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30篇》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通用30篇)
内容导航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3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4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5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6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7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8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9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0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1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2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3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4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5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6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7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8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9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0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1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2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3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4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5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6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7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8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9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30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
硝烟散去,孙景坤将奋斗的“战场”转至亟待脱贫的家乡。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主动放弃城市工作的机会,将各种功绩证明悄悄收藏起来,决定回乡务农。再次成为农民的孙景坤感慨地说:“当过兵的我与之前不同了,从火线入党那天起,我更坚定了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事业中去。”
怀揣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景,孙景坤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辛勤劳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回乡后的第3天,孙景坤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很快,踏实肯干的孙景坤当上了山城村生产队队长。“别小看这个职务,这需要极好的口碑和信任。”山城村党支部书记邱大鹏告诉记者,那会儿,村民们并不知道他曾立下赫赫战功,可大家觉得,他是党员,上过战场,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孙景坤没有辜负村民们的期待,他带领乡亲走合作化道路,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和乡村建设,用几年的时间栽下大量的松树和板栗树,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山城村有一条河,常年洪水泛滥、侵蚀土地。从战场上走来的孙景坤没有一丝退缩,他带领乡亲一起挡河造田,改造了100多亩耕地,建起了简易大坝。山城村妇女主任刘玉慧回忆,虽说是简易坝,但在当时确实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守住了农田,保住了集体财产。
后来,村里有人问他:“老孙,你本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福,为啥还这么拼命干?”孙景坤却说:“为民干事,一刻也不能等。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把自己交给祖国和人民了。”1971年,他还把19岁的大儿子送去参军。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
男儿从军去,百战卫家邦。
70年前,青春年少的他刚参加完解放战争,又踏上保家卫国、出国作战的征程,用铮铮铁骨,和将士们一道筑起血肉长城;
解甲归田后,丹心系乡梓。
战场归来,他收起军功章,拿起锄头,带领乡亲们改变家乡面貌,一干近30年。他躬下身躯,把自己延展成一条路、一座桥,全然奉献给群众……
远去了金戈铁马,淡漠了碧血狂沙。今天,在如水的岁月里回望,我们看到的是96岁抗美援朝老英雄孙景坤的家国情怀、无悔初心。
20多处伤疤,是刻在身体里的军功章
深秋,清晨。丹东市光荣院里,孙景坤坐在床前,打量着挂在墙上的一件挂满军功章的旧军装。阳光照进屋里,军功章上泛起金光。
“这是在辽沈战役中立的三等功,这是在平津战役、海南岛战役中分别立的二等功,这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的一等功……”不久前刚做过一次手术,老人身体有些虚弱,但谈到战场上的过往,却历历如昨。
1924年,孙景坤出生在安东(现丹东市)山城村。1948年1月,结婚后不到一周,他就参军入伍,成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临走前,他留给妻子一句话:“只有打了胜仗,咱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战役……在一次次浴血奋战中,孙景坤快速成长起来,并火线入党。
“最险的一次,子弹贴着我后脑勺过去了,用手一摸,全是血。”正是一次次和敌人的生死较量,让他养成了胆大心细、机智灵活的作战风格。
1950年,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40军119师357团3营7连战士孙景坤随部队从海南战场撤回后集结在安东,待命过江。老家山城村就在眼前,战友们劝他回家看看,他却总是拒绝:“在外边打了三年仗,咋能不想家?但别人都不回家,就我特殊?”
战场上,对敌人的勇猛痛击,就是对家人、对祖国最大的爱与告慰。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孙景坤印象最深的是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中守卫161高地的战斗。
10月27日,已担任副排长的孙景坤接到命令,带领9名战士增援已连续驻守161高地12个小时的战友。彼时,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天上飞机轰炸,地上众炮齐发,增援部队很难登上高地。
“当战士的哪能讨价还价?让上咱就必须得上!”以敌军飞机轰炸升腾起的烟雾做掩护,孙景坤带领战士们扛起弹药箱冲上161高地。当时,高地上只剩几名战士活着。
副连长支全胜在爆破筒里装满炸药,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孙景坤等人到来,令他精神为之一振:“一定要守住阵地!”孙景坤带领战士们立即投入战斗,从中午到深夜,他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阵地守住了,但伤亡惨重。“阵地上算上我,只剩下4个战士,其他人都牺牲了。”老人回忆着,两行清泪无声滑落。
这次战役中,孙景坤毙敌多人,荣立一等功。后来,他被朝鲜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报告团回国。
连年征战,孙景坤身上留下20多处伤疤,“现在腿上还有一颗子弹没取出来。”他指着腿上一块已经变黑的皮肤说,“有一次战斗,我中了两枪,一枪打在手上,一枪打在腿上。子弹有毒,后来腿上、连带脚上的肉都烂了。”
这些伤疤,成为刻在老人身体里永远的军功章。
解甲归田,他默默拿起锄头
秋意渐浓,群山环抱的山城村,山头层林尽染,田间金黄一片。
“山城一队北部湾,当年就是烂泥滩。一遇水涝就不收,如今变成米粮川。”山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邱大鹏感慨地说,这首流传下来的顺口溜,是乡亲们对孙景坤带领大伙改天换地最好的感念。
1955年,复员的孙景坤放弃到城里工作的机会,选择回乡务农。“咱没多少文化,还是回家本本分分做个农民。”孙景坤回忆。
回乡后,孙景坤把各种奖章奖状精心包好放到箱底,扛起锄头下地种田。很快,正直能干的他被选为生产一队队长,带领村民们向着贫困这个“敌人”发起新的冲锋。
村里有条河,经常泛滥引发水灾。孙景坤的倔劲上来了:“还能让条小河欺负了?”他带领村民开山碎石、肩扛手提,筑起一座堤坝,自此河水安澜。
“他是军人出身,身上有一股威严劲儿,从不强迫乡亲们干这干那。”86岁的村民刘振山回忆,“他在前边干,我们在后边学,大家心服口服。”
山城村是有名的蔬菜村,市里曾划分一片公厕供村里挑粪施肥用,村民都不愿意去挑粪。正犯胃病的孙景坤第一个站出来:“没有好的肥,菜怎么能长好,我来挑。”挑着100多斤粪,走七八里的山路,他硬是挑了回来。看他忍着胃痛满头大汗颤巍巍的样子,村民们纷纷挑起了粪桶。
靠着孙景坤的带动引领,山城村把上百亩烂泥滩改造成良田,在数百亩荒山上种植板栗、落叶松等经济林,一跃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
村民刘玉慧说:“我们现在过上好日子,都得感谢这个老爷子。”
老兵心语:“我是在替战友活着”
英雄,在惊涛骇浪中向死而生,也在平凡的日子里甘守寂寞清贫。
许多年后,孙景坤的赫赫战功才被村民们了解。65岁的村民张德胜回忆起最早发现孙景坤的“秘密”时,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年我从废纸堆里捡回一本旧书,翻书时,我看到里面讲一位战斗英雄叫孙景坤,还有他的照片,我一看这不是孙大爷吗?”
拿着这本书,张德胜跑到孙景坤家。孙景坤不识字,张德胜就把文章读了一遍,听到支全胜等战友的名字,孙景坤点了点头:“是,写的是我。”
至此,孙景坤的英雄事迹才被外界了解。
越是丰功伟绩,越是低调朴实。一直以来,孙景坤住在低矮的平房里,从不向组织开口、伸手。
为什么对自己的功劳不提不念?为什么不向组织要求应得的待遇?外界不理解,孙景坤的7个儿女也不理解。
在大女儿孙美丽看来,父亲对自己严苛,对孩子们也几近“无情”:小时候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老师说你爸是生产队长,开个证明来,学费就可以免了。孙景坤却火了:“就因为我是队长,才不能这样做。”孙美丽被迫辍学。在生产队干活时,她干得好,别人评3分工,生产组长给她评了7分工,孙景坤知道后,把组长批评了,硬逼着把多的工分给拿下去……
大儿子孙福贵也遭遇了类似的境况。不少好的工作机会都被父亲逼着让给了别人,他一咬牙,参军入伍。这一次,孙景坤没有阻拦,拿出珍藏多年的抗美援朝时用过的茶缸和毛巾送给儿子。
“到部队后,首长看到我的茶缸上写着‘赠给最可爱的人’,他举着茶缸给战友们说,孙福贵同志是革命战士的后代,我们为有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在战友们的掌声里,那一刻,我突然理解父亲了。”孙福贵说到这里,眼中泪光闪烁。
摩挲着旧军装上的军功章,老人说出心底的想法:“当年村里10个年轻人一起参军入伍,回乡的只有3个。和牺牲的战友比,我做这点事算得了啥?条件再艰苦,能比战场上苦?我活着,是替战友们活,我要把他们想干却来不及干的工作干好,才对得起他们。”
温煦的秋阳照在老人珍藏多年的泛黄的报功书上:“孙景坤同志在朝鲜守备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光荣……”光线明丽而柔和,为这张历久弥新的报功书镶上了一层金边。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3
四十年前有一位青年走进云南农业大学开始了学农为农之路,四十年后有一位院士在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带领老乡走上了富农惠农之路。他就是我国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名誉校长、朱有勇教授。6月15日,朱院士的先进事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和新闻联播播出。一时之间,他的先进事迹从云岭大地传遍了大江南北,在云南农大师生中也引起强烈发饷, 激发了农大学子献身农业、服务三农的雄心壮志。
20__年6月17日,在云南农业大学20__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盛军带领全体毕业生再次学习了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勉励学农爱农的农大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不忘初心、根植土地,学习学长、师长朱有勇院士,一生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朱有勇,1977年恢复高考到云南农大植保专业学习,1982年获学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他开创性地从栽培角度探索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控制病害的新途径,标志性研究结果在Nature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将生物多样性原理与植物病害防治理论相结合,拓展了植物病理学研究领域,对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中作物病害流行及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几十年坚持信念、学农爱农、潜心研究,开拓创新,把论文写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成为老乡们最喜爱的“农民教授”。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4
20__年8月6日,福建宁德市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党支部书记孙丽美在防抗台风“卢碧”中,为了排除安全隐患、保护群众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疏通被杂物堵塞的涵洞时,不幸被洪水和淤积物卷走,因公殉职,年仅44岁。
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表示,作为孙丽美同志的家乡人,我们在为她的殉职感到无比悲痛、无比惋惜的同时,都为闽东有这样的好干部好儿女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古县村是一个有着3000多人的大村,村民大多以种植蔬菜为生,产业单一,人多地少。如何让古县村发展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20__年出任古县村党支部书记的孙丽美,推动实施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发动村里党员和致富能人办起合作社、建起蔬菜冷库,解决蔬菜销售难、储藏难问题;联系霞浦牙城及福州长乐、连江等地,租用闲置农田6000多亩发展“飞地经济”,介绍100多位村民前去务工,人均月收入达六七千元。
现年73岁的村民杨兆科说,节水灌溉工程解决了水量不够、干旱天无水可用等情况,方便很多,收成也上去了。
杨兆科肢体残疾,大儿子有精神疾病,妻子和小儿子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是双残家庭。为此,孙丽美为杨兆科大儿子办理残疾证、申请五保户,保证日常生活和医疗用药开支;为小儿子安排护林员公益岗位;为杨兆科申请房屋修缮资金、残疾人创业资金、产业扶贫发展资金共计43000元。
“在阿美书记的引导帮助下,我种植了2亩水稻、蔬菜、花生和玉米,一年收入有2万多元。”杨兆科说。
在帮助村民增产增收的同时,孙丽美不忘解决村民销售难问题。20__年初,因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古县村实行严格交通管控。而每年10月底至次年4月是花菜销售期,当时有3000吨花菜面临滞销风险,市场价值约1000多万元。
村民孙朝安说,孙丽美书记通过对接县农业农村局获取车辆通行证,对接客商打通销售渠道,并安排贫困户的农产品优先销售,使菜农的损失降到最低。
据统计,三年来,孙丽美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300多万元,进行水利修复及农田改造,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8万元增至2.4万元;争取资金27万元新建村民健身活动场所和完善党群活动场所,丰富村民的文化休闲生活……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让古县村旧貌换新颜。
20__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今年7月12日,樊丽丽作为省派第六批驻村第一书记来到古县村,就在孙丽美殉职的前几天,她们还在讨论着村里的发展规划。
“丽美书记说,我们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优越的地理条件,要好好商量一下,把这些好东西都挖出来,让老百姓也赚上旅游的钱,吃上不辛苦的饭。”樊丽丽说。
挖掘“温麻船屯”的历史文化底蕴,争取农保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开发后山100多亩荒地、建设食品加工项目,年底前争取硬化村里仅剩的一条200米的黄土路……如今,这些设想,成了孙丽美未完成的夙愿。
“永远不会忘记,她‘心中永远装着群众,眼中永远是脚下这片土地’的样子。”樊丽丽称,将以“丽美精神”为指引,接过她的接力棒,把古县村建设得更加美好,完成丽美书记未完成的愿景,让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30日,宁德市召开学习孙丽美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引导全市党员干部以孙丽美同志为榜样,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福建省邮政管理局派驻屏南县寿山乡寿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进兴说,孙丽美同志作为村级组织带头人,是我们驻村干部最直接、最现实、最生动的学习榜样,将时刻把她作为一个标杆,当成一股力量,矢志不渝地投身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5
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是恩施州来凤县退役军人。他71载党龄,在64年里深藏功名,一次次显赫的功勋,都沉积在一个红包裹里,连儿女都不知情。何等的胸怀,何等的境界!我们要向张富清学什么?从媒体对老英雄报道的事迹中,让笔者从中得到了一次次灵魂的洗礼。
张富清出身陕西省洋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8岁时便失去父亲,大哥因为吃不饱而夭折,母亲孤身带着兄妹3人艰难度日。经历了社会动荡,张富清灵魂深处受到洗涤和震撼: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真正的贴心人!人生捭阖,感恩“解放”,张富清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开始和归宿,这一坚持,就是一生一世。
张富清说:“我打仗的秘诀就是不怕死。一冲上阵地,满脑子都是怎么消灭敌人,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信仰,灵魂里的忠诚!张富清因为有了对共产党的坚贞信仰,在一次次枪林弹雨中,将生死置之度外,舍生忘死,英勇善战。
张富清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并没有回到故里,而是来到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湖北省来凤县。从“人民功臣”到“人民公仆”,直到95岁高龄,张富清一直隐姓埋名64年,从未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辉煌过去。
党性干净,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典范。选择条件无比艰苦的恩施,是因为张富清知道恩施需要干部。面对许多质疑他为什么要到无人问津的山区工作,张富清回答很干净:“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呀!”
经历干净,是清正为官、反腐倡廉的旗帜。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张富清与同志之间、单位之间、社会之间都保持着干干净净的革命本色。变换过那么多岗位,权力在手,但他对金钱从未有过丝毫的贪图,终始严于律己、克己奉公。
家风干净。张富清的4个孩子,除大女儿因伤致残外,其他3个都凭自己的努力读书,当上了干部或者职工,没有一个沾过父亲的光。他的妻子嫁他的理由“就是因为他思想纯洁、为人正派”。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6
20__年7月,西藏日喀则,海拔4500米的仁布县普松乡果措村。
村民多吉次仁早早地在等候。他身后的家由泥巴、木头和石块砌成,屋内光线黯淡。当地村民大多住着这样的房子。钱海军此行,就是为了照亮这些泥巴房。
顾不上严重的高反,钱海军一下车便查看线路情况。“屋里全是裸线,老化得厉害,全得换。”“屋外装上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确保安全。”“老两口60多岁了,在床头装上开关,方便。”3个小时后,屋子亮堂堂。多吉次仁笑出了满脸褶子:“扎西德勒!”
20__年2月,吉林延边,冰寒未消。钱海军一行人来到敦化市城山子村,走进刘畅、刘响姐妹俩的家。家人去世、母亲出走,空荡荡的家连一盏台灯也没看见。
“正是长身体的年纪,灯光不好视力会越来越差。”钱海军搭起炕桌,安上节能台灯。姐妹俩在暖光中摊开作业本,眉眼弯弯:“这盏‘宁波灯’真亮。”
“宁波灯”照亮了雪域高原,照亮了黑土地,也照亮了黔西南和大凉山。20__年,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发起“千户万灯”残疾人贫困户室内照明线路改造公益项目,项目曾两度获得中央财政立项支持。7年来,钱海军走到浙江、西藏、贵州、四川、吉林等地,行程20余万公里,为7000余户家庭送去了光明。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7
在一幅名为《恩师》的和平方舟主题国画前,不少参观者驻足欣赏。
这是今年10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军机关举办的“向海图强——万里海疆画展”。
《恩师》描绘的是和平方舟的一位女军医与自己教过的一名留学生联手,为到访国民众诊疗的场面。女军医的原型,是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专家李伟红。作为医学交流的一部分,海军军医大学每年都会接收一批外国留学生,他们像一颗颗友谊的种子,撒向世界各地。
走进和平方舟,两块古香古色的展板上依次排列着和平方舟到访的43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一面面国旗,辉映着这艘友谊之舟的航迹。
在和平方舟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名为“大团结”的黑木雕,这是坦桑尼亚总统赠送的。木雕上,几十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寓意世界人民团结友好、共同发展。
20__年11月26日,和平方舟圆满完成为期8天的医疗服务,准备离开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总统带着木雕国礼专程赶来送行。他与每一位医护人员握手,不停地说:“谢谢,中国老朋友。”
20__年,委内瑞拉政局不稳。当年9月下旬,和平方舟依旧如期到访。
得知和平方舟来访,委内瑞拉全国欢腾。委海军“叶库阿纳”号巡逻舰提前起航,顶着大风浪前出180多海里迎接。两舰会合后,双方官兵在甲板列队,相互鸣笛敬礼。和平方舟官兵没有想到的是,委内瑞拉还派出5架飞机,用高规格的编队飞行来欢迎他们。
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陈洋阳看来,到访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登上和平方舟是莫大的荣耀,但更让他欣慰的是,和平方舟给患者尤其是儿童带来了希望和欢乐。他说,许多孩子接受治疗后,不仅摆脱了疾病困扰,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20__年10月,和平方舟时隔3年再访格林纳达。55岁的威廉登船就诊时,手中拿着一张发黄的卡片。这是20__年和平方舟首次来格林纳达进行医疗服务时,威廉前来就诊的登记卡。
当年,威廉因意外造成膝盖韧带损伤,在和平方舟上进行了关节穿刺抽液治疗。腿伤康复的威廉有一个念想,就是有一天能有幸再见到和平方舟时,当面说一声谢谢。骨科医生付奇伟听后很感动,又为威廉做了一次检查。
和平方舟战士郅东亮忘不了,在塞拉利昂,他陪同医护人员到社区巡诊时,一名当地青年拿着烤好的木薯追着他们跑,大家以为他想卖木薯,就问多少钱,他说“Chinese,free”(中国人免费),说完把木薯塞到大家手上转身跑了。
时任和平方舟船长章荣华忘不了,在瓦努阿图,和平方舟结束访问离开时,当地民众为表示祝福和感恩,拿着红布往官兵身上裹,举着花环往大家头上戴。和平方舟鸣笛起航,他们又驾着小船追着跑,边唱歌边向大海里撒花。
和平方舟军医蔡金辉忘不了,在肯尼亚,和平方舟缓缓驶离时,码头上突然出现一支插着五星红旗的摩托车队,他们时而疾驰鸣响喇叭,时而拼命挥手致意,车队足有1公里长。
“你的手术太棒了,我给你打满分。”面对美国海军“仁慈”号医院船海上医院副院长维勒的赞扬,刚走下手术台的和平方舟外科医生张剑微微一笑。
20__年7月20日,正在“仁慈”号驻船见学的张剑,担任演习模拟腹部枪击伤员抢救手术主刀。在美方外科医生、麻醉师等6名助手的配合下,张剑迅速完成模拟脏器腹腔探查、脾出血控制、污染处理、临时关腹等步骤,被演练评估组一致评为满分。
与此同时,在和平方舟上,来自“仁慈”号医院船的康复理疗师劳拉·瑞贝尔,正在向中医医师付本升讨教“干针”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互派3批各6名医务人员到对方的医院船进行为期10天的工作体验,这是和平方舟与“仁慈”号深入交流的一种方式。
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和平方舟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航道上,谱写着一曲曲至真至诚的大爱之歌,收获了一串串弥足珍贵的人间友谊。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8
“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会爱”
吴蓉瑾为当地人熟知,始于“情感教育”。20年前,关注到一些孩子出现情感淡漠、自我意识过重等问题,她积极探索,每周利用15分钟午会课时间,开展情感教育课,提高孩子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后来,她和同事们一起,把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构建起了包括8个板块、20个专题的情感教育体系。
“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会爱。”吴蓉瑾曾这样告诉同事贺春秋。贺春秋刚入职时,不小心摔倒受伤,吴蓉瑾指导她以此为素材,上了贺春秋的第一堂情感教育课——《爱护我自己》。贺春秋说,那节课上,她和学生们坐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受伤经历,互相提醒,彼此关心,“那些温馨的情景十几年了还历历在目。”
吴蓉瑾的微信朋友圈常常“晒娃”。开学这几天,晒得最多的是一年级的孩子们,上课时专注的目光、吃饭后沾着饭粒的小脸……张张照片都满溢着她对孩子的喜爱与呵护。
每个学生毕业时,吴蓉瑾都会赠送一张附有自己联系方式的卡片。常有已毕业的学生找她交流,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也慕名找她,吴蓉瑾也乐意提供帮助。
“每天都有太多值得关注的细节”
作为教育专家,吴蓉瑾多次来往于上海和中西部教育薄弱地区之间,为各地教师开展培训。“吴校长去过很多地方,却没有旅游过。”一名老师说,吴蓉瑾总是把培训课程安排在下午,当晚返回,为的是第二天一早就能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
白天,除了听课,她最常做的是在教学区走走看看,每天都有上万步。“看孩子们上课时的状态怎样、写字姿势是否正确,琢磨怎么教导他们文明规范……”吴蓉瑾说,“每天都有太多值得关注的细节。”
3年前,吴蓉瑾被派遣流动到上海市郊的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担任校长。“我们叫她‘铁人校长’”,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教师谭珂告诉记者,吴蓉瑾不仅为学校设计了适合学生学习能力、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的几十门校本课程,建立“每周一研”“三三制备课”等活动机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更将爱的暖流传递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下午6点多,送走放学的学生,吴蓉瑾还要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团队开会,办公室和会议室的灯光,总要亮到晚上10点。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9
为进一步宣传和学习王红旭同志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他“在生死关头,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的崇高品格,按照教育部、黑龙江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向王红旭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我校积极贯彻落实,深入开展向王红旭同志学习活动。
20__年7月7日,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开展学习王红旭同志先进事迹师德专题会议。
会上马书记传达了教育部追授王红旭“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哈尔滨市教育关于深入开展向王红旭同志学习的通知,详细讲述了王红旭舍已救人的事迹。
王红旭同志,男,汉族,1986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20__年8月参加工作,生前系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体育教师,入党积极分子,一级教师。
20__年6月1日下午,在长江大渡口万发码头段,两名儿童溺水被冲入江水中。正在江边游玩的王红旭同志,放下自己三岁的孩子,与其他市民义无反顾跳进江中奋力施救。第一个跳入水中的王红旭同志先救起一名女孩,传递给江边的接应市民,再次转身游向已被江水冲远的另一名男孩,救起男孩回游中,耗尽全力将小孩推向接应人员。最终,两名小孩在其他市民帮助下成功上岸,王红旭同志因体力严重透支,被卷入江中漩涡,他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5岁。连日来,王红旭同志的英雄义举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他舍己救人的事迹被广大干部群众广为传颂,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告别悼念活动中,数千名群众自发前往送别、悼念。6月11日,教育部追授王红旭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王红旭同志在生死关头,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有”好老师的模范代表,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先进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榜样。他用自己的英雄行动传承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优良传统,诠释了人民教师“大爱无疆”的高尚品格。
马书记号召全体教师向王红旭同志学习,并进行了交流研讨,教师们认真学习先进事迹,并做好笔记,每人结合事迹撰写了心得体会,并在教师工作群开展了交流活动。
教师们在学校工作群里发表感言,还纷纷表示,王红旭老师在危难关头,毫不犹豫、舍生忘死,勇救落水儿童,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要积极学习王红旭的事迹,学习他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学习他正直无私、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学习他舍已救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乐于奉献、敢于献身的高尚情操。充分认识开展学习王红旭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学校营造学习英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四有好老师。
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交流等方式,大力宣传王红旭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我校将把学习王红旭同志英雄事迹活动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当前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年”提出的“突出师德楷模引领,发挥示范作用”系列活动结合起来,把学习活动作为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0
孙丽美1977年5月出生,20__年7月入党,20__年任古县村计生管理员,20__年任村党支部书记。8月31日,中宣部追授孙丽美“时代楷模”称号。此前,全国妇联追授孙丽美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中共福建省委追授孙丽美“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追授孙丽美“八闽楷模”称号。
干群眼中的“米粉书记”
古县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子,村民们白天下地劳作,孙丽美只能利用午饭和晚上时间入户与群众拉家常,推动工作。忙于工作顾不上吃饭时,她就到村委楼楼下的店铺简单地吃一碗米粉。每有干部群众一同工作错过饭点,她自掏腰包请大家吃一碗米粉,“米粉书记”的绰号就这样在干部群众间叫开了。
扎根农村17年,一碗碗米粉陪伴着忙碌的孙丽美,也见证着她“为村里群众做点事”的朴素心声。看到村民办事不便,为一件小事城里农村两头跑,孙丽美争取霞浦县人社局补助资金8万多元,在村委楼二层建设村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中心,设立便民服务窗口,解决村民办事难、效率低的问题,而她也从三楼的“书记主任室”,搬到窗口的第一个位置办公。孙丽美说:“这里好,离群众更近一点,他们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我。”
她几乎把村委楼当成了自己家,群众办事“随到随办”;谁家有困难,她“随叫随到”。
曾在古县村挂职的霞浦县卫生监督所所长陈迎霞回忆,孙丽美殉职后,她回村里看望孙丽美的母亲,在路上遇到一位老伯,老伯对她说,以前村民只要有事,随时到村委楼,丽美都在,村委楼也时时刻刻都有人值班。但现在丽美走了,大家都很痛心。
村民眼中的“暖心阿美”
“村里的一棵大树周围这两年改造成村民休闲场所,很多村民喜欢在那里聊天。阿美每天上班前都会去那里逛逛,听听村民们有什么意见,谁家又遇到了什么事,她就知道要怎么做工作了。”陈迎霞挂职时就和孙丽美共事,她说,阿美一直是个很热心、很暖心的人,责任心强,敢说敢干。
在村民雷健亮眼中,孙丽美是帮他渡过难关的“摆渡人”。20__年,雷健亮干重活时旧伤复发,做完手术在家休息,家里又遇到种种变故。“那时候,爷爷去世了,妈妈摔了脚,我又生病躺在家,真不知如何是好。当时,阿美耐心帮我填材料、办贷款,还悄悄递给我20__元。”雷健亮说,转眼十多年过去,这件事他一直铭记在心。
20__年,村民彭则安患上血管瘤,手术掏空了家里的钱。同年,女儿考上了大学,家里却拿不出报名费。听说这件事的孙丽美找上了彭则安。“当时她对我说,你再苦再累,也不能让孩子没书读。”彭则安说,孙丽美还联系上已经在霞浦县城打工一个多月的女儿,劝她一定不能签长期合同,一定要继续读书。最终,孙丽美向上级申请到5000元助学补助金,让孩子报上名。如今,彭则安的女儿在厦门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20__年,陈迎霞带着团队到村里进行“两癌”筛查,村民雷秀金被诊断为子宫癌。陈迎霞第一时间告诉了孙丽美。“她当时一听结果就和我说,雷秀金要是真得病那就不得了了,她丈夫车祸去世了,家中只有年迈的公公和两个还在读书的女儿。”陈迎霞回忆,后来,孙丽美带着雷秀金去卫生院做检查、联系福建省肿瘤医院动手术,多方争取5万多元帮扶资金,雷秀金自己几乎就不用花钱了。雷秀金康复后,孙丽美还为她介绍工作,让她自食其力。
“如果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多好的一个人,知冷知热,真是舍不得。”雷秀金眼泛泪光。
儿子眼中的“满分妈妈”
“最遗憾的是,我还有很多话没和她讲。”孙丽美的丈夫杨亮顺说,作为妻子,她是顾家的;作为母亲,她很疼爱孩子;作为村支书,她正直有担当。
杨亮顺说,孙丽美本来计划今年“五一”假期一家人去武夷山玩,但家里没有车出行不便,加上正值农忙,想着以后再找时间去,就取消了。
这次没有成行的全家出游也成为了孙丽美儿子杨鑫的遗憾。在杨鑫眼中,孙丽美是个来去匆匆的母亲。“我的母亲和其他人不一样,平时很少见到她,吃饭时也是匆匆忙忙,有时我会不理解,还抱怨她……”在孙丽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上,杨鑫哭泣道:“现在我才明白,人之所以伟大,不一定非要做出轰轰烈烈的事,只要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虽平凡却伟大。我为平凡却伟大的母亲感到自豪,她留下的良好家风和优秀品德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孙丽美离开后,杨鑫每晚都会翻看妈妈的照片,他说自己很想很想妈妈,虽然没有太多的陪伴,但她是个“满分妈妈”。有人问他,现在最想对天上的妈妈说什么。少年瞬间红了眼眶,他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道:“对自己好点”。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1
钱海军自费制作了500张名片,利用社区服务的机会把名片送到老人手中,告诉老人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
23年来,为了让老人们能第一时间找到他,钱海军从未换过手机号码,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
23年来,钱海军结对帮助过100多位空巢、孤寡、失独老人。只要老人一个电话,不论刮风下雨,他都会用最快速度赶到。针对老年人的用电习惯和需求,他还自学了电视机、洗衣机、电磁炉等常用家电维修技能。
服务的时间长了,钱海军车子的后备厢俨然成为一个维修用的“百宝箱”,里面放着日光灯、启辉器、开关、插座、螺丝等各种设备备件。这些材料设备都是他自掏腰包买的,从不收老人一分钱。
每逢周末,只要没有抢修任务,他就会抽时间去陪伴社区里认识的孤寡老人,同他们聊天解闷,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困难。他已有五六个年头没和家人一起过年了。
在钱海军服务过的老人中,有一位名叫赵金伏的新四军老战士,已是耄耋之年。他曾经对钱海军说:“当年,我打仗的时候是扛着枪冲在前面,现在你是拎着工具箱冲在为人民服务的前面,我们都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2
清晨5点15分,张桂梅和往常一样,从女生宿舍的钢架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打开。清晨5点15分,张桂梅和往常一样,从女生宿舍的钢架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打开。
10多年来,张桂梅每个上学日都坚持着这个颇具仪式感的习惯。“姑娘们怕黑,提前把灯打开让她们更安心。”她说。
爱人早年病故,张桂梅膝下没有儿女,她把母爱奉献给了女高的孩子。
每逢假期,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抽出时间去学生家中挨个家访。10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行程超过10万公里。
有年寒假,张桂梅到华坪县荣将镇家访。在街头,张桂梅一眼就看到高三学生山启燕正在路边卖甘蔗。“都要高考了,不好好在家看书,咋跑来卖甘蔗?”张桂梅生气地问。
了解到山启燕父亲患病、家庭困难,张桂梅经常偷偷给她塞生活费,直到她顺利考上大学。如今,大学毕业的山启燕已成为一名幼师。
张桂梅名下几乎没有任何财产,她没有房、没有车,所有收入都用在了女高的学生们身上,自己一件衣服能穿10多年。
20__年初,张桂梅病危入院,华坪县县长到医院看望她。躺在病床上的张桂梅拉住县长的手说:“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我将无我,让信仰的力量传递
9月5日,华坪女高高一新生端坐在操场上,聆听入学后的第一堂“校课”。每周“校课”,小到学习生活,大到理想信仰,张桂梅都亲自授课。
如今,这堂课让张桂梅愈发感觉吃力。63岁的她站在教学楼前,身形有些佝偻,手指、胳膊、颈背上贴满了止痛膏药。“早上起床时,脚疼得不敢着地。有时我真想不干了,可看着你们,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张桂梅对学生说。
看到有学生抽泣,张桂梅连忙说:“不哭不哭,我答应你们,我会好好的,陪你们读完这三年……”话音未落,100多名新生已哭成一片。
前不久,张桂梅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丽江市专门设立了“张桂梅教育基金”,所筹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华坪女高发展、补助贫困学生。
让张桂梅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受她的精神感召,许多华坪女高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投身艰苦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从小穷苦的她,以前愿望是“走出大山、赚大钱”,但女高改变了她的想法。20__年大学毕业后,周云丽考取了宁蒗县城的中学教师岗位。听说女高缺数学老师后,她毫不犹豫放弃了县城工作、放弃了正式编制,来到女高做代课老师,一年后才转正。
“老师老了,我们长大了。”周云丽说,“我们要继续她未竟的事业。”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3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正如草原上的火在一点一点地燃烧,一点一点地影响着我们这些年轻人。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20__年获得国家减少发明二等奖,获得云南省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不是凭借着创新精神,他怎能获得如此高的成就。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创造力的果实。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坐,我想,可以从朱有勇身上得到启发。
朱有勇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学习朱有勇科技扶贫的先进事迹和忠诚担当的崇高精神,积极投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伟大事业,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4
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一定要以王红旭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学习他潜心育人、辛勤耕耘的赤诚情怀,学习他以德施教、为人师表的品格风范,学习他心怀大爱、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奋进的精神状态,争做为学为人的“大先生”、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我们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在我校形成崇德向善、尊重英雄、弘扬正气的浓厚氛围,让榜样力量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实践行动,聚力谱写教育事业新篇章。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5
雷锋同志说过: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98岁的“上班族”李桓英也说,努力工作到100岁,李桓英94岁退休,95岁入党,98岁回到工作岗位,她说过:一辈子做麻风不后悔,但不入党会后悔。是什么让雷锋、李桓英能有如此大的信念,我想这就是他们心中的初心,只有坚守初心,才能让雷锋同志做到听党的话,服从命令听指挥。党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只有坚守初心才能让98岁的李桓英同志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才有那一句努力工作到100岁的誓言。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坚守初心。
初心,是我们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有些人认为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所以为的世界,殊不知,世界之大我们无法想象,我们要想拓宽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认识,就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学习,坚守初心,用我们的眼睛去学习,用我们的脑子去思考,去眺望那美丽的风景,而这最为美丽的风景,在基层,人民群众就是那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努力工作,为群众办事,擦亮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视野才会更加广阔,基层有更广阔的天地,更值得我们去寻找那一份初心,丰富我们的心灵。
初心,是我们的耳朵。所谓耳听八方,善于倾听是,善于会听,是对初心的另一种诠释,用好我们的耳朵,多倾百姓的声音,多倾听他们的想法、需求。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践行初心,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你会再基层广阔的天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初心,是我们的双脚。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基层工作不只是需要坐办公室,而需要多出去走走,多下基层,融入到群众中间,去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去和人名群众打成一片,去寻找自己刚参加工作的那一份初心。初心是什么,初心就是我们内心那一份纯净的思想,那一份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信念,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不忘初心,守住初心,用忠诚、干净、担当的态度去对待任何事,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多姿多彩。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6
华灯初上,杭州湾畔春风沉醉。物阜民丰的宁波慈溪,家家沉浸在“五一”假日团圆中。一位两鬓灰白的中年汉子,放下筷子,挎上工具包,在妻子习以为常的目送下,匆匆消失在夜色中——就在刚才,一位老人打来电话说“家里灯爆掉了”,他只应了一声“我马上来”。
23年来,无论路途远近,无论逢年过节,他接到老百姓的求助电话永远只有两句话,“我马上来”“闲话一句”(方言,意为“一句话的事”),而后便风雨无阻出现在求助人家中。
他的事迹被拍成微电影,他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宁波、慈溪两级志愿服务中心,1200余名志愿者在他的带领下发起“千户万灯”困难残疾人住房照明线路改造项目,足迹遍布浙、藏、吉、黔、川五省区,累计开展帮扶3万余次。
钱海军,国家电网宁波慈溪市供电公司一名普通电工,一名共产党员,仅凭一技之长、一颗热心,20多年如一日,利用业余时间为无数家庭通上了电、连上了心,守护着万家灯火。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7
植保学院植物病理学硕士毕业生叶辰回想起师从院士的三年求学时光,感慨良多。他说,老师常说,做农业做学问,要把自己扎根于大地,把解决农民的生产问题放在首位,不能过于追求个人得失。这种执着认真刻苦朴素,深深感染了我,今后我要以老师为榜样潜心耕耘不问收获,也想成为导师这样人。
全怡吉也是朱院士带的硕士毕业生。他表示,导师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教导我们如何将科研当作兴趣进行研究、如何把理论开发成技术应用到田间地头为老百姓创造价值及要常怀感恩之心……这些使我终生受益。导师数十年如一日学农爱农、潜心研究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认真的态度深深激励着我,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
植保学院的大四毕业生赵锴文看到各大媒体对院士的报道后,谈到朱院士挂在嘴边的“想农民所想”是我们云农人的重要品质。朱院士四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地,服务农村,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单纯而深厚。朱院士最喜欢的“农民教授”称号是农民在前,教授在后,他就是这样的,先做农民,再做研究,一辈子服务于这片土地,服务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我们要向他一样怀揣对土地的爱学农为农。
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王衎从入学第一天起,就从学长学姐口中得知,云农大有位“农民院士”——朱有勇。通过四年耳濡目染的学习,王衎说,朱院士就是农大校训“厚德博学 明理尚农”最好的诠释。毕业之际,再次学习朱院士的精神,影响了我四年的尚农精神再次升华了。朱院士脚踏实地、一心为农的高尚情怀,坚定了我回家乡基层工作、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建设祖国边疆的信念。
刚刚从盛军校长手上接过学位证书的严国利说,有一颗种子一直扎根大地坚定生长,有一把火炬一直引领着农大学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发前行。这颗种子、这把火炬就是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朱有勇院士。我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无论将来在何时在何地,我们都要扎扎实实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人生“论文”。
机电工程学院的杨福梅说,朱有勇院士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他是我们的榜样。尤其是对于即将毕业的我来说,最应该学习朱院士脚踏实地、不怕吃苦的精神。因为刚进入社会,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何种工作,都不应该好高骛远,应该脚踏实地,不能纸上谈兵,要多实践学习,从基础学起,从基层做起,才能在让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看完朱有勇院士的事迹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高尚情操和他脚踏实地的干事创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基础信息工作学院的马月炎决心学习朱院士认真、诚恳、心系农民和永远心怀感恩之心的品质,在将来的工作学习中做一个勤奋敬业的有用之才。
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王舒萍说,从朱院士身上我看到了谦和、务实和敢于创新,今后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我都会向他学习敢想、敢做、敢于创新的品质和执着坚守的毅力,国家、社会、人民需要这样的人,人生在世就应该创造自己的价值,我一定要加油努力。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8
作为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的重点出版项目,《“时代楷模”学生读本》丛书由资深出版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海飞担任主编,作者团队均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董恒波、常聪、源子夫作为作者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时代楷模”人物体现的是新时代的精神面貌,他们的事迹有很强的时代背景感和代入感。这为该系列读本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可以直接与“时代楷模”或其身边的亲友进行深度交流,加深对人物的理解与共情,增加文本在叙事和细节上的真实感、亲近感。这让《“时代楷模”学生读本》在当下的少儿主题出版项目中别具特色。
本次研讨会之前,《“时代楷模”学生读本》作者之一、曾两获“五个一工程奖”的董恒波亲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对“时代楷模”张玉滚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深度探访。董恒波对此行感受很深,他强调儿童文学作家一定要“深入生活”,要与“时代楷模”人物进行交流,到他们所处的环境去看一看,否则写不出感人的作品。
少儿主题出版的难点之一,是如何能从儿童视角去思考和解读主题思想,避免主题阐释的程式化和概念化,兼顾主题思想的严肃性、抽象性与作品的可读性、趣味性。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19
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入列以来,多次执行海上医疗救治、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救援任务。它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海上医疗救护平台,也是现役的世界唯一一艘专门为海上医疗救护“量身打造”的专业大型医院船。首先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下“和平方舟”医院船。
它于20__年12月入列,舷号866。船长178米、宽24米,高35.5米,共有8层甲板,排水量14300吨。最大航速20节,续航力5000多海里,靠自身携带的油料补给可以航行30昼夜,最大抗风力12级,可以在除极地和冰川以外的任何海域航行。
在医疗服务能力方面,“和平方舟”达到了陆上三甲医院的水平。船上有8个手术室,有ICU病房、轻伤病房、烧伤病房等共300个床位。此外,船在舱面和舷侧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功能划分,使得伤病员换乘效率和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和平方舟”三大重要使命
据了解,“和平方舟”有三个重要使命,一是在战时担负海上伤病员的救治与护送,二是在平时为舰艇及驻岛礁部队官兵及家属提供医疗服务,三是参与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救援和执行军事外交任务。
目前,“和平方舟”的航程超过了24万海里,到访过43个国家,在到访国免费接诊病患超过23万人次,成为新时代人民海军的闪亮“名片”。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0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什么才叫“活着”,生命的意义在哪里?这似乎已成为千古命题,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间或者寂寞时追问人生、探索前路。其实,“活着”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意义价值。当你全心全意地为他人、为自己灵魂思想而工作时,不再感受时间的存在,时间已然“停止”,生命也将永桓。生命哪有什么长短?年龄哪有什么”老“?它不过是生命长河里的一个“刻度”。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对人生最好的珍惜、就是对“活着”最好的诠释。且看,张富清95岁毅然在伏案学习、为民服务,李桓英98岁依然是“上班族”,要努力工作到100岁,赵慕鹤105岁从不把“老”当回事儿,坚持终生学习等等。他们珍惜“活着”的一分一秒,他们忘记年龄、忘记小我,只为心中的目标与理想在战斗。退休永远不是他们工作事业的终点,只要“活着”,“敬业奉献”的脚步就永不停止。
鹤骨霜鬓,伶仃瘦骨,隐藏不住你那颗赤诚之心。每每看到新闻报道里刊载的张富清老人伏案学习的身影、李桓英老人那瘦弱的身躯、赵慕鹤老人那瘦骨嶙峋的面容,内心感动、敬佩而又十分心疼。即使身体不好、行动不便、条件恶劣,你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怎么样突破自己、怎样在余生之年发光发热,如何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出贡献。“95岁入党,不入党我将后悔”,“学到老哪里够啊”,平凡而普通的话语间,透露的是你们对党的忠肝义胆、诠释的是你们对人民的牵挂与爱恋,彰显的是你们对人民事业的赤诚与担当。他们即使皱纹布满、沟壑纵横,却依然从不忘本来承诺与誓言,毅然扛起时代使命与职责,让有生之年发光发热,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衣锦昼行,功成身退,绝不是你担当作为的终点。虽然20__年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但李桓英说“我不愿这两年白活着,我愿竭我所能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我要努力工作到100岁”。到了退休那一刻,估摸大多数人都欢呼“终于轻松了”,但对她来说,人生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断前进,退休也绝不是她担当作为的终点。当他们按部就班地安享晚年的时候,他们的心却怎么也安定不下来,这就是因为那份深深根植于内心的责任、使命与担当,催促着他们努力、奋进、坚持。这无愧是一种莫大的勇气、一种魄力、一种精神,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榜样。罗曼罗兰说过:“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得过且过、聊以卒日、懒散拖沓的工作状态没有任何意义价值可言,只有珍惜有生之年一时一刻、一分一秒,才能真正诠释“活着”的意义。
鲐背期颐,迟暮之年,阻却不住你那奋斗之劲。年近鲐背之年的赵慕鹤在看到小孙子考试落榜自暴自弃,自告奋勇与之一同学习备考,用了四年时间考上大学,成为年龄最大的大学生;李桓英在93岁才办理退休手续,但98岁的李桓英不愿离开岗位、放弃事业,毅然选择继续回到单位当起“上班族”。期颐岁月,本该是安享晚年、乐度余生的时候,他们却不甘于平凡、不愿无聊卒日,用奋斗、坚持、努力、担当书写着不一样的晚年生活,做出了许多同龄人想都不敢想的、甚至年轻人都自叹不如的丰功伟绩,人民都尊称他们为时代楷模、英雄人物。赵慕鹤说“年龄对我来说从来只是一个数字”,年龄之“老”从未阻却他奋进的脚步,反而变成他努力与坚持的动力。他们这般年老体衰却依然不停止奋进、努力的脚步,追逐着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为国为民奉献余生,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活着”不是混沌度日,不是享福享受,而是忍受磨练,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接受挑战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近百岁老人退而不休,还在努力奋进地发挥余生余热,我们身处这最美好的青年岁月,且思且问自己在怎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在哪里?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1
为救人,他冲进过“火海”,曾多次下到满是有害气体的矿井,也曾被炸药包围……他就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
38年来,肖文儒和他的战友们参与了700多次生死营救,从垮塌的矿山、隧道、山体中成功救出1000多名被困群众,创造了多个救援奇迹。
如今,他仍愿为应急救援拼尽全力。他说,要“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38年“逆行”中的700多次生死营救
在救援中,仅矿山二次爆炸,肖文儒就经历了4次,每一次都命悬一线。
事实上,矿山事故救援是世界性难题。矿山企业大多是地下开采,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等多种致灾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事故,这些致灾因素在井下有限空间内交织叠加,产生高温浓烟、二次爆炸等次生灾害。
肖文儒回忆,上世纪90年代,他曾带着两名队员对一起煤矿火灾事故进行救援。当时,该煤矿通风不良,矿井下积存的几十吨煤尘在中部巷道发生自燃。“那真是生与死的考验,水与火的洗礼。”现在想起来,他仍忍不住感慨。
到达现场后,肖文儒和队友举起水枪开始灭火,但水枪里喷射而出的水柱搅起了更多煤尘,火光跟着就冲出来了,井下发生了二次爆炸。提前预判到这一情况的肖文儒,让队友们“全部趴下”。而趴在地上的肖文儒手持水枪继续灭火。肖文儒说:“我知道氧气是有限的,一直打火就能控制火势。如果当时我停止灭火,可能就牺牲了。”
20__年6月5日,辽宁省本溪市龙新矿业有限公司思山岭铁矿措施井井口发生炸药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10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根据应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当晚在井口附近指导救援,对散落在废墟中的炸药、雷管浑然不觉。直到天亮后救援人员清理现场,他才发现自己被炸药包围。
今年1月,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重大爆炸事故,多人被困在600多米深的地下。肖文儒带领专家团队首次创新应用钻孔救援技术,会同各方力量逐个解决难题,11名矿工在被困14天后成功获救,被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
在救援过程中,被困人员通过钻孔传递上来两张纸条。第一张写着:“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谢谢你们了!”第二张写着:“麻烦再送一部电话,做为备用。联系不到你们,我们就找不到党了。”
在700多次“生死营救”中,每一次都是肖文儒和战友们从死神手里抢人。从上世纪80年代太原大大小小的矿山事故救援到20__年山西王家岭煤矿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救援,到20__年四川宜宾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救援,再到今年山东栖霞笏山金矿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很多重大事故的救援现场,都有肖文儒“逆行”的身影。
“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切都值了”
在肖文儒的办公室里,常年放着一个装有救援装备和换洗衣服的行李箱,接到任务就能“说走就走”。立即出发去救人是肖文儒生活的常态,他平均每年在外执行救援任务100多天,有一年甚至超过200天。
在救援现场,肖文儒往往一待就是几十天。多年一线救援“火里来水里去”,加上救援压力巨大,以及时常风餐露宿,生活作息不规律,肖文儒患上了关节炎,心脏血管也严重堵塞。医生建议他必须进行心脏支架手术。
手术后,医生要求他要规律作息、减轻压力。家人也让他注意身体,他却比以前更拼了。
20__年6月24日,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接报后,肖文儒携边坡雷达赶赴现场,经过精准研判,带领救援人员进入作业区。由于过度疲劳,加之烈日暴晒,他出现了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靠吃药强撑下去。
在出发前,肖文儒像往常一样,告诉家人只是出差调研,但家人在电视上看到他正在现场救援。肖文儒的姐姐打电话给他,生气地说:“刚做过手术,你不要命啦!”看到被困的人一个接一个被救出来,肖文儒说,“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切都值了。”
救援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几乎占满肖文儒的手机相册。他对自己参与的大大小小的事故救援的具体时间、抢救人数记得一清二楚。肖文儒说:“这些可不是照片、数字,都是一条条人命、一个个家庭。”
应急救援人冲锋在前,救出了别人的家人,却很难兼顾自己的小家。肖文儒儿子曾在一篇以“我的父亲”为题的小学作文中写道:“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在我起床的时候,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睡觉的时候,爸爸还没有回来。”
那时,儿子也曾对肖文儒说:“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你。”
“年轻的同志要多带去现场历练”
这些年来,肖文儒深切感受到国家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的处置能力显著提升。但他也看到,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各类事故时有发生。作为一名应急救援人,肖文儒表示,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自觉扛起应急“守夜人”的职责,在人民需要时,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他是救援战线上的老兵,具有很强的现场把控能力,是我们救援的主心骨。”在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欧阳奇的印象里,肖文儒始终坚持只有下井勘查,才能掌握第一手情况,救援行动才更有效。救援遇到困难时,他会毫不犹豫地下井找原因。
矿山事故救援是集专业性、技术性、业务性、实战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想实现安全救援、科学救援,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要有实战经验以及担当精神、奉献精神和竭诚为民的情怀。
肖文儒也看到,当前我国应急救援领域还存在专业人才稀缺、科技领域“卡脖子”、人员培训与管理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全灾种、大应急’要求面前,矿山救援队伍要在‘一专’的基础上实现‘多能’。从‘救’向‘防’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坎要迈。”
实战经验对于指导现场救援有很大意义。每次有急难险重的任务,肖文儒会尽量带年轻同志一起参与,让他们长见识、增本领、强能力。他说,“年轻的同志要多带去现场历练。”
在路上、在现场,他会抓住每一个“传帮带”的机会,不遗余力地传授经验、讲解知识、教授方法。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三级主任科员乔天楷说:“跟肖总工出差是我最荣幸的事,也是我们年轻同志进步的最好机会。”
目前,肖文儒从事矿山救援事业已近40载,很多早年间同他一起入行的人都改行了,但他还是舍不下这份事业。肖文儒说:“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的工作有价值,我愿意倾尽全力。”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2
汤加努库阿洛法港
位于大洋洲的汤加虽属热带雨林气候,8月旱季,海风轻拂,椰林婆娑,阳光格外艳丽。
这是和平方舟第二次来到汤加。汤方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当和平方舟渐渐驶近码头时,汤加代理首相塞密西·西卡、中国驻汤加大使王保东,当地民众、华人华侨和中方机构代表已在码头迎接。
和平方舟再次造访的消息不胫而走。旅居汤加的澳大利亚籍老人彼得·哈特左眼长出翼状胬肉,已遮盖瞳孔,急需手术。当地医生告诉他,中国医院船就要来啦,“中国医生一定能治好你的病”。
这位68岁的老先生对中国医院船充满期待。4年前,当和平方舟首次抵达汤加时,这里的民众对远道而来的“大白船”还有点将信将疑。孙涛院长说,和平方舟如果是第一次造访某港,有个规律:头两天前来求诊的民众往往不多,也就上百人,但越是往后民众来得越多,因为口口相传,最后两天甚至会有上千人挤爆码头。
中国医生的医术和服务已获汤加民众交口赞誉,“中国医生23分钟取出4年前的子弹”,更是传为美谈。那是一位名叫大卫·玛卡的27岁汤加小伙子,20__年在美国旧金山遭遇枪击,当时身中2弹,腹部的子弹已被医生取出,但位于左胸深层的子弹因定位困难、手术风险高,仍留在体内。
和平方舟上的外科医生张剑获悉后,手拿着金属标志物引导X光片操作技师拍片,陪着病人一起接受X光照射,从早晨8点到中午11点前后6次拍片,才初步确定子弹在病人体内的大致所在。3名B超技师又联合为病人做了超声波扫描,最终确定子弹在病人体内的位置。
孙涛说,虽然子弹定位了,但病人体重达135公斤,全身麻醉的风险很大,于是决定实施局麻。他带领船上的10名专家会诊,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下午4点,医护人员将病人送进手术室;一会儿,主刀医生张剑出现在玛卡夫人面前:“这就是从您丈夫体内取出的9毫米子弹头。”
和平方舟抵达努库阿洛法港的次日,彼得·哈特就登船就诊,并于当晚成功接受了手术。
在即将告别汤加前举行的甲板招待会上,中方军乐队演奏起了汤加名曲《鸟的天堂》。坐在前排的汤加王国皇室公主皮洛莱乌·图伊塔感到十分意外,然后激动地鼓起掌来。她说,这首曲子是我祖母的得意之作,曲调非常美丽,但演奏的难度也很大,没想到中国海军演奏得这么流畅,“可见你们对汤加皇室和汤加文化非常尊重”。
在汤加的短短8天时间里,和平方舟共完成诊疗5532人次,各类辅助检查2598人次,手术34例。这在汤加10.8万的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可不低啊!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3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活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深切地感悟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一名被孩子们称为“校园妈妈”的平凡教育工作者所彰显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神魅力。
一、深刻领悟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所彰显的精神内涵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二是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孤儿的“校园妈妈”、“张妈妈”,她把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给了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和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分享人间最美好的亲情,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她是党的xx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4
不忘初心,信念坚定,以祖国强大为一生奋斗目标。朱有勇辛辛苦苦做了几十年的科技工作,本该退休颐养天年的他却主动去找活干,而且干的还不是一般的活,啃的是扶贫的硬骨头,在条件艰苦的穷乡僻壤大山沟里一干就是五年。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名先进分子,就应站在高处,胸怀全局,以看到还有贫穷的群众自己也吃不下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祖国强大为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
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用科技改变家乡贫困。开展扶贫工作后,朱有勇经过全面调研,把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以此为突破口,朱有勇率领百余人的教授、博士专业团队,正式进驻蒿枝坝。面对诸多困难,朱有勇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迎难而上,他认为“越是艰难,科技扶贫就越有大作为。在他身上,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了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
不负桑梓,发挥余热,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各种重大科技奖励18项,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头衔众多,但他最喜欢村民们叫他“农民院士”,他说他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实际上他就是一名农家子弟,是党和人民把他培养成院士,树高千尺不忘根,他始终不忘这份恩情,始终关注着家乡人民的生活。
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和大学生要像朱有勇等老一辈人才学习,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挚的爱民情怀,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把青春写在中国大地上,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珍惜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奋斗,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5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方队中,有一面旗帜属于“硬骨头六连”。擎旗手王开说,这面战旗是先辈用鲜血染红的,在党的带领下,六连打赢了一场场险恶的战役,官兵对坚持党的领导坚贞不渝。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传统、讲连史,六连官兵不仅对优良传统如数家珍,而且个个通晓连史,人人都是解说员,官兵通过解说扎牢了感情根子、植入了忠诚种子。
少数民族士兵艾力扎提·艾合买提初到六连时,生活习惯不一样、训练节奏跟不上,一度令他对军营生活有些沮丧。指导员冯杰专门找他谈心,并培训他担任连史馆解说员。
瓦子街战斗、小尖山战斗……艾力扎提·艾合买提一有时间就扎进荣誉室,悉心品味战斗历程和英模故事。潜移默化中,艾合买提重燃梦想、重拾信心,为了练强体能,他主动给自己加码,如今,艾合买提不仅军事素质越来越好,扎根军营的理想信念也愈发坚定。
一把拼弯的刺刀、一封诀别的家书、一根带血的挑杆……连队命名纪念日,冯杰将官兵集合到连史馆,动情讲述“三件传家宝”的故事。这三件传家宝,成为六连官兵传承红色基因、铸牢军魂的重要载体,现在每逢新兵入伍、干部调整、执行重大任务等重要时刻,他们都要组织官兵到荣誉室瞻仰三件传家宝,教育引导官兵牢记历史,不忘初心。
今天我以六连为荣,明天六连以我为荣。“连队厚重的历史传统,正是官兵爱党信党、忠诚于党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冯杰说,“硬骨头六连”不仅有辉煌的历史、卓越的战功,更有一茬茬官兵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今天的故事、明天的连史。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6
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已经在危重症病房战斗了一个多月了。生死一线,他们用捍卫生命的誓言与时间赛跑。这里的护士长赵培玉告诉患者,即便远离家人,但是病房里面没有孤单,让我们共渡难关。
刚刚进入病区,赵培玉就赶紧跑到了25床前。由于病情危重,已经在ICU躺了十几天的患者产生了焦躁的情绪,她一边挪动着随时可能被病人踢扯掉的导管,一边安抚着患者,整个过程,护理团队接力握住老人的手。20分钟后,患者终于平静了下来。
在这里的近50位危重症患者,许多都患有多重基础病。对于赵培玉和护士们来说,每天除了要面对病人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更大的挑战是患者复杂多变的病情。
在护士们的眼里,赵培玉对细节的要求近乎苛刻。从仪器上的数据指标,到每位病人的饭量,从病房里的每一个针管,到每一台机器的状况,赵培玉都要带着护士们逐一检查,哪怕是一块刚刚从病人身上取下的尿不湿,她也要称重、记录,和之前数据比对。在她看来,多一分细致就能多提前发现一分风险,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赢的机会。
今年,已经是赵培玉在护理岗位上的第18个年头。20__年,25岁的她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走进了非典的病房。17年后,曾经的紧张彷徨,化作每一个细节的从容应对。但是,当以护士长的身份再次奔赴一线,除了护佑生命,她还多了一分沉甸甸的责任。
团队里,许多都是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年轻护士。从防护知识到操作技巧,每天赵培玉都会不停地叮嘱。怕护士们记不住,她又录制了操作小视频。
今年,赵培玉的儿子就要中考了。她说,在儿子备考的关键时候来到前线,她不后悔。她给孩子写了一封信,相信他会理解妈妈。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7
1949年8月,卢永根按照组织上的安排,顺利考入私立岭南大学医学院,同时领导着岭南大学的地下学联工作。之后不久,因承担社会工作过于繁忙,而医学院的课程又过于繁重,卢永根转入了课业负担稍轻的农学院,自此开始接触到自己一生的研究事业——农学。
1952年11月,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农学院和中山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华南农学院,卢永根也随之成为华南农学院大四的学生。
在华南农学院里,卢永根认识了原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丁颖教授。丁颖早年留学日本学农,回国后在广州从事稻作研究,卓有建树,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水稻育种领域便有“南丁(颖)北赵(连芳)”之称。丁颖给高年级学生讲授专业补充课,主要内容是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演变和中国稻作区域划分,这门课程深深吸引了卢永根,也直接促使他日后走上稻作研究之路。
1953年8月,卢永根大学毕业,党组织安排他留校任教。从此他成为作物遗传育种学的助教,不仅从事教学,也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
留校工作之后,卢永根和丁颖在工作上有了更多交集,除了在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外,他们还是华南农学院仅有的两位广州市人大代表,常常要一起去参加会议。40多岁的年龄差异,并没能阻挡两人互相学习的劲头:在学术上,卢永根不停地向丁颖靠拢;在政治上,丁颖也经常向卢永根请教。
1955年,经华南农学院选派,卢永根到北京农业大学参加为期两年的“全国作物遗传选种进修班”,课程内容以米丘林遗传学为主,由苏联专家费·米·普罗茨科夫讲授。但卢永根本人根据以往的育种实践,主张实事求是,反对全盘以米丘林遗传学作为业务指导。他坚持认为“苏联专家的国际主义精神是很感人的,但政治和业务不能混为一谈,美国教授业务(注:主要指摩尔根遗传学)好,但政治上反对我们,这个我们也分开来看”,而当时的状况是“对苏联专家盲目崇拜,对中国专家不够重视”。在1958年的整风运动中,这些观点成为卢永根政治上的重大问题,被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1957年,丁颖被任命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调往北京工作,但许多业务工作仍留在华南农学院,卢永根继续在这里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61年8月,中央决定为老专家配助手,丁颖选中了卢永根。次年八月,卢永根赴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成为丁颖的科研助手。
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的丁颖并没有因为行政工作繁忙而放弃自己的研究业务,他多年一直希望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考察开始实施,卢永根成为本项研究最重要的参与者。甚至,在有些丁颖无法亲自参与的时候,由卢永根来代替他完成了部分工作。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8
近日,钱海军被评为“时代楷模”。平凡人能获得如此荣誉,更令人敬佩。
钱海军是浙江慈溪的一名普通电工师傅,他的名字却在当地人尽皆知。他说他就是普通人,几十年如一日做普通的事。他说的这些普通事,却点亮了无数百姓的生活,温暖了那些受他帮助人的心。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他是无数孤寡老人的“亲人”,台风中、暴雨中,总是有他奔波在风雨中的身影。他守护着那些需要他的人。
简单的换灯泡,对于独居的老人来说也是一件大难事,钱海军有求必应。顶风冒雨,他都会为老人上门服务。他知道这些老人有太多的不容易,他也想到自己老了以后,也希望能有一个人能在身边。他知道许多老人不方便用手机,制作了一叠卡片,上面写着他的姓名、联系方式,发给每一个家中没有亲人、孩子的老人。
本是为大家服务的电工,却成了无数人的“义务”亲人,这个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29
“他出现在救援现场,大家心中就有了底气。”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管理处副处长戴其浩说。
矿山事故救援是世界性难题。肖文儒指挥救援的案例,曾被外媒称为“世界矿业史上最让人惊叹的救援之一”,被称为“救援奇迹”。
奇迹从何而来?来自于多年如一日的辛苦钻研。工作38年,肖文儒记录救援事故经验40多本,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并不断创新探索将矿用石膏、计算机、正压氧气呼吸器等“新工具”用于矿山救护。为规范救援保障安全,他还组织制定技术操作规程、紧急出动安全措施等,使抢险救灾有章可循。
“跟肖总工出差,是我们最荣幸的事,也是年轻同志向他学习的好机会。”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协调部乔天楷说。
今年1月,在山东栖霞市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中,肖文儒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11名矿工被困井下约600米的位置,救援深度实属罕见。更棘手的是,该矿岩层复杂,现场布置的4个施救钻孔推进困难。一筹莫展时,肖文儒当即建议:“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一台高性能钻机和专业操作团队赶赴现场救援!”
事后证明,一子落而满盘活。新调来的大地特勘队对原本偏移的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1月17日13时56分,“生命通道”终于打通!最终11名矿工被成功救出。
“在应急救援中,建议是否科学可行,最为关键。肖文儒总比别人多想一层、先做一步,让救援有‘双保险’甚至‘三保险’。”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管理处处长张安琦说。
20__年10月1日,肖文儒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登上“众志成城”方阵彩车,肖文儒不禁热泪盈眶:“作为应急救援队伍中的一员,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一定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2023时代楷模朱有勇观后感 篇30
20__年,黄诗燕初到炎陵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这里的所有贫困村。梨树洲村当时是炎陵县最后一个不通电村,黄诗燕为梨树洲村量身定下了发展的方向——生态旅游。
“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等不得”,这是黄诗燕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早日实现脱贫奔小康,黄诗燕马不停蹄奔波在炎陵县十个乡镇120个村庄,与时间赛跑,带着团队四处谈项目、筹资金,常常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很快,特色水果、有机茶叶、花卉苗木等八个特色产业在炎陵落地生根。102公里的旅游环线形成一道亮丽的生态风光带,让这个深山里的贫困县焕发光彩。
黄诗燕带领县委、县政府“勒紧裤腰带”,将全县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硬是凑足了这2.5亿的资金,让15000多户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
20__年,炎陵县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提前两年实现脱贫目标。然而,黄诗燕的身体却严重透支。20__年11月29日,年仅56岁的黄诗燕因心源性疾病不幸去世。他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