性、影响力,不能够将共青团的工作带动起来形成社会影响力,已然成为制约社区共青团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结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社区团工作的外围环境不佳。部分街道、社区党政领导对团组织的地位和价值认识不足,街道经济发展不平衡,使社区团组织缺乏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团的工作和活动的正常开展。一些社区新成立,遇到的困难较多,面临着不可回避的职能、经费困难等问题,致使社区团的工作难以摆到社区工作的重要议程。二是团员青年意识淡薄,政治热情不高。团员是社区团组织的组织基础和依托,社区中的团员青年结构复杂,待业青年、下岗青年、外来务工青年走进社区,他们的文化层次不一,长期游离在团组织之外,致使意识淡薄、政治热情不高。有的团员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不愿意参加团的活动,给团员教育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三是社区团干部工作热情不高。社区团干部身兼数职比较普遍,没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团的工作,有的对团工作持应付态度,工作缺乏热情和创新精神,从而制约社区团工作的全面活跃。
四、对于于开展社区团组织工作的几点意见
社区是团的工作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是团组织带领广大青年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崭新领域。当前,大量社会管理、服务职能落到了社区,社区将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并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带来了青年流向与分布的巨大变化,大量待业青年、非公有制企业青年及外来务工青年游离于团的组织网络和服务体系之外,这些青年迫切需要团组织联系他们、引导他们成长成才,组织好青年在参与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发展中发挥作用。因此,社区团的工作是一个崭新的区域也是一个崭新的舞台,更是一个当前团组织应该承担的一项重要责任。结合调研实际,谈几点对于团的社区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第一、以党建带团建,进一步加强社区团组织的规范化建设。通过调研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社区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当前社区团组织在团干部的配备、团组织制度的实施、团员的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加强基层团组织的制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是当务之急。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党组织一方面在工作中为共青团的工作确定了指导思想,另一方面在进行党的建设过程中为社区团组织提供了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社区团组织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积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和指导,使党委及时把团建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中,切实促进社区团建、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同时应该加强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建设经验,为社区团的工作确定指导思想,提供新的思路。
第二、优化团干队伍,加强团干部的选拔、培养、任用机制的建设。社区团干部是社区工作开展的主力军,是社区团工作的实施者,培养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对社区团的建设尤为重要。基层团组织应当进一步完善社区团干部选拔、培养、使用、交流、转岗等工作机制。积极选拔任用一批工作热情高、工作态度好、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到社区团的岗位上培养锻炼,建议多举办一些针对基层的培训班,切实提高基层团干部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实现新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同时,尽可能地保证团干部的相关职级待遇,免除团干部的后顾之忧。
第三、培育社区青年文化特色,打造社区青年活动的品牌,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把社区发展主题与青年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是社区团共青团工作的核心内容,而社区活动是青少年社区工作的主要方式,开展好的活动,打造成功的社区青年活动品牌对社区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调研的大通区远望社区很好的将社区禁毒和普法教育活动与社区的工作紧密结合,树立了社区的品牌活动造成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形成了社会对社区青年教育的合力,是一个有特色的成功案例。在开展社区青年活动的过程中一是要清楚举办活动的目的是服务社区青年,开展活动的基础是青年们乐于参与、需要参与,参与后能有所提高、有所启迪;二是在保证活动质量的基础上注重对活动本身的宣传,在社区青年工作的探索阶段应该注重宣传自我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及时发现工作的不足同时也形成社会对青年关注的合力;三是敢于办大活动,依托富有活力的活动锻炼团的干部、培育社区青年,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团干部和社区青年的积极性,完善社区团组织的建设。
第四、完善社区服务青年的志愿者工作机制,在缺乏专职团干的条件下依托志愿者建立长效的服务机制。要考虑充分发挥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的作用。要把他们的热情、精神和专长、服务时间有机结合,通过社区团组织制度化和组织化的安排转化为长效服务机制。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2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乡情、村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基层党建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就连云港来说,农村正处于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公共服务向镇村集中、产业发展向规模经济集中、土地流转向合作组织集中、农民就业向企业和园区集中的“五个集中”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这些新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不比老问题、遗留问题解决容易多少,要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必须加以改变。为此,连云港市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对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调研,着力摸清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找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解决的有效对策。
一、当前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乡镇党委管党责任没有完全落实
一是上级考核“指挥棒”重经济、轻党建,抓农村基层党建的压力不大、动力不足。从全市来看,党建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中占比太低,一般仅为2%,而经济指标的考核才是最“硬”的。同时,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信访稳定、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招商引资、财税等每项工作实行“一票否决”,这在客观上造成乡镇抓农村基层党建“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从开展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的地区来看,大多可操作性不高,区分度不够,基本都能得分,甚至有个别地方连过场都不走,只要完成党报党刊的订阅任务就得满分。
二是乡镇党委领导力量不足,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力量薄弱。随着乡镇机构改革和撤乡并镇的深入推进,合并后的乡镇人口少的5—6万,多的10多万(城关镇除外),但党委委员一般只有9-11人,领导力量明显不足。乡镇党委的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五大委员各管一摊,工作协调配合少。加之,不少地方长期认为,抓党建就是组织委员一个人的事。而分管党建的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又大多身兼数职,没有足够精力抓好党建。
三是党建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基本保障。大多数乡镇财政的数字“很好看”,但可用财力却“很有限”,在乡镇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往往是确保公共行政以及教育、卫生等事业性支出,压缩党建经费支出,有的地方出现党建经费多年零投入。同时,为维持村级组织各项工作运转,省政府对苏北行政村实施了财政转移支付,20xx年为村均10万元。但实际上,这部分资金先是被县、乡镇财政截留或抵顶,然后由于合村并组大多不到位,各自然村独立运转,再分成几份,僧多粥少,财政转移支付的初衷难以实现,效果打了折扣。
2、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后继乏人
一是带头人不好选、不会干。一方面,虽然各地都普遍落实了村书记“一定三有”政策,但是与不少人的理想预期还是有一定差距,认为“收入不如打工的”、“政治上没奔头”、“权力不大、事事都抓”,是世上最难的工作岗位。因此,年轻、优秀的党员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干,而留在村里的老弱病残党员中,又很难选出合适的人选,导致“村子越穷,人才越外流,人才越外流,村子越穷”的恶性循环,有些村甚至出现了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也不行;拿着放大镜,找不到合适人选”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换届中,不少人依托家族势力、空头承诺等当选,许多素质不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收入方面办法不多、思路不清,“坐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还有少数当选的人把当村支书看做短期行为,对3年任期满了以后是否当选有严重的危机感,“一年看和学、二年小心干、三年等着换”。
二是后备人才数量少、培养难。农村党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客观上造成了村干部后备力量的严重匮乏。目前,全市农村党员137679名,其中55岁及以上的68157名,占4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80003名,占58%,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农村青年都争相“走出去”,导致许多村都成了人才“空心村”,在村内发展党员找不到合适人选。这也和发展党员不正常有一定关系,如个别村新发展党员“近亲繁殖”严重,多为现任村支书、村干部的亲戚;少数村书记怕对自己形成威胁,连续几年都不发展优秀青年入党。
三是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有困难。当前大学生村官难以发挥作用,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制约。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是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做出的选择,大多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通过考公务员、考研等途径离开农村,缺乏在农村施展才华的抱负和理想。而且,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加之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接纳,深入不下去,有的大学生村官甚至怕去村里、不去村里。许多大学生村官刚到农村时,对工作有激情、有斗志、有想法,两三年后,大多已失去了发展的激情与思路,混同于一般村干部和群众。
3、农村党员教育难开展、管理难到位
一是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目前,农村“三会一课”等组织活动普遍不能正常开展,支部大会、党员大会半年开一次就已经不错了,平时只有发展党员、重要事项需要讨论时才召集,有的村只能通过发“误工补助”吸引党员参加活动。不少村正常每年就组织一次党员冬训,还要借临近春节、外出务工党员返乡的机会,时间上还不能完全保证,有个别地方上午开会、下午总结,甚至半天就结束了。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基层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对党员缺乏吸引力,一开会就是念一念报纸、发一发材料、看一看电视的形式已经让党员失去兴趣。另一方面是农村党员流动性大,外出务工党员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两新”组织中党组织活动受到企业主以及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方式的制约等,都难以正常开展活动。此外,活动阵地服务事项少,功能不强、利用不足。有的选址偏僻,有的设施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党员群众的实际需要。如不少文体设施不实用、图书室中书籍陈旧,农民平时利用很少,闲置率高。个别部门设立的办公室和设施,纯粹是花架子,占用资源、不办实事,有的仅仅是挂块牌子、贴条标语、应付检查。
二是不少党员缺少纪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新党员是发展时有人教和管,发展后虽有人教、却没人管;对无职党员更是“不得力、管不着”;对外出党员是“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管不了”;多数转入村的离退休党员认为自己资历深、工资高、水平高,转入村大多只是为逃避原单位的管理或少交党费,主观上不愿接受、行为上被动接受村党组织的管理。同时,党员“出口”不畅、甚至不通,苗头性、小问题没人管,一般不犯大的错误就“出不了党”。少数党员干部意识淡薄、素质不高,还有一些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家长作风、侥幸作祟、党纪无畏,不认真执行有关制度,甚至把“村里的变家里的”,腐化堕落。据统计,20xx年以来被市县乡纪律检查部门处理的村书记案件共525件,占村总数的.36.8%,村书记已成为“高危岗位”。
三是基层民主落实不到位。不少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民主制度不到位,保障党员群众民主权利流于形式,对党员义务要求得多,权利保障得少。如有的村“两委”思想不同轴,导致权力无序运行,出现了两个极端,要么是村委会不能自觉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工作“两张皮”,要么是村党组织大权包揽、村委会可有可无。个别党员干部民主素养不高,搞形式,走过场,对重大事项的决策依然是拍拍脑袋决策,一个人说了算,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还有在换届选举中,有部分人依靠家族、宗族势力的支持或是非组织行为的干预,利用民主形式进行博弈。这些人当选后,借机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私利,既不能维护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更不能为村里带来发展和稳定,一定程度上留下了隐患。
4、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不够科学
一是合村并组不到位造成科学设置组织难。20xx年“运动式”合村并组后,全市由原来的2111个村合并为1427个村,表面上村域规模扩大,村级人口增加,村级党组织规模扩大,但实际上各自然村仍独立运转,多数村组不合财、不合心,村党组织不合力。据统计,被合并的村中,有14个又分开运作,造成党组织设置调整难。同时,全市党员人数在50-100人之间的村有955个,100名以上的村有205个,50名以下的村只有267个;而从行政村党组织设置上看,有13个村级党委,587个党总支,827个党支部,有约39%的村应达到了设置总支或党委的规格却仍以支部的形式运转。许多支部过于庞大,支部生活成本高,党员不便集中,给党员管理和党员活动开展带来了难度。
二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相对滞后造成科学设置组织难。当前,农村各种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大量增加,而党建工作有些滞后。一方面,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组建率还不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全市截至20xx年6月底有953个,而其中建立党组织的只有105个,且都是党支部。由于企业党员流动性大等一些不确定因素较多,已组建的企业党组织稳定性较差,随时可能出现“边建边瘫”、“上午建、下午散”的现象。而且,党组织活动受到企业主以及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方式的制约等,难以正常开展,甚至“组织不如大户、实力不敌大户”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各类党组织之间关系没有理顺。有的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是属于一个村的,而有的规模比较大、囊括了好几个村,建立的党组织也包括了几个村的党员干部,与村党组织之间,往往职能交叉、人员交叉,他们之间的这种松散型的关系,给巩固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许多难题。
三党员流动性变大造成科学设置组织难。目前,农村党员离土离乡、经商务工日益增多,据统计,我市共有流动党员6419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2.5%,“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找不到组织”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甚至导致了一些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流动党员多分布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相对滞后,一些流动党员找不到组织,无法转移组织关系,过不上正常的组织生活。而成立驻外党组织往往受人员、机构、资金等要素的局限,组织大多倾向于同乡会,活动大多等同于沟通会,成员大多是松散型,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驻外党组织,难之又难,少之又少。
5、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不够强
一是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据统计,20xx年底全市村均债务71.4万元,村均收入(扣除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只有36.4万元。许多村既没有企业,也没有积累,更没有可资利用的资源,而且负债比较严重,“拆东墙,补西墙,墙墙都有洞”,村级运转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来勉强维持,更谈不上为民办事。原因在于,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素质与农村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发展思路不宽,缺乏机遇意识,引领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村级集体资产缺乏监管,导致集体资产流失严重,村一级合同管理比较混乱,甚至有的村发包土地一包就是50年甚至100年。而且个别地方以村养镇现象相当严重,为维持正常运转或出于完成财税任务的目的,乡镇常会截留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甚至向村里下达税费上交任务。有的县据说每个村至少每年要向镇交30-40万,多的要交上百万。
二是村级组织化解群众矛盾办法不多、缺乏手段。一方面,对在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推进中,出现的诸如征地拆迁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土地补偿欠合理、利益分配不均和失地农民未妥善安置等,往往是问题造成在各方、息访责任在地方,而村级组织权力能力都有限,没有办法解决。另一方面,一些农民明知自己诉求不合理,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态度,无端纠集家人亲属采取死缠烂磨的方式,制造事端、扩大影响,给政府施压。而有的相关职能部门一味采取“疏”的办法,缺少“法”的手段,打击措施、教育力度又跟不上,以致于调处起来愈加困难。
三是有些上级政策落实起来有难度。目前,有些上级政策与基层现状存在很多矛盾,不切实际,在基层很难实施。如要求村组织向老百姓收取“一事一议”、水利工程费和计划生育罚款等,而老百姓认为“中央现在种地都不收钱了,还发钱给我们,你们(村干部)凭什么向我收钱”,对村组织产生抵触情绪。又如,国家政策规定,农业保险、养老保险、新农合等均是自愿参加,但是实际执行中层层压指标,搞“一刀切”,定指标、树政绩。在乡村做通农民工作甚至强迫农民参加后,许多服务又跟不上,履行不了承诺,有的农业保险该赔偿的不赔偿,人为制造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许多村干部抱怨“党的政策落实不相信基层组织,好事补贴直接到百姓,难事收钱落实到书记”,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在不断地被非组织的因素侵蚀和削弱。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把创先争优活动贯彻工作始终,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发挥好乡镇党委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龙头”作用
一要加强目标管理与考核体系建设。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实行县区、乡镇、村三级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工作述职制度,一把手轮流“过堂”。加大党建工作在经济和社会事业目标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必要时可组织专门考核。同时,建立黄牌警告制度,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合格的乡镇予以黄牌警告,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二要健全乡镇党委委员抓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乡镇党委成立党建综合办公室,加大综合协调力度,形成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合力。采取签订责任状、公布责任表等方式,明确各党委委员抓党建工作的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同时,探索实行乡镇党委委员履行岗位职责排名制度,由县区纪委、政法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部门分别对对口乡镇党委委员进行综合排名,督促委员履行好岗位职责,管好自己的“责任田”。
三要建立健全党建经费保障机制。把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经费得到有效保障。在财政预算具体安排上,建立全市党建工作专项资金,加大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同时,整合打包农口、财政等部门支农资金,解决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
2、坚持“双强双带”标准不动摇,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一要完善选拔选任机制。普遍推行公推直选的方式,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择优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探索建立村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制度,由市县组织人事部门组织统一考试,按照一定比例颁发任职资格证书,实行持证执业、择优聘用。积极探索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村党组织书记的方法和途径,分别选择好、中、差三类村开展试点。鼓励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经济发展能力强的村干部到经济薄弱村或一般村任职,由强村向弱村输出,带动弱村快速发展。借鉴“预任村干部”管理模式,对村后备干部进行定期考评、任职预审和预任试用。
二要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把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统筹农委、人社、科技、工青妇等部门的教育培训资源,市、县(区)、乡三级联动轮训村干部。每两年,对所有村干部轮训一遍,轮训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周,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3天。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发展环境相近的先进村实地学习考察,进行短期实践培训。同时,推广赣榆培养“村官大学生”的做法,安排、鼓励优秀年轻村干部和村后备干部到高校参加脱产学历教育。以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园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开展实践锻炼。
三要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建立村党组织书记考核奖励制度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制度,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激发村书记干事创业热情。优化干事创业的环境,为那些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对那些蓄意打击报复农村基层干部的人和事坚决查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赋予基层村干部在诸如工商证照办理、土地、计生、税收等方面一定的权限。对村级组织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上级党委政府积极配合、参与处理,为村干部减负。
四要完善考核约束机制。推行“双述双评双承诺”制度,组织村干部既向乡镇党委政府述职又向村党员群众述职;既接受组织考评又接受党员群众测评;既向乡镇党委政府承诺又向村党员群众承诺。综合采取诫勉教育、组织处置等手段,加大对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处置力度。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差、作风不好、群众反映强烈的,要及时调整;对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畅通出口,以此焕发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3、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持续增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
一要推进党员教育上频道、上互联网、上手机。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建立全媒体、多渠道、广覆盖的党员教育新模式,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整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建电视频道、党建网等资源,打造数字化党建综合平台,推动党员教育“进家入户”,破解党员教育管理的时空难题。与电信合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开通手机报,在智能手机上开发集多媒体消息、语音、短信、视频、电视电话、微博分享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合通信系统,为党员搭建集宣传、教育、服务为一体的“掌上课堂”。
二要把好党员“入口”、畅通“出口”。探索建立入党公开答辩、民主测评、公示票决制等制度,严格工作程序,注重群众公论,提高党员发展的“门槛”,并重点以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回乡大中专毕业生、致富能人、产业大户、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为发展对象,从源头上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同时,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对确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该限期改正的要限期改正,该诫勉的要诫勉,该劝退的要劝退,该除名的要除名,逐步形成优者留、劣者汰的党员队伍“出口”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实行“党员资格年审”和“党员证”制度。
三要坚持发挥作用与量化考核相结合。根据职业和岗位特点,为各类党员搭建发挥特长的平台,继续推进“三级联创”、“设岗定责”、“党员服务承诺制”、“党员先锋岗”等活动,组织在服务型窗口工作的党员佩戴党徽上岗,党员家庭挂出“共产党员户”牌子,引导党员在联系群众的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实行“积分制”管理。将党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参与活动等目标要求量化计分、实时记分,年底将积分情况作为党员年终民主评议、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效果。
4、探索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着力提高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一要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提格升级。总结赣榆县西棘荡村、赣马镇黑坡村等中心村党委设置经验,明确标准和程序,对党员人数符合规定、经济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村级党组织,将党支部提格升级建立党总支,将党总支提格升级建立党委。在此基础上,通过党组织提格升级来提升党组织的带动力和影响力,统筹管理区域内的机关、站所、“两新”组织、村、社区、学校、医院等不同类型党组织,探索构建区域性联合党组织,不断整合区域资源,汇聚发展合力。
二要创新产业化党组织设置模式。总结推广赣榆县泥鳅协会党委、东海县产业党建联动区、灌云县高效农业党工委、连云区紫菜园区党支部等产业化党组织设置经验,突破乡镇、行政村的限制,实行产业“串”建,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建在经纪人队伍里,进一步适应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实现党建富民。
三要创新流动党组织设置模式。总结推广灌云县外工委、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委、东海县阿尔及利亚境外务工党支部、赣榆县青口镇海上流动党支部等经验做法,加强流动党组织建设。一方面,在流入党员相对集中、就业地点相对固定的地区单独组建党组织,纳入流出地上级党组织管理范围。对市外省内、省外国内流动党员,在其集聚地单独组建流动党委等流动党组织;对境外务工党员,探索建立临时党支部、党小组或驻外党建联络站,加强境外务工党员管理。另一方面,对流动党员居住比较分散,暂且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流入党员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跨区域、跨行业联合组建流动党组织;流出党员按照流向分类,由县区自行划分区域加强流动党组织组建工作,有条件的县区组建驻外党委,下设若干流动党支部或党小组。
5、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为民服务的实力
一要加大扶持力度,营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良好环境。市县乡三级财政可以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尤其要对那些发展前景好但缺乏资金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对于新办村级经济实体,实施阶段性减税、免税政策;鼓励乡镇从国税、地税地方留成中按一定比例返还到村,从而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营造宽松便利的创业环境。金融部门要把村级集体企业作为信贷的重点对象,优先发放,适当优惠,简化手续。同时,要加强对村集体各种债权、债务和经济担保、合同资金的清理整顿。完善和落实举债制度和化债奖励制度,灵活运用清欠销债、核销减债、拍卖还债、划转抵债等多种方式,努力使村级组织卸下历史形成的债权、债务的沉重包袱。
二要强化规范管理,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运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靠制度管权,扎实推进村级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的规范健康运营。如成立以乡镇农经中心为依托的招投标服务机构,对资源发包实行规范化管理。依托乡镇农经服务中心,理清现有经营性资产,杜绝集体资产流失。村级集体经济还可以以合作社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充分体现“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三要严格节约开支,确保村集体资产增值保值。坚持民主理财,严格对村集体经济的财务收支、经费使用、账目结算等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审计,杜绝乱借、乱用、贪污、浪费集体资金等现象的发生。同时,进一步健全农村财务“双代管”、财务公开等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杜绝村级集体经济“跑、冒、滴、漏”。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3
妇联基层组织是妇联工作的基础和活力的源泉。基层妇女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广大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开展妇女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是妇联组织顺利开展各项妇女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机制、谋求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充分了解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按照上级妇联组织的要求,索伦镇妇联开展了调研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索伦镇共有11个嘎查,27个自然屯,嘎查妇代会覆盖率为100%。从统计结果看,嘎查妇代会主任中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51岁,平均年龄37岁。在知识结构上,初中文化程度6人,占总数的5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人,占总数的45%。嘎查妇联干部经济待遇由转移支付中支付,有一定保障。
二、主要做法
索伦镇妇联按照党建带妇建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组织建设的新思路,加强组织建设,拓宽工作领域,巩固群众基础,使妇联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从源头抓起,构建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格局
基层组织是组织网络的根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村委会承担着党和政府的职责,体现群众性自治组织特点。妇代会组织作为基层组织的配套建设,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着冲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依靠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支力量,巩固妇女组织,抓住选举时机,加强妇女组织,使妇联系统的最基层在"组织、人员、载体"三个方面得到保证和落实。
把党建带妇建纳入党建目标。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镇妇联及时跟进,把妇女工作纳入其中,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实现了基层妇联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工作开展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衔接。一是镇妇联作为全镇基层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目标体系的实施。二是在考核中明确妇联内容,把嘎查妇代会组织建设、发展女党员工作纳入考核细则。三是针对存在问题和没达到指标项目的限时改进。
抓住"两委"换届契机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我们抓住换届的有利时机,与镇组织委员、民政所联合发文,进一步加强嘎查妇女组织建设。一是联合发文,共同部署。做好镇妇联、嘎查妇代会的定期换届。全镇11个嘎查,有10名女性进嘎查"两委"班子。二是采取措施,同步进行。采取嘎查妇代会组织建设与嘎查"两委"换届同步进行,嘎查妇代会主任由嘎查"两委"班子中女干部和计生专干兼任的办法,在换届后及时组建嘎查妇代组织,明确嘎查妇代会主任。换届后嘎查妇代会组建率为100%,有9名嘎查妇代会主任进入"两委"班子,占100%。
(二)积极推进"妇女之家"建设
索伦镇妇联认真贯彻落实旗妇联会议精神,按照党群共建组织的要求,全面推进"妇女之家"建设。截至目前,全镇11个嘎查都已经挂牌建立"妇女之家",实现了"妇女之家"建设100%全覆盖。11个嘎查全部为二类妇女之家,但没有开展活动的经费,不具备健全的服务制度和工作档案,不能很好地发挥的功能;
(三)"两新"组织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索伦镇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不断成熟壮大。据统计,我镇妇女人数在5人以上的"两新"组织共有20个,大多数为种植和养殖专业合作社。
如何在"两新"组织中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妇联的群众基础,已成为新时期我镇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镇妇联依托党建带妇建,坚持有利于妇女组织和妇女作用发挥的原则,立足在党政大局、妇女工作上找准切入点,指导和帮助一些条件成熟的嘎查建立妇联组织,走出了一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全面部署和典型先行相结合的妇建之路。
(四)基层妇联干部对做好工作充满信心,工作能力普遍提高。
基层妇联干部大都提高了对妇女工作的认识,绝大部分妇联干部能够借助岗位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政议政,为广大妇女同胞服务,以良好的工作业绩体现自身价值。在工作实践中,妇联干部们都能自觉带领广大妇女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是大力宣传有关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家庭教育、科技文化等知识,组织开展具有妇女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通过开展妇女儿童维权宣传、家庭文化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妇女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进而带动了"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美德在农家"等活动的普遍开展,较好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五)基层妇联组织能较好地发挥作用,整体工作水平普遍提高。
基层妇联组织以调动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为重点,着力增强服务能力、组织能力、引导能力,领导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抓培训,强素质。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干部的要求,妇联干部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业务和科技、文化等培训,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为她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抓宣传,树典型。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有效提高了广大妇女群众的维权意识,营造男女平等、有利于妇女发展的氛围。
第三,抓服务,促发展。全面增强服务意识,按照"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的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弱势群体上,在做好维权工作的同时,着眼于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为她们牵线搭桥,寻找出路,尤其是在富余劳动力转移、协助镇社保所提供小额信贷项目、零就业家庭帮扶、贫困母亲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了妇联工作的和谐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嘎查妇女干部兼职过多,妇联组织自身职能作用需强化。
由于受职数限制,嘎查妇代会主任存在兼职问题。农村妇女中有一部分人政治觉悟低,对入党、参政存在无所谓的思想;大部分妇女在家中唱主角,如果参与嘎查级事务管理,会遭到家人和丈夫的反对;有文化、有能力、有闯劲的妇女或外出务工或打拼自己的事业,不愿从事这一工作。
(二)妇联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嘎查妇代会主任的学历层次全部达到初中以上,但个别人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工作中有时沿用慢性思维,难以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受经费制约,她们外出学习培训机会极少,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创造性开展活动等方面受限。
(三)嘎查妇代会活动经费缺乏且没有保障
妇联活动经费严重短缺,没有固定的工作经费,嘎查妇代会不得不取消许多服务妇女的活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特别是税费制度改革后,由于妇联办公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培训提高妇女素质、宣传引导妇女增收致富、帮助扶持弱势妇女维权等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基层妇女组织作用的发挥。
四、建议
(一)健全工作机制,树立"大党建"观念。
要把妇建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把"党建带妇建"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加强领导,强化考核。一是要建立党建带妇建工作责任制。二是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之中,要继续把对妇女工作的检查考核纳入党建工作的检查考核,做到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三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二)切实保障活动资金,保障一定的活动经费
经费是妇联组织活跃发展的必要条件,解决这一实质性难题,妇联组织建设工作就会游刃有余,解决妇女工作经费问题,最需要领导的支持以及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村妇代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妇代会主任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嘎查妇联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村妇女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嘎查妇代会主任在推动基层妇女工作的进步与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女性素质,逐步形成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合理的嘎查妇代会主任队伍,使妇嘎查代会主任队伍真正成为一支能够带领妇女群众致富的生力军。
(四)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促进农村妇女参政议政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妇女工作,宣传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向社会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妇女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真正纳入干部的培训内容,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提高对农村妇女参政议政重大意义的认识,进而在行动上支持农村妇女参政议政。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4
从一月份展开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来,我们活动领导小组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个别走访、抽样调查等方法,结合我办客观实际,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以下。
一、基本情况
我办基层组织建设及四个年和学习雷锋活动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对党员进行个别谈话、走访、听取各项目组意见等方式,认真了解了我办基层党支部现状及工作展开情况。通过调查摸底,在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方面,各项目组领导班子能明确分工,能及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在带头工作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有较强的战争力,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班子成员有较强的履职能力,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
(一)政治核心作用。各党员能发挥政治上风,保证党的基本线路和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正确贯彻和落实,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权在我办得以实现。
(二)桥梁纽带作用。一是保证党的宗旨和群众线路在我办的重大决策中得以体现,经常了解和反映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和领导的批评和意见;二是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愿看和要求提供反馈渠道,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上风。
(三)保证监视作用。一是在教育、管理党员、进步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对党员进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和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起到教育和管理作用。
(四)战争堡垒作用。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广大群众应对重大决策、干部任等题目,起到领导和引导的作用。
二、存在题目及困难
通过深进基层展开调研发现,固然我办在局党委的有力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工程管理上还存在很多漏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完善安全生产监视管理体系,健全和优化安全生产监视管理机制。固然政府已建立了安全生产监视管理机构,但是职员、手段和机制还没有完全到位,监视管理还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
(二)施工安全工作管理方面需改进。安全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预防阶段,从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操纵规程,保证安全保护设施的.设计与设置,确保施工进程中的安全检奄和安全监视,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分析,建立安全值班制度等多方面对安全工作进行管理。
(三)要从技术上做好工程管理工作。一个工程项目经常施工进程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应当熟习施工图纸,乃至每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考虑本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给、资金、设备等)各天气等自然条件,认真、公道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确保施工进程的每工序步骤尽在把握当中各种情况的处理预备方案,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
三、下步打算
影响基层组织正常发展,有客观与主观的缘由,同时又是多种因素长时间积累的结果。一个支部一面旗,一位党员一颗星,集中气力抓支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全面推动重点工程建设和保障重点工程有序进行是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关键。为此,我们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与四个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扎实展开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5
近年来,区老年社团组织越来越多,机构逐渐壮大,这些老年社团组织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为的平台、知识更新的机会和晚年生活的自娱自乐乐园,对于老年人丰富晚年精神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素质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老年社团组织已经逐渐得到了社会认可和赞许。
一、我区老年社团基本情况
区地处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xx个镇办,x个行政村,xx个城镇社区,总人口万。据x年统计,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xx万人,占总人口的%。目前,全区城乡有老年协会x个,有各类民间文艺团体、协会x个,其中xx人以上的社团xx个,活跃在第一线的文艺爱好者达到x万多人,覆盖带动人群x万余人。
近年来,在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和正确引导下,全区各有关部门从老年人需求和特长出发,发挥老年社团作用,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老年社团组织秉承“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宗旨,以其非营利性、民间性、公益性、自愿性与组织性的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城区,区老年社团近几年发展迅速,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异常活跃,如老科协、老年学会、老促会、慈善协会、老体协、老年门球协会、老年书画协会等老年社团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发挥了重大作用。在老干局的大力支持下,区xx活动站、xx活动站、xx活动站、xx活动站、xx活动站等民间社团在民间文艺演出中表现抢眼,在省市区重大文艺活动中屡获奖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区老年学会、老科协每月xx日举行法律法规、健康知识讲座等。老科协专家对推广杨梅、长毛兔、食用菌等先进技术,支持鼓励种养大户发展经济,带动了群众致富,促进了三农经济发展,区老科协今年荣膺全省老科协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老年学会和老科协下属的老年艺术表演队积极配合党委政府深入敬老院、农村社区开展“三下乡”、文艺表演等。区老干局、老龄办、教体局、老体协为广大老年人展示风采,搭建平台。每年都要举办全区健身操、健身柔力球、老年人运动会和老年文艺汇演等大型文体活动。各老年文化社团,改变过去单一自娱自乐、锻炼身体的做法,本着服务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社会的理念,精心创作编排了主题鲜明、具有时代特点和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奉献给观众,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老年社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老年社团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等诸多原因,老年社团组织的发展及作用发挥与党和政府的要求,与老同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对老年社团重视不够。当前,社会总体上是以关注的目光看待老年社团,许多单位和群众认为,老年人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安享晚年生活,不给政府和单位提意见、添麻烦就行了,能否参与社会事务无关紧要。许多部门把老年社团组织当作附属组织,对待老年社团还缺乏关心及支持。
2、老年社团管理不顺。老年社团作为社会团体,按照要求也应具备合法地位。但是,全区目前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老年社团主要以村镇社区老年协会为主,很多民间社团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登记,运行起来名不正言不顺。很多老年社团缺乏必要法律法规知识,导致老年社团组织建设和开展工作没有法律基础,缺少政策、组织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造成老年社团组织建设存在诸多矛盾、困难和问题。
3、老年社团阵地不全。全区慈善协会、老促会等机构有专门的办公场所。老年学会和老科协两个机构活动场所集中在区干休所。但是,作为民间的老年社团大多没有固定的场所,靠挂靠学校、单位、企业等的活动室或者活动场所开展活动。区直单位和社区的部分老干部活动场所规模小、设备老化、功能不全,难以满足离退休干部总量不断增加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4、老年社团经费不足。经费短缺是各老年社团组织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老年社团组织经费主要靠会员自筹,远远满足不了社团组织开展正常活动的需要。由于经费来源不足等原因,单位内部离退休人员和社区老年人组建的社团主要以自娱自乐为主,没有很好起到服务社会的作用。
三、加强老年社团组织建设的对策
加强老年社团组织建设,既是当前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要,又是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加强区老年社团组织建设,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日趋严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出台养老问题重大政策。这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要高度重视老年问题,把老年事业置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予以规划。对于老年社团,应积极将其纳入当地老年事业规划予以统筹安排,切实解决老年社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给予老年社团更多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促进老年社团健康发展。
二是健全机制,激发活力。要建立健全老年社团组织管理的机构,落实好老年社团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主管部门和涉老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集中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使老年文体活动有章可循。增强老年文体活动的计划性,使群众性自发活动由无序到有序组织,使社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进一步增强老年社团组织的功能,强化老年社团组织在老干部服务管理上的职能,更大程度发挥老年社团组织和离退休人员在文化传承、示范教育和智囊库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加大投入,提高水平。各级政府要将老年社团的经费纳入本地区老龄老干部发展规划中,建立政府拨款、社会捐款、提供服务的'收入和会员交纳会费及其他收入等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形成逐年增长的财政支持保障机制,确保老年社团组织正常活动开展。进一步加大老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老年文化社团健康、持续发展。积极抓好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加大区老年大学的办学力度,在基础设施及部室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财力,规范老年大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丰富办学专业,突出办学特色,吸引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终身学习之中来。
四是注重引导,壮大规模。老年社团都是公益性质,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涉老部门一方面可以经常性举办老年社团工作交流座谈活动,加强各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探讨提高社团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帮助社团共同提高组织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老年文体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老年文化社团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表现突出的社团及离退休干部个人,进行表彰和宣传,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和关心老年文化体育事业的浓厚氛围。老年社团要积极组织会员面向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老年人良好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增强老年社团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知名度,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文体活动中来,从而为老年社团组织的生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6
乡镇(街道)妇联是妇联组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级,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型作用。现实中,乡镇一级妇女工作力量和组织实力相对薄弱,功能和作用都比较弱化。为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进一步激发乡镇(街道)妇联组织活力,省妇联组织部于20xx年4月就乡镇(街道)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实地考察了长春市朝阳区、双阳区、榆树市以及通化县、前郭县、敦化市、临江市等7个典型县(市、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建设现状
20xx年以来,我省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机构被大幅撤并,只设“三室一所”(党政办公室、经济办公室、社会管理办公室和财政所),妇联组织并入党政办公室;人员编制被大幅精简,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分别精简了30%以上,妇女工作基本为1人兼职承担。
组织现状:目前,全省共有乡镇(街道)妇联组织900个,其中乡镇妇联618个、街道妇联282个。改革中有887个保留了机构设置,有13个与工会、共青团合并。
干部队伍现状:全省900个乡镇(街道)全部配备1名专(兼)职妇联主席,其中专职310名,占34.07%;兼职590名,占65.93%,兼3职以上的有206名,占兼职总人数的34.92%。900名乡镇(街道)妇联主席中,只有145人进同级党委,占16.11%,其中享受乡科级副职待遇的仅有69人,占7.67%。在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的有265人,占29.44%;31-45岁的有466人,占51.78%;46岁以上的有169人,占18.78%。学历层次上,大专以下的有276人,占30.67%;大学本科有601人,占66.78%;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23人,占2.56%。从做妇女工作的时间来看,有388人从事妇女工作的时间在3年以下,有48人从事妇女工作的时间超过20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发现,乡镇(街道)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一是干部兼职过多,兼职不当,对自身岗位和工作自我认同感较差。由于人员编制的限制,每个乡镇(街道)只能设1名兼职妇联主席,一般由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兼任,还要负责党务、综治、纪检等工作,没有精力对妇女工作进行全面投入和精心安排,只能应付了事,更不用说参加妇干业务学习,更新知识,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有的甚至兼任统计、出纳、会计等,与妇联工作方式和内容毫不相关。兼职副主席、执委人数少,形同虚设,只为完成代表大会的程序,作用发挥不好,严重影响了基层妇女工作的开展和工作效率。
二是妇联干部政治待遇下降。全省900个乡镇(街道)妇联主席中有90%以上为科员,既享受不到乡科级副职的政治待遇,也没有进入同级党委,致使大部分妇联干部缺乏岗位荣誉感,工作积极性降低,进取意识差,“不争先,不落后,跟在中间最自由”的平庸思想严重,做好妇女工作的动力不足。
三是妇联干部交流速度呈两极分化趋势。通过公务员考试选任的高学历、高素质的人员两年之内就交流到重要岗位,而能力差的、安置性的、临近退休的、专职的人员一干就是二十几年,缺乏工作热情,工作方法老化。有的妇联干部由于工作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缺乏积极主动争取党政领导重视的意识,对于上级妇联安排的正常工作,不知如何得到领导的支持。
四是工作经费不足,基本为一事一请,没有形成保障机制。由于各乡镇(街道)财力有限,妇联工作经费难以保障。我省乡镇(街道)妇联年度平均经费仅为20xx元,且只有22.4%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少经费,有组织无活动无培训或培训“借鸡生蛋”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妇联工作缺乏应有的影响力。有些乡镇妇联想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创新活动,常因缺乏经费而中止,使得妇女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部分乡镇妇联在换届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只能在不违反妇联《章程》的情况下,尽量简化程序。
三、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调研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一是乡镇(街道)妇联主席实行兼职高配。参照我省实行的社区主任或副主任兼任妇联主席的模式,探索由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中的女性兼任妇联主席,配备专职副主席1名、兼职副主席和常委若干名、用公益岗位配备1名妇联专干,形成乡镇区域内有影响、有能力的优秀女性共同做妇女工作的.组织模式。
二是推动乡镇(街道)妇联主席进同级党委。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全省基层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推广公主岭市、珲春市的经验做法,推动乡镇(街道)妇联主席进入同级党的委员会工作。
三是通过非领导职务的途径提高乡镇(街道)妇联主席的级别待遇。落实中办《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改进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乡镇机关设置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职数不得超过乡科级领导职数的50%”的规定,明确符合一定的工作年限、工作业绩等条件,通过非领导职务的设置解决乡镇(街道)妇联主席待遇。
四是落实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工作经费。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全省基层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吉组通字〔20xx〕40号)中“保障基层组织工作经费。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基层妇联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各市(州)、县(市、区)按照女性人口人均1元钱标准核拨本级妇联工作经费,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乡镇街参照执行”的规定,推动乡镇(街道)按照女性人口人均1元钱标准核拨本级妇联工作经费,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五是建立乡镇(街道)妇女之家。落实吉办《关于全面推进全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健全服务体系,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的规定,依托乡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同步建立妇女之家,所有党组织活动场所,让妇联组织使用,向妇女活动开放。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7
为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掌握、了解我乡关工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XX乡采取一听二看三走访形式,调研我乡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工作,全乡共建基层关工组织33个,其中有“五老”人员参与关公工作的6人 。
一、做法和经验
(一)党委政府重视,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整体推进步伐加快。乡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关工委工作,加快了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整体推进步伐。在推进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中,选配好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是关键,我乡把身体许可、有威望、有能力、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充实到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岗位上。同时也为村级关工组织配有老同志为领导成员。
(二)基层关工委经费保障基本落实。落实经费保障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乡按照文件要求,积极抓好落实,党委书记当即召开会议会办,解决了13个村的经费。
(三)协调整合资源,基层关工委样外教育阵地建设得到加强。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基层关工委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我乡按照“推进基层关工委组织阵地建设”的要求,立足一室多用,资源共享,发挥“五老”优势,实行村校联办、家庭创办等形式,提高校外辅导站覆盖面。
(四)创建“五好五有”,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XX乡明确目标,制定措施,进一步加大开展“五好五有”创建工作力度。一方面,对原有 “五好”基层关工委进行回头看,查漏补缺,保证不掉队;另一方面,对其他基层关工委强化指导,加大投入,确保早日达标。
二、存在问题
关工委组织建设工作发展势头良好,成效较为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关工委“五老”参与不够。有些村居虽然建立了关工委组织,但关工委组成人员没有“五老”参与,影响了“五老”作用的发挥。二是基层关工委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有的村级关工委工作缺少计划安排、活动记录、台账资料。三是校外教育阵地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
三、下步工作意见
(一)工作机制再完善。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委各项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培训、调查研究、评比表彰制度,努力把基层关工委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群众组织。要建立详实的活动台账资料档案。对于参加校外教育活动的青少年,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弃残儿童的思想状况、学习生活、“五老”结对帮扶等方面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立卷归档。要进一步开展“五好五有”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带动和促进面上工作。
(二)“五老”队伍再壮大。关工委是以“在职同志为主导、老同志为主体”的群众性组织。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采取宣传发动、典型引导、表彰激励等形式,进一步动员更多的“五老”参与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尤其是一些虽建立了关工委组织,但无“五老”参与的村更要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调查摸底,既要动员原乡、村级退下来的老干部参加,也要吸收乡村老党员、老教师、老农技和老政法人员参加。
(三)校外教育水平再提高。要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不断充实完善内容,切实提高办站吸引力。要在中心校外辅导站基础上,积极鼓励引导“五老”志愿者创办家庭校外辅导站,逐步形成中心校外辅导站,联办校外辅导站、家庭校外辅导站的关心下一代的社会教育网络。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8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改善城乡关系,为构建和谐成都,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层次都必须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基石。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56.2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农村落后、农业弱质、农民弱势,是目前构成成都不和谐的因素之一。
一、构建和谐成都关键在农村
“天下祥和在民富,天下可忧在民穷”,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可能建成的。古今中外的历史早已证明,经济的停滞,社会的贫穷不仅不能带来和谐,而且只能导致动荡和不稳定。当今世界,贫穷和落后往往是酝酿冲突和矛盾的温床,是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因素。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条件,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才能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从而使人民安居乐业、和谐有序。成都是传统型农业,产业化不高,规模化不足,生产的商品率低,组织化程度弱,农业效益差,农民收入增长远低于城市居民。20__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94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072元,两者相差6322元,相差甚远,这还只是平均水平的比较,如果就个体差距而言,是无法比拟的。试想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在人们追求人权、平等的今天,能够和谐吗?城市的治安能够安宁吗?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能有城市的安宁。
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和谐成都
合作经济组织自产生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它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经济动因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小生产者,雇工和低收入消费者,为抵御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盘剥而走向联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尽管以资本为核心的公司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并对合作制提出了严峻挑战,但合作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个广泛而长久的命题。国内外实践证明,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只要存在弱势群体,这个群体就必然联合起来,兴办合作经济组织,维护自身的利益。
(一)成都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1、龙头带动型。立足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做强壮大制种、果蔬、养殖等主导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外联公司,内联农户的合作经济组织,初步形成龙头企业 合作经济组织 农户的模式,实现了农民和企业之间的“双赢”。
2、流通型。立足促进农产品流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民应收尽收。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出发,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开展农产品流通工作,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收购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使农民实现了应收尽收。
3、服务型。立足整合农村各类资源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农业和发展后劲。从提高为农民服务的能力,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出发,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合作水平低,带动能力弱。多数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社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巩固,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民较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二是运作、管理尚不规范。一部分合作经济组织章程不完善,运行不规范,活动较松散,基本停留在自发运行阶段,凝聚力和带动力不强,制约着自身的健康发展。
三是对农民的利益保护不够。一些合作经济组织并没有从维护成员的利益出发,开展紧密的互助、合作与联合,与社员只是简单的买断关系。
四是广大农民合作意识,市场风险意识不强,缺乏诚信,怕吃亏,只顾眼前利益,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不高。
三、加强引导,进一步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
(一)政府积极引导,促进规范运作
1、放手发展。一是引导农民合伙创办。特别要发挥农村能人和专业大户的作用,鼓励有一定销售渠道,有一定生产加工技术,一定资金实力和一定拓展能力的能人牵头联合农民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能力,相互交流信息,传授技术经验,带领群众闯市场;二是依托企业兴办;三是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特别是要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农业各服务部门等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立足本地优势,建立本地特色的专业合作组织。
2、放开发展。只要群众愿意,什么形式都可以探索,要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界限,形成多形式,多样化发展的良好格局,既要发展松散型的专业合作组织还要鼓励和发展经济利益紧密的专业合作社,即要围绕专业村、专业社发展生产服务型的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低偿或无偿服务;更要鼓励和发展流通型和产加销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
3、加强规范管理。一是改革管理体制,消除“多头”管理,确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专门管理机构,对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服务。二是要加强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合同契约管理,充分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手段,确保合同的履行,采取股份合作,保护价格,利润返还等形式,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三是建立规范的运行机制,重点抓好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章立制工作,进一步规范运作程序,用灵活的经营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管理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二)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外部环境
合作经济组织尽管是自助自治的经济组织,但它是一个弱势组织,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世界各国对合作经济组织都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德国对合作社的管理费用,第一年补贴60,第二年40,第三年20。日本农协进行的获得政府同意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厂房、设备所需投资,50由政府提供。意大利国有能源部门向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用油价格比城市低50,农用电价比非农电价低1/3。
1、政府有关业务部门要在合作经济登记注册、业务指导方面,做好相关服务、指导、协调工作。
2、政府每年应在预算中列入专项科目,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行业直接补贴。
3、政府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提供自助性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采取税收优惠政策给予扶持。
4、政府还应保障合作经济组织和成员的合法权益和资产,任何部门、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挪用、评调合作组织的资产。
(三)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法人地位
目前,我国各所有制经济,都相继颁布了法律法规,唯独合作经济尚未制定法律。合作经济组织立法滞后,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没有确立,使得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现在绝大多数地方的工商部门对合作社不予登记,而只能在民政部门按社团登记,使其不能以法人的独立经济实体开展各项经营活动,进而导致农民在销售产品、签定合同、解决贷款等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尽快制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已迫在眉睫,这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对农业和农民建立一种直接的利益保护机制,以保障其他健康发展。
(四)加强组织领导
政府在培育完善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重点在组织引导,宣传发动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示范带动。在现有合作经济组织中,选择一批好的典型,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学习交流,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
二是广泛宣传。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报告会,大力宣传建立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宗旨、原则、形式、职能和好处,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大家运行和参与的自觉性。
三是加强指导。对于具备兴办合作经济组织条件的村社,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及时派人给予指导,促进健康发展。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9
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近两年,__县积极开展村级卫生室建设,探索村级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__县全面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当前村级卫生室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建设投入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村级卫生室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村级卫生室建设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部分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开展业务的专门场所,业务区和生活区不分,诊室、治疗室和药房混设;服务条件简陋,缺少最基本的医疗器械和常用药品配备,乡村医生开展诊疗服务还是依靠听诊器、温度表、注射器等“老三件”,承担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长期没有报酬或报酬微薄。目前,__县虽然将10万元村医生报酬配套资金列入了财政预算,但由于州财政配套资金尚未到位,今年前几个月的村医生报酬大多是由乡镇卫生院先行垫付发放。
二是乡村医生素质低下。乡村医生绝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培养的“赤脚医生”,文化程度不高,医疗水平较差,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__县452名村级卫生人员中,具有国家正规全日制中专医学学历的只有18人,仅占3.9;238名乡村医生中,只有2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仅占0.8%;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知识老化问题突出,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乡村医生不按规程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现象较为普遍,群众的医疗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得不到很好落实。
三是村级卫生室设置矛盾较多。乡镇行政区划撤并前,__县共有241个村(居委会),设置村卫生室238个,配备村级卫生人员452人,其中乡村医生238人,村妇幼保健员214人。乡镇行政区划撤并后,__县村(社区)削减为150个,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村级卫生室只能设置200个左右,聘用乡村医生200多名,部分村级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将被撤消和落聘,安置落聘乡村医生困难较大。
四是村级卫生室管理难以到位。村级卫生室点多面广,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人员有限,对村级卫生室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质量等日常工作实行一体化监督、管理、考核的难度很大。
二、进一步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建立村级卫生室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落实专人专抓,形成党政统一领导,卫生局统一组织实施,乡镇卫生院、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农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级卫生室建设。统一建设标准,根据公路沿线和偏远山村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层次村的实际,分层次制定建设标准和实施方案,使村级卫生室建设科学有序进行。各级各部门领导要经常深入村级卫生室建设现场加强指导服务,积极为村级卫生室建设排忧解难。
二是加大建设投入。建立村级卫生室建设长效投入机制,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将村级卫生室建设投入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同时,鼓励个人、集体和社会各界参与村级卫生室建设,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村集体和乡村医生个人投入为辅、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逐步提高村级卫生室的建设水平。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健全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机制,整合医疗卫生技术资源,建立乡村医生教育培训基地,定期对乡村医生开展医疗卫生业务知识和卫生、药品等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乡村医生业务素质。落实城镇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村级卫生室开展业务指导和医疗服务制度、城镇医疗机构人员在职称晋升前到村级卫生室服务制度、城镇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村级卫生室工作制度,加强业务指导,提高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实行乡村医生学历和执业资格强制性提高制度,严把乡村医生准入关,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
四是科学设置村级卫生室。设置村级卫生室既要严格按政策办事,又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因地制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由乡镇政府、村委会和乡镇卫生院共同确定村级卫生室的数量和地址。聘用乡村医生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实行择优录取,优先聘用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和具有国家正规医学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和进行了岗位培训的`乡村医生。高度重视并妥善安置落聘乡村医生,防止在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因素。
五是加强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村级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实行人员、机构、业务、财务、药品“五统一”管理。行政管理上,村级卫生室接受乡镇卫生院及村委会的双重领导,以乡镇卫生院管理为主,卫生局对村卫生室实行行业管理。业务管理上,村级卫生室接受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卫生局统一印制村级卫生室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村级卫生室严格按制度规程开展业务工作。财务管理上,乡镇卫生院要指导村级卫生室建立健全财务帐表,规范财务收支程序,村级卫生室每月向乡镇卫生院报告财务收支情况并接受卫生局的检查指导,村级卫生室要从业务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卫生室发展专用基金,主要用于卫生室的房屋修缮、设备购置和业务培训等。药品管理上,按有关规定建立村级卫生室基本用药目录和用药计划,满足临床、预防保健用药需要,所用药品、卫生材料由乡镇卫生院统一购进、统一供应,统一实行政府指导的药品价格,村级卫生室不得私自购进药品和卫生材料。卫生局、乡镇卫生院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乡村医生服务质量的绩效评估、考核、监督,实行绩效与报酬挂钩,强化乡村医生的服务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